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转移矩阵的高度城市化区域土地利用演变信息挖掘——以江苏省苏州市为例 被引量:203
1
作者 乔伟峰 盛业华 +1 位作者 方斌 王亚华 《地理研究》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497-1507,共11页
深入分析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和地类转移概率矩阵,提出利用连续分时段土地利用转移矩阵求算总时段转移矩阵的方法,进而改进地类变化量和地类动态度计算模型,提出了地类转移无序度的概念、含义并构造计算模型。以苏州市为例进行实证分析,结... 深入分析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和地类转移概率矩阵,提出利用连续分时段土地利用转移矩阵求算总时段转移矩阵的方法,进而改进地类变化量和地类动态度计算模型,提出了地类转移无序度的概念、含义并构造计算模型。以苏州市为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1999-2008年苏州市耕地的总变化量最大,其次是其它农用地和独立工矿用地;其中耕地和独立工矿用地的主导变化是净变化,而其它农用地以交换变化为主;10年间位列各地类动态度前三位的依次为独立工矿用地、其它农用地和建制镇用地,综合动态度在2004年和2002年最大,1999-2001年较低;地类转移无序度的前二位是其它农用地和交通运输用地,其它地类该值均不高,说明苏州市10年间的土地利用演化较为有序。研究表明,基于转移矩阵的相关模型的改进和构造深入挖掘了土地利用演变信息,有利于对土地利用变化进行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移矩阵 转移概率 土地利用演变 苏州市
原文传递
基于转移矩阵的准格尔旗土地利用变化分析 被引量:52
2
作者 张建国 李晶晶 +2 位作者 殷宝库 高云飞 刘晓燕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31-134,共4页
[目的]土地利用是影响水土流失变化的重要因子,通过分析准格尔旗土地利用类型动态变化情况,掌握该区各土地利用类型变化去向,为分析该区水土流失状况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土地利用转移矩阵方法研究准格尔旗土地利用变化特征。[结果]2014... [目的]土地利用是影响水土流失变化的重要因子,通过分析准格尔旗土地利用类型动态变化情况,掌握该区各土地利用类型变化去向,为分析该区水土流失状况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土地利用转移矩阵方法研究准格尔旗土地利用变化特征。[结果]2014—2016年,准格尔旗各土地利用类型变化不显著,表现为林地、草地、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占地面积分别减少16.02,12.66和2.48km^2,居民点及工矿交通用地、其他土地、耕地的占地面积分别增加18.63,10.53和1.72km^2;该区水土流失面积增加70.8km^2。[结论]准格尔旗减少的林地和草地主要转变为居民点及工矿交通用地和其他土地。结合水土流失数据分析表明,该区域水土流失面积的增加与林地和草地面积减少,以及林地和草地植被覆盖度的变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移矩阵 多沙粗沙区 准格尔旗 土地利用
下载PDF
近32年来南京城市扩展与土地利用演变研究 被引量:32
3
作者 乔伟峰 毛广雄 +1 位作者 王亚华 陈月娇 《地球信息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00-209,共10页
基于1980-2012年6个时相的遥感影像分类成果,运用扩展强度的等扇分析和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对南京市城市扩展区由城市扩展引起的土地利用布局、结构演化进行了长周期、多时段的研究。结果表明:32年间5个阶段城市扩展的方向极不均匀,城市经... 基于1980-2012年6个时相的遥感影像分类成果,运用扩展强度的等扇分析和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对南京市城市扩展区由城市扩展引起的土地利用布局、结构演化进行了长周期、多时段的研究。结果表明:32年间5个阶段城市扩展的方向极不均匀,城市经历了东北-东南-西南的扩展演化过程,2000年之后的扩展强度显著扩大;在总变化量的构成中,耕地净变化量和交换变化量所占的比重较为接近,在面积净减少的同时,空间位置的转移也较为突出;城市建设用地、城市绿地、采矿用地与裸地以净变化为主,水面、村镇建设用地以交换变化为主;2000年后,各时段耕地和城市建设用地年均总变化量远高于2000年之前,以2004-2008年的值最高,2008-2012年有所回落;32年间各单项类型动态度均较高,城市绿地、村镇建设用地和城市建设用地均达90%以上;综合动态度的结果揭示32年来南京城市的扩展历经了加速演变-变化趋缓-剧烈演变-整合重构4个主要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扩展 土地利用演变 转移矩阵 南京市
