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略论旧体诗词中的“鲁迅”形象
1
作者
赵献涛
《四川文理学院学报》
2012年第6期48-52,共5页
题吟关于鲁迅的旧体诗词,是建构与研究鲁迅形象的一支重要力量。探索被忽视的旧体诗词中的鲁迅形象,可以丰富鲁迅研究。虽然书写鲁迅的旧体诗词很多,但鲜有杰构,原因不仅在于诗人的艺术功力,更在于诗人对鲁迅理解的深度。只有对鲁迅具...
题吟关于鲁迅的旧体诗词,是建构与研究鲁迅形象的一支重要力量。探索被忽视的旧体诗词中的鲁迅形象,可以丰富鲁迅研究。虽然书写鲁迅的旧体诗词很多,但鲜有杰构,原因不仅在于诗人的艺术功力,更在于诗人对鲁迅理解的深度。只有对鲁迅具有独特的理解才会创作出别具一格的诗词作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
旧体诗词
形象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古诗今用谈——利用古白诗提高园林品位和需求
2
作者
张祥平
《北京农学院学报》
2002年第1期33-36,共4页
古诗可以提高园林旅游的需求 ,加上旁白可以与日常语言沟通 ,有助于回忆旅游意境 ,增大旅游收益 ,以及培训导游提高服务品味和启发设计者提高设计水平。
关键词
园林旅游
古诗
旁白
园林艺术
园林设计
设计师
艺术素养
导游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李白各体山水诗的艺术渊源及其对传统的发展
被引量:
3
3
作者
刘青海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47-155,共9页
相对王维、孟浩然山水诗的成就主要在五言,高适、岑参、王昌龄等人七言写山水也很少,李白在安史之乱前就已广泛采用五古、五律、五绝、七绝、七言歌行等体裁来表现山水主题,并且取得了很高的艺术成就。从体裁入手考察其山水诗,可以说李...
相对王维、孟浩然山水诗的成就主要在五言,高适、岑参、王昌龄等人七言写山水也很少,李白在安史之乱前就已广泛采用五古、五律、五绝、七绝、七言歌行等体裁来表现山水主题,并且取得了很高的艺术成就。从体裁入手考察其山水诗,可以说李白是盛唐诗人中在山水诗创作方面用力最勤、开掘最广、变创最多的诗人。李白各体山水诗都有其独特的渊源与风格特点,在承与变、承与创之间有不同的表现。而总的特点有二:一是充分地表现个性,二是从各自的体裁特点出发,共同体现对音乐性的追求。二者构成李白山水诗不同于盛唐诸家的独特个性,而且对后世山水诗艺术影响深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白
山水诗
艺术渊源
七绝
五古
歌行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岂止诗句记飘蓬——抗战中西南联大教授的旧体诗作
被引量:
7
4
作者
陈平原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5-19,共15页
陈寅恪、吴宓、朱自清、潘光旦、浦薛凤、魏建功、浦江清、萧涤非等八位西南联大教授抗战期间多有旧体诗创作,当初很少公开发表。他们之间的相互唱酬不只是因为共同的文学兴趣,感情交流与相互慰藉或是更重要的因素,注重的是友情、修养...
陈寅恪、吴宓、朱自清、潘光旦、浦薛凤、魏建功、浦江清、萧涤非等八位西南联大教授抗战期间多有旧体诗创作,当初很少公开发表。他们之间的相互唱酬不只是因为共同的文学兴趣,感情交流与相互慰藉或是更重要的因素,注重的是友情、修养与趣味。这些作品不纯然是文学问题的反映,更多地牵涉中国的政治、思想、教育、文化等,折射出大时代的精神氛围以及读书人的悲欢离合。几位教授学术背景各不相同,之所以都选择旧体诗,既确认其文化身份,让作者得以思接千古;又可以借助韵语,表达某些幽微的思绪以及不合时宜的感觉,指向的是个人修养、历史意识与文化情怀。这些"有情"且"鲜活"的史料,让我们得以了解他们在战火中的遭遇与思考、困惑与怨怼,以及压在著述背后的心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南联大
旧体诗作
历史意识
文化情怀
原文传递
大数据时代的高中古典诗歌教学探索实践探微
被引量:
2
5
作者
秦岭
《现代基础教育研究》
2014年第1期157-163,共7页
近年来,“电子书包”与微课程开发正在成为数字化校园建设的研究前沿,借助云平台技术进行微课程开发已经在海内外数字化教育领域中取得了诸多实践成果。但在众多研究中,与具体课程结合的微课程,尤其是语文学科的微课程开发几近空白...
