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湍流与化学团聚耦合促进燃煤细颗粒物的清除 被引量:6
1
作者 于洋 孙德帅 +1 位作者 颜培玲 申贤坤 《环境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5949-5955,共7页
燃煤飞灰中的细颗粒物对人体和环境的危害很大,传统静电除尘器对细颗粒物的清除效率很低。在团聚室内设置湍流器件,改变颗粒的运动,同时喷入化学团聚剂进一步促进细颗粒物长大而清除。研究发现湍流团聚装置中涡片结构影响颗粒的流动,斜... 燃煤飞灰中的细颗粒物对人体和环境的危害很大,传统静电除尘器对细颗粒物的清除效率很低。在团聚室内设置湍流器件,改变颗粒的运动,同时喷入化学团聚剂进一步促进细颗粒物长大而清除。研究发现湍流团聚装置中涡片结构影响颗粒的流动,斜涡片比十字形涡片性能更优越;安装扰流柱后更有利于提高颗粒的数量清除效率。团聚室内颗粒浓度为3 g·m-3时,颗粒团聚清除效率最佳。在湍流与化学团聚耦合作用后,颗粒总质量清除率能达到53.6%,总数量清除率达到68.9%,但化学团聚剂对质量清除率的作用更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煤飞灰 湍流团聚 化学团聚 耦合 涡片
原文传递
湍流与化学团聚耦合促进电除尘脱除燃煤颗粒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申奥 孙宗康 +3 位作者 周磊 胡斌 袁竹林 杨林军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2954-2961,共8页
在燃煤热态实验平台的基础上开展湍流与化学团聚耦合促进电除尘脱除燃煤颗粒的实验研究,通过电称低压冲击器分别测量湍流团聚、化学团聚及二者耦合作用时烟气中细颗粒数量浓度及粒径分布的变化。发现湍流与化学团聚耦合作用使颗粒团聚... 在燃煤热态实验平台的基础上开展湍流与化学团聚耦合促进电除尘脱除燃煤颗粒的实验研究,通过电称低压冲击器分别测量湍流团聚、化学团聚及二者耦合作用时烟气中细颗粒数量浓度及粒径分布的变化。发现湍流与化学团聚耦合作用使颗粒团聚效率提高到59%,且随着粒径增大湍流团聚分级团聚效率从16%逐渐降低而化学团聚分级团聚效率从21%逐渐增大至50%以上。湍流与化学团聚耦合能够有效提高电除尘对细颗粒物的脱除作用,这种作用是通过促进颗粒团聚而间接实现的。此外,湍流与化学团聚有着相互促进的内在耦合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湍流团聚 化学团聚 电除尘 脱除 耦合
下载PDF
双极预荷电装置凝并特性实验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贾沛 常玉锋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2期13998-14005,共8页
为提高对微细颗粒物的捕集效率,基于横向双极静电除尘技术,开发出一种线-管式双极预荷电装置。借助COMSOL Multiphysics,采用电晕放电模块耦合湍流模块,研究其电流体动力学分布规律;搭建实验装置,测试其凝并特性。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双... 为提高对微细颗粒物的捕集效率,基于横向双极静电除尘技术,开发出一种线-管式双极预荷电装置。借助COMSOL Multiphysics,采用电晕放电模块耦合湍流模块,研究其电流体动力学分布规律;搭建实验装置,测试其凝并特性。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双极预荷电装置内同时存在生正、负电晕和产生正、负电荷,具有良好的湍流混合和凝并效果。对中位粒径为1.7μm硅微粉的凝并实验结果表明:经过预荷电装置后粉尘的粒径分布呈现明显的双峰分布;在平均场强为4~6 kV/cm,凝并效率随着外加电压的增加而提高;当外加电压超过11 kV,所有粒径区间粉尘的凝并效率均超过95%。研究结果有助于拓展横向双极静电除尘技术的应用范围,为双极静电技术的推广及工业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电凝并 双极荷电 湍流混合 凝并效率 微细颗粒物
下载PDF
Agglomeration and removal characteristics of fine particles from coal combustion under different turbulent flow fields 被引量:4
4
作者 Zongkang Sun Linjun Yang +1 位作者 Hao Wu Xin Wu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SCIE EI CAS CSCD 2020年第3期113-124,共12页
