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体道与成人——《庄子》视域中的真人与真知 |
杨国荣
|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16
|
|
2
|
“超个体的个体”为本位的生命哲学视域中的医患关系 |
蔡昱
|
《医学与哲学(A)》
北大核心
|
2017 |
15
|
|
3
|
中国古代道家责任心理思想及其现代意义 |
叶浩生
|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7
|
|
4
|
孟子的人格魅力 |
曾扬华
|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2 |
1
|
|
5
|
论《文子》的道治主义政治文化取向 |
商原李刚
|
《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1 |
2
|
|
6
|
浅析孟子的“大丈夫”思想 |
姜碧纯
|
《武警学院学报》
|
2008 |
2
|
|
7
|
孟子的独立人格精神及其现代意蕴 |
何安峰
|
《十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
2009 |
2
|
|
8
|
课堂教学的知识立场辨析 |
魏同玉
叶琳
|
《现代教育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
2023 |
1
|
|
9
|
论金批《水浒》三种人 |
张义春
袁广
|
《雁北师范学院学报》
|
2001 |
0 |
|
10
|
创作型道德叙事与历史名人的人格形象建构——以《传奇状元伦文叙》为例 |
王彦威
张科
徐丽霞
|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
2022 |
1
|
|
11
|
孟子的理想人格:大丈夫 |
石芳
|
《甘肃高师学报》
|
2011 |
1
|
|
12
|
《lobenicht的塔》《社戏》:现代隐喻小说文本 |
冯望岳
|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6 |
1
|
|
13
|
庄子哲学中的“真人”与“真知”及其关系探微 |
杨锋刚
|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0 |
|
14
|
《诗经》雷意象研究 |
罗金秋
易小平
|
《阴山学刊》
|
2021 |
0 |
|
15
|
“大宗”为“师”与“真人真知”——《庄子·大宗师》正名辨旨 |
王攸欣
|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1 |
0 |
|
16
|
圣王与真人:《庄子·内篇》对帝尧传说的重构 |
邹蕴
|
《哲学分析》
CSSCI
|
2022 |
0 |
|
17
|
庄子人性论及其伦理学意蕴 |
方夏卉
|
《上饶师范学院学报》
|
2016 |
0 |
|
18
|
庄子的科技思想及其对当代科技教育的启示 |
姜国钧
黄卓
|
《大学教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9 |
0 |
|
19
|
从摩罗诗人到狂人——鲁迅关于“真的人”的人学问题研究 |
武楚璇
王泽龙
|
《湖北理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18 |
0 |
|
20
|
对西方庄学“怀疑论”的反思与辩释 |
姜莉
|
《国际汉学》
CSSCI
|
2016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