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意义新探 被引量:2
1
作者 郭丽兰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34-37,共4页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是马克思早期思想发展进程中一部非常重要的著作,是马克思实现其哲学世界观转变和创新的重要铺垫。以往国内外学术界对这一文本的哲学内涵和历史地位重视不够,这要求我们对《黑格尔法哲学批判》的历史地位和现实意...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是马克思早期思想发展进程中一部非常重要的著作,是马克思实现其哲学世界观转变和创新的重要铺垫。以往国内外学术界对这一文本的哲学内涵和历史地位重视不够,这要求我们对《黑格尔法哲学批判》的历史地位和现实意义进行重新定位与评价。对《黑格尔法哲学批判》的新解读是马克思研究史、研究轨迹的创新,为马克思哲学思想的整体研究提供了源头。这一文本体现了马克思政治思想与西方政治哲学传统之间的传承和超越关系,可以为中国的改革开放、政治体制改革提供重要的理论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 马克思研究史 西方哲学传统 社会主义建设
下载PDF
西方理论语境中的“意象”(“image”)概念 被引量:6
2
作者 董志强 《学术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80-87,共8页
“意象”是中国传统美学的核心范畴 ,这一概念目前已被广泛地使用于美学、文艺理论及批评中。但现代中国学术的建构以及现代汉语本身实质上是中西文化融合的产物 ,西方理论的翻译构成当下汉语学术的主要资源之一。“意象”在西方理论语... “意象”是中国传统美学的核心范畴 ,这一概念目前已被广泛地使用于美学、文艺理论及批评中。但现代中国学术的建构以及现代汉语本身实质上是中西文化融合的产物 ,西方理论的翻译构成当下汉语学术的主要资源之一。“意象”在西方理论语境中的对等翻译概念是“image” ;但实际上这两个概念因文化背景的不同具有一定的内涵差异 ;本文通过对image在西方的使用历史的考察 ,揭示出这一差异以及因此差异而显示出的两个概念之间的互补意义 ,为在当下汉语语境中重塑“意象”概念提供比较的视野和内涵的丰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象 中国 美学 西方哲学 认识论 心理学
原文传递
西方学者中国武术“主体性”研究的哲学阐释 被引量:7
3
作者 刘宏亮 张震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67-74,共8页
了解西方学者对中国武术哲学思想的研究状况是武术深度国际化研究的重要一步。只有了解以至理解他们的范式,才能知道用什么样的话语更好地与之交流,完成“走出去”的战略。目前,西方学者借助自身的哲学方法和话语,从主体性哲学视域出发... 了解西方学者对中国武术哲学思想的研究状况是武术深度国际化研究的重要一步。只有了解以至理解他们的范式,才能知道用什么样的话语更好地与之交流,完成“走出去”的战略。目前,西方学者借助自身的哲学方法和话语,从主体性哲学视域出发,将中国武术阐释为一种具身化的身-心技术和教育,这其中包括:(1)武术修习对整体自我意识的构建和自信、自尊、自律等身体素养的养成;(2)通过与师父、与师兄弟和对手的身体“对话”,具身地将伦理情感和共同体意识印刻在自我实践当中,同时也潜移默化地将共同体所预持的历史文化和意识形态融合到了身体认知之中;(3)通过武术修习,将人不思而得、不勉而中的超越性自我释放出来,助人明心、见性、从容中道。在西方哲学家的阐释中,中国武术实质上就是一种“自我技术”,这种自我技术体现了人如何把自己构建成为自身行动的价值主体和超越主体。通过阐释西方哲学家的中国武术研究,能够以他山之石克服国内武术研究的“庐山之蔽”,对中国武术未来回归身体教育和实践哲学研究有着重要的镜鉴意义,也为我们的武术研究进入西方学术话语提供了研究导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传统体育学 中国武术 西方哲学 主体性 具身 自我技术
下载PDF
中国传统文化视野下对西方生命伦理学的批判性反思 被引量:3
4
作者 峗怡 任正安 贺加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11年第5期627-629,共3页
恩格尔哈特的《生命伦理学基础》是西方生命伦理学的经典之作,他用后现代的多元视域,尝试为俗世伦理学的道德实践构建"程序道德",为道德"异乡人"找到沟通渠道。但是,基于"理性人"认知下的西方的生命伦理... 恩格尔哈特的《生命伦理学基础》是西方生命伦理学的经典之作,他用后现代的多元视域,尝试为俗世伦理学的道德实践构建"程序道德",为道德"异乡人"找到沟通渠道。但是,基于"理性人"认知下的西方的生命伦理学仍有偏颇,以中国传统文化为视阈,对西方生命伦理以"人"为中心的视角、道德的建构以及中西医文化落差境遇予以批判性审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文化 生命伦理学 《生命伦理学基础》 批判性反思 程序道德 中西医哲学视野
下载PDF
哲学的新方向:提高人生的境界——评张世英著《天人之际》、《进入澄明之境》、《哲学导论》 被引量:2
5
作者 林可济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142-148,共7页
