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1篇文章
< 1 2 1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换乘研究 被引量:36
1
作者 周立新 李英 缪和平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2001年第4期35-38,共4页
分析了轨道交通合理的换乘模式,研究了换乘枢纽站及换乘形式的合理选择。以出行时间为参数,提出了轨道交通换乘时间与旅行时间关系的计算方法。就改善我国轨道交通换乘系统的途径提出了若干建议。
关键词 城市交通 轨道交通 换乘模式 计算方法
下载PDF
铁路客运与市内公交衔接协调性的评价分析 被引量:15
2
作者 覃煜 晏克非 赵童 《武汉交通科技大学学报》 EI 2000年第2期207-211,共5页
在介绍交通衔接内涵的基础上 ,以铁路客运与市内公交协调衔接的系统条件为依据 ,寻求影响两者协调衔接的主要制约因素 ,提出具体的评价指标 ,并建立综合评价方法 。
关键词 交通衔接 铁路客运 市内公交 评价指标
下载PDF
交通系统中最少换乘算法及其实现 被引量:30
3
作者 傅冬绵 《华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1年第4期348-350,共3页
把图论中针对单个结点的广度优先搜索思想 ,推广到拥有若干个结点集合的广度优先搜索上 .对旅游路线中最佳路径的问题 ,提出一种新的算法 ,可解决旅游路线中的最少换乘问题 ,并已成功地在计算机上实现 .
关键词 交通系统 最少换乘算法 路别单元 相交矩阵 旅游路线 广度优先搜索 图论
下载PDF
弹性需求下的组合出行模型与求解算法 被引量:32
4
作者 李志纯 黄海军 《中国公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94-98,共5页
研究了弹性需求下的组合出行行为,利用网络均衡理论和超级网络方法,给出了弹性需求下组合方式出行的混合网络均衡条件,提出了与均衡条件等价的变分不等式模型,讨论了模型解的存在性和唯一性。设计了求解模型的算法,并用一个算例分析了... 研究了弹性需求下的组合出行行为,利用网络均衡理论和超级网络方法,给出了弹性需求下组合方式出行的混合网络均衡条件,提出了与均衡条件等价的变分不等式模型,讨论了模型解的存在性和唯一性。设计了求解模型的算法,并用一个算例分析了模型参数对模型求解结果和算法收敛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有效地描述人们的组合出行行为。这一研究将有助于加深对交通行为的理解,有助于合理规划与布局停车换乘设施以及协调发展多种交通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工程 组合出行 网络均衡理论 超级网络 弹性需求 变分不等式 停车换乘
下载PDF
北京市轨道站点吸引范围研究 被引量:31
5
作者 王淑伟 孙立山 荣建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83-188,共6页
合理划分站点吸引范围,是开展轨道站点客流预测、接驳措施布设等研究的基础.现有研究未充分考虑当地路网特性,同时在解决吸引范围重合问题、潜在吸引范围划分等方面存在不足.基于轨道交通出行特性调查,结合北京市方格型路网特性分析,提... 合理划分站点吸引范围,是开展轨道站点客流预测、接驳措施布设等研究的基础.现有研究未充分考虑当地路网特性,同时在解决吸引范围重合问题、潜在吸引范围划分等方面存在不足.基于轨道交通出行特性调查,结合北京市方格型路网特性分析,提出了站点合理吸引范围划分方法;通过引入泰森多边形,解决了合理吸引范围重合问题,提出了站点潜在吸引范围划分方法.最后,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划分北京市现有轨道站点的吸引范围,并结合不同站点的吸引范围特性提出接驳措施布设建议.研究成果能够为轨道站点影响区用地分析、轨道交通客流预测、站点接驳措施布设等工作提供理论依据,促进城市公共交通体系运营效率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交通 轨道交通 吸引范围 泰森多边形 公交接驳
下载PDF
城市轨道交通与市内交通的衔接规划研究 被引量:14
6
作者 王志臣 王明生 《国防交通工程与技术》 2005年第4期48-50,共3页
