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5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种误差可控传输均衡的WSN数据融合算法 被引量:53
1
作者 徐晓斌 张光卫 +1 位作者 孙其博 杨放春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205-1209,共5页
如何有效降低WSN(Wiretess Sensor Net work)网内数据传输量,延长WSN的寿命,是WSN领域的研究热点.在分簇WSN基础上,实现了一种误差实时可控的数据融合算法.通过该算法,节点可自行根据近期采集的历史数据实时调整传输阈值,不同节点可保... 如何有效降低WSN(Wiretess Sensor Net work)网内数据传输量,延长WSN的寿命,是WSN领域的研究热点.在分簇WSN基础上,实现了一种误差实时可控的数据融合算法.通过该算法,节点可自行根据近期采集的历史数据实时调整传输阈值,不同节点可保持接近的数据传输率,实现均匀耗电;自适应的阈值可以有效控制数据融合的误差.理论分析与仿真实验表明,该算法能够保证不同节点数据传输的公平性;在数据传输率相同的情况下,其求和查询及均值查询的平均绝对误差均远低于当前优秀的基于伯努利采样的数据融合方法.此算法无需先验知识,在多种WSN应用场景中具有较强的可用性与适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传感器网络 传输抑制 数据融合 误差控制
下载PDF
超高压输电线路下工频电场抑制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24
2
作者 李永明 何健 +2 位作者 徐禄文 杨越 贾晋 《高压电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7-51,共5页
随着我国电力工业的发展和城镇化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500 kV线路越来越接近公众活动区域,甚至进入市区,线路引起的电磁污染必然会对住在沿线附近的居民产生影响。这种影响已引起社会各方面的广泛关注,并且由超高压输电线路引起的环境投... 随着我国电力工业的发展和城镇化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500 kV线路越来越接近公众活动区域,甚至进入市区,线路引起的电磁污染必然会对住在沿线附近的居民产生影响。这种影响已引起社会各方面的广泛关注,并且由超高压输电线路引起的环境投诉与纠纷也越来越多[1,2]。因此,如何降低超高压输电线路下方的工频电场强度已经成为环境保护和电力部门中的一个焦点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采用架设屏蔽线和屏蔽网的措施来抑制输电线路下工频电场强度的方法,并用仿真计算及实际测试结果验证了抑制方法的有效性;分析比较了各种屏蔽线(网)架设方案下工频电场的抑制效果,提出了屏蔽线的最优架设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压 输电线路 工频电场抑制 屏蔽线
下载PDF
风电经柔直孤岛送出交流暂态过电压抑制策略研究 被引量:14
3
作者 余潇 卜广全 王姗姗 《发电技术》 2022年第4期618-625,共8页
柔性直流输电(voltage source converter based high voltage direct current,VSC-HVDC)技术以其无换相失败等优势,在孤岛新能源送出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当风电经柔直孤岛送出系统送端交流电网发生交流故障时,在故障清除后出现... 柔性直流输电(voltage source converter based high voltage direct current,VSC-HVDC)技术以其无换相失败等优势,在孤岛新能源送出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当风电经柔直孤岛送出系统送端交流电网发生交流故障时,在故障清除后出现交流暂态过电压,危害风机及柔直设备安全。