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5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原发性肝癌治疗进展 被引量:5
1
作者 张清华 刘景丰 《医学综述》 2008年第10期1479-1481,共3页
外科治疗是肝癌的最佳治疗方法,肝移植的出现进一步提高了肝癌的治愈率,经皮治疗是小肝癌患者不能手术的另一种治疗方法,经动脉化学栓塞是目前已明确对生存有益的惟一姑息性治疗方法,化学疗法有效率绝大多数在20%以下,抗雄激素治疗已确... 外科治疗是肝癌的最佳治疗方法,肝移植的出现进一步提高了肝癌的治愈率,经皮治疗是小肝癌患者不能手术的另一种治疗方法,经动脉化学栓塞是目前已明确对生存有益的惟一姑息性治疗方法,化学疗法有效率绝大多数在20%以下,抗雄激素治疗已确定无效,而基于生物学科学进步而发展的生物治疗越来越受到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外科手术 肝移植术 生物疗法 综合治疗
下载PDF
肝移植围手术期的危险因素与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关系分析 被引量:6
2
作者 蔡志仕 江艺 +2 位作者 吕立志 张小进 蔡秋程 《临床外科杂志》 2008年第12期808-810,共3页
目的探讨肝移植围手术期的危险因素与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3年4月至2007年3月行肝移植手术的终末期肝病患者107例,单因素兼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术前、术中和术后的一些因素与肝移植术后肺部并发症情况... 目的探讨肝移植围手术期的危险因素与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3年4月至2007年3月行肝移植手术的终末期肝病患者107例,单因素兼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术前、术中和术后的一些因素与肝移植术后肺部并发症情况的相关性。结果本研究所有患者的肺部并发症发生率为60.8。术前Meld评分≥25分(P=0.041),术中输液总量>10L(P=0.026),输血液制品总量>4L(P=0.033)是术后发生肺部并发症的危险因素,而术后前3d至少有2d的液体平衡≤-300ml(P=0.021)是保护因素。结论肝移植术前改善基础状况,术中控制输液量、减少输血液制品量,术后尽早实现液体出入量的负平衡可减少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移植术 肺部并发症 危险因素
下载PDF
原发性肝癌与肝硬化患者在肝移植术中血液动力学、酸碱平衡和电解质的变化及处理 被引量:2
3
作者 周峰 熊君宇 +1 位作者 田嘉欣 魏志义 《大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9年第5期565-569,共5页
[目的]观察分析不同原发肝脏疾病患者肝移植术中血液动力学、酸碱平衡和电解质变化的原因及处理方法。[方法]将择期行同种异体肝移植患者按原发疾病分组:原发肝癌肝移植组(A组,29例),平均年龄(49±7)岁,体重(60±12)kg,ASAⅡ-Ⅲ... [目的]观察分析不同原发肝脏疾病患者肝移植术中血液动力学、酸碱平衡和电解质变化的原因及处理方法。[方法]将择期行同种异体肝移植患者按原发疾病分组:原发肝癌肝移植组(A组,29例),平均年龄(49±7)岁,体重(60±12)kg,ASAⅡ-Ⅲ级;肝硬化肝移植组(B组,26例),平均年龄(56±9)岁,体重(58±15)kg,ASAⅢ-Ⅳ。两组患者心、肺、肾功能术前检查正常,两组术式均为改良背驮式肝移植术式。观察记录两组麻醉过程中血液动力学、电解质以及酸碱平衡变化及处理结果。[结果]诱导期肝硬化组血液动力学变化明显,插管后SBP、DBP、HR均升高,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原发肝癌组组间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原发肝癌肝移植组无肝期、门静脉开放即刻血液动力学变化明显,MAP、CVP、PAWP、CO、CI下降与肝硬化肝移植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原发肝癌肝移植组酸碱平衡和电解质在新肝期变化明显,钾离子升高与肝硬化肝移植组组间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中原发肝癌肝移植组较肝硬化肝移植组的血液动力学调整略复杂。[结论]开放前预处理和静脉交通支的扩张开放可能是肝硬化移植组在无肝期和新肝期血液动力学、酸碱平衡和电解质的变化较小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移植 血液动力学 酸碱平衡 电解质
下载PDF
他克莫司联合人胰高血糖素样肽-1对肝细胞中胰岛素信号通道的活化作用 被引量:2
4
作者 姚瑶 王宏宇 徐春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146-1148,共3页
