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4篇文章
< 1 2 2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Beneficial effects of naringenin in liver diseases: Molecular mechanisms 被引量:36
1
作者 Erika Hernández-Aquino Pablo Muriel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SCIE CAS 2018年第16期1679-1707,共29页
Liver diseases are caused by different etiological agents, mainly alcohol consumption, viruses, drug intoxication or malnutrition. Frequently, liver diseases are initiated by oxidative stress and inflammation that lea... Liver diseases are caused by different etiological agents, mainly alcohol consumption, viruses, drug intoxication or malnutrition. Frequently, liver diseases are initiated by oxidative stress and inflammation that lead to the excessive production of extracellular matrix(ECM), followed by a progression to fibrosis, cirrhosis and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 It has been reported that some natural products display hepatoprotective properties. Naringenin is a flavonoid with antioxidant, antifibrogenic, anti-inflammatory and anticancer properties that is capable of preventing liver damage caused by different agents. The main protective effects of naringenin in liver diseases are the inhibition of oxidative stress, 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TGF-β) pathway and the prevention of the transdifferentiation of hepatic stellate cells(HSC), leading to decreased collagen synthesis. Other effects include the inhibition of the mitogen activated protein kinase(MAPK), toll-like receptor(TLR) and TGF-β non-canonical pathways, the inhibition of which further results in a strong reduction in ECM synthesis and deposition. In addition, naringenin has shown beneficial effects on 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 through the regulation of lipid metabolism, modulating the synthesis and oxidation of lipids and cholesterol. Moreover, naringenin protects from HCC, since it inhibits growth factors such as TGF-β and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 inducing apoptosis and regulating MAPK pathways. Naringenin is safe and acts by targeting multiple proteins. However, it possesses low bioavailability and high intestinal metabolism. In this regard, formulations, such as nanoparticles or liposomes, have been developed to improve naringenin bioavailability. We conclude that naringenin should be considered in the future as an important candidate in the treatment of different liver diseas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RINGENIN 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liver fibrosis MAPKS CCL4 FLAVONOIDS JNK hepatic stellate cells cirrhosis SMADS α-SMA
下载PDF
活血化瘀药物防治放射性肺损伤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0
2
作者 杨明会 窦永起 刘哲峰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1096-1099,共4页
