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9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轨道站点地区TOD规划管理中的指标控制 被引量:39
1
作者 刘泉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48-58,共11页
在TOD规划管理中,指标控制是一种重要的方法和手段。不同的TOD规划指引编制或具体的规划实践均对指标控制的相关内容有所涉及,但专门针对指标控制开展的系统研究则相对不足。通过案例对比可以发现,TOD规划管理的主要要素包括功能混合、... 在TOD规划管理中,指标控制是一种重要的方法和手段。不同的TOD规划指引编制或具体的规划实践均对指标控制的相关内容有所涉及,但专门针对指标控制开展的系统研究则相对不足。通过案例对比可以发现,TOD规划管理的主要要素包括功能混合、开发强度、街区尺度、慢行交通、停车管理和公共空间六个方面,按照不同的TOD地区类型和圈层划分形成有针对性的指标控制。这些指标管理与传统控规相比,指标数值界限不同,采用修正系数方法增加了一些TOD地区特有的新指标,并采用不同规划与指引相组合的管理方式等。文章最后对实践中这些指标控制与规划管理结合的多种途径进行了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OD 规划管理 指标 城市规划指引 城市设计导则
下载PDF
美国面向公共交通的土地开发新理论及启示 被引量:19
2
作者 李朝阳 钱林波 《规划师》 2001年第2期21-24,共4页
针对我国当前发展家用小汽车及轨道交通建设所存在的问题,分析了美国二战后面向小汽车的城市规划存在的诸多弊端,介绍了其面向公共交通的土地开发新思想及规划设计总则,提出了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的建议。
关键词 社区规划 公共交通 轨道交通 美国
下载PDF
美国TOD理念发展背景及历程解析 被引量:33
3
作者 丁川 吴纲立 林姚宇 《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89-96,共8页
以时间为主线对美国TOD理念的发展背景及历程进行梳理,揭示了TOD理念具有的深刻美国城市规划理论和历史渊源,明确了TOD理念对抑制美国城市低密度蔓延、缓解城市交通问题、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价值所在。鉴于中美城市发展背景的差异,梳... 以时间为主线对美国TOD理念的发展背景及历程进行梳理,揭示了TOD理念具有的深刻美国城市规划理论和历史渊源,明确了TOD理念对抑制美国城市低密度蔓延、缓解城市交通问题、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价值所在。鉴于中美城市发展背景的差异,梳理美国TOD理念发展历程可以为我国的实践提供借鉴,为TOD理念中国化的理论探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交通导向发展 小汽车导向发展 土地开发 交通问题
下载PDF
北美城市TOD轨道站点地区的分类规划指引 被引量:28
4
作者 刘泉 钱征寒 《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63-70,共8页
TOD规划模式的作用不仅在于对站点周边地区的局部地区提出规划建设引导要求,更对城市总体层面的宏观规划布局具有系统性的影响。近年来,北美地区城市在TOD地区的规划管理实践中,充分考虑城市功能结构与公交网络布局对TOD地区的叠加作用... TOD规划模式的作用不仅在于对站点周边地区的局部地区提出规划建设引导要求,更对城市总体层面的宏观规划布局具有系统性的影响。近年来,北美地区城市在TOD地区的规划管理实践中,充分考虑城市功能结构与公交网络布局对TOD地区的叠加作用,形成在类型划分、圈层布局和要素指引等3方面进行规划引导的管理方法。通过对这些经验方法进行总结,能够为我国TOD地区的规划建设与管理提供有益的借鉴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OD 类型学 城市规划指引 城市设计导则
