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6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梅毒检测方法的比较分析 被引量:7
1
作者 阮光强 陈卫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1年第20期2470-2471,共2页
目的了解广东省台山市梅毒感染情况,对梅毒检测方法学进行评价,为制订相应的干预和实验室检测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RPR)和梅毒螺旋体酶联免疫吸附试验(TP-ELISA)方法进行检测,阳性结果均用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 目的了解广东省台山市梅毒感染情况,对梅毒检测方法学进行评价,为制订相应的干预和实验室检测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RPR)和梅毒螺旋体酶联免疫吸附试验(TP-ELISA)方法进行检测,阳性结果均用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TPPA)进行确认。结果 2010年共596份血清样本(上半年319份,下半年277份),在TPPA法确诊的45份阳性标本中,RPR法检出阳性16份,敏感性为35.56%;ELISA法检出阳性43份,敏感性为95.56%。RPR法共检出阳性21份,有5份确诊为阴性,特异性为99.16%;ELISA法共检出阳性46份,有3例确诊为阴性,特异性为99.50%。RPR和TPPA阳性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LISA与TPPA阳性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LISA检测法比RPR检测法的敏感性高,特异性好,可作为梅毒感染的一种理想检测方法,对控制梅毒的性传播有重要意义。但对ELISA阳性标本应做TPPA确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毒 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 梅毒螺旋体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
下载PDF
不同梅毒血清学检测方法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3
2
作者 施俊 李玲 朱精华 《临床血液学杂志(输血与检验)》 CAS 2014年第5期857-859,共3页
目的:评价常用的4种梅毒血清学试验检测方法在临床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分别用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RPR)、胶体金免疫层析法(GICA)、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微粒子化学发光法(CMIA)对264例标本进行梅毒血清学试验检测,同时与明胶颗粒... 目的:评价常用的4种梅毒血清学试验检测方法在临床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分别用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RPR)、胶体金免疫层析法(GICA)、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微粒子化学发光法(CMIA)对264例标本进行梅毒血清学试验检测,同时与明胶颗粒凝集法(TPPA)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得出不同检测方法的敏感度和特异性。结果:RPR、GICA、ELISA、CMIA的敏感度分别为67.5%、92.1%、96.0%和98.4%,特异性分别为89.1%、100%、100%和100%。结论:RPR可结合其他方法对梅毒进行联合诊断和对已诊断的患者进行疗效观察;GICA适合快速初筛,检测结果需结合其他方法进一步确认;ELISA和CMIA均可替代TPPA法作为临床诊断试验选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毒血清学诊断 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 胶体金免疫层析法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微粒子化学发光 明胶颗粒凝集试验
原文传递
梅毒螺旋体抗体血清学检测方法的临床应用价值探讨 被引量:47
3
作者 夏芳 徐无宏 汪学龙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863-867,共5页
目的探讨5种常用的梅毒螺旋体抗体血清学检测方法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160例梅毒确诊病例血清标本作为试验组,非梅毒者200例血清标本作为对照组,两组血清标本采用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分析法(... 目的探讨5种常用的梅毒螺旋体抗体血清学检测方法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160例梅毒确诊病例血清标本作为试验组,非梅毒者200例血清标本作为对照组,两组血清标本采用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分析法(CMIA)、ELISA、乳胶法(TP—AD)和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对梅毒螺旋体抗体进行检测,评价5种检测方法的敏感度、特异度,并比较5种方法对各期梅毒患者治疗前后检测的结果。结果5种梅毒检测方法的敏感度和特异度:TPPA为100.00%和99.50%、CMIA为99.38%和99.00%、ELISA为98.12%和99.00%、TP.AD为94.38%和94.50%、TRUST为85.62%和95.50%。在一期梅毒和隐性梅毒患者中,TRUST法检测的梅毒螺旋体抗体阳性率低于TPPA、ELISA、CMIA和TP.AD法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二期、三期梅毒患者中,5种方法检测的梅毒螺旋体抗体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各期梅毒患者中,ELISA或CMIA联合TRUST检测的梅毒螺旋体抗体阳性率均为100.00%。