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关于厂用电源快切装置切换判据的探讨 被引量:22
1
作者 张培杰 孙国凯 +1 位作者 车长海 张宝志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91-93,共3页
在分析母线残压与备用电源电压之间相位差变化的基础上,介绍了适用于厂用电源切换的理论判据,采用对相位差实时测量和预判的方法确定最佳合闸时刻。求出快速切换时最大允许相位差为63°;考虑断路器合闸时间,针对正常、事故、低压、... 在分析母线残压与备用电源电压之间相位差变化的基础上,介绍了适用于厂用电源切换的理论判据,采用对相位差实时测量和预判的方法确定最佳合闸时刻。求出快速切换时最大允许相位差为63°;考虑断路器合闸时间,针对正常、事故、低压、误跳串联切换方式以及正常同时、事故同时、低压同时切换方式2种情况,分别提出了相应的快速切换理论判据。同期捕捉切换以相位差为0°时作为合闸目标,考虑断路器合闸时间,得出其理论判据。慢速切换判据只需母线残压低于设定的最大允许残压。理论分析和现场运行证明了其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厂用电源 快速切换 同期捕捉切换 切换判据
下载PDF
以电流为判据的厂用电源快切原理及实现 被引量:16
2
作者 艾德胜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85-88,共4页
分析了发电厂厂用电源现有快切装置的现状和依据,提出了通过计算备用电源电压和母线残压之间的差拍电压有效值与断电后母线残压初始频差的乘积,以预测冲击电流的大小,并以此为判据的快切新原理。该方法综合了现有方案的长处,可避免单一... 分析了发电厂厂用电源现有快切装置的现状和依据,提出了通过计算备用电源电压和母线残压之间的差拍电压有效值与断电后母线残压初始频差的乘积,以预测冲击电流的大小,并以此为判据的快切新原理。该方法综合了现有方案的长处,可避免单一参数(频率差、相角差或电压差)不满足就闭锁快切的弊端。以135MW和300MW机组为例,给出了切换时的实录数据,结果表明:该方法可最大限度地发挥快切的功能,提高快切成功率及切换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厂用电源 快速切换 冲击电流 切换判据 差拍电压
下载PDF
风力发电对双电源快速切换的影响 被引量:3
3
作者 卜繁多 梁志珊 夏鹏程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8,共8页
风力发电的大量接入使配电网成为有源网络,影响了快速切换装置的正确动作。以含有风力发电(永磁同步发电机组和双馈异步发电机组)的某石化厂6 kV终端变电站为例,利用电力系统分析软件包EDSA建立仿真模型,分析风力发电对快速切换装置的... 风力发电的大量接入使配电网成为有源网络,影响了快速切换装置的正确动作。以含有风力发电(永磁同步发电机组和双馈异步发电机组)的某石化厂6 kV终端变电站为例,利用电力系统分析软件包EDSA建立仿真模型,分析风力发电对快速切换装置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含有永磁同步发电机组的变电站在发出的无功功率小于负载所需的无功功率时,有利于进行快速切换,而在发出的无功功率大于负荷所需的无功功率时,会出现电压升高的情况,很有可能超过设备的保护定值,需要修改现有的切换判据;含有双馈异步发电机组的变电站无论发电机组发出的有功功率大于或小于负荷所需的有功功率,均不利于进行快速切换。针对含有风力发电的变电站提出了改进的快速切换判据:对于含有永磁同步发电机组的变电站增加了现有判据中对母线电压上限的约束,对于含有双馈异步风力发电机组的变电站扩大了现有判据中对母线电压下限的约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力发电 永磁同步发电机组 双馈异步发电机组 快速切换 切换判据
下载PDF
板壳式换热器的热工特性
4
作者 李娜 吴震林 刘鑫宇 《船舶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1期385-388,共4页