下载PDF
TOD地区规划圈层结构划分的影响要素 被引量:27
5
作者 刘泉 《国际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72-79,共8页
TOD站点地区由于交通接驳和开发带动效应随着距离的增加而衰减,因而规划布局多呈现圈层结构的形式,但不同城市TOD地区圈层划分的方法、结构、尺度、边界并不相同。影响TOD圈层划分的主要要素包括步行尺度、用地功能、地价分布和级差强... TOD站点地区由于交通接驳和开发带动效应随着距离的增加而衰减,因而规划布局多呈现圈层结构的形式,但不同城市TOD地区圈层划分的方法、结构、尺度、边界并不相同。影响TOD圈层划分的主要要素包括步行尺度、用地功能、地价分布和级差强度等。本文通过相关研究及实践的对比分析,对TOD地区规划圈层边界及结构划分的方法进行总结,并提出规划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交导向开发 布局模式 圈层结构
原文传递
国内外TOD典型案例及其在深圳地铁中的应用 被引量:18
6
作者 王京元 胡江 张剑石 《都市快轨交通》 2010年第2期22-26,共5页
揭示轨道交通TOD的成功之道,为我国大规模的轨道交通建设和TOD实施提供理论和实际依据。分析日本、香港等地轨道交通TOD的开发策略,指出将轨道交通建设和土地综合开发有机结合是其理念的核心,轨道交通站点周边土地的开发规模、开发时限... 揭示轨道交通TOD的成功之道,为我国大规模的轨道交通建设和TOD实施提供理论和实际依据。分析日本、香港等地轨道交通TOD的开发策略,指出将轨道交通建设和土地综合开发有机结合是其理念的核心,轨道交通站点周边土地的开发规模、开发时限、开发模式、用地性质、开发强度及土地管理等是影响其成功的关键因素。结合我国特点,总结出对我国轨道交通TOD的启示。借鉴已有的经验,以深圳市轨道交通3号线为例,展开有针对性的研究和实践工作,对沿线土地资源潜力进行评估,制定土地发展策略,提出规划控制要求和实施保障措施,确保轨道交通与土地综合开发策略的落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道交通 公交导向型开发 开发策略 土地利用规划 深圳市轨道交通3号线
下载PDF
TOD战略下的综合开发土地整备实践——以上海、深圳和东莞为例 被引量:19
7
作者 杨家文 段阳 乐晓辉 《国际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24-130,共7页
土地整备工作是TOD综合开发的关键环节和重要基础,然而,国内大部分城市都缺乏相关具体工作的实践经验。本文结合上海、深圳和东莞的探索实践,将轨道交通沿线土地开发分为增量开发和存量开发两种类型:在增量开发类型中,关注未批让土地一... 土地整备工作是TOD综合开发的关键环节和重要基础,然而,国内大部分城市都缺乏相关具体工作的实践经验。本文结合上海、深圳和东莞的探索实践,将轨道交通沿线土地开发分为增量开发和存量开发两种类型:在增量开发类型中,关注未批让土地一级使用权的取得以及车辆段(停车场)的复合利用;在存量开发类型中,对已批未建用地的协议调整和轨道沿线的更新改造进行研究和总结。文章为其他需要开展综合开发的城市进行土地整备工作提供了可参考的实施路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交导向开发 土地整备 增量开发 存量开发 城市更新
原文传递
地铁站上的漂浮城岛——香港九龙站发展案例研究 被引量:18
8
作者 薛求理 翟海林 陈贝盈 《建筑学报》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82-86,共5页
通过聚焦九龙机铁站并观察其巨构建筑的特征来考察香港九龙站地区的发展计划案,分析巨构建筑的原型并将其与九龙机铁站项目进行对比。总结巨构建筑和香港地铁网络站点结合的实践,并指出巨构建筑在亚洲城市中的空间分布特征,试图在建筑... 通过聚焦九龙机铁站并观察其巨构建筑的特征来考察香港九龙站地区的发展计划案,分析巨构建筑的原型并将其与九龙机铁站项目进行对比。总结巨构建筑和香港地铁网络站点结合的实践,并指出巨构建筑在亚洲城市中的空间分布特征,试图在建筑语境下建立起评判的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港 九龙机铁站 巨构建筑 交通主导的城市发展模式 亚洲城市
