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9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幽门螺杆菌感染胃癌发生风险与TP53基因多态性分析 被引量:9
1
作者 吴小芳 尹方 +2 位作者 吴英芬 孙雪彤 吴煌福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301-1304,共4页
目的探讨胃癌患者肿瘤抑制因子P53(TP53)基因多态性与幽门螺杆菌(Hp)感染胃癌发生风险的相关性及其对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3月-2020年3月海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行胃癌根治术Hp阳性患者136例作为研究组,选择同期医院进行治疗... 目的探讨胃癌患者肿瘤抑制因子P53(TP53)基因多态性与幽门螺杆菌(Hp)感染胃癌发生风险的相关性及其对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3月-2020年3月海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行胃癌根治术Hp阳性患者136例作为研究组,选择同期医院进行治疗的Hp阳性慢性胃溃疡患者80例作为对照组。抽取所有患者空腹外周静脉血,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对TP53基因第72密码子多态性进行检测;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法对cDNA中TP53基因mRNA水平进行检测;比较两组患者TP53基因多态性分布情况,分析TP53不同基因型与胃癌患者TP53mRNA水平和临床资料的关系。结果哈迪-温伯格平衡(HWE)检验结果显示,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TP53基因多态性分布具有群体代表性;两组患者TP53基因Arg/Arg、Arg/Pro基因型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研究组TP53基因Pro/Pro基因型频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发现,胃癌Hp阳性患者TP53基因不同基因型之间TP53 mRNA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患者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秩和检验结果发现,胃癌Hp阳性患者TP53基因不同基因型之间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NM分期、分化程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P53基因Pro/Pro基因型可增加幽门螺杆菌感染者胃癌发生的风险,且与病理分级有关,在临床中可进行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幽门螺杆菌 单核苷酸多态性 病理分级 肿瘤抑制因子p53
原文传递
血府逐瘀汤对心肌缺血大鼠外周血内皮祖细胞衰老的作用机制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杨漾 苏畅 +3 位作者 邹蔓姝 梁昊 张秋雁 李蕾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4期1832-1835,1839,共5页
目的观察血府逐瘀汤对心肌缺血大鼠外周血内皮祖细胞(EPCs)衰老及抑癌基因p53、沉默信息调节因子(SIRT1)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建立心肌缺血大鼠模型。按照体重将大鼠随机分为7组: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他汀组... 目的观察血府逐瘀汤对心肌缺血大鼠外周血内皮祖细胞(EPCs)衰老及抑癌基因p53、沉默信息调节因子(SIRT1)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建立心肌缺血大鼠模型。按照体重将大鼠随机分为7组: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他汀组和低、中、高3个剂量实验组,每组8只。造模成功后第2天开始给药。他汀组腹腔注射阿托伐他汀0.3 mg,低、中、高剂量组灌胃药液3.51,7.02,14.04 g·kg^(-1),1次/天。于灌胃前和灌胃第3天、第7天,经眼眶内眦静脉丛采血并分离外周血EPCs。以β-半乳糖苷酶染色法检测EPCs衰老状态;以蛋白质印迹法检测EPCs中p53、SIRT1蛋白的表达。结果灌胃第7天,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他汀组和低、中、高3个剂量实验组的EPCs衰老率分别为(58.38±5.24)%,(53.00±3.16)%,(73.63±3.02)%,(64.25±2.66)%,(67.38±5.07)%,(65.25±3.92)%和(59.50±4.24)%;这7组p53蛋白表达量分别为0.26±0.01,0.34±0.02,0.48±0.03,0.10±0.01,0.26±0.02,0.20±0.02和0.12±0.01;这7组SIRT1蛋白表达量分别为0.55±0.02,0.35±0.02,0.14±0.03,0.49±0.08,0.21±0.05,0.39±0.10和0.45±0.08。