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城中隐士”之歌——论林语堂《京华烟云》的悲剧意蕴和快乐哲学 被引量:5
1
作者 高华珊 《张家口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6年第2期71-73,共3页
《京华烟云》是林语堂先生小说的最高成就之作,他以史诗的规模向我们细述了20世纪前期三四十年间北京城内三个富贵之家的兴衰变幻和三代人的悲欢离合。书中所渗透着浓厚的悲剧意蕴和快乐哲学则是作者独特的人生哲学的深层表现。
关键词 《京华烟云》 悲剧意蕴 宿命 快乐哲学
下载PDF
汪曾祺小说的审美特征 被引量:4
2
作者 邓玉久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14-116,共3页
汪曾祺小说中恬静温馨的"和谐"之美,体现了作者追求传统文化中和之美的审美要求;同时作家的人道情怀和现实生活赋予作家的切身体验又使他的作品呈现出一种"悲剧意蕴";分析其作品中"和谐"与"悲剧意蕴... 汪曾祺小说中恬静温馨的"和谐"之美,体现了作者追求传统文化中和之美的审美要求;同时作家的人道情怀和现实生活赋予作家的切身体验又使他的作品呈现出一种"悲剧意蕴";分析其作品中"和谐"与"悲剧意蕴"的关系,有助于全面认识汪曾祺小说的美学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汪曾祺小说 和谐 悲剧意蕴 关系
下载PDF
“桃花扇底系兴亡”——浅谈《桃花扇》的多重悲剧意蕴
3
作者 郭姣 《特立学刊》 2014年第1期57-60,共4页
《桃花扇》以兴亡为主线,富有多重悲剧意蕴。从个人层面看,这是一出爱情悲剧,爱情让渡给了政治,家国亡了,只好以牺牲爱情来成全政治;从政权层面看,这是一出政治悲剧,一是“权奸误国”,二是“忠臣死难”;从社会群体看,这是一... 《桃花扇》以兴亡为主线,富有多重悲剧意蕴。从个人层面看,这是一出爱情悲剧,爱情让渡给了政治,家国亡了,只好以牺牲爱情来成全政治;从政权层面看,这是一出政治悲剧,一是“权奸误国”,二是“忠臣死难”;从社会群体看,这是一出社会悲剧,承受悲剧命运的不是某一个确切的人,而是整个社会,作品凸显了部分下层人物形象,意在疗救社会,把握人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桃花扇》 悲剧意蕴 爱情悲剧 政治悲剧 社会悲剧
下载PDF
新时期“寻找”主题小说的悲剧意蕴 被引量:2
4
作者 石晓岩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 2006年第5期97-99,共3页
对自由和幸福的追求作为人性的一部分是与生俱来的。“寻找”体现出人类普遍的悲剧性存在——终极目标永远在前方,人们只能无限接近,但却永远无法抵达。具体到新时期“寻找”主题小说体现的悲剧意蕴来看,“寻找者”先验设定的悲剧境遇... 对自由和幸福的追求作为人性的一部分是与生俱来的。“寻找”体现出人类普遍的悲剧性存在——终极目标永远在前方,人们只能无限接近,但却永远无法抵达。具体到新时期“寻找”主题小说体现的悲剧意蕴来看,“寻找者”先验设定的悲剧境遇是前提,而“寻找”与所找事物间的矛盾与冲突则是悲剧的根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期小说 “寻找” 悲剧意蕴
下载PDF
张爱玲小说的悲剧意蕴 被引量:2
5
作者 郭树杰 陈功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2006年第1期17-21,共5页
张爱玲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优秀的作家之一,其主要创作形式是小说。她的小说打上了她的悲惨人生履历的烙印,常常以小人物的凄惨生活和女性对爱情渴求的破灭作为表现内容,蕴含了强烈的悲剧意识。小说情节往往在对环境和人物心理进行悲... 张爱玲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优秀的作家之一,其主要创作形式是小说。她的小说打上了她的悲惨人生履历的烙印,常常以小人物的凄惨生活和女性对爱情渴求的破灭作为表现内容,蕴含了强烈的悲剧意识。小说情节往往在对环境和人物心理进行悲剧性刻画中展开,极尽渲染了故事的悲剧审美意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爱玲 小说 悲剧意蕴
下载PDF
鲁迅小说民俗化的审美意义 被引量:2
6
作者 易鲜花 戴红稳 《南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7年第3期25-27,共3页
民俗是一种文化现象,民俗文化影响着作家的人生观、审美观,鲁迅小说中每一种民俗都有着深远的审美意义:乡土情结、爱恨情怀、悲剧意蕴、引起疗救。
关键词 民俗 审美 乡土情结 爱恨情怀 悲剧意蕴 引起疗救
下载PDF
对李瓶儿悲剧意蕴的深层透视 被引量:1
7
作者 陈家桢 《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4期57-60,共4页
李瓶儿的性格里原本包含着热情、和顺、善良、柔弱等因素 ,只是在为自己寻找可意男人的时候 ,这些因素才处于抑制状态 ,而暂时代之以它的反面。在情感得到满足后 ,李瓶儿因慑于因果报应而放弃自我 ,用恪守佛教伦理的方式来寻求解脱 ,最... 李瓶儿的性格里原本包含着热情、和顺、善良、柔弱等因素 ,只是在为自己寻找可意男人的时候 ,这些因素才处于抑制状态 ,而暂时代之以它的反面。在情感得到满足后 ,李瓶儿因慑于因果报应而放弃自我 ,用恪守佛教伦理的方式来寻求解脱 ,最终带着精神上的重伤和心理上的负疚以及对因果报应惩罚的恐惧告别了人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瓶儿 悲剧意蕴 透视 负疚 因果报应