目的研究人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联合他克莫司对肝中胰岛素信号通路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培养人HL7702细胞系长到对数生长期,并将细胞分为4组:空白对照组(空白培养基)、他克莫司组(5 mg·L-1他克莫司)、GLP-1组(100 nmol·... 目的研究人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联合他克莫司对肝中胰岛素信号通路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培养人HL7702细胞系长到对数生长期,并将细胞分为4组:空白对照组(空白培养基)、他克莫司组(5 mg·L-1他克莫司)、GLP-1组(100 nmol·L-1GLP-1)和联合组(以5 mg·L-1他克莫司+100nmol·L-1GLP-1),均处理细胞90 min。用免疫印迹法检检测Thr 308位点的磷酸化蛋白激酶B (p-AktThr389)、Ser 473位点的磷酸化蛋白激酶B(p-AktSer473)和Thr 389位点的磷酸化核糖体蛋白S6激酶(p-S6K1Thr389)的相对表达水平。结果空白对照组、他克莫司组、GLP-1组和联合组中p-AktThr389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1. 00±0,1. 60±0. 24,1. 81±0. 28和1. 95±0. 44;上述4组的p-S6K1Thr389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1. 00±0,1. 86±0. 41,1. 61±0. 22和1. 50±0. 18;他克莫司组、GLP-1组和联合组与空白对照组相比,上述指标的差异均有统计意义(均P <0. 05)。空白对照组、他克莫司组、GLP-1组和联合组中p-AktSer473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1. 00±0,1. 30±0. 08,1. 21±0. 23和1. 13±0. 09,他克莫司组、GLP-1组和联合组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意义(均P> 0. 05)。结论他克莫司联合GLP-1能够激活胰岛素信号通路中的Akt-m TOC-S6K1通路,提示GLP-1改善他克莫司对肝脂肪紊乱可能与Akt-m TOC-S6K1信号通路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胰高血糖素样肽-1 他克莫司 肝移植术 糖尿病 蛋白激酶B
原文传递
肝硬化伴脾亢患者肝移植术后脾功能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王彬 何开华 +3 位作者 魏珂 曹俊 程波 闵苏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09年第9期4-5,共2页
目的观察肝硬化伴脾亢患者肝移植术后外周血细胞及脾脏大小的变化,探讨肝移植对脾功能亢进的影响。方法30例行肝移植保留脾脏手术的乙肝肝硬化伴脾亢患者,测定术前及术毕,术后1、2、3、5、7、14、21、28d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计数(PLT... 目的观察肝硬化伴脾亢患者肝移植术后外周血细胞及脾脏大小的变化,探讨肝移植对脾功能亢进的影响。方法30例行肝移植保留脾脏手术的乙肝肝硬化伴脾亢患者,测定术前及术毕,术后1、2、3、5、7、14、21、28d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计数(PLT)、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术前,术后1、2、3、4周B超测定脾脏上下径、肋间厚度、脾门处脾静脉直径。结果术毕时PLT较切皮前明显增加(P<0.05),术后2d又显著降低。术后3dPLT和RBC均明显增加,一直持续至术后28d(P<0.05或P<0.01);与切皮前相比,WBC从术毕开始增加,持续至术后2d(P<0.05或P<0.01),术后3d开始下降到术前水平,并持续至术后28d(P>0.05);与术前相比,术后3周脾脏上下径及厚度开始明显减小(P<0.05),脾静脉直径术后4周明显减小(P<0.05);与切皮前相比,PT从术后2d开始降低并持续至术后28d(P<0.05或P<0.01);术毕及术后1dAPTT均较切皮前明显增加(P>0.05),术后2d又明显降低,并持续至术后28d(P<0.01)。结论肝移植能有效的治疗肝硬化伴脾功能亢进症,肝移植可保留功能亢进的脾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移植 肝硬化 凝血酶类 超声波 脾功能
下载PDF
背驮式肝移植术中LPS、TNF-α的变化
6
作者 鲁开智 崔剑 +2 位作者 文欣荣 顾健腾 陶国才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4期2329-2331,共3页