近年来,“电子书包”与微课程开发正在成为数字化校园建设的研究前沿,借助云平台技术进行微课程开发已经在海内外数字化教育领域中取得了诸多实践成果。但在众多研究中,与具体课程结合的微课程,尤其是语文学科的微课程开发几近空白。文章试图通过引进大数据概念与云计算技术,对高中古典诗歌教学的形式和学生自主学习的方式的改进进行实践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数据
云计算
高中古诗文教学
微课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日本近代汉诗的上海都市书写
6
作者
史可欣
严明
《都市文化研究》
2022年第2期177-198,共22页
上海城市文化兴起,既是中国近代都市文化滥觞,也让日本汉诗在“西风东渐”历史变革的背景下,找到了新兴的书写场域。日本汉诗的上海都市书写,集中反映了上海航运交通枢纽、多元文化融合窗口,以及中日交往的新型媒介等重要内容。源于东...
上海城市文化兴起,既是中国近代都市文化滥觞,也让日本汉诗在“西风东渐”历史变革的背景下,找到了新兴的书写场域。日本汉诗的上海都市书写,集中反映了上海航运交通枢纽、多元文化融合窗口,以及中日交往的新型媒介等重要内容。源于东亚古典的汉诗,在近代中日交往中仍然保持着强大的通用语功能,并在描绘新兴都市景观中发挥出多维度的实录作用。本文借鉴西方城市史理论,总结近代日本汉诗的上海叙事系列,勾勒其对上海都市成长的生动剪影,这为深入探究近代东亚交流提供了新的视角,也映衬出近代日本汉诗和东亚文化的新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都市文化
上海
城市史
东亚
日本汉诗
原文传递
朱湘:诗论诗作中的传统诗词文化
7
作者
黄伟明
谢铁金
《云梦学刊》
2004年第5期81-82,共2页
对待中国传统诗词文化,朱湘是一个客观平和的诗人。在诗论中对传统诗词文化的推崇及在自己的大量诗作中对传统诗词文化的融解,是朱湘的独特之处。
关键词
朱湘
诗论
诗作
传统诗词文化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余宏模汉语传统诗歌创作论
8
作者
母进炎
黄瑜华
《毕节学院学报(综合版)》
2014年第6期46-54,共9页
余宏模作为贵州毕节余氏彝族土司后代、学者型诗人,秉承家族先贤传统,业余时间坚持不懈地写作传统诗歌,并取得了突出成就,产生了较大影响。余宏模诗歌分为五类,主要特色是:丰富的生活内涵与积极的人生态度;厚实的文化底蕴和突出的学理特...
余宏模作为贵州毕节余氏彝族土司后代、学者型诗人,秉承家族先贤传统,业余时间坚持不懈地写作传统诗歌,并取得了突出成就,产生了较大影响。余宏模诗歌分为五类,主要特色是:丰富的生活内涵与积极的人生态度;厚实的文化底蕴和突出的学理特色;浓郁的民族风情及独特的地域呈现;华美与质朴并重的语言风格;不以律害意的诗学倾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余宏模
汉语传统诗歌创作
内容
成就
特色
影响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汉语古诗词离别文化英译初探
9
作者
顾正阳
陆红燕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6期123-128,共6页
离愁历来都是中国诗歌永恒的主题之一,这其中不可忽略的是其背后的中国传统文化因素的影响。而翻译则是以口语或笔语的形式用听众或读者能够理解的语言方式转达出发语要表达的思想,它的目的在于在两种不同语言表达之间建立某种等同,因...
离愁历来都是中国诗歌永恒的主题之一,这其中不可忽略的是其背后的中国传统文化因素的影响。而翻译则是以口语或笔语的形式用听众或读者能够理解的语言方式转达出发语要表达的思想,它的目的在于在两种不同语言表达之间建立某种等同,因此翻译并非语言本身客观僵硬的再现,而是在译者参与下受社会文化语言影响的再创造。所以在古诗词的翻译过程中,文化传译便也成了诗歌形式及内容传译之外的又一重要使命。文章结合汉语及英语语言特点,以中西方翻译理论为基础分析探讨中国离别文化在古诗词英译过程中的传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诗词英译
离别文化
翻译策略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璀璨的余晖——论嵇康四言诗
被引量:
5
10
作者
皮元珍
《中国文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31-35,共5页
在魏晋文坛上 ,嵇康可谓继往开来、雄视一代的人物 ,有着独特的人生 ,不同凡响的艺术追求。他既重视对前代文学遗产的继承 ,更注重创作上的开拓创新 ,从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他文备众体 ,成就卓著。其四言诗尤独步当时 ,无论表...
