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9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腹腔镜脾切除术在外伤性脾破裂中的应用体会 被引量:26
1
作者 赵海峰 佟立权 +4 位作者 于海英 尤立光 李鑫磊 李延林 张峰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CAS 2011年第3期313-316,共4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脾切除术治疗外伤性脾破裂的安全性与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年10月至2009年10月期间经腹腔镜脾切除治疗的48例外伤性脾破裂患者,男32例,女16例。根据脾蒂的不同类型分别采取不同的处理方法,其中处理脾蒂采用钛... 目的探讨腹腔镜脾切除术治疗外伤性脾破裂的安全性与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年10月至2009年10月期间经腹腔镜脾切除治疗的48例外伤性脾破裂患者,男32例,女16例。根据脾蒂的不同类型分别采取不同的处理方法,其中处理脾蒂采用钛夹夹闭12例,丝线结扎结合钛夹夹闭8例,圈套器结合钛夹夹闭处理10例,结扎束LigaSure处理8例,Endo-GIA处理8例。结果 32例顺利完成腹腔镜脾切除术,14例改行手助腹腔镜脾切除术,2例为脾周围粘连紧密伴胃短血管破裂出血而中转开腹。手术时间120~170 min,平均140 min;术中出血量300~1 200 ml,平均800 ml。术后无胃漏、胰漏、大出血等并发症发生。结论腹腔镜脾切除治疗外伤性脾破裂中,根据脾蒂的不同类型,采取个体化处理方案可减少术中出血及副损伤,提高手术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脾切除术 外伤性脾破裂
原文传递
超声造影和增强CT在创伤性脾破裂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9
2
作者 李业钊 苏海庆 +5 位作者 张霞 覃敏培 陆冰冰 陆燕飞 赵彩红 蒋芳艳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932-1935,共4页
目的:通过与增强CT对比,探讨超声造影在创伤性脾破裂诊断和分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0例经手术或临床证实的创伤性脾破裂患者的超声造影表现,并与增强CT在其诊断和分型中的性能进行比较。结果:40例创伤性脾破裂患者,增强CT和... 目的:通过与增强CT对比,探讨超声造影在创伤性脾破裂诊断和分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0例经手术或临床证实的创伤性脾破裂患者的超声造影表现,并与增强CT在其诊断和分型中的性能进行比较。结果:40例创伤性脾破裂患者,增强CT和超声造影诊断创伤性脾破裂的准确率均为97.5%,两种方法统计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P=1),超声造影判定真性脾破裂14例,包膜下脾破裂9例,中央性脾破裂16例,超声造影分型准确率为92.5%(37/40),增强CT分型准确率为90.0%(36/40),两种方法统计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97,P>0.05)。结论 :超声造影和增强CT在创伤性脾破裂的诊断和分型中有很好的一致性,超声造影可准确判定脾脏受损的范围及程度,从而较准确地判断损伤分型,在创伤性脾破裂的诊断和治疗方案的选择上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性脾破裂 增强CT 超声造影
下载PDF
外伤性脾破裂后行脾脏保留手术的疗效及术后血清免疫球蛋白、Tuftsin因子水平 被引量:18
3
作者 聂泓宇 杨明东 《中国临床研究》 CAS 2018年第2期172-175,共4页
目的分析外伤性脾破裂后行脾脏保留手术的临床效果及术后血清免疫球蛋白、Tuftsin因子水平变化。方法选取重庆市第十三人民医院和重庆嘉陵医院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外伤性脾破裂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手术方式不同分为保留... 目的分析外伤性脾破裂后行脾脏保留手术的临床效果及术后血清免疫球蛋白、Tuftsin因子水平变化。方法选取重庆市第十三人民医院和重庆嘉陵医院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外伤性脾破裂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手术方式不同分为保留组和切除组各45例,其中保留组给予脾脏保留术,切除组给予开腹脾切除术。观察两组手术效果、免疫功能、免疫球蛋白水平、Tuftsin因子水平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保留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显著低于切除组(P均<0.01);与术前相比,术后4周CD3^+、CD4^+、CD4^+/CD8^+水平保留组升高,切除组降低,且保留组显著高于切除组(P<0.05,P<0.01),CD8^+水平保留组降低,切除组升高,且保留组低于切除组(P<0.05,P<0.01);术后4周保留组Ig G、Ig A、Ig M及Tuftsin因子水平显著升高,切除组显著降低,且保留组显著高于切除组(P<0.05,P<0.01);保留组并发症发生率(8.89%)显著低于切除组(24.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伤性脾破裂后行脾脏保留手术可有效改善患者T淋巴细胞和免疫球蛋白水平,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伤性脾破裂 脾脏保留术 脾切除术 Tuftsin因子 T淋巴细胞亚群
