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下腔静脉Günther Tulip滤器倾斜发生机制的体外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肖亮 申景 +1 位作者 黄德生 徐克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393-397,共5页
目的采用体外下腔静脉(IVC)模型探讨经股静脉Günther Tulip滤器(GTF)置入发生倾斜的机制。方法体外IVC模型由悬吊于透明、分叉玻璃管中的1支直径25 mm、长10 cm涤纶人工血管及2支直径10 mm、长10 cm涤纶人工血管构成。经股静脉GTF... 目的采用体外下腔静脉(IVC)模型探讨经股静脉Günther Tulip滤器(GTF)置入发生倾斜的机制。方法体外IVC模型由悬吊于透明、分叉玻璃管中的1支直径25 mm、长10 cm涤纶人工血管及2支直径10 mm、长10 cm涤纶人工血管构成。经股静脉GTF置入分为两组:右直组(GRS)(n=100)和左直组GLS(n=100)。测量并记录腔静脉右侧壁与钩的距离(DCH),根据DCH滤器倾斜程度(DT)分为5级。滤器释放前、后,分别测量各组金属罩杯与IVC纵轴夹角(ACM1,2)和腔静脉右侧壁与金属罩杯的距离(DCM1,2)。另外还测量各组释放后IVC纵轴与滤器纵轴夹角(ACF)以及IVC的直径(DIVC)。结果每组GTF的倾斜程度分布各不相同。GRS中,滤器倾斜程度属于Ⅲ级的例数与GLS中相应的例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9%与36%,P=0.003)。两组间大多数测量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中ACM1与ACF,ACM1-ACM2与DCH1-DCH2之间均呈明显正相关;两组中DCH1与ACF之间呈明显负相关。结论释放前滤器与IVC的倾斜角是造成经股静脉GTF置入后倾斜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倾斜 机制 Günther Tulip滤器 经股静脉 体外实验
下载PDF
经食管超声引导三种不同路径封堵婴幼儿房间隔缺损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于文波 陈振良 +4 位作者 董向阳 陈忠建 崔亚洲 王鹏高 翟波 《心血管病学进展》 2021年第9期849-852,共4页
目的分析比较经食管超声心动图检查(TEE)引导下三种不同路径行外科微创封堵术治疗婴幼儿房间隔缺损(ASD)的临床资料,探讨适宜的ASD外科封堵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1日—12月31日于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住院治疗的91例TEE引导行AS... 目的分析比较经食管超声心动图检查(TEE)引导下三种不同路径行外科微创封堵术治疗婴幼儿房间隔缺损(ASD)的临床资料,探讨适宜的ASD外科封堵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1日—12月31日于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住院治疗的91例TEE引导行ASD封堵术患儿的临床资料,按实施手术路径的不同分为三组:经股静脉封堵组(股静脉组)(28例)、经颈静脉封堵组(颈静脉组)(20例)和经右腋下小切口封堵组(右腋下组)(43例)。记录分析三组患儿的平均年龄、体重、缺损大小、手术成功率、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等。结果三组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无显著差异。三组手术时平均年龄、体重及缺损大小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两比较,颈静脉组手术年龄和体重大于右腋下组(P均<0.05),但小于股静脉组(P均<0.05),右腋下组缺损直径小于颈静脉组和股静脉组(P均<0.05),而颈静脉组缺损大小与股静脉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56)。结论三种路径都能安全有效地实施经TEE引导的ASD外科微创封堵术;经股静脉及颈静脉路径创伤最小,但需严苛的条件;右腋下路径有更宽的适应证,切口隐蔽,亦符合微创理念;应个体化地选择封堵路径,使患儿获益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房间隔缺损 经食管超声心动图检查 微创封堵 经股静脉 经颈静脉 右腋下小切口
下载PDF
改良体位护理干预在经股静脉射频消融术后的应用效果评价 被引量:1
3
作者 李增荣 《中国医药指南》 2021年第25期152-153,共2页
