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7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论伊格尔顿的悲剧观念及其悲剧的政治
被引量:
1
1
作者
王伟
《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7年第5期76-85,共10页
立于左翼化的悲剧文化研究立场,伊格尔顿左右开弓,既批评左派又指责右派的悲剧理论。他充分考虑到悲剧界定的困难,对实在论与唯名论各打五十大板,认为悲剧具有苦难等"家族相似"特征,不断在死亡中获得新生。伊氏的悲剧研究意...
立于左翼化的悲剧文化研究立场,伊格尔顿左右开弓,既批评左派又指责右派的悲剧理论。他充分考虑到悲剧界定的困难,对实在论与唯名论各打五十大板,认为悲剧具有苦难等"家族相似"特征,不断在死亡中获得新生。伊氏的悲剧研究意在张扬悲剧的政治而非历史,他认为朴素的现实主义或悲剧人文主义是有效政治的唯一可靠基础。伊氏悲剧的政治与其"政治批评"的一贯主张十分合拍,它一方面承续了古希腊的传统,另一方面又赋予其政治革命与个体解放崭新的内涵。这一内涵带有鲜明的马克思主义烙印,表征了马克思主义在新形势下复兴的势头。但与其他学者的论述比较,伊氏对革命问题的思考相形见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格尔顿
悲剧观念
悲剧的政治
革命与解放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本雅明悲悼剧研究中的文学史方法
被引量:
1
2
作者
姚云帆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13-123,181,共12页
《认识批判序言》是本雅明《德意志悲悼剧的起源》的序言。它并非仅仅是一篇哲学论文,而是蕴含了本雅明特殊的文学史研究方法。通过区分“理念”和“概念”所体现的两种普遍性,本雅明将“悲悼剧”定义为一种“理念”,并将之置于文艺复...
《认识批判序言》是本雅明《德意志悲悼剧的起源》的序言。它并非仅仅是一篇哲学论文,而是蕴含了本雅明特殊的文学史研究方法。通过区分“理念”和“概念”所体现的两种普遍性,本雅明将“悲悼剧”定义为一种“理念”,并将之置于文艺复兴戏剧和社会转型的前历史和后历史的处境中,从而以悲悼剧这一极端特殊的范例,呈现同时代戏剧发展的普遍图景。这一研究呈现出细节和普遍性的辩证综合,反对以线性进化论为基础的文学史书写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悲悼剧
理念
概念
线性进化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青藏高原交通立法的几个问题
3
作者
周继红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6期47-51,共5页
交通建设是青藏高原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交通立法是直接影响青藏高原交通事业的健康发展,乃至该地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重大问题。因此,本文不仅探讨了青藏高原交通立法必须遵循的理念问题,而且分析论证了必须...
交通建设是青藏高原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交通立法是直接影响青藏高原交通事业的健康发展,乃至该地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重大问题。因此,本文不仅探讨了青藏高原交通立法必须遵循的理念问题,而且分析论证了必须关注的若干机制构建以及如何充分利用该地区少数民族的优良习惯法文化资源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交通立法
理念
机制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吾自适吾适”:论晚明文人艺术观念的悲情色彩
4
作者
吴衍发
《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5期136-142,共7页
"吾自适吾适"是对晚明文人艺术功用观念的时代诠释,也是对晚明文人自娱自适艺术人生的形象写照。这种自适艺术观尽管是晚明文人个体生命趋向自娱自适而获解脱的最佳方式,却也无不折射出晚明文人深沉的悲情色彩和强烈的消极意...
"吾自适吾适"是对晚明文人艺术功用观念的时代诠释,也是对晚明文人自娱自适艺术人生的形象写照。这种自适艺术观尽管是晚明文人个体生命趋向自娱自适而获解脱的最佳方式,却也无不折射出晚明文人深沉的悲情色彩和强烈的消极意识,同时也昭示出晚明艺术精神的品质及其发展趋向,预示着中国艺术由近古社会向近代迈进的一种新的深层走向。对晚明文人及其艺术观中所蕴藏的悲情色彩和消极意识,我们既需要给予时代的审美同情和理解,又要对这种观念所带来的虚浮空疏的创作风气有所检视和批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明
吾自适吾适
悲情色彩
艺术观念
文人心态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家》中女性的悲剧形象
被引量:
3
5
作者
王艳慧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6期74-75,共2页
巴金在他的代表作《家》中为我们讲诉了高家悲欢离合的历史,刻画了许多性格各异的鲜活的人物形象,同时揭露了封建礼教和封建专制对人,尤其是对那些柔弱而善良的女子的束缚和毒害。文章从鸣凤、梅、瑞珏和琴等几个典型人物形象入手,分析...