原文传递
急诊腹腔镜脾切除术在外伤性脾破裂中的应用 被引量:18
4
作者 蒋能孟 胡邓迪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2年第11期1003-1005,共3页
目的探讨急诊腹腔镜脾切除术(laparoscopic splenectomy,LS)治疗外伤性脾破裂的可行性。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0年11月~2012年3月因外伤性脾破裂行急诊LS 20例的临床资料,根据脾蒂的不同类型,18例用Endo-GIA施行一级脾蒂离断,2例用Hem-o-... 目的探讨急诊腹腔镜脾切除术(laparoscopic splenectomy,LS)治疗外伤性脾破裂的可行性。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0年11月~2012年3月因外伤性脾破裂行急诊LS 20例的临床资料,根据脾蒂的不同类型,18例用Endo-GIA施行一级脾蒂离断,2例用Hem-o-lok施行二级脾蒂离断。结果 20例手术均成功,无中转开腹,手术时间80~180 min,平均110 min,术中腹腔内有出血约700~2500 ml,平均1300 ml。术后无明显并发症发生。20例术后随访6个月,所有患者10天基本恢复正常生活,15~45天恢复正常工作,无严重术后并发症。结论急诊LS治疗外伤性脾破裂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腹腔镜 腹腔镜脾切除 外伤性脾破裂
下载PDF
脾动脉介入栓塞治疗外伤性脾破裂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4
5
作者 卢骏 夏婷 +3 位作者 李磊 曹崇琪 张功鹏 张召辉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19年第10期1937-1940,1952,共5页
目的:探讨脾动脉介入栓塞治疗外伤性脾破裂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4月到2017年2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九七医院进行急诊治疗的116例外伤性脾破裂患者,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60例与对照组56例,对... 目的:探讨脾动脉介入栓塞治疗外伤性脾破裂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4月到2017年2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九七医院进行急诊治疗的116例外伤性脾破裂患者,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60例与对照组56例,对照组接受脾脏切除手术,观察组给予脾动脉介入栓塞治疗,记录和比较两组的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肛门排便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中输血量、手术时间与治疗前后CD4^^+/CD8^^+、CD8^^+、CD4^^+、CD3^^+的变化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所有患者都完成治疗并抢救成功,观察组的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肛门排便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中输血量、手术时间都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围手术期间的急性肠梗阻、急性胰腺炎、肺炎等并发症发生率为3.33%,对照组为17.86%,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14天,两组白细胞与血小板含量均显著高于术前1天(P<0.05),而观察组血小板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白细胞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4天与术后1个月的CD4^+/CD8^+、CD4^+、CD3^+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CD8^+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脾动脉介入栓塞治疗外伤性脾破裂能提高治疗的临床效果,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免疫功能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脾动脉介入栓塞 外伤性脾破裂 免疫功能
原文传递
腹腔镜下二级脾蒂离断法原位脾切除术治疗外伤性脾破裂的应用体会 被引量:14
6
