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乡规民约”到公民道德——从国家—地方社群—个人关系看道德的现代转型 被引量:22
1
作者 王小章 冯婷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41-47,156,共8页
作为一种"地方性伦理",传统的"乡(村)规民约"之形成、存在、内涵与作用都是与一种特定的社会结构、特定的国家—地方社群—个人关系紧密联系在一起的,随着现代化进程中社会结构之不可逆转的转型,"乡(村)规民约... 作为一种"地方性伦理",传统的"乡(村)规民约"之形成、存在、内涵与作用都是与一种特定的社会结构、特定的国家—地方社群—个人关系紧密联系在一起的,随着现代化进程中社会结构之不可逆转的转型,"乡(村)规民约"也必然逐渐走向式微而成为明日黄花。不过,社会结构性变革在使"乡(村)规民约"从总体上走向式微、终结的同时,也在催生、呼唤着一种新的道德,这种新道德,就是公民道德。公民道德所调节的,是作为越来越直接投身于外部公共社会中的一员、作为国家之公民的个体与其他公民、与国家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规民约 公民道德 社会结构转型
下载PDF
人类学民族学研究范式的转变:从“差序格局”到“社会结构转型” 被引量:20
2
作者 张继焦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5-14,共10页
自费孝通2005年辞世之后,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界似乎进入了一个没有大师引领的时代。虽然2009年举办了一场世界性学术盛会,但是,学科发展出现了严重的理论危机。因理论创新不足,这些年几乎没有出现任何重要的学术突破。从费孝通的"差... 自费孝通2005年辞世之后,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界似乎进入了一个没有大师引领的时代。虽然2009年举办了一场世界性学术盛会,但是,学科发展出现了严重的理论危机。因理论创新不足,这些年几乎没有出现任何重要的学术突破。从费孝通的"差序格局"理论到李培林的"社会结构转型"理论,不但标志着"结构—功能论"正在从古典研究范式发展成为新古典研究范式,而且导致人类学民族学的研究范式出现了重大转变。通过观察中国的城市化、工业化、市场化与思考中国经济社会结构转型,提出了"伞式社会"和"蜂窝式社会"两个新概念,进一步夯实了"社会结构转型"研究范式。人类学民族学正在形成的新型研究范式——"社会结构转型",既有本土特色又与西方学术接轨,有利于更好地叙述中国故事,形成中国特色的理论和学派。道路自信、理论自信是中国学者应有的追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学 民族学 研究范式 差序格局 社会结构转型
下载PDF
转型中国的新力量:新社会阶层何以推动社会变革创新 被引量:12
3
作者 张海东 《社会政策研究》 CSSCI 2021年第1期105-115,共11页
新社会阶层的成长壮大得益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建立与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为新社会阶层的发展提供了各种制度保障。在这个前提下,新社会阶层自身所具有的群体特征使得其成为推动社会变革创新的一支新力量,成为社会... 新社会阶层的成长壮大得益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建立与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为新社会阶层的发展提供了各种制度保障。在这个前提下,新社会阶层自身所具有的群体特征使得其成为推动社会变革创新的一支新力量,成为社会活力的源泉。新社会阶层的成长还推动了我国社会结构转型,在新社会阶层比较集中的特大城市,橄榄型社会结构初具雏形。与此同时,新社会阶层的崛起为社会治理方式的转变提供了契机,新社会阶层正在组织起来参与社会治理共同体建设,发挥推动社会治理创新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社会阶层 社会变革创新 社会结构转型 社会治理共同体
下载PDF
正义感的基本内涵及其现实意义 被引量:6
4
作者 郑湘萍 李绍元 《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5期10-12,共3页
正义感作为人的一种高级道德情感,主要是指社会成员参与政治、经济生活的一种特殊能力。从指向来看,正义感既表现为社会成员对生活于其中的社会制度的评价与态度,又表现为社会成员对正义行为与非正义行为的评价与态度;从承担主体来看,... 正义感作为人的一种高级道德情感,主要是指社会成员参与政治、经济生活的一种特殊能力。从指向来看,正义感既表现为社会成员对生活于其中的社会制度的评价与态度,又表现为社会成员对正义行为与非正义行为的评价与态度;从承担主体来看,正义感有个体正义感和社会正义感之分。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的当代中国,其社会成员的正义感水平在呈下降趋势。强化个体正义感,形成强大的社会正义感氛围,不仅有利于个人实现自我肯定、自我完善,获得更多的道德自由,而且有利于团结他人、维护正义原则、实现社会公正,促进社会稳定有序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义感 现实意义 道德情感 中国 道德建设 道德修养
下载PDF
社会转型促进经济增长质量提高的机理及路径 被引量:7
5
作者 任保平 刚翠翠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21-28,共8页
中国转型已经由前转型时代向后转型时代转变,后转型时代转型的范围已经由经济转型扩展到了社会转型。社会转型分为社会结构转型与社会人文转型两个方面,社会结构转型通过人口结构、就业结构、城乡结构、社会结构来促进经济发展,而社会... 中国转型已经由前转型时代向后转型时代转变,后转型时代转型的范围已经由经济转型扩展到了社会转型。社会转型分为社会结构转型与社会人文转型两个方面,社会结构转型通过人口结构、就业结构、城乡结构、社会结构来促进经济发展,而社会人文转型通过人的转型、人格形态的转型、生活方式的转型来促进经济发展。目前中国已经进入后转型时期,转型范围已经由单纯的经济转型转向了社会转型,社会转型对经济增长的作用进一步凸显。在后转型时期应通过实施新人力资源政策、实施新型城市化、加快社会信息化、推进社会知识化、倡导合理消费的理念和实施和谐战略来加快我国社会转型,促进经济增长质量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转型 社会结构转型 社会人文转型 经济增长质量