Turbulent agglomeration is a promising pretreatment technology for improving the removal of fine particles in industrial flue gas,which can improve the particle removal effect of dust removal equipment safely and econ... Turbulent agglomeration is a promising pretreatment technology for improving the removal of fine particles in industrial flue gas,which can improve the particle removal effect of dust removal equipment safely and economically.However,due to the complexity of turbulence mechanisms,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urbulent flow fields and the agglomeration of fine particles is not known with precision,resulting a weak promotion effect for particle removal with this pretreatment technology.In this work,three kinds of turbulent agglomerators were constructed to investigate the agglomeration and removal characteristics of fine particles under different turbulent flow fields.The results demonstrated that the turbulent agglomerator with small-scale and three-dimensional vortexes in the flow field had the best effect in improving the agglomeration and removal of fine particles.Two kinds of agglomeration modes in turbulent agglomeration were proposed,one being agglomeration between fine particles in the vortex area,and the other the capture of fine particles by coarse particles.Furthermore,the motion trajectory,relative velocity and residence time of fine particles of different sizes in different flow fields were calculated by numerical simulation to investigate the interaction mechanism of particle agglomeration and turbulent flow fields.The results showed that a flow field with smallscale and three-dimensional vortexes can reduce the Stokes number(StK) and the relative velocity of particles of different sizes,and extend their residence time in a turbulent flow field,so as to obtain a better agglomeration effect for fine particl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INE PARTICLES Flow FIELD turbulent agglomeration REMOVAL Mechanism
原文传递
湍流团聚中不同尺度涡耦合促进燃煤细颗粒团聚与脱除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孙宗康 杨林军 +1 位作者 陈帅 吴新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938-1946,共9页