作者 杨晓平 殷俊杰 +2 位作者 刘凌 杨祺俊 周立新 《中华危重症医学杂志(电子版)》 CAS 2016年第2期101-104,共4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二级脾蒂离断法原位全脾或部分脾切除术对外伤性脾破裂(TSR)患者的疗效。方法收集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肝胆胰外科2012年6月至2015年8月间收治的17例TSR患者,结合术前CT检查和术中腹腔镜探查,并根据2000年第六届全国脾脏外... 目的探讨腹腔镜二级脾蒂离断法原位全脾或部分脾切除术对外伤性脾破裂(TSR)患者的疗效。方法收集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肝胆胰外科2012年6月至2015年8月间收治的17例TSR患者,结合术前CT检查和术中腹腔镜探查,并根据2000年第六届全国脾脏外科学术研讨会制订的脾损伤分级标准确定脾损伤等级,再行全脾切除或部分脾切除,并观察术中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 17例患者中Ⅰ级脾损伤3例,Ⅱ级5例,Ⅲ级7例,Ⅳ级2例。平均手术时间为(78±12)min,平均回输自体血(750±23)ml,平均出血量(220±45)ml。所有病例均在术后3 d内肛门恢复排气并恢复饮食,平均住院(11.7±2.1)d,且术后随访无相关远期并发症发生。结论腹腔镜二级脾蒂离断法原位全脾或部分脾切除术治疗TSR患者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脾切除术 外伤性脾破裂
原文传递
20例创伤性脾破裂手术治疗体会 被引量:11
7
作者 张剑林 陈卫东 +1 位作者 吴雪生 王兴宇 《肝胆外科杂志》 2018年第3期188-191,共4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脾切除术在创伤性脾破裂治疗中的优势。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8年6月我院20例创伤性脾破裂行腹腔镜脾切除术(LS)和开腹脾切除术(OS)的患者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不同的手术方式分为LS组(8例)和OS组(12例),进行两... 目的探讨腹腔镜脾切除术在创伤性脾破裂治疗中的优势。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8年6月我院20例创伤性脾破裂行腹腔镜脾切除术(LS)和开腹脾切除术(OS)的患者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不同的手术方式分为LS组(8例)和OS组(12例),进行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的比较。结果LS组术中出血量少、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快、住院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少,而OS组手术时间短,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脾切除术因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推广应用于创伤性脾破裂的手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性脾破裂 腹腔镜 脾切除 微创
下载PDF
选择性出血动脉栓塞在外伤性脾脏破裂出血处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9
8
作者 詹世林 陈建雄 +4 位作者 彭林辉 霍枫 曹昕 谭晓宇 何邹俊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0年第1期60-62,共3页
目的探讨选择性出血动脉栓塞在处理外伤性脾脏破裂出血中的效果。方法采用Seldinger技术穿刺右侧股动脉,把导管放至脾动脉后造影,显示脾脏出血部位,然后把微导管放至出血(叶、段)血管,注入PVA、明胶海绵颗粒等栓塞剂进行止血。结果44例... 目的探讨选择性出血动脉栓塞在处理外伤性脾脏破裂出血中的效果。方法采用Seldinger技术穿刺右侧股动脉,把导管放至脾动脉后造影,显示脾脏出血部位,然后把微导管放至出血(叶、段)血管,注入PVA、明胶海绵颗粒等栓塞剂进行止血。结果44例脾动脉造影显示脾外伤(夏氏分级)Ⅱ级23例,Ⅲ级19例,Ⅳ级2例。44例均顺利完成选择性出血血管栓塞,其中脾叶动脉血管栓塞13例,脾段动脉血管栓塞31例;1次栓塞成功35例,再次栓塞成功9例。无继发出血及开腹手术病例,无死亡病例。术后1周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恢复正常。44例随访0.5~1年,无再出血、严重感染及其他并发症发生。结论选择性脾动脉出血血管栓塞是治疗外伤性脾破裂出血的一种有效、简便、微创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伤性脾破裂 脾动脉栓塞 选择性动脉栓塞
下载PDF
探讨手术治疗外伤性脾破裂效果及预后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9
9
