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bstein畸形的外科治疗进展 被引量:15
1
作者 谭林 严中亚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CAS 2010年第4期326-330,共5页
Ebstein畸形是一种较少见的先天性心脏畸形,可明显影响患者的心功能,随着病情的进展最终诱发右心衰竭甚至全心衰竭,而导致患者死亡。近年来,Ebstein畸形手术主要在针对病变瓣膜的处理、右心室功能完善及相关并发症的预处理上已取得较大... Ebstein畸形是一种较少见的先天性心脏畸形,可明显影响患者的心功能,随着病情的进展最终诱发右心衰竭甚至全心衰竭,而导致患者死亡。近年来,Ebstein畸形手术主要在针对病变瓣膜的处理、右心室功能完善及相关并发症的预处理上已取得较大的进展。但由于其病理解剖及临床表现的复杂多样性,目前尚未有一个"金标准"来治疗所有病理解剖类型的畸形患者,也一直未有一种手术策略来解决临床所遇到的实际问题,所以术后疗效不尽如人意。我们通过文献复习,对Ebstein畸形的外科治疗进展及其相关并发症防治等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BSTEIN畸形 三尖瓣成形术 三尖瓣置换术 11/2心室修补术
下载PDF
成形环在三尖瓣成形术治疗三尖瓣关闭不全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5
2
作者 刘勇 刘健 +3 位作者 黄击修 李世樱 林小彬 付建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CAS 2013年第2期152-154,共3页
目的观察利用人工瓣环行三尖瓣成形术治疗风湿性心脏病继发性三尖瓣关闭不全患者的近、中期效果。方法 2009年12月至2011年9月四川省简阳市人民医院共有41例风湿性心脏病患者接受左心瓣膜置换术并同期置入人工瓣环行三尖瓣成形术,其中... 目的观察利用人工瓣环行三尖瓣成形术治疗风湿性心脏病继发性三尖瓣关闭不全患者的近、中期效果。方法 2009年12月至2011年9月四川省简阳市人民医院共有41例风湿性心脏病患者接受左心瓣膜置换术并同期置入人工瓣环行三尖瓣成形术,其中男12例、女29例,平均年龄49(21~67)岁。术前合并心房颤动38例,合并左心房血栓13例;三尖瓣微量反流2例,轻度反流5例,中度反流11例,重度反流23例;行二尖瓣置换术28例,二尖瓣+主动脉瓣置换术13例。所有患者术后均经门诊随访(术后每3个月门诊复查1次),术后6个月复查心脏彩色超声心动图观察三尖瓣反流情况。结果术后心功能较术前改善2~3级,心功能Ⅰ级和Ⅱ级共39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全组患者随访6~27个月,随访期内无死亡。术后6个月心脏彩色超声心动图检查提示:三尖瓣反流程度较术前明显减轻,微量反流和轻度反流共39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右心测值较术前明显缩小,右心室横径由术前20 mm降至术后17 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用人工瓣环行三尖瓣成形术治疗继发性三尖瓣关闭不全,其近、中期疗效明确,远期疗效需要继续随访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尖瓣成形术 三尖瓣关闭不全 风湿性心脏病 人工瓣环
原文传递
不同三尖瓣成形术治疗风湿性二尖瓣病变合并三尖瓣关闭不全临床研究 被引量:13
3
作者 周朝元 韩培立 +2 位作者 付庆林 牛珊珊 张杰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16年第4期744-747,762,共5页
目的:比较行不同成形术治疗风湿性二尖瓣病变合并功能性三尖瓣关闭不全的外科疗效。方法:选取风湿性二尖瓣病变合并功能性三尖瓣关闭不全患者119例,按照治疗方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三尖瓣人工环植入成形术组(成形环组)以及三尖瓣缝线成... 目的:比较行不同成形术治疗风湿性二尖瓣病变合并功能性三尖瓣关闭不全的外科疗效。方法:选取风湿性二尖瓣病变合并功能性三尖瓣关闭不全患者119例,按照治疗方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三尖瓣人工环植入成形术组(成形环组)以及三尖瓣缝线成形术(缝线组),分别统计患者年龄、性别、手术方式、术前及术后心功能分级等指标,采用t检验对患者术前、术后2周以及术后6个月心脏各腔内径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患者行三尖瓣人工环植入成形术以及三尖瓣缝线成形术治疗后,心脏各腔内径均明显缩小,成形环组患者术后心脏内径缩小最显著,行三尖瓣缝线成形术患者次之。术前成形环组左心房、右心房以及右心室内径较对照组扩大明显(P<0.05);术前缝线组左心房、右心房以及右心室内径较对照组扩大明显(P<0.05);术前成形环组与缝线组右心房、右心室内径组间无明显差异;术后2周以及术后6个月三组间左心房内径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2周成形环组以及缝线组右心房以及右心室内径仍大于对照组(P<0.05),术前成形环组与缝线组组间无显著差异。术后6个月成形环组右心房以及右心室内径较缝线组显著缩小(P<0.05),成形环组和对照组间无明显差异。结论:治疗风湿性二尖瓣病变合并功能性三尖瓣关闭不全的方法中,三尖瓣人工环植入成形术效果优于三尖瓣缝线环缩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湿性心脏病 三尖瓣成形术 功能性三尖瓣关闭不全