以双馈风机(doubly fed induction generator,DFIG)为例,针对基于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modular multilevel converter,MMC)的柔直电网,开展了从柔直侧控制实现交流暂态过电压抑制的策略研究。分析了柔直控制系统与DFIG数学模型,提出暂态过电压是由风机无功与柔直无功引起的,在此基础上,结合柔直控制系统模型,提出了暂态过电压辅助抑制策略,根据交流电压恢复,减少柔直无功输出。最后,在PSCAD平台上利用张北柔直工程模型进行仿真,验证了所提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能源 碳达峰 碳中和 柔性直流输电(VSC-HVDC) 孤岛送出 暂态过电压 抑制策略
下载PDF
应用磁环抑制输电线路短波频段无源干扰 被引量:12
4
作者 干喆渊 王延海 +2 位作者 张建功 赵志斌 李煜磊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722-1728,共7页
架空线路作为金属导体会对空间的无线电信号产生电磁散射,从而对邻近的无线电设施造成影响。为了降低架空输电线路对工作在短波频段无线电台站接收效果的影响,提出了在架空输电线上感应电流峰值位置加装磁环的方法,以抑制其对短波无线... 架空线路作为金属导体会对空间的无线电信号产生电磁散射,从而对邻近的无线电设施造成影响。为了降低架空输电线路对工作在短波频段无线电台站接收效果的影响,提出了在架空输电线上感应电流峰值位置加装磁环的方法,以抑制其对短波无线电台站的影响。该方法首先计算实际架空线路在无线电台站电磁波入射情况下的感应电流分布,然后在架空输电线上感应电流若干峰值位置加装磁环,从而实现抑制架空线路对邻近无线电台站无源干扰的影响。该方法的有效性在武汉特高压交流试验基地开展的无源干扰试验中进行了验证。研究结果表明:应用磁环降低电磁散射影响的效果与磁环的阻抗特性和安装位置相关,并且抑制效果随磁环数量增加呈现饱和现象;磁环的选择需考虑短波发射台或接收台的工作频率,尽量选择在工作频率点阻抗较大的磁环;磁环的安装位置要选择线路上感应电流最大值的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电线路 无线电台站 无源干扰 磁环 感应电流 抑制措施 电磁散射
下载PDF
多传输零点LTCC带通滤波器的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12
5
作者 黄小晖 吴国安 《半导体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957-961,共5页
提出了一种阻带具有多个传输零点的带通滤波器设计方法,基于低温共烧陶瓷(LTCC)技术实现,可满足移动通信用滤波器小型化、高性能的要求。在电路设计中,通过改进滤波器谐振器结构,分别在阻带的低端近端、高端远端引入传输零点以提高带外... 提出了一种阻带具有多个传输零点的带通滤波器设计方法,基于低温共烧陶瓷(LTCC)技术实现,可满足移动通信用滤波器小型化、高性能的要求。在电路设计中,通过改进滤波器谐振器结构,分别在阻带的低端近端、高端远端引入传输零点以提高带外抑制。借助三维仿真软件,进行指标、结构的仿真优化,设计并制作了一款尺寸为6 mm×3 mm×2 mm的LTCC滤波器,其中心频率f0=2.25 GHz,0.5 dB带宽不小于100 MHz,通带内损耗不大于1.8 dB,在1.33,1.78 GHz和二次谐波处均有传输零点。实测结果表明,该滤波器在阻带低端和二次谐波处有较好的抑制,因此其在移动通信系统中会有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共烧陶瓷 带通滤波器 传输零点 谐波抑制 移动通信系统
下载PDF
输电线路智能监控系统重复报警自动抑制模型应用分析 被引量:7
6
作者 宋敬良 岳国良 +2 位作者 何瑞东 苗靓 范学军 《河北电力技术》 2021年第3期82-86,共5页
针对输电线路智能监控系统中存在的固定施工点重复报警问题,阐述基于人工智能图像识别技术的智能监控系统报警特征与重复报警原因,提出并研究基于大数据分析的输电线路智能监控系统重复报警自动抑制模型理论和算法实现,绘制输电线路外... 针对输电线路智能监控系统中存在的固定施工点重复报警问题,阐述基于人工智能图像识别技术的智能监控系统报警特征与重复报警原因,提出并研究基于大数据分析的输电线路智能监控系统重复报警自动抑制模型理论和算法实现,绘制输电线路外力破坏多发区段趋势图,结合国网邯郸供电公司智能运检管控和输电运检进行应用分析,通过分析认为,该自动抑制模型可指导运维人员差异化巡视,提升输电线路运维管理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电线路 智能监控 重复报警 图像识别 自动抑制 智能运检
