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肺癌细胞中调控ezrin基因基本转录活性的顺式作用元件及转录因子的鉴定 被引量:5
1
作者 高书颖 李恩民 +4 位作者 孟令英 崔磊 袁华敏 杜则澎 许丽艳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88-296,共9页
研究发现,质膜-细胞骨架连接蛋白Ezrin在多种肿瘤细胞中异常表达,而且Ezrin的表达上调与肿瘤细胞的移动侵袭相关,但是调控ezrin基因转录的分子机制却不清楚.为了探明ezrin基因的转录调控机制,以肺癌细胞A549为材料,首先采用双荧光素酶... 研究发现,质膜-细胞骨架连接蛋白Ezrin在多种肿瘤细胞中异常表达,而且Ezrin的表达上调与肿瘤细胞的移动侵袭相关,但是调控ezrin基因转录的分子机制却不清楚.为了探明ezrin基因的转录调控机制,以肺癌细胞A549为材料,首先采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分析系统检测ezrin基因5′侧翼嵌套缺失序列和位点突变序列的转录活性,鉴定肺癌细胞中ezrin基因的基本启动子区以及关键的顺式作用元件Sp1结合位点(-75/-69)和AP-1结合位点(-64/-58).其次,利用凝胶电泳迁移率变动分析证明,肺癌细胞核蛋白提取物能够与ezrin基因含有关键顺式作用元件的DNA序列结合,形成DNA-核蛋白复合物,而且Sp1结合位点和AP-1结合位点与重组蛋白rhSp1和rhAP-1的结合具有位点特异性.最后,利用瞬时转染实验证实,转录因子Sp1和AP-1(由c-Jun和c-Fos组成的异源二聚体)分别通过Sp1结合位点和AP-1结合位点,增强ezrin基因基本转录活性,而且,过表达转录因子Sp1、c-Jun或c-Fos上调了Ezrin蛋白表达.研究确定,肺癌细胞中调控ezrin基因基本转录活性的关键顺式作用元件是Sp1结合位点(-75/-69)和AP-1结合位点(-64/-58),与之作用的转录因子Sp1和AP-1对于ezrin基因的转录激活作用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ZRIN基因 转录调控元件 转录因子 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分析系统 凝胶电泳迁移率变动分析
下载PDF
拟南芥TCH4基因启动区转录调控元件的计算识别 被引量:3
2
作者 张长青 王进 高翔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620-626,共7页
TCH4基因在植物次生生长、疾病抵抗和逆境适应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能被多种激素、环境和机械信号诱导表达。利用拟南芥TCH4的直系同源基因和芯片数据进行了启动子序列分析,结果共识别出9个转录调控元件。它们均包含有已知元件序列,并且在... TCH4基因在植物次生生长、疾病抵抗和逆境适应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能被多种激素、环境和机械信号诱导表达。利用拟南芥TCH4的直系同源基因和芯片数据进行了启动子序列分析,结果共识别出9个转录调控元件。它们均包含有已知元件序列,并且在部分共表达基因和对应的直系同源基因启动子中排列顺序一致。根据已有TCH4基因启动子研究,其中4个已被报道,另5个为本研究新发现。根据预测结果进行知识整合,构建了TCH4基因转录调控机制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CH4基因 转录调控元件 生物信息学
下载PDF
Transcriptional Regulatory Networks Activated by PI3K and ERK Transduced Growth Signals in Human Glioblastoma Cells
3
作者 PeterM.Haverty 翁志萍 UllaHansen 《Journal of Computer Science & Technology》 SCIE EI CSCD 2005年第4期439-445,共7页
Determining how cells regulate their transcriptional response toextracellular signals is key to the understanding of complex eukaryotic systems. This study wasinitiated with the goals of furthering the study of mammal... Determining how cells regulate their transcriptional response toextracellular signals is key to the understanding of complex eukaryotic systems. This study wasinitiated with the goals of furthering the study of mammalian transcriptional regulation andanalyzing the relative benefits of related computational methodologies. One dataset available forsuch an analysis involved gene