下载PDF
国家引领与单位社区的治理转型——以东北老工业城市的汽车厂社区为例 被引量:4
6
作者 杜实 陈捷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1年第2期57-64,共8页
单位社区治理研究往往更强调转型前后形成的差异性,而相对忽视其中隐含的连贯性。这种连贯性认识的获得,在于“国家”主体在单位社区治理中持续发挥作用,并始终引领治理转型路径的走向。基于中国典型单位社区治理实践的田野调查与个案拓... 单位社区治理研究往往更强调转型前后形成的差异性,而相对忽视其中隐含的连贯性。这种连贯性认识的获得,在于“国家”主体在单位社区治理中持续发挥作用,并始终引领治理转型路径的走向。基于中国典型单位社区治理实践的田野调查与个案拓展,可以发现“国家”主体治理在单位社区建设、转型和发展历程中是一种明确的社会事实,相关政策的制定和实施者应当总结经验,充分发挥“国家”主体的治理优势,探索其在新时代单位社区治理中的合理形式,着重在单位文化传统的利用和当代社区认同的培育方面作出努力,为新一轮东北振兴战略提供基层社会治理创新方面的实践与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振兴战略 单位社区治理 社区认同 单位文化传统 东北老工业城市 汽车厂社区 社会结构转型
下载PDF
论知识经济背景中社会结构转型的新趋向 被引量:2
7
作者 冯鹏志 《桂海论丛》 2003年第1期60-62,共3页
文章对由于知识经济的兴起而在社会结构的不同层面包括财产结构、社会分层结构、权力结构和社会组织结构等方面所引发的巨大转换与变迁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展现了一场社会结构转型新浪潮的形貌。
关键词 知识经济 社会结构转型 财富结构 社会分层结构 权力结构 组织结构
下载PDF
“伞式社会”与“医药航母”广药集团的创立及发展 被引量:3
8
作者 谢圣庚 杨林 《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9年第1期49-54,共6页
"伞式社会"是中国社会结构的基本特征之一。政府与企业之间的"伞式"关系,既是中国社会结构的一种主要社会关系,也是资源配置的重要方式。广药集团自诞生以来便与国家行政权力、地方政府有着千丝万缕的"血亲&qu... "伞式社会"是中国社会结构的基本特征之一。政府与企业之间的"伞式"关系,既是中国社会结构的一种主要社会关系,也是资源配置的重要方式。广药集团自诞生以来便与国家行政权力、地方政府有着千丝万缕的"血亲"联系,政府与广药集团之间呈现的是"伞式庇护"关系,这种关系不仅推动了广药集团的创立和发展,而且还极大地影响了广药集团的资源配置。由于政府与企业之间的"伞式"关系并未厘清,从而导致了广药集团出现企业难以独立、经营机制难以转变、内在动力不足等亟须解决的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结构转型 伞式社会 伞式关系 广药集团 资源配置
下载PDF
社会结构转型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的困境与出路 被引量:1
9
作者 陈露 《上海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1期95-101,共7页
面对社会结构转型带来的诸多挑战,思想政治教育需要深入社会结构之中,坚持问题导向,主动回应挑战,在批判分析社会思潮中强化主流意识形态的引领地位,在弘扬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内核的集体意识中不断强化价值认同。思想政治教育要弥... 面对社会结构转型带来的诸多挑战,思想政治教育需要深入社会结构之中,坚持问题导向,主动回应挑战,在批判分析社会思潮中强化主流意识形态的引领地位,在弘扬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内核的集体意识中不断强化价值认同。思想政治教育要弥合不同阶层和群体之间的分歧隔阂,促成社会价值共识,更要在资本物化社会中深入日常生活世界,关注人自身的生存,“解蔽”道德意义,帮助实现人向人本质的回归,进而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强化价值引领,促进社会整合,实现道德教化等功能,彰显其服务社会、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结构转型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价值认同 价值共识 思想政治教育
下载PDF
社会阶层结构定型化背景下的媒介阶层代言 被引量:1
10
作者 谭华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1期61-64,共4页
随着中国社会阶层结构的定型,大众传媒生态也发生了相应变迁,媒介市场开始细分。大众传媒因对精英阶层资源的依附而从介入生活的服务者逐渐转变为引领生活的利益追逐者,为社会精英阶层代言价值取向越来越明显。
关键词 社会结构转型 阶层 媒介生态
下载PDF
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一种分析框架--卢岚专著《社会结构转型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述评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双胜 张创业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3期165-168,共4页
