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Uniform design ray in the assessment of combined toxicities of multi-component mixtures 被引量:22
1
作者 Shu-Shen Liu Qian-Fen Xiao +1 位作者 Jin Zhang Mo Yu 《Science Bulletin》 SCIE EI CAS CSCD 2016年第1期52-58,共7页
Multi-component mixture(MCM) is a complicated chemical system that contains a great deal of mixture rays with various mixture ratios, and each ray includes many mixtures with different concentration levels.Currently, ... Multi-component mixture(MCM) is a complicated chemical system that contains a great deal of mixture rays with various mixture ratios, and each ray includes many mixtures with different concentration levels.Currently, in combined toxicity field, almost all studies on MCM focus on the mixtures designed by the equivalenteffect concentration ratio(EECR) procedure. However, the EECR mixtures cannot represent the whole mixture system because the EECR mixtures are located on one mixture ray in concentration space formed by multiple components. In our view, some optimal experimental design such as the uniform design(UD) should be used to effectively select many representative mixture rays from the MCM system,instead of single EECR ray. The uniform design ray(UDray) integrating UD idea with fixed-ratio ray design can systematically and comprehensively measure the combined toxicity changes in the MCM system. This review introduces the operation method, construction of uniform table and corresponding usable table, and some cases of application of the UD-ray to help readers easily use UD-ray in their MCM toxicity assess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emical mixture Uniform design Ray design Mixture ratio. Concentration-responserelationship toxicity interaction
原文传递
玉米赤霉烯酮毒性研究 被引量:17
2
作者 闫昭明 陈清华 陈凤鸣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3453-3458,共6页