上述这3个指标,模型组与正常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3个剂量实验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府逐瘀汤能延缓心肌缺血大鼠外周血EPCs的衰老,降低心肌缺血大鼠外周血EPCs中p53蛋白的表达而增加SIRT1蛋白的表达,其中以高剂量实验组和灌胃第7天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府逐瘀汤 心肌缺血 内皮祖细胞 细胞衰老 肿瘤抑制基因p53 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
原文传递
ZCCHC10通过激活P53促进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中CCL18基因的转录
3
作者 刘凯丽 宁贻崇 +2 位作者 周昊 周建林 夏良娥 《生命科学研究》 CAS 2024年第2期121-127,共7页
肿瘤抑制因子P53是一种转录因子,可激活一系列靶基因的转录,从而调控细胞周期停滞、DNA修复、免疫、炎症和细胞凋亡等多种生理或病理过程。前期研究表明,CCHC型锌指蛋白10(zinc finger CCHC-type containing 10,ZCCHC10)通过激活P53在... 肿瘤抑制因子P53是一种转录因子,可激活一系列靶基因的转录,从而调控细胞周期停滞、DNA修复、免疫、炎症和细胞凋亡等多种生理或病理过程。前期研究表明,CCHC型锌指蛋白10(zinc finger CCHC-type containing 10,ZCCHC10)通过激活P53在肺癌和急性髓系白血病中发挥抑癌作用。为进一步探讨ZCCHC10在急性髓系白血病中的作用机制,本文通过RNA测序(RNA sequencing,RNA-seq)技术对过表达ZCCHC10或空载体的ML2细胞进行了转录组分析,一共鉴定到1284个差异基因[|log2(fold change)|逸1,q值约0.05],包括778个上调基因和506个下调基因。其中,趋化因子CCL18在过表达ZCCHC10的ML2细胞中上调18倍。生物信息学分析显示,CCL18基因启动子上含有两个P53反应元件。生物素标记DNA亲和实验和染色质免疫共沉淀实验证实,P53可结合到CCL18基因启动子上。荧光素酶活性分析表明,P53可以增强CCL18基因启动子的活性。这些研究表明ZCCHC10通过激活P53促进CCL18基因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髓系白血病(AML) CCHC型锌指蛋白10(ZCCHC10) 肿瘤抑制因子p53 CC趋化因子配体18(CCL18) 转录调控
下载PDF
泛素连接酶Pirh2与恶性肿瘤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4
作者 邱艳艳 董兰兰 +3 位作者 朱果果 刘永娟 何小华 刘万红 《肿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69-373,共5页
泛素连接酶Pirh2(p53-induced RING-H2 protein)是一种具有E3连接酶活性的新蛋白,能促进p53发生泛素化而降解,从而使p53抑制肿瘤生长的功能减弱或消失,导致肿瘤发生和进一步恶化。近年来研究发现,多种恶性肿瘤中Pirh2蛋白的表达量有明... 泛素连接酶Pirh2(p53-induced RING-H2 protein)是一种具有E3连接酶活性的新蛋白,能促进p53发生泛素化而降解,从而使p53抑制肿瘤生长的功能减弱或消失,导致肿瘤发生和进一步恶化。近年来研究发现,多种恶性肿瘤中Pirh2蛋白的表达量有明显变化,这提示Pirh2在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中可能具有重要的作用;Pirh2可能作为一个癌基因,在肿瘤发生过程中调节一些信号转导通路。因此,推测Pirh2可作为肿瘤基因治疗的一个潜在靶点。本文就Pirh2与恶性肿瘤相关性的最新研究进展作一简要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形成过程 泛素蛋白连接酶类 肿瘤抑制蛋白质p53 pIRH2
原文传递
丙戊酸对乳腺癌MCF7细胞的放射增敏性依赖于抑癌基因p53 被引量:4
5
作者 田竹筠 杨春旺 +1 位作者 蔡祖超 凤志慧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257-264,共8页
目的研究抑癌基因p53对丙戊酸(VPA)所致乳腺癌细胞放射增敏性的影响及其与同源重组(HR)修复机制的关系。方法用含PLKO.1或p53 shRNA慢病毒颗粒液感染乳腺癌MCF7细胞,建立p53表达下调的同源配对MCF7细胞系,即MCF7/野生型p53(MCF7/wtp53)... 目的研究抑癌基因p53对丙戊酸(VPA)所致乳腺癌细胞放射增敏性的影响及其与同源重组(HR)修复机制的关系。方法用含PLKO.1或p53 shRNA慢病毒颗粒液感染乳腺癌MCF7细胞,建立p53表达下调的同源配对MCF7细胞系,即MCF7/野生型p53(MCF7/wtp53)和MCF7/缺欠型p53(MCF7/dp53)细胞;感染MCF7/(pDR-GFP)细胞,建立MCF7/pDR-GFP/wtp53和MCF7/pDR-GFP/dp53细胞;各分为细胞对照组、VPA组(VPA 0.5 mmol·L-1处理24 h)、电离辐射(IR,8 Gy)组和VPA+IR组(VPA 0.5 mmol·L-1预处理24 h后联用IR)。