expression profiling of the early growth factor response to plateletderived growth factor (PDGF) in a human glioblastoma cell line; this study differentiated geneswhose expression was regulated by signaling through the phosphoinositide-3-kinase (PI3K) versus theextracellular-signal regulated kinase (ERK) pathways. We have compared the inferred transcriptionfactors from this previous study with additional predictions of regulatory transcription factorsusing two alternative promoter sequence analysis techniques. This comparative analysis, in which thealgorithms predict overlapping, although not identical, sets of factors, argues for meticulousbenchmarking of promoter sequence analysis methods to determine the positive and negative attributesthat contribute to their varying results. Finally, we inferred transcriptional regulatory networksderiving from various signaling pathways using the CARRIE program suite. These networks not onlyincluded previously described transcriptional features of the response to growth signals, but alsopredicted new regulatory features for the propagation and modulation of the growth signa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3K ERK PDGF transcriptional regulatory network CIS-element
原文传递
鹅p21基因克隆、启动子分析及转录调控研究
4
作者 陈哲 杨鹏霞 +2 位作者 雷明明 陈佳彬 闫乐艳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405-415,共11页
【目的】分析鹅p21基因的结构和启动子活性,探讨p21基因的转录调控机制。【方法】以泰州鹅为试验对象,通过同源克隆、RACE和生物信息学分析等方法获得鹅p21基因全长序列和5′-侧翼区序列特征;构建6个不同缺失片段的启动子区双荧光素酶... 【目的】分析鹅p21基因的结构和启动子活性,探讨p21基因的转录调控机制。【方法】以泰州鹅为试验对象,通过同源克隆、RACE和生物信息学分析等方法获得鹅p21基因全长序列和5′-侧翼区序列特征;构建6个不同缺失片段的启动子区双荧光素酶报告载体并分析其荧光素酶活性,进而确定p21基因核心启动子区;对核心启动子区转录因子结合位点生肌决定因子(MyoD)(+25~+36 bp)进行定点突变,并构建突变报告基因载体,在C2C12细胞系内初步鉴定鹅p21基因核心转录调控因子。【结果】鹅p21基因cDNA全长1943 bp,CDS区大小为453 bp,编码151个氨基酸,蛋白序列包含高度保守的CDI家族结合位点。系统进化树分析表明,鹅p21基因与鸭亲缘关系最近,与鸡和火鸡有较强的进化关系。鹅p21基因5′-侧翼区包含启动子元件,-35~+37 bp是核心启动子区,发挥正向调控作用,结合定点突变技术初步鉴定MyoD是鹅p21基因核心转录调控元件。【结论】本研究获得了鹅p21基因完整的cDNA序列和启动子区域,MyoD是p21基因核心转录调控因子,为探究p21基因在鹅胚胎期肌肉发育过程中的调控机制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21基因 克隆 启动子活性 转录调控元件
下载PDF
脊尾白虾Dnmt2启动子克隆及其转录调控分析
5
作者 宋崇阳 张思勉 +6 位作者 李永闯 张攀 赖晓芳 王攀攀 于飞 高焕 阎斌伦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95-103,共9页