目的观察活血化瘀药物对小剂量重复照射下不同时相大鼠肺组织病理学改变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表达,探讨其防治放射性肺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130只SD雌性大鼠随机分为单纯照射组(60只)、中药治疗组(60只)和空... 目的观察活血化瘀药物对小剂量重复照射下不同时相大鼠肺组织病理学改变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表达,探讨其防治放射性肺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130只SD雌性大鼠随机分为单纯照射组(60只)、中药治疗组(60只)和空白对照组(10只)。用直线加速器对单纯照射组和中药治疗组大鼠右肺进行照射,3Gy/次,2次/周,累积剂量最高为30Gy,分别于照射开始后第1、3、5、8、12、26周共6个时间点,两组各随机处死10只大鼠,取材切片,行HE和免疫组化染色,观察大鼠肺组织病理改变和TNFα和TGFβ的表达。结果单纯照射组大鼠肺组织于照射第5周急性放射性肺炎最重,第26周肺纤维化明显;不同时相TNFα和TGFβ表达明显增强(P<0.01),中药治疗组大鼠肺组织急性放射性肺炎反应轻微,后期纤维化不明显,TNFα、TGFβ的表达较单纯照射组明显降低(P<0.01)。结论在小剂量重复照射过程中,活血化瘀药物可抑制致炎因子和致纤维化因子的表达,减轻早期放射性肺炎的炎症反应,延缓放射性肺纤维化的进展,对放射性肺损伤具有防治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性肺炎 肺纤维化 转化生长因子-Β 肿瘤坏死因子-α 活血化瘀
下载PDF
过敏性紫癜患儿及紫癜性肾炎患儿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变化及意义 被引量:31
3
作者 田洪民 王淑屏 王鸿雁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5期2189-2192,共4页
目的观察过敏性紫癜(HSP)患儿及紫癜性肾炎(HSPN)患儿血清白细胞介素-21(IL-21)、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免疫球蛋白A1(IgA1)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HSP急性期患儿146例为试验组,依据尿常规检测结... 目的观察过敏性紫癜(HSP)患儿及紫癜性肾炎(HSPN)患儿血清白细胞介素-21(IL-21)、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免疫球蛋白A1(IgA1)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HSP急性期患儿146例为试验组,依据尿常规检测结果,判定患儿伴有肾炎与否,又将其分为非肾炎患儿HSP组(n=99)和伴有肾炎的HSPN组(n=47)。另选取同期于我院体检的健康儿童40例作为对照组。试验组患儿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雷公藤多苷,第1个月1.5 mg·kg^-1·d^-1,每天3次,第2~3个月1.0 mg·kg^-1·d^-1,每天3次,连续治疗3个月。比较治疗前对照组及试验组血清IL-21、TGF-β、TNF-α和IgA水平,检测试验组患儿治疗前后血清IL-21、TGF-β、TNF-α和IgA水平,比较3组治疗前血清免疫球蛋白、补体含量及免疫球蛋白A(IgA)/补体3(C3),比较HSP组与HSPN组患儿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HSP组及HSPN组TGF-β水平分别为(2.76±2.87)和(2.81±2.96)ng·L^-1,TNF-α水平分别为(133.47±70.43)和(142.53±76.90)pg·L^-1,IgA1水平分别为(440.03±200.06)和(452.73±210.54)g·L^-1。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HSP组及HSPN组血清TGF-β、TNF-α、IgA1水平均显著降低,血清IL-21水平显著升高(P<0.01),且3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HSP组和HSPN组IgA水平和IgA/C3显著高于对照组,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M(IgM)、C3和补体4(C4)水平较对照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且HSPN组IgA水平和IgA/C3显著高于HSP组(P<0.01)。治疗过程中,HSPN组发生恶心1例,呕吐2例,HSP组发生恶心2例和呕吐3例,HSPN组和HSP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6.38%和5.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机体IL-21、TGF-β、TNF-α等细胞因子及免疫球蛋白IgA1均参与HSP及HSPN的发生、发展过程,其水平变化可作为HSP/HSPN的临床诊断、防治及预后评估的重要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敏性紫癜 紫癜性肾炎 白细胞介素-21 转化生长因子-Β 肿瘤坏死因子-α 免疫球蛋白A1
原文传递
四逆散加味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疗效观察及机制探讨 被引量:22
4
作者 赵翠丽 蔡智刚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2年第22期116-118,共3页
