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区县基层图书馆总分馆制模式探析 被引量:5
1
作者 张广明 《图书馆工作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99-101,共3页
总分馆制是图书馆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提出以区县图书馆为中心、在同一行政区域内实现区县、镇街、村三级公共图书馆总分馆制的可行性,阐述了实现区县、镇街、村三级公共图书馆资源共享的目标及实施途径。
关键词 基层公共图书馆 区县、镇街、村 总分馆制
下载PDF
江苏省不同社会阶层人群体育活动特点与变化趋势研究——以南京市为例 被引量:11
2
作者 傅钢强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3期19-26,共8页
从社会分层结构的角度透视江苏省不同社会阶层居民体育活动特点。结果显示:1)社会各阶层的体育意识和体育动机有一定差别,处于社会上层、中上层的市民有较强的体育意识和多样的体育动机,而居社会下层、中下层的社会群体其体育意识单薄,... 从社会分层结构的角度透视江苏省不同社会阶层居民体育活动特点。结果显示:1)社会各阶层的体育意识和体育动机有一定差别,处于社会上层、中上层的市民有较强的体育意识和多样的体育动机,而居社会下层、中下层的社会群体其体育意识单薄,体育动机单一,以健身目的为主;2)江苏省城市居民在体育活动时间和频率的安排上表现为不同社会阶层市民间均存在显著差异,社会上层、中上层市民活动频率比较多,且一般时间多在晚上。社会下层、中下层市民的活动频率较低,且较不固定,一般把活动时间安排在清晨;3)体育活动项目也随阶层的不同而有所不同,乒乓球、羽毛球、网球运动参与者在各阶层中都占有一定的比例,对于高尔夫这一贵族运动,除了社会上层接触的比较多外,社会的中层、中下层和下层市民均未实地参与过;4)体育消费类型主要趋向于实物性消费,绝大部分居民的年消费额随着阶层的降低呈现下降趋势,"花钱买健康"的观念在不同社会阶层的差异明显。提出了扩大社会上层和中上层体育消费的影响,提高社会中层体育消费水平和引导社会中下层和下层体育消费理念发展的三点对策:1)扩大社会上层和中上层体育活动的影响;2)提高社会中层的体育活动意识;3)引导社会中下层和底层体育活动理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城镇 社会分层 体育消费
下载PDF
小城镇不同社会阶层居民体育消费特征及发展对策研究 被引量:10
3
作者 谭延敏 张铁明 +1 位作者 刘志红 董启林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3期48-52,共5页
从社会分层结构的角度透视小城镇不同社会阶层居民体育消费特征。结果显示:社会各阶层的体育消费均倾向于不消费。消费类型趋向于实物性消费;绝大部分居民的年体育消费随着阶层的降低呈现下降趋势;“花钱买健康”的观念在不同社会阶层... 从社会分层结构的角度透视小城镇不同社会阶层居民体育消费特征。结果显示:社会各阶层的体育消费均倾向于不消费。消费类型趋向于实物性消费;绝大部分居民的年体育消费随着阶层的降低呈现下降趋势;“花钱买健康”的观念在不同社会阶层的差异明显。提出了扩大社会上层体育消费的影响,提高社会中上层和中层体育消费水平和引导社会中下层和下层体育消费理念的发展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城镇 社会分层 体育消费
下载PDF
城镇化进程中的城乡金融排斥现象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陈本凤 周洋西 《金融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6-21,共6页
本文基于省际数据利用主成分分析方法测算了中国29个省市城镇和农村的金融排斥地区差异,分析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实证结果表明:中国城镇和农村的金融排斥地区差异问题及城乡金融和区域金融发展不平衡问题显著;中国城镇和农村金融... 本文基于省际数据利用主成分分析方法测算了中国29个省市城镇和农村的金融排斥地区差异,分析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实证结果表明:中国城镇和农村的金融排斥地区差异问题及城乡金融和区域金融发展不平衡问题显著;中国城镇和农村金融排斥差异在地理上具有集聚性,即经济相对发达的东部地区城乡金融排斥整体上较中部和西部更加严重;地区整体的就业情况、居民消费水平、居民家庭平均每人全年总收入以及固定资产投资对中国城乡金融排斥地区差异呈现正的显著性影响,而女性人口占比对城乡金融排斥差异则呈现出负的显著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镇化 城乡金融 区域金融 金融排斥
原文传递
基于“乡愁”文化的村镇景观要素分析 被引量:4
5
作者 王江萍 邓静 《城市地理》 2016年第2X期254-255,共2页
随着中国城镇化的大力推进,我国城乡的景观发生着巨大的改变。建设'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新型城镇,是我国城乡未来发展的目标。本文重点阐述'乡愁文化',并在其基础上对村镇各类景观要素的物质属性、制度... 随着中国城镇化的大力推进,我国城乡的景观发生着巨大的改变。建设'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新型城镇,是我国城乡未来发展的目标。本文重点阐述'乡愁文化',并在其基础上对村镇各类景观要素的物质属性、制度属性、精神属性进行分析,以期作为我国村镇乡愁景观保护和发展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愁文化 村镇景观 景观要素
