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77篇文章
< 1 2 12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交通网络空间结构的分形维数及其测算方法探讨 被引量:137
1
作者 刘继生 陈彦光 《地理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471-478,共8页
分形维数是刻画交通网络空间结构的有效参数, 本文系统地论证了反映交通网络分形特征的三种基本分维: 一是长度半径维数, 由回转半径和相应网络长度的双对数关系定义, 其数值反映交通网络密度从中心城市向腹地的变化特征;二是分... 分形维数是刻画交通网络空间结构的有效参数, 本文系统地论证了反映交通网络分形特征的三种基本分维: 一是长度半径维数, 由回转半径和相应网络长度的双对数关系定义, 其数值反映交通网络密度从中心城市向腹地的变化特征;二是分枝数目半径维数, 由回转半径和相应网络分枝数目的双对数关系定义, 其数值反映交通网络的区域 “渗透”能力和复杂程度; 三是空间关联维数, 由码尺长度和空间关联函数(用相应的距离数目表征) 的幂指数关系定义, 其数值反映城市体系空间分布与联系的自相似特征。文章以实例说明了三种维数的测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网络 城市体系 地理分形 空间结构 分形维数
下载PDF
潜山油气藏勘探理论与实践--以辽河坳陷为例 被引量:82
2
作者 孟卫工 陈振岩 +4 位作者 李湃 郭彦民 高先志 回雪峰 张亚丽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36-143,共8页
近年来,辽河坳陷潜山油气藏勘探不断取得重大突破,实现了由寻找成藏条件相对明显的高、中潜山向寻找埋藏更深、更隐蔽、更复杂的低潜山和潜山内幕油气藏的勘探转变。从基底构造活动、潜山类型、岩性及储集层特征、生烃系统、输导体系等... 近年来,辽河坳陷潜山油气藏勘探不断取得重大突破,实现了由寻找成藏条件相对明显的高、中潜山向寻找埋藏更深、更隐蔽、更复杂的低潜山和潜山内幕油气藏的勘探转变。从基底构造活动、潜山类型、岩性及储集层特征、生烃系统、输导体系等多角度探讨了低潜山和潜山内幕油气成藏条件;同时,充分考虑潜山内幕油气藏的特点,紧密结合勘探实践,从潜山与油气的关系入手重新建立潜山内幕油藏实用分类方法,大大拓宽了潜山找油领域,形成了具有低幅度、多期裂缝、多油源充注特点的潜山内幕目标成藏模式。通过对辽河坳陷低潜山及潜山内幕油气成藏理论的研究与勘探实践,2001—2006年,低潜山和潜山内幕累计上报三级储量分别达2.54×108t和1.76×108t,为辽河油田增储稳产作出了重大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河坳陷 潜山油藏 成藏模式 低潜山 潜山内幕 多期裂缝 生烃系统 输导体系
下载PDF
多元交通流视角下的空间级联系统比较与地理空间约束 被引量:79
3
作者 王姣娥 杜德林 金凤君 《地理学报》 EI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2482-2494,共13页
交通运输联系是区域空间级联系统与城市体系结构研究的重要视角之一,而不同交通运输方式表达的级联体系结构亦存在一定的差异。为综合研究交通运输体系刻画的空间级联系统及克服单一交通方式的局限性,基于长途汽车、高铁和航班时刻表数... 交通运输联系是区域空间级联系统与城市体系结构研究的重要视角之一,而不同交通运输方式表达的级联体系结构亦存在一定的差异。为综合研究交通运输体系刻画的空间级联系统及克服单一交通方式的局限性,基于长途汽车、高铁和航班时刻表数据,比较分析了多元交通网络的空间级联体系结构及其表达的城市网络组织体系,并进一步揭示了地理空间的约束作用。研究发现:(1)每种交通运输方式适合在一定的空间尺度和行政范围内刻画和表达城市网络体系结构与城市联系,公路客运受省域行政范围约束,高铁联系具有廊道影响效应,航空运输体现全国和区域尺度较高层次的社会经济联系。(2)从旅客直达视角分析,长途汽车与高铁的城际运输市场重叠最大,近年来长途汽车的运输市场受高铁影响明显。(3)地理空间是影响陆路交通运输和组织的重要约束因子,距离衰减效应明显;结合设施空间、行政空间和管理体制的作用,长途汽车和高铁运输在空间上形成分异的社区结构;航空运输由于具有超空间连接特性,既不遵循距离衰减规律,社区结构也并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路运输 高铁运输 航空运输 城市体系 地理空间 设施空间