目的评价四逆散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肝郁脾虚型患者的有效性和作用机制。方法选择我院确诊为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医辨证属肝郁脾虚型患者76例,并设健康对照组36例;将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又随机分为两组,四逆散治疗组(40例)给予四逆散治疗,... 目的评价四逆散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肝郁脾虚型患者的有效性和作用机制。方法选择我院确诊为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医辨证属肝郁脾虚型患者76例,并设健康对照组36例;将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又随机分为两组,四逆散治疗组(40例)给予四逆散治疗,胃复春对照组(36例)给予胃复春治疗,两组均治疗3个月。观察三组临床疗效、胃镜下变化、病理改变、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α(TGF-α)水平及安全性指标。结果①四逆散治疗组的临床、胃镜、病理疗效显著优于胃复春对照组(P<0.05);②治疗前四逆散治疗组及胃复春对照组血清TGF-α水平均高于健康对照组,治疗后两组血清TGF-α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结论四逆散对慢性萎缩性胃炎肝郁脾虚型患者有良好的疗效,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TGF-α的合成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萎缩性胃炎 四逆散 转化生长因子-α 临床观察
下载PDF
中国人群非综合征性唇腭裂TGFA基因TaqⅠ多态性研究 被引量:18
5
作者 苍松 焦晓辉 +3 位作者 王丽 于旸 赵昱辉 李钰 《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2年第5期369-371,共3页
目的 探讨转化生长因子 α(TGFA)与中国人群非综合征性唇腭裂 (NS CL P)的关系。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 (PCR)结合限制性内切酶酶切 (RFLP)方法 ,对 10 3名健康体检者和 12 4名非综合征性唇腭裂患者进行TG FA基因多态性检测。PCR后... 目的 探讨转化生长因子 α(TGFA)与中国人群非综合征性唇腭裂 (NS CL P)的关系。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 (PCR)结合限制性内切酶酶切 (RFLP)方法 ,对 10 3名健康体检者和 12 4名非综合征性唇腭裂患者进行TG FA基因多态性检测。PCR后直接用限制性内切酶酶切检测基因多态性。结果 单侧唇裂伴腭裂和双侧唇裂伴腭裂均与正常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而单侧唇裂和单纯性腭裂与正常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有家族史患者与无家族史患者等位基因频数在统计学上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中国人群非综合征性唇腭裂TGFA基因中存在TaqⅠ多态性位点 ,TGFATaqI位点与中国人群非综合征性唇腭裂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人群 非综合征性唇腭裂 TGFA基因 TAQ I多态性 研究
下载PDF
芪术肺纤汤对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患者肺功能、血清TGF-β以及TNF-α因子影响分析 被引量:17
6
作者 陈星 童德银 +1 位作者 贾增永 车道标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1年第1期25-28,共4页
目的探讨芪术肺纤汤对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IPF)患者肺功能、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以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因子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取2018年11月至2020年5月宿迁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06例IPF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 目的探讨芪术肺纤汤对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IPF)患者肺功能、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以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因子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取2018年11月至2020年5月宿迁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06例IPF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均分成2组,对照组行规范化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芪术肺纤汤。治疗后6个月比较2组肺功能、中医症候积分及血清TGF-β、TNF-α水平变化。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1)、用力肺活量(FVC)、FEV1/FVC值、中医症候积分、血清TGF-β、TNF-α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个月,2组患者FEV1、FVC及FEV1/FVC值均较治疗前显著增高(P<0.05),且研究组各肺功能指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2.35±0.61)L vs.(1.92±0.53)L,(1.85±0.34)L vs.(1.32±0.30)L,(0.79±0.06)vs.(0.71±0.20),P<0.05]。治疗后6个月,2组患者喘息、咳嗽咳痰、气短等中医症候积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研究组各中医症候积分降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09±0.73)分vs.(2.96±0.68)分、(1.95±0.62)分vs.(2.60±0.85)分、(1.42±0.14)分vs.(2.53±0.37)分,P<0.05]。治疗后6个月,2组患者血清TGF-β、TNF-α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研究组患者血清TGF-β、TNF-α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80.46±19.50)pg/mL vs.(276.07±31.49)pg/mL、(3.71±0.74)pg/mL vs.(4.38±0.90)pg/mL,P<0.05]。结论芪术肺纤汤能显著改善IPF患者肺功能,改善中医症候积分,并抑制肺纤维化进展,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调节TGF-β、TNF-α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 芪术肺纤汤 肺功能 转化生长因子-Β 肿瘤坏死因子-α
