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对墙体不稳定传热─反应系数法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3
1
作者 何嘉鹏 王东方 《工程热物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93-96,共4页
本文根据我国建筑结构的特点,从传热的角度考虑,将墙体结构按重量分成重、中、轻三类,用墙体非稳态传热理论和计算机模拟计算,对方程B(s)=0的根 对反应系数的影响以及反应系数项数对传热计算的影响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在不同... 本文根据我国建筑结构的特点,从传热的角度考虑,将墙体结构按重量分成重、中、轻三类,用墙体非稳态传热理论和计算机模拟计算,对方程B(s)=0的根 对反应系数的影响以及反应系数项数对传热计算的影响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在不同墙型条件下,传热反应系数项数的确定值。进一步完善了传热反应系数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稳态传热 反应系数 传递矩阵 墙体
下载PDF
高速带传动系统的动力学分析 被引量:5
2
作者 成经平 《黄石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1年第1期28-30,共3页
通过对高速带传动系统的动力学分析 ,建立了动力学模型 ,求出了该振动模型的固有频率 ,提出了划分带传动工作区建议 ,针对高速带传动按动态要求进行设计或振动验算提供了理论基础 。
关键词 高速带传动系统 动力学模型 传递矩阵 固有频率 振动模型 振动工作区
下载PDF
一种复合巴伦功分器电路的设计 被引量:3
3
作者 袁安民 赵颖辉 陈亿 《微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27-29,44,共4页
为实现多模信号合成输出,设计了一种复合巴伦功分器电路。文中分析了双层带状线结构,推导出了其特性阻抗计算公式和复合电路的传输矩阵。仿真和测试结果表明,电路具有较好的双模平衡合成性能,同时次模的两个输出实现了180°相移,并... 为实现多模信号合成输出,设计了一种复合巴伦功分器电路。文中分析了双层带状线结构,推导出了其特性阻抗计算公式和复合电路的传输矩阵。仿真和测试结果表明,电路具有较好的双模平衡合成性能,同时次模的两个输出实现了180°相移,并在塔康相控阵天线中得到了成功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分器 带状线 复合巴伦 特性阻抗 传输矩阵
下载PDF
啁啾莫尔光纤光栅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何俊 李承芳 田小龙 《光学技术》 EI CAS CSCD 2002年第4期329-331,共3页
较全面地分析了啁啾莫尔光纤光栅的特性。介绍了啁啾莫尔光纤光栅的发展与应用前景。提出了利用薄膜传输矩阵的方法来计算光纤光栅 ,这种算法将光栅视为多层均匀薄膜的叠加 ,利用传输矩阵计算光栅特性 ,并将这种算法与其它相关算法进行... 较全面地分析了啁啾莫尔光纤光栅的特性。介绍了啁啾莫尔光纤光栅的发展与应用前景。提出了利用薄膜传输矩阵的方法来计算光纤光栅 ,这种算法将光栅视为多层均匀薄膜的叠加 ,利用传输矩阵计算光栅特性 ,并将这种算法与其它相关算法进行了比较。作为一种滤波器 ,啁啾莫尔光纤光栅的透射特性尤为重要 ,针对这种光纤光栅的长度、啁啾量及相移等重要参数计算了光栅的透射率变化 ,并对结果进行了优化数值分析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莫尔啁啾光纤光栅 传输矩阵 啁啾量 相移
原文传递
光纤光栅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田小龙 李承芳 曹勇 《武汉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335-338,共4页