作者 何志胜 龙士兵 +1 位作者 吴文谷 冯阳 《安徽医药》 CAS 2013年第5期808-809,共2页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外伤性脾破裂效果及预后影响因素分析。方法选择该院收治的外伤性脾破裂患者51例,分析手术治疗的疗效及预后影响因素。结果 51例患者经过治疗后,痊愈49例,死亡1例,好转1例,治愈率为96.1%。受伤后至处理时间、脉率、收...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外伤性脾破裂效果及预后影响因素分析。方法选择该院收治的外伤性脾破裂患者51例,分析手术治疗的疗效及预后影响因素。结果 51例患者经过治疗后,痊愈49例,死亡1例,好转1例,治愈率为96.1%。受伤后至处理时间、脉率、收缩压、肠麻痹、全腹肌紧张、出血量、脾脏损伤分级、合并其他脏器损伤是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结论根据外伤性脾破裂患者的具体情况,针对性的选择手术方法,治愈率高,减少了并发症,保留了具备保脾条件患者的脾功能。重视并干预影响脾破裂患者的预后因素,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和死亡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伤性脾破裂 手术治疗 影响因素
下载PDF
创伤性脾破裂非手术治疗指征的探讨(附36例报告) 被引量:9
10
作者 高明 曹明溶 +1 位作者 劳学军 龚瑾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631-632,636,共3页
目的探讨创伤性脾破裂非手术治疗的指征。方法在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于2002年1月至2008年1月选择36例创伤性脾破裂患者进行非手术治疗。结果选择的36例开放性及闭合性脾破裂患者,治疗成功32例(88.89%),4例中转手术,无死亡病例。全部随... 目的探讨创伤性脾破裂非手术治疗的指征。方法在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于2002年1月至2008年1月选择36例创伤性脾破裂患者进行非手术治疗。结果选择的36例开放性及闭合性脾破裂患者,治疗成功32例(88.89%),4例中转手术,无死亡病例。全部随访1年到5年未见迟发性出血病例。结论血液动力学指标是选择非手术治疗非常重要的参考条件,同时还要考虑脾脏损伤的程度、年龄、治疗条件等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 脾损伤 非手术治疗 适应症
下载PDF
PSE治疗外伤性脾破裂临床疗效及对患者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8
11
作者 曾国祥 邬善敏 +2 位作者 王柏林 黄文伟 熊娟 《中国现代医生》 2017年第24期15-18,共4页
目的探讨部分脾栓塞术治疗外伤性脾破裂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对我院2013年1月~2016年5月收治的56例外伤性脾破裂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其治疗方法分为开腹手术组和PSE治疗组。对两组患者相关临床指标和术... 目的探讨部分脾栓塞术治疗外伤性脾破裂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对我院2013年1月~2016年5月收治的56例外伤性脾破裂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其治疗方法分为开腹手术组和PSE治疗组。对两组患者相关临床指标和术前30 min、术后1 d和7 d外周血免疫功能水平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在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开始纳食时间、首次下床时间以及术后总住院治疗时间方面,PSE治疗组均显著短于开腹手术组(P<0.05)。在细胞免疫方面,术后1 d和7 d,两组外周血T细胞免疫功能指标有显著差异,PSE治疗组均高于开腹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体液免疫方面,两组患者术后1 d免疫球蛋白水平与本组术前30 min相比均显著下降(P<0.05),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术后7 d,PSE治疗组患者免疫球蛋白水平已升至正常,开腹手术组仍显著下降,两组比较PSE治疗组显著高于开腹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开腹手术,PSE治疗外伤性脾破裂能显著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改善患者术后免疫功能水平,且保留了脾脏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部分脾栓塞术 外伤性脾破裂 脾切除术 免疫功能
下载PDF
腹腔镜治疗外伤性脾破裂51例报告 被引量:8
12
作者 张子通 赵曦 莫伟峰 《腹腔镜外科杂志》 2015年第3期212-214,共3页