原文传递
四川省若尔盖县土地利用时空变化研究 被引量:28
4
作者 甄艳 吴宗攀 +2 位作者 尹志恒 杨晓钦 赵浠昊 《生态科学》 CSCD 2022年第2期41-49,共9页
四川省若尔盖县是高寒湿地的重要分布区,区域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安全具有重要影响。以2000年、2010年和2019年3期Landsat ETM+遥感影像资料为基础数据源,运用土地利用动态度、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土地利用程度和人类活动强度模型分析了... 四川省若尔盖县是高寒湿地的重要分布区,区域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安全具有重要影响。以2000年、2010年和2019年3期Landsat ETM+遥感影像资料为基础数据源,运用土地利用动态度、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土地利用程度和人类活动强度模型分析了研究区2000—2019年土地利用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若尔盖县土地利用类型以草地、沼泽湿地、林地为主,三者的面积百分比从2000年的61.66%、22.61%、13.69%变化为2019年的58.42%、21.21%、17.17%。总体上土地利用变化缓慢,综合土地利用动态度为0.41%;土地利用类型中建设用地动态度最大,为23.53%,草地、沼泽的动态度较小。沼泽湿地与草地、草地和林地相互之间的转变是研究时段内主要土地利用转移方式,土地转移总体表现为沼泽湿地向草地转移,草地向林地、耕地、建设用地、水域、未利用地转移。在自然地理条件和经济社会发展状况下,若尔盖县三个时期土地利用程度指数分别为177.53、178.07和179.88,人类活动强度空间分布表现出以低和较低强度为主,二者所占面积比在95%以上,表明人类活动对当地生态环境的干扰程度逐渐增加。研究结果可为若尔盖地区土地规划利用和湿地恢复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变化 转移矩阵 土地利用动态度 人类活动 若尔盖县
下载PDF
21世纪初期南京城市用地类型与用地强度演变关系 被引量:22
5
作者 乔伟峰 刘彦随 +2 位作者 王亚华 方斌 赵酉辰 《地理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800-1810,共11页
城市三维空间扩展已成为21世纪初期中国城市空间扩展的重要特征。利用南京市2000年和2012年两期三维城市数字重建成果,将地类变化转移矩阵的应用方法进行拓展,研究城市建成区用地类型变化引致的用地强度的演变。主要结论为:1 21世纪以... 城市三维空间扩展已成为21世纪初期中国城市空间扩展的重要特征。利用南京市2000年和2012年两期三维城市数字重建成果,将地类变化转移矩阵的应用方法进行拓展,研究城市建成区用地类型变化引致的用地强度的演变。主要结论为:1 21世纪以来南京建成区处于高速扩张之中,12年间工业用地增长幅度最大,其增加的来源主要是农用地,其次为住宅用地,农用地和水域面积减少较为明显;2在城市内部5种主要地类的转化过程中,除住宅用地转为其他建设用地的类型容积率有所降低外,其余转换类型容积率均有明显增长,城市内部用地类型未发生变化的地块,容积率也处在不断的提高中;3在城市扩展区各地类的容积率保持在较好的水平,新增住宅、教育和其他建设用地的容积率超过了老城区相应地类的容积率,新建工业用地容积率与老工业用地容积率持平,新建商业用地容积率是老商业用地容积率的65.6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进的转移矩阵法 城市用地类型 用地强度变化 南京市
原文传递
近20年关中地区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动态与格局 被引量:19
6
作者 郝慧梅 郝永利 任志远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1期4525-4536,共12页