下载PDF
2010—2020年江苏省城——镇—乡人口分布演变及影响因素
6
作者 汤爽爽 周婧 +2 位作者 许琪琪 林李月 邓颖慧 《地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93-1007,共15页
近年来,在一系列国家发展战略和经济地理格局转型背景下,中国城、镇和乡之间的联系正变得愈发紧密,带来更加多元的人口分布格局。但目前仍鲜有研究同时涉及城、镇和乡三类地域空间分析人口分布在不同发展程度地区的演变规律及机制。因此... 近年来,在一系列国家发展战略和经济地理格局转型背景下,中国城、镇和乡之间的联系正变得愈发紧密,带来更加多元的人口分布格局。但目前仍鲜有研究同时涉及城、镇和乡三类地域空间分析人口分布在不同发展程度地区的演变规律及机制。因此,基于第六、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论文探索了2010—2020年江苏省城、镇和乡人口分布的时空演变,并揭示了城—镇—乡人口分布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①2010—2020年,江苏省仍保持着“南密北疏”的梯度格局,但常住人口和流动人口规模在城、镇和乡三类地域类型空间的变化已部分跳出这一格局。②流动人口占常住人口比重的变化在三类地域空间存在明显差异,表现为该比重在城区普遍增长,在镇的增幅明显地区主要集中在苏中和苏北,而在乡村有所增长地区主要分布在苏南。③对城—镇—乡人口构成的综合探查发现,尽管常住人口在城—镇—乡共同增长的趋势不明显,但超过半数县市流动人口占常住人口比重呈现城—镇—乡共同增长特征;苏中和苏北城—镇—乡流动人口综合吸引力指数的增幅甚至超过苏南。④政府公共投入和地区工业发展显著正向影响城—镇—乡流动人口综合吸引力,该影响在发达地区和工业基础优势区有更强效应,而产业结构的高级化仅在苏南有正向作用。基于人口在城—镇—乡三类地域空间分布演变和影响因素的分析,研究为城乡融合和区域协调发展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镇—乡 人口分布 增减分化 江苏省
原文传递
以农村为中心的小城镇不同社会阶层居民体育锻炼方式的特征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张铁明 谭延敏 +2 位作者 刘志红 董启林 梁月红 《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 2007年第5期29-32,35,共5页
社会分层是一种决定人们在社会位置中的群体等级和类属的一种持久模式。本文从社会分层结构的角度透视小城镇不同社会阶层居民体育锻炼方式。结果显示:社会上层体育健身选择率最高;不同社会阶层活动场地选择多数是在自家庭院、广场空地... 社会分层是一种决定人们在社会位置中的群体等级和类属的一种持久模式。本文从社会分层结构的角度透视小城镇不同社会阶层居民体育锻炼方式。结果显示:社会上层体育健身选择率最高;不同社会阶层活动场地选择多数是在自家庭院、广场空地和马路边的几百米范围内的早晨进行锻炼。本文通过分析不同社会阶层居民参与体育锻炼方式之间存在的差异,旨在为越来越多"农转非"的农民(中下层)开展体育活动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小城镇 社会分层 锻炼方式
下载PDF
2005年陕西省40-59岁城乡居民体质监测问卷调查与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许磊 韩俊贤 +2 位作者 李玉健 耿红 张扬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54-57,共4页
对2005年陕西省40-59岁(成人乙组)城乡居民体质监测的情况进行抽样调查,反映陕西省40-59岁城乡居民日常基本活动、体育锻炼的基本情况、对国民体质监测的认知、参加体育锻炼的目的和项目等,并提出相应的建议,为进一步充实和完善陕西省... 对2005年陕西省40-59岁(成人乙组)城乡居民体质监测的情况进行抽样调查,反映陕西省40-59岁城乡居民日常基本活动、体育锻炼的基本情况、对国民体质监测的认知、参加体育锻炼的目的和项目等,并提出相应的建议,为进一步充实和完善陕西省国民体质监测系统和数据库、为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及制订相应的改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陕西省 城乡居民 40—59岁 体质监测
下载PDF
发展循环经济是农村城镇化环境保护的必然抉择 被引量:2
9
作者 李令宝 宫文哲 顾斌 《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CAS 2007年第1期62-64,共3页