通过Western印迹实验检测P53蛋白表达水平,彗星和免疫荧光实验分别检测细胞核拖尾尾距及磷酸化组蛋白(γH2AX)焦点细胞比率,细胞克隆形成实验检测克隆形成率,流式细胞术检测HR修复效率,免疫荧光实验检测含乳腺癌易感基因1(BRCA1)蛋白和重组酶51(Rad51)蛋白焦点细胞比率。结果 Western印迹结果显示,MCF7/wtp53细胞中存在P53蛋白表达,MCF7/dp53细胞中P53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5)。彗星和免疫荧光结果显示,在MCF7/wtp53细胞中,与IR组相比,VPA+IR组细胞核拖尾尾距和含γH2AX焦点细胞百分率升高(P<0.05);在MCF7/dp53细胞中,与IR组相比,VPA+IR组细胞核拖尾尾距和含γH2AX焦点细胞百分率均升高(P<0.05),但仍低于MCF7/wtp53细胞VPA+IR组(P<0.05)。细胞克隆形成结果显示,在MCF7/wtp53细胞中,VPA+IR组细胞存活率低于IR组(P<0.05);在MCF7/dp53细胞中,VPA+IR组细胞存活率虽低于IR组(P<0.05),但高于MCF7/wtp53细胞VPA+IR组(P<0.05)。流式细胞术结果显示,在MCF7/pDR-GFP/wtp53细胞中,VPA组HR效率低于细胞对照组(P<0.05);在MCF7/pDR-GFP/dp53细胞中,VPA组HR效率低于细胞对照组(P<0.05),但仍高于MCF7/pDRGFP/wtp53细胞VPA组(P<0.05)。免疫荧光结果显示,在MCF7/wtp53细胞中,VPA+IR组含BRCA1和Rad51焦点细胞百分率均低于IR组(P<0.05);在MCF7/dp53细胞中,VPA+IR组含BRCA1和Rad51焦点细胞百分率均低于IR组(P<0.05),但仍高于MCF7/wtp53细胞VPA+IR组(P<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细胞 丙戊酸 抑癌基因p53 电离辐射 同源重组
下载PDF
抑癌蛋白p53乙酰化修饰的调控网络 被引量:1
6
作者 闫晓俊 文佳 王冬来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971-980,共10页
p53是细胞内最重要的抑癌蛋白质之一;细胞对p53分子功能的调控主要通过一系列翻译后修饰(PTMs)完成。其中,乙酰化修饰既可在总体水平调控p53的转录活性,又可位点特异性地调控p53依赖的转录选择性,进而精确控制p53在细胞周期阻滞、凋亡... p53是细胞内最重要的抑癌蛋白质之一;细胞对p53分子功能的调控主要通过一系列翻译后修饰(PTMs)完成。其中,乙酰化修饰既可在总体水平调控p53的转录活性,又可位点特异性地调控p53依赖的转录选择性,进而精确控制p53在细胞周期阻滞、凋亡、衰老、自噬和代谢等关键生物学过程中的作用。本综述以p53乙酰化修饰研究的时间脉络为轴,首先总结了发生在p53各结构域内乙酰化修饰的建立机制,包括催化p53位点特异性乙酰化发生的乙酰基转移酶,以及各位点乙酰化修饰对p53分子功能调节的机制。其次,本综述总结了参与去除p53乙酰化修饰的关键去乙酰基酶家族,以及这些因子参与调控p53分子功能的生物学意义。同时,本文综述了能够特异性读取p53乙酰化修饰状态的识别蛋白质,以及这些识别蛋白质与p53互作,进而协同调控下游靶基因转录的分子调控网络。此外,本文概述了p53乙酰化修饰与其它类型翻译后修饰之间的“交谈”,以及这些修饰之间通过时空特异互作方式影响p53功能的分子机制。最后,本文基于p53乙酰化修饰,对肿瘤分子医学的研究前景进行讨论与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癌蛋白p53 乙酰化 翻译后修饰 交谈 肿瘤
下载PDF
SV40大T抗原在人脑肿瘤中与p53形成特异性复合物 被引量:1
7
作者 甄海宁 章翔 +7 位作者 步星耀 黄文晋 张萍 梁景文 王西玲 陈镔复 张志文 易声禹 《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73-76,共4页
目的 探讨SV40早期区域基因编码产物大T抗原 (Tag)表达及与抑癌蛋白p5 3的相互作用在人脑肿瘤发生发展中的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共沉淀及Western印迹法检测 43例人脑肿瘤组织及 5例正常人脑组织中Tag的表达 ,并对 18例Tag阳性瘤组织检... 目的 探讨SV40早期区域基因编码产物大T抗原 (Tag)表达及与抑癌蛋白p5 3的相互作用在人脑肿瘤发生发展中的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共沉淀及Western印迹法检测 43例人脑肿瘤组织及 5例正常人脑组织中Tag的表达 ,并对 18例Tag阳性瘤组织检测Tag p5 3复合物的存在。结果 Tag在 5例室管膜瘤及 2例脉络丛乳头状瘤中全部表达 ,垂体腺瘤 (5 / 6 )、星形胶质细胞瘤 (7/10 )、脑膜瘤 (4 / 6 )、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 (3/ 5 )及髓母细胞瘤 (2 / 5 )均有Tag的表达 ,3例少枝胶质细胞瘤、1例松果体瘤及 5例正常人脑组织无Tag表达 ;检测 18例Tag阳性瘤组织均发现Tag与 p5 3形成特异性复合物。结论 在人脑肿瘤组织中Tag广泛表达 ,Tag可与p5 3形成特异性复合物 ,Tag p5 3特异性复合物的形成导致 p5 3失活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V40病毒 T抗原 抑癌蛋白p53 脑肿瘤