玉米赤霉烯酮(ZEA)是一种常见的饲料霉菌毒素,主要由多种镰刀菌产生。在玉米、小麦、大米、大麦等谷物中均有检出,具有类雌激素样作用。ZEA会造成动物生殖机能异常,同时表现为生长性能的下降。在世界范围内,每年畜牧业由于ZEA污染所造... 玉米赤霉烯酮(ZEA)是一种常见的饲料霉菌毒素,主要由多种镰刀菌产生。在玉米、小麦、大米、大麦等谷物中均有检出,具有类雌激素样作用。ZEA会造成动物生殖机能异常,同时表现为生长性能的下降。在世界范围内,每年畜牧业由于ZEA污染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十分严重,已经成为了迫在眉睫需要解决的关键性问题。本文综述了ZEA的生殖毒性、免疫毒性、肝脏和肾脏毒性、遗传毒性及肿瘤诱发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对目前所面临的问题进行概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赤霉烯酮 毒性 互作 霉菌毒素
下载PDF
玉米赤霉烯酮和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对动物毒性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3
作者 周建川 史东辉 计成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2460-2466,共7页
玉米赤霉烯酮(ZEA)和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ON)是镰刀菌产生的毒素,广泛存在于霉变的玉米、小麦、大麦、燕麦和高粱等谷物中。自然条件下ZEA和DON经常混合污染饲粮、饲料原料乃至人类的食物,由于其高发生率和高毒性已严重威胁畜禽生产和... 玉米赤霉烯酮(ZEA)和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ON)是镰刀菌产生的毒素,广泛存在于霉变的玉米、小麦、大麦、燕麦和高粱等谷物中。自然条件下ZEA和DON经常混合污染饲粮、饲料原料乃至人类的食物,由于其高发生率和高毒性已严重威胁畜禽生产和人类健康,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和生命安全威胁。本文综述了ZEA和DON及其联合作用的生殖毒性、肠道毒性、免疫毒性、遗传毒性及致癌性,以期提高人们对其毒性的认识,避免畜禽养殖过程中ZEA和DON的毒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赤霉烯酮 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 毒性 互作 霉菌毒素
下载PDF
砷与农药草甘膦、敌敌畏对秀丽隐杆线虫的联合毒性 被引量:12
4
作者 王云彪 李润琴 +2 位作者 邓茗芩 李铸衡 徐镜波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62-267,共6页
农田常遭受砷和农药污染,这2种污染会产生联合毒性,影响生物体健康。利用野生型秀丽隐杆线虫进行砷、草甘膦和敌敌畏的24h单一毒性和联合毒性实验。结果表明,砷、草甘膦和敌敌畏对秀丽隐杆线虫24h-LC50分别为130.5mg·L-1、18.5mg&#... 农田常遭受砷和农药污染,这2种污染会产生联合毒性,影响生物体健康。利用野生型秀丽隐杆线虫进行砷、草甘膦和敌敌畏的24h单一毒性和联合毒性实验。结果表明,砷、草甘膦和敌敌畏对秀丽隐杆线虫24h-LC50分别为130.5mg·L-1、18.5mg·L-1、3.3μL·L-1;通过等效毒性相加法实验,发现砷与草甘膦对秀丽隐杆线虫的联合毒性为协同作用,砷与敌敌畏对秀丽隐杆线虫的联合毒性为拮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药 线虫 联合毒性 交互作用
下载PDF
小分子配体与蛋白质作用的荧光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6
5
作者 张华新 颜承农 +2 位作者 黄星 刘义 梅平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05年第9期4-6,共3页
概述了近年来药物、毒物、微量元素等小分子及离子与蛋白质作用的荧光法研究新进展,展望了本领域的研究前景。
关键词 荧光 药物分子 微量元素 毒性分子 蛋白质 相互作用
下载PDF
构建三元混合污染物的三维等效图 被引量:7
6
作者 刘雪 刘树深 刘海玲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4574-4581,共8页
