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2篇文章
< 1 2 2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网络药理学:中医药现代化的新机遇 被引量:326
1
作者 刘志华 孙晓波 《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696-703,共8页
中医药具有整体观和辨证论治的特点,有着几千年丰富的临床经验,在治疗复杂疾病方面显示出了良好的效果,但由于中药及其复方具有多成分、多靶点、协同作用的特点,使中医药的现代化发展遇到困阻。近年来网络药理学在国际上兴起,它融合系... 中医药具有整体观和辨证论治的特点,有着几千年丰富的临床经验,在治疗复杂疾病方面显示出了良好的效果,但由于中药及其复方具有多成分、多靶点、协同作用的特点,使中医药的现代化发展遇到困阻。近年来网络药理学在国际上兴起,它融合系统生物学、多向药理学、计算生物学、网络分析等多学科的技术和内容,进行"疾病-表型-基因-药物"多层次网络的构建,从整体的角度去探索药物与疾病间的关联性,发现药物靶标,指导新药研发。在方法学上,网络药理学具有整体性、系统性的特点,这与中医药整体观与辩证论治的原则不谋而合。本文对现阶段中医药现代化的机遇与挑战、网络药理学形成的概况及其在中医药研究中的初步应用做了简要综述,主要介绍了网络药理学的原理及其在中医药现代化中的作用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药理学 中医药现代化 整体观 证候 药效物质基础 方剂配伍
原文传递
网络药理学——中药复方作用机制研究新视角 被引量:173
2
作者 陈海彬 周红光 +2 位作者 李文婷 程海波 吴勉华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2873-2876,共4页
网络药理学是融合系统生物学、网络生物学、计算生物学、多向药理学、分子药理学、分子动力学等多学科技术和内容,构建和整合'疾病-表型-基因-药物'多层次网络,分析药物在网络中与特定节点的相互作用关系,从系统、整体角度探索... 网络药理学是融合系统生物学、网络生物学、计算生物学、多向药理学、分子药理学、分子动力学等多学科技术和内容,构建和整合'疾病-表型-基因-药物'多层次网络,分析药物在网络中与特定节点的相互作用关系,从系统、整体角度探索药物与机体相互作用的一门新学科。该学科为中药复方多靶点、多成分、整体性、系统性作用机制研究提供了强力的技术支撑,有助于揭示中药复方科学内涵、发现药物靶标、指导中药新药研发、传承和发展中医药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药理学 中药复方 作用机制研究
原文传递
中医组方用药规律研究进展述评 被引量:127
3
作者 唐仕欢 杨洪军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359-363,共5页
对方剂的组方用药规律进行研究和总结,是传承中医防治疾病方法和手段的核心内容。从中医组方用药规律研究的方向和发展进程两个方面入手,总结中医组方用药规律研究的相关进展,在此基础上,提出传统的用药经验传承方法与计算机辅助的数据... 对方剂的组方用药规律进行研究和总结,是传承中医防治疾病方法和手段的核心内容。从中医组方用药规律研究的方向和发展进程两个方面入手,总结中医组方用药规律研究的相关进展,在此基础上,提出传统的用药经验传承方法与计算机辅助的数据挖掘方法相结合将是中医组方用药规律研究和创新的发展趋势。在未来的发展中,一方面仍需重视传统的组方用药规律研究方法,将名老中医的学术思想和用药经验加以总结和传承;另一方面,创新相应的快捷、方便、实用的分析方法和工具尤为重要。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将已有挖掘分析方法加以集成开发的中医传承辅助平台,为中医组方用药经验的传承提供了便利的有效工具,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和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 方剂 用药规律 数据挖掘 中医传承辅助平台
原文传递
整合化学物质组学的整体系统生物学——中药复方配伍和作用机理研究的整体方法论 被引量:78
4
作者 罗国安 梁琼麟 +8 位作者 刘清飞 张荣利 杨辉华 李雪 王义明 贾伟 张卫东 张川 李贻奎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07年第1期10-15,24,共7页