针对板壳式换热器热工特性,分析比较壁面温度测定法、等雷诺数法、威尔逊法和等流速法等方法的适用性,最终确定采用等流速法进行实验研究及数据拟合。通过试验拟合得到的传热准则关系式,计算出传热系数的相对误差。结果表明:所得到的关... 针对板壳式换热器热工特性,分析比较壁面温度测定法、等雷诺数法、威尔逊法和等流速法等方法的适用性,最终确定采用等流速法进行实验研究及数据拟合。通过试验拟合得到的传热准则关系式,计算出传热系数的相对误差。结果表明:所得到的关系式计算得到的误差较小,可作为板壳式换热器传热计算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板壳式换热器 传热准则关系式 换热系数
原文传递
麻面式过热器烟气侧传热与阻力特性数值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闫顺林 于兴宝 张莎 《热力发电》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8-24,共7页
以麻面式过热器交叉流动通道为研究对象,采用三维数值模拟的方法,对麻面管烟气侧换热与阻力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麻面管外壁凹坑与管束布置形式改善了烟气对流冲刷效果,破坏了气体流动边界层,缩小了传热恶化的尾流区面积;与光滑管束... 以麻面式过热器交叉流动通道为研究对象,采用三维数值模拟的方法,对麻面管烟气侧换热与阻力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麻面管外壁凹坑与管束布置形式改善了烟气对流冲刷效果,破坏了气体流动边界层,缩小了传热恶化的尾流区面积;与光滑管束相比,顺列与错列麻面管束烟气侧的努塞尔数(Nu)分别提升了8%~63%、12%~48%,综合换热性能指标C_(PEC)分别为1.05~1.50、1.07~1.28;以烟气侧Nu、阻力系数f、C_(PEC)为目标函数,优化得到了最佳参数组合:顺列管束横向节距s_1/D_o=2.10,纵向节距s_2/D_o=1.75,对应的Nu=42.63,C_(PEC)=1.24,错列管束s_1/D_o=2.55,s_2/D_o=2.50,对应的Nu=47.02,C_(PEC)=1.31;运用多元线性回归的方法,分别拟合出顺列与错列管束烟气侧的换热准则关联式。本文研究结果可为麻面管的工程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面管 过热器 强化换热 换热准则关联式 数值模拟
下载PDF
导孔型板壳式换热器的研究与展望 被引量:2
6
作者 刘家瑞 赵巍 +1 位作者 黄晓东 张华 《热能动力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8,共8页
本研究以导孔型板壳式换热器为对象,在综述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详细论述了板壳式换热器的结构及其工作原理、板程与壳程的选择以及传热计算和压降计算的相关理论,提供了热力计算的具体步骤和相关公式,指出在设计计算过程中需要注意... 本研究以导孔型板壳式换热器为对象,在综述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详细论述了板壳式换热器的结构及其工作原理、板程与壳程的选择以及传热计算和压降计算的相关理论,提供了热力计算的具体步骤和相关公式,指出在设计计算过程中需要注意板片选型、污垢系数取值和误差控制等问题;介绍了板壳式换热器的性能测试方法、传热准则关系式的求解方法,总结了板片结构参数对流动与传热的影响,并分析了壳程入口处存在的物流分配不均匀现象;最后,对板壳式换热器的发展前景加以展望,指出一体化设计、成套化组装和集中智能控制将是板壳式换热器发展的重点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板壳式换热器 板片结构 传热准则关系式 物流分配 研究与展望
原文传递
板式热交换器高粘性流体传热与流动模拟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肖生泽 杨紫娟 +2 位作者 何婷婷 陈颖 朱海舟 《机械研究与应用》 2019年第4期12-16,20,共6页