下载PDF
邮轮住舱内病毒的空气传播及抑制方法综述 被引量:6
7
作者 徐文冰 施红 +2 位作者 胡亮春 王均毅 冯毅 《中国舰船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S01期61-67,共7页
邮轮旅游正日益兴起,但邮轮通风条件差、集聚程度高的特点极易造成病菌的迅速传播,给公共卫生安全带来严峻问题。目前,针对邮轮住舱环境中病毒扩散情况的研究较为匮乏,不足以形成应对突发传染病事件的完整体系。为此,全面检索有关国内... 邮轮旅游正日益兴起,但邮轮通风条件差、集聚程度高的特点极易造成病菌的迅速传播,给公共卫生安全带来严峻问题。目前,针对邮轮住舱环境中病毒扩散情况的研究较为匮乏,不足以形成应对突发传染病事件的完整体系。为此,全面检索有关国内外邮轮住舱环境中病毒传播研究的相关文献,并进行分类统计与分析。研究发现,这类文献主要是针对病毒扩散机理和病毒传播抑制方法进行调研,目前主要研究集中在邮轮中央空调对病毒传播的影响这一问题上。基于上述调研,展望未来邮轮呼吸道传染病研究的发展趋势,并对国内外邮轮旅游卫生安全性和突发传染病防治提出若干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邮轮 病毒 空气传播 抑制方法 飞沫
下载PDF
基于一体成型介质谐振器的集成式滤波器 被引量:5
8
作者 刘疆 秦伟 +1 位作者 张朋飞 陈建新 《微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43-47,共5页
为了适应5G及未来无线通信的发展,介质波导滤波器凭借损耗小、体积小、重量轻等优点,逐渐成为行业主流。然而,目前介质波导滤波器主要是通过在一体成型的高介电常数介质陶瓷结构上镀银来实现的,其实心结构导致后期的调试基本只能通过打... 为了适应5G及未来无线通信的发展,介质波导滤波器凭借损耗小、体积小、重量轻等优点,逐渐成为行业主流。然而,目前介质波导滤波器主要是通过在一体成型的高介电常数介质陶瓷结构上镀银来实现的,其实心结构导致后期的调试基本只能通过打磨表面银层来实现,这种调试方法不确定度高且不可逆。文中提出了基于一体成型介质谐振器的功能集成滤波器设计方法。设计中,将印刷电路板作为金属盖子的同时集成了额外的功能电路,成功引入了一对传输零点且实现了谐波抑制;一体成型介质谐振器结构部分镂空,便于在印刷电路板上安装调谐螺钉进行后期调试。文中设计、加工了一个集成式滤波器实例,并给出测试结果,验证了设计方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体成型 介质滤波器 功能集成 传输零点 谐波抑制
下载PDF
交流电网主动防御直流偏磁体系 被引量:5
9
作者 徐碧川 文习山 +3 位作者 张露 潘卓洪 陈文广 魏健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90-95,101,共7页
为了有效预防直流偏磁危害,提出交流电网主动防御直流偏磁体系,包括交流电网现阶段直流偏磁风险评估、治理以及电网扩建阶段的风险评估、优化。提出了基于等效绕组直流电流的变压器偏磁情况评价方法。以湖北电网为例,通过调整交流电网... 为了有效预防直流偏磁危害,提出交流电网主动防御直流偏磁体系,包括交流电网现阶段直流偏磁风险评估、治理以及电网扩建阶段的风险评估、优化。提出了基于等效绕组直流电流的变压器偏磁情况评价方法。以湖北电网为例,通过调整交流电网运行方式后,湖北电网各变电站的绕组等效直流电流均降为10A以下,杨家湾站绕组等效直流电流下降62.4%,安福寺站绕组等效直流电流下降53.2%。运用遗传算法的交叉、变异模块,对湖北电网的直流偏磁措施进行优化布点,优化布点后系统绕组等效直流电流下降50.95%。运用人工蜂群优化算法,对新建变电站站址进行优化计算,使得新建变电站直流偏磁风险最小,对直流偏磁最严重的朝阳变电站站址进行重新规划后,朝阳站绕组等效直流电流下降了71.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输电 直流偏磁 主动防御 运行方式 优化选址 抑制措施 优化布点