121例梅毒患者治疗前后,TRUST法检测的梅毒螺旋体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4种检测方法检测的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PPA、CMIA和ELISA法的敏感度和特异度较好,ELISA或CMIA联合TRUST是各期梅毒患者筛查的可靠方法,TRUST适宜梅毒活动期判定和疗效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毒抗体 明胶颗粒凝集试验 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分析法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乳胶法 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
原文传递
化学发光法检测梅毒特异性抗体进行梅毒筛查的可行性评价 被引量:22
4
作者 武强 章双虎 +1 位作者 柯文才 唐思叶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769-771,共3页
目的探讨化学发光法(CLIA)检测梅毒特异性抗体对梅毒进行筛查的可行性。方法收集2012年5月-2012年9月临床需做梅毒筛查试验的标本2 633份,对试验标本分别作CLIA和梅毒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其中任一方法阳性标本再使用苍白密... 目的探讨化学发光法(CLIA)检测梅毒特异性抗体对梅毒进行筛查的可行性。方法收集2012年5月-2012年9月临床需做梅毒筛查试验的标本2 633份,对试验标本分别作CLIA和梅毒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其中任一方法阳性标本再使用苍白密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进行确认。结果 CLIA检测阳性120例,阳性率为4.56%,TRUST检测阳性87例,阳性率为3.30%,两种方法检出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以TPPA为参比方法,CLIA的敏感性为99.17%,特异性为99.96%,阳性预测值为99.17%,阴性预测值为99.96%;TRUST敏感性为67.50%,特异性为99.76%,阳性预测值为94.18%,阴性预测值为98.47%。结论 TRUST筛查梅毒存在一定的假阳性和假阴性,而使用CLIA检测梅毒特异性抗体进行梅毒筛查的方法是可行的,特异性、敏感性优于目前使用的TRUS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毒 化学发光法 苍白密螺旋体 明胶颗粒凝集试验 甲苯胺红 血清试验
原文传递
电化学发光法检测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0
5
作者 刘洋 梅迪 申爽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2017年第2期204-206,共3页
目的对罗氏电化学发光免疫法(ECLIA)检测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的临床价值进行评估。方法收集梅毒疑似病例血清标本132份,分别用ECLIA、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TPPA)和免疫印迹法(WB)进行检测,以WB为金标准,计算并比较ECLIA和TPPA的灵... 目的对罗氏电化学发光免疫法(ECLIA)检测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的临床价值进行评估。方法收集梅毒疑似病例血清标本132份,分别用ECLIA、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TPPA)和免疫印迹法(WB)进行检测,以WB为金标准,计算并比较ECLIA和TPPA的灵敏度和特异性,进而比较化学发光免疫法检测低S/CO值和高S/CO值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差异。结果针对132份血清标本,ECLIA敏感性为100.00%,特异性为83.33%,阳性预测值为96.43%,阴性预测值为100.00%,总符合率为96.97%。TPPA敏感性为93.52%,特异性为87.50%,阳性预测值为97.12%,阴性预测值为75.00%,总符合率为92.42%。ECLIA检测1≤S/CO<3组与S/CO≥3组的敏感性均为100.00%,特异性分别为86.96%和95.24%,结论 ECLIA检测具有较高的敏感性,适合临床大样本筛查,对S/CO值低的标本应结合TPPA、WB及临床资料确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化学发光法 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 免疫印迹法
原文传递
不同的梅毒血清学试验方法检测1808例血清标本结果分析 被引量:19
6
作者 马红霞 周运恒 +2 位作者 杨蔺 黄斌 范列英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350-1352,共3页
目的结合患者临床资料,比较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RPR)、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化学发光法(CLIA)和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检测梅毒的优缺点。方法 1 808例标本分别采用RPR法和CLIA法检测,结果阳性的标本再用TPPA法复测... 目的结合患者临床资料,比较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RPR)、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化学发光法(CLIA)和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检测梅毒的优缺点。