采用具有不同尺度结构湍流涡片的湍流团聚器,实验考察了颗粒物浓度、烟气温度与烟气流速等因素对燃煤细颗粒物在不同尺度涡耦合的湍流流场中团聚和脱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烟气中细颗粒物浓度的提高,PM2.5与PM10的团聚效率分别提... 采用具有不同尺度结构湍流涡片的湍流团聚器,实验考察了颗粒物浓度、烟气温度与烟气流速等因素对燃煤细颗粒物在不同尺度涡耦合的湍流流场中团聚和脱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烟气中细颗粒物浓度的提高,PM2.5与PM10的团聚效率分别提高约8.6%与8.8%,质量与数量脱除效率分别提高约8.3%与9.6%,但是细颗粒物浓度超过6×106个/cm^3后,颗粒物的团聚效率提升不明显;提高烟气温度对细颗粒物团聚与脱除效率提升作用不明显,当烟气温度由75℃提高至175℃时,PM2.5与PM10的团聚效率仅提高约2.7%与3.0%;提高烟气流速在一定范围内能够促进细颗粒物的团聚与脱除,但当烟气流速过大时,团聚和脱除效率下降,烟气流速在13 m/s时细颗粒物团聚与脱除效果最好,PM2.5与PM10的团聚效率分别为27.8%和24.2%。此外,通过对湍流团聚器中烟气流场以及不同粒径颗粒物之间的运动情况进行模拟计算,提出细颗粒物在不同尺度涡耦合的湍流流场中存在2种不同的团聚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颗粒物 湍流团聚 脱除 涡尺度 耦合
下载PDF
亚微米颗粒湍流团聚特性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刘鹤欣 谭厚章 +3 位作者 杜勇乐 吕钊敏 萧嘉繁 杨富鑫 《工程热物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763-770,共8页
燃煤电厂亚微米颗粒物排放是造成大气环境污染和影响人体健康的重要因素。本文搭建亚微米颗粒湍流团聚实验平台,通过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对亚微米颗粒的团聚形貌进行微观表征以及扫描电迁移率粒径谱仪(SMPS)对亚微米颗粒团聚前后的粒... 燃煤电厂亚微米颗粒物排放是造成大气环境污染和影响人体健康的重要因素。本文搭建亚微米颗粒湍流团聚实验平台,通过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对亚微米颗粒的团聚形貌进行微观表征以及扫描电迁移率粒径谱仪(SMPS)对亚微米颗粒团聚前后的粒径分布特性进行宏观测量。结果表明:亚微米颗粒湍流团聚形成多分叉颗粒树聚团结构,进口流速为0.8?5.3m/s条件下,PM1和PM0.1的脱除效率分别为5.6%?18.6%和7.0%?21.4%,且PM1和PM0.1的脱除效率曲线随速度变化呈现二次函数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湍流团聚 亚微米颗粒 燃煤电厂 扰流元件
原文传递
基于双极荷电技术的旋风分离器分离性能强化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王晓栋 边腾飞 +3 位作者 黄华 沈剑 吴可君 何潮洪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336-345,共10页
为了提高旋风分离器对细颗粒物的分离效率,采用双极荷电技术对旋风分离器进行强化,通过实验研究了荷电电压、入口流速对旋风分离器分离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双极荷电技术可显著改善旋风分离器对细颗粒物的分离能力;荷电电压超过起晕电... 为了提高旋风分离器对细颗粒物的分离效率,采用双极荷电技术对旋风分离器进行强化,通过实验研究了荷电电压、入口流速对旋风分离器分离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双极荷电技术可显著改善旋风分离器对细颗粒物的分离能力;荷电电压超过起晕电压后,随着电压的增加,分离效率明显提高;增大入口流速可提高分离效率,但会减弱双极荷电的强化效果。为解释实验现象,引入旋流、库仑力作用下的颗粒凝并,建立了双极荷电-旋风分离器分级效率模型。模型计算值与实验值的平均绝对偏差为0.071,模型反映了“鱼钩效应”,颗粒凝并效果越强,“鱼钩”现象越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风分离器 双极荷电 湍流凝并 库仑凝并
下载PDF
亚微米颗粒物湍流团聚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冯鹏 盛虎 +5 位作者 周虎 王承亮 刘鹤欣 李正鸿 谭厚章 杨富鑫 《洁净煤技术》 CAS 2020年第5期181-187,共7页
亚微米颗粒物(Submicron Particle)是大气污染物的重要来源之一,危害人体健康,湍流团聚是脱除燃煤烟气中亚微米颗粒的重要手段。利用k-ε湍流模型与离散相(DPM)模型,在亚微米颗粒物湍流团聚试验平台基础上建立了一个由湍流效应和布朗运... 亚微米颗粒物(Submicron Particle)是大气污染物的重要来源之一,危害人体健康,湍流团聚是脱除燃煤烟气中亚微米颗粒的重要手段。利用k-ε湍流模型与离散相(DPM)模型,在亚微米颗粒物湍流团聚试验平台基础上建立了一个由湍流效应和布朗运动共同作用的亚微米颗粒团聚过程的数值模型,根据试验数据对模型进行合理性验证,研究了湍流团聚器的进口流速、扰流件排布、扰流件形状对亚微米颗粒团聚特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扰流件迎风面和扰流件的纵向尾迹区是碰撞和聚集的主要区域;小粒径亚微米颗粒物的团聚效率明显大于大粒径,从粒径593.5 nm处团聚效率开始变为负数;不同流速下,由于更小粒径颗粒物在涡流中跟随能力更强,PM 0.1的团聚效率均大于PM 1,湍流团聚器的进口流速不宜过大,以保证亚微米颗粒物所需要的停留时间。模拟所采用的三棱柱错排扰流件的最大团聚效率对应的流速为5 m/s;亚微米颗粒物在顺排、错排结构的团聚效率差别不大,但顺排和错排结构对亚微米颗粒物的作用机制有较大差别,顺排结构扰流件尾迹区的涡街得到充分发展,而错排结构包含更多迎风面,增大了颗粒物碰撞几率,更易受到侵蚀;此外,单个扰流件条件下,由于Y型扰流件的产涡能力更强,比圆柱型扰流件和三棱柱型扰流件具有更好的湍流团聚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微米颗粒物 湍流团聚 扰流件 数值模拟