原文传递
5-氨基乙酰丙酸光动力疗法调控P53/Caspase9通路抑制乳腺癌荷瘤裸鼠肿瘤生长的作用观察 被引量:1
8
作者 罗红兰 刘凯 +3 位作者 朱晓东 姬生威 冯兴勇 刘静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9年第10期1012-1016,共5页
目的观察5-氨基乙酰丙酸(5-ALA)光动力疗法调控肿瘤抑制因子(P53)/半胱氨酸蛋白酶9(Caspase9)通路抑制乳腺癌荷瘤裸鼠肿瘤生长的作用。方法取40只裸小鼠,背部接种乳腺癌细胞株MCF-7制作荷瘤鼠模型,建模成功后随机分为5组,模型组(A组)、... 目的观察5-氨基乙酰丙酸(5-ALA)光动力疗法调控肿瘤抑制因子(P53)/半胱氨酸蛋白酶9(Caspase9)通路抑制乳腺癌荷瘤裸鼠肿瘤生长的作用。方法取40只裸小鼠,背部接种乳腺癌细胞株MCF-7制作荷瘤鼠模型,建模成功后随机分为5组,模型组(A组)、单纯激光照射组(B组)、低剂量5-ALA+激光照射组(C组)、中剂量5-ALA+激光照射组(D组)、高剂量5-ALA+激光照射组(E组)。C组、D组、E组分别给予瘤内注射10 mg/kg、20 mg/kg、40 mg/kg的5-ALA生理盐水溶液,A组、B组给予瘤内注射无菌生理盐水溶液,2 h后,B组、C组、D组、E组应用半导体激光治疗仪局部照射瘤体治疗。对比各组干预前、干预14 d时肿瘤体积,并比较B组、C组、D组、E组抑瘤率;苏木精-伊红染色法(HE)观察各组肿瘤组织病理学变化;采用原位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介导的d UTP缺口末端标记(TUNEL)检测并对比各组肿瘤细胞凋亡率,分别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法和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并对比肿瘤组织中P53、Caspase9 mRNA和蛋白表达情况。结果干预前各组肿瘤体积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 05),干预14 d各组肿瘤体积与干预前比较均显著较高(P <0. 05),干预14 d后肿瘤体积从小至大依次如下,E组、D组、C组、B组、A组,每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抑瘤率从高至低依次如下,E组、D组、C组、B组,每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组织病理学观察发现,A组瘤细胞丰富、排列拥挤呈条索状、血供丰富,细胞大小不一、核大而深染伴有核分裂相,C~E组肿瘤细胞数量较A组明显减少,细胞排列紊乱,且细胞核固缩、染色质淡染,其中E组变化最为明显,B组变化不明显;肿瘤细胞凋亡率、P53、Caspase9 mRNA和蛋白相对表达量从高至低依次如下,E组、D组、C组、B组、A组,每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 5-ALA光动力疗法可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荷瘤裸鼠 5-氨基乙酰丙酸 肿瘤抑制因子p53 半胱氨酸蛋白酶9
下载PDF
p53 ser249突变对小鼠EF细胞周期和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吴智群 李庆霞 +2 位作者 李臻 于翠娟 罗亚宁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761-763,共3页
目的研究p53 249编码子突变对小鼠EF细胞p53功能和信号传导的影响。方法利用基因打靶技术在小鼠ES细胞p53基因249编码子中引入点突变,使编码子249由Arg变成Ser,根据同源重组规律采用PCR或Southern方法筛选带有p53 249突变的阳性ES细... 目的研究p53 249编码子突变对小鼠EF细胞p53功能和信号传导的影响。方法利用基因打靶技术在小鼠ES细胞p53基因249编码子中引入点突变,使编码子249由Arg变成Ser,根据同源重组规律采用PCR或Southern方法筛选带有p53 249突变的阳性ES细胞,并通过测序确定该ES细胞的p53 249编码子已经由Arg变成Ser,然后将含突变而不含筛选标记的ES细胞微注射到从Hprt-/-小鼠收集的囊胚中,将注射过的囊胚植入假孕的雌性小鼠子宫,到第14天取小鼠胚胎EF细胞,用含HAT的培养液EDMEM含10%FCS,glutamine,antibiotics,50 mM mecaptoethanol,和HAT(0.016mg of hypoxanthine/ml,0.01 mM aminopterin,0.0048mg of thymidine/m1)]筛选出从ES细胞分化而成的MEF细胞,经测序证实该细胞含有249Arg到Ser的突变后,该细胞用于研究。利用细胞流式仪检测该突变对MEF细胞周期及凋亡的影响,并利用Western检测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1)用uV处理EF细胞后,含p53249编码子突变的EF细胞凋亡百分数,较含野生型p53的EF细胞凋亡百分数明显减少(P〈0.05)。(2)用UV处理EF细胞后,含p53 249编码子突变的EF细胞对UV诱导的G1/G0细胞周期阻滞作用减弱。(3)用UV处理细胞后,含p53 249编码子突变EF细胞的p53的表达,与含野生型p53EF细胞p53的表达没有差别,但含p53249编码子突变EF细胞的BAX和p21的表达,较含野生型p53EF细胞的BAX和P21的表达减少。结论p53 249编码子突变可以减弱p53在UV诱导MEF细胞周期阻滞和凋亡过程中的作用,但对p53的表达没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 发病机制 抑癌基因p53
