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丽江古城传统民居环境的古今思考 被引量:5
1
作者 许涛 《重庆建筑大学学报》 CSCD 2003年第2期20-24,共5页
丽江古城独特的生活氛围吸引着每一个参观古城的人。无疑,丽江的发展是成功的,它的成功对于改造我们的城市现状,创造新的现代城市人居环境模式,可以给予重要的启发。将从两方面具体分析丽江古城独特人居环境的形成:首先分析丽江古城自... 丽江古城独特的生活氛围吸引着每一个参观古城的人。无疑,丽江的发展是成功的,它的成功对于改造我们的城市现状,创造新的现代城市人居环境模式,可以给予重要的启发。将从两方面具体分析丽江古城独特人居环境的形成:首先分析丽江古城自然而生态的城市环境,并提出对现代城市居住环境设计的建议;其次分析了丽江开放而自由的古城空间,其中还分析了这两方面对于营造丽江生活氛围所起到的作用。丽江古城独特的生活氛围正是我们现代城市建设中所缺乏的,是人们所渴望得到的。但刻意去模仿或者照搬丽江的模式,是绝对不会产生相同效果的。只有深层次地理解了古城空间与建筑所体现的精神本质,才能真正理解丽江古城的魅力,也才能从中真正获得对我们的现代城市建设有益的启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丽江古城 传统民居 人居环境模式 传统生态观 城市设计 古城空间
下载PDF
中国农民传统生态观念解构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鲍小会 《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5期91-94,108,共5页
在传统的农业社会中,由于对自然的敬畏崇拜和建构和谐的人伦社会秩序的需要,形成了一种朴素的保护自然的生态观念,可以说,这种生态观念在农业文明的社会中长期存在,但新中国成立之后,随着农民政治地位的变化,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的信心的... 在传统的农业社会中,由于对自然的敬畏崇拜和建构和谐的人伦社会秩序的需要,形成了一种朴素的保护自然的生态观念,可以说,这种生态观念在农业文明的社会中长期存在,但新中国成立之后,随着农民政治地位的变化,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的信心的提高;再加上政治的需要,为了赶超发达国家的工农业水平,采取了大规模以破坏自然资源为代价,单向度的谋求经济发展的措施,导致了传统的人与自然关系的破坏,自然环境的恶化,从而使农民的传统生态观念发生了解体。这一问题的研究为当前新农村的环境建设和重构新型生态观作了一点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 传统生态观念 解构分析
下载PDF
我国西南山地民族传统生态观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徐晓光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年第4期72-78,共7页
我国西南山地民族生态文化具有朴素的生态伦理观和生态保护规则,有着现代生态学价值.然而这些生态伦理观念和规则是靠各民族传统习惯法才得以实现的,有些观念和传统规则还影响到今天.
关键词 西南地区 山地民族 传统生态观 习惯法
下载PDF
华夏生态文学资源开发的伦理建构意义
4
作者 刘卫英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7-22,共6页
华夏传统生态叙事,主要是人与动、植物代表的自然万物沟通、贴近和融会。民俗记忆从来不是单纯地将动物与人类对立,而总是期待着彼此相安共处、交友互助。对动物的关爱,也影响到古人对动物行为的观察及其生态描述。如关爱动物并培养民... 华夏传统生态叙事,主要是人与动、植物代表的自然万物沟通、贴近和融会。民俗记忆从来不是单纯地将动物与人类对立,而总是期待着彼此相安共处、交友互助。对动物的关爱,也影响到古人对动物行为的观察及其生态描述。如关爱动物并培养民众对动物悯惜宽仁,被纳入到地方官政绩考核范围。佛教文艺较多保留了南亚"人与动物平等"的观念。印度生态批评视角的引进,促进了华夏生态文化观念的变革。明清以降动植物传闻,不再囿于传统社会伦理对象化感悟的动植物观照,而是重构动植物的形象意义,用"物有所制"调整人与猛兽相处的潜在心态,展现了明清生态观念的丰富复杂性。在欧美生态批评跨学科思维的触动参照下,还可更清楚地反观中国传统生态叙事状态分布的特殊性。此外,较多保留传统民俗记忆的民国武侠小说生态资源,亟待发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生态资源 动植物观念 佛教生态观 中印比较 多重参照
下载PDF
传统民居及其环境的持续发展和遵循生态原则的经验探索与生态家园模式思考 被引量:9
5
作者 李莉萍 樊建南 《华中建筑》 2002年第1期83-86,105,共5页
从丽江传统民族建筑与人聚环境历史与现状入手,探求一定时期当地民族建筑与环境持续发展的经验,探求现代建筑的生态之路。
关键词 传统民居 民族建筑 传统生态观 可持续发展 建筑功能
下载PDF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对中国传统生态观的创新性发展
6
作者 胡文臻 刘冬青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3期1-8,共8页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新时代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基于生态自然观维度、生态价值观维度以及生态文明观维度对中国传统生态智慧进行了创新性发展。具体而言,在中国传统的“...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新时代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基于生态自然观维度、生态价值观维度以及生态文明观维度对中国传统生态智慧进行了创新性发展。具体而言,在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道法自然”命题基础上,科学提出“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基本要求;在“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的背景下,创造性构建“生命共同体”的价值取向;本着“革故鼎新”“民为邦本”的原则,明确提出建设美丽中国的宏伟目标。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进一步研究人与自然的关系,找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合理方式,以及建设一个清洁美丽的新世界等方面提供了明确的理论指导和具体的实践举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中国传统生态观念 生态文明建设 生命共同体 美丽中国
下载PDF
华裔美国文学对中国传统生态伦理思想的演绎 被引量:1
7
作者 吴俊 《钦州学院学报》 2016年第11期13-16,共4页
20世纪华裔美国作家无法割断与母国文化的连带,中国文化元素在他们的作品中不断演绎,其中包括中国古代的生态伦理思想。从历史视角探讨华裔美国文学作品里的中国式生态伦理,可总结出华裔文学作品中蕴含的中国传统生态伦理观:儒家"... 20世纪华裔美国作家无法割断与母国文化的连带,中国文化元素在他们的作品中不断演绎,其中包括中国古代的生态伦理思想。从历史视角探讨华裔美国文学作品里的中国式生态伦理,可总结出华裔文学作品中蕴含的中国传统生态伦理观:儒家"敬畏生命"的生态伦理意识及"弋不射宿"的资源节用观,道家"天人合一"的整体生态观,佛教生命平等、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伦理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裔美国文学 中国传统生态伦理思想 资源节用观 整体生态观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