目的:总结腹腔镜手术治疗外伤性脾破裂的手术经验及临床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04年1月至2013年12月为51例外伤性脾破裂患者行腹腔镜手术的临床资料。结果:31例行脾切除术(其中13例于脾脏切除后脾片自体移植),2例行脾部分切除并脾蒂血管... 目的:总结腹腔镜手术治疗外伤性脾破裂的手术经验及临床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04年1月至2013年12月为51例外伤性脾破裂患者行腹腔镜手术的临床资料。结果:31例行脾切除术(其中13例于脾脏切除后脾片自体移植),2例行脾部分切除并脾蒂血管选择性结扎,13例行脾脏修补术,5例中转开放手术。手术时间平均(126±32)min,其中腹腔镜脾切除术平均(94±21)min,脾修补术平均(150±13)min。术中探查腹腔积血量平均(560±457)ml,脾脏修补合并肝脏破裂的患者于术后2周下床,脾切除未合并肝肾挫伤的患者术后下床时间平均(1.5±0.2)d。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平均(2.0±1.3)d。2例脾切除患者术后当天出血,剖腹探查发现胃壁胃短动脉出血,缝扎后止血;1例脾静脉血栓经抗凝等治疗后缓解。患者均治愈出院,术后随访1年,未发现爆发性感染病例。结论:腹腔镜治疗外伤性脾破裂是安全、可行的,但需要术前评估脾脏破裂及患者全身情况,并进行个体化治疗,必要时应果断中转开放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伤性脾破裂 脾切除术 保留脾脏 腹腔镜检查
下载PDF
腹腔镜手术治疗外伤性脾破裂的临床效果研究 被引量:8
13
作者 陈文山 任虎 魏天天 《数理医药学杂志》 2016年第11期1629-1630,共2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脾切除术治疗外伤性脾破裂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6年4月某院收治的86例外伤性脾破裂患者,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行开腹脾切除术,观察组行腹腔镜下脾切除术,观察两组患者... 目的:探讨腹腔镜脾切除术治疗外伤性脾破裂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6年4月某院收治的86例外伤性脾破裂患者,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行开腹脾切除术,观察组行腹腔镜下脾切除术,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与对照组相当,两组比较差异不显著,但术后患者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腹腔镜引导下脾切除术是治疗外伤性脾破裂中一种有效可行的手术方式,不仅可以加快患者术后康复,还能减少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脾切除术 外伤性脾破裂 并发症
下载PDF
腹腔镜脾切除术治疗外伤性脾破裂的技术要点分析 被引量:8
14
作者 万忠博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17年第21期60-61,共2页
目的研究并分析外伤性脾破裂患者使用腹腔镜脾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外伤性脾破裂患者共6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3例)和观察组(33例)。对照组接受开腹脾切除术,观察组则行腹腔镜脾切除术,比较两组患者的平均手术操... 目的研究并分析外伤性脾破裂患者使用腹腔镜脾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外伤性脾破裂患者共6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3例)和观察组(33例)。对照组接受开腹脾切除术,观察组则行腹腔镜脾切除术,比较两组患者的平均手术操作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镇痛药物使用频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及术后镇痛药物使用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平均手术操作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外伤性脾破裂患者的治疗过程中,腹腔镜脾切除术的疗效更佳,基本不会对患者其他腹部脏器造成损伤,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伤性脾破裂 腹腔镜脾切除术 技术要点
下载PDF
脾脏保留手术对外伤性脾破裂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8
15
作者 段磊 谢静 +2 位作者 王石 白雪峰 刘连杰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19年第18期3511-3514,3549,共5页
目的:探究脾脏保留手术对外伤性脾破裂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8月~2018年9月我院收治的外伤性脾破裂患者83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41例)患者给予脾脏切除术,观察组(42例)患者给予脾脏保留手术... 