原文传递
左心瓣膜置换术后孤立性三尖瓣关闭不全的外科治疗 被引量:8
4
作者 魏大闯 黄焕雷 +6 位作者 卢聪 郑少忆 刘菁 郭惠明 黄劲松 范瑞新 肖学钧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CAS 2014年第2期178-183,共6页
目的 探讨左心瓣膜置换术后的患者远期发生孤立性三尖瓣关闭不全 (TR) 再次手术治疗的危险因素和远期效果。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13年6月广东省心血管病研究所左心瓣膜置换术后发生远期孤立性重度TR行再次手术65例患者的临... 目的 探讨左心瓣膜置换术后的患者远期发生孤立性三尖瓣关闭不全 (TR) 再次手术治疗的危险因素和远期效果。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13年6月广东省心血管病研究所左心瓣膜置换术后发生远期孤立性重度TR行再次手术6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2例,女53例;年龄37~72 (52.3±8.0) 岁,其中合并心房颤动 (AF) 59例。功能性TR 61例,风湿性TR 4例。术前心功能Ⅱ级6例,Ⅲ级40例,Ⅳ级19例。两次手术的间隔时间1~26 (11.2±4.7) 年。行三尖瓣置换术 (TVR) 55例,三尖瓣成形术 (TVP) 10例。 结果 全组患者住院死亡11例 (16.9%)。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男性、术前右心室内径、血浆白蛋白 (ALB)、结合胆红素 (DBil)、体外循环 (CPB) 时间及术前心功能Ⅳ级与手术死亡显著相关;而术前心胸比率 (C/T)、TR面积、左心室射血分数 (LVEF)、肺动脉收缩压 (PAs)、术前血红蛋白 (HGB)、肌酐 (Cr)、总胆红素 (TBi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ALT) 及两次手术间隔时间均与手术死亡无明显相关性。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与手术早期死亡相关的独立危险因素为术前心功能Ⅳ级 (OR=7.23,95% CI:1.57-33.25,P=0.01)。54例生存患者中共有50例获得随访,随访率为92.6%,随访时间1~160 (47.2±43.3) 个月。随访期间死亡5例,其中行TVR患者死于心力衰竭3例、主动脉瓣梗阻1例;TVP1例患者死于心跳骤停。行TVR患者1年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95%±3%和89%±7%;行TVP患者1年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100%和80%±18%(P=0.92)。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与术后远期死亡相关的独立危险因素为术前血肌酐值(HR=1.10,95% CI:1.03-1.17,P<0.01)。 结论 左心瓣膜置换术后发生远期孤立性三尖瓣关闭不全行再次手术的死亡率与术前患者全身状况和心功能独立相关,外科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心瓣膜置换术 三尖瓣关闭不全 三尖瓣置换术 三尖瓣成形术
原文传递
三尖瓣成形环在风湿性瓣膜病三尖瓣关闭不全中的应用现状 被引量:6
5
作者 国欣涛 姜楠 陈庆良 《医学综述》 2011年第11期1672-1673,共2页
三尖瓣疾病是一种常见的心脏瓣膜疾病,其中三尖瓣关闭不全较三尖瓣狭窄更为常见,尤其是功能性的三尖瓣关闭不全。三尖瓣关闭不全的外科治疗经历了从缝线成形术到人造硬质瓣环成形术和人造软质瓣环成形术最后改进至目前的三维Edwards MC... 三尖瓣疾病是一种常见的心脏瓣膜疾病,其中三尖瓣关闭不全较三尖瓣狭窄更为常见,尤其是功能性的三尖瓣关闭不全。三尖瓣关闭不全的外科治疗经历了从缝线成形术到人造硬质瓣环成形术和人造软质瓣环成形术最后改进至目前的三维Edwards MC3瓣环成形术的过程。现主要介绍三尖瓣成形环在风湿性瓣膜病三尖瓣关闭不全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尖瓣关闭不全 风心病 三尖瓣成形环 三尖瓣成形术
下载PDF
三尖瓣成形术治疗三尖瓣关闭不全进展 被引量:6
6
作者 吴旭 王继相 佘凯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15年第10期874-877,共4页
三尖瓣关闭不全(tricuspid insufficiency,TI)引起的返流多继发于左心疾病或肺动脉高压.三尖瓣返流(tricuspid regurgitation,TR)会导致患者右室功能不全.具体而言,这样的损伤最终会导致左室输出量减少、术后不良事件及死亡率增加.... 三尖瓣关闭不全(tricuspid insufficiency,TI)引起的返流多继发于左心疾病或肺动脉高压.三尖瓣返流(tricuspid regurgitation,TR)会导致患者右室功能不全.具体而言,这样的损伤最终会导致左室输出量减少、术后不良事件及死亡率增加.因此,我们亟需解决左心手术同期行三尖瓣成形术,以提高患者术后生存质量.三尖瓣成形方式较多,且目前没有统一的标准.本文就三尖瓣成形术方式及效果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尖瓣返流 三尖瓣成形术 Kay法 DeVega瓣环成形术 人工瓣环
