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水体紊动对黏性泥沙絮凝影响研究 被引量:21
1
作者 张金凤 张庆河 乔光全 《水利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67-72,82,共7页
紊动水流中黏性泥沙絮凝沉降对河口海岸黏性泥沙输送过程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建立了均匀各向同性紊流中黏性泥沙絮凝沉降的三维格子玻尔兹曼数学模型,模拟不同紊动剪切率对黏性泥沙絮凝过程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随着紊动剪切率的增加... 紊动水流中黏性泥沙絮凝沉降对河口海岸黏性泥沙输送过程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建立了均匀各向同性紊流中黏性泥沙絮凝沉降的三维格子玻尔兹曼数学模型,模拟不同紊动剪切率对黏性泥沙絮凝过程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随着紊动剪切率的增加,计算区域内絮团形成所需的时间先减少后增加,黏性泥沙沉降速度也呈现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剪切率的转折点在200s-1左右,与已有观测结果一致。模拟结果反映了低强度水体紊动对絮凝有促进作用而高强度水体紊动对絮凝有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均匀各向同性紊流 黏性泥沙 絮凝 紊动剪切率 格子玻尔兹曼方法
原文传递
紊动对黏性细颗粒泥沙絮凝沉降影响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11
2
作者 郭超 何青 +1 位作者 郭磊城 王宪业 《泥沙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8-25,共8页
利用室内环形水槽及高倍摄像设备,定量研究了不同悬沙浓度及紊动剪切对黏性细颗粒泥沙絮凝沉降特性的影响。试验中观测到的絮团粒径为分散颗粒的几倍到几十倍,絮团中值粒径随着水体紊动剪切的增大呈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趋势,最大的中值... 利用室内环形水槽及高倍摄像设备,定量研究了不同悬沙浓度及紊动剪切对黏性细颗粒泥沙絮凝沉降特性的影响。试验中观测到的絮团粒径为分散颗粒的几倍到几十倍,絮团中值粒径随着水体紊动剪切的增大呈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趋势,最大的中值粒径约为150μm,出现在紊动剪切为30 1/s条件下。悬沙浓度的增大促进絮团的发育,在350 mg/L条件下形成的絮团整体粒径比150 mg/L条件下的更大。絮团中值沉降速度在0.7~3.4 mm/s之间,絮团最大的中值沉速出现在紊动强度最大时65 1/s,此时所形成的絮团结构密实,有效密度较大。絮团有效密度随着粒径的增大而减小,研究表明,采用变分形维数方法,对有效密度随粒径变化的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沙絮凝 紊动剪切 沉速 有效密度
下载PDF
全尾砂深锥浓密过程中絮团的动态沉降规律 被引量:9
3
作者 薛振林 闫泽鹏 +3 位作者 焦华喆 甘德清 张友志 刘志义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2206-2215,共10页
为了探明全尾砂浆深锥浓密过程中絮团的动态沉降规律,自制连续浓密实验平台开展动态絮凝沉降实验,基于互相关原理和颗粒追踪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分析入料速度、耙架搅拌速度及料浆质量分数对絮团沉降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絮团在竖直方向... 为了探明全尾砂浆深锥浓密过程中絮团的动态沉降规律,自制连续浓密实验平台开展动态絮凝沉降实验,基于互相关原理和颗粒追踪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分析入料速度、耙架搅拌速度及料浆质量分数对絮团沉降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絮团在竖直方向上受到沉降柱内水体紊动和底部水流回流公共作用导致沉降速度呈逐渐降低的趋势;入料速度、耙架搅拌与水体紊动剪切作用呈正相关,紊动剪切作用较弱时,促进絮团颗粒的凝结,提高絮团沉降速率。反之,则会破坏絮团结构,抑制絮团沉降过程;底部絮团沉降速度与料浆质量分数呈负相关;保持剪切强度在峰值区有利于絮团的快速沉降,本实验条件下建议耙架搅拌速度为0.2~0.6 r/min、入料速度为0.2~0.3 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尾砂 动态絮凝沉降 颗粒追踪 紊动剪切
下载PDF
紊动与盐度共同作用的黄河口黏性泥沙絮凝沉降试验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陈柏文 拾兵 +1 位作者 王俊杰 巴彦斌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91-99,共9页
为研究多因素共同作用对黄河口黏性泥沙絮凝沉降的影响,利用盐度、温度和紊动剪切率同时可控的沉降桶,开展黄河口黏性泥沙絮凝沉降系列试验,分析并厘清了盐度和紊动剪切率共同作用对黄河口黏性泥沙絮凝沉降的影响机制;基于正态分布的多... 为研究多因素共同作用对黄河口黏性泥沙絮凝沉降的影响,利用盐度、温度和紊动剪切率同时可控的沉降桶,开展黄河口黏性泥沙絮凝沉降系列试验,分析并厘清了盐度和紊动剪切率共同作用对黄河口黏性泥沙絮凝沉降的影响机制;基于正态分布的多元非线性回归模型,建立了絮凝体沉降速度与紊动剪切率、盐度间的关系式,揭示出絮凝体沉降速度和粒径均随着紊动剪切率和盐度的增大呈现先增后减的规律。试验研究发现,黄河口泥沙最佳絮凝条件为紊动剪切率13~15/s、盐度7‰~10‰。研究结果有助于更好认识黄河口黏性泥沙颗粒的絮团发育和沉降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口 黏性泥沙 多元非线性回归模型 紊动剪切率 盐度
下载PDF
基于水下滑翔机的湍流观测平台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宋大雷 张成伦 +2 位作者 乜云利 朱玉香 时永霞 《海洋技术学报》 2015年第5期1-5,共5页
海洋湍流混合过程对大洋热盐环流具有重要调控作用,因此海洋湍流混合特征量如湍动能耗散率等物理量的定量刻画,主要通过现场湍流观测来实现。为满足长期连续海洋湍流混合观测资料的迫切需求及打破国外的技术封锁,自行研制了基于水下滑... 海洋湍流混合过程对大洋热盐环流具有重要调控作用,因此海洋湍流混合特征量如湍动能耗散率等物理量的定量刻画,主要通过现场湍流观测来实现。为满足长期连续海洋湍流混合观测资料的迫切需求及打破国外的技术封锁,自行研制了基于水下滑翔机的湍流观测仪。为了测试滑翔机在小尺度湍流观测方面的可行性,将一个携带有剪切探头的湍流仪安装在滑翔机本体上,并在千岛湖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滑翔机平台的主要噪声来源于浮力调节机构中的油泵,油泵会在接近剖面的底端时开启。三轴加速度谱在30 Hz左右有明显的谱峰,说明滑翔机油泵的振动频率应该是在30 Hz左右,在其他频率点上振动较小。由剖面下潜过程(开泵)的波数谱可知,开泵时虽然对湍流观测有影响,但是振动频率在波数空间中处于无效观测谱一侧,由此说明平台的振动对剪切信号影响很小。剪切探头测得的耗散率在10-7 W/kg量级上,且都与Nasymth理论谱吻合良好,验证了滑翔机在小尺度湍流观测方面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湍流观测 水下滑翔机 剪切探头 振动噪声 波数谱 耗散率