目的评价在经股静脉射频消融术患者中实施改良体位护理干预对其各方面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17年8月至2019年3月收治的66例行经股静脉射频消融术的患者划分为两组,经双盲选法后将66例患者分为33例研究组及33例参照组,分别行渐次改变体位... 目的评价在经股静脉射频消融术患者中实施改良体位护理干预对其各方面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17年8月至2019年3月收治的66例行经股静脉射频消融术的患者划分为两组,经双盲选法后将66例患者分为33例研究组及33例参照组,分别行渐次改变体位管理及常规护理干预,将其护理前后情绪评分,疼痛程度及治疗相关指标(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总满意度)进行对比。结果护理后两组SAS评分显著低于护理前(P<0.05),且研究组分数比参照组更低,有明显差异(P<0.05)。同时研究组术后12 h轻度疼痛的人数多于参照组,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与参照组相比存在显著优势,以上数据对比结果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对于行经股静脉射频消融术的患者来说,实施改良体位护理干预的价值高于常规护理模式,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痛感及负面情绪,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股静脉 射频消融术 改良体位护理干预 应用效果
下载PDF
卵圆孔未闭合并偏头痛患者行经股静脉介入封堵术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13
4
作者 唐仕海 周洋 +2 位作者 赵飞 郑波 彭华利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CAS 2022年第2期116-121,共6页
目的 探讨卵圆孔未闭(patent foramen ovale,PFO)合并偏头痛患者行经股静脉介入封堵术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研究乐山市人民医院心脏外科2018年5月至2019年2月收治的PFO合并偏头痛并行经股静脉介入封堵术患者163例,比较所有... 目的 探讨卵圆孔未闭(patent foramen ovale,PFO)合并偏头痛患者行经股静脉介入封堵术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研究乐山市人民医院心脏外科2018年5月至2019年2月收治的PFO合并偏头痛并行经股静脉介入封堵术患者163例,比较所有患者术前、术后1、6个月经胸心脏超声心动图右心声学造影结果;比较所有患者术前、术后1、3、6个月头痛发作频率、持续时间、头痛程度评分。统计所有患者术后6个月手术疗效。结果 (1)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为6~12个月,平均(7.24±3.72)个月;所有患者术后6个月随访,163例患者中疗效显著患者151例,缓解8例,无效4例,所有患者手术有效率97.55%。(2)所有患者术前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分流,术后1个月、术后6个月分流情况较术前明显好转(P<0.05),术后6个月分流情况明显优于术后1个月(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3)所有患者术后1、3、6个月头痛发作频率及持续时间明显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时间推移,头痛发作频繁及持续时间也明显减少。(4)所有患者术后1、3、6个月头痛影响测评量表-6(headache impact test-6,HIT-6)评分、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及偏头痛残疾程度评估问卷(migraine disability assessment questionnaire,MIDAS)评分明显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时间推移,HIT-6评分、VAS评分及MIDAS评分明显降低。结论 PFO合并偏头痛患者行经股静脉介入封堵术治疗,手术创伤小、恢复快,能够明显改变右向左分流情况,同时改善患者头痛程度以及临床症状,并且有效性及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圆孔未闭 偏头痛 经股静脉介入封堵术 临床疗效
下载PDF
血液透析中经腰腔静脉置管与经股静脉置管比较
5
作者 丁文金 马聪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59-663,共5页