本文以中医药学和系统生物学为基础,探讨建立一个整合化学物质组学的整体系统生物学体系,用于研究外部干预系统(中药复方)与生物应答系统(人体复杂系统)之间“系统-系统”的相互作用。整合化学物质组学的整体系统生物学提供了一个中医... 本文以中医药学和系统生物学为基础,探讨建立一个整合化学物质组学的整体系统生物学体系,用于研究外部干预系统(中药复方)与生物应答系统(人体复杂系统)之间“系统-系统”的相互作用。整合化学物质组学的整体系统生物学提供了一个中医药学与现代科学交流融合的平台,有助于全面、系统、深刻的揭示中医方剂的药效物质基础和作用机理,阐明中药复方的配伍规律,指导复方新药研发,更好地传承和发展中医药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合化学物质组学的整体系统生物学 化学物质组学 中药复方 “系统-系统”相互作用
下载PDF
基于临床经验和分子对接技术的抗新型冠状病毒中医组方快速筛选模式及应用 被引量:89
5
作者 牛明 王睿林 +11 位作者 王仲霞 张萍 柏兆方 景婧 郭玉明 赵旭 湛小燕 张子腾 宋雪艾 秦恩强 王伽伯 肖小河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213-1218,共6页
2019年12月中上旬以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肆虐全国并波及海外20余个国家和地区,目前主要是对症支持治疗,还没有针对性的有效药物和疫苗。充分借鉴中医药防治SARS等重大疫病的理论和经验,利用现代生物医学知识和研究手段,快速形成有... 2019年12月中上旬以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肆虐全国并波及海外20余个国家和地区,目前主要是对症支持治疗,还没有针对性的有效药物和疫苗。充分借鉴中医药防治SARS等重大疫病的理论和经验,利用现代生物医学知识和研究手段,快速形成有效的中医药防治方案,是中医药应对新突发传染病的重要使命和有力抓手。鉴于新型冠状病毒与SARS病毒的基因序列具有较高的同源性,且二者在致病机制和临床表现等方面也有较大的相似性,该团队探索建立了基于临床经验和分子对接技术的抗新型冠状病毒中医组方快速筛选模式(简称分子对接辅助中医组方),即组织临床小组和研究小组,分别采用不同策略和方法"背靠背式"筛选中医方药,然后对2组筛选结果进行比对和整合分析,优化形成中医药防治方案。结果表明,研究小组从国家及各省市公布的中医药抗SARS和新型冠状病毒方案中,筛选发现46个能作用于新型冠状病毒S-蛋白与人体ACE2结合区域且具有较高结合能的中药活性成分,主要归属于金银花、桑叶等7味中药,与临床小组根据中医理论和临床经验所拟中医组方的主要药味具有较好的吻合度,这从治疗靶标分析角度为中医组方的科学性和潜在疗效提供了佐证。同时提示,中医组方除可能改善临床症状或证候外,还具有潜在的直接抑制病毒感染作用。在此基础上,该团队优化形成了抗新型冠状病毒中医组方"克冠1号",在第一时间为该院防治新突发传染病提供了有一定临床经验和客观证据支持的中医方剂。该中医方剂与西医对症支持治疗联合用于临床救治,初步显示中西医结合治疗优于单纯的西医对症支持治疗。该研究创新了中医药科学防治新突发传染病的临床科研一体化攻关模式和方法,对进一步完善中医药应对重大疫情的快速响应机制、进一步提高中医药防治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新型冠状病毒 中医药 组方筛选 分子对接 临床科研一体化
原文传递
中药复方配伍的研究方法及其进展 被引量:44
6
作者 周远 苏式兵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3期202-208,共7页
中药复方是由2味或2味以上中药遵循中医理论组合而成的方剂。多味中药在合适的剂量配比之下,协同发挥作用,实现中医的整体调节治疗。研究中药复方的配伍对推动中药现代化发展、新药开发以及临床应用有着重要意义。近年来,研究者们在传统... 中药复方是由2味或2味以上中药遵循中医理论组合而成的方剂。多味中药在合适的剂量配比之下,协同发挥作用,实现中医的整体调节治疗。研究中药复方的配伍对推动中药现代化发展、新药开发以及临床应用有着重要意义。近年来,研究者们在传统的'七情和合'与'君臣佐使'的基础上,运用新技术和新方法对中药复方的成分、药效活性和药代动力学性质等进行了研究,从不同角度探讨了中药复方配伍的科学内涵。同时,多种数理方法和模型的建立、网络药理学和数据挖掘方法的发展与应用,也对中药复方配伍研究提供了很大帮助。研究方法的发展虽促进了中药复方配伍的科学研究,但还需进一步建立适合中药复方配伍复杂关系的研究方法,以阐明中药复方及其成分/组分配伍的内在规律,进而构建新的现代中药复方,这也是目前中药复方配伍研究的重点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复方 配伍规律 研究方法 网络药理学 方剂 数据挖掘 物质基础