原文传递
2014年10月中国东部持续重污染天气成因分析 被引量:66
4
作者 尉鹏 任阵海 +4 位作者 王文杰 苏福庆 高庆先 程水源 张永林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676-683,共8页
2014年10月5─13日中国东部发生了大范围、长时间的(雾)霾及重污染天气.采用AQI数据分析此次大气重污染过程的时、空演变特征,并应用NCEP(美国国家环境预报中心)再分析资料以及地面、小球探空数据,分析了主要天气型演变、边界层及... 2014年10月5─13日中国东部发生了大范围、长时间的(雾)霾及重污染天气.采用AQI数据分析此次大气重污染过程的时、空演变特征,并应用NCEP(美国国家环境预报中心)再分析资料以及地面、小球探空数据,分析了主要天气型演变、边界层及上空的风场、气象条件特征,以研究此次秋季重污染天气的气象成因和形成过程.结果表明:1华北、东北是此次污染最为严重的地区,其域内各城市持续数日的污染演变可分为AQI显著上升、持续高值、下降3个阶段.2在AQI上升阶段(10月6—8日),受大陆高压控制,东部地区出现较弱地方风场和偏南风输送风场,风速在0~2 ms,相对湿度在22%~86%,3 000 m逆温显著利于污染物积累.3在持续污染阶段(10月8—11日),海上高压滞留,再加上台风"凤凰"北上阻挡大陆高压影响,使东部地区出现持续4 d的偏南风、偏东风弱风场,风速在1~4 ms,相对湿度为57%~96%,造成严重污染.4在AQI下降阶段(10月11—12日),后续大陆高压南下,前部冷锋利于污染物清除,风速达到6 ms,是AQI降低的主要天气背景场.因此,持续出现的稳定天气形势是导致此次中国东部重污染天气的主要气象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污染 污染物输送 天气型 气象条件 台风
下载PDF
智慧高速公路技术体系构建 被引量:65
5
作者 岑晏青 宋向辉 +2 位作者 王东柱 孙玲 刘楠 《公路交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11-121,共11页
我国智慧高速公路已有多年试点工程探索,目前其技术研究和工程实践正在从点状的技术试点验证向系统化的技术集成示范转变。本研究提出了智慧高速公路的概念、主要特征和技术内涵,构建了支撑"三网合一"智能基础设施和云边端协... 我国智慧高速公路已有多年试点工程探索,目前其技术研究和工程实践正在从点状的技术试点验证向系统化的技术集成示范转变。本研究提出了智慧高速公路的概念、主要特征和技术内涵,构建了支撑"三网合一"智能基础设施和云边端协同云控平台建设的智慧高速公路技术体系,凝练出3类、5个子集、33项技术组成的智慧高速公路技术集及其性能要求,用于实现高速公路车路协同安全预警、车道级车辆管控、自由流收费、自动驾驶货车编队行驶、准全天候通行等创新服务。最后,对应用该技术体系开展的杭绍甬智慧高速公路设计进行了介绍,可为我国智慧高速公路的设计与建设、关键技术研发和相关设备研制提供指导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交通 智慧高速公路 技术体系 车路协同 云控平台
原文传递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油气富集规律 被引量:60
6
作者 王惠民 吴华 +1 位作者 靳涛 杨红霞 《新疆地质》 CAS CSCD 2005年第3期278-282,共5页
西北缘是准噶尔盆地的主要油气聚集区之一,勘探程度较高.从含油气系统观点出发,以烃源岩为主线,以地质作用为切入点,总结了西北缘油气富集规律.西北缘位于玛湖—盆1井西复合含油气系统主体部位,油源十分充足,为油气大规模聚集成藏奠定... 西北缘是准噶尔盆地的主要油气聚集区之一,勘探程度较高.从含油气系统观点出发,以烃源岩为主线,以地质作用为切入点,总结了西北缘油气富集规律.西北缘位于玛湖—盆1井西复合含油气系统主体部位,油源十分充足,为油气大规模聚集成藏奠定了基础.西北缘油气分布受油气系统、断裂、区域盖层及不整和等因素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北缘 油气 输导体系 规律
下载PDF
区域交通网络分形的DBM特征——交通网络Laplacian分形性质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44
7
作者 陈彦光 刘继生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114-118,共5页