原文传递
城市轨道交通站点地区TOD规划模型及应用 被引量:16
9
作者 莫一魁 邓军 王京元 《土木建筑与环境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16-120,共5页
运用公交导向开发(transit-oriented development,TOD)模式指导轨道交通周边土地开发一直是学者和政府关心的问题,为了将TOD模式落实到实际土地利用规划,从TOD的基本理念出发,以TOD 3项核心原则为基础,建立了以提升轨道交通系统运量、... 运用公交导向开发(transit-oriented development,TOD)模式指导轨道交通周边土地开发一直是学者和政府关心的问题,为了将TOD模式落实到实际土地利用规划,从TOD的基本理念出发,以TOD 3项核心原则为基础,建立了以提升轨道交通系统运量、保证区域生活环境品质和均衡土地利用为目标,以轨道交通站点地区不同类型土地的容积率为决策变量的多目标决策模型,设计了模型的实用求解方法,以协助规划者进行各类土地的容积率设计。以上海徐家汇轨道交通枢纽为对象进行了实证研究,证明了模型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多目标规划 公交导向开发 轨道交通 城市规划
下载PDF
TOD全框支剪力墙结构设计若干难点热点问题探讨 被引量:17
10
作者 姚永革 郑建东 +2 位作者 严仕基 贺立荣 邱骏伟 《建筑结构》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75-82,共8页
根据对TOD全框支剪力墙结构设计的若干实践,提出该种结构体系的特点、难点和热点,包括楼层刚度比、受剪承载力比、柱与剪力墙的本质特征与角色变换、与"鸡腿式"结构的区别、框支柱顶屈服对结构安全的影响、车辆段先行设计做... 根据对TOD全框支剪力墙结构设计的若干实践,提出该种结构体系的特点、难点和热点,包括楼层刚度比、受剪承载力比、柱与剪力墙的本质特征与角色变换、与"鸡腿式"结构的区别、框支柱顶屈服对结构安全的影响、车辆段先行设计做法等问题,并对难点热点问题通过推理分析、算例对比、工程实例验证等方法进行了深入探讨。建议采用拉弯或压弯承载力计算TOD全框支剪力墙结构的层间承载力比;《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3-2010)附录E中的等效剪切刚度近似公式在某种情形下与实际存在较大偏差;从受力和变形本质特征的角度看,柱与墙常常发生角色变换,无论柱还是墙,其本身均可用杆单元或墙单元模拟,但需注意单元无几何尺寸方向对梁跨度引起的偏差;全框支剪力墙结构在结构形式、承载力和刚度突变的关系及产生原因、抗震能力等方面均不同于"鸡腿式"柔性底框结构;在强震作用下,框支柱顶端可允许先于转换梁屈服;建议以初步建筑方案整体建模计算的构件最大内力和配筋结果为基准,对可能影响范围的车辆段结构进行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开发模式 全框支剪力墙结构 承载力比 剪切刚度比 墙柱受力变形本质 “鸡腿式”结构 柔性底框结构 车辆段先行设计做法
原文传递
从“5D”到“5D+N”:英文文献中TOD效能的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6
11
作者 夏正伟 张烨 《国际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09-116,共8页
“5D”维度指标来自赛维罗等关于美国建成环境对交通行为影响的研究,是TOD建设与研究的重要参考。随着更多国家对TOD效能评价展开相关研究,尚需结合更多的实证案例研究结果验证其适用性,以更好地指导TOD的建设与研究。本文对TOD效能研... “5D”维度指标来自赛维罗等关于美国建成环境对交通行为影响的研究,是TOD建设与研究的重要参考。随着更多国家对TOD效能评价展开相关研究,尚需结合更多的实证案例研究结果验证其适用性,以更好地指导TOD的建设与研究。本文对TOD效能研究的英文文献进行了系统梳理,采用社会网络分析和聚类分析等方法,对影响TOD效能的建成环境指标及其关联性特征进行了分析,总结了需要重点关注的6个维度37个指标,并进一步从“5D+N”维度探讨了轨交站点区域TOD建设的策略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D 公交导向发展 效能 建成环境指标 文献研究