原文传递
代谢组学在中药复方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38
7
作者 周红光 陈海彬 +2 位作者 王瑞平 张玉 吴勉华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61-165,共5页
代谢组学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发展起来的对某一生物或细胞所有低相对分子质量代谢产物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的一门新学科。在中药复方研究中,代谢组学方法和技术的应用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尤其是在中药复方多靶点作用机制、中药复方配伍规... 代谢组学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发展起来的对某一生物或细胞所有低相对分子质量代谢产物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的一门新学科。在中药复方研究中,代谢组学方法和技术的应用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尤其是在中药复方多靶点作用机制、中药复方配伍规律及安全性研究等方面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代谢组学为中药复方的现代研究提供了强力的技术支撑,将有助于系统、深刻地揭示中药复方的科学内涵,指导中药复方新药研发,更好地传承和发展中医药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谢组学 中药复方 多靶点作用机制 复方配伍规律 中药复方安全性 整体性作用机制
下载PDF
蛇莓抗肿瘤作用及临床应用 被引量:37
8
作者 李淼 安红梅 +1 位作者 沈克平 胡兵 《世界中医药》 CAS 2019年第2期505-509,共5页
蛇莓是蔷薇科植物蛇莓Duchesnea indica(Andr.) Focke的干燥全草,可以清热解毒、散瘀消肿、凉血止血。蛇莓主要成分包括蛇莓苷A、蛇莓苷B、乌苏酸、齐墩果酸、β-谷甾醇、蔷薇酸、对羟基桂皮酸和芹菜素等。蛇莓可以抑制肿瘤细胞增殖和生... 蛇莓是蔷薇科植物蛇莓Duchesnea indica(Andr.) Focke的干燥全草,可以清热解毒、散瘀消肿、凉血止血。蛇莓主要成分包括蛇莓苷A、蛇莓苷B、乌苏酸、齐墩果酸、β-谷甾醇、蔷薇酸、对羟基桂皮酸和芹菜素等。蛇莓可以抑制肿瘤细胞增殖和生长,阻滞细胞周期,激发细胞凋亡和失巢凋亡,抑制上皮-间质转化和血管生成;并可改善免疫功能。现代中医发展了16项含有蛇莓的发明专利,以及养正消积胶囊、藤龙补中汤、金龙胶囊、抑瘤宁、青消方和益气解毒汤等含有蛇莓的抗癌中药复方/中成药。蛇莓已用于脑瘤、鼻咽癌、肺癌、乳腺癌、食管癌、胃肠癌、肝癌、胰腺癌、膀胱癌、前列腺癌、宫颈癌、卵巢癌和肉瘤等多种恶性肿瘤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蛇莓 化学成分 恶性肿瘤 中药药理 临床应用 中药复方 中成药 发明专利
下载PDF
指纹图谱技术在方剂现代研究中的应用现状 被引量:31
9
作者 秦昆明 方前波 蔡宝昌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09年第2期287-293,共7页
介绍了中药指纹图谱的概念及其应用意义,从技术层面详细地综述了近几年指纹图谱技术在方剂现代研究中的主要应用领域,包括方剂的质量控制研究,方剂的配伍规律研究以及方剂的药效物质基础研究。分析了指纹图谱技术在方剂研究中存在的问... 介绍了中药指纹图谱的概念及其应用意义,从技术层面详细地综述了近几年指纹图谱技术在方剂现代研究中的主要应用领域,包括方剂的质量控制研究,方剂的配伍规律研究以及方剂的药效物质基础研究。分析了指纹图谱技术在方剂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最后展望了指纹图谱技术在方剂现代研究中的应用前景。指出:指纹图谱技术是量化表达和解析中药药效物质基础整体特征的重要手段,是中药走向世界的关键技术之一;指纹图谱技术在方剂的现代研究中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且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方剂的指纹图谱研究还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指纹图谱 方剂 现代研究