【目的】掌握区域土地利用变化的实际状况,提高土地资源科学管理、高效持续利用能力。【方法】基于RS和GIS技术,采用空间转移矩阵、修正动态度及开发程度等模型分析关中地区1990—2007年土地利用变化动态。【结果】区域土地利用变化显... 【目的】掌握区域土地利用变化的实际状况,提高土地资源科学管理、高效持续利用能力。【方法】基于RS和GIS技术,采用空间转移矩阵、修正动态度及开发程度等模型分析关中地区1990—2007年土地利用变化动态。【结果】区域土地利用变化显著而复杂,耕、林、草之间的双向流转空间上并存,1990—2000年相对剧烈,2000—2007年较为有序稳定,整体向着改善生态的方向发展;17年建设占用耕地共18.33万hm2且以水浇地为主,空间上主要发生在关中盆地区、时间上主要在后一阶段。修正的单一和区域综合土地利用动态度可定量表达不同时间段土地利用变化差异、对比区域间土地利用类型变更速度差异;后者结合变化幅度还指示区域土地利用行为的有序程度。【结论】土地利用政策和经济利益是驱动区域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方式不断变化的动力。加强关中盆地区的耕地保护,稳定和推进渭北高原和秦岭-关山区的生态恢复和建设成果,是未来关中地区土地利用管理中的重要环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中地区 空间转移矩阵 修正土地利用动态度 土地利用开发程度
下载PDF
基于遥感与GIS的天山北坡经济带2000—2015年土地利用动态变化研究 被引量:18
7
作者 孙智斌 高敏华 崔雪锋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97-404,共8页
在遥感与GIS技术支持下,利用天山北坡经济带2000、2005、2010、2015年4期遥感影像为主要数据源,从土地利用变化速度、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土地利用动态度和土地利用程度等方面,对天山北坡经济带2000—2015年的土地利用进行定量的分析研究... 在遥感与GIS技术支持下,利用天山北坡经济带2000、2005、2010、2015年4期遥感影像为主要数据源,从土地利用变化速度、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土地利用动态度和土地利用程度等方面,对天山北坡经济带2000—2015年的土地利用进行定量的分析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2000—2015年天山北坡经济带土地利用变化显著,地类变化主要发生在草地-耕地-城乡工矿居民用地-未利用地之间,耕地增加最为明显,15a间增加了3 682km^2,草地减少最为迅速,15a间减少了2 734km^2,这说明该研究区域存在过度放牧、毁草和开荒种田的现象;2)从土地利用动态度来看,2000—2015年该研究区土地利用变化速度不断加快,土地利用综合度为0.54%,其中城乡工矿居民用地的变化速度最大,年变化率达到3.63%,林地变化速度最慢,年变化率为-0.25%;3)从土地利用程度变化来看,天山北坡经济带各研究时段的土地利用变化指数逐年增长,2010-2015年土地利用变化程度最高为2.52,表明该时期土地利用率最高,2005—2010年土地利用程度最低为0.94,表明该时期土地利用率最低,但从整个研究时期来看,天山北坡经济带各研究时段的土地利用变化程度均大于零,说明该区域土地利用综合水平在日益提高;4)根据土地利用变化的空间特点,草地-耕地、林地-耕地、未利用地-耕地的地类变化主要分布于自然条件相对优越的地理单元,具有沿河线状分布的特点,耕地-城乡工矿居民用地、未利用地-城乡工矿居民用地具有点状分布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山北坡经济带 转移矩阵 土地利用变化
下载PDF
矿区地物分类及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动态监测——以海流兔流域为例 被引量:16
8
作者 高文龙 苏腾飞 +2 位作者 张圣微 杜银龙 雒萌 《国土资源遥感》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32-239,共8页
针对矿山开采是否会使地物类型发生巨大变化及环境恶化问题,利用Landsat(TM,OLI)影像,对海流兔流域2006年、2010年、2014年、2018年的土地进行分类,揭示2006—2018年间3个阶段(每4 a一阶段)土地利用变化的时空特征。通过筛选比较最大似... 针对矿山开采是否会使地物类型发生巨大变化及环境恶化问题,利用Landsat(TM,OLI)影像,对海流兔流域2006年、2010年、2014年、2018年的土地进行分类,揭示2006—2018年间3个阶段(每4 a一阶段)土地利用变化的时空特征。通过筛选比较最大似然法、支持向量机、随机森林等分类方法,并应用地物时空变化特征和转移矩阵统计方法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结果表明:随机森林法得到的土地分类图精度优于其他分类方法;3个阶段中沙地与草地/灌木转化频繁,沙地总面积减少16.83%,草地/灌木增加12.68%,建设用地逐年稳定增长;截至2018年,矿区发展并未对生态环境造成较大伤害,井工矿地物结构变化与海流兔流域地物结构趋势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 转移矩阵 采矿扰动 土地利用