为探明脊尾白虾(Exopalaemon carinicauda)Dnmt2(DNA methyltransf-erase2,Dnmt2)启动子对Dnmt2转录的调控作用,本研究利用染色体步移技术克隆得到脊尾白虾Dnmt2启动子,使用在线软件预测该基因启动子区域的转录调控元件及转录因子结合位... 为探明脊尾白虾(Exopalaemon carinicauda)Dnmt2(DNA methyltransf-erase2,Dnmt2)启动子对Dnmt2转录的调控作用,本研究利用染色体步移技术克隆得到脊尾白虾Dnmt2启动子,使用在线软件预测该基因启动子区域的转录调控元件及转录因子结合位点,通过构建一系列缺失表达载体,利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技术鉴定了该基因核心启动子区,并对其启动子活性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克隆的脊尾白虾Dnmt2启动子长度为1315 bp,转录起始位点“A”位于ATG上游236 bp,启动子区域含有多种转录因子结合位点,包括STAT3、SOX、NF-κB、E2F、GATA-1等,但缺乏CpG岛。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显示,Dnmt2核心启动子区位于-196~+81bp,对启动子区域进行活性检测发现,在该基因启动子-640~-452bp区域内可能存在促进基因表达的转录调控元件,而在-1160~-640bp区域可能存在抑制该基因表达的转录调控元件。本研究结果为进一步研究Dnmt2启动子的表达调控机制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尾白虾(Exopalaemon carinicauda) Dnmt2 核心启动子 启动子活性 转录调控元件
下载PDF
北极狐β-防御素103基因(CBD103)启动子活性及转录调控元件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郭敏 赵子雅 +5 位作者 王瑞宁 郑晓宁 彭永东 刘铮铸 李祥龙 巩元芳 《生物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469-1477,共9页
本研究旨在筛选调控北极狐毛色基因CBD103的启动子活性区域及转录因子结合位点,为揭示CBD103基因调控北极狐毛色形成的分子遗传机制提供依据。克隆获得了北极狐CBD103基因5′侧翼区2 123 bp的片段,并构建了4个不同长度的启动子缺失片段... 本研究旨在筛选调控北极狐毛色基因CBD103的启动子活性区域及转录因子结合位点,为揭示CBD103基因调控北极狐毛色形成的分子遗传机制提供依据。克隆获得了北极狐CBD103基因5′侧翼区2 123 bp的片段,并构建了4个不同长度的启动子缺失片段表达载体,通过双荧光素酶检测系统对启动子活性进行检测。对启动子活性最高区域预测出的3个特异性蛋白1 (Sp1)转录因子结合位点分别进行点突变并构建3个突变载体,利用双荧光素酶检测系统测定其活性。结果显示,在构建的4个不同长度启动子缺失片段中1 656 (-1 604/+51)区域活性最高,在此区域构建的3个突变载体的启动子活性较野生型(片段1 656)均显著降低,说明-1 604/+51区域为北极狐CBD103基因的核心启动子区,-1 552/-1 564、-1 439/-1 454和-329/-339区域为正调控区域。文中成功获得了北极狐CBD103 基因的核心启动子区域和正调控区域,这为进一步研究该基因调控北极狐被毛颜色分子遗传机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极狐 CBD103 基因 启动子活性 转录调控元件
原文传递
北极狐MITF-M基因启动子活性及转录调控元件的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郭敏 李寒妹 +5 位作者 王瑞宁 郑晓宁 刘铮铸 彭永东 巩元芳 李祥龙 《中国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2066-2073,共8页
为了探究MITF-M基因对狐狸毛色的遗传调控机制,利用PCR扩增技术对北极狐MITF-M基因启动子区6个缺失片段(2 279,1 738,1 313,1 040,524和236 bp)进行扩增,利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技术对该基因启动子表达载体转染细胞(A375和293T)的... 为了探究MITF-M基因对狐狸毛色的遗传调控机制,利用PCR扩增技术对北极狐MITF-M基因启动子区6个缺失片段(2 279,1 738,1 313,1 040,524和236 bp)进行扩增,利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技术对该基因启动子表达载体转染细胞(A375和293T)的相对活性进行检测,通过在线软件对核心启动子区转录因子结合位点进行预测,利用重叠延伸PCR和双荧光素酶报告系统检测技术对预测出来的转录因子结合位点进行点突变活性分析。结果表明,北极狐MITF-M基因启动子区524 bp(-510 bp/+13 bp)处活性最高,预测发现-510 bp/-222 bp区域存在CREB(-312 bp/-319 bp)、Sp1(-295 bp/-307 bp)和Sp1(-249 bp/-262 bp)转录因子结合位点,这3个转录因子结合位点突变后能使北极狐MITF-M基因的启动子活性上升。综上,北极狐MITF-M基因核心启动子区在-510 bp/-222 bp区域,转录因子结合位点CREB(-312 bp/-319 bp)、Sp1(-295 bp/-307 bp)和Sp1(-249 bp/-262 bp)对北极狐MITF-M基因的转录激活起到一定的调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极狐 MITF-M基因 启动子活性 转录调控元件
原文传递
预测酵母内含子中的转录调控元件(英文)
8
作者 胡俊 韩莹 毛谨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5年第1期1-5,10,共6页
