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5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米歇尔·马费索利和他的后现代性 被引量:22
1
作者 许轶冰 《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2期45-52,80,共9页
长时间定义了现代性的统一社会正在分崩离析。社团分散,体制衰弱,意识形态崩溃,不可逆转的重大历史变局正在欧洲发生。而后现代性日益壮大,丰繁形式的社会性已经萌芽,世界的复魅开始发生。人们从一神论、基督教、资本主义、马克思主义... 长时间定义了现代性的统一社会正在分崩离析。社团分散,体制衰弱,意识形态崩溃,不可逆转的重大历史变局正在欧洲发生。而后现代性日益壮大,丰繁形式的社会性已经萌芽,世界的复魅开始发生。人们从一神论、基督教、资本主义、马克思主义、进步主义等整体性学说中松绑,开始获取新的经验并转向伦理的多样性。借助技术的革命,部落主义与游牧主义重获形式,充分展现出一种理性活力论。在这样的后现代性中,新的社会能量更加基于对世界的沉思,人们不再尝试用概念去理解和拘束涌现的事物,而只是陪伴与观察。社会学家应当对这样的变化做方法的研究,因为感情和感觉取代了理智的理想;亦应重视有机思想,因为它们从自身内部萌芽和发展。简言之,感情的逻辑将接替同一性的逻辑。不同于现代性主要采用分析或分类的方法研究社会现象,后现代性采用形式的方法,其中包括建立了社会现象的各因素之间的关系。世界的除魅已无可避免地要为当前社会价值的新变让位,而人们也必将从世界的复魅中获得更好的适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现代性 世界的复魅 有机思想 游牧主义 部落主义 理性—活力论 形式主义 世界的沉思
下载PDF
新疆喀纳斯图瓦部落文化的开发策略 被引量:8
2
作者 董雯 阚耀平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38-143,共6页
民族文化游在新疆旅游业发展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本文通过对图瓦部落文化旅游资源的构成 ,开发现状等的分析 ,提出了对图瓦部落文化的开发策略 ,其中包括保持原有的民族特色 ,努力提高知名度 ,创新开发观念 ,开发与保护并重等方面。此... 民族文化游在新疆旅游业发展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本文通过对图瓦部落文化旅游资源的构成 ,开发现状等的分析 ,提出了对图瓦部落文化的开发策略 ,其中包括保持原有的民族特色 ,努力提高知名度 ,创新开发观念 ,开发与保护并重等方面。此外 ,在开发中将图瓦部落文化与喀纳斯风光相结合 ,营造更具人文特色的喀纳斯旅游景区 ,以此达到对图瓦部落文化保护的长远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喀纳斯 开发策略 旅游业发展 新疆 创新开发 知名度 文化 并重 部落 长远目标
下载PDF
农业合作化运动与农民的行动逻辑——从中国传统文化中宗族、家族主义角度认识 被引量:5
3
作者 陈定洋 谢太平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2期15-18,共4页
农民的行动逻辑,受其文化所制约,特别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宗族、家族主义。宗族、家族主义是传统农民为解决与生产、生活和娱乐密切相关的公共事务,形成了一个特定的合作与行动单位——家庭的宗族及以宗族为基础的村庄认同。农业合作化... 农民的行动逻辑,受其文化所制约,特别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宗族、家族主义。宗族、家族主义是传统农民为解决与生产、生活和娱乐密切相关的公共事务,形成了一个特定的合作与行动单位——家庭的宗族及以宗族为基础的村庄认同。农业合作化运动初级形式(农业生产互助组、初级农业合作社)与传统文化自洽获得成功;高级形式农业合作社(人民公社)失败源于超越了农民传统价值。因此,在目前中国还不是成熟的公民社会的条件下,在传统社会的巨大惯性下,“新农村建设”应以自然村(村庄)为承接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行动逻辑 宗族主义 村庄 农业合作化运动 新农村建设
下载PDF
吉尔吉斯斯坦独立以来的两度政变与政治发展前景 被引量:5
4
作者 薛福岐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0年第4期45-51,共7页