在魏晋文坛上 ,嵇康可谓继往开来、雄视一代的人物 ,有着独特的人生 ,不同凡响的艺术追求。他既重视对前代文学遗产的继承 ,更注重创作上的开拓创新 ,从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他文备众体 ,成就卓著。其四言诗尤独步当时 ,无论表现手法 ,还是语言的运用 ,都显示出对《诗经》传统的继承与嬗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嵇康
传统
四言诗
开拓
嬗变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毛传》“独标兴体”的诗学贡献
被引量:
2
11
作者
陈向春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2006年第4期87-90,共4页
本文仅以《毛传》解《诗》“独标兴体”为题,从历时角度,阐明其特殊的诗学地位和贡献,认为:《毛传》把《诗三百》原本单纯的引起之“兴”,发展为复杂的隐喻之“兴”,从而构建起自己独特的解诗之道,开创了以讽喻、寄托释“兴”的传统,...
本文仅以《毛传》解《诗》“独标兴体”为题,从历时角度,阐明其特殊的诗学地位和贡献,认为:《毛传》把《诗三百》原本单纯的引起之“兴”,发展为复杂的隐喻之“兴”,从而构建起自己独特的解诗之道,开创了以讽喻、寄托释“兴”的传统,并通过《郑笺》、《文心雕龙·比兴》篇的阐释得以延续和不断丰富起来,进而对后世中国古代诗学以及古代思想文化传统的建树均居功甚伟,影响深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经
毛传
兴体
隐喻
解诗传统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王昌龄对盛唐离别诗创作传统的悖离与新创
12
作者
吴昌林
刘泓希
《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6期101-105,112,共6页
盛唐时期,离别诗体式已臻于成熟,王昌龄一反主流,放弃已经程式化的离别诗创作传统:在诗歌体式上,悖离主流中具有应酬性的律体诗,转而大量使用短篇绝句和长篇古诗抒写离别真情;在叙景手法上,悖离“沿路叙景”的“隔离”功能,形成了个性...
盛唐时期,离别诗体式已臻于成熟,王昌龄一反主流,放弃已经程式化的离别诗创作传统:在诗歌体式上,悖离主流中具有应酬性的律体诗,转而大量使用短篇绝句和长篇古诗抒写离别真情;在叙景手法上,悖离“沿路叙景”的“隔离”功能,形成了个性化的“临水意境”叙景程式;在意象营造上,发展了“月”意象的联结性,帮助双方情感沟通。王昌龄作写诗离别,纯以一片冰心,毫无应酬,又出于诗人的自觉,避免与人雷同,努力探索出个人创作风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昌龄
盛唐离别诗
创作传统
悖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欧阳修洛阳风物诗浅论
13
作者
王书荣
周欣
《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年第3期61-63,69,共4页
欧阳修任西京留守推官的三年以及离开洛阳之后,写了大量的洛阳风物诗,对洛阳山水名胜、园林寺院、花卉习俗都有歌咏。在歌咏这些洛阳风物之时往往寓以深厚的情感,使之成为洛阳风物诗,乃至欧诗中独特的意象。洛阳山川秀美的地域环境和诗...