原文传递
基于TOD模式的城市空间结构优化研究 被引量:13
12
作者 陆化普 刘若阳 +1 位作者 张永波 傅志寰 《中国工程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37-145,共9页
以交通拥堵、环境污染为代表的“大城市病”已经成为影响城市高质量发展和城市居民生活质量的制约性因素,推进交通系统与土地使用深度融合的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开发(TOD)模式是综合解决上述问题的关键举措。本文采用机理分析方法,研究... 以交通拥堵、环境污染为代表的“大城市病”已经成为影响城市高质量发展和城市居民生活质量的制约性因素,推进交通系统与土地使用深度融合的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开发(TOD)模式是综合解决上述问题的关键举措。本文采用机理分析方法,研究了交通与土地利用的作用机制,分析了交通与土地利用融合发展模式与常规发展模式在用地布局、人口密度分布上的差异,论证了TOD模式下的人口分布及其与交通系统的耦合关系特征;在分析我国TOD发展现状及问题的基础上,剖析了代表性案例的TOD模式特点与经验,认为不同环境条件下的TOD内涵、发展目标及路径均有所不同。提出了城市空间合理结构及其与交通系统深度融合的基本思路、规划设计原则、实现途径,涵盖城市群范围内的城市空间布局结构(宏观)、都市圈与中心城区范围内的组团结构(中观)、轨道交通站点及其周边用地结构(微观)3个层次。研究建议,在管理统筹、法律政策、标准规范、利益分配、规划审批、激励机制、公众参与等方面采取行动,为深化TOD模式应用、提升城市建设水平提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空间结构 交通与土地利用一体化 TOD 城市群 都市圈和中心城区 轨道交通站点
下载PDF
从经典式到现代式--对中国城市TOD规划的启发 被引量:13
13
作者 宋昀 汤朝晖 《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71-75,102,共6页
分析了瑞典斯德哥尔摩的卫星城魏林比的经典TOD布局的建设,以及其在欧洲城市背景下取得成功的条件与限制,并对比分析了新加坡的整体TOD规划政策,分析了榜鹅新城TOD规划,阐述了多重交互的公共交通系统对人口密集的特大型城市的作用,以及... 分析了瑞典斯德哥尔摩的卫星城魏林比的经典TOD布局的建设,以及其在欧洲城市背景下取得成功的条件与限制,并对比分析了新加坡的整体TOD规划政策,分析了榜鹅新城TOD规划,阐述了多重交互的公共交通系统对人口密集的特大型城市的作用,以及对中国人口稠密的特大城市的公共交通引导城市发展的启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OD 斯德哥尔摩 魏林比 新加坡 榜鹅
下载PDF
抑制城市蔓延的可持续发展路径及对中国的启示 被引量:11
14
作者 朱杰 《国际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89-94,共6页
自"可持续发展"概念提出以来,距今已有20年的时间。尽管世界各国在自身的城市建设中都做出了积极尝试,但是以私人交通为导向的城市蔓延在发达国家愈演愈烈,并进一步导致城市低密度、郊区化扩张,同时在广大发展中国家也出现了... 自"可持续发展"概念提出以来,距今已有20年的时间。尽管世界各国在自身的城市建设中都做出了积极尝试,但是以私人交通为导向的城市蔓延在发达国家愈演愈烈,并进一步导致城市低密度、郊区化扩张,同时在广大发展中国家也出现了城市蔓延的苗头。因此,在城市规划领域,抑制城市蔓延的可持续发展理念方法成为学术界的热点。基于此,本文首先分析了城市蔓延的特征和成因,并借鉴TOD、区域管治和紧凑城市等理论实践,从抑制蔓延的交通组织方式、社会政策和城市形态角度对相关研究进行梳理和分析,最后结合中国转型期的现实情况,认为土地的混合利用、单位制社区的建设经验、建立区域双层管理体制等是中国可持续发展的有效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蔓延 可持续发展 区域管治 TOD 紧凑城市