下载PDF
三维成形环治疗风湿性心脏瓣膜病继发性三尖瓣关闭不全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6
7
作者 赵亮 彭晓波 +3 位作者 陈劲进 翟建宾 范子盼 肖颖彬 《中国医药科学》 2018年第3期20-22,共3页
目的探讨三维成形环治疗风湿性心脏瓣膜病继发性三尖瓣关闭不全的疗效。方法选取在我院就诊的风湿性心脏瓣膜病继发性三尖瓣关闭不全患者7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6例。对照组行Kay氏成形术或DE Vega瓣环成形术治疗,观察组予三... 目的探讨三维成形环治疗风湿性心脏瓣膜病继发性三尖瓣关闭不全的疗效。方法选取在我院就诊的风湿性心脏瓣膜病继发性三尖瓣关闭不全患者7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6例。对照组行Kay氏成形术或DE Vega瓣环成形术治疗,观察组予三维成形环三尖瓣成形术,比较两组右心房内径(RAD)、右心室前后径(RVD)、三尖瓣反流面积(TVR)、心排出量(CO)水平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术后6个月,观察组TVR明显低于对照组,CO水平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及RVD、RAD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维成形环可缩小风湿性心脏瓣膜病继发三尖瓣闭合不全患者三尖瓣反流面积,增加心排出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性心脏瓣膜病 继发性三尖瓣关闭不全 三维成形环 三尖瓣成形术
下载PDF
二尖瓣成形术中轻度功能性三尖瓣反流的处理 被引量:6
8
作者 薛清 徐志云 +5 位作者 韩林 张冠鑫 陆方林 纪广玉 唐昊 郝家骅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CAS 2011年第6期503-506,共4页
目的探讨中重度粘液样退行性二尖瓣关闭不全合并轻度功能性三尖瓣反流患者,二尖瓣成形术(mitralvalve repair,MVP)同期是否需行三尖瓣成形术(tricuspid valvuloplasty,TVP)。方法根据MVP同期是否行TVP,将1993年1月至2008年3月第二军医... 目的探讨中重度粘液样退行性二尖瓣关闭不全合并轻度功能性三尖瓣反流患者,二尖瓣成形术(mitralvalve repair,MVP)同期是否需行三尖瓣成形术(tricuspid valvuloplasty,TVP)。方法根据MVP同期是否行TVP,将1993年1月至2008年3月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胸心外科135例中重度粘液样退行性二尖瓣关闭不全合并轻度功能性三尖瓣反流患者分成MVP组(76例)和MVP+TVP组(59例),观察两组患者围术期病死率和三尖瓣反流的变化,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远期生存率、三尖瓣中重度反流免除率;采用多因素Cox regression分析术后远期三尖瓣中重度反流的危险因素。结果 (1)所有患者围术期均无死亡,术后在院期间复查超声心动图提示两组患者三尖瓣反流程度均为轻度或轻度以下;(2)MVP组患者术后5年、10年生存率分别为98.4%和95.0%;MVP+TVP组患者术后5年、10年生存率分别为100.0%和93.7%,两组患者术后远期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11),但术后远期三尖瓣中重度反流免除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0)。多因素分析显示:术前存在肺动脉压>30mm Hg(95%CI:1.127,137.487,P=0.040),心房颤动(95%CI:1.177,23.378,P=0.030)是术后远期三尖瓣中重度反流的独立危险因子。结论中重度粘液样退行性二尖瓣关闭不全患者合并轻度功能性三尖瓣反流,特别是术前存在肺动脉压>30mm Hg、心房颤动的患者,MVP同期应积极行TV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粘液样退行性变 二尖瓣关闭不全 功能性三尖瓣反流 二尖瓣成形术 三尖瓣成形术
原文传递
del Nido停搏液在成人二尖瓣联合三尖瓣成形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5
9
作者 王春乐 刘福荣 +6 位作者 高雪 晏薇 文治强 唐轶伦 毛幸 刘紫菡 熊瑶瑶 《中国体外循环杂志》 2021年第3期136-140,共5页