下载PDF
PCNA和TGF-α在肝再生动物模型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12
7
作者 陈栋 吴力群 +3 位作者 曹景玉 牛兆健 赵峰 杨金镛 《肝胆胰外科杂志》 CAS 2001年第3期142-143,146,共3页
目的 :探讨增殖细胞核抗原 (PCNA)和转化生长因子 α(TGF α)在肝再生模型中的表达。方法 :将Wistar大鼠随机分为二组 ,即正常大鼠肝切除组和肝硬变大鼠肝切除组 ,建立大鼠肝切除模型 ,分别于术前、术后 12h、术后 1d、术后 3d、术后 5... 目的 :探讨增殖细胞核抗原 (PCNA)和转化生长因子 α(TGF α)在肝再生模型中的表达。方法 :将Wistar大鼠随机分为二组 ,即正常大鼠肝切除组和肝硬变大鼠肝切除组 ,建立大鼠肝切除模型 ,分别于术前、术后 12h、术后 1d、术后 3d、术后 5d、术后 7d和术后 14d动态连续检测肝切除后肝重 /体重、肝再生率、肝组织PCNA和TGF α的表达。结果 :与正常大鼠相比 ,肝硬变大鼠的肝再生率、肝重 /体重、肝组织中PCNA和TGF α的表达变化缓慢、延迟 (P <0 .0 5 )。结论 :肝硬变状态下有效肝细胞数少 ,肝再生启动延迟 ,再生缓慢 ,与TGF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再生 增殖细胞核抗原 转化生长因子-α 表达
下载PDF
转化生长因子α及其受体促进肝癌细胞生长 被引量:10
8
作者 王效民 汤钊猷 +3 位作者 薛琼 邹合强 鲍卫华 洪雪莺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153-156,共4页
已经发现转化生长因子α(TGFα)及其受体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在多种人类恶性肿瘤中有表达.并与这些肿瘤病人的预后有密切关系。本实验观察了体外培养人肝癌细胞株,荷人肝癌裸鼠模型,以及肝癌病人的肿瘤标本中TGFα... 已经发现转化生长因子α(TGFα)及其受体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在多种人类恶性肿瘤中有表达.并与这些肿瘤病人的预后有密切关系。本实验观察了体外培养人肝癌细胞株,荷人肝癌裸鼠模型,以及肝癌病人的肿瘤标本中TGFα和EGFR的表达及其与肝癌生长的关系。结果显示两种裸鼠模型中.EGFR表达强的肿瘤生长快;培养肝癌细胞在TGFα刺激下EGFR表达明显增强,同时细胞分裂指数也明显增加;在一组人肝癌标本中,TGFα和EGFR在瘤内表达阳性组的平均瘤径明显大于阴性组。此项研究证实TGFα和EGFR的表达能够促进肝癌细胞的生长从而影响肝癌病人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化生长因子α 表皮生长因子 受体 肝肿瘤
下载PDF
转化生长因子-α基因多态性与山东汉族人非综合征性唇腭裂的关系 被引量:11
9
作者 袁奎封 来庆国 +2 位作者 李德仁 杨中军 周晓红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533-535,共3页
目的研究转化生长因子-α(TGF-α)基因多态性与山东汉族人非综合征性唇腭裂的关系。方法应用多聚酶链反应(PCR)结合限制性酶切方法,对98例非综合征性唇腭裂患者与101例正常人进行TGF-α基因突变检测分析。结果非综合征性唇腭裂患者的C2... 目的研究转化生长因子-α(TGF-α)基因多态性与山东汉族人非综合征性唇腭裂的关系。方法应用多聚酶链反应(PCR)结合限制性酶切方法,对98例非综合征性唇腭裂患者与101例正常人进行TGF-α基因突变检测分析。结果非综合征性唇腭裂患者的C2等位基因频率比正常对照组明显增高,有显著性差异(P<0.05);有家族史的患者,其TGF-α基因型与无家族史患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TGF-α基因的突变与山东汉族人非综合征性唇腭裂的发生有相关性,对有家族史的患者的影响可能更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综合征性唇腭裂 转化生长因子-α 基因多态性
下载PDF
米非司酮对早孕蜕膜与绒毛转化生长因子β基因表达及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的影响 被引量:8
10
作者 金莉萍 邵敬於 +2 位作者 李大金 郑颂国 吴学浙 《生殖与避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26-30,T001,共6页
