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急性草鱼胆汁中毒的实验病理研究 被引量:9
1
作者 周亦武 黄光照 +3 位作者 邓伟年 刘良 张益鹄 刘艳 《同济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期44-46,共3页
40只大鼠随机分为3个实验组和1个对照组,实验组灌服新鲜草鱼胆汁。结果表明:实验鼠肾小管及肾小球病变明显;肾小管上皮细胞碱性磷酸酶(AKP)、酸性磷酸酶(ACP)、琥珀酸脱氢酶(SDH)、细胞色素氧化酶(CCO)活性降低;肾小球和肾小管基底膜LN... 40只大鼠随机分为3个实验组和1个对照组,实验组灌服新鲜草鱼胆汁。结果表明:实验鼠肾小管及肾小球病变明显;肾小管上皮细胞碱性磷酸酶(AKP)、酸性磷酸酶(ACP)、琥珀酸脱氢酶(SDH)、细胞色素氧化酶(CCO)活性降低;肾小球和肾小管基底膜LN增多;血清BUN、SGPT升高。病变程度显示剂量一效应关系。进一步表明急性草鱼胆汁中毒病程迁延时,主要靶组织是肾小管和肾小球,其死因是急性肾功能衰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胆 中毒 中毒性肾病 实验病理
下载PDF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与急性肾损伤 被引量:2
2
作者 沈风晨 庄守纲 《生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73-79,共7页
组蛋白乙酰化是表观遗传修饰的方式之一,由组蛋白乙酰化转移酶催化,并受组蛋白去乙酰化酶负向调节,在各种细胞的正常生理活动和病理生理过程中起重要作用。近年来的研究表明,组蛋白去乙酰化酶参与急性肾损伤中的多种病理生理反应,如细... 组蛋白乙酰化是表观遗传修饰的方式之一,由组蛋白乙酰化转移酶催化,并受组蛋白去乙酰化酶负向调节,在各种细胞的正常生理活动和病理生理过程中起重要作用。近年来的研究表明,组蛋白去乙酰化酶参与急性肾损伤中的多种病理生理反应,如细胞凋亡、去分化、增殖及再生修复等。本文主要阐述各种组蛋白去乙酰化酶在缺血再灌注、肾毒性药物、脓毒症、横纹肌溶解诱导的急性肾损伤中的作用与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蛋白去乙酰化 急性肾损伤 缺血再灌注 中毒性肾病 脓毒症 横纹肌溶解
原文传递
急性斑蝥中毒的实验病理学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刘良 张益鹄 +4 位作者 邓伟年 刘艳 邓洁 周亦武 黄光照 《中国法医学杂志》 CSCD 1993年第3期133-136,共4页
本文报告斑蝥急性中毒的实验病理学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大鼠血白细胞增高,淋巴细胞比值下降;血清GPT、GOT及BUN增高;肾G6P酶和ATP酶活性下降;脾、肾脏器系数增大;肾、肝细胞变性、坏死明显,淋巴器官的淋巴细胞变性坏死显著,胃、肠、膀... 本文报告斑蝥急性中毒的实验病理学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大鼠血白细胞增高,淋巴细胞比值下降;血清GPT、GOT及BUN增高;肾G6P酶和ATP酶活性下降;脾、肾脏器系数增大;肾、肝细胞变性、坏死明显,淋巴器官的淋巴细胞变性坏死显著,胃、肠、膀胱等粘膜有出血、坏死。提示急性斑蝥中毒对淋巴组织具有免疫抑制作用,其中毒靶器官为淋巴器官、肾和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蝥 中毒 中毒性肾病 免疫抑制 实验病理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