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1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潮流场对渤、黄、东海陆架底质分布的控制作用 被引量:30
1
作者 朱玉荣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7-13,共7页
运用二维潮流数学模型 ,模拟了渤、黄、东海陆架的 M2 潮汐、潮流。结果表明 ,渤、黄、东海陆架的潮流有强弱之分以及往复流和旋转流之别。在此基础上 ,计算了 8种粒径泥沙的潮平均悬移输沙率、潮平均推移输沙率以及相应的输沙率散度。... 运用二维潮流数学模型 ,模拟了渤、黄、东海陆架的 M2 潮汐、潮流。结果表明 ,渤、黄、东海陆架的潮流有强弱之分以及往复流和旋转流之别。在此基础上 ,计算了 8种粒径泥沙的潮平均悬移输沙率、潮平均推移输沙率以及相应的输沙率散度。根据输沙率散度的正负 ,划分了海底冲刷区与淤积区。根据不同粒径泥沙输沙率散度的相对大小 ,确定出海底的主要底质类型为砂质沉积、粉砂质泥沉积和以粉砂为主的混合沉积。计算结果表明 ,海底 3种主要底质类型的分布格局与海底的冲淤格局以及与输沙率矢量的发散和聚合状况基本一致。在渤、黄、东海陆架 ,沙脊主要在强往复流区形成 ,沙席主要在强或较强的旋转流区形成 ,泥质沉积主要在弱潮流区形成。砂质沉积、泥质沉积以及混合沉积这 3种主要底质类型并非孤立存在 ,而是受渤、黄、东海陆架潮流场控制而形成的一个完整的潮流沉积体系。渤、黄、东海陆架的砂质沉积与泥质沉积并非残留沉积 ,而是潮流沉积。在没有冷涡的情况下 ,黄、东海陆架的典型泥质沉积在弱潮流环境中同样可以形成 ,因此 ,认为冷涡并非黄、东海陆架典型泥质沉积形成的必要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底质分布 潮流 沉积动力学 渤海 黄海 东海 大陆架
下载PDF
九龙江河口湾泥沙运移特点与沉积动力机制 被引量:28
2
作者 蔡锋 黄敏芬 +1 位作者 苏贤泽 张海峰 《台湾海峡》 CAS CSCD 1999年第4期418-424,共7页
本文研究了九龙江河口湾的泥沙运动特点与沉积动力机制。结果表 明:(1)泥沙主要来源于河流输沙和潮流输沙;潮流输沙量明显大于河流输沙量;涨潮 输沙量通常大于落潮输沙量;潮流输沙在枯水期尤为显著,而河流输沙则集中在洪水 期... 本文研究了九龙江河口湾的泥沙运动特点与沉积动力机制。结果表 明:(1)泥沙主要来源于河流输沙和潮流输沙;潮流输沙量明显大于河流输沙量;涨潮 输沙量通常大于落潮输沙量;潮流输沙在枯水期尤为显著,而河流输沙则集中在洪水 期。(2)底沙推移运动主要发生在水道床面,系局部冲刷所致;推移质输沙表现为沙洲 推移,沙嘴延伸或水下沙体游移;研究发现,在涨潮流占优势的鸡屿北水道有反向(向 西)推移质输沙的迹象。(3)自60年代以来,九龙江河口上方各河道相继建闸截水,加 强了河口湾潮流势力,使得悬移质泥沙运动呈现较强的规律性,即具有洪出枯进、上 出下进和南出北进的明显趋势,以致在湾内新形成两对较大泥质淤积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九龙江口 泥沙运移 沉积动力学
下载PDF
线路不平顺对高速磁浮铁路动力响应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25
3
作者 时瑾 魏庆朝 《工程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54-159,86,共7页
基于动力有限元和耦合振动理论建立了高速磁浮列车-轨道梁动力学模型。通过仿真计算得到了高速磁浮线路确定性不平顺及随机不平顺对系统动力指标影响规律,提出了控制磁浮线路不平顺的参考建议。
关键词 铁路运输 磁浮 耦合动力学 线路不平顺 车辆
下载PDF
高速磁浮桥上轨道梁振动特性初步研究 被引量:17
4
作者 邓亚士 魏庆朝 时瑾 《振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48-254,共7页
将磁浮车辆、桥上轨道梁及下部桥梁视为整体大系统,建立磁浮车辆-轨道梁-桥梁动力耦合模型,并应用Fortran语言进行程序设计,利用其进行计算机仿真,研究在不同幅值、不同波数和不同波长的正弦不平顺作用下的系统振动响应规律。
关键词 轨道交通 磁悬浮 耦合动力学 轨道不平顺 仿真
下载PDF
随机不平顺激励下磁浮车辆轨道梁动力响应 被引量:13
5
作者 时瑾 魏庆朝 +1 位作者 万传风 邓亚士 《力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850-857,共8页
建立了高速常导磁浮交通车辆轨道梁空间耦合模型,探讨了合理的磁浮线路功率谱形式,利用分离迭代的数值积分方法求解了大规模非线性耦合动力方程.利用计算结果分析了随机不平顺对系统动力学指标影响规律,并采用功率谱密度曲线进行了谱分... 建立了高速常导磁浮交通车辆轨道梁空间耦合模型,探讨了合理的磁浮线路功率谱形式,利用分离迭代的数值积分方法求解了大规模非线性耦合动力方程.利用计算结果分析了随机不平顺对系统动力学指标影响规律,并采用功率谱密度曲线进行了谱分析,得到了高速磁浮交通车梁耦合系统随机振动的基本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运输 磁悬浮 耦合动力学 线路不平顺 轨道梁
下载PDF
A Spatial-Temporal Network Perspective for the Propagation Dynamics of Air Traffic Delays 被引量:13
6
作者 Qing Cai Sameer Alam Vu N.Duong 《Engineering》 SCIE EI 2021年第4期452-464,共13页