目的比较del Nido停搏液与含血停搏液在成人二尖瓣联合三尖瓣成形手术中的初步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19年1月至2020年8月在本院心肺转流(CPB)下进行成人二尖瓣联合三尖瓣成形手术的患者63例,根据术中使用的心脏停搏液种类分为观察组30例... 目的比较del Nido停搏液与含血停搏液在成人二尖瓣联合三尖瓣成形手术中的初步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19年1月至2020年8月在本院心肺转流(CPB)下进行成人二尖瓣联合三尖瓣成形手术的患者63例,根据术中使用的心脏停搏液种类分为观察组30例,对照组33例,观察组术中应用del Nido停搏液,对照组术中应用含血停搏液(血液与晶体比例为4∶1)。采集并记录术前、CPB 30 min,停机后1 h、术后24 h的血红蛋白(Hb)浓度,红细胞压积(HCT),血钾离子(K^(+))以及乳酸(Lac)情况;术前及术后24 h的肌钙蛋白I(cTnI),心肌型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的浓度及肌酐水平;CPB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停搏液灌注次数、停搏液总量、晶体灌注量及心脏自动复跳率;术后24 h血管活性药物评分、呼吸机辅助时间、ICU住院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并发症的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年龄、体重、性别、合并症、术后24 h血管活性药物评分、呼吸机辅助时间、ICU住院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以及术前和术后24 h血肌酐、cTnI、CKMB、Hb、HCT、血K^(+)、Lac等组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术后均无脑血管意外、肾衰竭及低心排血量综合征等相关并发症;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灌注停搏液的总量、灌注次数、CPB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CPB 30 min Hb、HCT、血K^(+)均减少,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心脏自动复跳率及晶体灌注量均增加(P<0.05)。结论在成人二尖瓣联合三尖瓣成形手术中,del Nido停搏液与含血停搏液心肌保护效果无显著差异;del Nido停搏液可以缩短CPB时间及主动脉阻断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l Nido停搏液 心肌保护 二尖瓣成形 三尖瓣成形 心肺转流 体外循环
下载PDF
基于倾向性得分匹配对心包软环成形术治疗功能性三尖瓣关闭不全的疗效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思聪 龙小毛 +5 位作者 蒋伟 韦科全 张泽 陈辉 刘松涛 官晓晖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 CSCD 2024年第2期65-71,共7页
目的比较心包软环三尖瓣成形术与DeVega成形术、人工瓣环成形术的手术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因风湿性心脏病合并功能性三尖瓣关闭不全行三尖瓣成形术的227例患者临床资料,按三尖瓣成形术分成3组动态队列:心包环组(89例)、人工瓣环组(61例... 目的比较心包软环三尖瓣成形术与DeVega成形术、人工瓣环成形术的手术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因风湿性心脏病合并功能性三尖瓣关闭不全行三尖瓣成形术的227例患者临床资料,按三尖瓣成形术分成3组动态队列:心包环组(89例)、人工瓣环组(61例)、DeVega组(77例),分别进行1∶1倾向性得分匹配(匹配A:心包环组与人工瓣环组,匹配B:心包环组与DeVega组),成功匹配后纳入随访和资料收集,随访过程中临床资料不完整的患者按匹配情况成对移出研究队列。比较术后1、6、24个月的随访结果。结果术后1个月各组的三尖瓣反流均较术前明显减少甚至消失,右心房及右心室也较术前缩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各组的三尖瓣反流面积、右心房/室内径与术后1个月的结果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尖瓣反流复发率各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个月匹配A中的两组在三尖瓣反流复发率、三尖瓣反流面积、右心房/室内径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匹配B中的心包环组与Devega组的右心房/室内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Devega组术后24个月的三尖瓣反流面积较术后1个月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三尖瓣反流面积及复发率均显著高于心包环组(P<0.05)。结论心包软环三尖瓣成形术能够有效纠正功能性三尖瓣关闭不全,使右心逆重构,是一种疗效确切的三尖瓣成形术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性三尖瓣反流 三尖瓣成形术 心包环 倾向性得分匹配
原文传递
同期行胸腔镜辅助切口二尖瓣和三尖瓣成形术治疗退行性心脏病 被引量:4
11
作者 彭俊 冯旭 方晨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2099-2102,共4页