目的:了解米非司酮对早孕蜕膜和绒毛中转化生长因子β基因表达及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的影响,探讨来非司酮对母-胎界面及血清中细胞因子的调节作用。方法:应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测定正常和服用米非司酮100 mg后的人早孕蜕... 目的:了解米非司酮对早孕蜕膜和绒毛中转化生长因子β基因表达及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的影响,探讨来非司酮对母-胎界面及血清中细胞因子的调节作用。方法:应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测定正常和服用米非司酮100 mg后的人早孕蜕膜和绒毛中转化生长因子β_1(TGF-β_1)及受体(TGF-β_1R)的基因表达;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米非司酮应用前后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水平。结果:服药组蜕膜中TGFβ_1及受体的基因表达比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而服药组绒毛中TGFβ_1及受体的基因表达与对照组比较没有显著差异(P>0.05)。服药后血清TNF-α水平明显高于服药前(P<0.05)。结论:米非司酮抗早孕作用是多环节的,可能通过多种机理协同参与促进流产的发生。其中,米非司酮通过降调节蜕膜中TGF-β_1与TGF-β_1R的转录,提高血清TNF-α的水平,从母-胎界面局部至外周,使免疫刺激和抑制失调,导致母体对胚胎排斥而不利于妊娠的维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非司酮 蜕膜 绒毛 转化生长因子 肿瘤坏死因子
下载PDF
补中益气汤联合化疗对非小细胞肺癌血清VEGF和TGF-α水平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12
11
作者 吴晓泉 朱力平 《光明中医》 2017年第2期229-231,共3页
目的观察补中益气汤联合化疗用于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我院中西医结合肿瘤科2012年4月—2015年10月收治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81例,分为化疗组和联合组,化疗组给予NP方案治疗,联合组在化疗组的基础上给予补中益... 目的观察补中益气汤联合化疗用于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我院中西医结合肿瘤科2012年4月—2015年10月收治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81例,分为化疗组和联合组,化疗组给予NP方案治疗,联合组在化疗组的基础上给予补中益气汤加减。疗程结束后观察两组疗效以及治疗前后患者血清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转化生长因子-α(TGF-α)的含量。结果联合组治疗的有效率和稳定率分别为65.86%和82.93%,明显高于化疗组的42.50%和62.50%(P<0.05),治疗后联合组患者血清中VEGF和TGF-α含量也明显低于化疗组(P<0.05)。结论补中益气汤加减可通过抑制肿瘤细胞、增强机体免疫力、保护正常组织等作用提高NSCLC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中益气汤 化疗 非小细胞肺癌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转化生长因子-α
下载PDF
鼻息肉术后增生组织中转化生长因子α、β_1的表达和激素的作用 被引量:9
12
作者 陈福权 黄维国 +2 位作者 乔莉 姜鸿彦 邱建华 《临床耳鼻咽喉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8期399-401,I005,共4页
目的 :研究鼻息肉术后增生组织中转化生长因子α(transforminggrowthfactorα ,TGFα)、β1 转化生长因子 β1 (TGFβ1 )的表达及皮质类固醇对其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 4 0例鼻息肉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激素组 :术后 1周开始应用布地奈德... 目的 :研究鼻息肉术后增生组织中转化生长因子α(transforminggrowthfactorα ,TGFα)、β1 转化生长因子 β1 (TGFβ1 )的表达及皮质类固醇对其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 4 0例鼻息肉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激素组 :术后 1周开始应用布地奈德 (BUD)鼻腔喷雾 (40 0 μg d ) ;对照组 :术后不使用BUD及其它类固醇药物。经鼻内窥镜鼻息肉切除术后第 1、8周门诊复查时钳取筛窦腔内的增生组织。采用HE染色观察增生组织的形态学改变 ;以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两组增生组织中TGFα、TGFβ1 的表达。结果 :术后增生组织的形态学改变与鼻息肉相类似。对照组增生组织上皮细胞、炎性细胞、部分腺上皮细胞TGFα高表达 ,炎性细胞TGFβ1 高表达。BUD组增生组织中TGFα、TGFβ1 的表达明显下降 (P <0 .0 1,0 .0 5 )。结论 :TGFα和TGFβ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后 表达 激素 鼻息肉 转化生长因子α 转化生长因子β1 皮质类固醇 TGFα TGFΒ1
原文传递
血液透析治疗的糖尿病肾病患者TGF-α水平及与生化指标的相关性 被引量:11
13
作者 杨红燕 宁涛 +1 位作者 张蒙娟 贺毅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0年第14期1710-1712,1716,共4页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治疗的糖尿病肾病患者转化生长因子-α(TGF-α)水平及与生化指标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该院采用血液透析治疗的6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作为研究组,选取同期60例于该院进行体检的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分...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治疗的糖尿病肾病患者转化生长因子-α(TGF-α)水平及与生化指标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该院采用血液透析治疗的6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作为研究组,选取同期60例于该院进行体检的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分别在治疗前后对研究组患者尿量、尿蛋白、尿素氮、肌酐、尿酸、血红蛋白和清蛋白进行检测,同时检测对照组和研究组(治疗前后)血清TGF-α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水平。