欧阳修任西京留守推官的三年以及离开洛阳之后,写了大量的洛阳风物诗,对洛阳山水名胜、园林寺院、花卉习俗都有歌咏。在歌咏这些洛阳风物之时往往寓以深厚的情感,使之成为洛阳风物诗,乃至欧诗中独特的意象。洛阳山川秀美的地域环境和诗酒宴集的文化传统,欧阳修早年应试高中初涉仕途的经历和年少轻狂的心理,洛阳钱幕文人集团成员宽松优裕的创作环境以及诗酒唱和活动是这些洛阳风物诗产生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欧阳修
洛阳风物诗
诗酒传统
牡丹
宴集唱和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略论旧体诗词中的“鲁迅”形象
1
作者
赵献涛
机构
河北工程大学文学院
出处
《四川文理学院学报》
2012年第6期48-52,共5页
文摘
题吟关于鲁迅的旧体诗词,是建构与研究鲁迅形象的一支重要力量。探索被忽视的旧体诗词中的鲁迅形象,可以丰富鲁迅研究。虽然书写鲁迅的旧体诗词很多,但鲜有杰构,原因不仅在于诗人的艺术功力,更在于诗人对鲁迅理解的深度。只有对鲁迅具有独特的理解才会创作出别具一格的诗词作品。
关键词
鲁迅
旧体诗词
形象
Keywords
Lu
Xun
traditional
poem
understanding
分类号
I210.96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古诗今用谈——利用古白诗提高园林品位和需求
2
作者
张祥平
机构
北京农学院园林系
出处
《北京农学院学报》
2002年第1期33-36,共4页
文摘
古诗可以提高园林旅游的需求 ,加上旁白可以与日常语言沟通 ,有助于回忆旅游意境 ,增大旅游收益 ,以及培训导游提高服务品味和启发设计者提高设计水平。
关键词
园林旅游
古诗
旁白
园林艺术
园林设计
设计师
艺术素养
导游
Keywords
garden
tour
,tour
satisfy
,
traditional
poem
,current
language
分类号
TU986.1 [建筑科学—城市规划与设计]
TU-85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李白各体山水诗的艺术渊源及其对传统的发展
被引量:
3
3
作者
刘青海
机构
上海师范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
出处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47-155,共9页
基金
上海高校一流学科(B类)建设计划规划项目
文摘
相对王维、孟浩然山水诗的成就主要在五言,高适、岑参、王昌龄等人七言写山水也很少,李白在安史之乱前就已广泛采用五古、五律、五绝、七绝、七言歌行等体裁来表现山水主题,并且取得了很高的艺术成就。从体裁入手考察其山水诗,可以说李白是盛唐诗人中在山水诗创作方面用力最勤、开掘最广、变创最多的诗人。李白各体山水诗都有其独特的渊源与风格特点,在承与变、承与创之间有不同的表现。而总的特点有二:一是充分地表现个性,二是从各自的体裁特点出发,共同体现对音乐性的追求。二者构成李白山水诗不同于盛唐诸家的独特个性,而且对后世山水诗艺术影响深远。
关键词
李白
山水诗
艺术渊源
七绝
五古
歌行
Keywords
LI
Bai
landscape
poem
s
artistic
origin
seven-character
and
four-line
poem
five-character
traditional
poem
poetic
line
分类号
I207.22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岂止诗句记飘蓬——抗战中西南联大教授的旧体诗作
被引量:
7
4
作者
陈平原
机构
北京大学中文系
出处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5-19,共15页
文摘
陈寅恪、吴宓、朱自清、潘光旦、浦薛凤、魏建功、浦江清、萧涤非等八位西南联大教授抗战期间多有旧体诗创作,当初很少公开发表。他们之间的相互唱酬不只是因为共同的文学兴趣,感情交流与相互慰藉或是更重要的因素,注重的是友情、修养与趣味。这些作品不纯然是文学问题的反映,更多地牵涉中国的政治、思想、教育、文化等,折射出大时代的精神氛围以及读书人的悲欢离合。几位教授学术背景各不相同,之所以都选择旧体诗,既确认其文化身份,让作者得以思接千古;又可以借助韵语,表达某些幽微的思绪以及不合时宜的感觉,指向的是个人修养、历史意识与文化情怀。这些"有情"且"鲜活"的史料,让我们得以了解他们在战火中的遭遇与思考、困惑与怨怼,以及压在著述背后的心情。
关键词
西南联大
旧体诗作
历史意识
文化情怀
Keywords
Southwest
Associated
University,
traditional
-style
poem
,
historical
awareness,
cultural
feeling
分类号
I206.6 [文学—中国文学]
原文传递
题名
大数据时代的高中古典诗歌教学探索实践探微
被引量:
2
5
作者
秦岭
机构
上海市第三女子中学
出处
《现代基础教育研究》
2014年第1期157-163,共7页
文摘
近年来,“电子书包”与微课程开发正在成为数字化校园建设的研究前沿,借助云平台技术进行微课程开发已经在海内外数字化教育领域中取得了诸多实践成果。但在众多研究中,与具体课程结合的微课程,尤其是语文学科的微课程开发几近空白。文章试图通过引进大数据概念与云计算技术,对高中古典诗歌教学的形式和学生自主学习的方式的改进进行实践探索。
关键词
大数据
云计算
高中古诗文教学
微课程
Keywords
big
data,
cloud
computing,
education
in
traditional
chinese
poem
,
micro
course
分类号
G633.3 [文化科学—教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日本近代汉诗的上海都市书写