提出了一种计算光纤光栅的光学特性的方法 ,即将光纤光栅视为一系列均匀薄膜构成的膜系 ,利用每一层薄膜的传输矩阵相乘获得光栅的反射率分布、相位响应及时延特性 ,并以之计算了典型的均匀光栅、线性啁啾光栅和去趾线性啁啾光栅的光学... 提出了一种计算光纤光栅的光学特性的方法 ,即将光纤光栅视为一系列均匀薄膜构成的膜系 ,利用每一层薄膜的传输矩阵相乘获得光栅的反射率分布、相位响应及时延特性 ,并以之计算了典型的均匀光栅、线性啁啾光栅和去趾线性啁啾光栅的光学特性 .结果表明 ,这种方法能够较好地计算光纤光栅的光学性质 ,对光纤光栅的开发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光栅 传输矩阵 相位 时延 光学特性 膜系 反射率 薄膜光学
下载PDF
MIMO-AF协作系统中继发射矩阵的优化及性能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周健 郑宝玉 《南京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28-33,共6页
为了提高MIMO放大前传(AF)协作中继系统的性能,文中提出在中继节点向目标节点发送信号之前,加入优化的发射矩阵。中继节点采用空时码,在发射功率受限的条件下,首先针对目标节点的接收信号运用最小均分误差MMSE准则,定义推导了求解最佳... 为了提高MIMO放大前传(AF)协作中继系统的性能,文中提出在中继节点向目标节点发送信号之前,加入优化的发射矩阵。中继节点采用空时码,在发射功率受限的条件下,首先针对目标节点的接收信号运用最小均分误差MMSE准则,定义推导了求解最佳发射矩阵和接收端均衡器系数的优化问题。接着,为了降低解优化问题的计算复杂度,提出了梯度下降的迭代算法。然后通过推导误码率上限,从理论上证明了文中算法的有效性。仿真结果表明,在中继节点设置发射矩阵能够降低误码率上限,用文中方法对发射矩阵进行优化以后,与现有空时码相比,可以有效提高系统性能,且优化算法收敛性好,计算复杂度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F协作中继 MIMO 空时码 发射矩阵
下载PDF
相移长周期光栅长度切趾光谱特性 被引量:1
7
作者 陈冠群 纪荣栋 施解龙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115-1119,共5页
应用耦合模理论和传输矩阵法分析了长周期相移光栅的光谱特性,比较了折射率切趾和长度切趾所产生的不同光谱结构,并分析了长度切趾中不同的切趾函数及光栅长度对光谱结构的影响.讨论了长度切趾的旁瓣增强效应,发现了一些新的有益结果.
关键词 长周期光栅 相移 切趾 传输矩阵
下载PDF
分布式数字视频监控系统
8
作者 李卫东 《智能建筑电气技术》 2007年第5期79-81,共3页
1DVX系统的技术要素DVX(Digital Video Matrix)是采用以太网传输技术与视频编解技术实现的全新的数字化视频监控系统(DCTV),可以实现模拟视频矩阵(Matrix)、数字 视频记录(DVR)、数字视频传输(Transmit)的功能,是一个数字... 1DVX系统的技术要素DVX(Digital Video Matrix)是采用以太网传输技术与视频编解技术实现的全新的数字化视频监控系统(DCTV),可以实现模拟视频矩阵(Matrix)、数字 视频记录(DVR)、数字视频传输(Transmit)的功能,是一个数字化、网络化、一体化的数字视频监控系统(DCT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视频监控系统 视频传输 网络化 数字视频记录 矩阵
下载PDF
用传递矩阵法求解柔性转子在SFDB中的失衡响应
9
作者 贾振波 赵渊 淡勇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6年第4期321-324,共4页
用传递矩阵法推导出转子在挤压油膜阻尼器主承SFDB中特征盘运动微分方程,并进行求解。与其他方法相比,该方法节省机时,可求得任一截面响应,更重要的是可求得双稳态解,这是其他方法难以相比的。
关键词 失衡响应 转子 柔性转子 传递矩阵法 SFDB
下载PDF
压杆旁撑位置的最佳选择
10
作者 侯全英 《天津纺织工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102-107,共6页
用传递矩阵法计算了在各种支承下,变截面压杆有一个多余旁撑最佳位置选择;等截面压杆有一个或两个多余旁撑最佳位置的选择。这对工程实际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 压杆稳定 传递矩阵 旁撑