下载PDF
基于VEGFR,FGFR探讨中药方剂对COVID-19后遗症肺纤维化的干预作用 被引量:28
10
作者 边亚倩 马婧 +2 位作者 任越 张燕玲 乔延江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481-1487,共7页
自2020年2月以来,随着疫情防控力度的加强,大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患者治愈出院。肺纤维化是冠状病毒肺炎的后遗症之一,其不仅引起呼吸困难和肺功能指标的恶化,还具有死亡率高、预后不良的特点,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血管内... 自2020年2月以来,随着疫情防控力度的加强,大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患者治愈出院。肺纤维化是冠状病毒肺炎的后遗症之一,其不仅引起呼吸困难和肺功能指标的恶化,还具有死亡率高、预后不良的特点,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VEGFR)、成纤维生长因子受体(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receptor,FGFR)通过介导参与肺纤维化进程的信号转导通路,抑制成纤维细胞增殖、活化与迁移,影响肺纤维的发生发展。基于中医整体观念指导下的中药方剂对肺纤维化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因此基于VEGFR和FGFR探讨中药对COVID-19后遗症肺纤维化的干预作用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运用分子对接技术,通过构建VEGFR和FGFR靶点的对接模型,以原配体-CDCOKER ENERGY打分值的80%为阈值筛选方剂中的活性成分,并寻找其来源中药。通过检索成分命中率高于30%中药的性味归经及功效信息,构建中药-归经网络及中药-功效网络,结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七版)》中2首、《中医疫病名方精选》中9首针对疫病恢复期的方剂,探讨了中药方剂治疗肺纤维化的规律。研究结果显示,基于VEGFR和FGFR靶点筛选获得潜在抗肺纤维化的活性成分分别为959,1 047个。VEGFR和FGFR靶点成分命中率达到30%以上的中药为黄芩、南沙参、半夏、薏苡仁、陈皮、白扁豆、白芍、桑叶、党参、玉竹、芦根、柴胡、黄芪、人参、西洋参、玄参、当归、丹参。分析上述中药性味归经及功效信息可知,治疗肺纤维化的中药主归肺(degree=14)、脾(degree=8)经,功效以补虚(degree=9)为主。结合恢复期推荐处方进行分析,上述中药在恢复期方剂中均有出现,其中以气阴两虚处方与补中益气汤命中中药数目最多。本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主要证候为湿热蕴肺,内蕴邪热久羁,易于耗气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肺纤维化 分子对接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 成纤维生长因子受体 中药方剂
原文传递
中药颗粒剂研究进展与应用前景分析 被引量:28
11
作者 梁启超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9年第7期27-28,49,共3页
笔者通过查阅、分析与总结中药颗粒剂的相关研究论文与文献综述,对中药颗粒剂与单味中药配方颗粒剂的研究现状与最新研究进展进行总结。中药颗粒剂的制备工艺引入了许多新技术与新方法,中药配方颗粒剂具有"三高"、"三小&... 笔者通过查阅、分析与总结中药颗粒剂的相关研究论文与文献综述,对中药颗粒剂与单味中药配方颗粒剂的研究现状与最新研究进展进行总结。中药颗粒剂的制备工艺引入了许多新技术与新方法,中药配方颗粒剂具有"三高"、"三小"等优势,应用前景乐观,亟待针对不足之处开展深入系统的研究,并制定统一、标准化的中药颗粒剂生产与应用标准,推进中药现代化发展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颗粒剂 研究现状 中药配方颗粒剂