下载PDF
西安市主城区土地利用变化及其对地表径流的影响 被引量:15
9
作者 马亚鑫 周维博 宋扬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49-54,90,共7页
为探究西安市城市化引起的土地利用/覆被格局变化对降雨-径流过程产生的影响,借助ARCGIS空间分析工具,采用SCS模型对西安市主城区降雨-径流过程进行模拟,结果表明:CN的高值区在逐步扩大;在相同前期土壤湿润程度状态下,同一时期的径流量... 为探究西安市城市化引起的土地利用/覆被格局变化对降雨-径流过程产生的影响,借助ARCGIS空间分析工具,采用SCS模型对西安市主城区降雨-径流过程进行模拟,结果表明:CN的高值区在逐步扩大;在相同前期土壤湿润程度状态下,同一时期的径流量随着降雨量的增大而增大;根据1995年、2000年、2006年、2010年四期土地利用数据得到三个时段的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可知产流能力较强的城镇建设用地面积逐步扩大,产流能力较小的耕地、林地的面积逐步减小。可见,城市化建设的快速发展导致土地利用类型发生变化,使得西安市主城区的径流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安市主城区 土地利用 径流 SCS模型 CN值 土地利用转移矩阵 城市化
下载PDF
基于Landsat的宁河县土地利用变化监测 被引量:9
10
作者 马梦茹 张永彬 王奕丹 《华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0年第1期1-6,共6页
以宁河县2012年和2017年2期Landsat遥感影像为对象,研究宁河县土地利用的分布特征和空间变化。运用面向对象的分类方法对2期影像进行土地利用分类,然后计算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土地利用动态度,并对研究区土地利用变化的面积、空间分布进... 以宁河县2012年和2017年2期Landsat遥感影像为对象,研究宁河县土地利用的分布特征和空间变化。运用面向对象的分类方法对2期影像进行土地利用分类,然后计算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土地利用动态度,并对研究区土地利用变化的面积、空间分布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水浇地和水田为宁河县的主要土地类型,2012年和2017年最突出的变化是水田的面积增加,水浇地面积减少,主要表现为水浇地转化为水田。这是由于宁河县的水稻为当地的特色产业,水稻种植能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该研究可以为宁和县的土地利用结构调整和土地利用规划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类型变化 土地利用转移矩阵 土地利用动态度
下载PDF
近30年刘家峡以下黄河上游河道湿地演变规律与驱动力分析 被引量:10
11
作者 夏热帕提.阿不来提 刘高焕 +2 位作者 刘庆生 黄翀 管续栋 《地球信息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116-1131,共16页
河道湿地是流域生态系统中,位于水陆交错地带,关联陆地生态系统和水生生态系统的桥梁和纽带,对蓄水滞洪、净化水质和水土保持,以下维持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起重要的作用。本文采用1986、1996、2000、2006和2015年5期Landsat遥感影像数... 河道湿地是流域生态系统中,位于水陆交错地带,关联陆地生态系统和水生生态系统的桥梁和纽带,对蓄水滞洪、净化水质和水土保持,以下维持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起重要的作用。本文采用1986、1996、2000、2006和2015年5期Landsat遥感影像数据对刘家峡以下黄河上游湿地进行湿地解译提取,并利用空间统计分析法、转移矩阵法和质心位置变化法对刘家峡以下黄河上游河段河道湿地演变规律以及驱动力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986-2015年,黄河上游河道湿地面积从17.3万hm2逐渐减少到12.2万hm2,减少了29.0%。研究区土地利用类型的转移主要发生在河流、裸滩、草本湿地与耕地的相互转化上。过去30年嫩滩湿地的变化幅度远大于老滩湿地,嫩滩湿地面积从1986年的15.46万hm2减少到2015年的10.41万hm2,减少了32.7%,嫩滩湿地演变规律为天生湿地型之间的相互演变,即河流-裸滩-沼泽湿地。而老滩湿地面积基本处在稳定状态,面积范围在1.84~2.28万hm2之间,具有天然湿地-人工湿地与天然湿地-农业用地的演变规律特征。水渠湿地、坑塘湿地和森林湿地质心位置变化较为突出,由单一类型动态度分析可知,研究区自然湿地萎缩、城镇化加速、河流水面面积减少加快。以上分析结果与研究区气温、水利水电工程、灌溉用水、凌汛期冰情以及城镇化程度均有关,与降雨量无明确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道湿地 黄河上游、湿地系统动态演变 转移矩阵法 质心位置变化法