目的:探究脾脏保留手术对外伤性脾破裂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8月~2018年9月我院收治的外伤性脾破裂患者83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41例)患者给予脾脏切除术,观察组(42例)患者给予脾脏保留手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下床活动时间、术后1d引流量、抢救成功率及治疗前后CD3^+、CD4^+、CD8^+和Tuftsin因子水平和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床时间和术后1d引流量均显著短于或低于对照组,而救治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CD3^+、CD4^+和CD4^+/CD8^+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且观察组以上指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治疗后血清Tuftsin因子水平较治疗前显著下降,而观察组血清Tuftsin因子水平较治疗前显著升高,并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总并发症发生率为7.14%,较对照组(24.39%)显著降低(P<0.05)。结论:与脾脏切除术相比,脾脏保留手术可显著改善外伤性脾破裂患者的免疫功能,且手术效果更好,安全性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脾脏保留手术 外伤性脾破裂 免疫功能 影响
原文传递
腹腔镜脾切除术治疗外伤性脾破裂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8
16
作者 刘永泰 王广智 +4 位作者 陈钊 刘亚庆 陈玉琢 罗福文 宁势力 《大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1年第4期313-316,共4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脾切除术(laparoscopic splenectomy,LS)对于外伤性脾破裂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3月至2021年6月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急腹症外科收治的35例外伤性脾破裂病人的临床资料,其中10例行腹腔镜脾切除术(研究组)... 目的探讨腹腔镜脾切除术(laparoscopic splenectomy,LS)对于外伤性脾破裂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3月至2021年6月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急腹症外科收治的35例外伤性脾破裂病人的临床资料,其中10例行腹腔镜脾切除术(研究组),25例行经腹脾切除术(对照组)。比较两组病人手术方式、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术后恢复进食时间、住院时间、每日负压引流量、围手术期并发症的差异。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术后恢复进食时间及住院时间明显减少(P<0.05),在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方面,研究组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脾切除术治疗创伤性脾破裂,相较于传统开腹手术,具有住院时间短、术后恢复快、术后并发症少的优点,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性脾破裂 脾切除术 腹腔镜
下载PDF
部分脾栓塞术治疗外伤性脾破裂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7
17
作者 曾国祥 邬善敏 王柏林 《腹部外科》 2015年第3期199-202,共4页
目的 探讨部分脾栓塞术(partial splenic embolization,PSE)治疗外伤性脾破裂的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28例行开腹脾切除术治疗外伤性脾破裂病人的临床资料及同期开展的27例行PSE治疗外伤性脾破裂病人的临床资... 目的 探讨部分脾栓塞术(partial splenic embolization,PSE)治疗外伤性脾破裂的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28例行开腹脾切除术治疗外伤性脾破裂病人的临床资料及同期开展的27例行PSE治疗外伤性脾破裂病人的临床资料并行对比分析.结果 行开腹脾切除术治疗组28例均痊愈.行PSE治疗组27例中,26例顺利完成选择性出血血管栓塞,其中1次栓塞成功25例,再次栓塞成功1例,无继发出血及开腹手术病例;1例栓塞过程中发现脾动脉主干受损,行脾动脉主干栓塞控制出血后立即中转开腹行手术处理;均痊愈出院.结论 PSE是治疗外伤性脾破裂的一种有效、微创的方法,且保留了脾脏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部分脾栓塞术 外科手术 外伤性脾破裂
下载PDF
外伤性脾破裂切除加自体脾移植分析 被引量:6
18
作者 祁锡伟 李文锋 林森 《海南医学》 CAS 2012年第3期68-69,共2页