吉尔吉斯斯坦分别在2005年3月和2010年4月发生两次政变①。这表明:独立以来所选择的西方式民主政治和俄罗斯威权主义两种政治模式均遭到失败,根本原因是与本国政治文化和政治传统严重脱节;2010年启动的议会制总体上符合本国政治传统和... 吉尔吉斯斯坦分别在2005年3月和2010年4月发生两次政变①。这表明:独立以来所选择的西方式民主政治和俄罗斯威权主义两种政治模式均遭到失败,根本原因是与本国政治文化和政治传统严重脱节;2010年启动的议会制总体上符合本国政治传统和政治文化。关键在于议会制能否在操作层面上有效整合国内各主要政治力量;在部族认同被民族国家认同取代之前,部族主义依然是政治领域的重要因素,也是政治不稳定的基本动因之一;独立以来的民族沙文主义政策,主体民族意识高涨及其理论与实践是未来政治不稳定的重要诱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吉尔吉斯斯坦政变 议会制 部族主义 政治稳定
下载PDF
“拆箱”背后:社交电商平台的青年互动与消费——以小红书为例 被引量:4
5
作者 吴晓璐 《当代青年研究》 CSSCI 2023年第5期85-96,共12页
部落主义为分析数字社区中的青年行为提供了新范式。文章立足于社交电商平台上新兴的“拆箱”现象,选择小红书App为载体,采用网络民族志和半结构式访谈的方法探索部落时代青年的互动与消费。研究发现,社交电商平台上个体和部落相遇是集... 部落主义为分析数字社区中的青年行为提供了新范式。文章立足于社交电商平台上新兴的“拆箱”现象,选择小红书App为载体,采用网络民族志和半结构式访谈的方法探索部落时代青年的互动与消费。研究发现,社交电商平台上个体和部落相遇是集体情感驱动下的主体交互,并通过认同、信任和内在惠益的情感机制带动部落消费循环。“拆箱”背后是互动和消费相互嵌入、相互促进的循环机制,社交电商以社会性情感为依托达成“消费—种草—消费”的正向循环。“拆箱”行为体现着消费部落化的倾向,蕴含着增进社会团结、促进数字时代社会互动和消费良性循环的潜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交电商 “拆箱” 部落主义 青年行为
下载PDF
日语模糊现象究因 被引量:4
6
作者 宫伟 《外语与外语教学》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2期54-56,共3页
在日本现代年轻人当中,使用模糊语言的越来越多了.本文从语用学的角度,从文化背景、社会环境等方面分析了模糊语言产生的根本原因,指出使用模糊语言旨在回避责任,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润滑人际关系,但是使用不当则会适得其反.
关键词 日语 模糊语言 回避责任 集团主义 绝对价值
下载PDF
破茧而出:“部落时代”的教育危机及其因应 被引量:3
7
作者 虞嘉琦 《重庆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52-63,共12页
“部落”并非指那些由若干血缘相近的氏族组合而成的群体,而是现代社会中因拥有共同的兴趣爱好而聚集到一起的社群。前者是家族的衍生,后者是现代的产物。因此,也可称与传统血缘氏族不同的该兴趣社群为“新部落”。如果说脱离原有秩序... “部落”并非指那些由若干血缘相近的氏族组合而成的群体,而是现代社会中因拥有共同的兴趣爱好而聚集到一起的社群。前者是家族的衍生,后者是现代的产物。因此,也可称与传统血缘氏族不同的该兴趣社群为“新部落”。如果说脱离原有秩序的“游牧民”的产生是现代部落得以形成的前提,那么新兴媒介技术则为再部落化提供了技术性支持与可能性基础。借助新兴电子媒介的力量,强调个人与个人自由结社的“部落时代”正式来临。然而“部落时代”的基本症候却是人的“认知部落化”,即决定人们如何形成关于某一事件知识的判准,逐渐从个人的理性与事件的真相转变为个体的感性与群体的记忆。“讲理”与“求真”让位于“唯我”与“从众”。与体现现代性的科层制让个体效忠于因等级而壁垒分明的组织不同,反映后现代性的互联网令人服膺于因立场集结而成的部落。“因他者的丧失,而学习垂直化”“因为部落而战,而对话形式化”“因娇惯的心灵,而信息茧房化”是“部落时代”教育的三重危机。想要走出部落,强调建构真实对话空间的越境学习是关键。越境学习是通过对话更迭学习者经验的活动。从这一视角看,走出部落就意味着学习者借助与他者对话,而实现自身越境。越境服帖于他者,以最真诚的态度,呼唤他者对自我的回应。正视对话双方非对称关系的越境学习,不满足于基于尊重的共存,而是致力于基于对话的共生。为此,“你对此怎么看”须取代“事情就是这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部落主义 他者丧失 越境学习 现代教育批判
下载PDF
从部落主义范式出发的抖音旅游主题识别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王德刚 刘瑾 +2 位作者 张路 黄潇婷 解嘉欣 《旅游论坛》 2020年第1期23-34,共12页
文章从抖音带火旅游目的地的现象入手,基于部落主义的理论视角,同时借鉴了张淑华等从认知、情感、行为三方面对身份认同结构的划分,选择西安作为案例地,以抖音平台中的视频数据为样本,运用主题分析法探讨了当代游客在抖音平台中的身份... 文章从抖音带火旅游目的地的现象入手,基于部落主义的理论视角,同时借鉴了张淑华等从认知、情感、行为三方面对身份认同结构的划分,选择西安作为案例地,以抖音平台中的视频数据为样本,运用主题分析法探讨了当代游客在抖音平台中的身份认同构建,解读了当代旅游者以情感价值为导向的标签化的旅游模式,深化了部落主义在旅游研究中的应用。此外,研究模式和结果也有助于旅游目的地营销在新角度下的市场细分,识别不同游客群体的身份,塑造符合其标签的旅游产品,创造属于他们的情感氛围,为旅游目的地精准有效的营销策划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部落主义 抖音 身份认同 旅游主题
