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南极普里兹湾海域湍流扩散系数估计 被引量:2
1
作者 丁文祥 梁楚进 +1 位作者 廖光洪 高立宝 《海洋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4-24,共11页
基于Thorpe尺度方法,利用CTD数据,计算了南极普里兹湾海域的Thorpe尺度和湍流扩散系数,分析了观测区域(64°~69°S,66°~80°E)湍流翻转现象的强弱及分布。结果表明,在海底和地形粗糙区存在较大的Thorpe尺度(较强湍流翻... 基于Thorpe尺度方法,利用CTD数据,计算了南极普里兹湾海域的Thorpe尺度和湍流扩散系数,分析了观测区域(64°~69°S,66°~80°E)湍流翻转现象的强弱及分布。结果表明,在海底和地形粗糙区存在较大的Thorpe尺度(较强湍流翻转)和湍流扩散系数,湍流扩散系数最大值能达到10^(-2) m^2/s量级,比平坦开阔海洋高2~3个数量级,部分观测站位的湍流扩散系数和湍动能耗散率表现出大-小-大的垂向分布结构,总水深较深的区域尤为明显;深水区域的浮力频率在海表面到500m层比较大,浅水区域该现象不明显;湍动能耗散率在(67.25°S,73°E)周围和经度为78°E的各站位都表现相对较大,能达到10^(-6) w/kg量级,个别站位甚至能达到10^(-5) w/kg量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里兹湾 Thorpe尺度 湍流扩散系数 湍动能耗散率
下载PDF
旋流器强化热质传递的机理及应用 被引量:3
2
作者 曹仲文 袁惠新 《煤矿机械》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104-107,共4页
从旋流场中两相相对运动、速度梯度分布的角度,指出由于强化了对流作用以及增加了颗粒破碎效果和湍流扩散系数及弥散系数,从而使旋流器能够应用于强化热质传递过程;最后对旋流器在热质传递方面的具体应用作了阐述。同时,推导的有关公... 从旋流场中两相相对运动、速度梯度分布的角度,指出由于强化了对流作用以及增加了颗粒破碎效果和湍流扩散系数及弥散系数,从而使旋流器能够应用于强化热质传递过程;最后对旋流器在热质传递方面的具体应用作了阐述。同时,推导的有关公式可以为控制旋流器相关参数强化热质传递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对速度 颗粒破碎 速度梯度 湍流扩散 剪切弥散
下载PDF
用马尔可夫随机过程描述粒子紊动扩散的模式 被引量:1
3
作者 张德辉 《武汉水利电力学院学报》 CSCD 1990年第2期58-65,共8页
本文通过把紊流场中微小粒子的扩散运动视为分子运动在尺度上的放大和变形的假定,运用马尔可夫随机过程理论,给出了描述一般紊流场中微小粒子声动扩散的模式及连续点源条件下微小粒子扩散浓度分布的表达式。并对粒子的扩散参数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 湍流 扩散 多相流
原文传递
突扩式圆筒燃烧室扩散火焰的数值计算
4
作者 张胤 贺友多 李保卫 《包头钢铁学院学报》 1993年第4期34-37,共4页
在文献[1]二维直角坐标下湍流扩散火焰计算机模拟的基础上,研制和开发了二维柱坐标系湍流扩散火焰的计算机程序。用该程序计算了圆筒突扩式燃烧室内的燃烧过程,得到了燃烧过程中气体的速度场,温度场和浓度场的分布。
关键词 圆柱燃烧室 K-ε-g模型 湍流扩散火焰
下载PDF
ESP电场粉尘非稳态收集过程数值仿真 被引量:9
5
作者 郝文阁 裴莹莹 +1 位作者 侯亚平 熊郝旺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1179-1182,共4页
基于ESP电场荷电粒子非稳态收集理论,得出非稳态收集过程中驱进速度的计算方法.根据紊流传质原理,推导出紊流掺混系数的表达式,并且针对收尘极板表面存在层流边层的事实提出新的极板处边界条件.对于粉尘非稳态收集过程的二维粒子输运方... 基于ESP电场荷电粒子非稳态收集理论,得出非稳态收集过程中驱进速度的计算方法.根据紊流传质原理,推导出紊流掺混系数的表达式,并且针对收尘极板表面存在层流边层的事实提出新的极板处边界条件.对于粉尘非稳态收集过程的二维粒子输运方程,采用有限差分方法,运用逐次超松弛迭代法构造静电除尘输运方程的差分格式,利用Matlab仿真语言进行数值仿真,得到静电除尘器电场非稳态粉尘收集过程中不同时刻粉尘粒子的质量浓度分布规律,并根据断面质量浓度分布得出分级效率.对模型不同断面的粉尘质量浓度的实测结果与模拟结果进行比较,二者吻合较好.基于非稳态收集过程的数值模拟得到的收集效率比传统理论计算结果更加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稳态收集 紊流传质 边界条件 有限差分方法 收尘效率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