轨道衔接换乘系统规划设计的优劣是轨道交通能否发挥客运系统主体作用的关键因素。在对换乘客流进行预测的基础上,对轨道交通与其它交通方式衔接的原则、模式、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从而保证轨道交通换乘枢纽... 轨道衔接换乘系统规划设计的优劣是轨道交通能否发挥客运系统主体作用的关键因素。在对换乘客流进行预测的基础上,对轨道交通与其它交通方式衔接的原则、模式、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从而保证轨道交通换乘枢纽与市内其它交通方式的协调衔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道交通 交通方式 换乘 衔接 客流预测
下载PDF
城市公交查询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20
7
作者 李玉芝 方源敏 《地矿测绘》 2006年第1期3-5,共3页
从城市公交查询系统建立的必要性出发,研究了基于组件式G IS的公交查询系统的设计,探讨了以换乘次数最少为目标的公交查询系统的实现方案。本系统选用G IS组件M apOb jects作为地理信息系统二次开发组件,通用语言V isual Basic 6.0作为... 从城市公交查询系统建立的必要性出发,研究了基于组件式G IS的公交查询系统的设计,探讨了以换乘次数最少为目标的公交查询系统的实现方案。本系统选用G IS组件M apOb jects作为地理信息系统二次开发组件,通用语言V isual Basic 6.0作为开发工具,M icrosoftAccess 2000作为后台数据库,开发城市公交查询系统,实现了地图的放大、缩小、漫游等G IS软件的基本功能,以及公交换乘方案和地名的查询等空间查询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信息系统 组件式GIS MAPOBJECTS 公共交通 换乘 数据库
下载PDF
考虑换乘时间影响的城市轨道交通路径选择行为研究 被引量:24
8
作者 钱堃 陈垚 毛保华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16-121,共6页
研究乘客路径选择行为有助于掌握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客流分布规律.本文在分析城市轨道交通乘客路径选择行为影响因素的基础上,重点考虑换乘时间对乘客换乘费用感知的影响.实际调查表明,乘客感知的换乘走行时间与实际的换乘走行时间符合幂... 研究乘客路径选择行为有助于掌握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客流分布规律.本文在分析城市轨道交通乘客路径选择行为影响因素的基础上,重点考虑换乘时间对乘客换乘费用感知的影响.实际调查表明,乘客感知的换乘走行时间与实际的换乘走行时间符合幂函数分布.本文将换乘走行时间惩罚系数设定为换乘走行时间的幂函数.在此基础上,本文构建了乘客出行广义费用模型,采用改进的深度优先算法搜索两点间的有效路径,并利用Logit随机路径选择模型计算各有效路径的选择概率.最后,以北京市轨道交通网络的数据对提出的模型和算法进行验证,案例分析结果验证了本文提出的模型的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交通 城市轨道交通 换乘时间 广义费用 路径选择
下载PDF
城市轨道交通可达性计算方法 被引量:17
9
作者 魏攀一 黄建玲 +4 位作者 陈艳艳 陈宁 吴克寒 孙继洋 王振报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6,共6页
轨道交通是城市客运系统的骨干,可达性是公共交通合理性评价的重要指标,客观准确评价轨道交通可达性,对轨道-常规公交换乘衔接调整、轨道站点周边用地规划等均起到重要的决策支撑作用。通过对传统可达性概念的总结,结合轨道交通系统自... 轨道交通是城市客运系统的骨干,可达性是公共交通合理性评价的重要指标,客观准确评价轨道交通可达性,对轨道-常规公交换乘衔接调整、轨道站点周边用地规划等均起到重要的决策支撑作用。通过对传统可达性概念的总结,结合轨道交通系统自身特点,对轨道交通可达性进行了定义。从轨道交通与常规公交换乘便利性和轨道交通自身站点间通达便利性考虑,建立了轨道交通可达性计算模型。借助ArcGIS、TransCAD等工具,以北京市轨道交通为例,计算了北京市轨道交通可达性分布状况,对比分析了北京地铁14号线中段开通前后轨道系统可达性的变化状况。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客观准确地计算轨道交通可达性值,可以很好地应用在轨道交通可达性评价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运输工程 城市交通 轨道交通 可达性 公交接驳 线路换乘 地理信息系统