下载PDF
轨道交通TOD规划中开发强度的整体管控 被引量:12
15
作者 刘泉 史懿亭 《国际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31-137,共7页
TOD规划强调塑造集约紧凑的空间形态,但不同实践中的实际形态各不相同。在TOD规划管理中,开发强度管控是促进轨道站点地区紧凑集约开发的重要方法,可以划分为四个步骤,包括整体视角的TOD密度分区,TOD节点内外的差异化强度管理和容积转移... TOD规划强调塑造集约紧凑的空间形态,但不同实践中的实际形态各不相同。在TOD规划管理中,开发强度管控是促进轨道站点地区紧凑集约开发的重要方法,可以划分为四个步骤,包括整体视角的TOD密度分区,TOD节点内外的差异化强度管理和容积转移,TOD节点内部不同圈层的分区分类差异化控制,以及TOD规划的容积奖励等。通过对上述方法进行总结,本文提出TOD规划应该在空间上重视开发强度管控的整体性,在时序上因应阶段性发展需求重视开发强度管控的针对性,并在机制上进一步重视构建完善的规划管控机制的综合性,以促进TOD规划紧凑形态布局目标的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交导向开发 城市形态 开发强度 容积率 规划管控
原文传递
迈向更加可支付的机动性与住房——公交导向开发及其公平效应的规划解析 被引量:10
16
作者 林雄斌 杨家文 丁川 《城市规划》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18-126,共9页
公交导向开发(TOD)能显著提升地块的交通可达性,并带来土地及住房的增值。然而,对一部分社会群体来说,这种可达程度的提升会增加其居住成本,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对可支付住房的可获得性。公交都市是我国高密度城市发展的重要方向,但仍缺乏... 公交导向开发(TOD)能显著提升地块的交通可达性,并带来土地及住房的增值。然而,对一部分社会群体来说,这种可达程度的提升会增加其居住成本,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对可支付住房的可获得性。公交都市是我国高密度城市发展的重要方向,但仍缺乏对TOD公平性的关注。立足于我国现有偏向小汽车的交通投资、规划与政策所引发的问题,本文揭示公交导向开发应加强对空间均衡和社会公平的重视,并且介绍了美国一些城市在TOD规划建设中兼顾低收入群体保持住房可支付性的规划和政策措施。考虑到我国城市高密度的空间特征及发展公共交通的可行性和必要性,指出为保障社会公平应建立多层次的公共交通系统、促进可支付的"住房-交通"系统、重视非机动交通的地位与作用、谨慎对待城市停车系统的供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交通导向发展 社会公平视角 交通问题 交通与土地协调发展
下载PDF
大都市公交导向开发的规划与政策:深圳与西雅图的对比 被引量:9
17
作者 林雄斌 徐媛 +3 位作者 董美璇 林堉楠 黄赞 徐可 《国际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22-128,共7页
当前,大都市的交通拥堵和环境污染等问题已经成为制约宜居城市建设的重要因素,推进公交导向开发(TOD)和公交都市建设成为国内外大都市空间发展与交通战略的焦点。理解公交导向开发的融资、规划和政策等制定机制是评估其实施效果的重要... 当前,大都市的交通拥堵和环境污染等问题已经成为制约宜居城市建设的重要因素,推进公交导向开发(TOD)和公交都市建设成为国内外大都市空间发展与交通战略的焦点。理解公交导向开发的融资、规划和政策等制定机制是评估其实施效果的重要前提。受限于不同的空间和体制差异,TOD政策及实施通常呈现不同侧重点,进而导致不同的实施效果。本文以深圳和西雅图的TOD政策为对比案例,探讨中美不同空间和体制背景下TOD在发展理念、融资结构、物质形态等方面的异同,有助于深入理解公交都市建设的内涵和优化路径。研究表明,与深圳市相比,西雅图TOD政策注重轨道交通与低收入社区的融合,以政府补贴或鼓励市场参与来推进轨道交通站点周边保障性住房建设;在规划、融资及实施等环节,注重"谁受益、谁支付"原则来推进轨道交通的多元融资,且注重利益相关主体的深入参与,以提升方案可实施性。基于此,我国未来公交导向开发应加强轨道交通与低收入群体的空间融合,推进轨道交通多渠道融资,并加强融资政策和规划方案制定的公众参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交导向开发 交通规划与政策 公交都市 大都市 深圳 西雅图