对患者治疗前后的TGF-α、EGFR水平与其他指标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血清TGF-α和EGFR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血液透析治疗后患者血清TGF-α、EGFR水平均明显下降(P<0.05)。血液透析治疗后患者尿量、尿蛋白、尿素氮、肌酐和尿酸水平明显下降(P<0.05),而残余肾功能、血红蛋白水平明显升高(P<0.05)。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TGF-α、EGFR水平与尿量、尿蛋白、尿素氮、肌酐和尿酸水平呈正相关(P<0.05),与血红蛋白水平呈负相关(P<0.05)。结论血液透析治疗的糖尿病肾病患者TGF-α水平与反映肾损伤的生化指标具有相关性,可通过检测TGF-α水平判断患者肾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血液透析 转化生长因子-α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下载PDF
肠三叶因子在胃黏膜应激适应性细胞保护中的作用 被引量:8
14
作者 聂时南 李兆申 +3 位作者 许国铭 湛先保 屠振兴 龚燕芳 《中华消化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9-22,共4页
目的 研究肠三叶因子 (ITF ,为三叶肽家族一员 )、转化生长因子α(TGFα)及环氧合酶 2(COX 2 )在水浸束缚应激 (WRS)大鼠胃黏膜中基因表达变化 ,探讨其在胃黏膜应激适应性细胞保护中的相互关系及作用。方法 采用重复WRS制作模型 ,动... 目的 研究肠三叶因子 (ITF ,为三叶肽家族一员 )、转化生长因子α(TGFα)及环氧合酶 2(COX 2 )在水浸束缚应激 (WRS)大鼠胃黏膜中基因表达变化 ,探讨其在胃黏膜应激适应性细胞保护中的相互关系及作用。方法 采用重复WRS制作模型 ,动态监测胃黏膜血流量 (GMBF) ,大体及光镜下观察黏膜损伤程度 (UI)及组织学变化 ,RT PCR检测ITF、TGFα及COX 2基因表达变化 ,免疫组化染色进一步证实ITF ,TGFα表达。结果 单次应激造成胃黏膜广泛损伤 ,重复应激后胃黏膜产生适应性 ,胃黏膜血流量上升 ,损伤逐渐减轻 ,4次应激后 ,损伤指数降低为单次应激的 2 1.99% ,且胃腺区细胞增殖 ,ITF、TGFα基因表达增强 (分别为 0 .0 40± 0 .0 0 1比 0 .372± 0 .0 10 ,P <0 .0 1;0 .86± 0 .0 1比 0 .93± 0 .0 1,P <0 .0 1) ,免疫组化染色证实了二者的变化趋势 ,而COX 2表达逐渐减弱 (0 .45± 0 .0 2比 0 .2 2± 0 .0 1,P <0 .0 1)。结论 胃黏膜适应性细胞保护伴有细胞增殖 ,ITF、TGFα表达水平增强及COX 2表达水平逐渐减弱 ,表明三者在这一现象中有重要的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激 胃黏膜 细胞保护 肠三叶因子 转化生长因子α 环氧合酶-2
原文传递
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清TGF-α与EGFR-TKI治疗敏感性和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10
15
作者 朱文良 李靖 +4 位作者 梁新强 赖林 梁艳艳 陆运鑫 侯恩存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389-395,共7页
背景与目的: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EGFR-TKI)是EGFR阳性突变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的优势治疗方案,但其疗效存在较大个体差异。... 背景与目的: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EGFR-TKI)是EGFR阳性突变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的优势治疗方案,但其疗效存在较大个体差异。该研究将探讨血清中EGFR的配体转化生长因子(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α,TGF-α)水平是否可作为EGFR基因突变阳性NSCLC患者EGFR-TKI疗效的预测指标,并探讨TGF-α水平与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2012年5月—2014年7月就诊于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肿瘤内科门诊及住院部EGFR阳性突变的NSCLC患者75例。在行EGFR-TKI治疗周期前,利用酶联免疫吸附反应(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试剂盒检测各入选患者血清中TGF-α的水平。治疗2个月后行影像学检查,评定治疗效果。探讨TGF-α水平与治疗效果的关系及其预测效能,进一步分析其与患者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和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的关系。结果:75例EGFR阳性突变NSCLC患者经EGFR-TKI治疗后,病情部分缓解(partial response,PR)20例,稳定(stable disease,SD)25例,进展(progression disease,PD)30例,疾病控制(disease control,DC)率达到60%(45例)。