城镇体系在理想状态下的三角点阵格局暗示着现实中的交通网络在一定时空条件下具有DBM模型的某些特征。从形态分析和维数对比两个方面论证了区域交通网络的Laplacian分形性质,认为可用DBM模型模拟城镇体系—交通网络的... 城镇体系在理想状态下的三角点阵格局暗示着现实中的交通网络在一定时空条件下具有DBM模型的某些特征。从形态分析和维数对比两个方面论证了区域交通网络的Laplacian分形性质,认为可用DBM模型模拟城镇体系—交通网络的形成和演化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网络 城镇体系 分形 分维 交通运输
下载PDF
断陷盆地斜坡带类型与油气运聚成藏机制 被引量:47
8
作者 赵贤正 金凤鸣 +5 位作者 李玉帮 王权 周立宏 吕延防 蒲秀刚 王伟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841-849,共9页
基于断陷盆地斜坡带类型划分,探究不同斜坡带油气成藏特征与运聚机制。依据斜坡带基底沉积作用、构造活动的强弱程度及斜坡产状、形态,将渤海湾盆地冀中坳陷、黄骅坳陷的斜坡带划分为挠曲坡折型、平缓台坡型、宽缓断阶型、窄陡断阶型、... 基于断陷盆地斜坡带类型划分,探究不同斜坡带油气成藏特征与运聚机制。依据斜坡带基底沉积作用、构造活动的强弱程度及斜坡产状、形态,将渤海湾盆地冀中坳陷、黄骅坳陷的斜坡带划分为挠曲坡折型、平缓台坡型、宽缓断阶型、窄陡断阶型、掀斜翘倾型5种类型。各斜坡类型不同的成因机制导致其油气成藏特征与富集程度差异明显。挠曲坡折型斜坡以坡折阶地型油气成藏为主要特征,油气富集程度最高;平缓台坡型斜坡以近源一字型油气成藏为主要特征,油气富集程度较高;宽缓断阶型斜坡以远源阶梯型油气成藏为主要特征,油气富集程度中等;窄陡断阶型斜坡以断裂带复式油气成藏为主要特征,油气富集程度中等;掀斜翘倾型斜坡油气富集程度相对较低。斜坡带油气运聚主要受鼻状构造、砂岩发育程度、优势物性砂体和断接厚度的控制,鼻状构造控制油气主要汇聚方向,砂岩发育程度控制油气横向运移,优势物性砂体控制油气侧向分流,断接厚度控制油气的垂向运移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陷盆地 斜坡带 油气运移 输导体系 成藏特征 渤海湾盆地 冀中坳陷 黄骅坳陷
下载PDF
断裂输导系统及其组合对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 被引量:38
9
作者 付广 付晓飞 《世界地质》 CAS CSCD 2001年第4期344-349,共6页
断裂输导系统是油气在地下进行垂向运移的主要通道。它是由裂缝或裂缝-孔隙网络构成的,具有穿层、长距离垂向运移和周期性二个特点,断裂输导系统还可以与连通砂体、不整合面组合形成断裂-连通砂体、断裂-不整合面和断裂-连通砂体-... 断裂输导系统是油气在地下进行垂向运移的主要通道。它是由裂缝或裂缝-孔隙网络构成的,具有穿层、长距离垂向运移和周期性二个特点,断裂输导系统还可以与连通砂体、不整合面组合形成断裂-连通砂体、断裂-不整合面和断裂-连通砂体-不整合面复合输导系统,它们不仅控制油气成藏模式,而且其沿伸层位控制着油气的空间分布层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裂 输导系统 裂缝 垂向运移 连通砂体 不整合面 油气成藏 控制作用
下载PDF
新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交通规划的适应性变革——以厦门为例 被引量:41
10
作者 黄凯迪 许旺土 《城市规划》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21-33,共13页
从"多规合一"到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提出,充分体现了国家规划管理体制和规划治理思路的转变。在此背景下,交通规划作为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一部分也面临迫切的深层次变革。本文梳理了我国空间规划体系提出的过程和含义,基于现... 从"多规合一"到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提出,充分体现了国家规划管理体制和规划治理思路的转变。在此背景下,交通规划作为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一部分也面临迫切的深层次变革。