原文传递
重组腺病毒介导的人野生型p53,GM-CSF和B7-1基因在胰腺癌细胞中的表达 被引量:1
10
作者 谭玉林 严国度 +3 位作者 奚剑波 法镇中 汤建军 耿宏 《江苏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09年第6期489-492,共4页
目的:以复制缺陷型重组腺病毒为载体,使用人野生型p53基因、人GM-CSF基因和B7-1基因为目的基因,探讨三基因在胰腺癌细胞BxPC-3中的表达。方法: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外源性p53蛋白在BxPC-3细胞中表达。ELISA方法测定GM-CSF表达量;流式细... 目的:以复制缺陷型重组腺病毒为载体,使用人野生型p53基因、人GM-CSF基因和B7-1基因为目的基因,探讨三基因在胰腺癌细胞BxPC-3中的表达。方法: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外源性p53蛋白在BxPC-3细胞中表达。ELISA方法测定GM-CSF表达量;流式细胞术(flow cytometry,FCM)检测BxPC-3细胞转染B7-1的表达效果。结果:重组腺病毒介导的p53基因、GM-CSF基因、B7-1基因在BxPC-3细胞中得到高效表达。结论:重组腺病毒介导的外源基因在BxPC-3细胞中得到高效的表达,为进一步探讨其体内外治疗胰腺癌的实验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癌 基因治疗 腺病毒 抑癌基因p53 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免疫共刺激分子B7-1
下载PDF
P53 ser249突变对小鼠ES细胞细胞周期和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吴智群 李庆霞 +2 位作者 李臻 于翠娟 罗亚宁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2期3365-3367,3373,共4页
目的研究p53249编码子突变对p53结构、功能和信号传导的影响。方法利用基因打靶技术,在小鼠ES细胞p53基因249编码子中引入点突变,使编码子249由Arg变成Ser,根据同源重组规律,采用PCR或Southern杂交方法,筛选带有p53249突变的阳性ES细胞... 目的研究p53249编码子突变对p53结构、功能和信号传导的影响。方法利用基因打靶技术,在小鼠ES细胞p53基因249编码子中引入点突变,使编码子249由Arg变成Ser,根据同源重组规律,采用PCR或Southern杂交方法,筛选带有p53249突变的阳性ES细胞,并通过测序确定该ES细胞的p53249编码子已经由Arg变成Ser。利用细胞流式仪检测该突变对细胞周期及凋亡的影响,并利用Western印迹检测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①用IR处理细胞后,含p53249编码子突变的ES细胞凋亡百分数,较含野生型p53的ES细胞凋亡百分数明显减少,P<0.05。②用IR处理细胞后,含p53249编码子突变的ES细胞对IR诱导的G1/G0细胞周期阻滞作用减弱。③与含野生型p53的ES细胞相比,用IR处理细胞后,含p53249编码子突变ES细胞的p53的表达没有差别,但其BAX和p21的表达,较含野生型p53的ES细胞少。结论p53249编码子突变可使p53的功能减弱,但对p53的表达没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发病机制 抑癌基因p53
下载PDF
抑癌因子p53介导的阿托伐他汀致HePG2细胞焦亡的作用研究
12
作者 黄璐 巫传玲 邓晶晶 《西南国防医药》 CAS 2020年第8期705-709,共5页
目的通过p53小干扰RNA(p53siRNA)构建p53表达差异的肝癌细胞模型,探讨p53表达量对阿托伐他汀(Atorvastatin)诱导肝癌细胞HepG2焦亡的影响。方法p53siRNA构建HepG2细胞的p53的表达差异,通过MTT,qPCR和Western blot检测,明确p53表达量高... 目的通过p53小干扰RNA(p53siRNA)构建p53表达差异的肝癌细胞模型,探讨p53表达量对阿托伐他汀(Atorvastatin)诱导肝癌细胞HepG2焦亡的影响。方法p53siRNA构建HepG2细胞的p53的表达差异,通过MTT,qPCR和Western blot检测,明确p53表达量高低是否对Atorvastatin对HepG2细胞生长抑制作用和焦亡诱导的存在影响。结果HepG2细胞生长率在p53siRNA干预后未见明显影响(P>0.05);Atorvastatin处理后能显著增加人肝癌HepG2细胞p53在mRNA(P<0.05)和蛋白水平的表达,而对p53敲低的HepG2细胞生长抑制率明显降低(P<0.05);p53siRNA能明显降低Atorvastatin诱导LDH的释放水平(P<0.05),阻止了Atorvastatin升高的IL-1β、IL-18和caspase-1的蛋白表达。结论Atorvastatin可能通过促进焦亡,抑制了肝癌细胞的增殖,即显示了细胞焦亡可能是Atorvastatin抑制肝癌细胞的有效途径,其过程受到p53表达量的调节。这一研究完善了Atorvastatin对肝癌作用机制体系,可能为肝癌的防治办法的探索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癌因子p53 阿托伐他汀 HEpG2细胞 焦亡
