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三角形”框架的食源性畜禽产品质量安全突发事件分析 被引量:5
1
作者 张鼎华 谭诺 +2 位作者 李嘉莉 程亮 申世飞 《科技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5期217-222,共6页
食品安全问题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在人民的基础饮食中,畜禽产品由于它的基础性和质量安全性,其安全问题必然对社会产生深远且广泛影响,已成为社会关注的重要对象和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以广州市养殖户涉嫌非法使用"... 食品安全问题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在人民的基础饮食中,畜禽产品由于它的基础性和质量安全性,其安全问题必然对社会产生深远且广泛影响,已成为社会关注的重要对象和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以广州市养殖户涉嫌非法使用"瘦肉精"的个案为基础,应用公共安全"三角形"框架,对食源性畜禽产品畜禽养殖环节、流通环节、屠宰环节、消费环节进行突发事件本体、灾害要素以及承灾载体的分析,并构建食源畜禽产品安全的"事件链"。最后通过"三角形"框架中的应急管理边,探讨政府及相关部门有效应对突发食源性畜禽产品安全事件的应急管理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安全 食源性畜禽 三角形框架 事件链 应急管理
下载PDF
第八届中国花博会主场馆铝合金飘棚设计 被引量:4
2
作者 周一一 万继玺 +1 位作者 建慧城 沈炜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8期274-279,共6页
介绍了第八届中国花博会主场馆铝合金飘棚结构设计中的主要技术问题。该结构采用钢结构分叉柱支撑的铝合金空间三角形网格结构,铝合金大飘棚平面投影高达27 000 m2,属于罕见的铝合金大跨结构。描述了该工程的总体概况、设计思路、铝合... 介绍了第八届中国花博会主场馆铝合金飘棚结构设计中的主要技术问题。该结构采用钢结构分叉柱支撑的铝合金空间三角形网格结构,铝合金大飘棚平面投影高达27 000 m2,属于罕见的铝合金大跨结构。描述了该工程的总体概况、设计思路、铝合金空间网格结构的有限元设计、铝合金构件与铝合金节点的设计与试验测试、钢结构分叉支撑柱设计、结构静载、风载荷与抗震分析等问题。通过该结构设计的分析,为大跨度铝合金结构的设计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合金 飘棚 空间三角形框架 分叉支撑柱
下载PDF
DZ450/9-S自升式钻机底座的起升三角架的有限元分析
3
作者 王世圣 张宏 《山东科学》 CAS 2001年第3期20-24,共5页
根据三角架的实际结构建立了具有弹性基础的三维有限元模型 ,按两种工况对模型进行分析计算。计算结果分析的表明 ,DZ45 0 /9- S钻机底座的起升三角架满足强度、刚度及稳定性要求 ,且具有富裕量 ,应考虑三角架的结构优化。
关键词 三角架 有限元 石油钻机 自升式底座
下载PDF
Triangular Au-Ag framework nanostructures prepared by multi-stage replacement and their spectral properties 被引量:1
4
作者 易早 张建波 +5 位作者 陈艳 陈善俊 罗江山 唐永建 吴卫东 易有根 《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 SCIE EI CAS CSCD 2011年第9期2049-2055,共7页
Triangular Au-Ag framework nanostructures (TFN) were synthesized via a multi-step galvanic replacement reaction (MGRR) of single-crystalline triangular silver nanoplates in a chlorauric acid (HAuCl4) solution at... Triangular Au-Ag framework nanostructures (TFN) were synthesized via a multi-step galvanic replacement reaction (MGRR) of single-crystalline triangular silver nanoplates in a chlorauric acid (HAuCl4) solution at room temperature. The morphological, compositional, and crystal structural changes involved with reaction steps were analyzed by using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TEM), energy-dispersive X-ray spectrometry (EDX), and X-ray diffraction. TEM combined with EDX and selected area electron diffraction confirmed the replacement of Ag with Au. The in-plane dipolar 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 (SPR) absorption band of the Ag nanoplates locating initially at around 700 nm gradually redshifted to 1 100 nm via a multi-stage replacement manner after 7 stages. The adding amount of HAuCl4 per stage influenced the average redshift value per stage, thus enabled a fine tuning of the in-plane dipolar band. A proposed formation mechanism of the original Ag nanoplates developing pores while growing Au nanoparticles covering this underlying structure at more reaction steps was confirmed by exploiting surface-enhanced Raman scattering (SE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riangular Au-Ag framework nanostructures multi-stage galvanic replacement reaction 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 surface-enhanced Raman scattering
下载PDF
Synthesis,Crystal Structure and Blue Photoluminescence of a Metal-organic Framework Constructed from Triangular [Zn_3(μ_3-OH)] Clusters with Bis(tetrazole)amine Ligands
5
作者 田晓霞 屈绍波 +1 位作者 张武森 徐卓 《Chinese Journal of Structural Chemistry》 SCIE CAS CSCD 2009年第9期1053-1060,共8页
