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转人血清白蛋白基因试管牛的研究 被引量:11
1
作者 黄淑帧 黄英 +6 位作者 陈美珏 陈巍 黄赞 李华 李景春 任兆瑞 曾溢滔 《Acta Genetica Sinica》 SCIE CAS CSCD 2000年第7期573-579,共7页
构建了含人血清白蛋白(hALB)基因的cDNA全序列、内含子1以及山羊β-酪蛋白基因启动子和5’端上游调控序列在内的乳腺表达载体pcDNA3.1-GCALBm,并通过显微注射将其导入经过体外受精(IVF)的奶牛受精卵中,体外培养到桑椹胚后期,... 构建了含人血清白蛋白(hALB)基因的cDNA全序列、内含子1以及山羊β-酪蛋白基因启动子和5’端上游调控序列在内的乳腺表达载体pcDNA3.1-GCALBm,并通过显微注射将其导入经过体外受精(IVF)的奶牛受精卵中,体外培养到桑椹胚后期,取出少许细胞,应用巢式PCR对其进行目的基因整合及性别的预鉴定,将10枚整合胚移植于8头受体母牛,结果有3头妊娠,受孕率为37.5%(3/8),其中2头于妊娠中期流产,另有1头足月分娩产下1头有人血清白蛋白基因整合的雄性转基因试管牛,转基因实验的总有效率为12.5%(1/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受精 转基因牛 乳腺生物反应器 hALB
下载PDF
中国转基因家畜最新研究进展 被引量:8
2
作者 李光鹏 张立 《内蒙古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346-355,共10页
转基因家畜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在2010年以后出现爆发式发展,尤其是中国科学家在转基因猪、牛和羊研究中取得了若干突破性进展.分别在提高繁殖力、提高抗病能力、促进肌肉生长、改良肉质与奶质、建立人类疾病模型、构建乳腺生物反应... 转基因家畜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在2010年以后出现爆发式发展,尤其是中国科学家在转基因猪、牛和羊研究中取得了若干突破性进展.分别在提高繁殖力、提高抗病能力、促进肌肉生长、改良肉质与奶质、建立人类疾病模型、构建乳腺生物反应器及提高羊毛或羊绒质量等方面,取得了国际先进水平的研究成果.本文就上述成果进行简要综述,旨在为深入开展转基因家畜研究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基因猪 转基因牛 转基因羊 生物反应器 抗病转基因
下载PDF
动物转基因技术在转基因牛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3
作者 张兆顺 成功 昝林森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12年第20期1-6,共6页
本研究综述了目前应用于转基因牛中原核显微注射法、体细胞克隆法、病毒载体法等传统动物转基因技术以及具有应用前景的ZFN技术、TALEN技术和iPS技术等。概述了20年来国内外转基因牛重要的研究进展,并就目前转基因牛在乳腺生物反应器、... 本研究综述了目前应用于转基因牛中原核显微注射法、体细胞克隆法、病毒载体法等传统动物转基因技术以及具有应用前景的ZFN技术、TALEN技术和iPS技术等。概述了20年来国内外转基因牛重要的研究进展,并就目前转基因牛在乳腺生物反应器、抗病育种、品种改良主要3个方面的应用进行了介绍。在此基础上,就目前转基因牛育种中存在的问题及今后发展趋势进行了讨论,以促进转基因牛技术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转基因技术 转基因牛 乳腺生物反应器 品种改良
下载PDF
Production of Transgenic Korean Native Cattle Expressing Enhanced 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 Using a FIV-Based Lentiviral Vector Injected into MII Oocytes 被引量:1
4
作者 Yong-Nan Xu Sang-Jun Uhm +10 位作者 Bon-Chul Koo Mo-Sun Kwon Ji-Yeol Roh Jung-Seok Yang Hyun-Yong Choi Young-Tae Heo Xiang-Shun Cui Joon-Ho Yoon Dae-Hwan Ko Teoan Kim Nam-Hyung Kim 《Journal of Genetics and Genomics》 SCIE CAS CSCD 2013年第1期37-43,共7页
The potential benefits of generating and using transgenic cattle range from improvements in agriculture to the production of large quantities of pharmaceutically relevant proteins. Previous studies have attempted to p... The potential benefits of generating and using transgenic cattle range from improvements in agriculture to the production of large quantities of pharmaceutically relevant proteins. Previous studies have attempted to produce transgenic cattle and other livestock by