原文传递
TOD模式效益分析及评价指标体系 被引量:8
18
作者 陈吉发 李文权 《城市公共交通》 2007年第3期26-29,共4页
本文以 TOD 模式结构及功能分析为基础,通过确立模式开发涉及的效益主体及其期望目标,遵循效益最大化原则,将 TOD 模式系统效益划分为交通系统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4类进行评价分析。同时,在特性分析基础上,进一步确立了... 本文以 TOD 模式结构及功能分析为基础,通过确立模式开发涉及的效益主体及其期望目标,遵循效益最大化原则,将 TOD 模式系统效益划分为交通系统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4类进行评价分析。同时,在特性分析基础上,进一步确立了效益指标设置思路,并采用层次分析法建立了完整的 TOD 模式效益评价指标体系,为评价 TOD 模式效益并促进模式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OD 效益 评价 层次分析法 指标体系
下载PDF
中国城市的郊区化与公交导向开发 被引量:8
19
作者 Robert Cervero Jennifer Day +1 位作者 刘贤腾(校译) 孙中亚(校译) 《上海城市规划》 2010年第4期50-59,共10页
中国大城市的郊区化使得许多居民被安置在比他们以前居住地可达性更差的地方,而需要采用机动化方式出行。基于对最近才迁居到上海郊区三个街区的居民所进行的当前出行及回顾以前出行的调查数据,研究了迁居至外围地区对就业可达性、通勤... 中国大城市的郊区化使得许多居民被安置在比他们以前居住地可达性更差的地方,而需要采用机动化方式出行。基于对最近才迁居到上海郊区三个街区的居民所进行的当前出行及回顾以前出行的调查数据,研究了迁居至外围地区对就业可达性、通勤方式选择和通勤时耗的影响。发现:迁居后,居民的就业可达性下降很快,与此相伴随的是机动化出行比例及通勤时间的大幅度提高。然而,也发现:迁居到郊区地铁站附近的居民就业可达性下降的较少,而且对于许多居民来说,如此迁居正鼓励居民出行方式从非机动车方式转向公共交通方式。我们得出结论认为:对于把快速郊区化的中国城市引导走向更持续的道路,可寄予公交为导向的开发模式以很高的期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郊区化 可达性 方式选择 迁居 公交导向开发 可持续性
下载PDF
因地制宜的快速公交发展模式——以杭州为例 被引量:6
20
作者 祝诗蓓 程琳 《交通运输工程与信息学报》 2009年第3期49-56,共8页
快速公交系统(Bus Rapid Transit)是一种新型的城市公共交通模式。本文从快速公交系统的组成、特点及与其他交通方式相比的优越性出发,分析了BRT在大城市的基本应用模式及其特性,以正在运营中的杭州快速公交系统建设为例,重点结合快速公... 快速公交系统(Bus Rapid Transit)是一种新型的城市公共交通模式。本文从快速公交系统的组成、特点及与其他交通方式相比的优越性出发,分析了BRT在大城市的基本应用模式及其特性,以正在运营中的杭州快速公交系统建设为例,重点结合快速公交B1线,分析其运营情况及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解决方案;并在此基础上给出杭州未来快速公交网络规划建议,探索适合杭州经济发展的、因地制宜的快速公交发展模式,为杭州及其他城市下一阶段快速公交规划与建设提供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公交导向的发展模式 快速公交系统(BRT) BRT发展模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