下载PDF
二黄方治疗多发性硬化急性发作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26
12
作者 樊永平 王平 +4 位作者 张星虎 龚海洋 周莉 刘秀贞 王蕾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25-29,共5页
目的:观察二黄方对多发性硬化(multiple sclerosis,MS)急性期的临床疗效和作用机制。方法:将65例住院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5例)和治疗组(30例),对照组给予甲基泼尼松龙、泼尼松为主的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二黄方(熟地黄、... 目的:观察二黄方对多发性硬化(multiple sclerosis,MS)急性期的临床疗效和作用机制。方法:将65例住院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5例)和治疗组(30例),对照组给予甲基泼尼松龙、泼尼松为主的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二黄方(熟地黄、生地黄、制首乌等组成),每日1剂。连续3-4周。结果:Kurtzke扩充后的多发性硬化伤残量表评分(expanded disability score scale,EDSS)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对对照组(16例)和治疗组(14例)进行1年随访,两组治疗后年复发次数比较,治疗组有降低趋势(P>0.05)。治疗组脑脊液中单核巨噬细胞因子蛋白1(monocytokine protein-1,MCP-1)值明显降低,组织生长因子β1(growth factor-β1,TGF-β1)上调,α干扰素(interferon-,αIFN-α)和白细胞介素2(interlukin-2,IL-2)没有显著变化;对照组上述4种细胞因子均无显著变化。结论:在急性期,EDSS评分不能反映中药二黄方治疗多发性硬化的真实的临床作用,如改善肢体的麻木和疼痛,需要制定相应的中医评分量表。1年后年复发次数比较显示,二黄方具有潜在的降低复发的作用。调节脑脊液中细胞因子MCP-1和TGF-β1含量可能是二黄方临床作用的部分机制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硬化 急性发作 中医药疗法 二黄方 作用机制
下载PDF
从肺脾肾-皮毛相关论治系统性硬化病的理论基础 被引量:25
13
作者 卞华 王帅 +2 位作者 张翠月 陈丽平 藏文华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701-703,共3页
文章分析了肺脾肾-皮毛相关理论的内涵,从中医病机学角度探讨肺脾肾-皮毛相关与系统性硬化病(SSc)的联系,认为肺脾肾阳虚,外邪侵袭,浊邪阻络,脉络不通是SSc的主要病因和病理基础,进而指出温阳化浊通络法是治疗SSc的主要方法,并从药理学... 文章分析了肺脾肾-皮毛相关理论的内涵,从中医病机学角度探讨肺脾肾-皮毛相关与系统性硬化病(SSc)的联系,认为肺脾肾阳虚,外邪侵袭,浊邪阻络,脉络不通是SSc的主要病因和病理基础,进而指出温阳化浊通络法是治疗SSc的主要方法,并从药理学的角度和临床的角度分析了基于肺脾肾-皮毛相关理论组方中药——温阳化浊通络方治疗SSc的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脾肾-皮毛相关理论 系统性硬化病 中医病机 温阳化浊通络方
原文传递
原发性支气管肺癌中医证型和用药规律分析 被引量:24
14
作者 唐引引 徐立然 《中医学报》 CAS 2012年第3期278-280,共3页