张世英先生在《哲学导论》等著作中 ,认为哲学的根本问题可概括为人生在世的“在世结构”问题 ,认为它可分为两个层次、三个发展阶段 ;并从本体论、认识论、审美观、伦理观、历史观等方面阐明了这个基本思想的具体表现 ;指出哲学是提高... 张世英先生在《哲学导论》等著作中 ,认为哲学的根本问题可概括为人生在世的“在世结构”问题 ,认为它可分为两个层次、三个发展阶段 ;并从本体论、认识论、审美观、伦理观、历史观等方面阐明了这个基本思想的具体表现 ;指出哲学是提高人生境界之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人合一 主客二分 中国传统哲学 西方现当代哲学 人生境界
下载PDF
主体性,何去何从?——论西方传统哲学主体性原则的困境与出路 被引量:2
6
作者 张友良 《哈尔滨学院学报》 2009年第12期29-33,共5页
西方传统哲学主体性原则的源起可以追溯到古希腊哲学,其中,普罗泰戈拉"人是万物的尺度"和苏格拉底"认识你自己"是最具有代表性的观点。近代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才真正把"主体性原则"彰显出来... 西方传统哲学主体性原则的源起可以追溯到古希腊哲学,其中,普罗泰戈拉"人是万物的尺度"和苏格拉底"认识你自己"是最具有代表性的观点。近代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才真正把"主体性原则"彰显出来,康德"哥白尼式的革命","人为自然立法"正式确立了"主体性原则",黑格尔"绝对精神"则把"主体性原则"推向了极致。西方传统哲学主体性原则推动了西方文明乃至整个世界文明的进步,同时也因其理论内在的缺陷,使它陷入了困境。马克思主义哲学实践基础上的主体性原则,为西方传统哲学主体性原则找到了出路。当前,发挥广大人民群众的主体性能动性,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伟大实践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方传统哲学 主体性原则 理性 马克思主义哲学
下载PDF
当代中国主要的哲学思潮及其社会效应 被引量:1
7
作者 聂锦芳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5-51,共7页
当代中国具有自己民族特色的文化和哲学还在建构当中,但就目前哲学研究的现状看,在队伍构成、研究视域和理论倾向等方面,基本上可以说是由中国传统哲学、西方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组合而成的总体格局,以及各自所显现出的以文化保守... 当代中国具有自己民族特色的文化和哲学还在建构当中,但就目前哲学研究的现状看,在队伍构成、研究视域和理论倾向等方面,基本上可以说是由中国传统哲学、西方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组合而成的总体格局,以及各自所显现出的以文化保守主义、自由主义和马克思主义为特征的社会影响和变革意向。审慎、客观地分析这种研究格局和社会效应,甄别各自不同的特征与趋势,无疑是建构未来哲学形态的重要前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传统哲学 西方哲学 马克思主义 哲学形态
下载PDF
论毛泽东哲学思想发展中的“四个转向” 被引量:1
8
作者 常改香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8-27,共10页
毛泽东哲学思想科学回答了近代"中国向何处去"的问题,在中国哲学史上具有弃旧图新、继往开来的"转向"特质,成功推动中国传统哲学由"转识成智"转向实践智慧,有效促使中国传统哲学与外国哲学由"观点碰... 毛泽东哲学思想科学回答了近代"中国向何处去"的问题,在中国哲学史上具有弃旧图新、继往开来的"转向"特质,成功推动中国传统哲学由"转识成智"转向实践智慧,有效促使中国传统哲学与外国哲学由"观点碰撞"转向"超越与发展",有力促进中国传统哲学由注重"哲学之理"转向"工作方法",真正实现了中国传统哲学由"推动现代化"转向"创新性发展"。它的形成与发展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标志性成果,是中国哲学的创造性成果,昭示着新时代中国哲学发展的走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哲学思想 中国传统哲学 西方哲学 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 “四个转向”
原文传递
传统形而上学的终结与现代西方哲学的发展
9
作者 付清松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36-39,共4页
传统形而上学要求用先验范畴或先验概念来解释世界,最终导致了理性和现实的割裂。现代西方哲学中的科学主义和人本主义在反对先验概念的同时,试图用唯一的科学或某种意志等来解释世界,同样陷入了形而上学的窠臼之中。马克思通过改造世... 传统形而上学要求用先验范畴或先验概念来解释世界,最终导致了理性和现实的割裂。现代西方哲学中的科学主义和人本主义在反对先验概念的同时,试图用唯一的科学或某种意志等来解释世界,同样陷入了形而上学的窠臼之中。马克思通过改造世界的实践哲学革命真正终结了传统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形而上学 现代西方哲学 马克思哲学 存在 实践
下载PDF
形态超越:未来哲学发展的方向性选择
10