下载PDF
体外靶向TP53BP2基因shRNA慢病毒载体的构建及功能鉴定 被引量:1
13
作者 霍云飞 寇卜心 +4 位作者 柴梦音 豆双双 高明慧 石英 刘晓霓 《实用肝脏病杂志》 CAS 2023年第2期164-168,共5页
目的 本研究旨在构建靶向肿瘤蛋白p53结合蛋白2(TP53BP2)基因的短发夹RNA(shRNA)慢病毒载体,以抑制肝癌细胞TP53BP2的表达。方法 设计了2对针对TP53BP2基因的RNA干扰序列,并合成相应的shRNA序列。shRNA退火形成双链oligo序列后,应用基... 目的 本研究旨在构建靶向肿瘤蛋白p53结合蛋白2(TP53BP2)基因的短发夹RNA(shRNA)慢病毒载体,以抑制肝癌细胞TP53BP2的表达。方法 设计了2对针对TP53BP2基因的RNA干扰序列,并合成相应的shRNA序列。shRNA退火形成双链oligo序列后,应用基因重组技术构建重组质粒,经菌落PCR和测序鉴定,将重组正确的质粒进行慢病毒包装和滴度测定,并采用Western Blot、qRT-PCR和激光共聚焦技术观察慢病毒Lenti-shTP53BP2对HepG2细胞TP53BP2基因的干扰效果。结果 测序比对结果显示,各重组慢病毒载体与设计参考序列一致,提示各重组慢病毒体构建成功;重组慢病毒载体经慢病毒包装后,显示pHS-ASR-LW429、pHS-ASR-LW512和pHS-ASR-LW513的滴度分别为9.7×108TU/mL、6.1×108TU/mL和6.4×108TU/mL;用慢病毒Lenti-shTP53BP2(pHS-ASR-LW512和pHS-ASR-LW513)感染HepG2细胞后,与对照慢病毒(pHS-ASR-LW429)比,经Western Blot、qRT-PCR和激光共聚焦结果显示两个Lenti-shTP53BP2均能显著下调HepG2细胞TP53BP2基因水平和蛋白表达量。结论 本研究成功构建了靶向TP53BP2基因shRNA慢病毒载体,其能有效下调HepG2细胞TP53BP2的表达,为进一步研究TP53BP2在肝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机制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pG2细胞 肿瘤蛋白p53结合蛋白2 短发夹RNA 慢病毒 体外
下载PDF
53BP1与DNA双链断裂损伤修复 被引量:4
14
作者 江越菁 臧奕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279-1285,共7页
DNA的精确复制和遗传对维持基因组稳定性有重要作用。DNA双链断裂损伤可能诱导细胞凋亡和染色质重排,在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作用。53BP1是DNA双链断裂修复中的重要调节蛋白质之一,对调控损伤修复平衡和维持基因组稳定性起着重要作... DNA的精确复制和遗传对维持基因组稳定性有重要作用。DNA双链断裂损伤可能诱导细胞凋亡和染色质重排,在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作用。53BP1是DNA双链断裂修复中的重要调节蛋白质之一,对调控损伤修复平衡和维持基因组稳定性起着重要作用。本文主要对53BP1的结构、生物学功能、信号通路、分子机制和翻译后修饰做一浅显的总结和展望,希望能为53BP1的深入研究提供一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抑癌基因p53结合蛋白1 DNA双链断链 DNA损伤修复
下载PDF
肿瘤蛋白53靶基因1靶向微小RNA-33a对胶质瘤细胞增殖、凋亡、迁移、侵袭的影响
15
作者 李小萌 乔潜林 《安徽医药》 CAS 2022年第1期116-120,共5页
目的探讨肿瘤蛋白53靶基因1(TP53TG1)对胶质瘤细胞增殖、凋亡及迁移侵袭的影响和机制。方法本研究起止时间为2019年1—6月,人正常神经胶质细胞(HA)和神经胶质瘤细胞U251购于上海斯信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实时定量PCR(qRT-PCR)检测HA和U25... 目的探讨肿瘤蛋白53靶基因1(TP53TG1)对胶质瘤细胞增殖、凋亡及迁移侵袭的影响和机制。方法本研究起止时间为2019年1—6月,人正常神经胶质细胞(HA)和神经胶质瘤细胞U251购于上海斯信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实时定量PCR(qRT-PCR)检测HA和U251细胞中TP53TG1的表达水平。构建过表达TP53TG1的U251细胞株,噻唑蓝(MTT)法用于评估细胞增殖能力,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凋亡,Transwell法测定迁移和侵袭数,Western blotting检测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 D1)、细胞周期蛋白激酶抑制剂(P21)、B细胞淋巴瘤-2(Bcl-2)、Bcl相关x蛋白(Bax)、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E钙黏蛋白(E-cadherin)表达水平。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和Western blotting验证TP53TG1和微小RNA-33a(miR-33a)的靶向关系。