下载PDF
电厂主变压器直流偏磁影响分析及对策 被引量:5
10
作者 李吉生 《内蒙古电力技术》 2021年第1期85-88,共4页
某厂区位于广东电网末端,当高压直流输电系统单极大地返回运行时,导致该厂区电厂主变压器中性点流过直流电流。为了抑制高压直流输电系统单极大地返回运行引起的电厂主变压器直流偏磁问题,对该厂区近区交流系统直流电流分布模型进行了分... 某厂区位于广东电网末端,当高压直流输电系统单极大地返回运行时,导致该厂区电厂主变压器中性点流过直流电流。为了抑制高压直流输电系统单极大地返回运行引起的电厂主变压器直流偏磁问题,对该厂区近区交流系统直流电流分布模型进行了分析,计算了变压器直流偏磁电流并分析了直流偏磁的影响因素,通过直流偏磁抑制措施比较,推荐该厂区6台主变压器均加装隔直装置,避免对变压器本体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输电 直流偏磁 直流电流分布模型 影响因素 抑制措施
下载PDF
超高速超大容量超长距离光传输基础理论与关键技术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余少华 杨奇 +2 位作者 薛道均 贺志学 黎偲 《电信科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52-63,共12页
超高速超大容量超长距离(3U)光传输作为一种新型光通信模式,推动了下一代互联网和宽带移动通信网的发展和技术进步,已成为国际高科技知识产权竞争的焦点和制高点。从3U光传输研究的背景与意义出发,给出了3U光传输的3个科学问题,并介绍... 超高速超大容量超长距离(3U)光传输作为一种新型光通信模式,推动了下一代互联网和宽带移动通信网的发展和技术进步,已成为国际高科技知识产权竞争的焦点和制高点。从3U光传输研究的背景与意义出发,给出了3U光传输的3个科学问题,并介绍了3U光传输的体系架构、研究的基础理论与关键技术,最后介绍了3U光传输的实验验证平台和在该平台上完成的重要实验以及产学研结合创新成果的产业化应用范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长距离光传输 技术进步 基础理论 超大容量 超高速 下一代互联网 验证平台 移动通信网
下载PDF
机电复合传动主谐次扰动相位自适应补偿方法
12
作者 张伟 刘辉 +2 位作者 刘金刚 严鹏飞 傅兵 《机械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3期354-365,共12页
机电复合传动系统因具有功率密度大、调速范围广的特点得以在重型特种车辆上应用。然而,作为主要动力源的发动机,其曲轴扭矩剧烈波动引发系统扭振,影响行驶平稳性和使用寿命,传统机械减振装置减振特性无法实时调整,减振效果受限。研究... 机电复合传动系统因具有功率密度大、调速范围广的特点得以在重型特种车辆上应用。然而,作为主要动力源的发动机,其曲轴扭矩剧烈波动引发系统扭振,影响行驶平稳性和使用寿命,传统机械减振装置减振特性无法实时调整,减振效果受限。研究了一种基于电机转矩自适应补偿的车用机电复合传动系统扭振减振方法,该方法通过重构扰动信号解决了发动机主谐次扰动前馈补偿信号的时滞问题。首先,建立了考虑轴弹性的机电复合传动系统动力学模型和发动机瞬态扭矩模型,分析了机电复合传动系统的扭振特性;其次,利用复矢量分析方法确定了双电机前馈调控方案中发动机主谐次扭振响应最优补偿条件,并通过灵敏度分析揭示了扭振主动控制力矩补偿误差的机理,然后,针对前馈控制信号相位偏差,提出了一种基于PI调节器的自适应时滞相位修正方法,该方法通过重构发动机主谐次激振信号实现时滞相位补偿。最后,进行了数值仿真和HIL测试研究。结果表明,前馈控制系统中时滞相位误差是控制效能劣化的主要因素,采用自适应PI调节器可以有效消除时滞相位误差,进而降低驱动系统转矩波动幅值,确保动力系统的平稳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电复合传动 混合动力 扭振补偿 振动抑制 自适应控制
原文传递
煤矿35kV输电线路防雷措施仿真分析及优化 被引量:4
13
作者 郝捷 刘建华 +1 位作者 赵泽枫 冀晓雨 《电瓷避雷器》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99-102,110,共5页