下载PDF
城市隧道环境中驾驶人注视转移特性研究 被引量:17
10
作者 潘姝 郭唐仪 +1 位作者 邵飞 徐倩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9-24,共6页
为研究不同经验驾驶人在城市隧道环境中的注视转移特性,在城市隧道路段开展实车试验。利用Dikablis眼动追踪系统采集10名不同经验驾驶人的眼动数据;采用K均值聚类法划分注视兴趣区域,并分析驾驶人的注视分布特性;运用马尔科夫链理论研... 为研究不同经验驾驶人在城市隧道环境中的注视转移特性,在城市隧道路段开展实车试验。利用Dikablis眼动追踪系统采集10名不同经验驾驶人的眼动数据;采用K均值聚类法划分注视兴趣区域,并分析驾驶人的注视分布特性;运用马尔科夫链理论研究驾驶人的注视转移规律和注视平稳分布特征。结果表明:相较于隧道外区段,驾驶人在隧道内区段的重复注视概率更大,视觉搜索效率更低;驾驶人主要通过对前近方、前远方的注视获取信息,且在入口段和出口前段内注视点落在这2个区域的概率显著高于其他区段;相较于熟练驾驶人,非熟练驾驶人对前远方、后视镜的注视更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安全 城市隧道 驾驶人 注视转移 马尔科夫链
下载PDF
地铁换乘站不同设施区域乘客走行速度分析 被引量:15
11
作者 杨涵 伍梦欢 +1 位作者 张含笑 刘智丽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2011年第A01期140-145,共6页
准确测量乘客走行速度是评价和优化地铁换乘站各处设施服务水平的重要依据,从统计角度对乘客在不同换乘设施区域走行速度进行研究.分析了影响走行速度的因素,设计乘客步速规律的抽样调查方法并对北京海淀黄庄站不同设施的行人走行速度... 准确测量乘客走行速度是评价和优化地铁换乘站各处设施服务水平的重要依据,从统计角度对乘客在不同换乘设施区域走行速度进行研究.分析了影响走行速度的因素,设计乘客步速规律的抽样调查方法并对北京海淀黄庄站不同设施的行人走行速度进行了抽样调查.通过对调查数据的分析,得出了乘客步速在瓶颈处近似服从平方根正态分布,下行楼梯处近似服从对数正态分布.对各处设施内乘客走行速度进行比较,得出不同设施乘客步速的换算系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交通 地铁 换乘站 乘客 设施区域 步速
下载PDF
交通枢纽之城市综合体 上海虹桥综合交通枢纽规划理念 被引量:13
12
作者 郭建祥 郭炜 《时代建筑》 2009年第5期44-49,共6页
虹桥综合交通枢纽,一个轨、路、空三位一体的超大型、世界级交通枢纽,日旅客吞吐量110万人次,以面向全国,服务"长三角"为目标,实现了高铁、磁浮、机场在规划格局上从分散走向集中。枢纽多元化的综合开发,构成了一个独特的城... 虹桥综合交通枢纽,一个轨、路、空三位一体的超大型、世界级交通枢纽,日旅客吞吐量110万人次,以面向全国,服务"长三角"为目标,实现了高铁、磁浮、机场在规划格局上从分散走向集中。枢纽多元化的综合开发,构成了一个独特的城市综合体。以枢纽综合体为牵引,促进区域发展,形成新的城市重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交通枢纽 交通换乘 综合开发 城市综合体 长三角
下载PDF
铁路客运站地区的城市交通衔接研究 被引量:9
13
作者 白立琼 《交通运输工程与信息学报》 2006年第4期69-75,共7页
本文针对铁路客运站地区城市交通换乘的问题,分析了北京站地区交通衔接的现状,指出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换乘地铁走行距离过长、公交车站设计不合理和站前广场人流车流混杂。参照国外建设立体综合枢纽的成功经验,结合实例,从车站的平立面设... 本文针对铁路客运站地区城市交通换乘的问题,分析了北京站地区交通衔接的现状,指出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换乘地铁走行距离过长、公交车站设计不合理和站前广场人流车流混杂。参照国外建设立体综合枢纽的成功经验,结合实例,从车站的平立面设计、站前广场设计、与轨道交通的换乘设计以及运营管理等方面提出了改善我国铁路客运站地区交通衔接的基本思路,结合当今社会经济情况,对北京站作出了一些小方面的调整建议,最后,提出了新建同类型车站的设计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客运站 交通衔接 交通换乘
下载PDF
基于换乘站停站时间延长的城市轨道交通末班车时刻表优化 被引量:14
14