目的探讨我中心同期开展胸腔镜辅助右胸小切口下完成二尖瓣成形术(MVP)和三尖瓣成形术(TVP)在退行性心脏瓣膜疾病中的可行性。方法我院确诊退行性心脏瓣膜疾病患者共118例,二尖瓣轻度狭窄并中至重度关闭不全,伴继发性右心室扩张或肺动... 目的探讨我中心同期开展胸腔镜辅助右胸小切口下完成二尖瓣成形术(MVP)和三尖瓣成形术(TVP)在退行性心脏瓣膜疾病中的可行性。方法我院确诊退行性心脏瓣膜疾病患者共118例,二尖瓣轻度狭窄并中至重度关闭不全,伴继发性右心室扩张或肺动脉高压,三尖瓣中重度功能性返流,超声测量舒张期三尖瓣瓣环径/体表面积≥21 mm/m2;或同时出现二尖瓣和三尖瓣病变对应的临床症状;评估有同期进行MVP和TVP手术指征。其中68例采用传统正中开胸手术作为对照组,另50例接受胸腔镜辅助右胸小切口手术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包括手术成功率、围术期并发症、手术时间、体外循环时间、呼吸机时间、重症监护室(ICU)停留时间、胸腔引流量、输血量和术后住院时间,心功能指标包括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内径、右室内径、肺动脉压力、二尖瓣和三尖瓣残余返流量和心功能分级,随访中位时间28.9个月,比较两组中期并发症。应用SPSS 20.0统计软件分析。结果两组手术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围术期并发症较对照组减少(χ2=4.230,P<0.05),ICU停留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缩短(t=7.658,4.659,P<0.05),胸腔引流量和输血量降低(t=25.639、5.659,P<0.05),手术时间、体外循环时间和呼吸机时间延长(t=-3.757、-3.658、-3.325,P<0.05)。两组术后10 d的LVEF值较前升高,右室内径和肺动脉压力下降,心功能分级改善(t=4.469,P<0.05),左室内径变化不明显(t=0.965,P>0.05);但两组术后LVEF值、右室内径、肺动脉压力、心功能分级、左室内径、二尖瓣和三尖瓣残余返流量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765,P>0.05)。随访两组中期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同期胸腔镜辅助下右胸小切口MVP和TVP在退行性心脏瓣膜疾病中有较好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腔镜辅助 二尖瓣成形术 三尖瓣成形术 退行性心脏瓣膜疾病
原文传递
二尖瓣手术联合三尖瓣修复治疗老年退行性二尖瓣关闭不全并发三尖瓣轻中度反流及环形扩张的临床研究
12
作者 张冬琼 雷勇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4年第11期2059-2063,共5页
目的:探讨老年退行性二尖瓣关闭不全合并三尖瓣轻度、中度反流伴环形扩张病人采用二尖瓣置换(MVR)同期三尖瓣成形术(TVP)治疗的效果。方法:对我院2016年1月—2021年1月实施手术治疗的95例老年退行性二尖瓣关闭不全合并三尖瓣轻度、中度... 目的:探讨老年退行性二尖瓣关闭不全合并三尖瓣轻度、中度反流伴环形扩张病人采用二尖瓣置换(MVR)同期三尖瓣成形术(TVP)治疗的效果。方法:对我院2016年1月—2021年1月实施手术治疗的95例老年退行性二尖瓣关闭不全合并三尖瓣轻度、中度反流伴环形扩张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仅采取MVR治疗的47例病人作为对照组,MVR同期TVP实施手术的48例病人作为研究组,比较两组病人手术过程及术后恢复指标、手术前后超声心动图指标、三尖瓣反流程度分级、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体外循环时间均明显长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重症监护室(ICU)停留时间、心包纵隔引流量、呼吸机使用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个月,两组右心房内径(RVEDD)、右心室舒张末期内径(RV)、三尖瓣舒张期瓣环径(DTV)、动脉高压(SPAP)测定值均较术前明显降低(P<0.05),两组左室短轴缩短率(LVFS)较术前均明显提高(P<0.05);研究组RA、RVEDD、DTV、SPAP明显低于对照组,LVFS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个月,研究组无反流23例、轻度反流25例,对照组无反流4例、轻度反流14例、中度反流29例,研究组术后的三尖瓣反流病情明显减轻(P<0.05)。两组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退行性二尖瓣关闭不全合并三尖瓣轻度、中度反流伴环形扩张病人采用MVR同期TVP治疗较单纯的MVR治疗临床效果更好,且不会增加手术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尖瓣关闭不全 三尖瓣反流 老年人 二尖瓣置换术 三尖瓣成形术
下载PDF
右室功能指标对功能性三尖瓣关闭不全患者手术疗效的评估作用 被引量:4
13
作者 方亮 张卫 +3 位作者 叶伟 石暐 陆静 吴卫华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35-338,共4页