目的:对1980年6月至2010年12月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收录的原发性支气管肺癌中医诊疗文献,通过频数分析总结中医证型和方药特点,以探讨原发性支气管肺癌的中医辨证规律。方法:对符合标准文献的证型、方剂、药物进行统计归类,总结各... 目的:对1980年6月至2010年12月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收录的原发性支气管肺癌中医诊疗文献,通过频数分析总结中医证型和方药特点,以探讨原发性支气管肺癌的中医辨证规律。方法:对符合标准文献的证型、方剂、药物进行统计归类,总结各药物、证型出现频次和所占比例。结果:原发性支气管肺癌出现证型16个,其中气阴两虚、气滞血瘀、肺脾两虚、痰湿壅肺、痰热壅肺为常见证型,占63.6%,用药共295种,按功能归为45类,进一步合并为19大类。补虚、清热、化痰止咳平喘类药出现频次占67.1%,补虚药居第一位,主要是补气、补血和滋阴药;清热药次之,其他如活血化瘀药也常用到。结论:对中医诊治原发性支气管肺癌证型特点和方药规律的分析可为目前原发性支气管肺癌的辨证论治提供临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中医 证型分析 方药分析
下载PDF
中医治法在血管性痴呆中的应用 被引量:23
15
作者 徐婧 程岩岩 +1 位作者 张立德 丛国倩 《世界中医药》 CAS 2021年第8期1333-1337,1342,共6页
在中医学中没有对血管性痴呆的确切记录,但散见在“文痴”“呆病”“痴呆”“善忘”等难治病范畴中。该病病变过程复杂多变,或从虚致病,或虚实夹杂。中医治疗血管性痴呆既从整体出发,又着眼于局部,达到辨病与辨证相结合。从病因病机、... 在中医学中没有对血管性痴呆的确切记录,但散见在“文痴”“呆病”“痴呆”“善忘”等难治病范畴中。该病病变过程复杂多变,或从虚致病,或虚实夹杂。中医治疗血管性痴呆既从整体出发,又着眼于局部,达到辨病与辨证相结合。从病因病机、辨证分型、中药治疗、针灸治疗等方面论述该病的中医研究,为临床更好治疗该病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性痴呆 病因病机 辨证分型 治疗 中药 经典方剂 经验方 针刺
下载PDF
中药配方颗粒剂的临床应用评价 被引量:21
16
作者 张惠 胡敏 《西部医学》 2011年第7期1355-1358,共4页
目的研究中药配方颗粒剂的应用价值,为临床应用和开发提供依据。方法针对配方颗粒剂与传统饮片的不同点,对30味常见中药饮片从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临床疗效、零售价格、患者接受程度等方面进行比较。随机抽查门诊患者500例做调查、统... 目的研究中药配方颗粒剂的应用价值,为临床应用和开发提供依据。方法针对配方颗粒剂与传统饮片的不同点,对30味常见中药饮片从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临床疗效、零售价格、患者接受程度等方面进行比较。随机抽查门诊患者500例做调查、统计、分析其对配方颗粒剂的接受程度,统计1个月中医门诊使用配方颗粒剂与传统饮片的比率,并综合分析其在临床使用的优势。结果中药配方颗粒剂在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方面与传统饮片完全相同,但临床疗效无明显差异,且具有一些传统饮片所没有的特点和优势。结论中药配方颗粒剂具有在临床上继续存在和使用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配方颗粒 传统饮片 对比研究 应用价值
下载PDF
中药抗肝纤维化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1
17
作者 段桂姣 蒋锐沅 王振常 《中医药导报》 2020年第5期113-117,共5页
从肝纤维化的中医认识、现代医学认识、病因病机等方面论述中药抗肝纤维化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总结出中药单方(提取物)及复方制剂治疗肝纤维化的可能作用机制,为进一步研发更有效的中药治疗肝纤维化提供理论基础。中药治疗肝纤维化具有... 从肝纤维化的中医认识、现代医学认识、病因病机等方面论述中药抗肝纤维化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总结出中药单方(提取物)及复方制剂治疗肝纤维化的可能作用机制,为进一步研发更有效的中药治疗肝纤维化提供理论基础。中药治疗肝纤维化具有多成分、多环节、多靶点和多途径的优势;中医药治疗肝纤维化的机理包括干预多种肝纤维化相关的信号传导通路、调节肝纤维化相关致炎症因子的趋化、介导各种致纤维化介质及调节肝组织相关蛋白水平等方面;干预治疗肝纤维化的中药大多属于活血药、补虚药、清热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纤维化 中药单方 中药复方 作用机制 研究进展