等效线分析法广泛应用于二元混合物的毒性相互作用评估.然而,如何构建三维等效图以考察三元混合物中发生的毒性相互作用至今没有文献报道.本研究的主要目的即以三元混合物中3个组分的相对浓度为坐标轴建立三维等效图以考察三元混合物的... 等效线分析法广泛应用于二元混合物的毒性相互作用评估.然而,如何构建三维等效图以考察三元混合物中发生的毒性相互作用至今没有文献报道.本研究的主要目的即以三元混合物中3个组分的相对浓度为坐标轴建立三维等效图以考察三元混合物的毒性相互作用.以6种目前在中国广泛使用的农药,包括3种除草剂(2,4-D、敌草净、西草净)和3种杀虫剂(乐果、吡虫啉、残杀威)为混合物组分,采用均匀设计射线法(UD-Ray)分别对三元除草剂和三元杀虫剂混合物中各组分浓度分布进行优化设计,以全面表征实际混合物的浓度多样性.通过费氏弧菌微板毒性分析法测定农药及其三元混合物在不同浓度下的发光抑制毒性,以浓度加和(CA)模型为加和参考模型,建立三维等效图,分析各混合物的毒性相互作用.结果表明,三维等效图能清晰、直观地反映三元混合物的毒性相互作用信息,开拓等效分析法在三元混合物毒性分析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等效图 均匀设计射线法 费氏弧菌 三元农药混合物 毒性相互作用 微板毒性分析
原文传递
分子动力学模拟在有机污染物毒性作用机制中的应用 被引量:7
7
作者 潘柳萌 吕翾 庄树林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9期1781-1788,共8页
分子动力学模拟(molecular dynamics simulations,MD)是一种基于经典牛顿力学方程的分子模拟方法,常用于研究有机化合物、材料及生物大分子体系,可计算各类体系的宏观性质及各种动力学性质.目前MD模拟逐渐用于研究各类环境污染物与生物... 分子动力学模拟(molecular dynamics simulations,MD)是一种基于经典牛顿力学方程的分子模拟方法,常用于研究有机化合物、材料及生物大分子体系,可计算各类体系的宏观性质及各种动力学性质.目前MD模拟逐渐用于研究各类环境污染物与生物大分子的相互作用.通过热力学统计分析污染物与生物大分子的结合模式以及配体结合引起的生物大分子构象变化,能在分子水平上探究污染物的毒性作用机理.基于MD模拟的轨迹文件,采用自由能打分方法可评估污染物与各类受体的结合能力,能够筛选具有特定毒性终点的潜在污染物,从而快速、高通量地进行有机污染物的毒性预测和风险评价.本文介绍了MD模拟的基本原理、常用软件,简述了MD模拟的数据准备和模拟过程,强调了MD模拟的重要细节,进而从污染物与受体生物分子作用角度,重点陈述了MD模拟在研究有机污染物与各类转运蛋白、核受体、代谢酶相互作用中的应用,展望了MD模拟在污染物毒性筛选方面的潜在应用,以期该类方法能更好地服务于污染物的毒性风险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动力学 有机污染物 毒性机理 相互作用 风险评价
原文传递
中心复合设计射线法考察离子液体C_(16)H_(31)ClN_2与乐果的毒性相互作用 被引量:6
8
作者 张晶 王金承 +2 位作者 刘树深 葛会林 刘海玲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2009年第3期353-358,共6页
离子液体(ILs)是一种用于替代传统易挥发有机溶剂的新型"绿色"溶剂.由于不挥发、不会对大气产生污染而得到广泛应用.但是某些ILs易溶于水,其自身毒性能够对生态环境造成潜在影响,这已引起诸多学者对ILs毒性的研究兴趣.然而IL... 离子液体(ILs)是一种用于替代传统易挥发有机溶剂的新型"绿色"溶剂.由于不挥发、不会对大气产生污染而得到广泛应用.但是某些ILs易溶于水,其自身毒性能够对生态环境造成潜在影响,这已引起诸多学者对ILs毒性的研究兴趣.然而ILs与其它污染物的毒性相互作用目前研究很少.论文选取咪唑类离子液体C16H31ClN(2DMI)与有机磷杀虫剂乐果(DIM)作为目标化合物,以青海弧菌Q67为检测生物,采用微板毒性分析法测定了目标化合物及其混合物的毒性.为全面考察不同浓度范围DMI与DIM的毒性相互作用,将中心复合设计与固定浓度比射线法有机结合起来构建5个不同浓度比的混合物射线,通过浓度加和与独立作用模型对混合物射线进行比较评估.结果表明在DMI浓度较大且DIM浓度较低时,DMI与DIM之间存在明显拮抗作用,而在其它浓度范围内两者之间为加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16H31ClN2 乐果 毒性相互作用 微板毒性分析 中心复合设计射线法