PD组患者治疗前血清TGF-α水平高于D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多因素COX回归显示,患者吸烟状态、淋巴结转移程度及TGF-α水平是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ROC分析显示,血清TGF-α水平对患者EGFR-TKI疗效具有良好的预测效能[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0.926]且16.75 pg/m L为TGF-α的最佳分界点浓度。血清高浓度TGF-α(≥16.75 pg/m L)与患者吸烟史比例、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及治疗效果有关(P<0.05)。TGF-α高浓度较低浓度组患者的OS和PFS中位生存时间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og-rank P<0.05)。结论:高水平血清TGF-α(≥16.75 pg/m L)对NSCLC患者EGFR-TKI治疗抵抗和不良预后有指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化生长因子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非小细胞肺癌 预后
下载PDF
复方梭子蟹胶囊对大鼠胃溃疡模型的影响 被引量:9
16
作者 杨庆 陈颖 +7 位作者 王娅杰 李玉洁 翁小刚 蔡维艳 李琦 尹婕 杜正彩 朱晓新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5期160-165,共6页
目的:观察复方梭子蟹胶囊对4种大鼠胃溃疡模型的胃黏膜损伤的保护作用。并通过观察复方梭子蟹胶囊对慢性胃溃疡大鼠血清中胃组织中表皮生长因子(EGF),转化生长因子-α(TGF-α)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蛋白表达的影响,初步探索其作用机... 目的:观察复方梭子蟹胶囊对4种大鼠胃溃疡模型的胃黏膜损伤的保护作用。并通过观察复方梭子蟹胶囊对慢性胃溃疡大鼠血清中胃组织中表皮生长因子(EGF),转化生长因子-α(TGF-α)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蛋白表达的影响,初步探索其作用机制。方法:选取SD大鼠,采用水浸应激、消炎痛、幽门结扎、乙酸浸渍的方法构建4种大鼠胃溃疡模型,将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复方梭子蟹胶囊低、中、高剂量组(2.07,4.14,8.28 g·kg^(-1)),阳性药组(法莫替丁7.2 mg·kg^(-1)),正常组和模型组分别灌胃纯水(15 mL·kg^(-1)),大鼠连续灌胃给药14 d。检测各组大鼠溃疡面积、抑制百分率。采用免疫组化法观察乙酸浸渍模型大鼠胃组织中EGF,TGF-α及EGFR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4种模型大鼠的溃疡面积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复方梭子蟹胶囊能明显降低4种模型的溃疡面积(P<0.05,P<0.01),抑制溃疡损伤率,明显增加血清及胃组织中EGF,TGF-α和EGFR的蛋白表达(P<0.05,P<0.01)。结论:复方梭子蟹胶囊对大鼠水浸应激性胃溃疡、消炎痛型胃溃疡、幽门结扎型胃溃疡3种急性胃溃疡模型有一定的预防作用,对乙酸浸渍性慢性胃溃疡模型有治疗作用,并通过促进血清及胃组织中EGF,TGF-α和EGFR的蛋白表达来发挥抗慢性胃溃疡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梭子蟹胶囊 胃溃疡 大鼠模型 表皮生长因子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转化生长因子-α
原文传递
人肝癌组织中EGF,TGF-α及其受体EGFR mRNA的表达 被引量:8
17
作者 陶开山 窦科峰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833-835,共3页
目的 :探讨表皮生长因子 (EGF)、转化生长因子 α(TGF α)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EGFR)在肝细胞癌 (HCC)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 .方法 :应用反转录 聚合酶链式反应 (RT PCR) .结果 :EGF在HCC ,癌旁和正常肝组织中表达率分别为95 .0 % ,... 目的 :探讨表皮生长因子 (EGF)、转化生长因子 α(TGF α)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EGFR)在肝细胞癌 (HCC)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 .方法 :应用反转录 聚合酶链式反应 (RT PCR) .结果 :EGF在HCC ,癌旁和正常肝组织中表达率分别为95 .0 % ,91 .7%和 37.5 % ;TGF α在上述三种肝组织中的表达率分别为 85 .0 % ,83.3%和 2 5 .0 % ;而EGFR则分别为 95 .0 % ,1 0 0 %和 5 0 .0 % .EGF和EGFR在HCC中的表达率明显高于TGF α.结论 :HCC中存在着EGF/EGFR或 (和 )TGF α/EGFR自分泌系统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表皮生长因子 转化生长因子-α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下载PDF
非综合征性唇腭裂与干扰素调节因子6和转化生长因子α单核苷酸多态性的相关性 被引量:9
18
作者 沈亚 程璐 +4 位作者 万伟东 陆祖宏 廖联明 崔毓桂 刘嘉茵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1349-1353,共5页