针对部分地处山区的煤矿35 kV输电线路频繁出现雷击跳闸或断线事故,通过现场调研,采用仿真方法分析具有代表性的某35 kV输电线路的雷电流幅值,提出降低杆塔接地电阻、合理加装线路避雷器等抑制措施,并通过仿真分析和现场应用验证抑制措... 针对部分地处山区的煤矿35 kV输电线路频繁出现雷击跳闸或断线事故,通过现场调研,采用仿真方法分析具有代表性的某35 kV输电线路的雷电流幅值,提出降低杆塔接地电阻、合理加装线路避雷器等抑制措施,并通过仿真分析和现场应用验证抑制措施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电线路 雷击 仿真分析 线路避雷器 抑制措施
原文传递
基于整流侧最大触发角限制的直流输电连续换相失败抑制方法
14
作者 李瑞鹏 唐兵 +1 位作者 褚铃杰 常晓勇 《电气自动化》 2024年第3期56-59,共4页
直流输电首次换相失败一般难以避免,但是可以采取一定的措施抑制连续换相失败。根据直流控制系统和等值电路,提出了整流侧换流器最大触发角计算公式,在逆变侧交流系统故障后及时根据计算结果对整流侧换流器最大触发角进行限制,可抑制直... 直流输电首次换相失败一般难以避免,但是可以采取一定的措施抑制连续换相失败。根据直流控制系统和等值电路,提出了整流侧换流器最大触发角计算公式,在逆变侧交流系统故障后及时根据计算结果对整流侧换流器最大触发角进行限制,可抑制直流输电连续换相失败。在PSCAD/EMTDC中搭建CIGRE HVDC标准测试模型进行仿真测试,测试结果验证了所提方法有效性,且适当增大限制程度,抑制成功率将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直流输电 故障暂态 连续换相失败 整流侧 最大触发角 抑制措施
下载PDF
考虑电缆宽频特性的光伏电站谐振机理及抑制 被引量:4
15
作者 俞容江 马炯 +1 位作者 李家栓 全宇 《电工电能新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47-54,共8页
电缆对地电容不可忽视,易引发电缆传输电能的光伏电站发生谐波谐振,危及电站安全运行。针对此,以光伏电站中并网发电单元为研究对象,从光伏发电单元闭环控制的角度揭示与电缆相连的光伏电站的谐振机理。研究表明:考虑电缆宽频域特性,光... 电缆对地电容不可忽视,易引发电缆传输电能的光伏电站发生谐波谐振,危及电站安全运行。针对此,以光伏电站中并网发电单元为研究对象,从光伏发电单元闭环控制的角度揭示与电缆相连的光伏电站的谐振机理。研究表明:考虑电缆宽频域特性,光伏并网发电控制系统闭环传递函数存在多个幅值尖峰,使得其输出电流、公共耦合点电压及电流发生谐波畸变。分析了电缆长度、并网台数等对谐振的影响。进一步提出基于宽频相位补偿的谐振抑制策略,削弱系统传递函数尖峰值,从而达到抑制谐振、减小谐波的目的。最后仿真结果验证了所提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电站 谐波谐振 电缆 谐振抑制
下载PDF
基于电磁抑制法的架空输电线路防雷装置研究
16
作者 伍弘 房子祎 +3 位作者 郝茗 吴波 吴彦亨 李定培 《宁夏电力》 2024年第2期60-64,74,共6页
为进一步提升架空输电线路耐雷水平,解决传统防雷装置在降低雷电流幅值方面存在的不足,采用电磁抑制法可有效降低雷电流波形陡度和入地电流峰值的新型防雷装置。对新型防雷装置结构及电气进行了设计,研究了通流线圈及装置制造工艺,最后... 为进一步提升架空输电线路耐雷水平,解决传统防雷装置在降低雷电流幅值方面存在的不足,采用电磁抑制法可有效降低雷电流波形陡度和入地电流峰值的新型防雷装置。对新型防雷装置结构及电气进行了设计,研究了通流线圈及装置制造工艺,最后制作了装置样机并开展模拟试验。结果表明,相较于传统防雷装置,新型防雷装置雷电流波形陡度降低幅度达54%,雷电流入地峰值降低幅度达26%,且适应于多种铁塔角钢尺寸、方向的安装,可有效降低架空输电线路遭受雷电绕击和反击概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电线路 防雷 电磁抑制法 雷电流 通流电感
下载PDF
输电线路电磁辐射对光纤通信系统的影响及抑制技术研究
17
作者 卢斌 《通信电源技术》 2024年第14期242-244,共3页