下载PDF
扰流柱对微米颗粒湍流团聚特性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王爽 浦航 +2 位作者 尚妍 东明 张泽平 《工程热物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3305-3311,共7页
本文通过CFD-DEM进行三维流固耦合计算,研究了湍流流场与颗粒之间、颗粒与颗粒之间的相互作用,在流场中选择具有最大潜力的钝体来提高湍流团聚的效果。结果表明,三角型和十字型结构在流场中形成的扰动相对较大,其产生的涡结构影响范围... 本文通过CFD-DEM进行三维流固耦合计算,研究了湍流流场与颗粒之间、颗粒与颗粒之间的相互作用,在流场中选择具有最大潜力的钝体来提高湍流团聚的效果。结果表明,三角型和十字型结构在流场中形成的扰动相对较大,其产生的涡结构影响范围更大。在颗粒团聚方面,虽然三角型钝体的扰动最大,但是十字型结构的颗粒团聚效果最好。使用十字型钝体结构对于2μm颗粒的团聚效率可以达到38.27%,对超细颗粒物的团聚去除起到了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涡模拟 离散单元法 湍流团聚 微尺度颗粒
原文传递
湍流团聚促进燃煤烟气中PM10及痕量元素脱除的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申奥 杨林军 +2 位作者 吴新 段钰锋 梁财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06-115,共10页
提出利用湍流团聚的方法实现2种污染物(PM10和痕量元素)的协同脱除。采用数值模拟优化湍流装置的结构,在燃煤热态试验平台上进行湍流团聚促进电除尘脱除PM10的研究,同时测定PM10样品中痕量元素的含量,发现PM10粒径和痕量元素含量之间的... 提出利用湍流团聚的方法实现2种污染物(PM10和痕量元素)的协同脱除。采用数值模拟优化湍流装置的结构,在燃煤热态试验平台上进行湍流团聚促进电除尘脱除PM10的研究,同时测定PM10样品中痕量元素的含量,发现PM10粒径和痕量元素含量之间的关联。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结构的扰流涡片耦合作用对PM10具有更好的团聚效果;湍流团聚使电除尘出口处PM10的数量浓度降低了50%;由于反应过程的复杂性,具有不同挥发特性的痕量元素在PM10中的含量有较大差异,Hg由于挥发性较强受到PM10粒径的影响较大但总体含量较少,其他挥发性较差的痕量元素受PM10粒径的影响较小但总体含量较多;湍流团聚能够通过促进PM10的脱除实现颗粒态痕量元素的协同脱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煤烟气 湍流团聚 PM10 痕量元素 协同脱除
下载PDF
湍流聚并室内细颗粒物聚并的数值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张书斌 李佳 +2 位作者 李阳 杨历 陈占秀 《河北工业大学学报》 CAS 2017年第6期75-78,101,共5页
湍流聚并技术是脱除细颗粒的有效手段,本文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了1种新型三维湍流聚并室内细颗粒物的湍流聚并特性,比较3种不同聚并室的团聚效果,得出第3种聚并室团聚效果最好.对第3种聚并室分析了细颗粒物的颗粒相体积分数、入口颗... 湍流聚并技术是脱除细颗粒的有效手段,本文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了1种新型三维湍流聚并室内细颗粒物的湍流聚并特性,比较3种不同聚并室的团聚效果,得出第3种聚并室团聚效果最好.对第3种聚并室分析了细颗粒物的颗粒相体积分数、入口颗粒粒径以及流速对细颗粒湍流聚并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聚并效果随着体积分数的增大而提高;在入口颗粒体积分数为5×10^(-4)时,颗粒粒径越小,聚并效果越显著;随着流速的增大,聚并效果越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颗粒物 湍流聚并 颗粒群平衡模型 碰撞 数值模拟
下载PDF