目的分析外伤性脾破裂切除加自体脾移植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采取脾破裂切除加自体脾移植术治疗的外伤性脾破裂患者资料,并与同期采取单纯脾破裂切除术治疗的患者进行疗效对比分析。结果对照组IgG、IgM、C3、C4、CD3、CD4、CD4/CD... 目的分析外伤性脾破裂切除加自体脾移植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采取脾破裂切除加自体脾移植术治疗的外伤性脾破裂患者资料,并与同期采取单纯脾破裂切除术治疗的患者进行疗效对比分析。结果对照组IgG、IgM、C3、C4、CD3、CD4、CD4/CD8分别为(6.62±2.48)g/L、(0.27±0.24)g/L、(0.47±0.30)g/L、(0.07±0.07)g/L、(1133.81±131.23)μl、(646.19±43.53)μl、(0.56±0.32)μl;观察组则分别为(9.43±3.56)g/L、(1.58±0.69)g/L、(0.83±0.21)g/L、(0.19±0.10)g/L、(1309.79±150.39)μl、(767.18±75.40)μl、(1.07±0.28)μl;观察组各项观察指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术后免疫力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均无死亡病例报告,观察组严重并发症发生率与术后暴发性感染(OPSI)的发生率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脾破裂切除加自体脾移植术是一种良好的保脾手术方式,对不符合行单纯脾切除手术的患者应尽量采取此种术式,以提高患者预后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伤性脾破裂 脾切除 自体脾移值
下载PDF
选择性脾动脉栓塞术与脾脏修补术用于外伤性脾破裂急诊救治中的效果及对创伤反应与康复情况的影响
19
作者 柴新强 魏武运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4年第27期74-77,共4页
目的探讨选择性脾动脉栓塞术与脾脏修补术用于外伤性脾破裂急诊救治中的效果及对创伤反应与康复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收治的70例外伤性脾破裂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案差异将其分为A组和B组,各35例。A组给予选... 目的探讨选择性脾动脉栓塞术与脾脏修补术用于外伤性脾破裂急诊救治中的效果及对创伤反应与康复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收治的70例外伤性脾破裂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案差异将其分为A组和B组,各35例。A组给予选择性脾动脉栓塞术,B组给予脾脏修补术。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A组的手术时间、术后首次排气时间、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B组,术中出血量少于B组(P<0.05)。术后,A组的皮质醇(Cor)、醛固酮(ALD)、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水平低于B组(P<0.05)。术后,A组的CD3^(+)、CD4^(+)、CD4^(+)/CD8^(+)高于B组(P<0.05)。A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B组(P<0.05)。结论选择性脾动脉栓塞术与脾脏修补术治疗外伤性脾破裂患者均有较好的手术效果,但前者更有助于缩短手术时间,促进患者术后快速恢复,减少术中出血量,减轻创伤反应,降低对免疫功能的影响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择性脾动脉栓塞术 脾脏修补术 外伤性脾破裂 创伤反应 康复情况
下载PDF
微波消融在外伤性脾破裂保脾术中的应用分析 被引量:6
20
作者 王吉明 隆洪木 陈先锋 《临床外科杂志》 2017年第1期55-57,共3页
目的分析微波消融在外伤性脾破裂保脾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外伤性脾破裂患者45例,术前CT评价及术中观察可行保脾术,36例采用单纯微波消融治疗,9例采用微波消融加部分脾切除术。观察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术前、术后3天、7天、14... 目的分析微波消融在外伤性脾破裂保脾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外伤性脾破裂患者45例,术前CT评价及术中观察可行保脾术,36例采用单纯微波消融治疗,9例采用微波消融加部分脾切除术。观察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术前、术后3天、7天、14天患者外周血血小板的变化情况以评价脾功能。结果围手术期发生左侧胸腔积液15例,脾窝积液伴感染1例,术后2~4天出现发热12例,无术后再出血、血红蛋白尿、胃肠漏、深静脉血栓、胰漏并发症,保留脾脏患者术后7天血小板计数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术后3天及14天血小板计数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出院随访2个月,均无死亡病例,术后1~2个月CT扫描及B超检查提示残脾显像良好,未见门静脉血栓。结论微波消融保脾治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保脾方法,能扩大保脾适应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消融 外伤性脾破裂 保脾手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