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塔里木盆地大坂塔格—一间房奥陶系剖面层序划分及特征
1
作者 段喜宏 《辽宁化工》 CAS 2014年第6期762-764,共3页
大坂塔格—一间房奥陶系剖面自下而上可划分为蓬莱坝组、鹰山组、一间房组、吐木休克组和良里塔格组。该剖面可以识别出6个三级层序,层序中体系域发育不全,由TST和HST构成。海侵体系域岩石类型以暗色泥晶灰岩、泥质灰岩、泥晶藻灰岩为主... 大坂塔格—一间房奥陶系剖面自下而上可划分为蓬莱坝组、鹰山组、一间房组、吐木休克组和良里塔格组。该剖面可以识别出6个三级层序,层序中体系域发育不全,由TST和HST构成。海侵体系域岩石类型以暗色泥晶灰岩、泥质灰岩、泥晶藻灰岩为主,发育水平层理及微波状层理,岩层厚度从中厚层状逐渐减至薄-纹层状。高水位体系域由一系列前积型的准层序组所组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坂塔格——间房奥陶系剖面 高频层序 海侵体系域 高水位体系域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下志留统塔塔埃尔塔格组痕迹化石与海进期沉积及海进体系域 被引量:15
2
作者 齐永安 胡斌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23-26,共4页
在层序地层学研究中,海进(transgrssion)常被认为是快速形成的,序列简单,并以少量沉积为特征。对塔里木盆地下志留统塔塔埃尔塔格组痕迹化石及沉积特征研究表明,海进期沉积及海进体系域比人们想象的要复杂,由三类沉积组成:(1... 在层序地层学研究中,海进(transgrssion)常被认为是快速形成的,序列简单,并以少量沉积为特征。对塔里木盆地下志留统塔塔埃尔塔格组痕迹化石及沉积特征研究表明,海进期沉积及海进体系域比人们想象的要复杂,由三类沉积组成:(1)与海进侵蚀有关,包括海进滞留沉积,发育固底控制Glossifungites痕迹相;(2)与海进初期的海面缓慢上升或总体海进过程中的静止期有关,包括前滨和临滨砂泥岩,发育Skolithos痕迹相和近端Gruziana痕迹相;(3)与海面快速上升有关,包括滨外泥岩,发育远端Gruziana痕迹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进期 沉积 塔里木盆地 下志留统 痕迹化石
下载PDF
中上扬子地区下志留统沉积演化与页岩气勘探方向 被引量:99
3
作者 郑和荣 高波 +2 位作者 彭勇民 聂海宽 杨斐然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645-656,共12页
通过录井、测井、地震、野外剖面与岩心资料的深入剖析,探讨中上扬子地区下志留统页岩段的沉积相与总有机碳的关系,预测页岩气有利勘探区。中上扬子地区下志留统龙马溪组为一套20~268m厚的黑色页岩夹灰绿色泥质粉砂岩沉积,在等时框架... 通过录井、测井、地震、野外剖面与岩心资料的深入剖析,探讨中上扬子地区下志留统页岩段的沉积相与总有机碳的关系,预测页岩气有利勘探区。中上扬子地区下志留统龙马溪组为一套20~268m厚的黑色页岩夹灰绿色泥质粉砂岩沉积,在等时框架内自下而上可识别出2个三级层序即SQ1与SQ2,它们分布稳定、可对比性好。下部层序(SQ1)的海侵体系域(TST)发育一套有利于页岩气形成的富有机质页岩,此时期呈现出"北面向次深海敞开、东西南三面受古陆围限、陆棚广布"的沉积格局,深水陆棚相广泛发育,面积为255 000 km2,平均厚度35 m。受海平面下降的影响,从下部层序至上部层序水体变浅,岩相从深水陆棚相黑色页岩向中—浅水陆棚相沙纹层理粉砂质页岩转变。岩相的发育受海平面升降、古陆、海底地形、物源供给等因素的影响,岩相类型有碳质或硅质或钙质页岩、纹层状页岩、生物扰动粉砂质页岩、沙纹层理的粉砂质页岩、块状砂岩或介壳灰岩薄夹层5类。研究表明,沉积相对富有机质页岩的形成具有内在的控制作用,高TOC含量页岩发育于深水陆棚相、中陆棚相和潟湖相中。目前,已有多口井在龙马溪组页岩获得工业气流,揭示了该区良好的页岩气勘探前景;综合分析认为涪陵—赤水—仁怀、威远—长宁、鄂西—渝东为中上扬子地区下志留统页岩气勘探的主要方向和有利目标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气 海侵体系域 深水陆棚 岩相 下志留统 中上扬子地区
下载PDF
二连盆地吉尔嘎朗图凹陷下白垩统赛汉塔拉组层序地层及聚煤特征 被引量:18
4
作者 王帅 邵龙义 +4 位作者 闫志明 孙钦平 王东东 鲁静 孙斌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93-403,共11页
