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掌子面推进过程围岩应力及裂隙发育规律 被引量:6
1
作者 刘立鹏 汪小刚 +2 位作者 贾志欣 段庆伟 贾龙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764-771,共8页
利用数值分析软件,借鉴Griffith裂隙优势发育角度理论,对锦屏二级水电站施工排水洞SK11+000桩号段掌子面推进围岩应力量值、方向及裂隙优势发育规律动态变化过程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开挖至监测面一倍洞径(D)距离时,最大主应力及主... 利用数值分析软件,借鉴Griffith裂隙优势发育角度理论,对锦屏二级水电站施工排水洞SK11+000桩号段掌子面推进围岩应力量值、方向及裂隙优势发育规律动态变化过程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开挖至监测面一倍洞径(D)距离时,最大主应力及主应力差值开始增加;穿过监测面时,中主应力及最小主应力突然降低,表现明显卸荷特征;穿过监测面后,洞壁不同部位围岩最大主应力分别表现增加与减小不同变化,2倍洞径距离(2D)后主应力量值基本趋于弹性力学解析解。掌子面推进过程中侧壁最大主应力倾角变化不大,一般保持90°左右,仅在0.25D范围内发生较小变化,到达监测面附近时倾向发生较大变化,穿过监测面后则逐渐发展至水平垂直洞轴方向;洞顶最大主应力倾向与倾角主要在掌子面接近监测面0.25D距离时开始变化,穿过监测面0.25D距离后,则基本保持竖直垂直洞轴方向。微裂隙优势发育角β随主应力大小变化而变化,侧壁围岩β一般减小,洞顶不同部位岩体β存在减小及增大不同变化;研究结果可为工程区围岩裂隙化问题的研究及支护工程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工程 掌子面推进 围岩应力 裂隙发育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