下载PDF
再部落化现象:乡村治理的新挑战--基于湖南H村的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邝良锋 罗昱夫 《理论与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85-95,153,154,共13页
农村政治生活正面临着再部落化的新挑战。湖南H村的个案研究表明乡村再部落化有如下特点:首先,村民在宗族自然村而不是行政村或更大的政治实体寻求安全、生活和公共服务需求等方面的满足;其次,部落时期的直接互动模式并没有因为现代科... 农村政治生活正面临着再部落化的新挑战。湖南H村的个案研究表明乡村再部落化有如下特点:首先,村民在宗族自然村而不是行政村或更大的政治实体寻求安全、生活和公共服务需求等方面的满足;其次,部落时期的直接互动模式并没有因为现代科技的发展而消失,反而进一步强化了村民的血缘关系,宗族内部甚至家族内部交往成为村民互动的主要形式;最后,基于亲属选择的合作逻辑,宗族自然村取代行政村成为实际上的有效治理单元。这种现象给农村治理带来了新的挑战:一方面是宗族自然村在村委会选举和政治运行上高度对立,引起了乡村社会的进一步分裂;另一方面是这种分裂和对立也导致了乡村信任半径的收缩。这既不利于凝聚人人有责的治理共识,也不利于推进人人尽责的集体行动,更不利于形成人人享有的分配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治理 宗族社群 再部落化 去部落化 共同体
下载PDF
索马里社会主义实践及其启示 被引量:3
10
作者 陈利宽 《阿拉伯世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03-115,118,共14页
冷战时期,索马里的社会主义实践受到苏联的直接影响。通过一系列社会主义实践与举措,索马里一度建立了强有力的中央政府,政教关系基本稳定,经济和文教事业快速发展。但对苏联的过度依赖、本国泛民族主义的外交取向以及政府对部落政治的... 冷战时期,索马里的社会主义实践受到苏联的直接影响。通过一系列社会主义实践与举措,索马里一度建立了强有力的中央政府,政教关系基本稳定,经济和文教事业快速发展。但对苏联的过度依赖、本国泛民族主义的外交取向以及政府对部落政治的操控等,导致索马里社会主义实践最终宣告失败。这一实践表明,只有坚持独立自主的发展道路、警惕泛民族主义带来的危害、建立适合本国国情的强有力中央政府以及构建和谐的政教关系,才是一个国家发展道路的正确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索马里 社会主义 苏联 部落主义
下载PDF
湘赣边区的社会矛盾与苏区革命 被引量:3
11
作者 谢宏维 叶丽燕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1期89-97,共9页
明清以来尤其是20世纪初中国社会所面临的危机,使湘赣边区各种社会矛盾进一步激化。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时期的土客矛盾、地方主义、宗族主义及宗派斗争等地方社会固有的社会矛盾与阶级矛盾、党内路线斗争相互交织在一起,对苏区革命产生了... 明清以来尤其是20世纪初中国社会所面临的危机,使湘赣边区各种社会矛盾进一步激化。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时期的土客矛盾、地方主义、宗族主义及宗派斗争等地方社会固有的社会矛盾与阶级矛盾、党内路线斗争相互交织在一起,对苏区革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1930年2月袁文才、王佐被杀即为集中体现和爆发。这一事件的教训是惨痛而深刻的,远远超出了个人命运悲剧和党内路线斗争的范畴。以湘赣边区为场域,将社会史研究与中共党史、中国革命史研究结合起来,可以揭示地方社会固有的社会矛盾与中国革命之间的复杂关系和相互影响,由此更深刻地理解中国革命实践在地域社会各具特色的表达,也才有可能更深刻地理解中国革命最终能够取得胜利的一般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湘赣边区 土客矛盾 地方主义 宗族主义 苏区革命
下载PDF
“新青年”文化视域下文化产业发展的新机遇 被引量:3
12
作者 欧阳友权 江晓军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48-152,176,共6页