下载PDF
稻瘟病菌粗毒素对水稻品种的毒性与产毒菌株致病力间的关系 被引量:4
9
作者 许文耀 王金陵 《福建农业大学学报》 CSCD 1994年第2期165-168,共4页
分别用稻瘟病菌及其制备的粗毒素注射心叶和穗苞,结果表明,粗毒素对水稻叶部及穗部的毒性与产毒菌株对水稻的致病力基本相似.水稻品种与病菌小种之间的分化性互作,仅在个别品种与粗毒素的组合中表现出来.这种分化性互作是特殊情况... 分别用稻瘟病菌及其制备的粗毒素注射心叶和穗苞,结果表明,粗毒素对水稻叶部及穗部的毒性与产毒菌株对水稻的致病力基本相似.水稻品种与病菌小种之间的分化性互作,仅在个别品种与粗毒素的组合中表现出来.这种分化性互作是特殊情况还是较普遍存在的现象,仍然有必要进一步查明.粗毒素对水稻品种叶都与穗部毒性的一致性比病菌致病力的一致性更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品种 稻瘟病菌 毒素 毒性
下载PDF
基于主成分回归的整合模型预测重金属混合物毒性 被引量:6
10
作者 邓杨 覃礼堂 +4 位作者 曾鸿鹄 秦萌 莫凌云 梁延鹏 宋晓红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970-1978,共9页
为解决CA和IA模型预测结果共线性的问题,基于主成分回归改进已有整合加和模型ICIM,建立新的混合物整合模型(PCR-IAM),并预测加和、协同和拮抗相互作用的重金属混合物联合毒性.以混合物实验浓度为因变量,浓度加和与独立作用预测混合物效... 为解决CA和IA模型预测结果共线性的问题,基于主成分回归改进已有整合加和模型ICIM,建立新的混合物整合模型(PCR-IAM),并预测加和、协同和拮抗相互作用的重金属混合物联合毒性.以混合物实验浓度为因变量,浓度加和与独立作用预测混合物效应浓度的主成分回归为自变量,建立了PCR-IAM模型.以4个二元混合物体系(Ni-Fe、Ni-Pb、Ni-Cd和Ni-Cr)共20条混合物射线的联合毒性(共240个样本点)验证PCR-IAM模型的预测能力.结果表明,所有二元混合物的PCR-IAM模型的决定系数(R^2)和留一法(LOO)交叉验证相关系数(Q^2)值均大于0.95,表明PCR-IAM模型能够准确预测20条加和效应、协同和拮抗作用混合物的联合毒性.因此,经验数学模型PCR-IAM模型可以准确预测加和效应、协同和拮抗作用混合物毒性,为构建更合理的整合模型及环境混合污染物的风险评估提供可靠的技术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合毒性 主成分回归 加和效应 相互作用 重金属
下载PDF
3种N-DBPs对青海弧菌Q67的联合毒性作用及贡献度
11
作者 桂一心 张瑾 +2 位作者 张颖 曾健平 陈如荔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742-2753,共12页
以3种含氮消毒副产物(N-DBPs)溴乙腈(BAN)、二溴乙腈(DBAN)和二氯乙酰胺(DCAM)为研究对象,运用直接均分和均匀设计射线法分别设计了3个二元混合物体系(BAN-DBAN、BAN-DCAM、DBAN-DCAM)和1个三元混合物体系(BAN-DBAN-DCAM),采用时间毒性... 以3种含氮消毒副产物(N-DBPs)溴乙腈(BAN)、二溴乙腈(DBAN)和二氯乙酰胺(DCAM)为研究对象,运用直接均分和均匀设计射线法分别设计了3个二元混合物体系(BAN-DBAN、BAN-DCAM、DBAN-DCAM)和1个三元混合物体系(BAN-DBAN-DCAM),采用时间毒性微板分析法(t-MTA)系统测定3种N-DBPs及其混合物体系对青海弧菌(Q67)的毒性,应用浓度加和模型(CA)分析混合物的毒性相互作用,并采用剂量减小指数(DRI)来表征混合物中各个组分对毒性相互作用的贡献情况.