Intractable delays occur in air traffic due to the imbalance between ever-increasing air traffic demand and limited airspace capacity.As air traffic is associated with complex air transport systems,delays can be magni... Intractable delays occur in air traffic due to the imbalance between ever-increasing air traffic demand and limited airspace capacity.As air traffic is associated with complex air transport systems,delays can be magnified and propagated throughout these systems,resulting in the emergent behavior known as delay propagation.An understanding of delay propagation dynamics is pertinent to modern air traffic management.In this work,we present a complex network perspective of delay propagation dynamics.Specifically,we model air traffic scenarios using spatial–temporal networks with airports as the nodes.To establish the dynamic edges between the nodes,we develop a delay propagation method and apply it to a given set of air traffic schedules.Based on the constructed spatial-temporal networks,we suggest three metrics-magnitude,severity,and speed-to gauge delay propagation dynamics.To validate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proposed method,we carry out case studies on domestic flights in the Southeastern Asia region(SAR)and the United States.Experiments demonstrate that the propagation magnitude in terms of the number of flights affected by delay propagation and the amount of propagated delays for the US traffic are respectively five and ten times those of the SAR.Experiments further reveal that the propagation speed for US traffic is eight times faster than that of the SAR.The delay propagation dynamics reveal that about six hub airports in the SAR have significant propagated delays,while the situation in the United States is considerably worse,with a corresponding number of around 16.This work provides a potent tool for tracing the evolution of air traffic delay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ir traffic transport systems Delay propagation dynamics Spatial–temporal networks
下载PDF
东北典型黑土区乌裕尔河中游泥沙输移月年时间尺度特征 被引量:13
7
作者 方海燕 蔡强国 李秋艳 《泥沙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6-21,共6页
水土流失是土壤侵蚀、泥沙输移和沉积的统一体。东北黑土区有关河流泥沙输移时间尺度的研究有助于更好的揭示黑土区土壤侵蚀规律和泥沙运移机制。本文以典型黑土区乌裕尔河中游依安水文站为研究对象,利用该站1957-1989年33年月、年时间... 水土流失是土壤侵蚀、泥沙输移和沉积的统一体。东北黑土区有关河流泥沙输移时间尺度的研究有助于更好的揭示黑土区土壤侵蚀规律和泥沙运移机制。本文以典型黑土区乌裕尔河中游依安水文站为研究对象,利用该站1957-1989年33年月、年时间尺度上的水沙数据,对黑土区河流泥沙输移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认为,在月时间尺度上,水沙关系松散,径流量对泥沙量的决定系数为53.8%;年内月泥沙量存在着两个峰值,分别发生在春季的5月份和夏季的7月份,流域泥沙存在"存储-释放"的过程。流域泥沙量年际尺度差异大,受人类活动的影响,1957年以来,泥沙量和径流产沙能力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典型黑土区 乌裕尔河 泥沙输移 时间动态
下载PDF
四旋翼吊挂运输系统动态反馈线性化轨迹控制 被引量:13
8
作者 梁晓 胡欲立 《自动化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993-2002,共10页