方法 1 808例标本分别采用RPR法和CLIA法检测,结果阳性的标本再用TPPA法复测。结果1 808例患者中共确诊170例梅毒感染患者。RPR法敏感性和阳性预测值较低,与CLIA法和TPPA法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PR法特异性与CLIA法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阴性预测值低于CLIA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LIA法敏感性与TPPA法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阳性预测值低于TPPA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种方法均存在一定的生物学假阳性,RPR法和TPPA法存在一定的假阴性。结论梅毒血清学试验CLIA法和TPPA法在梅毒诊断方面优于RPR法,建议改进梅毒检测流程并且结合流行病史、临床资料及实验室检查结果综合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 化学发光法 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 梅毒
下载PDF
化学发光微粒免疫分析法检测抗TP抗体的性能评价和应用 被引量:16
7
作者 童明宏 吴晓辉 +7 位作者 王振华 张庭瑛 韦欣 陈粹文 李盈 崔向明 盛慧明 黄强 《检验医学》 CAS 2020年第2期137-141,共5页
目的探讨化学发光微粒免疫分析法(CMIA)检测抗梅毒螺旋体(TP)抗体的性能和S/CO值设定方案。方法采用CMIA检测116例患者的血清抗TP抗体,同时用荧光螺旋体抗体吸收试验(FTA-ABS)确认。分别以FTA-ABS检测结果和临床诊断结果作为标准,采用... 目的探讨化学发光微粒免疫分析法(CMIA)检测抗梅毒螺旋体(TP)抗体的性能和S/CO值设定方案。方法采用CMIA检测116例患者的血清抗TP抗体,同时用荧光螺旋体抗体吸收试验(FTA-ABS)确认。分别以FTA-ABS检测结果和临床诊断结果作为标准,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CMIA检测抗TP抗体的性能。结果采用CMIA检测116例患者的抗TP抗体,其中有98例S/CO值>1.1、18例S/CO值≤1.1;FTA-ABS检测结果为阳性70例、弱阳性16例、阴性30例;临床诊断结果为阳性58例、阴性58例。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以FTA-ABS结果为标准,CMIA检测抗TP抗体的曲线下面积为0.885,CMIA S/CO值的最佳临界值为3.66,敏感性为95.7%,特异性为80.0%,Youden指数为0.757,当CMIA检测抗TP抗体的阳性预测值≥95%时,S/CO值为4.25;以临床诊断结果为标准,CMIA检测抗TP抗体的曲线下面积为0.944,CMIA S/CO值的最佳临界值为4.25,敏感性为87.9%,特异性为88.5%,Youden指数为0.764。结论 CMIA的敏感性高,无漏诊,有一定的误诊率,适合作为初筛实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梅毒螺旋体抗体 化学发光微粒免疫分析法 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 荧光螺旋体抗体吸收试验 梅毒
下载PDF
化学发光法和TPPA试验检测梅毒抗体的比较及阳性符合率分析 被引量:15
8
作者 殷丽丽 姜繁明 于小鸥 《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2019年第2期116-119,共4页
目的评价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测定(CMIA)法和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试验在梅毒抗体检测中的表现及阳性符合率。方法对809例受检者同时进行CMIA法和TPPA检测,以TPPA试验为金标准,计算CMIA法的灵敏度、特异度等指标及其与TPPA... 目的评价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测定(CMIA)法和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试验在梅毒抗体检测中的表现及阳性符合率。方法对809例受检者同时进行CMIA法和TPPA检测,以TPPA试验为金标准,计算CMIA法的灵敏度、特异度等指标及其与TPPA试验的阳性符合率。对CMIA法S/CO值绘制ROC曲线,确定CMIA法对梅毒诊断效能最大时的S/CO截断值。结果 CMIA法检测阳性率为40.42%,TPPA试验检测阳性率为36.34%,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MIA法的灵敏度为97.96%,特异度为92.43%。CMIA法与TPPA试验的阳性符合率为88.07%,CMIA法的S/CO值越小,其与TPPA试验的阳性符合率越低。ROC曲线分析CMIA法S/CO的最佳诊断截断值为4.98,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3.71%和94.93%。此外受检者年龄越大,两种方法的阳性符合率越低,60岁以上者两种方法的阳性符合率显著低于60岁以下者。结论 CMIA法的诊断效能与TPPA试验接近,是较好的梅毒筛查方法。应用CMIA法对低值标本和老年人标本进行梅毒特异性抗体检测时须警惕假阳性结果,必要时进行TPPA检测以确保结果准确。当CMIA法S/CO截断值设定为4.98时,可获得最大诊断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毒螺旋体抗体 化学发光法 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 阳性符合率
下载PDF
多种不同梅毒检验方法检测梅毒螺旋体的结果准确率比较 被引量:13
9
作者 徐战锋 《疾病监测与控制》 2017年第3期197-198,共2页