结果表明,BAN、DBAN和DCAM对Q67的浓度效应曲线为“S”型,具有明显的急性毒性,长期毒性均高于急性毒性(BAN-pEC_(50)-0.25h=4.16<BAN-pEC_(50)-12h=4.93;DBAN--pEC_(50)-0.25h=4.36<BAN-pEC_(50)-12h=4.84;DBAN--pEC_(50)-0.25h=1.41<BAN-pEC_(50)-12h=1.61);BAN-DCAM混合物出现拮抗作用,BAN-DBAN出现协同作用,而DBAN-DCAM与BAN-DBAN-DCAM既出现拮抗作用又出现协同作用;3个二元混合物体系,除BAN-DCAM外,暴露初期均表现为不同强度的协同作用;在BAN-DBAN-DCAM体系中,DRI_(max,DBAN)(=258.706)>DRI_(max,BAN)(=38.166)>DRI_(max,DCAM)(=2.658),故推测3种组分对协同作用的贡献度为:DCAM>DBAN>BA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氮消毒副产物 青海弧菌Q67 联合毒性 相互作用 剂量减小指数
下载PDF
酸性土壤植物磷铝互作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2
作者 刘小玉 付登强 +5 位作者 杨伟波 陈良秋 李东霞 刘立云 黄丽云 李艳 《现代农业科技》 2014年第8期182-183,195,共3页
铝毒和缺磷是酸性土壤上作物生产的2个主要限制因子,解决酸性土壤铝毒和缺磷问题是提高作物产量及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途径。酸性土壤中铝毒和缺磷经常共存,磷与铝在土壤、根-土界面和植物体内关系密切,其相互作用对植物生长发育具有重... 铝毒和缺磷是酸性土壤上作物生产的2个主要限制因子,解决酸性土壤铝毒和缺磷问题是提高作物产量及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途径。酸性土壤中铝毒和缺磷经常共存,磷与铝在土壤、根-土界面和植物体内关系密切,其相互作用对植物生长发育具有重要影响。该文总结了酸性土壤中铝的存在形式、磷的现状及存在形式,简述了近年来磷与铝元素交互作用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并对进一步的研究作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毒 低磷 交互作用 酸性土壤
下载PDF
有毒中药“毒与效”复杂互作网络的整合研究方法与思路
13
作者 潘校琦 彭成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421-1425,共5页
中药应用传承千年,历史悠久,对诸多疑难重症表现出显著疗效。然而有毒中药诱导的毒性反应,如心脏毒性、肝脏毒性、神经毒性、肾毒性等,严重损害了中医药的使用。有毒中药具有多成分、多靶点、多效应的整体性特点,其毒性和药效内在机制... 中药应用传承千年,历史悠久,对诸多疑难重症表现出显著疗效。然而有毒中药诱导的毒性反应,如心脏毒性、肝脏毒性、神经毒性、肾毒性等,严重损害了中医药的使用。有毒中药具有多成分、多靶点、多效应的整体性特点,其毒性和药效内在机制异常复杂,绝不是单一途径、层面、机制的作用结局,而是形成复杂互作网络。文章基于有毒中药“毒与效”作用特点,提出应用整体药代动力学、网络药理学、系统生物学等多学科前沿技术对有毒中药的毒效物质基础、毒效作用机制和毒效关系进行整合分析的研究思路,有望为中药安全性评价提供新的策略和方法,以推进中医药系统化和国际化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毒中药 毒性 疗效 互作网络 整合研究 中药安全
原文传递
环境毒物检测方法──细菌培养顶空气相色谱法及其应用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程锦泉 殷斌志 +1 位作者 陆定中 察宏道 《环境科学》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71-74,79,共5页
用顶空气相色谱技术测定环境毒物对大肠杆菌(E.Coli)代谢产物CO2的抑制程度,以IC50(50%抑制浓度)判断毒性大小,旨在探索一种快速检测环境污染物毒性的方法。本试验选择最佳条件为;细菌浓度109个/ml,pH... 用顶空气相色谱技术测定环境毒物对大肠杆菌(E.Coli)代谢产物CO2的抑制程度,以IC50(50%抑制浓度)判断毒性大小,旨在探索一种快速检测环境污染物毒性的方法。本试验选择最佳条件为;细菌浓度109个/ml,pH值72—7.4,顶空管气液比1:2.5,培养4h,以及适宜的CO2测定色谱条件。用该方法检测8种离子毒性,IC50值顺序为Hg2+(0.86×10—6)>Cu2+(8.00×10—6)>Cd2+(8.39×10-6)>CN-(10.20×10-6)>Pb2+(11.20×10-6)>Sn2+(20.10×10-6)>Ni2+(39.70×10-6);研究了Cd2+、Hg2+、Cu2+、Zn2+和CN-5种离子间联合毒性作用,大多数表现为相加作用,也有协同和拮抗作用;芳香族化合物结构活性与毒性两者间有密切关系,取代基种类和数目不同,毒性各异;探讨硝基废水处理过程中毒性随硝基苯类化合物的浓度、COD值降低而减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毒性评价 顶空气相色谱 生态毒理
