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常规、非常规观测及NCEP再分析资料,对广西1次高空触发强对流(简称高架强对流)及2次地面触发强对流(简称地面强对流)天气过程进行诊断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高架强对流云系TBB值高,造成小冰雹,而地面强对流云系TBB值低且梯度...利用常规、非常规观测及NCEP再分析资料,对广西1次高空触发强对流(简称高架强对流)及2次地面触发强对流(简称地面强对流)天气过程进行诊断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高架强对流云系TBB值高,造成小冰雹,而地面强对流云系TBB值低且梯度大,冷中心达200 K,产生大冰雹、局地龙卷等;大冰雹回波具有高悬强回波、弱回波区、中气旋、三体散射及高的VIL;由弓形回波造成的强降水、雷暴大风,其发生前强回波质心迅速下降;超级单体风暴造成的局地龙卷,其回波具有中气旋、弱回波区及强组合切变,0~3 km 垂直风切变在强风暴减弱消失前1 h 左右明显减弱;“120227”、“130323”、“130417”3次强对流发生在高空急流轴右侧辐散区、中低层急流汇合处,具有强的环境风垂直切变及上干下湿特征,且抬升触发系统分别为近垂直分布的中高层、整层、中低层辐合系统(槽、切变、锋面或辐合线);“130323”地面过程造成的强对流灾害天气最强,其层结不稳定性及抬升运动也最强。展开更多
利用地面、高空等常规观测资料,结合雷达、自动站等非常规资料,以及TBB和NCEP 1.0°×1.0°的再分析资料,采用统计对比等分析方法对2015年4月2日江西北部强天气过程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此次过程是一次强飑线系统背景下...利用地面、高空等常规观测资料,结合雷达、自动站等非常规资料,以及TBB和NCEP 1.0°×1.0°的再分析资料,采用统计对比等分析方法对2015年4月2日江西北部强天气过程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此次过程是一次强飑线系统背景下产生的,造成江西北部强对流天气的并不是飑线系统本身,而是由飑线系统前端不断生成的中小尺度对流系统。中高纬阻高形势、中纬度500 h Pa低槽、中低层切变以及低空西南急流的有利配置为此次强对流过程的产生提供了有利的环境条件。强对流发生前,近地面强烈增温、对流层中低层强对流不稳定层结、强垂直风切变,以及丰富的水汽条件为强对流风暴的发生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潜势条件。地面温度锋区为不稳定能量的释放和中尺度对流系统的发生发展提供了触发条件。展开更多
文摘利用常规、非常规观测及NCEP再分析资料,对广西1次高空触发强对流(简称高架强对流)及2次地面触发强对流(简称地面强对流)天气过程进行诊断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高架强对流云系TBB值高,造成小冰雹,而地面强对流云系TBB值低且梯度大,冷中心达200 K,产生大冰雹、局地龙卷等;大冰雹回波具有高悬强回波、弱回波区、中气旋、三体散射及高的VIL;由弓形回波造成的强降水、雷暴大风,其发生前强回波质心迅速下降;超级单体风暴造成的局地龙卷,其回波具有中气旋、弱回波区及强组合切变,0~3 km 垂直风切变在强风暴减弱消失前1 h 左右明显减弱;“120227”、“130323”、“130417”3次强对流发生在高空急流轴右侧辐散区、中低层急流汇合处,具有强的环境风垂直切变及上干下湿特征,且抬升触发系统分别为近垂直分布的中高层、整层、中低层辐合系统(槽、切变、锋面或辐合线);“130323”地面过程造成的强对流灾害天气最强,其层结不稳定性及抬升运动也最强。
基金"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基于实际用能状况的建筑节能模拟软件开发及应用"(2012BAJ12B02)"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严寒地区建筑节能共性技术及能效提升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2011BAJ05B01)IEA Annex 66国际合作项目:建筑中人行为定义与模拟(Definition and Simulation of Occupant Behavior in Buildings)
文摘利用地面、高空等常规观测资料,结合雷达、自动站等非常规资料,以及TBB和NCEP 1.0°×1.0°的再分析资料,采用统计对比等分析方法对2015年4月2日江西北部强天气过程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此次过程是一次强飑线系统背景下产生的,造成江西北部强对流天气的并不是飑线系统本身,而是由飑线系统前端不断生成的中小尺度对流系统。中高纬阻高形势、中纬度500 h Pa低槽、中低层切变以及低空西南急流的有利配置为此次强对流过程的产生提供了有利的环境条件。强对流发生前,近地面强烈增温、对流层中低层强对流不稳定层结、强垂直风切变,以及丰富的水汽条件为强对流风暴的发生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潜势条件。地面温度锋区为不稳定能量的释放和中尺度对流系统的发生发展提供了触发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