目的研究背驮式肝移植术中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 LPS)、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的变化。方法分别检测肝功能衰竭患者(HF,n=13)组和非肝功能衰竭患者(NHF,n=9)术中LPS、TNF-α的变化。时相点:手术开始30m... 目的研究背驮式肝移植术中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 LPS)、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的变化。方法分别检测肝功能衰竭患者(HF,n=13)组和非肝功能衰竭患者(NHF,n=9)术中LPS、TNF-α的变化。时相点:手术开始30min (T1),无肝期90min(T2),新肝期30min (T3),新肝期90min(T4)。结果 2组患者术中均出现较明显的LPS和TNF-α的变化,肝功能衰竭组的变化更加明显。LPS T3和TNF-α T3、T4 HF组显著性高于NHF组(P<0.05)。结论术中LPS和TNF-α的变化可能是肝功能衰竭患者术中异常血容量分布的主要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移植术 肝功能衰竭 细胞因子
下载PDF
小儿肝移植术中精准化的体温管理
7
作者 张美雪 李慧娟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6年第14期73-75,共3页
目的:探讨小儿肝移植术中体温干预的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及总结6例小儿肝移植手术患者术中采取一系列精准化的体温干预措施。结果:6例肝移植患者手术全过程体温均在36℃以上,无1例低体温发生。结论:标准化的体温管理可有效防止低体温... 目的:探讨小儿肝移植术中体温干预的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及总结6例小儿肝移植手术患者术中采取一系列精准化的体温干预措施。结果:6例肝移植患者手术全过程体温均在36℃以上,无1例低体温发生。结论:标准化的体温管理可有效防止低体温的发生,有利于肝移植手术的顺利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 肝移植术 保暖 低体温 精准体温管理
下载PDF
肝硬化合并肺高压患者行肝移植术中肺高压的处理
8
作者 欧伟明 刘洪珍 +1 位作者 王汉兵 杨承祥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6期2505-2507,共3页
目的观察肝硬化合并门肺高压患者行肝脏移植术时,联合应用前列腺素E1(PGE1)与小剂量硝酸甘油(NG)对肺、体循环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9例肝硬化合并门肺高压患者,术中持续给予PGE10.01~0.05μg/(kg·min)与NG0.5~2.0μg/(kg·... 目的观察肝硬化合并门肺高压患者行肝脏移植术时,联合应用前列腺素E1(PGE1)与小剂量硝酸甘油(NG)对肺、体循环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9例肝硬化合并门肺高压患者,术中持续给予PGE10.01~0.05μg/(kg·min)与NG0.5~2.0μg/(kg·min),观察记录术前、无肝前期、无肝期30min、新肝期30min及术毕患者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中心静脉压(CVP)、平均肺动脉压(MPAP)、肺动脉楔压(PAWP)、肺循环阻力指数(PVRI)、体循环血管阻力指数(SVRI)的变化情况。结果PGE1与小剂量NG合用可明显降低MPAP、PAWP、PVRI和SVR(IP<0.05),而MAP、HR和CVP无明显改变(P>0.05)。结论PGE1与小剂量NG合用可安全用于肝硬化合并门肺高压患者行肝移植术时肺动脉压的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合并肺动脉高压 肝脏移植术 前列腺素E1 硝酸甘油
下载PDF
原位肝移植术的手术配合100例 被引量:15
9
作者 龚芝萍 莫军军 王莺 《实用护理杂志》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20-21,共2页
关键词 原位肝移植 围术期 护理
原文传递
活体部分肝移植、全肝移植的临床研究(附22例报告) 被引量:14
10
作者 王学浩 张峰 +11 位作者 李相成 钱建民 孔连宝 成峰 张浩 李国强 孙倍成 王科 刘军 范永刚 陆森 钱晓峰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02年第2期125-127,共3页
目的:总结临床肝移植的经验。方法:对10例活体部分肝移植(包括一例活体肝移植肝动脉栓塞后施行减体积肝移植)和12例全肝移植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全组存活21例,一例原位肝移植死于多脏器功能衰竭。乙型肝炎病人... 目的:总结临床肝移植的经验。方法:对10例活体部分肝移植(包括一例活体肝移植肝动脉栓塞后施行减体积肝移植)和12例全肝移植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全组存活21例,一例原位肝移植死于多脏器功能衰竭。乙型肝炎病人采用拉米夫定加小剂量HBIg治疗,10例病人术后随访1~13月,复查发现K-F环有不同程度变浅。术后并发症:腹腔出血2例,需再次剖腹探查止血;ARDS5例;急性排斥的反应一例;急性肾功能衰竭一例。结论:肝移植是治疗终末期肝病的有效方法。完善的手术技术和正确的围手术期处理是肝移植成功的关键,活体部分肝移植是缓解供肝短缺问题又一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体部分肝移植 原位肝移植 并发症 手术方法