基于酵母基因非编码序列中寡核苷酸的出现频率 ,拟用期望频率法从转录效率较高的内含子序列中提取到一些过表达的寡核苷酸。将提取的寡核苷酸与其它方法获得的结果和试验证实的转录因子结合位点相比较 ,结果显示这些寡核苷酸可能是潜在... 基于酵母基因非编码序列中寡核苷酸的出现频率 ,拟用期望频率法从转录效率较高的内含子序列中提取到一些过表达的寡核苷酸。将提取的寡核苷酸与其它方法获得的结果和试验证实的转录因子结合位点相比较 ,结果显示这些寡核苷酸可能是潜在的转录因子结合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含子 转录调控元件 酵母 期望频率
下载PDF
以报告基因荧光素酶研究HPRE功能元件与IFN-α应答的关系 被引量:4
9
作者 姚文娟 刁振宇 +4 位作者 邓小昭 孔晶 周宗安 高健 张云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575-578,共4页
目的:以荧光素酶(luciferase,LUC)基因为报告基因,探讨HBV转录后调节序列(HPRE)的功能元件(α、β1和β2)对IFNα作用的影响。方法:用PCR法从载体pGEMluc中扩增LUC基因,并克隆入真核表达载体pcDNA3.0中。以含乙肝病毒(HBV)基因组的质粒... 目的:以荧光素酶(luciferase,LUC)基因为报告基因,探讨HBV转录后调节序列(HPRE)的功能元件(α、β1和β2)对IFNα作用的影响。方法:用PCR法从载体pGEMluc中扩增LUC基因,并克隆入真核表达载体pcDNA3.0中。以含乙肝病毒(HBV)基因组的质粒A01为模板,扩增HPRE(完整的HPRE)、HPREαβ1及HPREβ1β2片段,并分别插入LUC基因的下游。利用脂质体介导的转染法,将重组质粒分别导入人肝癌细胞株HepG2中,用LUC检测系统检测IFNα作用前后LUC表达活性的变化。结果:经测序证实,重组质粒pcDNA3.0luc、pcDNA3.0lucHPRE、pcDNA3.0lucHPREαβ1及pcDNA3.0lucHPREβ1β2构建成功。检测结果显示,IFNα作用前,HPRE、HPREαβ1和HPREβ1β2均能提高LUC的活性,IFNα作用后,HPRE和HPREβ1β2能明显降低LUC的活性,而HPREαβ1对其表达则没有显著影响。结论:HPRE的功能元件β2与IFNα作用的关系最为密切,而功能元件α和β1在IFNα应答中作用甚小,提示IFNα诱导产生的HPRE抑制性结合蛋白很可能是与β2结合的,为进一步研究IFNα在治疗HBV感染和慢性肝炎中的作用机制,以及HPRE抑制性结合蛋白的作用提供了一定的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PRE IFN-Α 荧光素酶 转染
下载PDF
EF1α启动的高效重组杆状病毒载体的构建及其表达效果 被引量:2
10
作者 高冬妮 金丽颖 +4 位作者 葛菁萍 王昆 安琪 平文祥 楼庄伟 《微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688-695,共8页
【目的】通过选用哺乳动物细胞特异性启动子—人类延伸因子1α启动子(Elonggation factor 1αpromoter,EF1-α)、利用病毒假型化工具—截断型水疱型口膜炎病毒G蛋白(Truncated Vessicular stomatitis virus protein G,VSV-GED)、添加转... 【目的】通过选用哺乳动物细胞特异性启动子—人类延伸因子1α启动子(Elonggation factor 1αpromoter,EF1-α)、利用病毒假型化工具—截断型水疱型口膜炎病毒G蛋白(Truncated Vessicular stomatitis virus protein G,VSV-GED)、添加转录后调控元件(Woodchuck hepatitis virus post-transcriptional regulatory element,WPRE)和腺病毒反向重复序列(Inverted terminal repeats,ITRs),来提高杆状病毒的转导效率及外源基因的表达水平。【方法】从pFB-VSV-GED-WPRE出发构建含EF1α启动子的2个重组杆状病毒转移载体pWK和pWK-ITR。再以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nhanced 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eGFP)基因为报告基因插入EF1α启动子的下游,构建重组转移载体pWK-eGFP和pWK-ITR-eGFP以及阴性对照pWK(-)-eGFP。将构建好的重组质粒转染Sf9昆虫细胞获得重组杆状病毒,侵染少突神经胶质细胞(OL细胞)后,利用倒置荧光显微镜观察绿色荧光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含有WPRE和ITRs的病毒BV-WK-eGFP、BVWK-ITR-eGFP荧光表达率明显高于阴性对照,且ITRs能够有效延长eGFP的表达时间,比对照组BV-WK(-)-eGFP延长了72 h。经VSV-GED假型化的杆状病毒BV-WK-eGFP、BV-WK-ITR-eGFP转导OL细胞的时间明显缩短,比阴性对照BV-WK(-)-eGFP减少了24 h,并且转导效率分别高出阴性对照25.7%与36.5%。【结论】实验证明了VSV-GED能够有效提高杆状病毒的转导效率,WPRE能够显著增强外源基因的表达效率,ITRs延长外源基因的表达时间。为探究改进型重组杆状病毒在脊椎动物细胞表达外源基因及新型重组活载体疫苗的研发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杆状病毒 VSV—GED病毒假型化 土拨鼠肝炎病毒转录后调控元件 腺伴随病毒末端反向重复序列 人类延伸因子1α(EF1-α)启动子