下载PDF
氟醚菌酰胺和烯酰吗啉对芋疫病菌增效作用及田间防效 被引量:4
15
作者 刘杰 韩君 +2 位作者 吴建挺 赵恭文 王恒 《农药科学与管理》 CAS 2019年第12期45-49,54,共6页
室内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分别测定了氟醚菌酰胺和烯酰吗啉对芋疫病病原菌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氟醚菌酰胺和烯酰吗啉对芋疫病菌菌丝毒力都很高,EC50值分别为0. 296 8μg/m L、0. 252 3μg/m L;配方筛选试验结果表明,二者在试验配比范围内... 室内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分别测定了氟醚菌酰胺和烯酰吗啉对芋疫病病原菌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氟醚菌酰胺和烯酰吗啉对芋疫病菌菌丝毒力都很高,EC50值分别为0. 296 8μg/m L、0. 252 3μg/m L;配方筛选试验结果表明,二者在试验配比范围内均表现为相加或增效作用,在供试比例中,3∶5、4∶5时,增效系数SR值较高,综合考虑最终确定氟醚菌酰胺和烯酰吗啉比例为15∶25。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40%氟醚·烯酰悬浮剂30mL/667m2对芋疫病的预防及治疗田间防效均达到85%以上,高于对照药剂防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醚菌酰胺 烯酰吗啉 芋疫病 毒力 增效作用
下载PDF
多效应残差法(MERA)表征二甲亚砜-农药二元混合物毒性相互作用 被引量:4
16
作者 霍向晨 刘树深 +1 位作者 张晶 张瑾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257-262,共6页
采用直接均分射线设计(EquRay)构建二甲亚砜(DMSO)分别与3种常用农药乐果(DIM)、敌敌畏(DIC)和甲霜灵(MET)的二元混合物,应用微板毒性分析(MTA)测试单个物质及混合物对青海弧菌Q67(Vibrio qinghaiensis sp.-Q67)的发光抑制毒性.以浓度加... 采用直接均分射线设计(EquRay)构建二甲亚砜(DMSO)分别与3种常用农药乐果(DIM)、敌敌畏(DIC)和甲霜灵(MET)的二元混合物,应用微板毒性分析(MTA)测试单个物质及混合物对青海弧菌Q67(Vibrio qinghaiensis sp.-Q67)的发光抑制毒性.以浓度加和(concentration addition,CA)模型检测混合物的毒性相互作用,提出并应用多效应残差法(multi-effectresidual analysis,MERA)定量表征DMSO-农药二元混合物实验观测毒性相对于CA模型预测结果的偏离程度,即毒性相互作用强度.表征结果显示3组DMSO-农药二元混合物的毒性相互作用以拮抗作用为主,最强拮抗作用在-23%~-15%之间,发生拮抗作用的浓度范围及拮抗作用强度受混合物组成、组分浓度比和效应水平等因素的影响.综合分析比较MERA与传统等效线图及扩展毒性单位和对3组二元混合物的表征结果发现,MERA从生物效应角度表征毒性相互作用强度,受到混合物组成和效应水平的限制较少,适用于分析具有复杂相互作用的二元混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效应残差法 二元混合物 毒性相互作用 青海弧菌Q67 直接均分射线设计
原文传递
基于组合指数法评估抗生素二元混合物对青海弧菌Q67的时间依赖联合毒性
17
作者 杨依霖 刘勇安 +2 位作者 覃礼堂 莫凌云 王敦球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449-461,共13页