目的探讨核心家庭中干扰素调节因子6(IRF6)基因和转化生长因子α(TGFA)基因的部分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位点突变与非综合征性唇腭裂(NSCL/P)的关系。方法运用基因芯片技术检测华东地区83例患者及其父亲和(或)母亲的 IRF6基因、TGFA 基因... 目的探讨核心家庭中干扰素调节因子6(IRF6)基因和转化生长因子α(TGFA)基因的部分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位点突变与非综合征性唇腭裂(NSCL/P)的关系。方法运用基因芯片技术检测华东地区83例患者及其父亲和(或)母亲的 IRF6基因、TGFA 基因的部分 SNP 位点,随机选各位点部分产物测序,以验证基因芯片测定结果,比较患者组与父母组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并对核心家庭的数据进行单倍型相对风险分析(HRR),对含杂合子父母的核心家庭进行传递不平衡检验(TDT)。结果各位点随机测序的产物基因型与相应芯片检出的基因型完全相同,患者与其父母各位点基因型和等位基因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RF6的1个位点 V274I 可能与(NSCL/P)相关(HRR:x^2=4.5816,P<0.05,TDT:x^2=4.787,P<0.05),另一个位点 rs2235375 2种检验均为阴性,TGFA 2个位点 HRR 结果有统计学意义,而 TDT 结果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IRF6可能是中国华东人群(NSCL/P)的易感基因之一,TGFA 与此病关系需待进一步研究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综合征型唇腭裂 干扰素类 转化生长因子α 基因 多态性 单核苷酸
原文传递
人嗜铬细胞瘤组织中转化生长因子α、肿瘤坏死因子α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 被引量:6
19
作者 童安莉 曾正陪 +4 位作者 杨堤 李汉忠 李明 陈松 孙梅励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426-431,i001,共7页
目的 观察人嗜铬细胞瘤(PHEO)组织和正常肾上腺髓质中转化生长因子α(TGFα)、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差异。方法RT-PCR法比较22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PHEO组织及18例意外死亡者(符合医学伦理学要求)的正... 目的 观察人嗜铬细胞瘤(PHEO)组织和正常肾上腺髓质中转化生长因子α(TGFα)、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差异。方法RT-PCR法比较22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PHEO组织及18例意外死亡者(符合医学伦理学要求)的正常肾上腺髓质中TGFα、,TNFα和VEGF mRNA表达的差异;免疫组化法比较石蜡包埋的27例PHEO和14例正常肾上腺髓质中TGFα、TNFα和VEGF蛋白表达的差异,并分析其与肿瘤的性质、部位、大小、重量的关系。结果PHEO中TGFα、TNFα mRNA和蛋白表达均高于正常肾上腺髓质。PHEO中VEGF145剪接体的mRNA表达高于正常肾上腺髓质;VEGF121和VEGF165剪接体的mRNA在PHEO和正常肾上腺髓质中的表达差异无显著性。PHEO的内皮细胞和肿瘤细胞VEGF的染色阳性率高于正常肾上腺髓质。肾上腺外PHEO中TGFα、TNFα和VEGF蛋白表达高于肾上腺PHEO。恶性和多发PHEO的TNFα蛋白表达高于良性和单发PHEO。结论 PHEO中TGFα、TNFα和VEGF的mRNA和蛋白表达高于正常肾上腺髓质,TGFα、TNFα和VEGF在不同特点的PHEO中的表达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化生长因子a 肿瘤坏死因子A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嗜铬细胞瘤
下载PDF
TNF-α、IGF、TGF-α在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疾病中的表达 被引量:5
20
作者 高方 王一 +1 位作者 陈少军 刘勇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429-431,共3页
目的 测量TNF α、IGF、TGF α在外伤性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 (TPVR)、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PDR)及由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引起的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 (PVR)患者玻璃体液中的含量 ,探讨这些生长因子与该类疾病的关系及作用。方法... 目的 测量TNF α、IGF、TGF α在外伤性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 (TPVR)、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PDR)及由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引起的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 (PVR)患者玻璃体液中的含量 ,探讨这些生长因子与该类疾病的关系及作用。方法 选用放射免疫测定方法 ,以 13例正常人眼为对照 ,对TPVR、PVR、PDR共 5 0例患者玻璃体中TNF α、IGF、TGF α水平进行测定。结果 TPVR、PVR、PDR患者玻璃体中TNF α和IGF水平均高于对照组 (P <0 0 5 ) ,而且PVR组中TNF α显著高于其它各组 (P <0 0 5 )。TPVR、PVR、PDR患者玻璃体中TGF α水平与正常对照组及各组间均无显著差异 (P >0 0 5 )。结论 TNF α和IGF参与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的发生、发展过程。根据目前研究 ,尚难对TGF α在PVRPD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璃体 玻璃体视网膜疾病 放射免疫测定 肿瘤坏死因子-A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转化生长因子-a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