原文传递
转录后调控元件部分或完全缺失对乙型肝炎病毒前基因组RNA核外输出的影响
11
作者 黄迎丽 顾文慧 +5 位作者 朱慧慧 李亚茹 马园园 陈文文 孙锁锋 李修岭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2022年第10期1017-1021,共5页
目的探讨转录后调控元件(post-transcriptional regulatory element,PRE)部分或完全缺失对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前基因组RNA(pregenomic RNA,pgRNA)核外输出的影响。方法以含HBV全基因组质粒为模板,采用PCR法构建PRE完... 目的探讨转录后调控元件(post-transcriptional regulatory element,PRE)部分或完全缺失对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前基因组RNA(pregenomic RNA,pgRNA)核外输出的影响。方法以含HBV全基因组质粒为模板,采用PCR法构建PRE完全缺失质粒(HBVΔPRE)、PREα缺失质粒(HBVΔPREα)、PREβ缺失质粒(HBVΔPREβ)、SLα缺失质粒(HBVΔSLα)、SLβ缺失质粒(HBVΔSLβ)。对数生长期人肝癌HepG2细胞分为WT组(转染HBV全基因组质粒)、del-PREα组(转染HBVΔPREα)、del-PREβ组(转染HBVΔPREβ)、del-PRE组(转染HBVΔPRE),转染48h后采用反转录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4组细胞、细胞质、细胞核HBV pgRNA相对表达量,计算细胞质与细胞核HBV pgRNA比值(细胞质/细胞核HBV pgRNA);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WT组与del-PRE组细胞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epatitis B surface antigen,HBsAg)、乙型肝炎核心抗原(hepatitis B core antigen,HBcAg)蛋白相对表达量。对数生长期HepG2细胞分为WT组(转染HBV全基因组质粒)、del-SLα组(转染HBVΔSLα)、del-SLβ组(转染HBVΔSLβ),转染48h后采用反转录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3组细胞、细胞质、细胞核HBV pgRNA相对表达量,计算细胞质/细胞核HBV pgRNA。结果WT组细胞、细胞质HBV pgRNA相对表达量(1.03±0.07、1.01±0.21)及细胞质/细胞核HBV pgRNA(1.01±0.01)均高于del-PREα组(0.74±0.04、0.57±0.01、0.41±0.00)、del-PREβ组(0.58±0.02、0.24±0.01、0.30±0.01)、del-PRE组(0.41±0.01、0.21±0.00、0.30±0.00)(P<0.05),del-PREα组均高于del-PREβ组、del-PRE组(P<0.05);del-PREβ组细胞、细胞质HBV pgRNA相对表达量均高于del-PRE组(P<0.05),细胞质/细胞核HBV pgRNA与del-PRE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el-PREα组细胞核HBV pgRNA相对表达量(1.38±0.01)均高于WT组(1.00±0.02)、del-PREβ组(0.79±0.01)、del-PRE组(0.71±0.01)(P<0.05),WT组均高于del-PREβ组、del-PRE组(P<0.05),del-PREβ组高于del-PRE组(P<0.05)。del-PRE组HBsAg蛋白相对表达量(0.66±0.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转录后调控元件 茎环结构 核外输出 HEPG2细胞
原文传递
构建具有巨细胞病毒(CMV)启动子的杆状病毒高效表达载体并利用其在鸡胚原代细胞中表达eGFP基因 被引量:1
12
作者 宋姗姗 葛菁萍 +5 位作者 李梅 高冬妮 金丽颖 安琦 平文祥 楼庄伟 《微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586-595,共10页