本文梳理了我国空间规划体系提出的过程和含义,基于现有规划体系中交通规划所处的地位和作用以及与其他城乡规划的联系,分析了在新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交通规划变革的必要性;进而提出了交通规划的变革要点:首先,交通规划的变革要认识新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交通规划面临的主要矛盾,明确交通规划的作用,厘清交通部门与城乡规划各部门之间的职能关系;其次,确定交通规划与空间规划体系的适应性发展,即交通规划既需要在管控层面与空间规划体系的规划思路、分级管控和划定的"三区三线"相协调,也需要在发展上充分体现新时代交通强国战略需求。最后,以厦门市为例,介绍了厦门对于建立空间规划一张蓝图的探索,分析了厦门交通系统规划与全域空间规划一张图的适应性,以期为新国土空间规划体系背景下的交通系统规划提供思路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土空间规划体系 交通规划 交通强国 三区三线 体系适应 规划变革
下载PDF
“绿色交通”:一种可持续发展的交通理念 被引量:30
11
作者 刘冬飞 《现代城市研究》 2003年第1期60-63,共4页
绿色交通是实现健康的、可持续发展的城市交通系统的必由之路。介绍了绿色交通的来源、发展目标以及这一概念涵盖的内容。绿色交通的核心是资源、环境和系统的可扩展性,是从发展战略的高度去认识交通系统的发展与资源和环境的关系,它包... 绿色交通是实现健康的、可持续发展的城市交通系统的必由之路。介绍了绿色交通的来源、发展目标以及这一概念涵盖的内容。绿色交通的核心是资源、环境和系统的可扩展性,是从发展战略的高度去认识交通系统的发展与资源和环境的关系,它包括交通系统内部的优化及交通系统与外部系统的协调、共生。最后介绍了国外在交通发展中可以借鉴的做法,并根据中国国情提出一些现实可行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交通 可持续发展 城市交通系统 中国 公共交通 城市用地
下载PDF
关于我国尽快实行综合运输管理体制的思考 被引量:26
12
作者 荣朝和 《中国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0-16,共7页
我国运输业的发展正在进入一个重要的阶段转换时期,运输系统本身越来越复杂,交通运输与社会经济及资源环境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对运输方式之间连接性、一体化以及可持续运输发展方式的要求也已经越来越强烈,而目前条块分割的运输业管理体... 我国运输业的发展正在进入一个重要的阶段转换时期,运输系统本身越来越复杂,交通运输与社会经济及资源环境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对运输方式之间连接性、一体化以及可持续运输发展方式的要求也已经越来越强烈,而目前条块分割的运输业管理体制正在成为我国运输业进一步健康发展的主要障碍。必须尽快克服体制障碍,提高驾驭现代运输管理体制的能力。通过组建运输部、制定综合运输政策与规划等步骤形成综合运输管理体制,是比单纯提高运输能力和技术水平更为迫切的重大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运输 发展阶段 复杂性 一体化 综合运输 管理体制
下载PDF
基于灰加权关联度的公路主枢纽站场布局决策方法 被引量:16
13
作者 郭晓汾 徐双应 闫广维 《中国公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83-88,共6页
基于AHP和灰加权关联度理论,提出了公路主枢纽货运系统站场布局评价指标体系建立及权重确定、方案比选择优的决策分析方法,并编制了相应辅助决策软件。
关键词 公路主枢纽 站场布局 AHP 灰加权关联度
下载PDF
根系氮吸收过程及其主要调节因子 被引量:34
14
作者 霍常富 孙海龙 +1 位作者 范志强 王政权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356-1364,共9页