下载PDF
胃肠道癌的雌激素受体测定分析(附193例报告) 被引量:13
11
作者 余枫 乐竹琴 +1 位作者 王虹 王倩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CSCD 1994年第12期753-754,共2页
胃肠道癌的雌激素受体测定分析(附193例报告)上海医科大学华山医院(200040)余枫,乐竹琴,王虹,王倩近年来,国外研究发现,在乳庙之外的一些肿瘤中存在着雌激素受体(ER)[1],并用三苯氧胺作为这些肿瘤病人的术后... 胃肠道癌的雌激素受体测定分析(附193例报告)上海医科大学华山医院(200040)余枫,乐竹琴,王虹,王倩近年来,国外研究发现,在乳庙之外的一些肿瘤中存在着雌激素受体(ER)[1],并用三苯氧胺作为这些肿瘤病人的术后辅助治疗[2],我们自1992年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肠肿瘤 雌激素受体 诊断
原文传递
肝癌原位肝移植(附12例报告) 被引量:11
12
作者 夏穗生 刘敦贵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CSCD 1994年第12期722-724,共3页
1977年以来,作者行15例肝移植中有12例系肝恶性肿瘤行原位肝移植.无术中及术后即期死亡.存活3个月以上4例,半年以上2例,最长1例近9个月(264天).主要死亡原因为肝功能衰竭、急性排斥、癌肿复发和感染.鉴于对肝... 1977年以来,作者行15例肝移植中有12例系肝恶性肿瘤行原位肝移植.无术中及术后即期死亡.存活3个月以上4例,半年以上2例,最长1例近9个月(264天).主要死亡原因为肝功能衰竭、急性排斥、癌肿复发和感染.鉴于对肝癌作肝移植看法仍有分歧,作者提出肝癌新的分期,讨论了移植适应证与手术时机,认为肝移植适宜于肝癌I期b型和Ⅱ期,也有倾向于更早期的.本文分析我国肝病行肝移植结果较差的原因有:癌恶性程度高又过于晚期,经验太少,我国尚未接受脑死亡概念,致供肝质量差和大部分病例未应用环孢素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位肝移植 肝癌分期 外科手术 肝肿瘤
原文传递
供肝丹参多酚酸盐预处理减轻受体大鼠肝移植术后胆道损伤 被引量:9
13
作者 宋少华 郭闻渊 +5 位作者 傅志仁 傅宏 沈筱芸 刘芳 王正昕 丁国善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36-139,共4页
目的观察丹参多酚酸盐预处理供肝对受体大鼠肝移植术后胆道损伤的影响,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根据供体肝脏保存方法,受体大鼠随机分为UW液组、丹参多酚酸盐预处理组(UW液+0.4 mg/ml丹参多酚酸盐)、生理盐水对照组(UW液+等量生理盐... 目的观察丹参多酚酸盐预处理供肝对受体大鼠肝移植术后胆道损伤的影响,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根据供体肝脏保存方法,受体大鼠随机分为UW液组、丹参多酚酸盐预处理组(UW液+0.4 mg/ml丹参多酚酸盐)、生理盐水对照组(UW液+等量生理盐水)。大鼠行胆道持续外引流肝动脉化原位肝移植,观察移植术后1、6、24 h胆汁流量及胆汁酸盐分泌量。大鼠行肝动脉化大鼠原位肝移植,移植术后2周检测各组大鼠血清碱性磷酸酶、胆汁酸盐及总胆红素水平,观察胆道并发症发生率;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蛋白印迹法分别检测肝脏移植物内胆汁酸盐输出泵(bile salt export pump,BSEP)基因及蛋白的表达。结果与UW液组及生理盐水对照组相比,丹参多酚酸盐预处理组大鼠术后早期胆汁流量及胆汁酸盐分泌量明显增加(P<0.05);术后2周血清碱性磷酸酶、胆汁酸盐及总胆红素水平明显降低(P<0.05),胆汁淤积等胆道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P<0.01);肝脏移植物内BSEP mRNA及蛋白表达均升高(P<0.05)。结论UW液内加入丹参多酚酸盐保存供肝可明显减轻受体大鼠肝移植术后胆道损伤,降低术后胆道并发症的发生,可能与其促进移植肝内BSEP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多酚酸盐 移植预处理 肝移植 胆道损伤
下载PDF
肝移植后肝脏组织活检的动态病理学分析 被引量:8
14
作者 于颖彦 计骏 +5 位作者 周光文 沈柏用 陈皓 严佶祺 彭承宏 李宏为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03年第6期463-466,共4页