下载PDF
基于LiNbO_3材料的可调谐光子晶体滤波特性研究
11
作者 刘晓 周骏 +2 位作者 谭晓玲 孙永堂 金理 《光电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22-126,共5页
提出了含有电光材料LiNbO3的一维三元光子晶体结构,利用传输矩阵法,研究了在外电场作用下缺陷共振峰的波长可调谐滤波特性。在不改变光子晶体几何外形尺寸的情况下,通过改变施加于电光材料LiNbO3上的外电场调节其折射率,使得带隙内产生... 提出了含有电光材料LiNbO3的一维三元光子晶体结构,利用传输矩阵法,研究了在外电场作用下缺陷共振峰的波长可调谐滤波特性。在不改变光子晶体几何外形尺寸的情况下,通过改变施加于电光材料LiNbO3上的外电场调节其折射率,使得带隙内产生的强局域、高透射、窄宽度的缺陷共振峰发生偏移,从而实现滤波器的可调谐特性。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在近红外波段,缺陷共振峰随外电场的增加向短波长方向线性移动;同时,在固定外电场作用下,随着入射角度的增大,光子带隙将整体向着短波长方向平移,且带隙内的缺陷共振峰随之发生同步移动。以上这些特性,可应用于近红外波段的波长可调谐滤波器件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子晶体 可调谐滤波器 电光材料 传输矩阵
下载PDF
含负折射率层的多层体系的反常光子隧穿 被引量:27
12
作者 徐旭明 方利广 刘念华 《光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1676-1681,共6页
研究了多层体系含负折射率层的光学传输特性,通过传输矩阵方法,给出了体系透射率的一般表达式,并讨论了含负折射率层的四层结构在入射角大于临界角时的反常光子隧穿现象。当体系参量完全匹配时,对于任意入射光波长及大于临界角的入射,... 研究了多层体系含负折射率层的光学传输特性,通过传输矩阵方法,给出了体系透射率的一般表达式,并讨论了含负折射率层的四层结构在入射角大于临界角时的反常光子隧穿现象。当体系参量完全匹配时,对于任意入射光波长及大于临界角的入射,透射率均为1;仅衬底层不匹配时,对于给定的衬底参量,透射率和入射波长无关,仅和入射角相关。对于TM波,存在多层体系的布儒斯特角,使得透射率等于1。对于TE波则没有类似现象;在衬底不匹配的情况下,提高出射端的折射率将增加体系的透射率;中间层的厚度或者折射率不匹配时,透射率关于匹配位置对称分布且随着失谐的增加指数衰减,随着入射角的增加,衰减速度加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线性光学 光子反常隧穿 传输矩阵方法 多层体系 负折射率材料
原文传递
机械振动理论方法与直链烷烃性质研究 被引量:21
13
作者 仇明华 曹晨忠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Physics》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07-112,共6页
将直链烷烃分子看成是一个多自由度振动系统 ,用机械振动理论中的传递矩阵法计算了C2 ~C3 2 直链烷烃的固有频率 ,分析了固有频率随化合物结构单元的变化规律 .发现各阶固有频率中的基频与直链烷烃的结构型性质呈现出优良的相关性 ,用... 将直链烷烃分子看成是一个多自由度振动系统 ,用机械振动理论中的传递矩阵法计算了C2 ~C3 2 直链烷烃的固有频率 ,分析了固有频率随化合物结构单元的变化规律 .发现各阶固有频率中的基频与直链烷烃的结构型性质呈现出优良的相关性 ,用各阶固有频率之和表示的总频与直链烷烃的加和型性质也呈现出优良的相关性 ,将两者组合后还能够反映直链烷烃的凝聚型性质的变化规律 .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直链烷烃的物化性能与基频和总频之间的定量相关模型 .用该模型对直链烷烃的电离能、沸点、临界温度、临界压力、密度、粘度、标准生成焓、离子标准生成焓、常压热容、折光指数等 10种不同类型性质的实验数据进行回归分析 ,相关系数均大于 0 .99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振动理论 直链烷烃 性质 传递矩阵法 固有频率 多自由度振动系统 分子结构 分子拓扑
