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轨道交通终点站折返能力分析及改进研究 被引量:17
1
作者 王志海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86-89,共4页
分析影响轨道交通线路实际运输能力的各种因素,找出制约线路运能进一步提高的瓶颈。对折返车站在不同折返模式下的折返能力进行分析,并结合上海轨道交通1号线莘庄折返站的实例,提出了在实际生产中利用既有站线条件提高其折返能力的改进... 分析影响轨道交通线路实际运输能力的各种因素,找出制约线路运能进一步提高的瓶颈。对折返车站在不同折返模式下的折返能力进行分析,并结合上海轨道交通1号线莘庄折返站的实例,提出了在实际生产中利用既有站线条件提高其折返能力的改进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道交通 折返车站 折返能力
下载PDF
信号系统提升车站折返能力的研究 被引量:10
2
作者 董松 《铁道通信信号》 2019年第1期70-74,共5页
影响城市轨道交通通过能力的关键因素是折返站的折返间隔,提高车站折返间隔可采用合理配置车站配线、优化信号系统控制、优化车辆性能、压缩停站时间等措施。文章从分析典型站折返的作业项目和作业时间入手,提出影响折返间隔的因素和优... 影响城市轨道交通通过能力的关键因素是折返站的折返间隔,提高车站折返间隔可采用合理配置车站配线、优化信号系统控制、优化车辆性能、压缩停站时间等措施。文章从分析典型站折返的作业项目和作业时间入手,提出影响折返间隔的因素和优化措施;并重点从优化信号系统控制的角度,根据联锁进路控制原理、列车控制原理,提出通过联锁设计、ATP设计、ATO设计以及设备选型来提高折返站折返能力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信号系统 折返间隔 拆返能力 车站
下载PDF
基于安全区段的站后双折返线折返能力分析 被引量:7
3
作者 陈垚 毛保华 +2 位作者 李明高 赵欣苗 赵宇刚 《都市快轨交通》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55-59,共5页
针对站后双折返线,考虑接车进路的安全区段,分别对安全区段延伸到正线和道岔两种情况的折返过程进行分析,并建立折返出发间隔的解析计算公式。以天津江湾二支路站与DKZ4型列车作为算例,计算、分析不同情况下的车站折返能力。研究结果表... 针对站后双折返线,考虑接车进路的安全区段,分别对安全区段延伸到正线和道岔两种情况的折返过程进行分析,并建立折返出发间隔的解析计算公式。以天津江湾二支路站与DKZ4型列车作为算例,计算、分析不同情况下的车站折返能力。研究结果表明:在江湾二支路站,安全区段需要延伸到道岔,靠近出发正线的折返线能力比靠近进站正线的折返线大7列/h;在增设绝缘节后,使安全区段延伸到正线,两折返线能力分别增加2.48列/h和9.5列/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折返能力 双折返线 安全区段
下载PDF
CTCS-2信号系统下城际铁路折返能力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潘琢 崔衍渠 +2 位作者 谭彬 刘永欣 任冲 《铁道工程学报》 E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59-66,共8页
研究目的:近年来,粤港澳大湾区出现兼具城际和市域(郊)通勤功能的新型城际铁路,具有自主运营、地下敷设、公交化运营等特征,对系统能力要求较高。既有城际铁路规范对立折列车的折返能力及到发线数量的规定已经不适用于地下敷设为主的大... 研究目的:近年来,粤港澳大湾区出现兼具城际和市域(郊)通勤功能的新型城际铁路,具有自主运营、地下敷设、公交化运营等特征,对系统能力要求较高。既有城际铁路规范对立折列车的折返能力及到发线数量的规定已经不适用于地下敷设为主的大湾区城际铁路,为控制车站规模且最大程度发挥折返能力,亟需研究集约化配线下的高效率折返方式。本文对折返作业流程、各项时间参数标定、作业间相互制约关系进行梳理,通过图解法得出多股道交替折返能力的计算原理,可用于指导运营方案及车站规模控制。研究结论:(1)站前4股道交替折返时,当3道/Ⅰ道和Ⅱ道/4道实际停留时间不大于13.72 min/13.17 min时,对应的接、发车间隔均为4.23 min,折返能力为14对/h,与换端时间无关,仅与占用咽喉区时间有关;(2)站前4股道交替折返时,当3道/Ⅰ道和Ⅱ道/4道实际停留时间大于13.72 min/13.17 min时,在此基础上每增加2 min换端时间,相应的发车间隔就增加0.5 min,折返能力约下降1对/h;(3)站后双停车线交替折返时,换端时间每增加2 min,接、发车间隔增加1 min,折返能力约下降1对/h;(4)本研究成果可应用于行车组织设计与车站配线规模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CS-2 换端作业 折返能力 图解法 配线