下载PDF
真诚的情感 冷峻的审视——浅谈南豫见20世纪90年代中长篇小说的价值取向
8
作者 王剑 《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4年第2期64-67,共4页
南豫见 2 0世纪 90年代的小说创作处于高潮。他的作品中有一种割舍不了的乡土情结 ,这不仅仅是游子对故乡情感记忆的摭拾 ,更是一种价值意向的定性选择。同时 ,他不再追求故事情节的离奇生动 ,开始向人的情感世界和精神深层推进 ,着力... 南豫见 2 0世纪 90年代的小说创作处于高潮。他的作品中有一种割舍不了的乡土情结 ,这不仅仅是游子对故乡情感记忆的摭拾 ,更是一种价值意向的定性选择。同时 ,他不再追求故事情节的离奇生动 ,开始向人的情感世界和精神深层推进 ,着力通过命运展示心灵 ,并能从文化上关注生存 ,表现生活 ,实现对民生、对社会的关怀。洋溢在其作品中绚丽凝重的悲剧意蕴 ,体现了作家对生活积极介入的姿态、坚定的人文主义立场和不向任何异化力量低头、妥协、退让的意志品质。总之 ,真挚的激情贯注使他的作品具有了很强的感染力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豫见 20世纪 90年代 中长篇小说 价值取向 情感表达 人文主义 悲剧 乡土题材
下载PDF
“爱”,人生命定的困局——论《初吻》的悲剧意蕴
9
作者 杨晓琴 《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2期105-108,共4页
以儿童、成人双重视角谛视《初吻》,在吸纳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深刻体味《初吻》的悲剧意蕴。指出作家以之反映了爱的复杂性,流露了爱是虚假爱是空的苍凉;而在更高的形而上层面,"爱"被彻底解构了,"爱"成了人生命... 以儿童、成人双重视角谛视《初吻》,在吸纳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深刻体味《初吻》的悲剧意蕴。指出作家以之反映了爱的复杂性,流露了爱是虚假爱是空的苍凉;而在更高的形而上层面,"爱"被彻底解构了,"爱"成了人生命定的困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吻》 悲剧意蕴 困局
下载PDF
《聊斋志异》人花相恋故事的深层悲剧意蕴
10
作者 康少婷 《怀化学院学报》 2013年第4期73-75,共3页
在《聊斋志异》的人花相恋故事中,蒲松龄以高超的手法创造出理想化的形象和曲折动人的情节。由于作者对现实人生的敏锐感受和深刻洞察,这些幻想故事中蕴藏着真实的情感和人生哲理。引发生命悲剧的原因有很多,从悲剧的发生本质上讲有偶... 在《聊斋志异》的人花相恋故事中,蒲松龄以高超的手法创造出理想化的形象和曲折动人的情节。由于作者对现实人生的敏锐感受和深刻洞察,这些幻想故事中蕴藏着真实的情感和人生哲理。引发生命悲剧的原因有很多,从悲剧的发生本质上讲有偶然性悲剧和必然性悲剧两种。蒲松龄将人生最本质的缺憾与无奈融入奇幻浪漫的人花相恋故事中,因此在他笔下那个唯美浪漫的虚幻世界深处,萦绕着若隐若现却又挥之不去的悲剧意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花相恋 悲剧意蕴
下载PDF
论《九歌》的悲剧意蕴
11
作者 王敏 《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 2013年第8期100-101,共2页
《九歌》原是楚国南部流传的民间祭神乐歌,后经屈原的艺术加工与创作而流传下来。在遭受政治上的打击和迫害之后,屈原所抒的是请缨无路、报国无门的悲哀和怨愤,从而使《九歌》具有独特的悲剧意蕴。
关键词 《九歌》 屈原 悲剧意蕴
原文传递
浅析《九歌》的悲剧意蕴 被引量:1
12
作者 潘莉 《贵州文史丛刊》 2007年第1期5-9,共5页
《九歌》是《楚辞》中一组比较特殊的诗歌,它是中国文人文化和民间宗教祭祀文化的伟大结合。屈原以一颗浸透辛酸的丰富心灵感受着生命、爱情和时间等这些具有人类普遍性的命题,从而使《九歌》具有独特的悲剧意蕴。本文试从悲壮美、悲伤... 《九歌》是《楚辞》中一组比较特殊的诗歌,它是中国文人文化和民间宗教祭祀文化的伟大结合。屈原以一颗浸透辛酸的丰富心灵感受着生命、爱情和时间等这些具有人类普遍性的命题,从而使《九歌》具有独特的悲剧意蕴。本文试从悲壮美、悲伤美和悲叹美等三方面论述之。得出结论,认为《九歌》的悲剧意蕴是其艺术魅力的重要原因,同时也对后代文人创作产生深远影响,可以说它是中国悲剧文学的源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九歌 悲剧意蕴 影响
下载PDF
荆轲形象悲剧意蕴的消解及史学价值的还原 被引量:1
13
作者 赵卫东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3期71-73,共3页
荆轲形象是在史学观念的基础上建构和发展起来的 ,读者接受过程中由于偏离了史学的轨道 ,使得人物形象的壮美意蕴、人格意蕴和道德文化意蕴显出对立和消解的特征 ,造成了对文本意蕴的某种颠覆。因此 。
关键词 荆轲形象 悲剧意蕴 道德文化意蕴 享乐思想 功利主义 人格意蕴 壮美意蕴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