下载PDF
OFDM系统中降低峰均比技术的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马恒 宋志群 《无线电工程》 2008年第4期58-61,共4页
正交频分复用(OFDM)是4G的核心技术之一,但是OFDM系统的高峰均比(PAPR)问题一直是将该技术实用化的一大障碍。介绍了峰均比的定义和目前国内外存在的几种主要的降低PAPR的技术。针对传统PTS算法中计算量过大这一缺点,研究了迭代搜索加... 正交频分复用(OFDM)是4G的核心技术之一,但是OFDM系统的高峰均比(PAPR)问题一直是将该技术实用化的一大障碍。介绍了峰均比的定义和目前国内外存在的几种主要的降低PAPR的技术。针对传统PTS算法中计算量过大这一缺点,研究了迭代搜索加权系数的算法,并提出了一种利用Hadamard矩阵作为加权系数的PTS算法。该算法与迭代算法相比,在降低PAPR性能损失很小的情况下,可显著缩短运算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FDM 峰均比 部分传输序列 HADAMARD矩阵
下载PDF
基于DFT-S-OFDM的网络信息安全加密传输仿真 被引量:7
15
作者 马艳娥 李瑞金 《计算机仿真》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358-361,393,共5页
为提高网络信息传输的安全性,实现网络信息的安全加密传输,提出一种基于DFT-S-OFDM的网络信息安全加密传输方法。针对DFT-S-OFDM技术的低频发送功率和低频平均峰值功率优点,将数据信号定义为一定数量的集合,通过密钥对信息实现重点加密... 为提高网络信息传输的安全性,实现网络信息的安全加密传输,提出一种基于DFT-S-OFDM的网络信息安全加密传输方法。针对DFT-S-OFDM技术的低频发送功率和低频平均峰值功率优点,将数据信号定义为一定数量的集合,通过密钥对信息实现重点加密,给出基于密钥的矩阵并引入到椭圆曲线方程中,完成密钥矩阵的矢量加密并给出最终加密信号;为提高加密质量,对最终信号的加密信息进行二次加密,建立基于DFT-S-OFDM技术的信号发送模型,将矢量加密信息通过模型内节点变换调频,再经子载波映射的方式转换为发送信号,传送至信号接收模型中,完成加密信息的传输。仿真结果证明,所提方法抗攻击性强、信息泄露率低、整体效率优异,对网络传输安全提供了有效的技术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载波映射 低频率发送功率 低频平均峰值功率 密钥矩阵
下载PDF
基于协方差的短波3G-ALE发射前侦听算法 被引量:4
16
作者 朱家成 胡飞 周治中 《中国电子科学研究院学报》 2012年第1期85-88,共4页
发射前侦听(LBT)是第三代短波自动链路建立(3G-ALE)的关键技术之一。结合3G-ALE标准的要求,对几种常见的信号检测算法能否适用于短波通信系统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基于协方差矩阵的发射前侦听算法。该算法无需噪声功率信息,能够快速有效地... 发射前侦听(LBT)是第三代短波自动链路建立(3G-ALE)的关键技术之一。结合3G-ALE标准的要求,对几种常见的信号检测算法能否适用于短波通信系统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基于协方差矩阵的发射前侦听算法。该算法无需噪声功率信息,能够快速有效地检测多种调制信号。仿真结果表明,在加性白噪声信道条件下,其性能满足3G-ALE标准的要求。与传统方法相比,检测性能改善了约6 d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波 3G-ALE 发射前侦听 协方差
下载PDF
RIS辅助MIMO NOMA系统中利用统计CSI的下行传输方法
17
作者 陆佳程 王斌 +1 位作者 张军 倪艺洋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257-1265,共9页