原文传递
2000—2008年晋西北地区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研究 被引量:8
12
作者 李艳红 焦晓燕 +1 位作者 苏志珠 阎永康 《山西农业科学》 2015年第4期439-443,共5页
利用晋西北河曲、保德、偏关地区2000,2008年2个时期TM遥感影像数据,在Erdas,Arc GIS等地理信息系统支持下,解译影像处理数据并建立土地利用变化转移矩阵,对研究区域近8 a的土地利用/覆被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2000—2008年间,河曲、... 利用晋西北河曲、保德、偏关地区2000,2008年2个时期TM遥感影像数据,在Erdas,Arc GIS等地理信息系统支持下,解译影像处理数据并建立土地利用变化转移矩阵,对研究区域近8 a的土地利用/覆被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2000—2008年间,河曲、保德、偏关地区土地利用类型变化表现出草地、森林和居民工矿建设用地明显增加,农田、未利用地呈减少趋势,水域面积变化不大。农田大量转化为草地、森林和居民工矿建设用地,反映出研究区域生态环境有所改善和城镇化进程加快的趋势,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幅度大且流转方向一致,结构调整趋于合理,退耕还林还草政策以及林业生态工程建设成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覆盖变化 土地利用动态度 转移矩阵 晋西北地区
下载PDF
喀斯特地区林地地类变化对地形因子的响应——以贵州龙里县为例 被引量:8
13
作者 罗笑 罗扬 +2 位作者 陈瑞芳 李泽梅 陆发俊 《西部林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40-149,共10页
以典型的喀斯特地区—贵州省龙里县为研究对象,利用地貌类型和隶属度函数提取喀斯特地貌区域,并对地形因子重新划分等级,建立不同地形等级研究区,利用地类转移矩阵对龙里县2011年至2016年5年间地类相互之间转移变化做出定量分析,并结合... 以典型的喀斯特地区—贵州省龙里县为研究对象,利用地貌类型和隶属度函数提取喀斯特地貌区域,并对地形因子重新划分等级,建立不同地形等级研究区,利用地类转移矩阵对龙里县2011年至2016年5年间地类相互之间转移变化做出定量分析,并结合重要性指数等指标研究不同地形情况下的地类变化的速度、方向和程度。结果表明,地形起伏度和坡度对地类之间的转移影响较大,海拔影响次之,坡向相关性不大。随着地形起伏以及坡度的变化,各种地类的变化以及相互之间转移速率均呈现规律性。随着地形起伏的增加,乔木林地和非林地移入速率也随之增加,其他地类加快向这两种地类转移。随着坡度的增加乔木林地和非林地趋于稳定,灌木林地变化面积增加,其余地类变化面积基本稳定在相同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喀斯特 转移矩阵 地类变化
下载PDF
基于RS和GIS的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及其功能转型特征分析——以新疆叶城县为例 被引量:6
14
作者 米尔扎提江·木艾塔尔江 石中来 阿依吐尔逊·沙木西 《中国农机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91-200,209,共11页
以土地利用遥感影像数据解译的基础及相关遥感技术支持,将土地利用类型分为6大类型的LUCC数据源,通过选取土地利用动态度与土地利用程度指数,结合采用土地利用程度和转移矩阵模型,对新疆喀什地区叶城县近15年的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及其功... 以土地利用遥感影像数据解译的基础及相关遥感技术支持,将土地利用类型分为6大类型的LUCC数据源,通过选取土地利用动态度与土地利用程度指数,结合采用土地利用程度和转移矩阵模型,对新疆喀什地区叶城县近15年的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及其功能演变进行综合分析。