二连盆地吉尔嘎朗图凹陷是一个陆相断陷聚煤盆地,下白垩统赛汉塔拉组是其主要含煤地层,作者利用岩心、钻孔资料对其岩相类型、沉积相、层序地层及聚煤作用特征进行研究。(1)赛汉塔拉组主要由砂砾岩、砂岩、粉砂岩、泥岩、碳质泥岩及厚... 二连盆地吉尔嘎朗图凹陷是一个陆相断陷聚煤盆地,下白垩统赛汉塔拉组是其主要含煤地层,作者利用岩心、钻孔资料对其岩相类型、沉积相、层序地层及聚煤作用特征进行研究。(1)赛汉塔拉组主要由砂砾岩、砂岩、粉砂岩、泥岩、碳质泥岩及厚层褐煤组成,发育扇三角洲平原相、扇三角洲前缘相、辫状河三角洲平原相、辫状河三角洲前缘相、滨浅湖相,分别属于扇三角洲沉积体系、辫状河三角洲沉积体系和湖泊沉积体系。(2)识别出2种层序界面:不整合面和下切谷冲刷面,将赛汉塔拉组划分为2个三级层序。从层序Ⅰ到层序Ⅱ,煤层厚度逐渐增大,聚煤作用逐渐增强。(3)在滨浅湖环境下厚煤层主要形成于湖侵体系域早期,在扇/辫状河三角洲环境下厚煤层主要形成于湖侵体系域晚期,煤层厚度在凹陷中部最大,向西北和东南方向均变小。聚煤作用明显受基底沉降作用影响,可容空间增加速率与泥炭堆积速率相平衡,从而形成了区内巨厚煤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吉尔嘎朗图凹陷 断陷盆地 赛汉塔拉组 湖侵体系域 聚煤作用
下载PDF
柴北缘航垭地区侏罗纪含煤岩系层序地层研究 被引量:14
5
作者 邵龙义 张正飞 +2 位作者 李永红 党洪量 张胜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9-23,共5页
为揭示柴北缘航垭地区的聚煤规律,利用岩心资料对其沉积相、层序地层及聚煤作用进行研究:共识别出5种岩石类型、17种岩相类型,及识别出的河流沉积体系、三角洲沉积体系、湖泊沉积体系,并以区域不整合面、河流下切谷砂岩底面为界面,将石... 为揭示柴北缘航垭地区的聚煤规律,利用岩心资料对其沉积相、层序地层及聚煤作用进行研究:共识别出5种岩石类型、17种岩相类型,及识别出的河流沉积体系、三角洲沉积体系、湖泊沉积体系,并以区域不整合面、河流下切谷砂岩底面为界面,将石门沟组划分为2个3级层序,分别对应石门沟组下段和石门沟组上段。研究表明:该区煤层形成于湖侵过程中上三角洲平原泛滥盆地和下三角洲平原分流间湾沼泽,在盆地边缘河流—三角洲平原,厚煤层(G2煤)靠近最大湖泛面发育,中厚煤层(G3煤)形成于湖侵体系域的中期;在盆地内部,煤层(G1煤较薄)常靠近初始湖泛面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侵体系域 含煤岩系 层序地层 石门沟组 聚煤作用
下载PDF
二龙山含煤盆地中新世富锦组沉积相及层序地层特征 被引量:1
6
作者 野兆瑞 曲延林 +3 位作者 邵龙义 马立军 胡一鸿 李柱 《煤田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7,共7页
黑龙江东部二龙山盆地是一新生代陆相聚煤盆地,中新世富锦组是其含煤地层。通过对富锦组沉积相、层序地层和聚煤作用特征的研究,可以看出:富锦组主要由凝灰质粉砂岩及中细砂岩、凝灰质砾岩及褐煤组成,发育滨浅湖相、深-半深湖相、冲积... 黑龙江东部二龙山盆地是一新生代陆相聚煤盆地,中新世富锦组是其含煤地层。通过对富锦组沉积相、层序地层和聚煤作用特征的研究,可以看出:富锦组主要由凝灰质粉砂岩及中细砂岩、凝灰质砾岩及褐煤组成,发育滨浅湖相、深-半深湖相、冲积扇扇根相、扇中相及沼泽相,分别属于湖泊沉积体系和冲积扇沉积体系;富锦组是一个以区域不整合面为上下界的三级层序,其低位体系域对应底部砾岩段,湖侵体系域对应下部砂岩段和中部含煤段,高位体系域对应上部砂岩段;研究区煤层形成于湖侵体系域末期,且以盆地中部煤层厚度最大,向西北和西南方向煤层均变薄;聚煤作用明显受基底沉降作用影响,在湖侵体系域末期基底稳定沉降阶段,可容空间增加速率与泥炭堆积速率相平衡,从而形成了区内巨厚煤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龙山盆地 新近纪 富锦组 湖侵体系域 聚煤作用
下载PDF
白云深水区东部重力流水道岩性圈闭特征分析
7
作者 石宁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CAS CSCD 2016年第2期75-80,共6页