作者 陈垚 柏赟 +1 位作者 冯旭杰 李竹君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228-234,共7页
在城市轨道交通网络中,提高末班车乘客换乘成功性对其夜间出行有重要意义.通过压缩末班车区间运行时间与非换乘站停站时间,延长换乘站停站时间,建立以换乘成功客流量最大为目标的时刻表优化模型,实现末班车双向衔接成功.将模型刻画为混... 在城市轨道交通网络中,提高末班车乘客换乘成功性对其夜间出行有重要意义.通过压缩末班车区间运行时间与非换乘站停站时间,延长换乘站停站时间,建立以换乘成功客流量最大为目标的时刻表优化模型,实现末班车双向衔接成功.将模型刻画为混合整数线性规划问题,通过对模型简化,利用CPLEX分支切割算法进行求解.最后,以武汉地铁网络为案例,验证模型的有效性.结果表明,模型可利用CPLEX快速求得精确解.末班车停站时间延长可有效提高末班车间换乘衔接成功性;在末班车收车时间可推迟情形下,推迟收车时间可进一步提升末班车换乘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交通 时刻表 混合整数线性规划 末班车 换乘 网络化运营
下载PDF
城市轨道交通与接运公交换乘优化模型 被引量:13
15
作者 马天山 曹玮 乔新宇 《长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80-85,共6页
不同运输方式之间是否有效接驳对城市公共交通影响甚大。针对中国城市常规公交与轨道交通之间的换乘效率的现状,进行了城市常规公交的特例——接运公交与轨道交通在城市出行平峰时段内的换乘优化研究,首先通过对换乘乘客行走时间分布的... 不同运输方式之间是否有效接驳对城市公共交通影响甚大。针对中国城市常规公交与轨道交通之间的换乘效率的现状,进行了城市常规公交的特例——接运公交与轨道交通在城市出行平峰时段内的换乘优化研究,首先通过对换乘乘客行走时间分布的研究,建立了换乘乘客走行时间模型,进而建立乘客换乘总时间模型,模型采用接运公交在研究时段内采用不等间隔发车的方式,以接驳轨道交通列车,从而达到乘客换乘总时间最短的目的,采用了遗传算法对模型进行优化计算。计算结果表明:平峰期间接运公交不等间隔发车可以减少人均换乘时间约109.5s,降幅为19.8%,对于2种交通方式之间有效接驳的促进作用是明显的,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发车间隔的优化,对于乘客换乘时间的降低作用非常明显,不仅在运力资源一定的情况下改善了公共交通的服务水平,更使得2种交通方式之间的接驳得到了进一步优化,该方法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和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工程 接运公交 轨道交通 换乘时间 非等间隔发车 遗传算法
原文传递
公交换乘优惠的双层规划模型 被引量:12
16
作者 王镜 邵春福 毛科俊 《中国公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93-97,共5页
对城市公交线网换乘优惠幅度的确定问题进行了研究。考虑了换乘优惠政策的实施对乘客采用公交出行的需求量和乘客对公交线网路径选择行为改变的影响,将该问题抽象成一个双层非线性规划模型,上层模型实现网络经济效益最大化,下层模型为... 对城市公交线网换乘优惠幅度的确定问题进行了研究。考虑了换乘优惠政策的实施对乘客采用公交出行的需求量和乘客对公交线网路径选择行为改变的影响,将该问题抽象成一个双层非线性规划模型,上层模型实现网络经济效益最大化,下层模型为基于弹性需求的随机用户平衡模型。最后通过一个算例来建立公交换乘优惠的双层模型,并采用基于惩罚函数的直接搜索法对模型进行求解。结果表明:该双层模型能够在实现公交网络效益最大化时确定合理的换乘优惠幅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工程 公交网络 双层非线性规划 换乘优惠 需求函数
下载PDF
交通荷载下层状道路系统动应力特征分析 被引量:13
17
作者 汤连生 徐通 +1 位作者 林沛元 于海涛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A02期3876-3884,共9页