在网络环境下成长起来的"新青年"群体不仅是数字媒介技术的"原居民",也是它的主流使用人群。这一群体善于运用各种新媒体终端张扬个性,以一种新锐的文化力量表达自己的价值观念,由此形成了特色鲜明的"新青年&q... 在网络环境下成长起来的"新青年"群体不仅是数字媒介技术的"原居民",也是它的主流使用人群。这一群体善于运用各种新媒体终端张扬个性,以一种新锐的文化力量表达自己的价值观念,由此形成了特色鲜明的"新青年"文化。从抵抗收编到相互依存,从主导权的争夺到新业态的催生,"新青年"文化正成为当代中国极具活力的文化形态,这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我们应该积极引导"新青年"文化的思想锐气,从释放文化生产创新活力、引领文化消费升级、激发传播的市场效应等层面打造文化生产、消费与传播的新格局,让青春文化的观念推力践行文化产业发展的现实逻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青年群体 "新青年"文化 文化产业 亚文化 "部落文化"
下载PDF
开放的社会和封闭的心灵(上) 被引量:1
13
作者 罗宾.福克斯 陈祖召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5期22-25,35,共5页
卡尔.波普尔将封闭社会与部落主义等同的主张重新审视和修改。人类学意义上的文化概念的德国起源以及与这种文化概念相关的民间文化和文化相对主义观念被予以探索。民间文化观念的变迁及其从右向左的转向与当代的新原始主义相关。开放... 卡尔.波普尔将封闭社会与部落主义等同的主张重新审视和修改。人类学意义上的文化概念的德国起源以及与这种文化概念相关的民间文化和文化相对主义观念被予以探索。民间文化观念的变迁及其从右向左的转向与当代的新原始主义相关。开放社会和精英文化受到了捍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 波普尔 开放社会 部落主义 人类学
下载PDF
吉尔吉斯斯坦共和国宪政建设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邹阳阳 张峥 《山西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6年第4期5-10,共6页
吉尔吉斯斯坦独立以来的宪政改革取得了一系列成就,形成了议会制民主政治,加强了对公民权利和自由的保护,并在市和村两级建立起了地方自治制度。但是,目前吉尔吉斯斯坦的宪政建设仍然面临很多阻力,其中历史遗留的部族主义意识形态和充... 吉尔吉斯斯坦独立以来的宪政改革取得了一系列成就,形成了议会制民主政治,加强了对公民权利和自由的保护,并在市和村两级建立起了地方自治制度。但是,目前吉尔吉斯斯坦的宪政建设仍然面临很多阻力,其中历史遗留的部族主义意识形态和充斥政府乃至社会各个领域的腐败现象,是不可忽视的两个问题。这些问题使该国的宪政进程遭受了挫折,也带给我们宝贵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吉尔吉斯斯坦 宪政 部族主义 腐败
下载PDF
伊拉克阿拉伯部落问题起源的历史考察
15
作者 梁娟娟 《中东研究》 2023年第1期165-188,286,287,共26页
伊拉克阿拉伯部落在两河流域的历史发展中产生过重大影响,具有基本相同的生活环境、平衡对抗的内部结构以及多元有序的组织原则。阿拉伯部落不断介入帝国或国家的构建过程,呈现与国家密切互动的历史变迁。奥斯曼帝国从间接统治向集权改... 伊拉克阿拉伯部落在两河流域的历史发展中产生过重大影响,具有基本相同的生活环境、平衡对抗的内部结构以及多元有序的组织原则。阿拉伯部落不断介入帝国或国家的构建过程,呈现与国家密切互动的历史变迁。奥斯曼帝国从间接统治向集权改革的治理转变,使阿拉伯部落社会不断衰弱,开始进入体制解构进程。英国在委任时期实行因俗而治,在国家建构中留存了部落体制,却不能阻止部落社会的整体衰弱趋势。共和国时期,文化部落主义被国家发现和利用,进而演变为国家部落主义和社会部落主义。在伊拉克国家建构和社会整合过程中,部落的国家化和国家的部落化接连出现,但是部落难以适应现代国家构建模式,不断引发政权冲突、制度困境与社会危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拉克 阿拉伯 部落主义 贝都因人 国家构建
下载PDF
社会文化视域下萨赫勒地区极端组织的分化重组问题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涛 李洁 《阿拉伯世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98-120,159,共24页
萨赫勒地区极端组织从“伊斯兰马格里布基地组织”一家独大,到“信仰捍卫者”“血盟旅”“西非统一和圣战运动”相互角逐,再到“守卫者”“伊斯兰和穆斯林支持组织”重新整合,经历多次分化重组。萨赫勒极端组织是伊斯兰教内部教派竞逐... 萨赫勒地区极端组织从“伊斯兰马格里布基地组织”一家独大,到“信仰捍卫者”“血盟旅”“西非统一和圣战运动”相互角逐,再到“守卫者”“伊斯兰和穆斯林支持组织”重新整合,经历多次分化重组。萨赫勒极端组织是伊斯兰教内部教派竞逐的产物。萨拉菲主义对苏非主义的批判引发不同宗教极端主义思潮与运动的兴起。萨赫勒地区极端组织受到部落主义根深蒂固的影响,是该地区农、牧业生产方式以及不同从业人群间矛盾对立的产物。深层农牧民矛盾以族群对抗的形式表现出来,宗教极端主义则扭曲、夸大了族群对抗。化解萨赫勒地区极端主义威胁、消灭极端组织,从根本上讲是要直面当地的农牧业发展矛盾,妥善处理游牧业被挤压、边缘化所引发的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萨赫勒地区 极端主义 萨拉菲主义 部落主义 农牧冲突