目的应用右室功能指标对功能性三尖瓣关闭不全(TR)患者经三尖瓣成形术治疗的效果进行评价,分析各项指标的相关性。方法以中度反流以上且接受三尖瓣成形术治疗的功能性TR患者作为研究对象,10例患者接受改良De Vega成形术(缝线成形术组),1... 目的应用右室功能指标对功能性三尖瓣关闭不全(TR)患者经三尖瓣成形术治疗的效果进行评价,分析各项指标的相关性。方法以中度反流以上且接受三尖瓣成形术治疗的功能性TR患者作为研究对象,10例患者接受改良De Vega成形术(缝线成形术组),10例患者接受MC3三维瓣环成形术(人工瓣环成形术组)。分别于手术前后测量和记录患者右室功能指标,包括舒张期三尖瓣瓣环内径(DTV)、心肌做功指数(MPI)、右心室收缩期长轴移位距离(RVLX)、右心室流出道缩短率(RVOTFS)、TR程度指标(STR/SRA)、右房内径(RA)和右室内径(RV)等,对各项指标在手术前后的变化及组间差异进行比较,分析各项指标间的相关性。结果与手术前比较,手术后两组患者STR/SRA、DTV和RA均明显改善。手术后人工瓣环成形术组较缝线成形术组RA的改善更为显著。相关分析表明,手术前后RA与DTV均呈显著正相关(r=0.45,P<0.05;r=0.47,P<0.001);DTV与STR/SRA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对功能性TR患者实施相应的瓣环环缩处理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人工瓣环成形术对RA的改善优于缝线成形术;RA与DTV具有较好的相关性,可作为术前TR程度及手术疗效的评价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尖瓣成形术 人工瓣环成形术 缝线成形术 右室功能指标 功能性三尖瓣关闭不全
下载PDF
对三尖瓣反流的评估及处理的意义和方法 被引量:4
14
作者 王湘 卢耀星 +1 位作者 李刚 杨建安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2016年第2期183-186,共4页
功能性三尖瓣反流(tricuspid valve regurgitation,TR)常继发于左心瓣膜疾病。对TR程度的准确评估、合理处理可以改善患者的长期预后。目前认为中度TR或术前超声检查舒张期末三尖瓣环直径>40 mm、三尖瓣直径/体表面积>21 mm/m^2... 功能性三尖瓣反流(tricuspid valve regurgitation,TR)常继发于左心瓣膜疾病。对TR程度的准确评估、合理处理可以改善患者的长期预后。目前认为中度TR或术前超声检查舒张期末三尖瓣环直径>40 mm、三尖瓣直径/体表面积>21 mm/m^2或术中测量三尖瓣直径>70 mm,特别是合并心房纤颤、心房扩大时,在左心瓣膜手术时应同期矫正TR,以防止TR进一步加重而导致临床症状加重和心功能下降。成形环的使用可以有效防止TR远期复发,三尖瓣成形尽量使用硬/半硬C形成形环,三尖瓣置换术的近远期死亡率较高,应尽量避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尖瓣反流 瓣膜置换 三尖瓣成形
原文传递
瓣环组织位移技术评价不同三尖瓣成形术后患者右心室收缩功能 被引量:4
15
作者 薛超 李治安 +4 位作者 何怡华 韩建成 谷孝艳 冯天鹰 刘琳 《中华医学超声杂志(电子版)》 2011年第11期2339-2344,共6页
目的应用瓣环组织位移技术(TMAD)测量两种三尖瓣环成形术后患者三尖瓣环收缩期位移,以评价不同三尖瓣成形术后患者右心室收缩功能的恢复情况,比较不同成形环的成形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12月至2011年5月在北京安贞医院心外科行三尖瓣环... 目的应用瓣环组织位移技术(TMAD)测量两种三尖瓣环成形术后患者三尖瓣环收缩期位移,以评价不同三尖瓣成形术后患者右心室收缩功能的恢复情况,比较不同成形环的成形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12月至2011年5月在北京安贞医院心外科行三尖瓣环成形术患者40例,其中22例应用软环,18例应用EdwardsMC3环。应用TMAD技术测量两组患者右心室侧壁瓣环位移、右心室隔瓣环位移,二维超声于心尖四腔心切面测量两组患者三尖瓣瓣环左右径、三尖瓣穹窿高度、右心室长径、右心室横径,彩色多普勒测量两组患者三尖瓣反流面积,连续多普勒估测两组患者肺动脉收缩压,并进行比较。结果 EdwardsMC3环成形组右心室侧壁瓣环位移为(8.73±3.13)mm,大于软环成形组(7.07±1.72)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2,P=0.04);EdwardsMC3环成形组右心室隔瓣环位移为(7.64±2.70)mm,大于软环成形组(5.89±2.24)mm,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t=-2.23,P=0.03);EdwardsMC3环成形组三尖瓣瓣环左右径、三尖瓣穹窿高度、右心室长径、右心室横径、三尖瓣反流面积、肺动脉收缩压分别为(27.91±5.47)mm、(4.01±2.00)mm、(64.88±8.33)mm、(33.88±4.90)mm、(2.62±1.85)cm2、(29.50±9.14)mmHg(1mmHg=0.133kPa),软环成形组分别为(27.77±3.32)mm、(4.32±1.52)mm、(64.59±7.76)mm、(35.36±4.47)mm、(2.96±2.06)cm2、(30.72±8.14)mmHg,两组之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10、0.55、0.39、0.99、0.54、0.44,P均>0.05)。结论 EdwardsMC3环成形组对三尖瓣环位移的影响较软环成形组小,并且EdwardsMC3环成形组患者术后右心室收缩功能恢复较软环成形组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心动图描记术 三尖瓣成形术 三尖瓣环收缩期位移