作者 李荣海 《济宁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05年第1期33-38,共6页
中国当代哲学的发展,呈现着过度发散状态。尤其是中、西、马哲学由于在哲学资源上缺乏整合的自觉,使各哲学形态难以张扬理性的创新,更(?)论哲学的总体发展。哲学的发展,在于通过对中、西、马哲学资源的综合创新,而创造出超越于中、西、... 中国当代哲学的发展,呈现着过度发散状态。尤其是中、西、马哲学由于在哲学资源上缺乏整合的自觉,使各哲学形态难以张扬理性的创新,更(?)论哲学的总体发展。哲学的发展,在于通过对中、西、马哲学资源的综合创新,而创造出超越于中、西、马哲学新形态。它的建立要通过破除樊篱、相互对话、全面解读、贴近实践的方法而实现,其功能目标则是在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良性互动中,展示其自身的开放性、民族性、现实性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哲学 传统哲学 现代西方哲学 超越
下载PDF
论实践智慧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旨趣
11
作者 李娟 《凯里学院学报》 2010年第4期34-37,共4页
西方传统哲学主要侧重于本体论和认识论的探讨,对客观物质世界的研究,从而轻视甚至忽略了人的存在的重要性。马克思从科学的实践观出发去解释人、生活世界和人与世界的关系及其存在的时代性,实现了从"感性直观"向人的对象性... 西方传统哲学主要侧重于本体论和认识论的探讨,对客观物质世界的研究,从而轻视甚至忽略了人的存在的重要性。马克思从科学的实践观出发去解释人、生活世界和人与世界的关系及其存在的时代性,实现了从"感性直观"向人的对象性活动的转换,把认识论归结为实践论去理解,形成实践认识论。马克思主义哲学"放下形而上学的高傲和不食人间烟火的玄思态度,而主动在现实琐事的‘大地’中寻找坚实的根基,把自己立于坚实的大地之上",是实践的智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方传统哲学 知性智慧 马克思主义哲学 实践智慧
下载PDF
新时期哲学创新必须正确处理“五对”关系
12
作者 崔建周 《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 2005年第3期21-23,共3页
 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是一切文明的核心内容。文章从哲学创新的前提条件出发,认为实现哲学创新必须处理好"五对"关系: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传统哲学、西方哲学的关系;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坚持与发展的关系;马克思主义哲学中&q...  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是一切文明的核心内容。文章从哲学创新的前提条件出发,认为实现哲学创新必须处理好"五对"关系: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传统哲学、西方哲学的关系;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坚持与发展的关系;马克思主义哲学中"一"与"多"的关系;理论思维发展的固有逻辑与社会实践的关系;哲学研究的专业化与哲学内涵大众化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哲学 中国传统哲学 西方哲学
下载PDF
严复的方法论思想述评
13
作者 李传良 《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4期17-20,共4页
严复在传播西学、改铸中国传统哲学的过程中,提出了很多颇有见地的方法论思想,如获取知识的方法:即物实测,格物穷理;检验真理的方法:理之诚妄,其证存乎事实;探求真理的科学方法:归纳和演绎;改铸中国传统哲学的方法:去其旧染,择其所善。... 严复在传播西学、改铸中国传统哲学的过程中,提出了很多颇有见地的方法论思想,如获取知识的方法:即物实测,格物穷理;检验真理的方法:理之诚妄,其证存乎事实;探求真理的科学方法:归纳和演绎;改铸中国传统哲学的方法:去其旧染,择其所善。这些思想曾有力地促进了近代中国学术文化的发展。今天,梳理并分析严复的方法论思想,对我们借鉴西方的优秀文化成果,为我所用,促进科学和民主的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法论思想 述评 严复 方法论 中国 传统哲学 西方哲学
下载PDF
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张世英关于“天人之际”问题研究
14
作者 林可济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20-125,146,共7页
我国研究黑格尔哲学的著名学者张世英教授,近二十年来,在中西哲学结合的基础上,特别从中国传统哲学与西方现当代哲学及其相互结合的视角,致力于中国传统哲学中“天人合一”思想的系列研究。他成功地把“融会古今”、“贯通中西”作为重... 我国研究黑格尔哲学的著名学者张世英教授,近二十年来,在中西哲学结合的基础上,特别从中国传统哲学与西方现当代哲学及其相互结合的视角,致力于中国传统哲学中“天人合一”思想的系列研究。他成功地把“融会古今”、“贯通中西”作为重要的方法论原则,从而使此项研究取得可喜的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人合一 主客二分 中国传统哲学 西方现当代哲学 融会古今 贯通中西