下载PDF
开放的社会和封闭的心灵(下)
17
作者 罗宾.福克斯 陈祖召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6期20-24,共5页
卡尔.波普尔将封闭社会与部落主义等同的主张重新审视和修改。人类学意义上的文化概念的德国起源以及与这种文化概念相关的民间文化和文化相对主义观念被予以探索。民间文化观念的变迁及其从右向左的转向与当代的新原始主义相关。开放... 卡尔.波普尔将封闭社会与部落主义等同的主张重新审视和修改。人类学意义上的文化概念的德国起源以及与这种文化概念相关的民间文化和文化相对主义观念被予以探索。民间文化观念的变迁及其从右向左的转向与当代的新原始主义相关。开放社会和精英文化受到了捍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 波普尔 开放社会 部落主义 人类学
下载PDF
Al-Maliki Tribal Policy and the Emergence of the New Shaykhs in Iraq
18
作者 Haidar Reda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and Diplomacy》 2019年第6期288-294,共7页
The state collapse in Iraq after the US invasion in 2003 resulted in a vacuum of state institution.This helped the emergence and increase of sectarian violence between Shia and Sunni,which led to civil war in 2006-200... The state collapse in Iraq after the US invasion in 2003 resulted in a vacuum of state institution.This helped the emergence and increase of sectarian violence between Shia and Sunni,which led to civil war in 2006-2007.In order to end the violence and to alienate Al-Qaeda,the US authorities and Iraqi government began supporting tribal leaders during the civil war.In 2008,the Iraqi Prime Minister Nuri Al-Maliki created tribal council called(Majālis al-Asnād)to utilize the tribal groups mainly belong to Shia sect.This article tries to explain the emergence of new social strata called New Shaykhs in Iraqi society,as a result of Maliki’s tribal policy.It is due to the failed state situation in Iraq since 2003 which helped non-state actors to be more and more active,such as new tribal leaders.This paper focus on the political manipulation of tribal societies which is different after 2003,compared to traditional policy in Iraq which have used and mobilized the tribal societi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AILED STATE tribalism Iraq sectarian VIOLENCE
下载PDF
Democratic Constitution and Ethnic Organizations in Malawi: Preserving Good Culture or Promoting, Regionalism, Nepotism and Tribalism
19
作者 Willie S. D. Zeze 《History Research》 2015年第3期169-187,共19页