文章研究电磁辐射对输电线路的光纤通信系统和相应抑制技术的影响。通过分析输电线路电磁场的产生机制和传播特性,深入探讨输电线路电磁辐射对光纤通信系统的影响机制。然后分析光纤通信系统的电磁兼容性,并评估电磁辐射的影响程度。在... 文章研究电磁辐射对输电线路的光纤通信系统和相应抑制技术的影响。通过分析输电线路电磁场的产生机制和传播特性,深入探讨输电线路电磁辐射对光纤通信系统的影响机制。然后分析光纤通信系统的电磁兼容性,并评估电磁辐射的影响程度。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抑制技术,以应对输电线路电磁辐射对光纤通信系统的冲击。抑制技术的有效性和实用性通过实验分析得到了验证,为光纤通信系统的稳定运行提供了重要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电线路 电磁辐射 光纤通信 抑制技术 电磁兼容性
下载PDF
输电线路短路电流对埋地管道电位抬升及抑制方法研究
18
作者 段绍辉 宗伟 +3 位作者 周灵杰 阮江军 黄道春 陈辉荣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9-94,共6页
针对城市中输电线路与埋地油气金属管道临近问题,通过建立架空导/地线-杆塔-接地网-埋地管道一体化电磁场计算模型,综合考虑导线和避雷线对金属管道的感性耦合影响以及杆塔入地电流对管道的阻性耦合影响。基于此模型研究土壤电阻率、临... 针对城市中输电线路与埋地油气金属管道临近问题,通过建立架空导/地线-杆塔-接地网-埋地管道一体化电磁场计算模型,综合考虑导线和避雷线对金属管道的感性耦合影响以及杆塔入地电流对管道的阻性耦合影响。基于此模型研究土壤电阻率、临近距离、管道参数、交叉跨越角度以及不同供流方式对金属管道电位、防腐层耐受电压的影响规律,并开展管道电位抬升的抑制方法研究,可以为输电线路发生接地短路故障时临近燃油(气)管道安全防护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电线路 埋地金属管道 电位抬升 抑制方法
下载PDF
特高压直流输电系统新型谐波抑制方法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许加柱 董欣晓 +4 位作者 梁崇淦 罗隆福 付颖 梅念 罗志平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79-86,共8页
传统的特高压直流输电系统一般在换流站交流网侧布置滤波兼无功补偿装置.为了避免谐波对换流变压器的不良影响,本文提出了一种滤波绕组并联的感应滤波换流变压器的谐波抑制方法,文中描述了其接线方案,解释了其滤波机理,并与传统的滤波... 传统的特高压直流输电系统一般在换流站交流网侧布置滤波兼无功补偿装置.为了避免谐波对换流变压器的不良影响,本文提出了一种滤波绕组并联的感应滤波换流变压器的谐波抑制方法,文中描述了其接线方案,解释了其滤波机理,并与传统的滤波方案进行了对比分析.以酒泉-湖南的±800kV特高压直流输电的工程参数为依据,搭建了所提滤波方案和传统方案的仿真模型.两个模型的阀侧和网侧电流的对比分析证明,新型谐波抑制方法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换流变压器 特高压直流输电 感应滤波技术 谐波抑制 无功补偿
下载PDF
基于正交扩频序列的电力线信道衰减特性测量方法 被引量:4
20
作者 王贤辉 郝伟琦 周春良 《电力信息与通信技术》 2021年第11期108-116,共9页
针对强噪声环境下电力线信道测量难题,文章提出一种基于正交扩频序列的电力线信道衰减特性测量方法。首先对信道测量的基本原理及噪声影响进行分析,然后提出了基于正交扩频序列的信道衰减特性测量方法,该方法采用正交扩频序列作为激励信... 针对强噪声环境下电力线信道测量难题,文章提出一种基于正交扩频序列的电力线信道衰减特性测量方法。首先对信道测量的基本原理及噪声影响进行分析,然后提出了基于正交扩频序列的信道衰减特性测量方法,该方法采用正交扩频序列作为激励信号,通过数字信号处理和峰值检测得到单个频点的衰减值,同时设计了强噪声的干扰抑制算法和基于向量的同步遍历测量策略,通过扫描得到全频段的信道衰减特性曲线;最后建立了信道特性测量仿真模型并进行了Matlab仿真。结果表明,在白噪声和典型现场强噪声的电力线信道环境下,提出的方法能够有效工作,结果明显优于传统的扫频FFT信道测量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交扩频序列 电力线信道 传输特性 干扰抑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