原文传递
风湿性三尖瓣重度关闭不全外科治疗远期疗效分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单忠贵 廖崇先 +4 位作者 舒涛 林智 尤颢 杨谦 邱风 《临床外科杂志》 2006年第6期364-365,共2页
目的总结风湿性三尖瓣重度关闭不全外科治疗远期疗效,探讨理想的三尖瓣重度关闭不全外科治疗方法。方法对78例风湿性三尖瓣重度关闭不全患者采用不同的三尖瓣处理方法,随访6个月~4年,根据超声心动图比较中远期疗效。结果成形组复发... 目的总结风湿性三尖瓣重度关闭不全外科治疗远期疗效,探讨理想的三尖瓣重度关闭不全外科治疗方法。方法对78例风湿性三尖瓣重度关闭不全患者采用不同的三尖瓣处理方法,随访6个月~4年,根据超声心动图比较中远期疗效。结果成形组复发三尖瓣重度关闭不全56例,复发率77.5%,三尖瓣置换组效果满意。结论风湿性三尖瓣重度关闭不全根据肺动脉压力及三尖瓣腱索病变程度选择适宜的三尖瓣手术是提高术后生活质量及生存时间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尖瓣病变 三尖瓣置换术 三尖瓣成形术
下载PDF
微创三尖瓣成形术与置换术治疗二尖瓣置换术后三尖瓣关闭不全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2
17
作者 刘淼 徐宏耀 +4 位作者 高廷朝 李友金 姬建胜 蒋磊 李顺启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3年第10期1824-1827,共4页
目的探讨微创三尖瓣成形术与置换术治疗二尖瓣置换术后三尖瓣关闭不全的效果。方法选取河南省胸科医院2014年1月至2021年10月收治的50例二尖瓣机械瓣置换术后三尖瓣关闭不全患者,按照治疗方式分为三尖瓣置换术组(8例,接受三尖瓣瓣膜置换... 目的探讨微创三尖瓣成形术与置换术治疗二尖瓣置换术后三尖瓣关闭不全的效果。方法选取河南省胸科医院2014年1月至2021年10月收治的50例二尖瓣机械瓣置换术后三尖瓣关闭不全患者,按照治疗方式分为三尖瓣置换术组(8例,接受三尖瓣瓣膜置换术)和三尖瓣成形术组(42例,接受三尖瓣成形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心功能情况以及反流情况。结果三尖瓣成形术组术后体外循环时间、呼吸机使用时间及ICU滞留时间较三尖瓣置换术组短,术后24 h引流量与三尖瓣置换术组相比较少(P<0.05);两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三尖瓣成形术组心功能恢复至Ⅰ级8例,Ⅱ级30例,Ⅲ级4例。三尖瓣成形术组心功能优于三尖瓣置换术组(P<0.05);随访6个月,三尖瓣成形术组三尖瓣轻度反流情况优于三尖瓣置换术组(P<0.05)。结论微创三尖瓣成形术是一种相对简单并安全的手术方式,可改善患者心功能,可作为二尖瓣机械瓣膜置换术后远期出现三尖瓣重度关闭不全的推荐治疗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尖瓣关闭不全 二尖瓣机械瓣置换术 三尖瓣成形术 直视微创
下载PDF
二尖瓣成形术同期行三尖瓣成形术治疗退行性二尖瓣关闭不全合并轻中度三尖瓣反流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2
18
作者 孔强强 马宁 +3 位作者 刘东海 张亮 赵立轩 乔晨晖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23年第9期87-90,共4页
目的探讨二尖瓣成形术(MVP)同期行三尖瓣成形术(TVR)治疗退行性二尖瓣关闭不全(DMR合并轻中度三尖瓣反流(TR)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7月至2020年7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DMR合并轻中度TR患者145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接受MVP... 目的探讨二尖瓣成形术(MVP)同期行三尖瓣成形术(TVR)治疗退行性二尖瓣关闭不全(DMR合并轻中度三尖瓣反流(TR)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7月至2020年7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DMR合并轻中度TR患者145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接受MVP同期行TVP将所有患者分为MVP+TVP组(n=63)和MVP组(n=82)。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Ⅲ度房室传导阻滞发生率、NYHA分级≥Ⅲ级者占比。随访2年,终点事件为患者进展为中重度/重度TR。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两组术后进展为中重度/重度TR的生存曲线,采用多因素Cox风险比例回归分析探讨DMR合并轻中度TR患者术后进展为中重度/重度TR的影响因素。结果MVP+TVP组术前右心室舒张末期内径(RVEDD)大于MVP组(P<0.05)。MVR+TVP组术后肺动脉收缩压(PASP)低于MVP组,三尖瓣环径(TAD)小于MVP组,Ⅲ度房室传导阻滞发生率高于MVP组(P<0.05);MVP+TVP组术后进展为中重度/重度TR率低于MVP组(P<0.05)。生存曲线分析结果显示,MVP+TVP组术后累积进展为中重度/重度TR率低于MVP组(P<0.05)。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术前中度TR、心房颤动、术前TAD>40 mm及同期行TVP是DMR合并TR患者术后进展为中重度/重度TR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MVP同期行TVP可有效延缓DMR合并轻中度TR患者术后TR进展,降低PASP,但会增加患者Ⅲ度房室传导阻滞发生率;且术前中度TR、心房颤动、术前TAD>40 mm是DMR合并轻中度TR患者术后进展为中重度/重度TR的危险因素,而同期行TVP是其保护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尖瓣关闭不全 三尖瓣反流 二尖瓣成形术 三尖瓣成形术 治疗结果