目的探讨不同梅毒检验方法检测梅毒螺旋体的诊断价值,为严格筛查血源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我站2015年1月~2016年1月确诊的36例梅毒患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及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对其进... 目的探讨不同梅毒检验方法检测梅毒螺旋体的诊断价值,为严格筛查血源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我站2015年1月~2016年1月确诊的36例梅毒患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及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对其进行梅毒螺旋体检验,比较不同检验方法的诊断阳性率、敏感度及特异度。结果三种检验方法的阳性检出率均较高,其中ELISA阳性率为97.22%,TPPA阳性率为100.00%,TRUST阳性率为88.89%;且ELISA、TPPA法敏感度均高于TRUST法(P﹤0.05)。结论根据临床不同需要选择合适的梅毒检验方法,可以提高临床诊断的准确性,避免误诊造成的不必要血源浪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毒螺旋体 梅毒酶联免疫吸附法 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 梅毒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 诊断价值
下载PDF
梅毒检测“灰区”样本的分析 被引量:12
10
作者 曹树正 王文武 张真路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476-477,共2页
目的:通过分析ELISA检测处于"灰区"处的样本,探讨适宜的梅毒检测操作规程,减少漏检。方法:用梅毒酶联免疫吸附法(TP-ELISA)对13802份血清样本进行初筛,对处于灰区的样本,再进行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和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 目的:通过分析ELISA检测处于"灰区"处的样本,探讨适宜的梅毒检测操作规程,减少漏检。方法:用梅毒酶联免疫吸附法(TP-ELISA)对13802份血清样本进行初筛,对处于灰区的样本,再进行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和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TPPA)进行确认。结果:共有15例处于灰区的样本,其中有5例经TPPA确证试验为阳性。结论:TP-ELISA检测仍存在一定的假阴性,设定合理的灰区范围,对灰区内的样本进行确认试验对减少漏检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毒螺旋体 “灰区”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 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
下载PDF
不同检验方法用于梅毒不同时期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的临床检验效果对比分析 被引量:11
11
作者 黄海云 蔡召忠 徐小英 《中国性科学》 2017年第3期53-55,共3页
目的:分析并探讨不同检测方法用于梅毒不同时期敏感性和特异性的临床检验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在医院进行检验的梅毒患者160例为观察组,其中一期梅毒患者48例,二期梅毒患者112例;选取同期体检健康的160例为对照组。所有... 目的:分析并探讨不同检测方法用于梅毒不同时期敏感性和特异性的临床检验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在医院进行检验的梅毒患者160例为观察组,其中一期梅毒患者48例,二期梅毒患者112例;选取同期体检健康的160例为对照组。所有人群均经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梅毒螺旋体血球凝集试验(TPHA)和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三种方法进行检测,观察对比三种检测方法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ELISA检测敏感性为98.8%,特异性为97.5%;TPPA检测敏感性为96.3%,特异性为98.8%;TPHA检测敏感性为90.0%,特异性为97.5%。ELISA与TPPA检测敏感性高于TPHA(P<0.05),三组特异性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临床上TPHA检测梅毒敏感性较差,而ELISA与TPPA检测梅毒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均较高,值得临床上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毒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梅毒螺旋体血球凝集试验 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
下载PDF
化学发光法检测梅毒特异性抗体进行逆向产前梅毒筛查的评价 被引量:8
12
作者 武强 柯文才 +3 位作者 唐思叶 朱秀菊 王艳华 沈芳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CAS 2017年第21期3151-3153,共3页
目的评价使用化学发光法(CLIA)检测梅毒特异性抗体进行逆向产前梅毒筛查的流程,为制定合适的产前梅毒筛查流程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逆向产前梅毒筛查流程的实验室数据,以CLIA作为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筛查试验,初筛阳性标本同时进... 目的评价使用化学发光法(CLIA)检测梅毒特异性抗体进行逆向产前梅毒筛查的流程,为制定合适的产前梅毒筛查流程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逆向产前梅毒筛查流程的实验室数据,以CLIA作为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筛查试验,初筛阳性标本同时进行非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甲苯胺红不加热试验(TRUST)检测和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复测,TRUST阳性标本同时进行滴度测定。