pronuclear injection and somatic cell nuclear transfer, but these approaches have been largely ineffective; however, a third approach, lentivirus-mediated transgenesis, has successfully produced transgenic livestock. In this study, we generated transgenic (TG) Korean native cattle using perivitelline space injection of viral vectors, which expressed enhanced 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 (EGFP) systemically. Two different types of lentiviral vectors derived from feline immunodeficiency virus (FIV) and 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HIV) carrying EGFP were injected into the perivitelline space of MII oocytes. EGFP expression at 8-cell stage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in the FIV group compared to the HIV group (47.5% ± 2.2% v.s. 22.9% 4± 2.9%). Eight-cell embryos that expressed EGFP were cultured into blastocysts and then transferred into 40 heifers. Ten heifers were successfully impregnated and delivered 10 healthy calves. All of these calves expressed EGFP as detected by in vivo imaging, PCR and Southern blotting. In addition, we established an EGFP-expressing cell line from TG calves, which was followed by nuclear transfer (NT). Recloned 8-cell embryos also expressed EGFP, and there were no differences in the rates of fusion, cleavage and development between cells derived from TG and non-TG calves, which were subsequently used for NT. These results illustrate that FIV-based lentiviruses are useful for the production of TG cattle. Moreover, our established EGFP cell line can be used for additional studies that involve 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ransgenic cattle Lentiviral vector Perivitelline space injection Enhanced 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
原文传递
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转基因牛拷贝数 被引量:1
5
作者 郭涛 刘新峰 +3 位作者 丁向彬 葛秀国 李光鹏 郭宏 《黑龙江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35-36,173,共3页
为了检测bfat-1转基因牛的外源基因拷贝数,试验采用绝对定量PCR法鉴定外源基因的拷贝数。结果表明:绝对定量PCR可以准确、有效地检测转基因牛外源基因的拷贝数,标准曲线为lnN=-3.16Ct+40.76(R2=0.994 2),2头转基因牛的外源基因拷贝数分... 为了检测bfat-1转基因牛的外源基因拷贝数,试验采用绝对定量PCR法鉴定外源基因的拷贝数。结果表明:绝对定量PCR可以准确、有效地检测转基因牛外源基因的拷贝数,标准曲线为lnN=-3.16Ct+40.76(R2=0.994 2),2头转基因牛的外源基因拷贝数分别为4.62±1.03,5.46±1.2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基因牛 拷贝数 绝对定量PCR
原文传递
动物转基因技术在转基因牛中的研究进展及其应用
6
作者 张兆顺 昝林森 《黑龙江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29-31,共3页
动物转基因技术已应用于生命科学的各个领域,特别是在研究基因功能、转基因动物培育、生物制药、提高畜禽的生产性能和防治疾病等方面得到了广泛应用。文章就动物转基因技术在转基因牛中的研究进展,以及在牛的基因功能研究、生物制药、... 动物转基因技术已应用于生命科学的各个领域,特别是在研究基因功能、转基因动物培育、生物制药、提高畜禽的生产性能和防治疾病等方面得到了广泛应用。文章就动物转基因技术在转基因牛中的研究进展,以及在牛的基因功能研究、生物制药、防治疾病和改良品种等领域的应用和前景进行了综述,以期推进动物转基因技术在牛生产中的进一步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转基因技术 转基因牛 新品种培育 生物制药