污染物在环境混合暴露是一种普遍现象。然而,目前对污染物时间毒性及相互作用大多只考虑了相互作用类型,缺乏对于相互作用大小及出现频率的研究。因此,本研究以水环境中普遍存在的3种不同类别抗生素恩诺沙星(enrofloxacin,ENR)、氯霉素(... 污染物在环境混合暴露是一种普遍现象。然而,目前对污染物时间毒性及相互作用大多只考虑了相互作用类型,缺乏对于相互作用大小及出现频率的研究。因此,本研究以水环境中普遍存在的3种不同类别抗生素恩诺沙星(enrofloxacin,ENR)、氯霉素(chloramphenicols,CMP)和红霉素(erythromycin,ETM)为目标污染物,以青海弧菌Q67为指示生物,运用直接均分射线法(equipartition ray,EquRay)设计3个二元混合体系共15条混合物射线,应用时间依赖微板毒性分析法测定了3种抗生素及其二元混合物的时间-浓度-效应数据,并采用组合指数(combination index,CI)分析混合物的毒性作用随暴露时间变化趋势,并分析加和、协同和拮抗3种相互作用出现的频率,探究抗生素混合物毒性相互作用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暴露时间的延长,3种抗生素对Q67的毒性逐渐增强,ENR暴露在8~12 h时,对Q67存在明显的Hormesis,最大刺激效应为-102.12%。所有的二元混合物都呈现明显的时间毒性,且高浓度区域时间毒性变化较为明显,不同于单一毒性,15条混合射线均未出现Hormesis。抗生素混合物毒性相互作用类型及作用程度与组分浓度比、浓度大小及暴露时间均有关,其中暴露浓度影响最大。通过利用混合物相互作用在指定效应下的出现频率分析,在这3种混合体系中,加和作用出现的频率最高,拮抗作用出现的频率最低,混合物暴露在低浓度区域多呈加和作用,高浓度区域多呈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恩诺沙星 氯霉素 红霉素 青海弧菌Q67 联合毒性 相互作用
下载PDF
磺胺类抗生素对斜生栅藻的协同和拮抗作用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梁延鹏 王婧 +4 位作者 钱丽 覃礼堂 曾鸿鹄 莫凌云 宋晓红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244-254,共11页
环境中抗生素复合污染产生的毒性效应具有潜在风险。为系统考察磺胺类抗生素(SAs)混合物的联合毒性效应,以环境中常见的磺胺吡啶(SPY)、磺胺甲基嘧啶(SMR)、磺胺二甲嘧啶(SM2)、磺胺甲氧哒嗪(SMP)、磺胺甲恶唑(SMZ)和磺胺喹噁啉(SQ)6种... 环境中抗生素复合污染产生的毒性效应具有潜在风险。为系统考察磺胺类抗生素(SAs)混合物的联合毒性效应,以环境中常见的磺胺吡啶(SPY)、磺胺甲基嘧啶(SMR)、磺胺二甲嘧啶(SM2)、磺胺甲氧哒嗪(SMP)、磺胺甲恶唑(SMZ)和磺胺喹噁啉(SQ)6种SAs及其二元混合物体系(共75条混合物射线)为研究对象,利用96孔微板测定6种SAs及其二元混合物对斜生栅藻(So)的生长抑制毒性,通过浓度加和(CA)、独立作用(IA)模型和模型偏移率(MDR)分析混合物的联合毒性及毒性相互作用。结果表明,6种SAs及其混合物射线对So在96 h呈现明显的毒性,但不同SAs的毒性大小不同,以半数效应浓度的负对数(pEC_(50))为毒性大小指标,6种SAs的毒性大小顺序为:SQ(pEC_(50)=5.311)>SPY(pEC_(50)=3.757)≈SMZ(pEC_(50)=3.749)>SMP(pEC_(50)=3.680)>SM2(pEC_(50)=3.090)>SMR(pEC_(50)=2.595);不同组分SAs混合物对So的联合毒性存在差异,大部分混合物毒性存在组分浓度依赖性,而有小部分混合物毒性则不存在组分浓度依赖性;15个SAs混合物体系以拮抗作用和协同作用为主。混合体系组分的浓度比不同会产生不同的相互作用类型。在10%效应下,含有组分SPY的混合体系大多呈现协同作用,且随组分SPY浓度比的增大,协同作用增强。含有组分SMR的混合体系均呈现拮抗作用,且随着组分SMR浓度比的增大,拮抗作用增强。研究成果为抗生素的生态风险评估提供重要的基础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磺胺类抗生素 斜生栅藻 联合毒性 毒性相互作用
下载PDF