原文传递
新文化运动的哲学思考
15
作者 姜鹏飞 《济宁学院学报》 2015年第5期119-122,共4页
20世纪初期的新文化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非常重要的思想文化运动,在一百年后的今天,其影响仍可谓深远广大。新文化运动的核心或灵魂是自由主义,根本属性是民主和科学,这是我们今天所公认的。关于其评价也是褒贬不一,各执一词。对于... 20世纪初期的新文化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非常重要的思想文化运动,在一百年后的今天,其影响仍可谓深远广大。新文化运动的核心或灵魂是自由主义,根本属性是民主和科学,这是我们今天所公认的。关于其评价也是褒贬不一,各执一词。对于新文化运动,不能仅仅局限于表层的认识,需要深入了解动这场文化运动的本质,"摆脱革命激进主义的认知定位",真切的把握运动的变化节奏和框架结构,还原这场运的真实面貌,方能更加确切的对其进行探讨评价,以启后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文化运动 中国传统哲学 西方哲学
下载PDF
从“理论批判”到“实践批判”的转向——对马克思哲学观的再分析
16
作者 任洁 《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6期5-9,共5页
哲学观是哲学的自我关照或哲学家的自我意识。马克思通过一系列著作表达了自己对哲学的理解。马克思哲学观是以实践为核心和基点的,是对传统哲学的扬弃,具有反思辨、批判性和开放性的理论特质。以实践为立足点,还使马克思哲学较现代西... 哲学观是哲学的自我关照或哲学家的自我意识。马克思通过一系列著作表达了自己对哲学的理解。马克思哲学观是以实践为核心和基点的,是对传统哲学的扬弃,具有反思辨、批判性和开放性的理论特质。以实践为立足点,还使马克思哲学较现代西方哲学而言更彻底、更深刻,从根本上超越了主客、理性非理性的二元对立模式,更具有了普遍性和现实性的品格,实现了哲学史上从"理论批判"到"实践批判"的革命性转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哲学现 马克思哲学现 实践 西方传统哲学 现代西方哲学
下载PDF
张申府辩证法思想论析
17
作者 王向清 刘思琦 《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4期67-72,共6页
张申府的辩证法有三方面的理论来源:即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影响,中国传统文化中辩证法思想的熏陶,西方哲学思想的影响;他的辩证法思想的主要内容为:相反相成,变在扬弃,渐积而突跃;他的辩证法思想的特点为:"实"与"活&q... 张申府的辩证法有三方面的理论来源:即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影响,中国传统文化中辩证法思想的熏陶,西方哲学思想的影响;他的辩证法思想的主要内容为:相反相成,变在扬弃,渐积而突跃;他的辩证法思想的特点为:"实"与"活"的结合,"具体"与"相对"的统一,"中""西""马"三大哲学流派的综合。张申府辩证法思想既有多方面的理论贡献,也有不少局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申府 辩证法 马克思主义哲学 中国传统哲学 西方哲学
下载PDF
柏拉图的两个世界与传统西方哲学精神 被引量:3
18
作者 曹海玲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5期35-39,共5页
柏拉图坚信,存在着一个靠感官认识的可感世界,它是意见的来源;还存在着一个理智能够认识的可知世界,它是真理的源泉。传统的西方哲学家们在这一思维范式中不断追问世界的根据,由此培育出传统西方哲学崇尚真理的理性主义精神、信仰真、... 柏拉图坚信,存在着一个靠感官认识的可感世界,它是意见的来源;还存在着一个理智能够认识的可知世界,它是真理的源泉。传统的西方哲学家们在这一思维范式中不断追问世界的根据,由此培育出传统西方哲学崇尚真理的理性主义精神、信仰真、善、美的超越精神、张扬独立人格和尊严的人文精神,以及用理性审察现实的现实批判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柏拉图 两个世界 传统西方哲学精神
下载PDF
新世纪中国哲学走向浅识 被引量:2
19
作者 陈名财 周茂丽 《甘肃理论学刊》 2006年第2期71-76,共6页
当前建构新世纪的中国哲学至少应做到:回到哲学自身的逻辑,在“爱智慧”的地平线上融合“中、西、马”,以此作为建构新哲学的基础;贴近事物的本真存在,充分发挥创造性,提出有意义的哲学洞见,以此实现新哲学的生成;同时,由于时代的特点... 当前建构新世纪的中国哲学至少应做到:回到哲学自身的逻辑,在“爱智慧”的地平线上融合“中、西、马”,以此作为建构新哲学的基础;贴近事物的本真存在,充分发挥创造性,提出有意义的哲学洞见,以此实现新哲学的生成;同时,由于时代的特点和中国哲学的传统,还应把科技理性作为建构中国哲学新形态的重要背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哲学 爱智慧 “中、西、马” 科技理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