扰流件排列对亚微米颗粒湍流团聚效率影响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正鸿 刘鹤欣 +2 位作者 杨富鑫 冯鹏 谭厚章 《洁净煤技术》 CAS 2020年第5期173-180,共8页
燃煤工业亚微米颗粒物的排放会危害环境和人体健康,而团聚方法是脱除亚微米颗粒的主要手段之一。通过搭建亚微米颗粒湍流团聚试验台,利用扫描电迁移率粒径谱仪(SMPS)测量湍流段前后进出口亚微米不同粒径数量浓度,研究不同扰流柱排列对... 燃煤工业亚微米颗粒物的排放会危害环境和人体健康,而团聚方法是脱除亚微米颗粒的主要手段之一。通过搭建亚微米颗粒湍流团聚试验台,利用扫描电迁移率粒径谱仪(SMPS)测量湍流段前后进出口亚微米不同粒径数量浓度,研究不同扰流柱排列对亚微米颗粒团聚效率的影响,并结合Fluent软件分析了流场对颗粒团聚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亚微米颗粒湍流团聚效率与颗粒粒径大小有关,粒径较小的亚微米颗粒团聚效果较好,小粒径颗粒(粒径<30 nm)团聚效率在10%~90%,但对于大粒径颗粒(粒径>30 nm)团聚效率均在10%以下,颗粒直径大于502 nm时,不同流速下颗粒的团聚效率变为负值;对流速分析,发现亚微米颗粒团聚效率随流速增大出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是由扰流区湍流强度及颗粒停留时间造成;探究扰流柱布置及排列对团聚效率的影响时,发现亚微米颗粒的团聚效率随扰流件的增大而减小,随扰流件横向间距的增大而逐渐减小,随纵向间距的增大先变大后减小,随排数的增大而变大,主要是扰流件尾迹区域内涡街强度与涡街长度的综合作用,涡街强度大会促进颗粒的碰撞几率,而涡街长度能提高颗粒在湍流区的停留时间,进而提高团聚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扰流柱 亚微米颗粒 湍流团聚 团聚效率 涡街
下载PDF
生物质与煤混烧灰湍流团聚相互作用的模拟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吕建燚 徐冰漪 +1 位作者 陆义海 付丽丽 《电力科学与工程》 2016年第6期1-7,共7页
研究生物质与煤混烧灰的湍流团聚相互作用对于生物质混烧发电锅炉电除尘器入口前构建湍流聚并器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针对生物质燃料玉米秸与无烟煤不同掺混比例的混烧灰,基于Fluent软件,利用颗粒群平衡模型(PBM),通过自定义函数(U... 研究生物质与煤混烧灰的湍流团聚相互作用对于生物质混烧发电锅炉电除尘器入口前构建湍流聚并器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针对生物质燃料玉米秸与无烟煤不同掺混比例的混烧灰,基于Fluent软件,利用颗粒群平衡模型(PBM),通过自定义函数(UDF)功能导入湍流团聚核函数,分析不同生物质掺比下混烧灰样细颗粒的湍流团聚效果。研究结果表明,湍流团聚对于微米级颗粒效果较亚微米级颗粒效果显著,湍流团聚效率随着粒径的增大而增大。同时,在不同生物质与煤混烧比下,当流场流速为1.5 m/s,生物质掺混比例越高,湍流团聚效果越佳。因此,对于燃煤锅炉掺杂生物质混烧可提高灰样的湍流团聚效率,在电除尘器入口前构建湍流聚并器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 混烧灰 相互作用 湍流团聚 颗粒群平衡模型
下载PDF
射流作用下燃煤颗粒物团聚模拟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颜培玲 陈照军 +4 位作者 于洋 申贤坤 许倩倩 亓雁飞 孙德帅 《山东化工》 CAS 2018年第4期3-6,共4页
湍流团聚是颗粒团聚较有效的方式之一。利用Fluent软件对射流作用下的颗粒物湍流团聚情况进行模拟研究,将欧拉双流体模型与颗粒群平衡模型结合,采用离散分区算法进行计算,结果发现气体射流有利于颗粒物碰撞团聚,有效提高了颗粒物清除率... 湍流团聚是颗粒团聚较有效的方式之一。利用Fluent软件对射流作用下的颗粒物湍流团聚情况进行模拟研究,将欧拉双流体模型与颗粒群平衡模型结合,采用离散分区算法进行计算,结果发现气体射流有利于颗粒物碰撞团聚,有效提高了颗粒物清除率。团聚室内不同气氛下的颗粒物团聚计算表明,氮气与二氧化碳混合气(体积比4∶1)最有利于颗粒物的清除,而二氧化碳气氛下颗粒清除率最低。团聚温度升高有利于颗粒物的团聚。颗粒物总清除率随气体相对湿度改变而变化,相对湿度达到40%时,颗粒清除率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煤颗粒物 湍流团聚 模拟 射流 清除率
下载PDF
湍流凝聚接触絮凝沉淀给水处理技术在原水预处理系统中的应用
15
作者 张贵权 贾明书 王力峰 《气象水文海洋仪器》 2005年第2期34-36,共3页
通过对湍流凝聚接触絮凝沉淀给水处理技术机理的分析和工程实例的总结,详细介绍了该技术的技术理论、实际应用情况以及市场前景。
关键词 絮凝沉淀 预处理系统 水处理技术 凝聚 湍流 原水 工程实例 技术机理 给水处理 技术理论 详细介绍 市场前景 应用情况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