结果在8 998份产前筛查标本中CLIA筛查阳性标本为122份,筛查阳性率为1.36%;122份阳性标本中TRUST阳性为42份,与CLIA阳性符合率为34.43%,TPPA阳性为114份,与CLIA阳性符合率为93.44%,TRUST与TPPA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2份TRUST复测阳性标本中有41份TPPA复测阳性,TRUST滴度检测结果分布在1∶1~1∶64,高滴度标本患者临床诊断主要为二期梅毒。结论使用CLIA检测梅毒特异性抗体进行逆向产前梅毒筛查,阳性再做TRUST及滴度检测,两者不符使用TPPA进行确认的流程是可行的,提高了敏感性,降低了假阴性,优于目前使用的传统产前梅毒筛查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发光 梅毒特异性抗体 产前梅毒筛查 逆向法 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 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
原文传递
TRUST、TPPA在梅毒螺旋体特异抗体检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8
13
作者 龙世群 王迪 《中国国境卫生检疫杂志》 CAS 2019年第5期357-358,351,共3页
目的探讨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梅毒明胶凝集试验(TPPA)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CLIA)检测梅毒螺旋体(TP)抗体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7年2月重庆市万州区妇幼保健院收治的460例经CLIA法检测TP抗体阳性病例(S/CO≥1... 目的探讨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梅毒明胶凝集试验(TPPA)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CLIA)检测梅毒螺旋体(TP)抗体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7年2月重庆市万州区妇幼保健院收治的460例经CLIA法检测TP抗体阳性病例(S/CO≥1)为研究对象,采用TRUST、TPPA法进行复查,分析TRUST、TPPA法在CLIA阳性患者复查中的应用价值。结果以TPPA为对照,460例经CLIA法检测TP抗体阳性病例中,检出真阳性病例396例,真阳性率为86.09%,其中S/CO=1~1.9的真阳性病例检出16例,真阳性率为21.05%,S/CO=2~2.9者检出7例,真阳性率为53.85%,S/CO=3~3.9者检出21例,真阳性率为84.00%,S/CO=4~7者检出33例,真阳性率为97.06%,S/CO>7者检出312例,真阳性率为100.00%。以TRUST为辅助试验,检出现症感染201例,现症感染率为43.70%,其中S/CO=1~1.9和S/CO=2~2.9者无现症感染,S/CO=3~3.9者现症感染1例,现症感染率为4.00%,S/CO=4~7者现症感染3例,现症感染率为8.82%,S/CO=7~10者现症感染6例,现症感染率为15.79%,S/CO>10者现症感染185例,现症感染率为67.52%。结论 CLIA检测梅毒感染虽自动化程度较高,但仍存在一定假阳性,结合TPPA、TRUST法复查可有效排除假阳性及现症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毒 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 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 化学发光
原文传递
4种不同方法在献血者梅毒检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8
14
作者 陈邦锐 许婷婷 +1 位作者 张红 乐淼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22年第7期898-901,共4页
目的制订合适的血液梅毒筛查策略。方法2018年1-6月该地区采集的78997份标本采用两种不同的梅毒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试剂检测,共检出331份梅毒ELISA初筛阳性的标本(包括双试剂阳性标本227份,单试剂阳性标本104份),再进行梅毒螺旋体... 目的制订合适的血液梅毒筛查策略。方法2018年1-6月该地区采集的78997份标本采用两种不同的梅毒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试剂检测,共检出331份梅毒ELISA初筛阳性的标本(包括双试剂阳性标本227份,单试剂阳性标本104份),再进行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TPPA)、金标试纸条、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RPR)检测,以TPPA为金标准,比较各方法之间的检测结果差异。结果梅毒初筛ELISA单试剂阳性标本104份,TPPA检出3份阳性,金标试纸条检出1份阳性,RPR检出1份阳性,其余为阴性;梅毒初筛ELISA双试剂阳性标本227份,TPPA检出209份阳性,金标试纸条检出192份阳性,RPR检出39份阳性。结论梅毒ELISA试剂存在一定比例的假阳性,尤其是单试剂阳性,所以有必要进行确证试验,为献血者归队策略提供数据支持;另外建议献血前加做梅毒金标试纸条初筛,可有效降低因梅毒假阳性导致的血液报废;最后TPPA确证为阳性的标本,可补充RPR试验,以有效判断献血者所处的感染状态,便于接受献血者的试验咨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献血者 梅毒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 快速血浆反应素
下载PDF
四种梅毒血清学检测方法临床应用评价 被引量:6
15
作者 黄军林 黄夏声 +1 位作者 黄育英 吕志海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856-1857,共2页