目的:分析肝脏组织活检在肝移植后常见并发症鉴别诊断中的作用。方法:在52例原位肝移植中,27例因肝功能障碍在术后0~330d不等接受肝脏活检。其中经皮肝穿刺44次,肝脏楔形活检6次,总计活检50次。标本经常规行HE染色,并根据需要加染组织... 目的:分析肝脏组织活检在肝移植后常见并发症鉴别诊断中的作用。方法:在52例原位肝移植中,27例因肝功能障碍在术后0~330d不等接受肝脏活检。其中经皮肝穿刺44次,肝脏楔形活检6次,总计活检50次。标本经常规行HE染色,并根据需要加染组织化学或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后作显微镜观察。结果:急性排斥反应分别占受检病例及总移植病例数的48.15%和25.00%;慢性排斥反应分别占两者之14.81%和7.69%;保存/再灌注损伤分别占25.93%和13.46%;肝动脉栓塞分别占11.11%和5.77%;肝内胆道损伤占7.41%和3.85%;CMV感染占3.70%和1.92%;肝炎复发占3.70%和1.92%;可疑药物性肝损伤占11.11%和5.77%。结论:急性排斥反应和保存/再灌注损伤是移植后早期肝功能障碍的主要因素;肝动脉栓塞和供肝冷缺血可导致肝内胆道损伤;急性排斥反应及病毒感染与慢性排斥反应的发生有关;而药物诱发的肝损伤因缺乏特异性改变则应密切结合临床并采取排除诊断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移植 肝脏组织活检 病理学 并发症 鉴别诊断 肝功能障碍
下载PDF
人工肝支持系统在肝移植围手术期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5
作者 郑树森 李兰娟 +9 位作者 黄建荣 潘松龄 黄东胜 梁廷波 王伟林 于吉人 陈江华 陈月美 陈亚岗 马伟杭 《中华器官移植杂志》 CAS CSCD 1999年第2期73-75,共3页
目的为了观察人工肝支持系统在肝移植围手术期中的应用情况。方法对1例晚期肝硬变伴小肝癌患者施行同种异体原位肝移植,术前术后共进行8次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移植术中无肝期采用体外静脉转流技术,术后应用甲基泼尼松龙和环孢素A... 目的为了观察人工肝支持系统在肝移植围手术期中的应用情况。方法对1例晚期肝硬变伴小肝癌患者施行同种异体原位肝移植,术前术后共进行8次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移植术中无肝期采用体外静脉转流技术,术后应用甲基泼尼松龙和环孢素A进行免疫抑制。结果患者术后早期恢复顺利,但手术后21天死于颅内出血。结论认为术前使用人工肝支持系统能改善患者一般情况,使更易耐受手术,并可在急性肝功能衰竭患者等待供肝时使用;术后使用能改善患者生理紊乱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移植 人工肝支持系统 ALSS
原文传递
供肝的不同灌注方法在大鼠肝移植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6
作者 葛勇胜 许戈良 +2 位作者 李建生 陈跃 钱明芝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6年第22期2585-2587,共3页
目的:探讨大鼠肝移植时供肝的不同灌注方法对大鼠的影响。方法:80只大鼠随机分为供、受体两组(各40只),供体组再随机均分为经腹主动脉灌注组(A组)和经门静脉灌注组(B组)以获取供肝,应用改良二袖套法进行大鼠原位肝移植。检测两组供肝切... 目的:探讨大鼠肝移植时供肝的不同灌注方法对大鼠的影响。方法:80只大鼠随机分为供、受体两组(各40只),供体组再随机均分为经腹主动脉灌注组(A组)和经门静脉灌注组(B组)以获取供肝,应用改良二袖套法进行大鼠原位肝移植。检测两组供肝切取时间,热缺血时间,术后第1、4、7、10天的肝功能,术后一般情况及生存率等。结果:A组和B组的供肝切取时间分别为(30.0±3.0)min和(27.0±3.0)min,热缺血时间分别为(2.0±0.5)min和(1.0±0.5)min;A组术后第1天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总胆红素等均较B组高,而术后第7天的结果却相反。结论:对于非肝动脉化的大鼠肝移植手术供肝采用经门静脉灌注的方法操作较简单,供肝切取时间较短,热缺血时间短,术后早期肝功能的损害较小,但恢复速度相对较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移植 供肝 灌注 大鼠
下载PDF
不同时期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对大鼠肝纤维化的作用 被引量:6
17
作者 张孝良 商中华 +1 位作者 王满仓 贾辰乐 《中国现代医生》 2010年第5期11-12,F0003,共3页
目的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对大鼠肝纤维化的作用,并探索最佳移植时期。方法应用贴壁培养法分离SD大鼠MSCs,分别于肝硬化造模第6周,10周经尾静脉注射1×106MSCs。在移植4周后,评价移植组与对照组的生存状态,行肝功能检测(ALB,ALT... 目的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对大鼠肝纤维化的作用,并探索最佳移植时期。方法应用贴壁培养法分离SD大鼠MSCs,分别于肝硬化造模第6周,10周经尾静脉注射1×106MSCs。在移植4周后,评价移植组与对照组的生存状态,行肝功能检测(ALB,ALT,TBIL),肝脏HE染色。结果MSCs经尾静脉移植入肝硬化大鼠后,大鼠肝功能均明显改善,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6周移植组较10周移植组效果更佳。结论MSCs移植可以改善大鼠外周血液的血生化特性和肝的组织学结构,且在肝纤维化早期进行移植效果更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移植 肝纤维化 大鼠