4种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联用氯霉素对青海弧菌Q67联合毒性作用及机制 被引量:2
19
作者 张瑾 陈如荔 +2 位作者 姜慧 申慧彦 洪桂云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22年第6期939-946,共8页
近年来,氨基糖苷类(Aminoglycoside,AG)抗生素与氯霉素(Chloramphenicol,CHL)联用产生增毒作用而引起的死亡事件屡见不鲜。以4种AG抗生素:盐酸大观霉素(SPC)、硫酸小诺霉素(MCR)、硫酸丁胺卡那霉素(AMK)、妥布霉素(TOB)和氯霉素(CHL)为... 近年来,氨基糖苷类(Aminoglycoside,AG)抗生素与氯霉素(Chloramphenicol,CHL)联用产生增毒作用而引起的死亡事件屡见不鲜。以4种AG抗生素:盐酸大观霉素(SPC)、硫酸小诺霉素(MCR)、硫酸丁胺卡那霉素(AMK)、妥布霉素(TOB)和氯霉素(CHL)为研究对象,选择青海弧菌(Vibrio qinghaiensis sp.-Q67,Q67)作为指示生物,采用直线均分法设计二元混合物,采用最小二乘法拟合浓度-效应数据,运用浓度加和(CA)模型对药物间的毒性相互作用进行评估,并同步分析抗生素联合毒性作用机理。结果表明:在暴露时间为12 h时,以半数浓度效应(EC_(50))的负对数pEC_(50)值为毒性指标,5种抗生素的毒性大小顺序为TOB> CHL> MCR> AMK>SPC;4种AG抗生素与CHL的二元混合物的联合毒性作用特点因混合组分的不同而不同,Q67在二元混合物的EC_(50)浓度水平、暴露12 h后,细胞形态均未发生显著变化,而在单个抗生素的EC50浓度、暴露12 h后,细胞明显受损,但损伤程度不同;大部分受混合物作用的Q67的发光相关物质含量在EC_(50)效应下均低于空白组,抗生素及其混合物的作用机制很可能是通过干扰发光菌体内蛋白质合成,进而导致细菌代谢紊乱,最终致其死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 青海弧菌Q67 二元混合物 时间依赖毒性 毒性相互作用 作用机制
下载PDF
汞和砷单一及联合暴露对日本沼虾的氧化应激效应 被引量:2
20
作者 刘祥 王敏 +3 位作者 刘俊杰 陈凯 胡柳明 陈求稳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44-152,共9页
为深入探讨汞(Hg)和砷(As)对水生生物的慢性毒性效应,以日本沼虾(Macrobrachium nipponense)为受试生物,以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金属硫蛋白(MT)和丙二醛(MDA)为测试分子标志物,研究上覆水中不同浓度Hg和As单一及联合... 为深入探讨汞(Hg)和砷(As)对水生生物的慢性毒性效应,以日本沼虾(Macrobrachium nipponense)为受试生物,以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金属硫蛋白(MT)和丙二醛(MDA)为测试分子标志物,研究上覆水中不同浓度Hg和As单一及联合暴露对日本沼虾肝胰腺的氧化损伤及联合作用机制。结果表明:Hg和As单一及联合暴露对4种分子标志物均可产生不同程度的抑制或激活效应。其中,SOD活性均受到抑制,且高浓度As(1000μg·L-1)暴露10 d的抑制率最大,高达59.13%;而CAT活性整体被激活,Hg单独暴露下的激活效应要高于As,且在联合暴露组中随着暴露时间的增加呈现出显著的剂量效应关系(P<0.05);MT和MDA含量在Hg和As的暴露下均显著增加(P<0.05)。其中MT对Hg的螯合能力大于As,As单独暴露3 d后MDA变化较小,但10 d后其含量显著增加(P<0.05)。析因方差分析发现,Hg-As对机体的联合作用机制主要表现为协同作用。综合生物标志物响应指数(IBR)评价证实,联合毒性要高于单独毒性,Hg与As在高浓度下联合暴露10 d的IBR值最大,毒性最强,高浓度As单独暴露处理组的毒性次之;同时,机体自身随暴露时间延长对Hg也表现出一定的解毒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沼虾 联合毒性 氧化应激 交互作用 分子标志物 协同作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