白云深水区东部在早中新世时期处于两种沉积相带的交汇处:古珠江三角洲物源体系深水重力流水道砂岩沉积和东沙隆起台地生物礁物源体系碳酸盐岩峡谷水道沉积。层序地层学、沉积学、构造学研究表明,在白云深水区东部21.0Ma陆架坡折带下方... 白云深水区东部在早中新世时期处于两种沉积相带的交汇处:古珠江三角洲物源体系深水重力流水道砂岩沉积和东沙隆起台地生物礁物源体系碳酸盐岩峡谷水道沉积。层序地层学、沉积学、构造学研究表明,在白云深水区东部21.0Ma陆架坡折带下方,早期低位体系域发育的条带状优质重力流水道砂岩可以作为岩性圈闭的主力储层;晚期海进体系域大型碳酸盐岩、泥岩充填的峡谷水道,切割了下部早期低位体系域的重力流水道砂体,起到了有效的侧封作用,从而形成了重力流水道岩性圈闭,实际钻井资料证实该岩性圈闭为工业油气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云深水区 重力流水道 岩性圈闭 低位体系域 海进体系域
下载PDF
川西北地区中二叠统层序地层研究
8
作者 张文 彭博 +1 位作者 何志强 袁立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4年第1期17-19,共3页
以野外露头剖面为主,结合钻测井资料,将四川盆地西北部中二叠统划分为5个三级层序(SQ1—SQ5),平均延续时间约为3.4 Ma。三级层序界面主要为Ⅱ型层序界面,表现为岩性岩相转换界面,也可表现为暴露溶蚀面,以界面下溶蚀缝洞及其方解石斑块... 以野外露头剖面为主,结合钻测井资料,将四川盆地西北部中二叠统划分为5个三级层序(SQ1—SQ5),平均延续时间约为3.4 Ma。三级层序界面主要为Ⅱ型层序界面,表现为岩性岩相转换界面,也可表现为暴露溶蚀面,以界面下溶蚀缝洞及其方解石斑块发育为特征;顶部为Ⅰ型层序界面,与东吴运动形成的不整合面叠合到一起,可表现为非均质、强烈的岩溶。受陆表海台地背景控制,在区内广大地区三级层序仅见海侵体系域和高水位体系域发育,海侵体系域多表现为低能的台内洼地沉积,高水位体系域多表现为相对高能的生屑滩沉积。三级层序往往具有海侵体系域的厚度大于高水位体系域的厚度的特征,反映了三级层序海平面变化是一个缓慢海进—快速海退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 中二叠统 层序界面 海侵体系域 高位体系域
下载PDF
试论泌阳断陷陆相层序水进体系域的油气地质意义
9
作者 郭文平 胡受权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CAS CSCD 2002年第2期47-52,共6页
泌阳断陷湖盆陆相层序水进体系域以退积型扇三角洲为其沉积主体 ,靠近构造枢纽的陡坡带边缘 ,冲积扇相域越来越窄 ,而向盆内则由滨浅湖逐渐过渡为半深湖。断陷湖盆水体属水进型湖泊。水进体系域中油气潜在储集体包括冲积扇的辫状河道砂... 泌阳断陷湖盆陆相层序水进体系域以退积型扇三角洲为其沉积主体 ,靠近构造枢纽的陡坡带边缘 ,冲积扇相域越来越窄 ,而向盆内则由滨浅湖逐渐过渡为半深湖。断陷湖盆水体属水进型湖泊。水进体系域中油气潜在储集体包括冲积扇的辫状河道砂体及扇三角洲的分流河道、水下分流河道、河口砂坝和前缘席状砂体。但由于它们形成的古环境及物理化学条件的不同 ,其砂砾岩中所含粘土矿物类型及数量亦有显著差异 ,对其储集性能将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地质 生储盖组合 储集性能 扇三角洲 水进体系域 陆相层序 泌阳断陷
下载PDF
海进体系域碳氧同位素地球化学响应——以黔西南地区三叠系为例 被引量:13
10
作者 李荣西 魏家庸 +2 位作者 肖家飞 王兴理 Lehrmann D J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CAS 2007年第1期1-5,21,共6页
层序地层研究表明,位于扬子地块西南缘的黔西南地区在中三叠世末期(相当于Ladinian-Carnian期)出现了一次与全球同步的大规模海侵,形成了一个向上变深的碳酸盐岩台地淹没沉积层序。垄头组顶部和竹竿坡组分别是海进体系域(TST)的下、上... 层序地层研究表明,位于扬子地块西南缘的黔西南地区在中三叠世末期(相当于Ladinian-Carnian期)出现了一次与全球同步的大规模海侵,形成了一个向上变深的碳酸盐岩台地淹没沉积层序。垄头组顶部和竹竿坡组分别是海进体系域(TST)的下、上部分。碳、氧同位素研究表明,垄头组顶部自下而上δ(18O)持续增大,而δ(13C)先逐渐增大,后在顶部界面附近快速下降,反映了垄头组顶部在暴露环境下氧化作用的结果。竹竿坡组δ(13C)自下而上逐渐增大,δ(18O)总体呈现逐渐减小趋势,反映了海平面变化特征。研究认为,海进体系域的δ(13C)和δ(18O)演化不但反映了海平面和沉积环境变化,同时对密集段(CS)、层序界面和古暴露面等也有很好的识别作用,在层序地层研究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同位素 氧同位素 层序地层 三叠系 黔西南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