巴金在他的代表作《家》中为我们讲诉了高家悲欢离合的历史,刻画了许多性格各异的鲜活的人物形象,同时揭露了封建礼教和封建专制对人,尤其是对那些柔弱而善良的女子的束缚和毒害。文章从鸣凤、梅、瑞珏和琴等几个典型人物形象入手,分析了《家》中女性的悲剧形象及悲剧的根源。文中认为这些女性的悲剧归根到底是封建的专制和礼教及封建的奴化教育所造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
女性
悲剧形象
封建礼教
巴金
小说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消费文化的反悲剧意识
被引量:
2
6
作者
李胜清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6期849-853,共5页
消费文化在本质上是非悲剧性的或反悲剧性的。它以对有限的经验形态的生命认同消解了对于人类崇高性、悲剧性与自由超越精神的表征。具体来说,这种反悲剧意识表现在三个方面:悲剧之思的缺席;个体性的悲剧之殇;社会生活的意义之惑。这三...
消费文化在本质上是非悲剧性的或反悲剧性的。它以对有限的经验形态的生命认同消解了对于人类崇高性、悲剧性与自由超越精神的表征。具体来说,这种反悲剧意识表现在三个方面:悲剧之思的缺席;个体性的悲剧之殇;社会生活的意义之惑。这三个特征一起形成了消费文化的反悲剧意识的问题语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费文化
反悲剧意识
崇高
动物状态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胡适的戏剧观
7
作者
黄树红
翟大炳
《西安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年第1期23-26,32,共5页
本文试图运用辩证唯物观点 ,论述胡适的戏剧进化、写实主义创作方法、功利主义和悲剧观念等戏剧观在当时的积极意义 ,同时 ,从三个方面指出其戏剧观的明显局限性。既不抬高 ,也不因人废言 。
关键词
戏剧进化
写实主义
功利主义
悲剧观念
为我主义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伊格尔顿的悲剧观念及其悲剧的政治
被引量:
1
1
作者
王伟
机构
福建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出处
《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7年第5期76-85,共10页
文摘
立于左翼化的悲剧文化研究立场,伊格尔顿左右开弓,既批评左派又指责右派的悲剧理论。他充分考虑到悲剧界定的困难,对实在论与唯名论各打五十大板,认为悲剧具有苦难等"家族相似"特征,不断在死亡中获得新生。伊氏的悲剧研究意在张扬悲剧的政治而非历史,他认为朴素的现实主义或悲剧人文主义是有效政治的唯一可靠基础。伊氏悲剧的政治与其"政治批评"的一贯主张十分合拍,它一方面承续了古希腊的传统,另一方面又赋予其政治革命与个体解放崭新的内涵。这一内涵带有鲜明的马克思主义烙印,表征了马克思主义在新形势下复兴的势头。但与其他学者的论述比较,伊氏对革命问题的思考相形见绌。
关键词
伊格尔顿
悲剧观念
悲剧的政治
革命与解放
Keywords
Terry
Eagleton
tragic
idea
tragic
politics
revolution
and
liberation
分类号
I206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本雅明悲悼剧研究中的文学史方法
被引量:
1
2
作者
姚云帆
机构
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
出处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13-123,181,共12页
文摘
《认识批判序言》是本雅明《德意志悲悼剧的起源》的序言。它并非仅仅是一篇哲学论文,而是蕴含了本雅明特殊的文学史研究方法。通过区分“理念”和“概念”所体现的两种普遍性,本雅明将“悲悼剧”定义为一种“理念”,并将之置于文艺复兴戏剧和社会转型的前历史和后历史的处境中,从而以悲悼剧这一极端特殊的范例,呈现同时代戏剧发展的普遍图景。这一研究呈现出细节和普遍性的辩证综合,反对以线性进化论为基础的文学史书写方式。
关键词
悲悼剧
理念
概念
线性进化
Keywords
tragic
drama
idea
concept
linear-evolutionary
分类号
I109 [文学—世界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青藏高原交通立法的几个问题
3
作者
周继红
机构
青海民族学院法学院
出处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6期47-51,共5页
基金
教育部"春晖计划"合作科研项目"关于青藏高原交通立法问题研究"[项目号:S2005-2-81001]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文摘
交通建设是青藏高原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交通立法是直接影响青藏高原交通事业的健康发展,乃至该地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重大问题。因此,本文不仅探讨了青藏高原交通立法必须遵循的理念问题,而且分析论证了必须关注的若干机制构建以及如何充分利用该地区少数民族的优良习惯法文化资源等问题。
关键词
青藏高原
交通立法
理念
机制
Keywords
Qinghai
-
Tibet
plateau