研究结果表明:2005—2020年期间叶城县的草地、耕地、水域面积及建设用地整体呈现增长的趋势,分别增加421.21 km^(2)、181.25 km^(2)、120.49 km^(2)、7.37 km^(2),沙地、冰川及永久积雪、林地及其他未利用地面积在不断减少,分别减少320.58 km^(2)、303.92 km^(2)、61.16 km^(2)、43.21 km^(2);土地利用程度方面,在近15年研究区的土地利用程度呈现上涨,表明土地利用正处于发展期,尤其是2010—2015年期间土地利用程度指数与其他时期相比较高;由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可知:研究区主要转入土地类型为耕地、草地、建设用地、水域等,土地面积都呈现一定幅度的增加,而林地、沙地、冰川及永久积雪和其他未利用地的面积都有所减少;在研究期间,土地利用功能类型中生态生产用地增加幅度最大,增加480.92 km^(2),其次是生产生态用地排列第二,为181.02 km^(2),而生态容纳用地呈现减少趋势,减少667.82 km^(2),说明叶城县土地利用功能类型的变化受到人为影响较大。研究结果可为新疆叶城县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科学管理和生态规划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IS技术 土地利用/覆被 转移矩阵 土地利用程度模型 功能转型 叶城县
下载PDF
2003—2015陈寨土地利用变化及驱动力因素分析 被引量:5
15
作者 刘悦 《黑龙江工程学院学报》 CAS 2019年第3期40-45,共6页
以郑州市陈寨为研究对象,采用陈寨2003年、2009年、2015年3期土地利用数据和相关统计数据,运用计量地理学原理,借助ArcGIS软件和Eviews软件,从土地利用类型结构、变化速度和转化关系等方面分析陈寨2003-2015土地利用变化情况及其驱动力... 以郑州市陈寨为研究对象,采用陈寨2003年、2009年、2015年3期土地利用数据和相关统计数据,运用计量地理学原理,借助ArcGIS软件和Eviews软件,从土地利用类型结构、变化速度和转化关系等方面分析陈寨2003-2015土地利用变化情况及其驱动力因素。结果表明:住宅用地是陈寨的优势用地类型,耕地明显减少,水域保持稳定,商服用地与公共服务用地均先增加后减少;公共服务用地变化最为活跃,其土地利用动态度达到22.52%,同时其变化幅度也最大,达到292.82%,其面积增加10.72ha,耕地是其面积增加的主要贡献者且贡献量为5.31ha;驱动因素主要有区域政策、区位因素、经济因素和人口因素等,其中,区域政策占主导因素,经济因素是关键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转移矩阵 土地利用动态度 驱动力因素 土地利用 陈寨
下载PDF
新疆于田县20a土地利用和覆被变化及预测 被引量:4
16
作者 昆比克·巴合吐尔汗 居麦尼亚孜·赛迪艾合麦提 +1 位作者 满苏尔·沙比提 阿斯耶·奥布力塔力普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16-122,共7页
基于2000、2005、2010、2015和2020年5期遥感影像数据和社会经济数据,运用土地利用动态度、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和Markov-FLUS模型,探究了于田县2000—2020年土地利用和覆被变化及其2030年演变趋势。结果表明:于田县主要土地利用类型是未... 基于2000、2005、2010、2015和2020年5期遥感影像数据和社会经济数据,运用土地利用动态度、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和Markov-FLUS模型,探究了于田县2000—2020年土地利用和覆被变化及其2030年演变趋势。结果表明:于田县主要土地利用类型是未利用地。2000—2020年,耕地、草地、水域和建设用地呈增加趋势,林地、冰川和未利用地呈减少趋势。各土地利用类型变幅程度不同,其中建设用地变幅最大。耕地和建设用地持续增加,主要来源是未利用地;2030年在惯性发展情景下,耕地和建设用地将大幅度增加,林地、水域和冰川变化微弱,草地和未利用地大幅度减少;而在生态保护情景下,耕地和建设用地的扩张将得到制约,增加幅度明显降低,林地、草地和水域面积全部呈增加趋势且增加幅度上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和覆被变化 土地利用转移 土地利用模拟 新疆于田县
下载PDF
辽宁省某城市土地利用及景观格局变化研究 被引量:6
17
作者 刘颖 《北京测绘》 2019年第6期696-698,共3页