三维空间下的四旋翼吊挂运输系统是一种欠驱动、强耦合、多变量的非线性系统.根据系统的动力学特点,将系统分解为双质点系绳连接子系统和四旋翼姿态控制子系统.选择与系统自由度维数相同的广义坐标并基于虚位移原理计算对应的广义力,从... 三维空间下的四旋翼吊挂运输系统是一种欠驱动、强耦合、多变量的非线性系统.根据系统的动力学特点,将系统分解为双质点系绳连接子系统和四旋翼姿态控制子系统.选择与系统自由度维数相同的广义坐标并基于虚位移原理计算对应的广义力,从而建立系统的拉格朗日动力学方程.利用微分平滑特性证明了运输系统存在平凡零动态,因此可通过动态反馈转化为线性和能控系统.经过2次动态扩展和变量代换,原系统扩展为总相对阶等于系统状态维度的线性能控系统.基于赫尔维茨稳定性判据,设计了跟踪误差指数收敛的动态反馈控制律.该方法可作为一类非线性系统控制器设计的标准方法.最后以三维空间的螺旋曲线及水平面内频率变化的圆周曲线为参考轨迹进行仿真,仿真结果验证了控制系统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旋翼 运输 零动态 动态反馈
下载PDF
常导磁悬浮铁路磁轨关系研究 被引量:8
9
作者 时瑾 魏庆朝 《北方交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41-44,共4页
磁浮车辆与轨道梁相互作用不同于轮轨列车在于电磁悬浮取代了轮轨关系,磁轨关系是磁浮系统动力学研究的关键.通过对有源主动控制的电磁悬浮力特性研究,探讨了电磁作用的基本规律,为线性化磁轨关系提供了理论依据,并通过动力学数值模拟... 磁浮车辆与轨道梁相互作用不同于轮轨列车在于电磁悬浮取代了轮轨关系,磁轨关系是磁浮系统动力学研究的关键.通过对有源主动控制的电磁悬浮力特性研究,探讨了电磁作用的基本规律,为线性化磁轨关系提供了理论依据,并通过动力学数值模拟表明这种处理具有足够的精度,为开展磁浮车辆与结构动力相互作用研究提供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运输 磁悬浮 磁轨关系 耦合动力学
下载PDF
基于系统动力学的城市货车限行问题研究 被引量:10
10
作者 杨扬 杨小佳 《公路交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50-158,共9页
为了分析货车限行政策对城市的影响,运用系统动力学理论,建立了城市经济、城市货运成本、城市交通出行、城市环境各子系统之间相互影响和作用的反馈机制。设计了系统流图,并结合变量之间量化公式的构造,构建了城市货车限行政策的系统动... 为了分析货车限行政策对城市的影响,运用系统动力学理论,建立了城市经济、城市货运成本、城市交通出行、城市环境各子系统之间相互影响和作用的反馈机制。设计了系统流图,并结合变量之间量化公式的构造,构建了城市货车限行政策的系统动力学模型。以昆明市的货车限行政策为例进行了仿真模拟。仿真结果表明:城市不应该对货运车辆实行全天限行,单纯对货运车辆进行限行对于解决城市交通拥堵作用有限;货车限行后所带来的"客改货"车辆将会增加城市道路上的机动车数量、降低货车的运输效率、提高物流成本和加剧环境污染等。最后,针对仿真结果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完善城市物流园区等基础设施;推行共同配送模式;大力发展新能源城市配送车辆完成城市配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输经济 计算机仿真 系统动力学 城市货运 城市货车限行政策
原文传递
公路货物运输系统动力学模型及其应用 被引量:9
11
作者 武慧荣 崔淑华 张文会 《公路交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49-153,共5页
公路货物运输系统不仅是一个动态的、非线性的复杂系统,而且受众多因素影响。为了提高公路货物运输系统预测的精度,采用系统动力学方法,考虑系统中经济、人口、运输需求、运输供给、运输价格、其他运输方式等多个相关因素,分析因素间的... 公路货物运输系统不仅是一个动态的、非线性的复杂系统,而且受众多因素影响。为了提高公路货物运输系统预测的精度,采用系统动力学方法,考虑系统中经济、人口、运输需求、运输供给、运输价格、其他运输方式等多个相关因素,分析因素间的因果关系。在构建因果关系图和分析因果反馈环的基础上建立了公路货物运输系统的SD(System Dynamics)模型,并应用黑龙江省公路货物运输相关统计数据对模型进行了仿真和验证,结果证明应用该模型进行公路货物运输系统预测是有效可行的,且预测精度比传统预测方法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输经济 预测 系统动力学 公路货物运输
原文传递
直线电机地铁车轨系统动力响应分析 被引量:7
12
作者 冯雅薇 魏庆朝 +1 位作者 高亮 时瑾 《工程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159-164,122,共7页
直线电机地铁系统是一种新型的城市轨道交通模式,它采用直线感应电机牵引,轮轨支撑导向。根据系统特点,建立直线电机地铁系统垂向车辆-轨道耦合模型。在此基础上编制计算机仿真程序,分析确定性不平顺对车辆和轨道动力响应特性及直线电... 直线电机地铁系统是一种新型的城市轨道交通模式,它采用直线感应电机牵引,轮轨支撑导向。根据系统特点,建立直线电机地铁系统垂向车辆-轨道耦合模型。在此基础上编制计算机仿真程序,分析确定性不平顺对车辆和轨道动力响应特性及直线电机气隙变化的影响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运输 直线电机地铁 耦合动力学 不平顺 动力响应
下载PDF
Aeolian transport over a developing transverse dune 被引量:7
13
作者 ZhiBao DONG Ping LV +1 位作者 ZhengCai ZHANG JunFeng LU 《Journal of Arid Land》 SCIE CSCD 2014年第3期243-254,共12页