下载PDF
中药防治湿热证的药效作用及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21
18
作者 李沁媚 李铮 司红彬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4期208-216,共9页
通过对中药防治湿热证现有研究进行综述总结,将湿热证中医证候数字化,极大丰富了中医理论,为湿热证研究提供创新思路,同时也为湿热证的防治提供参考。湿热证可引起全身的病理改变,易诱发溃疡性结肠炎、慢性胃炎、慢性乙型肝炎、慢性肾... 通过对中药防治湿热证现有研究进行综述总结,将湿热证中医证候数字化,极大丰富了中医理论,为湿热证研究提供创新思路,同时也为湿热证的防治提供参考。湿热证可引起全身的病理改变,易诱发溃疡性结肠炎、慢性胃炎、慢性乙型肝炎、慢性肾脏病、肠易激综合征、肺炎咳喘等多种疾病,严重影响机体健康。湿热证根据藏象分为上焦湿热、中焦湿热、下焦湿热,根据脏腑病位可分为湿热壅肺、大肠湿热、脾胃湿热、肝胆湿热、膀胱湿热、肾病湿热证。清热祛湿是湿热证的治疗原则,中药凭借其抗炎性、抗氧化、调节肠道菌群、降血糖、降血脂、增强免疫力的药理作用达到治疗湿热证的目的,该文在中药与方剂两个方面上,以三焦辨证为主,脏腑辨证为辅,二者相结合,详细综述了脏腑湿热证的现代研究进展,抗湿热中药的药理作用、应用情况,并基于实验室临床相关性指标、分子生物学、系统生物学对其作用机制进行具体分析与讨论,以期为湿热证中药数据整合、系统构建提供相关经验,并为后续湿热证脏腑病证临床药物研发及优化创新提供新思路与帮助。目前国内对湿热证的物质基础及相关防治作用机制仍不明确,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探索其潜在的生物学诊断标志物,加大抗湿热新中药制剂的研发,多途径多方位阐述中药对湿热证的作用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热证 中药 方剂 作用机制 研究进展
原文传递
中药复方药效物质基础研究思路与方法 被引量:19
19
作者 姜鹏 窦圣姗 +3 位作者 柳润辉 张川 张卫东 刘磊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08年第1期11-16,共6页
随着国家对中医药研究领域支持力度的加大,作为中医用药主要形式的复方药物倍受青睐,复方药效物质基础研究的新思路与新方法不断涌现。本文综述了近10年来中药复方药效物质基础研究的方法与思路,尤其对当今先进的技术方法进行了重点介绍... 随着国家对中医药研究领域支持力度的加大,作为中医用药主要形式的复方药物倍受青睐,复方药效物质基础研究的新思路与新方法不断涌现。本文综述了近10年来中药复方药效物质基础研究的方法与思路,尤其对当今先进的技术方法进行了重点介绍,并分析了各自的特点和不足,目的是在复方药效物质基础研究方面为读者提供有益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复方 药效物质基础 方法
下载PDF
中医临床研究样本量设计的优化 被引量:18
20
作者 田元祥 翁维良 陆芳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710-715,共6页
样本量设计是在保证科研结论具有一定可靠性条件下,确定最少的观察例数。样本量估算的可靠性,主要在于提高样本量计算依据的可靠程度,如重视预试验的质量,广泛收集相关文献和研究资料,并正确分析所得资料,很有必要。估算样本量,首先需... 样本量设计是在保证科研结论具有一定可靠性条件下,确定最少的观察例数。样本量估算的可靠性,主要在于提高样本量计算依据的可靠程度,如重视预试验的质量,广泛收集相关文献和研究资料,并正确分析所得资料,很有必要。估算样本量,首先需要确定α值、β值或1-β值、效应指标及其类型、各比较组效应指标预计值,重视效应指标预计值(计算依据)的来源及要求,此外,还应注意研究设计及比较类型、各组分配比例、预计失访率、预计的治疗依从性大小、结局评价涉及多个主要效应指标的取舍。对中医临床验证性研究常用的随机对照试验、队列研究、病例-对照研究设计,以及中医临床探索性研究常用的研究设计、病例分析等的样本量估算方法、估算公式进行介绍,并举例说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试验 中医 设计 样本量 计算依据 公式 优化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2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