下载PDF
人工血管环代成形环治疗三尖瓣关闭不全56例 被引量:3
19
作者 邹良建 唐昊 +5 位作者 郎希龙 徐激斌 王军 王尔松 曲艺 金海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CAS 2012年第2期151-153,共3页
目的探讨以人工血管环代替成形环治疗三尖瓣关闭不全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2000年7月至2010年7月收治三尖瓣关闭不全5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24例,女32例;年龄14~73(45.7±21.8)岁;均经心脏彩色多普勒... 目的探讨以人工血管环代替成形环治疗三尖瓣关闭不全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2000年7月至2010年7月收治三尖瓣关闭不全5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24例,女32例;年龄14~73(45.7±21.8)岁;均经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明确诊断为三尖瓣中度至大量反流(瞬时反流量>6 ml),其中风湿性心脏瓣膜病47例,先天性心脏病三尖瓣下移畸形9例。均采用人工血管环代替成形环治疗三尖瓣关闭不全。结果全组患者无早期死亡。术后1个月心脏超声心动图提示无三尖瓣关闭不全或轻度关闭不全,发生并发症3例,其中术后呼吸功能衰竭1例,肾功能不全1例,开胸止血1例。远期随访48例,平均随访3.8(1.0~9.5)年,无晚期死亡,发生抗凝并发症(脑梗死)1例;心功能分级(NYHA):Ⅰ级16例,Ⅱ级26例,Ⅲ级6例。随访期间超声心动图检查提示:三尖瓣无关闭不全36例,轻度关闭不全10例,中度关闭不全2例,无严重并发症。结论人工血管环代替成形环治疗三尖瓣关闭不全可以取得较满意的早期和中期的临床疗效,可作为治疗三尖瓣关闭不全的手术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尖瓣成形术 三尖瓣关闭不全 人工血管环
原文传递
全胸腔镜二尖瓣置换术同期心脏不停跳三尖瓣成形术安全性及有效性的临床研究
20
作者 韦科全 李思聪 +4 位作者 蒋伟 黄立坚 覃健 黄振旺 龙小毛 《中国临床新医学》 2024年第3期265-271,共7页
目的比较全胸腔镜二尖瓣置换术同期行三尖瓣人工瓣环成形术与正中开胸二尖瓣置换术同期行三尖瓣人工瓣环成形术的手术结果及短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接受二尖瓣置换术同期行三尖瓣人工... 目的比较全胸腔镜二尖瓣置换术同期行三尖瓣人工瓣环成形术与正中开胸二尖瓣置换术同期行三尖瓣人工瓣环成形术的手术结果及短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接受二尖瓣置换术同期行三尖瓣人工瓣环成形术治疗三尖瓣反流(TR)的94例患者临床资料。68例接受正中开胸二尖瓣置换术同期心脏不停跳三尖瓣人工瓣环成形术(正中开胸组),26例接受全胸腔镜二尖瓣置换术同期心脏不停跳三尖瓣人工瓣环成形术(全胸腔镜组)。通过倾向性匹配评分(PSM)减少选择偏倚,最终得到26对病例进行分析。比较两组基本信息、手术治疗及术后随访资料,包括心脏彩超结果、手术住院相关指标等。结果全胸腔镜组手术时间、体外循环时间及阻断时间长于正中开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心脏彩超检查结果显示,两组二尖瓣收缩期血流速度、二尖瓣压差、压力减半时间(PHT)、TR面积、右心房内径(RAD)、右心室内径(RVD)以及房颤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24个月TR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个月心脏彩超检查结果显示,正中开胸组二尖瓣压差显著低于全胸腔镜组(P<0.05),但两组二尖瓣收缩期血流速度、PHT、TR面积、RAD、RV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以及瓣周漏、房颤、肺动脉高压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胸腔镜二尖瓣手术置换术同期行三尖瓣人工瓣环成形术与正中开胸二尖瓣置换术同期行三尖瓣人工瓣环成形术的疗效相当,两种手术方式均可用于临床治疗二尖瓣、三尖瓣联合瓣膜病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腔镜 心脏不停跳 三尖瓣成形术 二尖瓣置换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