农村城镇化在给农村经济带来繁荣和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外部不经济问题。伴随着农村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及城镇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要协调好城镇发展与环境保护问题就必须发展循环经济,在城镇建立起企业内部清洁生产、企业间生态工... 农村城镇化在给农村经济带来繁荣和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外部不经济问题。伴随着农村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及城镇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要协调好城镇发展与环境保护问题就必须发展循环经济,在城镇建立起企业内部清洁生产、企业间生态工业园区、工农业的多级生态链接、社会循环利用四个层次的循环模式,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小城镇 循环经济 环境保护
下载PDF
中南地区某县域乡镇生活污水治理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周广宇 石炼 +5 位作者 刘广奇 孙广东 吴爽 牛建森 赵鹏 崔诺 《建设科技》 2021年第7期76-80,共5页
乡镇生活污水治理,是落实水污染防治计划工作目标的重要环节,而目前,关于乡镇污水系统建设的研究较少。与城市、农村相比,乡镇同时具备城市人口密度较高、污染排放集中以及村庄空间分布离散、情况多样的特点,同时,由于经济条件制约,我... 乡镇生活污水治理,是落实水污染防治计划工作目标的重要环节,而目前,关于乡镇污水系统建设的研究较少。与城市、农村相比,乡镇同时具备城市人口密度较高、污染排放集中以及村庄空间分布离散、情况多样的特点,同时,由于经济条件制约,我国多数乡镇污水系统建设及运维都要依靠上级政府投资,这些都是乡镇水污染治理工作的难点。在我国中南地区,很多乡镇位于长江、淮河等重要水系流域范围内,乡镇生活污水治理对流域水环境有较大影响。本文以中南地区某县正在开展的乡镇生活污水治理为例,从地形条件、空间分布、用水规律、发展规划、流域保护、建设投资等方面,研究了县域乡镇的污水收集处理模式、污水处理设施建设规模、处理设施排放标准以及镇-村污水收集处理关系,目标是建成覆盖完整、规模合理、排放达标、运行经济的乡镇污水系统,并为乡镇污水系统的规划建设提供一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镇生活污水治理 收集处理模式 处理设施规模 处理排放标准 镇-村污水收集处理关系
下载PDF
西部乡镇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生态目标追求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蒲林昌 《乡镇经济》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26-28,共3页
西部乡镇中小企业的持续发展需要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只有立足于自身的资源优势,把生态追求纳入其技术创新的目标体系,才能改变其长期存在着的生产效率低下、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才能使其依法经营、谋求长远发展。提倡技术创新更多地考虑... 西部乡镇中小企业的持续发展需要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只有立足于自身的资源优势,把生态追求纳入其技术创新的目标体系,才能改变其长期存在着的生产效率低下、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才能使其依法经营、谋求长远发展。提倡技术创新更多地考虑生态目标,有助于西部乡镇中小企业改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其产品竞争力,有助于推动西部地区生态农业的建设,发挥西部地区人力资源优势,有利于为大企业提供有竞争力的配套产品,同时有利于增强西部地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缩小东西部差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部地区 乡镇企业 中小企业 技术创新 核心竞争力 可持续发展 生态环境 经济效益
下载PDF
2000~2010年我国“县级图书馆”研究主题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刘昕 《图书馆学研究(应用版)》 CSSCI 2011年第10期13-17,共5页
采用信息计量方法对中国知网中"县级图书馆"研究文献进行分析,发现我国"县级图书馆"研究领域较为宽泛,涉及到乡镇图书馆、农村图书馆、延伸服务、特色服务等方面。
关键词 县级图书馆 乡镇图书馆 农村图书馆 基层图书馆
原文传递
2007年龙岩市城乡居民体质监测问卷调查与分析
13
作者 郑柏武 黄强 +1 位作者 李全 吴张宜 《龙岩学院学报》 2008年第6期105-109,共5页
通过对2007年龙岩市20-59岁城乡成年居民体质监测的情况进行抽样调查,反映龙岩市城乡成年居民的日常基本活动、体育锻炼的基本情况、对国民体质监测的认知、参加体育锻炼的目的和项目等,并据此提出相应的建议,以作为相关研究的参考依据... 通过对2007年龙岩市20-59岁城乡成年居民体质监测的情况进行抽样调查,反映龙岩市城乡成年居民的日常基本活动、体育锻炼的基本情况、对国民体质监测的认知、参加体育锻炼的目的和项目等,并据此提出相应的建议,以作为相关研究的参考依据,从而更好地为龙岩的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和全民健身事业的发展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岩市 城乡居民 体质监测 成年人