tragic
legislation
idea
mechanism
分类号
F127 [经济管理—世界经济]
P542 [天文地球—构造地质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吾自适吾适”:论晚明文人艺术观念的悲情色彩
4
作者
吴衍发
机构
安徽财经大学艺术学院
出处
《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5期136-142,共7页
基金
2016年度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晚明书画消费与文人生活"(16BA008)
文摘
"吾自适吾适"是对晚明文人艺术功用观念的时代诠释,也是对晚明文人自娱自适艺术人生的形象写照。这种自适艺术观尽管是晚明文人个体生命趋向自娱自适而获解脱的最佳方式,却也无不折射出晚明文人深沉的悲情色彩和强烈的消极意识,同时也昭示出晚明艺术精神的品质及其发展趋向,预示着中国艺术由近古社会向近代迈进的一种新的深层走向。对晚明文人及其艺术观中所蕴藏的悲情色彩和消极意识,我们既需要给予时代的审美同情和理解,又要对这种观念所带来的虚浮空疏的创作风气有所检视和批判。
关键词
晚明
吾自适吾适
悲情色彩
艺术观念
文人心态
Keywords
late
Ming
Wu
zi
shi
wu
shi
tragic
colors
art
idea
literati
mentality
分类号
J04 [艺术—艺术理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家》中女性的悲剧形象
被引量:
3
5
作者
王艳慧
机构
阜新高等专科学校中文系
出处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6期74-75,共2页
文摘
巴金在他的代表作《家》中为我们讲诉了高家悲欢离合的历史,刻画了许多性格各异的鲜活的人物形象,同时揭露了封建礼教和封建专制对人,尤其是对那些柔弱而善良的女子的束缚和毒害。文章从鸣凤、梅、瑞珏和琴等几个典型人物形象入手,分析了《家》中女性的悲剧形象及悲剧的根源。文中认为这些女性的悲剧归根到底是封建的专制和礼教及封建的奴化教育所造成的。
关键词
《家》
女性
悲剧形象
封建礼教
巴金
小说
Keywords
women's
tragic
image
feudal
autocracy
and
the
Confucian
or
feudal
ethical
codes
traditional
idea
resistance
individual
character
doctrine
new
thought
分类号
I207.425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消费文化的反悲剧意识
被引量:
2
6
作者
李胜清
机构
湖南科技大学人文学院
出处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6期849-853,共5页
基金
湖南省教育厅课题"消费文化的审美价值批判"(07C318)
文摘
消费文化在本质上是非悲剧性的或反悲剧性的。它以对有限的经验形态的生命认同消解了对于人类崇高性、悲剧性与自由超越精神的表征。具体来说,这种反悲剧意识表现在三个方面:悲剧之思的缺席;个体性的悲剧之殇;社会生活的意义之惑。这三个特征一起形成了消费文化的反悲剧意识的问题语境。
关键词
消费文化
反悲剧意识
崇高
动物状态
Keywords
consumer
culture
anti-
tragic
idea
noble
animal
state
分类号
I0-05 [文学—文学理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胡适的戏剧观
7
作者
黄树红
翟大炳
机构
广东教育学院中文系
芜湖师专中文系
出处
《西安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年第1期23-26,32,共5页
文摘
本文试图运用辩证唯物观点 ,论述胡适的戏剧进化、写实主义创作方法、功利主义和悲剧观念等戏剧观在当时的积极意义 ,同时 ,从三个方面指出其戏剧观的明显局限性。既不抬高 ,也不因人废言 。
关键词
戏剧进化
写实主义
功利主义
悲剧观念
为我主义
Keywords
drama
evolution
verism
utilirarianism
tragic
idea
分类号
I207.309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论伊格尔顿的悲剧观念及其悲剧的政治
王伟
《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7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论本雅明悲悼剧研究中的文学史方法
姚云帆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青藏高原交通立法的几个问题
周继红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吾自适吾适”:论晚明文人艺术观念的悲情色彩
吴衍发
《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论《家》中女性的悲剧形象
王艳慧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消费文化的反悲剧意识
李胜清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论胡适的戏剧观
黄树红
翟大炳
《西安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