A new metal-organic framework, {Zn[Zn3(BTA)3(μ3-OH)(H2O)3]2}n 1, has been synthesized under hydrothermal reaction of ZnCl2 and bis(5-tetrazolyl)amine (H2BTA), and characterized by elemental analysis, FT-IR,... A new metal-organic framework, {Zn[Zn3(BTA)3(μ3-OH)(H2O)3]2}n 1, has been synthesized under hydrothermal reaction of ZnCl2 and bis(5-tetrazolyl)amine (H2BTA), and characterized by elemental analysis, FT-IR, Raman spectrum, X-ray single-crystal diffraction, TGA and photoluminescence measurements. Compound 1 crystallizes in the trigonal system, space group P-3cl, a = 13.667(3), c = 12.981(3) A, V = 2099.6(8) A3 and Z = 2. The BTA2- ligand in 1 assumes theμ3 tetradentate mode with both 1,2- and 1,4-tetrazole bridges, generating an unusual 2-D layer, in which the [Zn3(μ3-OH)] triangular motifs act as three-connecting nodes and the mononuclear Zn atoms as six-connecting nodes that are inter-linked by organic ligands. Adjacent 2-D metal-organic layers are linked by strong hydrogen bonds to form a novel 3-D supramolecular framework. Complex 1 exhibits blue fluorescence emission in the solid state at ambient temperatu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etal-organic framework bis(5-tetrazolyl)amine triangular cluster topology luminescence
下载PDF
一种新的信息系统三角模糊自适应评价模型 被引量:2
6
作者 陈莉萍 哈渭涛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3期242-245,共4页
目前的信息系统评价模型采用通用评价因子来评价不同领域中的系统,不能全面衡量不同信息系统的质量。提出了新的评价模型使用了动态制定不同领域的评价因子,同时提出了一种带有模糊评判调节因子的NTFAHP法,并对模糊综合评价方法进行了改... 目前的信息系统评价模型采用通用评价因子来评价不同领域中的系统,不能全面衡量不同信息系统的质量。提出了新的评价模型使用了动态制定不同领域的评价因子,同时提出了一种带有模糊评判调节因子的NTFAHP法,并对模糊综合评价方法进行了改进,将两者相结合,建立了适应现代信息系统的新评价算法。设计了该评价模型的原型系统,利用原型系统实施工程实例的可计算化评价,其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可靠性和稳定性有了明显改善和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评价模型 NTFAHP 原型系统 RDF
下载PDF
面向空间引力波探测的多边形编队设计方法
7
作者 刘培栋 焦博涵 党朝辉 《航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S01期65-77,共13页
航天器编队构形设计是航天器编队飞行与控制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本文总结了空间引力波探测任务的正三角形编队设计方案,对3种典型的三角形编队构形生成机理进行了归类和比较分析。随后根据引力波探测原理,将三角形编队方案拓展到任意多... 航天器编队构形设计是航天器编队飞行与控制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本文总结了空间引力波探测任务的正三角形编队设计方案,对3种典型的三角形编队构形生成机理进行了归类和比较分析。随后根据引力波探测原理,将三角形编队方案拓展到任意多边形编队方案,并给出了实现引力波探测器激光链路中转的多边形编队光路设计方法。在此基础上,给出了基于Clohessy-Wiltshire方程与周期匹配原理相结合的多边形编队设计方法,包括多边形框架编队与多边形网格编队两种全新编队类型。研究结果将为包括空间引力波探测在内的多种航天任务的编队构形设计提供理论基础。仿真结果表明,航天器编队构形设计方法设计出的编队臂长足够稳定,具有潜在的工程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引力波探测 航天器编队 相对动力学 正三角形编队 多边形编队 框架式编队 网格式编队
原文传递
三维地质构造的三角形格架式网格生成方法
8
作者 周坤 孟宪海 +1 位作者 杨钦 牛文杰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458-1461,1469,共5页
三维油气运聚模拟计算方法需要在构造模型的约束下生成三维地质格架式网格。针对这一需求对现有网格生成方法进行了分析对比,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套三角形格架式网格生成方法。该方法采用了限定Delaunay三角剖分技术生成基础的地质层面模... 三维油气运聚模拟计算方法需要在构造模型的约束下生成三维地质格架式网格。针对这一需求对现有网格生成方法进行了分析对比,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套三角形格架式网格生成方法。该方法采用了限定Delaunay三角剖分技术生成基础的地质层面模型,同时提出协同剖分算法来解决地层面网格在公共交线处的几何拓扑一致性问题,并表明了算法的正确性,最后给出地质层面的剖分实例。实验结果表明了该方法在工程实践中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运移 地质建模 三角形格架网格 限定Delaunay三角剖分 协同剖分
下载PDF
关系网络与三角分析框架:企业治理结构变迁逻辑的宏观分析
9
作者 陶锦莉 郑洁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 2007年第5期100-104,109,共6页
本文立足于社会网络理论的一般逻辑,搭建一个由"关系网络"衍生下的三角分析框架,为研究国有企业治理结构提供一个创新的本土化视角。
关键词 网络关系 三角分析框架 企业治理
下载PDF
语篇认知学:话语与知识的融合性研究
10
作者 苗宁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2期132-137,共6页
话语与知识是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领域中两个关系十分密切的重要概念。但长期以来,在学界二者经常被孤立分开研究。作为话语研究领域的领军人物,van Dijk提出了知识话语研究,并开创了最新的研究领域"语篇认知学"。文章尝试从... 话语与知识是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领域中两个关系十分密切的重要概念。但长期以来,在学界二者经常被孤立分开研究。作为话语研究领域的领军人物,van Dijk提出了知识话语研究,并开创了最新的研究领域"语篇认知学"。文章尝试从哲学认识论、认知心理学、社会心理学、文化人类学和语言学等多学科视角对van Dijk的有关话语与知识的融合研究进行解读,分析其建构的话语-认知-社会三元理论框架,助力我国话语研究学者们更好地追踪、掌握话语研究的最新理论发展动态与研究路径的变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话语与知识 话语-认知-社会三元理论框架 多学科视角 语篇认知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