下载PDF
基于元胞自动机模型的地铁列车折返间隔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张海 倪少权 吕苗苗 《交通运输工程与信息学报》 2021年第2期37-45,共9页
科学、合理的仿真模型是研究地铁列车折返间隔的关键。本文建立的连续型元胞自动机模型,在参数设置上具有更好的适配性,且能有效缩短步长,以提高仿真精度从而更精确地模拟列车实际运行。该仿真基于列车运行状态,对移动闭塞地铁列车追踪... 科学、合理的仿真模型是研究地铁列车折返间隔的关键。本文建立的连续型元胞自动机模型,在参数设置上具有更好的适配性,且能有效缩短步长,以提高仿真精度从而更精确地模拟列车实际运行。该仿真基于列车运行状态,对移动闭塞地铁列车追踪运行及站后折返场景进行了仿真,得到的时间-距离图、距离-速度图及现场实测数据验证了模型的可用性及仿真精度。同时定量分析了道岔侧向限速、列车制动性能、停站时间对折返间隔的影响,提出了缩短折返间隔的措施,使折返间隔降低了31.22%,为提高线路运营能力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运输 折返间隔 元胞自动机 列车运行 运营能力
下载PDF
苏州轨道交通终点站配线形式研究
6
作者 李永恒 《工程技术研究》 2023年第21期165-168,共4页
在我国轨道交通终点站配线形式中,站前折返形式应用较少。文章以苏州在建8号线延伸一站一区间为例,探讨终点站配线形式的比选。苏州8号线延伸线综合考虑设计条件、折返能力、工程经济、可实施性等因素,终点站采用站前交叉渡线折返形式,... 在我国轨道交通终点站配线形式中,站前折返形式应用较少。文章以苏州在建8号线延伸一站一区间为例,探讨终点站配线形式的比选。苏州8号线延伸线综合考虑设计条件、折返能力、工程经济、可实施性等因素,终点站采用站前交叉渡线折返形式,在满足服务功能的基础上,工程可实施性强,整体效益较好,对国内其他城市延伸段较短的线路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道交通 终点站 配线 折返能力
下载PDF
城市轨道交通列车追踪及折返运行研究
7
作者 张海 倪少权 邹葱聪 《计算机仿真》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40-144,共5页
折返间隔是城市轨道交通线路运营能力的重要限制因素,建立精确的仿真模型是研究列车折返间隔的前提。建立了基于移动闭塞的城市轨道交通列车追踪及站前折返模型,利用Matlab编制程序,对城市轨道交通线路列车追踪及折返运行进行仿真。仿... 折返间隔是城市轨道交通线路运营能力的重要限制因素,建立精确的仿真模型是研究列车折返间隔的前提。建立了基于移动闭塞的城市轨道交通列车追踪及站前折返模型,利用Matlab编制程序,对城市轨道交通线路列车追踪及折返运行进行仿真。仿真得到的时间-距离图、距离-速度图、时间-速度图及列车实时数据验证了模型的适用性及仿真精度,可以作为研究列车追踪及折返运行的有力工具。定量分析了发车间隔与折返间隔对线路运营能力的影响,再现了列车延迟传播的交通现象,为城市轨道交通时刻表编制及列车运营管理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折返间隔 仿真模型 站前折返 运营能力
下载PDF
基于单车仿真和作图解析的城轨折返能力分析方法 被引量:3
8
作者 马琳 陈德旺 《系统仿真技术》 2011年第4期288-293,共6页
针对线路折返能力的公式解析法和图解法目前所存在的缺点和不足,提出了1种借助单车仿真及作图解析法来分析城市轨道交通线路折返能力的方法。该方法采用简化线路布置图和简化的列车运行时间-距离示意图的方法使列车相互之间限制条件的... 针对线路折返能力的公式解析法和图解法目前所存在的缺点和不足,提出了1种借助单车仿真及作图解析法来分析城市轨道交通线路折返能力的方法。该方法采用简化线路布置图和简化的列车运行时间-距离示意图的方法使列车相互之间限制条件的分析变得简单直观,为复杂的折返方式提供了1种通用、简洁、直观的分析途径;该方法对关键点的计算确定以及列车的仿真不仅参照ERTMS/ETCS等国际标准充分考虑了列车模型相关参数,还考虑了同类信号系统的控车模型以及信号系统工作设计流程。应用该方法对北京亦庄线宋家庄站进行折返能力分析,通过与实际列车运行数据进行比较,证明该方法是有效的,分析结果与实测数据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轨线路折返能力分析方法 折返间隔 单车仿真 作图解析 信号系统 控车模型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