6
作者
史可欣
严明
机构
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
上海师范大学
出处
《都市文化研究》
2022年第2期177-198,共22页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东亚汉诗史(多卷本)”(19ZDA295)中期成果之一
文摘
上海城市文化兴起,既是中国近代都市文化滥觞,也让日本汉诗在“西风东渐”历史变革的背景下,找到了新兴的书写场域。日本汉诗的上海都市书写,集中反映了上海航运交通枢纽、多元文化融合窗口,以及中日交往的新型媒介等重要内容。源于东亚古典的汉诗,在近代中日交往中仍然保持着强大的通用语功能,并在描绘新兴都市景观中发挥出多维度的实录作用。本文借鉴西方城市史理论,总结近代日本汉诗的上海叙事系列,勾勒其对上海都市成长的生动剪影,这为深入探究近代东亚交流提供了新的视角,也映衬出近代日本汉诗和东亚文化的新发展。
关键词
都市文化
上海
城市史
东亚
日本汉诗
Keywords
Urban
culture
Shanghai
urban
history
East
Asia
the
Japanese
traditional
Han
poem
分类号
I313.072 [文学—其他各国文学]
K313.4 [历史地理—历史学]
原文传递
题名
朱湘:诗论诗作中的传统诗词文化
7
作者
黄伟明
谢铁金
机构
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
出处
《云梦学刊》
2004年第5期81-82,共2页
文摘
对待中国传统诗词文化,朱湘是一个客观平和的诗人。在诗论中对传统诗词文化的推崇及在自己的大量诗作中对传统诗词文化的融解,是朱湘的独特之处。
关键词
朱湘
诗论
诗作
传统诗词文化
Keywords
Zhu
Xiang
theory
on
poem
poem
s
traditional
culture
about
poem
and
Ci
分类号
I206.2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余宏模汉语传统诗歌创作论
8
作者
母进炎
黄瑜华
机构
毕节学院人文学院
毕节市第一中学
出处
《毕节学院学报(综合版)》
2014年第6期46-54,共9页
基金
毕节学院2012年国家社科基金西部项目"中国少数民族杰出文学家族研究"(12XZW034)阶段性成果之一
第一作者为项目主持人
文摘
余宏模作为贵州毕节余氏彝族土司后代、学者型诗人,秉承家族先贤传统,业余时间坚持不懈地写作传统诗歌,并取得了突出成就,产生了较大影响。余宏模诗歌分为五类,主要特色是:丰富的生活内涵与积极的人生态度;厚实的文化底蕴和突出的学理特色;浓郁的民族风情及独特的地域呈现;华美与质朴并重的语言风格;不以律害意的诗学倾向。
关键词
余宏模
汉语传统诗歌创作
内容
成就
特色
影响
Keywords
Yuhongmo
traditional
Chinese
poem
Creation
Content
Achievement
Feature
Influence
分类号
I207.9 [文学—中国文学]
I206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汉语古诗词离别文化英译初探
9
作者
顾正阳
陆红燕
机构
上海大学外国语学院
出处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6期123-128,共6页
基金
2008年度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项目(2008BYY204)
文摘
离愁历来都是中国诗歌永恒的主题之一,这其中不可忽略的是其背后的中国传统文化因素的影响。而翻译则是以口语或笔语的形式用听众或读者能够理解的语言方式转达出发语要表达的思想,它的目的在于在两种不同语言表达之间建立某种等同,因此翻译并非语言本身客观僵硬的再现,而是在译者参与下受社会文化语言影响的再创造。所以在古诗词的翻译过程中,文化传译便也成了诗歌形式及内容传译之外的又一重要使命。文章结合汉语及英语语言特点,以中西方翻译理论为基础分析探讨中国离别文化在古诗词英译过程中的传递。
关键词
古诗词英译
离别文化
翻译策略
Keywords
English
transl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poem
separation
culture
translation
strategy
分类号
H059 [语言文字—语言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璀璨的余晖——论嵇康四言诗
被引量:
5
10
作者
皮元珍
机构
长沙大学人文系
出处
《中国文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31-35,共5页
文摘
在魏晋文坛上 ,嵇康可谓继往开来、雄视一代的人物 ,有着独特的人生 ,不同凡响的艺术追求。他既重视对前代文学遗产的继承 ,更注重创作上的开拓创新 ,从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他文备众体 ,成就卓著。其四言诗尤独步当时 ,无论表现手法 ,还是语言的运用 ,都显示出对《诗经》传统的继承与嬗变。
关键词
嵇康
传统
四言诗
开拓
嬗变
Keywords
JiKang
tradit
ion
SiYan
poem
development
change
分类号
I206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毛传》“独标兴体”的诗学贡献
被引量:
2
11
作者
陈向春
机构
东北师范大学文学院
出处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2006年第4期87-90,共4页
文摘