氮(N)是植物根系吸收最多的矿质元素之一.全球变化将使土壤中N的有效性发生改变,影响陆地生态系统碳分配格局与过程.研究根系N吸收及其调控对预测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具有重要理论意义.由于土壤中存在多种形态的N源,长期的生物进化和环... 氮(N)是植物根系吸收最多的矿质元素之一.全球变化将使土壤中N的有效性发生改变,影响陆地生态系统碳分配格局与过程.研究根系N吸收及其调控对预测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具有重要理论意义.由于土壤中存在多种形态的N源,长期的生物进化和环境适应导致植物根系对不同形态N的吸收部位、机理及调控有较大差别.因此,植物长期生长在以某一形态N源为主的土壤上就形成了不同的N吸收机制和策略.本文简述了近年来在植物根系N吸收和调控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重点评述了不同形态N在土壤中的生物有效性,根系N吸收部位,N在木质部中的装载和运输,不同形态N(NO3-、NH4+和有机氮)的吸收机制,以及根系N吸收的自身信号调控和环境因子对根系N吸收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目前根系N吸收研究中存在的几个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吸收 调控 氮运输 溢泌 根系
下载PDF
高密度开发城市交通系统对土地利用的影响作用研究——以广州为例 被引量:29
15
作者 毛蒋兴 阎小培 《经济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85-188,210,共5页
在评述国内外城市交通系统对土地利用影响作用研究的基础上,以广州为案例,利用有关政府部门资料、统计资料和实地调查资料,引入定量分析和GIS、RS空间分析技术,系统全面地研究了我国高密度开发城市交通系统对土地利用的影响作用。首先... 在评述国内外城市交通系统对土地利用影响作用研究的基础上,以广州为案例,利用有关政府部门资料、统计资料和实地调查资料,引入定量分析和GIS、RS空间分析技术,系统全面地研究了我国高密度开发城市交通系统对土地利用的影响作用。首先论述了城市交通系统发展对城市空间格局演化的引导作用;接着应用GIS和RS技术分析论证了城市交通系统建设对土地利用开发的刺激作用;然后应用GIS技术和多元统计分析方法探讨了城市交通系统对土地利用价格的影响作用;最后阐明了城市交通系统对广州各类用地布局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交通系统 土地利用 影响作用 高密度 广州 多元统计分析 GIS技术 政府部门 调查资料 统计资料 定量分析 分析技术 引导作用 空间格局 系统发展 刺激作用 系统建设 分析论证 方法探讨 用地布局 国内外 RS 应用 价格
下载PDF
中国出行即服务(MaaS)体系框架与发展路径研究 被引量:31
16
作者 刘向龙 刘好德 +2 位作者 李香静 周晓航 杨新征 《交通运输研究》 2019年第3期1-9,共9页
为打造以乘客为中心的门到门高度整合的一站式出行即服务(Mobilitya sa Service,MaaS)模式,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MaaS体系框架和发展路径,在全面分析MaaS典型特征、影响因素以及全球典型MaaS体系框架的基础上,首先对比了MaaS与传统运输服... 为打造以乘客为中心的门到门高度整合的一站式出行即服务(Mobilitya sa Service,MaaS)模式,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MaaS体系框架和发展路径,在全面分析MaaS典型特征、影响因素以及全球典型MaaS体系框架的基础上,首先对比了MaaS与传统运输服务模式的差异,然后提出了涵盖乘客、交通运营商、数据服务商、MaaS服务商、政府部门等各利益相关方的MaaS体系框架并设计各方的职责和相互关系。最后通过系统梳理我国不同公共运输模式在管理体制、运营模式、身份认证、安全检查、支付清分等方面的现状与问题,考虑不同出行服务模式在不同业务层级间整合的难易程度,对我国MaaS体系的发展阶段进行了划分,并从基础能力、关键技术、应用示范、合作伙伴关系等方面提出了我国MaaS体系发展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慧出行 出行即服务(MaaS) 共享出行 体系框架 发展路径
下载PDF
济阳坳陷西部惠民凹陷第三纪火山岩型油藏成藏机理研究 被引量:25
17
作者 初宝杰 向才富 +2 位作者 姜在兴 夏斌 于俊峰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201-208,共8页