针对可重构智能反射表面(RIS)辅助多输入多输出(MIMO)非正交多址接入(NOMA)下行传输系统,该文提出利用统计信道状态信息(CSI)的基站发送协方差矩阵与RIS相移矩阵设计方法。首先,在莱斯空间相关信道假设下,利用大维随机矩阵理论,推导了RI... 针对可重构智能反射表面(RIS)辅助多输入多输出(MIMO)非正交多址接入(NOMA)下行传输系统,该文提出利用统计信道状态信息(CSI)的基站发送协方差矩阵与RIS相移矩阵设计方法。首先,在莱斯空间相关信道假设下,利用大维随机矩阵理论,推导了RIS辅助MIMO NOMA系统遍历和速率的确定性表达式;然后,在弱用户速率约束与发送功率受限的条件下,通过最大化确定性大系统近似和速率,利用统计CSI,分别设计了强、弱用户的次优发送协方差矩阵和RIS的相移矩阵。仿真结果表明,所推导的近似表达式具有很好的近似效果,所设计的发送协方差矩阵和相移矩阵能显著提升系统的和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统计信道状态信息 非正交多址接入 可重构智能反射表面 发送协方差 大维随机矩阵理论
下载PDF
一种未知信道下的发射分集差分检测新方法 被引量:1
18
作者 许晓红 廖桂生 李勇朝 《信号处理》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22-26,共5页
本文提出一种收发端均不知道信道状态信息情况下发射分集差分检测新方法。该方法将发射天线分组,对每组进行独立的差分空时分组编码以降低编码复杂度,并对每组天线信号进行正交扩频,以便接收端分离各组天线信号实现解码。这种方法不仅... 本文提出一种收发端均不知道信道状态信息情况下发射分集差分检测新方法。该方法将发射天线分组,对每组进行独立的差分空时分组编码以降低编码复杂度,并对每组天线信号进行正交扩频,以便接收端分离各组天线信号实现解码。这种方法不仅编译码简单、编码速率高,而且仍然保持了差分空时分组码的发射端和接收端不需要知道状态信息的优点,同时由于引入了正交的扩频码,系统可获得扩频增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通信 差分检测 空时编码 正交序列 信道
下载PDF
推力轴承隔振对潜艇声振特性影响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张阳阳 所俊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2020年第3期240-245,共6页
目前潜艇的推力轴承与基座之间采用刚性连接,有必要对推力轴承进行隔振设计。首先研究基于传递矩阵法的推力轴承隔振器设计方法,以某艇推进轴系为例设计两套推力轴承隔振方案,并研究推力轴承隔振对轴系稳定性、潜艇声振传递特性和螺旋... 目前潜艇的推力轴承与基座之间采用刚性连接,有必要对推力轴承进行隔振设计。首先研究基于传递矩阵法的推力轴承隔振器设计方法,以某艇推进轴系为例设计两套推力轴承隔振方案,并研究推力轴承隔振对轴系稳定性、潜艇声振传递特性和螺旋桨非定常激励下潜艇水下声辐射的影响。结果表明,推力轴承隔振对螺旋桨激励引起的潜艇水下声辐射具有良好的隔振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与波 推力轴承 隔振 传递矩阵法 非定常激励
下载PDF
最大化信干噪比的双基地MIMO雷达波形设计 被引量:2
20
作者 吴磊 李小波 +1 位作者 周青松 李磊 《现代防御技术》 2018年第3期159-164,共6页
为提高双基地MIMO雷达在信号相关干扰条件下对区域目标的探测能力,同时兼顾降低接收端回波信号处理的难度,以雷达输出信干噪比(signal-to-interference-plus-noise ratio,SINR)最大化为准则,提出了一种信号相关干扰条件下的双基地MIMO... 为提高双基地MIMO雷达在信号相关干扰条件下对区域目标的探测能力,同时兼顾降低接收端回波信号处理的难度,以雷达输出信干噪比(signal-to-interference-plus-noise ratio,SINR)最大化为准则,提出了一种信号相关干扰条件下的双基地MIMO雷达发射波形设计方法。首先,基于基波束思想将发射波形的设计转换为对发射加权矩阵的设计,然后采用循环优化方法对发射加权矩阵和接收机权值进行联合优化,通过广义Rayleigh商、半正定松弛技术及Charnes-Cooper变换求解问题,并利用高斯随机生成法得到最优发射加权矩阵向量解,最终通过矩阵化操作得到最优发射加权矩阵。实验仿真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基地MIMO雷达 发射加权矩阵 波形设计 信干噪比 凸优化 半正定松弛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