下载PDF
Reduced-size orthotopic liver transplantation with different grade steatotic grafts in rats 被引量:4
18
作者 叶晟 韩本立 董家鸿 《Chinese Medical Journal》 SCIE CAS CSCD 2003年第8期1141-1145,共5页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survival time,pathological change and liver regeneration in different kinds of reduced-size liver transplantation in rats using steatotic grafts. Methods Macrovesicular and microvesicular s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survival time,pathological change and liver regeneration in different kinds of reduced-size liver transplantation in rats using steatotic grafts. Methods Macrovesicular and microvesicular steatotic rat liver models were established by feeding rats with a diet consisting of 79% standard chow,20% lard and 1% cholesterol for different time periods. With modified two cuff vascular anastomoses and end-to-end sutures on the bile duct,reduced-size orthotopic rat liver transplantations were performed in an attempt to explore the ratio of graft weight to recipient body weight,recipient original liver weight and histological and electron-microscopic findings in comparison with whole rat liver transplantations. Results A one-week survival rates for the rats undergoing whole liver transplantation,and those in the 70% reduced-size orthotopic liver transplantation (ROLT) group,the 60%ROLT group and the 50%ROLT group (grade Ⅰ macrosteatotic grafts) were 91.67%,75%,75% and 25%. A 2-week survival rate was 83.33%,75%,58.33% and 0 respectively. And their graft recipient body weight (GRBW) values SD were 3.56%±0.36%,2.53%±0.15%,2.28%±0.12% and 1.83%±0.16%,respectively. In grade Ⅱ macrosteatotic grafts,the one-week survival rate for those undergoiong whole liver transplantation and those in the 70% ROLT group was 83.33% and 25%. In the microsteatosis grafts for whole liver transplantation,70% ROLT,60% ROLT and 50% ROLT,the one-week survival rate was 83.33%,75%,75% and 33.33%; and the 2-week survival rate was 75%,66.67%,66.67% and 0,respectively. The survival rate of the 50% ROLT group using grade Ⅰ macrosteatotic grafts or grafts mainly with microsteatosis was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from that of other