建立了某种板型板式热交换器的板片及其流道模型,利用计算流体力学软件对流道内流体的流动及传热进行数值模拟,得到高粘度流体的传热系数及压降,分析了压力场,温度场,速度场的变化规律进而回归粘性流体的传热准则方程。将模拟所得结果... 建立了某种板型板式热交换器的板片及其流道模型,利用计算流体力学软件对流道内流体的流动及传热进行数值模拟,得到高粘度流体的传热系数及压降,分析了压力场,温度场,速度场的变化规律进而回归粘性流体的传热准则方程。将模拟所得结果与试验所得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模拟和试验结果偏差在20%内,说明对于油水热交换器,采用数值模拟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板式热交换器 高粘度 数值模拟 传热准则方程 实验
下载PDF
煤粒瓦斯扩散的数学物理模型 被引量:29
8
作者 聂百胜 王恩元 +2 位作者 郭勇义 吴世跃 卫建锋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1999年第6期582-585,共4页
分析了煤粒瓦斯解吸扩散的过程,建立了第三类边界条件下的煤拉瓦斯扩散的教学物理模型并给出了模型的解析解.结论表明,第三类边界条件下的瓦斯扩散模型包含以往研究的第一类边界条件下的扩散模型,传质毕欧准数能表征煤粒瓦斯扩散场... 分析了煤粒瓦斯解吸扩散的过程,建立了第三类边界条件下的煤拉瓦斯扩散的教学物理模型并给出了模型的解析解.结论表明,第三类边界条件下的瓦斯扩散模型包含以往研究的第一类边界条件下的扩散模型,传质毕欧准数能表征煤粒瓦斯扩散场的特点;介绍了测试煤粒瓦斯扩散系数和表面传质系数的方法,给出了测试实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粒 瓦斯扩散 瓦斯含量 扩散系数 数学物理模型
下载PDF
同心双扭旋元件内外叶片数量对管内传热性能的影响
9
作者 张傲宇 汤方丽 +1 位作者 丁桂彬 王宗勇 《北京化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46-53,共8页
为探究同心双扭旋元件组合方式变化对换热管传热特性的影响规律,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对雷诺数Re=200~1800范围内恒壁温条件下的管内传热进行了分析,并进行了实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在Re=200~1800的范围内,含有4-4同心双扭旋元件换热管的... 为探究同心双扭旋元件组合方式变化对换热管传热特性的影响规律,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对雷诺数Re=200~1800范围内恒壁温条件下的管内传热进行了分析,并进行了实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在Re=200~1800的范围内,含有4-4同心双扭旋元件换热管的努赛尔数Nu值最大,其次为3-3同心双扭旋元件,2-4与2-2同心双扭旋元件的Nu相差不大,最大仅相差5%;4-4同心双扭旋元件换热管的阻力系数f最大,其次为3-3同心双扭旋元件,2-4同心双扭旋元件的阻力系数略高于2-2同心双扭旋元件;2-2同心双扭旋元件换热管的综合传热性能评价因子(PEC)值最大,为1.50,且明显高于其他3种换热管,其余3种换热管的PEC值相差不大;4-4同心双扭旋元件换热管的场协同数Fc值最大,其余3种换热管的Fc值相差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心双扭旋元件 传热性能评价因子 场协同数 数值模拟 换热管
下载PDF
汽车管芯式散热器的热力特性
10
作者 周博 关颖 +1 位作者 崔洪江 席明智 《大连交通大学学报》 CAS 2010年第3期24-27,共4页
对管芯式散热器试件进行传热与阻力试验研究,得出在一定雷诺数范围内管芯式散热器试件的空气侧对流换热系数和阻力系数的准则关系式,理论计算值与试验值的最大相对误差为6.61%.并分析得出水管排数对散热器试件换热性能和空气阻力的影响... 对管芯式散热器试件进行传热与阻力试验研究,得出在一定雷诺数范围内管芯式散热器试件的空气侧对流换热系数和阻力系数的准则关系式,理论计算值与试验值的最大相对误差为6.61%.并分析得出水管排数对散热器试件换热性能和空气阻力的影响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芯式散热器 换热性能 准则方程 空气阻力系数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