The spatial and temporal changes in aeolian transport over a dune are fundamental factors that control the morphology of the dune. In the present study, we obtained direct field observations of aeolian transport over ... The spatial and temporal changes in aeolian transport over a dune are fundamental factors that control the morphology of the dune. In the present study, we obtained direct field observations of aeolian transport over a developing transverse dune at the Shapotou Aeolian Experiment Site in the southeastern part of China's Tengger Desert. The transport rate versus wind speed relationship relationships over flat surfaces and over dunes that are s complicated over a developing dune compared with the n equilibrium with the wind. We obtained trend lines for transport rate over the transverse dune versus distance. The transport rate generally increased from the toe to the crest above the stoss slope, but the difference in transport rate between the crest and the toe was smaller than those that have been proposed for taller dunes. The crest/toe ratio for transport rates therefore seems to depend greatly on dune height. Flux density profiles for different points above the dune at different wind speeds were well described by the exponential decay law, as has been proposed for saltation flux density profiles. Coefficients in the flux density profile function can be defined in terms of the transport rate and wind speed. However, the dependence of relative decay rate with height and average saltation height on wind speed was weaker than that observed in a wind tunnel and above a fiat surface. The preliminary results obtained in this study require more evidence from field observations to fully describe aeolian transport above developing dun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eolian transport aeolian geomorphology dune dynamics
下载PDF
土壤侵蚀的3个基本动力学过程 被引量:6
14
作者 刘青泉 安翼 《科技导报》 CAS CSCD 2007年第14期28-37,共10页
简要介绍了土壤侵蚀的基本特征,将土壤侵蚀过程概括为3个基本的动力学过程,即降雨导致的坡面产流过程、表面流对土壤颗粒的剥蚀过程,以及表面流的汇集和输沙过程。进一步对3个基本过程的基本内容和涉及的科学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概括,并由... 简要介绍了土壤侵蚀的基本特征,将土壤侵蚀过程概括为3个基本的动力学过程,即降雨导致的坡面产流过程、表面流对土壤颗粒的剥蚀过程,以及表面流的汇集和输沙过程。进一步对3个基本过程的基本内容和涉及的科学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概括,并由此讨论了土壤侵蚀动力学研究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坡面流 土壤侵蚀 坡面流汇集 泥沙输移 动力学过程
下载PDF
岩浆运移动力学及其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5
作者 徐兴旺 王杰 +2 位作者 张宝林 秦克章 蔡新平 《地球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61-371,共11页