原文传递
转基因牛与非转基因牛性控精液分离及配种效果初探
7
作者 吕小青 朱玉林 +4 位作者 李艳华 薛建华 杜欣悦 王彦平 戴蕴平 《中国奶牛》 2012年第13期37-39,共3页
本研究对转基因牛以及非转基因牛精液经流式细胞仪分离冷冻后精子活力、分离准确率进行了比较,同时对分离的性控冷冻精液进行了人工输精,对受体牛的情期受胎率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转基因牛与非转基因牛精液在冷冻解冻后活力以及... 本研究对转基因牛以及非转基因牛精液经流式细胞仪分离冷冻后精子活力、分离准确率进行了比较,同时对分离的性控冷冻精液进行了人工输精,对受体牛的情期受胎率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转基因牛与非转基因牛精液在冷冻解冻后活力以及分离准确率方面差异不显著(P>0.05);转基因牛与非转基因牛的性控冷冻精液的情期受胎率分别为57.4%、59.3%,二者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基因牛 性控精液 配种效果
下载PDF
基于28天重复经口毒性的重组人乳铁蛋白动物试验研究
8
作者 马保桃 苑晓燕 +5 位作者 王小丹 高芃 赵增明 杨建军 彭双清 徐海滨 《卫生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443-448,454,共7页
目的评价重组人乳铁蛋白(recombinant human lactoferrin,rhLF)食用安全性和铁营养。方法 100只SPF级断乳SD大鼠按体重区组随机分为5组:普通饲料对照组,牛乳铁蛋白(bovine lactoferrin,bLF)100、200 g/kg组,重组人乳铁蛋白(rhLF)100、20... 目的评价重组人乳铁蛋白(recombinant human lactoferrin,rhLF)食用安全性和铁营养。方法 100只SPF级断乳SD大鼠按体重区组随机分为5组:普通饲料对照组,牛乳铁蛋白(bovine lactoferrin,bLF)100、200 g/kg组,重组人乳铁蛋白(rhLF)100、200 g/kg组。对照组喂饲AIN-93啮齿类实验动物纯合饲料,bLF和rhLF组分别用受试物蛋白部分或全部替代配方中原有酪蛋白成分,其他成分保持不变,配制成动物喂饲饲料,大鼠自由进食饮水,观察28天。观察指标包括动物安全性指标(体重、摄食量、食物利用率、血液学、血生化、脏器系数)和铁营养指标(血清铁、总铁结合力、运铁蛋白饱和度、转铁蛋白受体)。结果 200 g/kg bLF组和200 g/kg rhLF组雌雄动物体重增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100 g/kg和200 g/kg rhLF组大鼠血液学、血生化、大体解剖及组织病理学结果均未观察到有生物学意义的改变;bLF组和rhLF组血清铁水平和运铁蛋白饱和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较对照组均出现一定程度增高。结论在本试验条件下,28天试验同剂量的rhLF对大鼠安全性指标和铁营养改善作用与bLF比较无生物学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乳铁蛋白 转基因奶牛 安全性 铁营养
原文传递
piggyBac转座子在牛基因组的整合位点及特征分析 被引量:6
9
作者 杜新华 高雪 +3 位作者 张路培 高会江 李俊雅 许尚忠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771-777,共7页
piggyBac(PB)转座子作为一种遗传工具被广泛应用于多个物种的转基因及插入突变研究,目前PB转座子在牛中的相关研究还较少。为了获得PB转座子在牛基因组中的整合位点,总结其转座特征,文章构建了PB[CMV-EGFP]和pcDNA-PBase二元转座系统,... piggyBac(PB)转座子作为一种遗传工具被广泛应用于多个物种的转基因及插入突变研究,目前PB转座子在牛中的相关研究还较少。为了获得PB转座子在牛基因组中的整合位点,总结其转座特征,文章构建了PB[CMV-EGFP]和pcDNA-PBase二元转座系统,利用细胞核电转技术共转染牛耳组织成纤维细胞,经G-418筛选,获得了稳定转染EGFP的转基因细胞系;提取细胞基因组DNA,利用基因组步移技术扩增PB转座子5′Bac区插入位置的DNA序列;通过与牛基因组序列进行BLAST比对,得到PB转座子在牛基因组中的插入位点。文章共获得了8个有效的整合位点,但仅有5个位点定位到染色体1、2、11和X染色体上。序列分析表明:在牛基因组中,PB转座子可特异性的插入到"TTAA"位置,并整合到基因间的非调控区;分析整合位点"TTAA"相邻一侧的5个碱基组成,发现PB转座子5′端倾向于插入到GC(62.5%)碱基富集区。该研究表明,PB转座子可以在牛基因组中发生转座,获得的整合位点信息为利用PB转座子在牛上开展遗传学研究提供了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GGYBAC 转基因 牛基因组 整合位点
下载PDF
转基因奶牛胚胎移植技术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薛建华 周高峰 +5 位作者 赵鹏 吴胜权 朱玉林 李艳华 戴蕴平 李荣 《中国奶牛》 2010年第9期23-26,共4页