下载PDF
基于耗散粒子动力学的剪切流中黏性沙絮凝机理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张宇卓 张根广 +1 位作者 李青 王愉乐 《泥沙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75-80,共6页
基于介观尺度下的耗散粒子动力学方法,建立了包含力场势函数的均匀各向同性紊流模型,对不同剪切率条件下黏性泥沙的絮凝过程及絮团形态进行了模拟计算。结果表明:随着剪切率的增大,体系中絮团初始出现的时间先急剧减小,后经短暂平稳过渡... 基于介观尺度下的耗散粒子动力学方法,建立了包含力场势函数的均匀各向同性紊流模型,对不同剪切率条件下黏性泥沙的絮凝过程及絮团形态进行了模拟计算。结果表明:随着剪切率的增大,体系中絮团初始出现的时间先急剧减小,后经短暂平稳过渡,又迅速增大,最后基本保持不变;水体剪切率较小时,非键能减小速度较快,随着剪切率进一步增大,非键能减小速度逐渐变缓,体系稳定性逐渐降低;当剪切率较小时,絮团形态更为致密,分形维数逐渐增大;随着剪切率的进一步增大,伴随有多个小絮团出现,分形维数逐渐减小,最终保持在1.12左右;在紊动剪切条件下,体系中絮团一直处于碰撞、絮凝、破碎的动态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耗散粒子动力学 紊动剪切率 絮凝 分形维数
下载PDF
Flocculation properties of cohesive fine-grained sediment in the Three Gorges Reservoir under variable turbulent shear 被引量:1
7
作者 LIU Jie SHEN Ying WANG Xin 《Journal of Mountain Science》 SCIE CSCD 2022年第8期2286-2296,共11页
Sediment flocculation is a key process for the deposition of fine-grained sediments in the Three Gorges Reservoir(TGR)of China.Sediment flocculation influences the evolution of the river regime,but also hampers the sm... Sediment flocculation is a key process for the deposition of fine-grained sediments in the Three Gorges Reservoir(TGR)of China.Sediment flocculation influences the evolution of the river regime,but also hampers the smooth navigation in the long term.However,the flocculation process and its controlling factors are poorly understood.We experimentally determined the flocculation properties of cohesive sediment of samples from the TGR(predominantly a mixture of clay and silt)over a range of turbulent shear rates and sediment concentrations.The experiments were conducted in an almost isotropic turbulence field,which was simulated by an array of horizontal oscillating grids in a water tank.Sediment flocculation was recorded by a camera and investigated by image analysis.Our new data indicate that flocculation is generally a response in equilibrium median floc size(d_(f,50))to the increase of the shear rate G.The peak value is attained at G=16.5 s^(-1),where d_(f,50) is 81.3μm(for the suspended sediment concentration(ssc)=0.4 g/L)and 107μm(for ssc=0.7 g/L),respectively.At low shear rates(G<16.5 s^(-1)),the equilibrium floc sizes d_(f,50) increase with rising shear rate G and isinversely related to the Kolmogorov micro length scale η.We attribute this variability to an insufficient deposition time of the sediment flocs in the water tank.Settling velocities,calculated from our experimental data of the floc sizes,are almost consistent with in-situ measured settling velocities,and are ten times larger than the terminal settling velocity of primary particles as calculated from Stokes'law.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hesive sediment flocculation Floc properties Settling velocity turbulent shear rate Three Gorges Reservoir(TGR)
下载PDF
搅拌槽流场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李玉麟 毛德明 +1 位作者 史训旦 王凯 《实验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285-292,共8页
利用二维激光多普勒测速仪在内径为250mm的搅拌槽内对DT叶轮和PT叶轮进行了流场测试,获得了不同几何参数的叶轮在不同工况下的二维时均速度场和湍流强度、雷诺应力、剪切速率分布。为进一步研究搅拌器的流动特性,开发新型搅... 利用二维激光多普勒测速仪在内径为250mm的搅拌槽内对DT叶轮和PT叶轮进行了流场测试,获得了不同几何参数的叶轮在不同工况下的二维时均速度场和湍流强度、雷诺应力、剪切速率分布。为进一步研究搅拌器的流动特性,开发新型搅拌叶轮提供了可靠的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测速 时均速度 搅拌机 搅拌槽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