Due to the advent of the 1994 democratic constitution particularly sections 32 and 33 which provide for every person's right to freedom of conscience, religion, belief and thought, and also to academic freedom Malawi... Due to the advent of the 1994 democratic constitution particularly sections 32 and 33 which provide for every person's right to freedom of conscience, religion, belief and thought, and also to academic freedom Malawi has significantly witnessed mushroom development of tribal organizations, aiming at preserving and protecting local religious beliefs and cultural practices. The Chewa Heritage Foundation (CHEFO) and the Muhlako wa Alhomwe (MWA) are among the well-known numerous ethnic organizations through which the traditional beliefs, cultural and religious practices enjoy significant respect from Chewa and Lhomwe people. Although the new Constitution has cleared a road for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se ethnic organizations, it seems activities of all ethnic associations are significantly promoting tribalism and nepotism, in addition to being used as campaign tools by political parties. This article intends to critically assess and evaluate the role and the impact of the Chewa Heritage Foundation and Muhlako wa Alhomwe on rule of law, govemance and culture in Malawi. The following question will guide the discussion: Why are the Chewa Heritage Foundation and Mulhako wa Alhomwe cultural associations while exercising their constitutional rights promoting tribalism, regionalism and nepotism and used as campaign machinery by both opposition and ruling political parties? Its hypothesis is, in spite of preserving protecting cultural practices as guaranteed in constitution, tribal organizations need to be watchful so that they should not promote tribalism, nepotism and being used as campaign tools by crooked and opportunist politicia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mocratic constitution CULTURE REGIONALISM nepotism and tribalism
下载PDF
肯尼亚的大学“下乡”:缘起、路径与问题
20
作者 刘爱生 《比较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41-46,共6页
为满足国内激增的大学入学需求、平衡不同区域的发展差异,肯尼亚的大学自20世纪80年代起开始向农村地区扩张,即大学"下乡"。然而,由于没有制定统一的规划、缺乏足够的资金以及受国内部族主义的负面影响,肯尼亚的大学"下... 为满足国内激增的大学入学需求、平衡不同区域的发展差异,肯尼亚的大学自20世纪80年代起开始向农村地区扩张,即大学"下乡"。然而,由于没有制定统一的规划、缺乏足够的资金以及受国内部族主义的负面影响,肯尼亚的大学"下乡"在许多方面并没有实现预期目标。相反,出现了高等教育结构失衡、大学社会功能弱化、大学教育质量下降和大学部族化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肯尼亚 大学“下乡” 部族主义 均衡发展 教育质量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