groups. While using macrosteatotic grafts in grade Ⅱ, the 1-week survival rate of the 70% ROLT group was very poor. Pathological findings after operation included liver regeneration and portal space with mild lymphocyte infiltration. Improvement in steatosis and dilation of the central vein and 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ransplantation ·liver·rats
原文传递
BMSCs移植对大鼠脊髓损伤后VEGF受体胎肝激酶1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6
19
作者 于德水 吕刚 +1 位作者 王岩峰 刘丽波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974-978,共5页
目的研究BMSCs移植对大鼠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后VEGF受体胎肝激酶1(fetal liver kinase 1,Flk-1)基因和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BMSCs移植修复大鼠SCI的机制。方法取4周龄雄性Wistar大鼠5只,体重100~120g,进行BMSCs分离及培... 目的研究BMSCs移植对大鼠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后VEGF受体胎肝激酶1(fetal liver kinase 1,Flk-1)基因和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BMSCs移植修复大鼠SCI的机制。方法取4周龄雄性Wistar大鼠5只,体重100~120g,进行BMSCs分离及培养。取81只Wistar雌性大鼠,体重220~250g,采用改良Allen's打击装置制备SCI模型,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A组,n=21),仅咬除T8~10棘突和椎板;DMEM组(B组,n=30),SCI区周围注射DMEM;BMSCs组(C组,n=30),SCI区周围注射BMSCs。于移植术后1、3、5d,采用RT-PCR方法检测各组大鼠SCI区Flk-1基因表达的变化;于移植术后3、7、14d,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脊髓内Flk-1蛋白的表达。结果原代培养的BMSCs细胞形态多样,随着传代次数的增加,细胞形态逐渐趋于均一,多为扁平形和长梭形。RT-PCR结果显示,在移植术后1、3、5d,C组Flk-1 mRNA表达水平与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B、C组与A组比较,Flk-1 mRNA表达于术后1d明显增加并达峰值(P<0.01),术后3d下降(P<0.01),至术后5d表达仍高于A组(P<0.05)。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移植术后3、7d,B组Flk-1蛋白表达较A组显著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14d,A、B组Flk-1蛋白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移植术后3d,B、C组Flk-1表达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移植术后7、14d,C组Flk-1表达明显高于B组(P<0.01)。结论SCI后BMSCs移植对Flk-1 mRNA的表达无调节作用,但上调Flk-1蛋白的表达,是修复SCI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BMSCS移植 胎肝激酶1 VEGF受体
下载PDF
活体肝部分移植术供肝的处理 被引量:4
20
作者 管文贤 Tanaka Koichi 《中华器官移植杂志》 CAS CSCD 1999年第4期234-236,共3页
目的 探讨活体肝部分移植术供肝的处理方法。方法 以日本京都大学经治的9 例活体肝部分移植供者为对象, 对供肝的灌洗时机、方法和供肝的修整及保存等方面进行观察。结果 9 例供肝顺利切取, 肝切除量平均占全肝的20 % ~29... 目的 探讨活体肝部分移植术供肝的处理方法。方法 以日本京都大学经治的9 例活体肝部分移植供者为对象, 对供肝的灌洗时机、方法和供肝的修整及保存等方面进行观察。结果 9 例供肝顺利切取, 肝切除量平均占全肝的20 % ~29% , 受肝者存活良好。结论 供肝的灌洗时机、方法和供肝的修整及保存都是活体肝部分移植术中应重视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移植 供肝 肝脏保存 处理 活体肝部分移植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