【目的】杆状病毒载体在哺乳动物细胞中不复制,具有极高的生物安全性,而通过引入细胞特异性启动子、"病毒假型化"、添加不同功能调控元件等优化手段,杆状病毒可转导的细胞类型明显增多、转导效率明显增高。优化的重组杆状病... 【目的】杆状病毒载体在哺乳动物细胞中不复制,具有极高的生物安全性,而通过引入细胞特异性启动子、"病毒假型化"、添加不同功能调控元件等优化手段,杆状病毒可转导的细胞类型明显增多、转导效率明显增高。优化的重组杆状病毒可以在鸡细胞中表达,确定重组杆状病毒在鸡细胞中高效表达的条件,为禽类基因工程疫苗的开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方法】本研究以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nhanced GreenFluorescent Protein,eGFP)为报告基因,构建含巨细胞病毒(Cytomegaoviyns,CMV)启动子启动的重组转座载体,并且通过病毒假型化(TM/CTD of VSV-GED)、添加转录后调控元件(Woodchuck hepatitis virus post-transcriptional regulatory element,WPRE)和腺病毒反向重复序列(Inverted terminal repeats,ITRs)等手段优化重组杆状病毒表达载体,最终利用重组杆状病毒对鸡胚原代细胞的侵染进行eGFP的表达,比较分析不同重组载体对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eGFP表达结果显示,12 h便可在倒置荧光显微镜下检测出eGFP的表达,随着时间的延长,eGFP表达效率先增加后降低。经过VSVGED病毒假型化的重组杆状病毒转导效率从36%增加至48.2%。添加转录后调控元件WPRE的重组杆状病毒介导eGFP的表达效果与添加10mmol/L丁酸盐法基本相同,但对细胞几乎没有毒性。从72 h内的eGFP表达强度看,只有添加ITRs元件的重组杆状病毒的表达强度随时间的延长而极缓慢增加。【结论】eGFP表达结果显示,利用VSVGED病毒假型化手段可以提高杆状病毒转导鸡胚原代细胞的效率;添加转录后调控元件WPRE的重组杆状病毒介导eGFP的表达效果与添加丁酸盐法基本相同,可以增强杆状病毒介导报告基因在鸡胚原代细胞中的表达水平;添加ITRs元件的重组杆状病毒具有延长eGFP表达时间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杆状病毒 鸡胚原代细胞 VSVGED病毒假型化 调控元件 腺病毒反向重复序列
原文传递
以具有WPRE调控元件的杆状病毒为载体在鸡胚原代细胞中表达新城疫病毒F基因 被引量:1
13
作者 高冬妮 平文祥 +6 位作者 金丽颖 沈万力 宋刚 唐晓艳 安琦 申燕 葛菁萍 《微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55-462,共8页
【目的】构建具有哺乳动物细胞特异性启动子和基因转录后调控元件的重组杆状病毒转移载体,优化的重组杆状病毒可介导新城疫病毒(Newcastle disease virus,NDV)F基因在鸡原代骨骼肌细胞中进行高效表达。【方法】提取NDV La Sota株病毒RN... 【目的】构建具有哺乳动物细胞特异性启动子和基因转录后调控元件的重组杆状病毒转移载体,优化的重组杆状病毒可介导新城疫病毒(Newcastle disease virus,NDV)F基因在鸡原代骨骼肌细胞中进行高效表达。【方法】提取NDV La Sota株病毒RNA基因组,用RT-PCR技术扩增F基因,将其克隆到自主构建的具有转录后调控元件(Woodchuck hepatitis virus post-transcriptional regulatory element,WPRE)的杆状病毒转移载体的CMV启动子下游,通过Bac-to-Bac系统获得F重组Bacmid,经转染Sf9昆虫细胞后获得F重组杆状病毒。重组病毒经扩增后以50个MOI感染鸡原代骨骼肌细胞,接种72 h后裂解细胞收获蛋白。比较分析WPRE调控元件对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经Western blot证实在鸡原代骨骼肌细胞中表达了NDV F蛋白,分子量约56 kDa,与预测蛋白大小一致,且能被NDV阳性血清所识别。添加WPRE转录后调控元件的重组杆状病毒介导F蛋白的表达效果与添加10 mmol/L丁酸盐法基本相同,但对细胞几乎没有毒性。【结论】优化后的重组杆状病毒可以向鸡原代细胞中传递NDV F基因,并在CMV的启动下表达具有反应原性的F蛋白,添加的转录后调控元件WPRE可以增强杆状病毒介导外源基因在鸡原代细胞中的表达水平。本研究为研制NDV及其他重要禽类传染病的杆状病毒载体基因工程疫苗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城疫 F基因 杆状病毒 鸡胚原代细胞 WPRE调控元件
原文传递
基因组转录调控元件分析方法研究进展
14
作者 李文茂 贾东方 许嵘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64-70,共7页
真核生物的基因表达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需要多种转录调控元件的协同作用精确调控。全基因组转录调控元件的筛选和鉴定对于基因表达调控机制和生物学功能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但转录调控元件的高效筛选及功能验证仍是研究人员面临的主... 真核生物的基因表达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需要多种转录调控元件的协同作用精确调控。全基因组转录调控元件的筛选和鉴定对于基因表达调控机制和生物学功能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但转录调控元件的高效筛选及功能验证仍是研究人员面临的主要挑战。结合近年来转录调控元件的研究成果,对基因组中转录调控元件的预测、筛选及功能验证方法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录调控元件 高通量筛选 标志物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