卢岚教授所著的《社会结构转型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一书,立足于社会学与政治学的学科交叉点,以社会结构转型在纵剖面和横断面上经历着历时性和共时性的诠释,勾勒出我国社会结构转型的特点。以此为背景,卢岚教授提出了新时代思想政... 卢岚教授所著的《社会结构转型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一书,立足于社会学与政治学的学科交叉点,以社会结构转型在纵剖面和横断面上经历着历时性和共时性的诠释,勾勒出我国社会结构转型的特点。以此为背景,卢岚教授提出了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一种分析框架: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坚持党的领导是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前提与基础;坚持人民立场是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原则与内容;坚持问题意识是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切入点。这一分析框架有助于增强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有效性,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化和科学化发展提供了新的方法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结构转型 理论创新 思想政治教育
下载PDF
西北民族地区社会结构转型的特殊性 被引量:1
12
作者 杨森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123-127,共5页
社会结构转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中国社会结构转型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西北民族地区由于历史及现实各种因素制约,社会整体发展滞后,转型速度慢,体现出我国社会结构转型过程中地区的差别性及特殊性。西北民族地区同我国中... 社会结构转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中国社会结构转型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西北民族地区由于历史及现实各种因素制约,社会整体发展滞后,转型速度慢,体现出我国社会结构转型过程中地区的差别性及特殊性。西北民族地区同我国中、东部比较,最大特殊性在于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认识、分析并改变这些制约因素,将会促进西北民族地区的社会结构顺利转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北民族地区 社会转型 特殊性
下载PDF
试析改革开放以来内蒙古地区社会结构转型及其基本经验
13
作者 贺瑞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2期39-44,共6页
以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界,可以将改革开放以来内蒙古地区经济社会转型的历程划分为两大阶段,即从计划体制向市场机制转轨时期和确立市场经济运行机制时期。30年的社会转型,大大促进了内蒙古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给人... 以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界,可以将改革开放以来内蒙古地区经济社会转型的历程划分为两大阶段,即从计划体制向市场机制转轨时期和确立市场经济运行机制时期。30年的社会转型,大大促进了内蒙古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给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就业方式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变化。从发展趋势看,内蒙古地区正在初步形成橄榄形的社会结构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革开放 内蒙古 社会结构转型
下载PDF
论唐代社会变革期的选官制度
14
作者 孙玉荣 胡辉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2010年第9期34-37,共4页
唐代是中国古代社会一个重要的变革期,这种变革在选官制度方面主要表现为政府官员的任用从重视出身转变为重视科举。唐代选官制度的变革促成了中古社会结构的变化和文化的转型。
关键词 选官制度变革 门荫 科举 社会结构变化 文化转型
下载PDF
比较视域的地方政府危机管理
15
作者 曹武 《合肥师范学院学报》 2012年第4期71-75,共5页
美、俄、日等国在社会结构转型与社会体制转轨时期,地方政府的公共危机管理领域问题日益增多。为解决面临的困难,各国均尝试、创建了本国的危机管理体系。对它们进行研究,可以为我国地方政府危机管理机制的构建提供借鉴。
关键词 比较视域 危机管理 社会结构转型 体制转轨
下载PDF
农村社会结构变迁四十年:1978-2018 被引量:47
16
作者 贺雪峰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59-65,191,共8页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中国农村社会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总体来讲,在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农村,村庄熟人社会产生了一个强有力的富人群体,这个富人群体使村庄社会结构形成了极化效应。在中西部地区农村,社会结构则保持了相对均质,一方面,中西...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中国农村社会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总体来讲,在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农村,村庄熟人社会产生了一个强有力的富人群体,这个富人群体使村庄社会结构形成了极化效应。在中西部地区农村,社会结构则保持了相对均质,一方面,中西部地区农民进城,留下的农村获利机会形成了一个数量不大、但结构位置却极为重要的"中坚农民"群体;另一方面,农村家庭负担不重且相对年轻的老年人群体正在成为乡村建设的重要力量。因此,"中坚农民"和"负担不重的人"是理解当前中西部农村治理秩序的关键。同时,中西部农村开放性的结构既为农户逃离结构性力量提供了机会,但也使村庄由于社会结构均质化程度高而可能面临过度竞争,这种过度竞争的后果往往表现为严重的子辈对父辈的代际剥削。此外,限制城市资本下乡的政策,可以让进城失败的农民落叶归根,从而使农村成为中国现代化的稳定器与蓄水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革开放 农村社会结构变迁 中西部地区农村 东部沿海地区农村 区域差异 城市化 经济分化