本文仅以《毛传》解《诗》“独标兴体”为题,从历时角度,阐明其特殊的诗学地位和贡献,认为:《毛传》把《诗三百》原本单纯的引起之“兴”,发展为复杂的隐喻之“兴”,从而构建起自己独特的解诗之道,开创了以讽喻、寄托释“兴”的传统,并通过《郑笺》、《文心雕龙·比兴》篇的阐释得以延续和不断丰富起来,进而对后世中国古代诗学以及古代思想文化传统的建树均居功甚伟,影响深远。
关键词
诗经
毛传
兴体
隐喻
解诗传统
Keywords
MaoZhuan
DuBiaoXingTi
Metaphor
Explain
the
tradit
ion
of
poem
分类号
K225.04 [历史地理—历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王昌龄对盛唐离别诗创作传统的悖离与新创
12
作者
吴昌林
刘泓希
机构
华东交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出处
《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6期101-105,112,共6页
基金
江西省社科规划项目:文学地理学视域下盛唐丝绸之路诗歌研究(20WX10)
江西省2021年度研究生创新资金专项资金项目:探新疆诗歌美景,助旅游经济腾飞(YC2021-S427)。
文摘
盛唐时期,离别诗体式已臻于成熟,王昌龄一反主流,放弃已经程式化的离别诗创作传统:在诗歌体式上,悖离主流中具有应酬性的律体诗,转而大量使用短篇绝句和长篇古诗抒写离别真情;在叙景手法上,悖离“沿路叙景”的“隔离”功能,形成了个性化的“临水意境”叙景程式;在意象营造上,发展了“月”意象的联结性,帮助双方情感沟通。王昌龄作写诗离别,纯以一片冰心,毫无应酬,又出于诗人的自觉,避免与人雷同,努力探索出个人创作风格。
关键词
王昌龄
盛唐离别诗
创作传统
悖离
Keywords
Wang
Changling
farewell
poem
s
in
the
flourishing
period
of
the
Tang
Dynasty
tradit
ion
of
poem
creation
deviation
分类号
I207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欧阳修洛阳风物诗浅论
13
作者
王书荣
周欣
机构
广西大学文学院
出处
《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年第3期61-63,69,共4页
文摘
欧阳修任西京留守推官的三年以及离开洛阳之后,写了大量的洛阳风物诗,对洛阳山水名胜、园林寺院、花卉习俗都有歌咏。在歌咏这些洛阳风物之时往往寓以深厚的情感,使之成为洛阳风物诗,乃至欧诗中独特的意象。洛阳山川秀美的地域环境和诗酒宴集的文化传统,欧阳修早年应试高中初涉仕途的经历和年少轻狂的心理,洛阳钱幕文人集团成员宽松优裕的创作环境以及诗酒唱和活动是这些洛阳风物诗产生的原因。
关键词
欧阳修
洛阳风物诗
诗酒传统
牡丹
宴集唱和
Keywords
Ouyang
Xiu
Luoyang
scenery
poem
tradit
ion
of
poem
and
Wine
Peony
Banquet
and
poetry
with
answer
together
分类号
I207.22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略论旧体诗词中的“鲁迅”形象
赵献涛
《四川文理学院学报》
2012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古诗今用谈——利用古白诗提高园林品位和需求
张祥平
《北京农学院学报》
2002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论李白各体山水诗的艺术渊源及其对传统的发展
刘青海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5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岂止诗句记飘蓬——抗战中西南联大教授的旧体诗作
陈平原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
7
原文传递
5
大数据时代的高中古典诗歌教学探索实践探微
秦岭
《现代基础教育研究》
2014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日本近代汉诗的上海都市书写
史可欣
严明
《都市文化研究》
2022
0
原文传递
7
朱湘:诗论诗作中的传统诗词文化
黄伟明
谢铁金
《云梦学刊》
200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余宏模汉语传统诗歌创作论
母进炎
黄瑜华
《毕节学院学报(综合版)》
201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汉语古诗词离别文化英译初探
顾正阳
陆红燕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璀璨的余晖——论嵇康四言诗
皮元珍
《中国文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03
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论《毛传》“独标兴体”的诗学贡献
陈向春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2006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论王昌龄对盛唐离别诗创作传统的悖离与新创
吴昌林
刘泓希
《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欧阳修洛阳风物诗浅论
王书荣
周欣
《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