结果与人正常神经胶质细胞HA比较,神经胶质瘤细胞U251中TP53TG1的表达水平[(1.03±0.10)比(0.28±0.03)]显著降低。过表达TP53TG1能够显著抑制U251细胞活力,下调Cyclin D1、Bcl-2和MMP-2蛋白水平,减少细胞迁移数[(138±14.01)个比(72±7.26)个]和侵袭数[(126±12.54)个比(65±6.63)个],上调P21、Bax和E-cadherin蛋白表达,促进细胞凋亡[(8.16±0.86)%比(22.57±2.65)%]。TP53TG1能够靶向负性调控miR-33a的表达。过表达miR-33a能够逆转miR-33a对U251细胞增殖、凋亡[(22.68±2.69)%比(11.36±1.20)%]、迁移[(70±7.05)个比(108±11.37)个]和侵袭[(70±7.05)个比(108±11.37)个]的影响。结论TP53TG1通过靶向miR-33a抑制胶质瘤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促进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胶质瘤 肿瘤抑制p53结合蛋白1 微RNA-33a 细胞增殖 细胞凋亡 细胞运动 肿瘤侵润
下载PDF
不同免疫表型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抑癌基因TP53缺失分析
16
作者 姚玉华 史伟峰 +1 位作者 戴丽 曹祥山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512-514,共3页
目的探讨不同免疫表型的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cell 1ymphoma,DLBCL)抑癌基因TP53缺失情况的差异。方法根据淋巴瘤细胞免疫标志物CD10、Bcl-6及MUM-1的表达情况,将57例DLBCL石蜡包埋组织标本分为GCB(生发中心样B细胞)与non... 目的探讨不同免疫表型的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cell 1ymphoma,DLBCL)抑癌基因TP53缺失情况的差异。方法根据淋巴瘤细胞免疫标志物CD10、Bcl-6及MUM-1的表达情况,将57例DLBCL石蜡包埋组织标本分为GCB(生发中心样B细胞)与non-GCB(非生发中心样B细胞)淋巴瘤两类,用荧光原位杂交(FISH)技术检测GCB与non-GCB类中TP53缺失情况。结果 24例GCB类中有4例(16.7%)TP53缺失,33例non-GCB类中有14例(42.4%)TP53缺失。二者TP53缺失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on-GCB类患者TP53缺失发生率较高,TP53缺失是non-GCB类预后差的可能原因之一。FISH可以快速、准确、灵敏地检测出TP53的缺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 抑癌基因Tp53 荧光原位杂交
下载PDF
六味地黄汤对小鼠诱发性肺腺瘤 P53 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5
17
作者 李惠 金亚宏 姜廷良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1997年第3期17-19,共3页
六味地黄汤能够显著降低氨基甲酸乙酯所致小鼠肺腺瘤的诱发率,且这种抑制作用在甲状腺素“阴虚”小鼠中表现得更为明显。诱发肺腺瘤小鼠的肺组织中,肿瘤抑制基因P53mRNA表达比正常肺组织明显下降,给予六味地黄汤后,P53基... 六味地黄汤能够显著降低氨基甲酸乙酯所致小鼠肺腺瘤的诱发率,且这种抑制作用在甲状腺素“阴虚”小鼠中表现得更为明显。诱发肺腺瘤小鼠的肺组织中,肿瘤抑制基因P53mRNA表达比正常肺组织明显下降,给予六味地黄汤后,P53基因表达明显回升;在甲状腺素“阴虚”小鼠中,六味地黄汤也具有同样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味地黄汤 方剂 肿瘤抑制基因 p53 肺腺瘤
下载PDF
卵巢浆液性癌两级组织学分级系统的评估及p53蛋白过表达的意义 被引量:21
18
作者 林洁 杜娟 +3 位作者 张春妤 谢巧婷 张波 刘从容 《中华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655-660,共6页
目的 评估卵巢浆液性癌的M.D.Anderson肿瘤中心(MDACC)的两级组织学分级系统在临床诊断和预后判断中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并与WHO组织学分级系统进行比较,同时探讨p53蛋白对卵巢浆液性癌分级的辅助作用及其在预后与治疗中的意义.方法 对7... 目的 评估卵巢浆液性癌的M.D.Anderson肿瘤中心(MDACC)的两级组织学分级系统在临床诊断和预后判断中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并与WHO组织学分级系统进行比较,同时探讨p53蛋白对卵巢浆液性癌分级的辅助作用及其在预后与治疗中的意义.方法 对72例卵巢浆液性癌患者病理资料进行MDACC两级分级和WHO分级,将分级结果与临床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法检测p53蛋白在肿瘤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分析其与组织学分级及临床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MDACC分级与WHO分级显示出较好的相关性(r=0.534,P=0.000).