下载PDF
社会结构转型与国民人格塑造 被引量:10
17
作者 王忠武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106-112,共7页
国民人格即一个国家的公民所普遍具有的性格特征与精神品格 ,它与社会结构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和相互创造的本质联系 ,其由传统形态向现代形态的转型是实现社会结构现代化转型的核心内容与关键条件。自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的现实国民人格... 国民人格即一个国家的公民所普遍具有的性格特征与精神品格 ,它与社会结构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和相互创造的本质联系 ,其由传统形态向现代形态的转型是实现社会结构现代化转型的核心内容与关键条件。自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的现实国民人格发生了重大的积极变化 ,但在目前低能人格、双重人格、依附人格、片面人格、病态人格、从众人格、拜权人格现象仍大量存在 ,因而必须加以改造以促使其向着现代化方向转型。国民人格转型的目标模式是塑造国民理想人格 ,为此必须认清理想人格的目标模式与设计原则、建立理想人格的塑造体制与塑造机制以及改造现有文化教育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结构转型 国民理想人格 塑造机制
下载PDF
中国农村社会转型对健康保障模式选择的影响 被引量:3
18
作者 张里程 吴明 李卫平 《中国卫生资源》 2003年第2期68-71,共4页
农村经济体制变革的新形势促使农村居民对其健康保障提出了迫切的需求 ,农村健康保障亟待走出困境 ,进行制度创新。本研究应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研究方法 ,利用山西省闻喜县作为一个深入研究的案例 ,通过对山西省闻喜县社会转型状况进... 农村经济体制变革的新形势促使农村居民对其健康保障提出了迫切的需求 ,农村健康保障亟待走出困境 ,进行制度创新。本研究应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研究方法 ,利用山西省闻喜县作为一个深入研究的案例 ,通过对山西省闻喜县社会转型状况进行细致的剖析 ,分析社会转型和健康保障之间的内在联系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农村 社会转型 健康保障
下载PDF
关于当前中国经济社会结构转型的几点思考——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社会研究室主任张继焦访谈 被引量:48
19
作者 张继焦 刘仕刚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1期1-5,共5页
最近30多年来,中国的经济社会结构发生了巨大的转型,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热烈讨论和中国各级政府官员的广泛关注。在此情况下,张继焦教授于2014年和2015年先后创新性地提出了"伞式社会"与"蜂窝式社会"这样一对新的概... 最近30多年来,中国的经济社会结构发生了巨大的转型,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热烈讨论和中国各级政府官员的广泛关注。在此情况下,张继焦教授于2014年和2015年先后创新性地提出了"伞式社会"与"蜂窝式社会"这样一对新的概念,用于分析中国经济社会结构的转型。此为近年来社会学和人类学的学术亮点之一。通过这个专访,我们试图了解张教授提出这对概念的时代背景、理论基础、思考过程等,最后,一起探讨了"桥式社会"的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社会结构转型 伞式社会 蜂窝式社会 桥式社会
下载PDF
费孝通的三个重要理论都过时了吗?——对人类学民族学研究范式转型的思考 被引量:14
20
作者 张继焦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41-46,共6页
70年以来,费孝通就中国社会陆续提出了"差序格局"理论"多元一体"理论"文化自觉"理论。改革开放四十年以来,中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三种主要理论全都显得有些过时了,都需要向前推进,以便适合新... 70年以来,费孝通就中国社会陆续提出了"差序格局"理论"多元一体"理论"文化自觉"理论。改革开放四十年以来,中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三种主要理论全都显得有些过时了,都需要向前推进,以便适合新时代发展的需要。经济社会的全面大转型要求人类学民族学研究者总结中国经验、讲出中国理论。然而,面对理论创新的不足,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界亟需形成新的学术理论或者研究范式,也正在形成从"差序格局"到"社会结构转型",从"多元一体"到和"一国多族",从"文化自觉"到"文化自信"的转变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差序格局 社会结构转型 多元一体 一国多族 文化自觉 文化自信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