目的比较经腰腔静脉置管(TLC)与经股静脉置管(FVC)方式植入长期透析管方案的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6月至2020年6月在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人民医院接受FVC(159例)、TLC(29例)建立血管通路患者临床资料。采用统计学方法比较两组手... 目的比较经腰腔静脉置管(TLC)与经股静脉置管(FVC)方式植入长期透析管方案的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6月至2020年6月在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人民医院接受FVC(159例)、TLC(29例)建立血管通路患者临床资料。采用统计学方法比较两组手术成功率、术中及术后相关并发症发生率。结果TLC组、FVC组手术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7.06%比97.85%,P=0.770)。TLC组、FVC组术后1、2、3年累计一期透析导管通畅率分别为89.75%、81.40%、30.65%,86.25%、60.9%、28.2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间围手术期、早期及晚期置管相关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机械性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LC组导管相关感染发生率低于FVC组(12.13%比32.42%,P<0.05),血栓发生率低于FVC组(3.03%比17.03%,P<0.05)。结论TLC手术成功率高,导管相关感染发生率低于FVC。具备手术条件的临床中心面对常规静脉通路耗竭患者选择透析通路时,TLC可能是更优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透析 中心静脉导管 经腰腔静脉置管 经股静脉置管 术后并发症
下载PDF
新一代国产经导管二尖瓣缘对缘修复系统治疗重度二尖瓣反流两例 被引量:3
6
作者 朱达 潘家华 +3 位作者 骆志玲 王首正 张戈军 潘湘斌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083-1086,共4页
二尖瓣反流病变是最常见的心脏瓣膜病,而其中绝大部分患者由于合并高龄、各器官合并症、心功能不全等因素,无法接受传统外科手术。经导管二尖瓣缘对缘介入技术已经成为目前最为成熟可靠的介入二尖瓣技术,其适应证已经覆盖功能性及退行... 二尖瓣反流病变是最常见的心脏瓣膜病,而其中绝大部分患者由于合并高龄、各器官合并症、心功能不全等因素,无法接受传统外科手术。经导管二尖瓣缘对缘介入技术已经成为目前最为成熟可靠的介入二尖瓣技术,其适应证已经覆盖功能性及退行性二尖瓣反流。本研究以此为契机报道我国自主研发的新一代经股静脉缘对缘二尖瓣修复系统—淇麟^(TM)系统早期临床应用经验,两例患者分别为60岁退行性二尖瓣反流及72岁功能性二尖瓣反流,患者手术均顺利,术后顺利出院,无严重不良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尖瓣反流 经导管缘对缘二尖瓣修复 经股静脉路径 病例报告
原文传递
新一代国产自锁式经导管二尖瓣缘对缘修复系统Kokaclip^(TM)首次临床应用的研究结果 被引量:2
7
作者 高建斌 马米尔 +7 位作者 史青 唐永研 杨宏波 潘家华 张戈军 骆志玲 朱达 潘湘斌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2022年第11期808-813,共6页
目的分析新一代国产自锁式经导管二尖瓣缘对缘修复系统KokaclipTM首次临床应用的效果。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单中心、单组观察的可行性临床研究,纳入2021年10月至2022年2月于云南省阜外心血管病医院行经导管二尖瓣缘对缘介入修复治疗的... 目的分析新一代国产自锁式经导管二尖瓣缘对缘修复系统KokaclipTM首次临床应用的效果。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单中心、单组观察的可行性临床研究,纳入2021年10月至2022年2月于云南省阜外心血管病医院行经导管二尖瓣缘对缘介入修复治疗的患者12例。患者经超声心动图确认为二尖瓣反流(MR)≥3+。手术采用股静脉路径,使用经导管二尖瓣缘对缘修复系统KokaclipTM完成二尖瓣介入修复,并记录围术期超声心动图指标、心功能分级、肾及各器官功能等指标与并发症发生情况。主要终点指标为术后30 d手术成功率。结果12例患者平均年龄(67.00±8.55)岁,男7例。其中退行性二尖瓣反流(DMR)患者1例,功能性二尖瓣反流(FMR)患者11例,MR 4+与MR 3+的患者各6例,MR平均缩流颈宽度(7.68±2.73)mm,平均左心室射血分数(39.1±10.7)%,所有患者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均为Ⅲ/Ⅳ级。患者围术期恢复顺利,术后30 d随访手术成功率100%;无严重心血管临床并发症及器械相关并发症发生;超声心动图提示MR显著改善,3例MR 0+,8例MR 1+,1例MR 2+;平均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57.08±12.62)mm,8例(67%)患者NYHA心功能分级为Ⅰ~Ⅱ级。结论新一代国产自锁式经导管二尖瓣缘对缘修复系统KokaclipTM在首次临床应用中展现了良好的可靠性、安全性及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尖瓣反流 自锁式经导管二尖瓣缘对缘修复系统 经股静脉路径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