本文以研究辽宁省某城市自地理国情监测项目开展以来土地利用状况以及景观格局变化情况为目的。以研究区2014年地理国情普查数据以及2018年国情监测数据为主要数据源,通过计算其土地利用转移矩阵以及相应的景观格局指数,对研究区2014年... 本文以研究辽宁省某城市自地理国情监测项目开展以来土地利用状况以及景观格局变化情况为目的。以研究区2014年地理国情普查数据以及2018年国情监测数据为主要数据源,通过计算其土地利用转移矩阵以及相应的景观格局指数,对研究区2014年至2018年五年间的土地利用状况、土地转移状况以及景观格局变化进行了分析。通过对计算得到的矩阵以及相关指数的分析,证明研究区在研究的时间段内居民设施用地以及景观复杂程度均有所提升,虽然速度缓慢,但区域整体处于稳步发展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观格局指数 土地转移矩阵 土地利用 地理国情监测
下载PDF
基于转移矩阵的昆明市呈贡区土地利用变化分析 被引量:5
18
作者 龙杰 《安徽农学通报》 2018年第17期75-77,128,共4页
城市区域的土地利用变化与人类活动密切相关,受人类活动影响的同时也影响着区域内人类的生活发展,与区域内的水土流失关系紧密。昆明市呈贡区地处喀斯特地貌区,研究该辖区可以有效掌握该区域的土地利用变化情况、土地类型转换情况及区... 城市区域的土地利用变化与人类活动密切相关,受人类活动影响的同时也影响着区域内人类的生活发展,与区域内的水土流失关系紧密。昆明市呈贡区地处喀斯特地貌区,研究该辖区可以有效掌握该区域的土地利用变化情况、土地类型转换情况及区域发展情况,为分析该区的水土流失状况提供依据。该文运用土地利用转移矩阵方法研究昆明市呈贡区的土地利用变化特征、土地利用转化率及年平均变化率。研究结果表明呈贡区增长的类型为城镇村及工矿用地和交通运输用地2类,转换损失最严重的是耕地,该时期呈贡处于城建迅速扩张阶段,耕地的转换贡献最为突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移矩阵 喀斯特地区 呈贡区 土地利用
下载PDF
1990-2022年甘南州土地利用变化分析
19
作者 吴翠霞 颉继珍 +1 位作者 包琼 雷元奇 《甘肃林业科技》 2024年第1期19-25,共7页
土地利用变化分析可为国土空间的规划、管理、保护和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基于1990、2000、2010、2022年甘南州土地利用数据,通过土地利用动态度、土地利用程度指数和土地利用转移矩阵等方法,分析了甘南州的土地利用结构、土地利用... 土地利用变化分析可为国土空间的规划、管理、保护和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基于1990、2000、2010、2022年甘南州土地利用数据,通过土地利用动态度、土地利用程度指数和土地利用转移矩阵等方法,分析了甘南州的土地利用结构、土地利用变化情况及土地利用类型转移情况。结果表明:1)甘南州的土地利用类型以草地为主,林地次之,两种土地利用类型占甘南州总面积的94.84%;2)1990-2022年甘南州林地、水域、雪/冰、荒地、不透水面总体呈增加趋势,分别增加了103226.67hm^(2)、3555.72hm^(2)、254.61hm^(2)、2646.18hm^(2)和353.97hm^(2);农田、灌丛、草地和湿地总体呈减少趋势,分别减少22309.47hm^(2)、34404.66hm^(2)和46829.34hm^(2);3)1990-2022年甘南州土地利用综合动态度为0.60%,且在1990-2000年土地利用综合动态度最大,为0.32%;4)1990-2022年甘南州土地利用程度指数分别为202.9812、203.0783、202.9245和202.3178,其土地利用水平呈“增加-减少-减少”的趋势;5)1990-2022年,林地转入面积最大,面积为124098.30hm^(2);草地转出最多,面积为139700.61hm;林地净转入最多,面积为103226.67hm^(2);草地净转出面积最大,为4682.34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甘南州 转移矩阵 土地利用程度 动态度
下载PDF
都江堰市城市土地利用问题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陈春燕 王三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3年第9期4140-4143,4147,共5页
以都江堰市中心城区2005和2009年土地利用数据为基础,选择土地利用和土地覆盖变化研究方向,运用土地利用类型净变化量、交换变化量和总变化量的计算方法,对都江堰市中心城区土地利用变化过程进行了分析,就其中存在的问题从土地利用总体... 以都江堰市中心城区2005和2009年土地利用数据为基础,选择土地利用和土地覆盖变化研究方向,运用土地利用类型净变化量、交换变化量和总变化量的计算方法,对都江堰市中心城区土地利用变化过程进行了分析,就其中存在的问题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角度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化 土地利用问题 土地利用和土地覆盖变化 土地利用转移矩阵 ARCGIS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