岩浆运移动力学是岩浆动力学的重要分支领域,研究内容包括5个方面:运移方式、运移通道、运移途径、运移动力与运移过程的成矿作用。就这5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系统回顾,对尚待进一步研究的科学问题进行了归纳与总结,指出浮力不是弹性岩... 岩浆运移动力学是岩浆动力学的重要分支领域,研究内容包括5个方面:运移方式、运移通道、运移途径、运移动力与运移过程的成矿作用。就这5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系统回顾,对尚待进一步研究的科学问题进行了归纳与总结,指出浮力不是弹性岩石圈岩浆运移上升的驱动力,而上地幔岩浆运移方式、弹性岩石圈岩浆往上运移驱动力、岩浆自主破裂形成的动力学机制、中途停歇岩浆重起动再运移的驱动机制、岩浆再停歇和运移过程的结晶与分异及其与围岩相互作用和伴生的元素富集与成矿作用等问题是岩浆运移动力学是尚待进一步攻关与研究的关键性科学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浆 运移 动力学 科学问题
下载PDF
Flight Characteristics Analysis Based on QAR Data of a Jet Transport During Landing at a High-altitude Airport 被引量:5
16
作者 C.Edward Lan WU Kaiyuan YU Jiang 《Chinese Journal of Aeronautics》 SCIE EI CSCD 2012年第1期13-24,共12页
Flight data of a twin-jet transport aircraft in revenue flight are analyzed for potential safety problems. Data from the quick access recorder (QAR) are first filtered through the kinematic compatibility analysis. T... Flight data of a twin-jet transport aircraft in revenue flight are analyzed for potential safety problems. Data from the quick access recorder (QAR) are first filtered through the kinematic compatibility analysis. The filtered data are then organized into longitudinal- and lateral-directional aerodynamic model data with dynamic ground effect. The dynamic ground effect requires the radio height and sink rate in the models. The model data are then refined into numerical models through a fuzzy logic algorithm without data smoothing in advance. These numerical models describe nonlinear and unsteady aerodynamics and are used in nonlinear flight dynamics simulation. For the jet transport under study, it is found that the effect of crosswind is significant enough to excite the Dutch roll motion. Through a linearized analysis in flight dynamics at every instant of time, the Dutch roll motion is found to be in nonlinear oscillation without clear damping of the amplitude. In the analysis, all stability derivatives vary with time and hence are nonlinear functions of state variables. Since the Dutch roll motion is not damped despite the fact that a full-time yaw damper is engaged, it is concluded that the design data for the yaw damper is not sufficiently realistic and the contribution of time derivative of sideslip angle to damping should be considered. As a result of nonlinear flight simulation, the vertical wind acting on the aircraft is estimated to be mostly updraft which varies along the flight path before touchdown. Varying updraft appears to make the descent rate more difficult to control to result in a higher g-load at touchdow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jet transport unsteady aerodynamics nonlinear aerodynamics flight dynamics flight safety quick access recorder data
原文传递
基于系统动力学的道路运输能源需求预测——以辽宁省为例 被引量:6
17
作者 唐丽敏 王艺澄 王盼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91-96,共6页