在全面剖析济阳坳陷惠民凹陷第三纪火成岩空间分布规律的基础上 ,对本区火山岩的成藏机理进行了深入研究 ,总结了惠民凹陷火山岩型油气藏的成藏模式。惠民凹陷的主要烃源岩来自于南部的临南洼陷和北部的滋镇洼陷 ,由于本区火成岩主要沿 ... 在全面剖析济阳坳陷惠民凹陷第三纪火成岩空间分布规律的基础上 ,对本区火山岩的成藏机理进行了深入研究 ,总结了惠民凹陷火山岩型油气藏的成藏模式。惠民凹陷的主要烃源岩来自于南部的临南洼陷和北部的滋镇洼陷 ,由于本区火成岩主要沿 2个生烃凹陷间隆起带的临邑帚状断裂带展布 ,保证了火山岩带有充足的油源条件。油气运移的输导体系是由渗透性砂岩、断层、裂缝和不整合面的三维空间组合 ,研究区的临邑帚状断裂带、多期发育的裂缝和不整合面对油气向火山岩储层的运移至关重要。储集空间是储层质量好坏的决定因素 ,惠民凹陷的火山岩储层存在各种的原生储集空间 ,同时由于次生的断层活动和火成岩拱张作用形成了丰富的次生储集空间 ,极大地改善了本区火成岩的储层物性 ,是本区形成各类火成岩圈闭和油藏的保证。本区火成岩存在 3种类型的油气藏 ,即火成岩作为储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山岩型油气藏 储集空间 输导体系 惠民凹陷
下载PDF
公交导向发展策略及其在中国城市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1
18
作者 杨忠振 李大洲 《城市交通》 2004年第2期15-18,共4页
本文 从城市 土地利 用与交通 的互动 关系出 发,回顾国外一些 城市的交通发展 情况,指出城市交通模式可以改变土 地利用格局。详细介绍 城市土地利用与交通规 划协 调 发展 的理 想模 式——公交 导向 发 展 (TO D ),并对 我国城市实施... 本文 从城市 土地利 用与交通 的互动 关系出 发,回顾国外一些 城市的交通发展 情况,指出城市交通模式可以改变土 地利用格局。详细介绍 城市土地利用与交通规 划协 调 发展 的理 想模 式——公交 导向 发 展 (TO D ),并对 我国城市实施TO D 策略 进行全面的分析和探 讨,提出适合我国城市 发展的土地利用策 略及交通体系。最后以大 连市 为研 究对 象, 结合 “大大 连” 建设 的远 景目 标,提 出以轨道交通为 主体的TO D 型土地开发策 略,力争通过交通模式的改变使城市的土地利用布局得以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交通模式 公交导向 轨道交通 可持续发展
下载PDF
新加坡的居住环境设计 被引量:9
19
作者 于一凡 《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49-51,共3页
介绍并分析了新加坡居住环境设计的手法与特点 。
关键词 建筑空间 绿化空间 新加坡 居住环境设计
下载PDF
“源-储-输导系统”联控煤系气富集成藏机制——以鄂尔多斯盆地东缘为例 被引量:25
20
作者 李勇 许卫凯 +5 位作者 高计县 吴鹏 陶传奇 田阳 李军辉 张怡乐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2440-2453,共14页
煤系气资源丰富,如何系统认识煤系多种非常规天然气富集成藏机制,是实现气藏有效开发的关键。从“源-储-输导系统”时空耦合配置角度,阐明煤系生烃—运聚—成藏的关键过程和主控因素,建立煤系气富集序列,丰富煤系气综合成藏内涵。稳定... 煤系气资源丰富,如何系统认识煤系多种非常规天然气富集成藏机制,是实现气藏有效开发的关键。从“源-储-输导系统”时空耦合配置角度,阐明煤系生烃—运聚—成藏的关键过程和主控因素,建立煤系气富集序列,丰富煤系气综合成藏内涵。稳定烃源岩是煤系气富集的基础,沉积微相宏观上控制优势储层展布,储层物性微观上决定成藏有效性,在输导体系影响下动态调整构成煤系综合含气系统。输导系统和储集系统受控于构造、沉积和成岩作用,生烃强度和生烃演化过程直接影响气体运移和聚集,输导系统转换是界定源内滞留和源外富集成藏的关键因素。输导系统转换界面之下,以煤系煤层和页岩内部发育的微纳米孔喉网络作为储集系统,煤系气在其中不运移或短距离运移;界面之上以砂体、裂缝和断层作为输导系统,煤系气就近或远距离运移。在此基础上,提出煤系气综合成藏序列,包括原位滞留型(包括太原组和山西组煤层气及页岩气)、近源充注型(包括山西组和下石盒子组致密气)和远源调整型(包括上石盒子组、石千峰组砂岩气和马家沟组灰岩气)的煤系气综合聚集模式,借此分析了华北地台煤系气富集规律和勘探方向,为煤系多气多层综合开发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系非常规天然气 微相控储 物性控藏 输导系统 源内滞留 源外富集 鄂尔多斯盆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