目的:了解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RPR)、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TPPA)、胶体金免疫层析法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的临床应用和价值。方法:采用RPR、TPPA、胶体金法和ELISA同时对4241例监测对象的标本进行检测,以TPPA作为参考标准,分别... 目的:了解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RPR)、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TPPA)、胶体金免疫层析法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的临床应用和价值。方法:采用RPR、TPPA、胶体金法和ELISA同时对4241例监测对象的标本进行检测,以TPPA作为参考标准,分别统计RPR、胶体金法和ELISA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结果:RPR、胶体金法、ELISA诊断梅毒的敏感性分别为66.80%、97.27%、98.18%,特异性分别为99.72%、99.43%、99.55%;胶体金法、ELISA与TPPA检测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PR与TPPA法检测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P-ELISA法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法,可用于临床筛查和梅毒感染的确证试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毒螺旋体 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 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胶体金免疫层析法
原文传递
CLIA、TRUST和TPPA3种梅毒检测方法的比较 被引量:7
16
作者 蒋婷吟 查金顺 黄春玲 《国际放射医学核医学杂志》 2014年第6期384-386,共3页
目的 通过比较化学发光免疫分析(CLIA)、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TPPA)、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3种梅毒检测方法的优缺点,为临床选择合适的梅毒检验方法.方法 随机选取已确诊为梅毒感染的患者446例和非梅毒感染的健康体检... 目的 通过比较化学发光免疫分析(CLIA)、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TPPA)、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3种梅毒检测方法的优缺点,为临床选择合适的梅毒检验方法.方法 随机选取已确诊为梅毒感染的患者446例和非梅毒感染的健康体检者398例.分别采用CLIA、TRUST、TPPA法对血清中的梅毒抗体进行检测,评价3种方法之间的差异及临床应用.结果 在对梅毒患者的血清检测中,CLIA、TRUST和TPPA的灵敏度分别为98.2%,80.3%和94.8%;特异度分别为98.5%、76.4%和99.7%.在对照组中,CLIA、TRUST和TPPA的假阳性率分别为1.5%、23.6%和0.2%.结论 CLIA的灵敏度高于TPPA,重复性好,操作简便,可用于梅毒初筛,但CLIA的特异度低于TPPA,因此CLIA的阳性标本应结合TPPA及临床症状确诊.TRUST的灵敏度及特异度均低于CLIA和TPPA.因此,TRUST主要用于梅毒的临床疗效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毒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 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 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
原文传递
Western blot在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检测结果可疑样本复核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6
17
作者 徐思琪 郭建伟 +3 位作者 张姣丽 李红胜 吴晓燕 李胜兵 《江苏医药》 CAS 2021年第12期1231-1234,共4页
目的探讨对ELISA和梅毒螺旋体颗粒凝集试验(TPPA)检测抗梅毒螺旋体(TP)特异性抗体结果不一致的样本行Western blot检测的必要性。方法对我院检验科抗TP抗体检测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对酶标板有显色的S/CO<1的ELISA阴性样本和S/CO≥1... 目的探讨对ELISA和梅毒螺旋体颗粒凝集试验(TPPA)检测抗梅毒螺旋体(TP)特异性抗体结果不一致的样本行Western blot检测的必要性。方法对我院检验科抗TP抗体检测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对酶标板有显色的S/CO<1的ELISA阴性样本和S/CO≥1的ELISA阳性样本以TPPA复检结果,对ELISA和TPPA结果不一致的样本行Western blot检测。结果采用ELISA初筛检测抗TP抗体样本106757例,3972例需行TPPA复检,其中酶标板有显色的ELISA阴性样本29例和ELISA阳性样本3943例。TPPA复检与ELISA结果不一致的血清样本163例,其中酶标板有显色的ELISA阴性样本29例、阳性样本134例;TPPA阴性样本76例、阳性样本23例、保留样本64例;Western blot阴性样本93例、阳性样本31例、可疑样本39例。TPPA与ELISA检测结果分别与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PPA是抗TP抗体检测的有效复检手段;ELISA与TPPA检测抗TP抗体结果不一致时,有必要采用Western blot进行确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梅毒螺旋体颗粒凝集试验 免疫印迹
原文传递
梅毒检测在孕前优生健康检查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8