通过原位监测试验的相关数据,总结出层状道路系统在交通荷载下的动应力时空分布规律。在现有弹性层状体系理论基础上,采用传递矩阵方法,结合黏弹性运动方程,推导交通荷载下三维黏弹性层状道路系统的动力响应解答,采用Matlab矩阵分析软... 通过原位监测试验的相关数据,总结出层状道路系统在交通荷载下的动应力时空分布规律。在现有弹性层状体系理论基础上,采用传递矩阵方法,结合黏弹性运动方程,推导交通荷载下三维黏弹性层状道路系统的动力响应解答,采用Matlab矩阵分析软件进行数值计算,和原位监测试验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采用快速拉格朗日有限差分程序FLAC3D编制交通荷载下层状道路系统动力响应分析程序,对层状道路系统进行三维数值模拟计算,分析层状道路系统内部动应力和动位移时空分布规律,并将计算结果与现场原位监测试验进行对比分析,证明计算程序的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1)浅层动附加应力随深度增加加速衰减,而深层动附加应力的衰减率不大;(2)路面结构能有效扩散动应力;(3)车辆自身振动将使动应力明显增大;(4)动附加应力具有累积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值分析 交通荷载 层状道路系统 动力响应 层状体系理论 传递矩阵 非线性动力分析
下载PDF
城市客运交通换乘枢纽评价研究 被引量:7
18
作者 宗婷 张生瑞 +1 位作者 霍东方 柳孟松 《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 2007年第3期68-71,共4页
为调整和优化客运服务类型、规模结构、生产要素配置,保障客运安全以及适应客运枢纽建设的发展趋势,从客运换乘枢纽的基本功能和建设发展趋势出发,结合可持续发展理论以及管理智能化的思想,通过系统分析,建立了客运枢纽服务质量评价体系... 为调整和优化客运服务类型、规模结构、生产要素配置,保障客运安全以及适应客运枢纽建设的发展趋势,从客运换乘枢纽的基本功能和建设发展趋势出发,结合可持续发展理论以及管理智能化的思想,通过系统分析,建立了客运枢纽服务质量评价体系,采用AHP法对该指标体系进行评价,并结合某市汽车客运站进行实例研究。通过对结果的分析对比,可对换乘枢纽的规划、换乘衔接、交通组织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工程 客运交通 换乘枢纽 评价指标
下载PDF
站城融合视角下铁路客站设计探索——以白云站为例 被引量:8
19
作者 汤陵蓉 《铁道建筑技术》 2023年第4期93-96,共4页
我国铁路建设高速发展,各地广泛开展站城融合背景下的铁路客站设计实践。本文以具有代表性的“站城融合”枢纽——白云站为例,从站城融合形式、站城功能设置与流线组织要点等方面展开深入设计探索,总结创新站城融合设计策略,包括将传统... 我国铁路建设高速发展,各地广泛开展站城融合背景下的铁路客站设计实践。本文以具有代表性的“站城融合”枢纽——白云站为例,从站城融合形式、站城功能设置与流线组织要点等方面展开深入设计探索,总结创新站城融合设计策略,包括将传统单极核的交通方式转变为多极核模式以处理站城融合枢纽交通冗杂问题、以管道化与资源共享的方式处理站城社会车进出服务问题、通过安检后置与城市客厅处理站城界面问题、通过设计路径可选择性处理站城效率与效益问题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站城融合 白云站 交通换乘 高铁站房 设计策略
下载PDF
DEA方法在城市客运换乘枢纽评价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1
20
作者 关昌余 王哲人 《公路交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145-149,共5页
通过对城市客运换乘枢纽进行分类和定位分析,指出换乘枢纽服务效率的优劣将直接影响到城市交通的运行效率。从定性和定量两个方面入手,建立切实可行的客运换乘枢纽评价指标体系,引入DEA模型,对城市客运换乘枢纽的服务效率进行有效性评... 通过对城市客运换乘枢纽进行分类和定位分析,指出换乘枢纽服务效率的优劣将直接影响到城市交通的运行效率。从定性和定量两个方面入手,建立切实可行的客运换乘枢纽评价指标体系,引入DEA模型,对城市客运换乘枢纽的服务效率进行有效性评价分析,通过对评价结果的对比分析,可对换乘枢纽在规划、布局、换乘衔接、交通组织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改善。通过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表明,DEA方法在评价客运换乘枢纽效率的过程中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工程 换乘枢纽 DEA模型 客运交通 服务效率 评价指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