深入分析了辽宁省道路运输与经济、人口及能源子系统间的相互作用关系,构建了辽宁省道路运输能源需求系统动力学模型,并参照社会经济发展及道路运输相关规划目标,进行了预测与情景模拟。研究表明:2020年辽宁省道路运输能源需求量约1800... 深入分析了辽宁省道路运输与经济、人口及能源子系统间的相互作用关系,构建了辽宁省道路运输能源需求系统动力学模型,并参照社会经济发展及道路运输相关规划目标,进行了预测与情景模拟。研究表明:2020年辽宁省道路运输能源需求量约1800万吨标准煤;"十三五"期间,辽宁省货运周转量年均增长2.38%,客运周转量年均增长4.2%;产业结构调整将改变能源需求量,第三产业比重增加5%时,能源需求量能够减少1.1%;营运货车单位周转量能源消耗量降低14.3%时,能源需求量可降低2.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运输工程 道路运输 能源需求量 系统动力学 预测 情景模拟
下载PDF
城市公交系统动态模拟 被引量:5
18
作者 郑晨辉 杨国利 王大淼 《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4年第2期255-257,共3页
交通紧张是大城市最突出的问题之一,我国在发展城市经济的同时,公交运输问题的解决势在必行.运用系统动力学的原理和方法,在具体分析城市公交系统诸方面因素的基础上,构建了城市公交系统的动力学模型,该模型一方面可通过计算机仿真模拟... 交通紧张是大城市最突出的问题之一,我国在发展城市经济的同时,公交运输问题的解决势在必行.运用系统动力学的原理和方法,在具体分析城市公交系统诸方面因素的基础上,构建了城市公交系统的动力学模型,该模型一方面可通过计算机仿真模拟,另一方面将图形方式与数量方式相结合,展开系统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公交系统 动态模拟 系统动力学 结构分析
下载PDF
区域综合货运系统与经济发展互动模型 被引量:5
19
作者 金凌 何明 +1 位作者 吴才锐 冉江宇 《公路交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27-131,共5页
将系统动力学理论应用于区域综合货运系统与经济发展的相互影响定量分析中,通过分析货运供需系统因果关系,研究货运需求、货运缺口、经济发展、运输投资等系统影响因素之间的反馈环路。在此基础上建立系统流图,构建货运系统与区域经济... 将系统动力学理论应用于区域综合货运系统与经济发展的相互影响定量分析中,通过分析货运供需系统因果关系,研究货运需求、货运缺口、经济发展、运输投资等系统影响因素之间的反馈环路。在此基础上建立系统流图,构建货运系统与区域经济互动关系系统动力学模型。通过仿真试验,分析了运输投资比例、产业结构等与货运生成总量及货运缺口之间的定量关系。结果表明,运输基础设施投资比例的提高,能有效改善货运供给能力的不足,使得货运缺口减小,促进经济的增长;第1、2产业对于货运生成总量的贡献较大,第3产业对货运生成总量的贡献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输经济 供需关系 系统动力学 反馈
原文传递
Effects of Nonlinear Time-Delay on a Stochastic Asymmetric System 被引量:4
20
作者 王九云 朱春莲 +1 位作者 贾亚 李家荣 《Chinese Physics Letters》 SCIE CAS CSCD 2006年第6期1398-1401,共4页
We numerically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nonlinear time-delay on the stochastic system. With the delay time increasing, it is found that the peak of probability distribution in low steady states is decreased, and the... We numerically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nonlinear time-delay on the stochastic system. With the delay time increasing, it is found that the peak of probability distribution in low steady states is decreased, and the peak of probability distribution in high steady states is increased. The mean of state variable, the normalized variance, and the normalized autocorrelation function which quantifies the concentrated degree are slowly varied for small delay time. However, the mean of state variable is rapidly increased, and the normalized variance and the normalized autocorrelation function is rapidly decreased for large delay tim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ENETIC REGULATORY SYSTEMS SINGLE-MODE LASER MULTIPLICATIVE NOISE DRIVEN OSCILLATIONS RESONANCE transport dynamics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