虽然两种分级方法均未与无病生存期(P=0.170和0.075)、肿瘤细胞减灭术(P=0.478和0.120)及以铂类为基础的初次化疗效果(P=0.418和0.403)显示出明确的相关性,但与WHO分级相比,MDACC分级与肿瘤分期(P=0.041和0.002)、3年无病生存率(P=0.077和0.004)、总生存期(P=0.080和0.046)和p53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P=0.334和0.035)具有更好的显著性相关.此外,p53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与其他各项临床指标之间未显示出显著的相关性.结论 MDACC分级较WHO分级系统能更好地提示预后,比较符合最新的卵巢浆液性癌不同通路发病学说,临床应用前景良好,但仍需完善和进一步检验.单纯的p53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有助于辅助卵巢浆液性癌的MDACC分级,但对于判断预后的价值有限,需慎重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肿瘤 肿瘤抑制蛋白质p53 免疫组织化学 组织学
原文传递
p57和p53蛋白在水肿性流产及葡萄胎鉴别诊断中的作用 被引量:18
19
作者 陈云新 沈丹华 +5 位作者 顾依群 钟萍萍 谢俊玲 宋秋静 张银丽 文佳 《中华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694-697,共4页
目的探讨p57和p53蛋白在水肿性流产、完全性和部分性葡萄胎鉴别诊断中的作用。方法分别收集正常绒毛、水肿性流产、部分性葡萄胎和完全性葡萄胎石蜡标本10、12、23和20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法检测p57和p53蛋白在这些组织中的分... 目的探讨p57和p53蛋白在水肿性流产、完全性和部分性葡萄胎鉴别诊断中的作用。方法分别收集正常绒毛、水肿性流产、部分性葡萄胎和完全性葡萄胎石蜡标本10、12、23和20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法检测p57和p53蛋白在这些组织中的分布及表达水平。结果p57蛋白在正常绒毛、水肿性流产及部分性葡萄胎组织中主要分布于绒毛的细胞滋养细胞及间质细胞,阳性表达比例分别为10/10、12/12和100%( 23/23),各组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完全性葡萄胎中细胞滋养细胞及间质细胞p57表达缺失,与部分性葡萄胎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53蛋白主要表达于完全性和部分性葡萄胎的细胞滋养细胞及中间滋养细胞。在正常绒毛中p53蛋白呈阴性表达,水肿性流产中仅1例p53蛋白呈阳性表达(1/12),部分性葡萄胎和完全性葡萄胎中p53蛋白的阳性率分别为60.9%( 14/23)和85.0% (17/20);p53蛋白的阳性率,部分性葡萄胎较水肿性流产明显增加,完全性葡萄胎较部分性葡萄胎也明显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p57蛋白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可辅助鉴别完全性和部分性葡萄胎,而p53蛋白的检测则有助于鉴别水肿性流产和部分性葡萄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胎 流产 自然 免疫组织化学 肿瘤抑制蛋白质p53 周期素依赖激酶 抑制剂p57
原文传递
乳腺癌组织中核转录因子NF-κB和抑癌基因p53的表达及其意义 被引量:13
20
作者 邓元 张学斌 +3 位作者 王鸿雁 张冠军 张群岭 王敏 《肿瘤防治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342-344,F0003,共4页
目的探讨乳腺癌组织中核转录因子NF-κB和抑癌基因p53的表达及意义。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NF-κB p65和p53蛋白在58例乳腺癌和20例乳腺增生症组织中的表达。结果乳腺癌中NF-κB表达明显高于乳腺增生症组织,NF-κB表达强度与组织... 目的探讨乳腺癌组织中核转录因子NF-κB和抑癌基因p53的表达及意义。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NF-κB p65和p53蛋白在58例乳腺癌和20例乳腺增生症组织中的表达。结果乳腺癌中NF-κB表达明显高于乳腺增生症组织,NF-κB表达强度与组织学分级和腋窝淋巴结转移有关,与患者年龄、肿瘤大小、组织学分型无关。乳腺癌中p53蛋白表达明显高于乳腺增生症,p53蛋白的表达与乳腺癌组织学分级有关,与患者年龄、肿瘤大小、组织学分型、淋巴结转移无关。NF-κBp65与p53蛋白在乳腺癌组织中表达呈正相关(r=0.302,P<0.05)。结论提示乳腺癌中NF-κB和p53蛋白的表达与乳腺癌的发生发展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NF-ΚB p53蛋白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