2006年6月至2010年3月以来,北京奶牛中心与中国农业大学合作,在北京奶牛中心良种场开展了转基因牛胚胎移植试验研究。本试验利用中国农业大学培育的转基因母牛作为供体,进行超数排卵生产体内胚胎,将获得的胚胎移植给15~15.5月龄荷斯坦... 2006年6月至2010年3月以来,北京奶牛中心与中国农业大学合作,在北京奶牛中心良种场开展了转基因牛胚胎移植试验研究。本试验利用中国农业大学培育的转基因母牛作为供体,进行超数排卵生产体内胚胎,将获得的胚胎移植给15~15.5月龄荷斯坦母牛受体。截止2010年3月21日,累计移植转基因奶牛胚胎87枚,移植受体牛87头,妊娠48头,移植妊娠率为55.17%;产犊43头,成活34头,犊牛成活率为79%;经中国农业大学研究人员检测,有14头公牛携带转入目的基因,这14头公牛已全部进入北京市种公牛站饲养。目前,有10头公牛到了试采精月龄,精液经农业部牛冷冻精液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北京)检测,质量符合国家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基因奶牛胚胎 受体牛 胚胎移植 情期受胎率 犊牛成活率 转基因二代牛
下载PDF
1例转基因体细胞克隆牛主要脏器的组织病理学观察 被引量:3
11
作者 袁苏娅 姬丽娜 +3 位作者 王勇胜 曾晓萍 卿素珠 张涌 《中国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13-118,共6页
在对1例死亡的转基因克隆牛进行病理解剖观察基础上,采用组织学常规石蜡切片-HE染色技术研究克隆牛心脏、肝脏、肺脏和肾脏的组织形态及变化。结果显示,克隆牛体格及脏器体积均偏大。心脏、肝脏出现代偿性增生和淤血,肺脏呈现典型的肺... 在对1例死亡的转基因克隆牛进行病理解剖观察基础上,采用组织学常规石蜡切片-HE染色技术研究克隆牛心脏、肝脏、肺脏和肾脏的组织形态及变化。结果显示,克隆牛体格及脏器体积均偏大。心脏、肝脏出现代偿性增生和淤血,肺脏呈现典型的肺不张和严重局灶性肺气肿。组织学观察显示,心肌纤维拉长变细、横纹不清晰,部分核着色深,出现轻度颗粒变性;肝细胞有明显的脂肪变性、颗粒变性和缺血性病变。肺间质增宽、多个肺泡壁破裂融合,肺间质和肺泡壁毛细血管扩张充血;肾间质毛细血管淤血,近曲小管上皮细胞颗粒变性严重,上皮细胞发生肿胀、部分脱落至管腔。综合病理形态学观察结果显示,该例克隆牛为典型的生后肺不张导致的肺气肿继发其他脏器增生淤血,最后呼吸衰竭而死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脏器官 组织病理学 转基因克隆牛
原文传递
人α-乳清蛋白转基因克隆牛外源基因拷贝数的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王洁雯 王敬姣 +3 位作者 赵姝君 李宁 李世杰 张萃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83-187,共5页
为了探讨转基因克隆动物外源基因拷贝数及拷贝数在传代过程中的变化,本研究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人α-乳清蛋白(human alpha-lactalbumin,HLA)转基因克隆牛及其子代共5头牛中外源基因的拷贝数,其中K060923为亲代,172、081、189、隆... 为了探讨转基因克隆动物外源基因拷贝数及拷贝数在传代过程中的变化,本研究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人α-乳清蛋白(human alpha-lactalbumin,HLA)转基因克隆牛及其子代共5头牛中外源基因的拷贝数,其中K060923为亲代,172、081、189、隆娃为子代。HLA基因在亲代转基因克隆牛K060923中的拷贝数为1.145,在子代转基因克隆牛172、081、189和隆娃中分别为0.998、1.107、0.891和0.842。结果表明,5头牛中外源基因拷贝数都在1左右,说明人α-乳清蛋白基本以单拷贝形式整合到宿主基因组中,且稳定遗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α-乳清蛋白基因 转基因克隆牛 实时荧光定量PCR 拷贝数
下载PDF
转基因克隆牛外源基因整合位点的检测
13
作者 王敬姣 张明月 +5 位作者 谭贝贝 张萃 李冬杰 戴蕴平 李宁 李世杰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553-558,共6页
确定外源基因的整合位点是获得转基因动物后的首要任务。本试验应用TAIL-PCR得到了2头转入人溶菌酶基因克隆牛外源基因的整合位点,结果表明:2头转基因个体中外源基因均整合在受体基因组上,其中WS个体外源基因整合在牛24号染色体的基因... 确定外源基因的整合位点是获得转基因动物后的首要任务。本试验应用TAIL-PCR得到了2头转入人溶菌酶基因克隆牛外源基因的整合位点,结果表明:2头转基因个体中外源基因均整合在受体基因组上,其中WS个体外源基因整合在牛24号染色体的基因组克隆(NW<sub>0</sub>03104566.1)中。YW个体中外源基因整合在牛16号染色体的基因组克隆(NW<sub>0</sub>03104440.1)中,整合位点位于LOC10030和RGL1基因之间。综上表明,在WS和YW个体中,外源基因的整合分别造成受体染色体238和228bp核苷酸的缺失。4个整合片段(InS1<sup>I</sup>nS4)的末端均与拓扑异构酶I作用位点的共有序列相连。在WS个体中外源基因与染色体的整合连接处(InS1<sup>I</sup>nS3)存在1nt的同源序列。在整合片段InS2、InS3、InS4中表现出共同的相似处,即均存在具有间隔的短的同源序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基因克隆牛 TAIL-PCR 整合位点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