作者 李银清 麦爱平 +1 位作者 谭遥 刘锡英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5年第13期1891-1892,1895,共3页
目的探讨梅毒检测在孕前优生健康检查中的应用。方法以2011年3月至2013年10月进行国家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的妇女12 900例为研究对象,均进行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试验(TPPA)和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RPR)试验孕前检查,记录检测结果并进行比... 目的探讨梅毒检测在孕前优生健康检查中的应用。方法以2011年3月至2013年10月进行国家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的妇女12 900例为研究对象,均进行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试验(TPPA)和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RPR)试验孕前检查,记录检测结果并进行比较。结果 12 900例待孕妇女中,RPR试验阳性63例(0.49%),TPPA试验阳性129例(1.00%),RPR及TPPA试验均阳性45例(0.35%)。RPR试验阳性率与TPPA试验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与RPR联合TPPA试验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PPA试验阳性率与RPR联合TPPA试验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PR试验灵敏度为71.4%,TPPA试验灵敏度为34.9%。结论 RPR试验和TPPA试验都是梅毒诊断快速而有效的方法,其中RPR试验的灵敏度较TPPA试验高,可在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的筛查中推广,而RPR试验联合TPPA试验可做进一步确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毒检测 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试验 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 孕前优生健康检查
下载PDF
梅毒患者实验室检测结果评价 被引量:5
19
作者 郭杰 焦炳欣 +3 位作者 刘颖 曲沛 徐新民 李娟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8年第16期138-141,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组合的血清学检测在梅毒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收集2016年9月~2017年8月在北京地坛医院就诊的20 325例患者血清,分别应用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TPPA)和荧光密螺旋体抗体吸收试验(FTA)检测梅... 目的探讨不同组合的血清学检测在梅毒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收集2016年9月~2017年8月在北京地坛医院就诊的20 325例患者血清,分别应用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TPPA)和荧光密螺旋体抗体吸收试验(FTA)检测梅毒血清样本。结果 20 325例患者中,有4480例确诊为梅毒螺旋体感染,在4480例TPPA阳性TP患者中,TRUST阳性者3342例,占74.6%;TRUST阴性者1138例,占25.4%;其中在3342例TPPA阳性,TRUST阳性的梅毒(TP)患者中,FTA-ABS-Ig M阳性者979例,占29.3%;在1138例TPPA阳性,TRUST阴性的TP患者中,FTA-ABS-Ig M阳性者12例,占1.05%;979例梅毒患者FTA-ABS-Ig M阳性率与TRUST不同稀释倍数呈对数相关(R2=0.9351)。结论对于开展梅毒血清学检测的实验室,应该同时进行TPPA和TRUST两种梅毒抗体的检测,在TRUST阴性和治疗后TRUST持续阳性的情况下,FTA-ABS-Ig M可作为其他两种方法的有效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毒螺旋体 阳性率 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 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 荧光密螺旋体抗体吸收试验
下载PDF
中山地区献血者梅毒感染现状分析 被引量:5
20
作者 易峰 孙爱农 +1 位作者 廖艳婷 葛峰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11年第23期2956-2960,共5页
目的了解2006年1月-2011年8月期间中山地区无偿献血者梅毒感染状况,评价梅毒筛查试剂盒质量,为保证血液安全提供有效的预防措施。方法用ELISA试剂检测献血者梅毒螺旋体(TP)抗体,阳性者再用TP明胶凝集试验(TPPA)确认,分析梅毒感... 目的了解2006年1月-2011年8月期间中山地区无偿献血者梅毒感染状况,评价梅毒筛查试剂盒质量,为保证血液安全提供有效的预防措施。方法用ELISA试剂检测献血者梅毒螺旋体(TP)抗体,阳性者再用TP明胶凝集试验(TPPA)确认,分析梅毒感染率者的流行病学特征。结果共检测232484名无偿献血者TP抗体,阳性1092例(占0.47%);TP阳性率,在年度间、男女性别、不同采血点、个体与集体无偿献血者间的差别无意义,雅均〉0.05,但不同年龄组差异有极显著性,P〈0.005;初、复检ELISA检测灵敏度已达到99.42%和99.65%,但特异性只有27.81%和63.91%,产生一定的假阳性结果。结论中山地区无偿献血人群梅毒感染率保持相对稳定水平,无明显上升趋势;对献血者ELISA中TP阳性标本用TPPA确认非常有意义;尽量输注在4℃保存3天以上的血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献血者 梅毒螺旋体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