下载PDF
人群膳食营养状况调查城乡对比分析
14
作者 李玉良 秦照宇 王成申 《医药论坛杂志》 2005年第9期2-3,共2页
目的了解南阳市人群膳食营养情况,为提高人民营养健康水平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随机抽样确定城乡居民调查对象,采用5日称重法进行调查,按照《食物成分表》计算出城乡居民平均营养素摄入量。结果南阳市城乡居民热能摄入量达到供给量标准,... 目的了解南阳市人群膳食营养情况,为提高人民营养健康水平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随机抽样确定城乡居民调查对象,采用5日称重法进行调查,按照《食物成分表》计算出城乡居民平均营养素摄入量。结果南阳市城乡居民热能摄入量达到供给量标准,蛋白质摄入量以谷类为主,存在维生素及矿物质摄入量不足现象。结论城乡居民营养状况有待改善,政府有必要对人民科学营养进行引导,提高人民健康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居民 膳食营养 供给量标准
下载PDF
湖北城乡居民食用植物油需求弹性的实证分析
15
作者 陈云飞 范丽霞 《武汉轻工大学学报》 CAS 2014年第4期114-117,共4页
将湖北居民区分为城镇和农村两类对象,分别利用其收入及市场价格变化情况,实证分析了2006—2012年间湖北城乡居民植物油需求的收入弹性及价格弹性情况。结果表明,分析期间湖北城乡居民的食用植物油需求弹性总体表现为价格弹性系数较小... 将湖北居民区分为城镇和农村两类对象,分别利用其收入及市场价格变化情况,实证分析了2006—2012年间湖北城乡居民植物油需求的收入弹性及价格弹性情况。结果表明,分析期间湖北城乡居民的食用植物油需求弹性总体表现为价格弹性系数较小且均为负值;收入弹性系数总体大于价格弹性系数且呈现由负转正、逐步增长的态势。同时,湖北农村居民的食用植物油弹性均大于城镇居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北城乡居民 食用植物油 需求弹性 实证分析
下载PDF
圩区农村集镇规划编制的技术与思考——以南京市高淳县西部圩区若干集镇为例 被引量:5
16
作者 冯健 张小林 《经济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60-66,共7页
揭示圩区农村聚落的特征、分析其社会传统、居民的心理特征及经济发展特点是编制集镇规划的前期工作。在指出圩区集镇规划编制的复杂性和特殊性的基础上 ,重点探讨了编制圩区集镇规划的若干核心技术要领。最后从集镇规划对圩区发展和聚... 揭示圩区农村聚落的特征、分析其社会传统、居民的心理特征及经济发展特点是编制集镇规划的前期工作。在指出圩区集镇规划编制的复杂性和特殊性的基础上 ,重点探讨了编制圩区集镇规划的若干核心技术要领。最后从集镇规划对圩区发展和聚落型式调整的意义、如何在集镇规划中协调新老区之间的关系、如何维护圩区传统水乡城镇风貌并保持历史文化的延续性以及集镇规划与圩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系等方面展开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镇规划 圩区农村聚落 高淳县 西部圩区 南京市
下载PDF
竖向配筋砖砌体抗震性能试验研究及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5
17
作者 曹玉生 李奉阁 《工程抗震》 2001年第2期44-48,共5页
针对内蒙古中西部地区村、镇民居窗间墙宽度很小的特点 ,本文提出在南纵墙的窗间墙采用竖向配筋砌体 ,并据此进行了配筋墙片和无筋墙片的对比试验 ,并对配筋砌体进行了有限元分析。试验与计算结果表明宽度较小的竖向配筋砌体的抗侧力及... 针对内蒙古中西部地区村、镇民居窗间墙宽度很小的特点 ,本文提出在南纵墙的窗间墙采用竖向配筋砌体 ,并据此进行了配筋墙片和无筋墙片的对比试验 ,并对配筋砌体进行了有限元分析。试验与计算结果表明宽度较小的竖向配筋砌体的抗侧力及水平刚度显著提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砖砌体 竖向配筋 抗震性能 有限元 村镇民居
下载PDF
城镇教师支援农村教育政策研究--基于公共选择理论的视角 被引量:6
18
作者 胡伶 《教育发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2期44-47,共4页
在追求教育均衡发展的今天,农村教育发展问题已经成为教育的重中之重。作为发展农村教育、缩小城乡教育差距的重要政策选择,城镇教师支援农村教育政策在执行中遇到了一系列问题。本文从公共选择理论视角出发,分析城镇教师支援农村教育... 在追求教育均衡发展的今天,农村教育发展问题已经成为教育的重中之重。作为发展农村教育、缩小城乡教育差距的重要政策选择,城镇教师支援农村教育政策在执行中遇到了一系列问题。本文从公共选择理论视角出发,分析城镇教师支援农村教育政策执行过程中所遭遇的阻力,试图发现影响政策实施及其效果的内在因素,并提出相关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镇教师支援农村教育 公共选择理论 农村教育政策 教育改革
原文传递
生产系统结构设计与变革 被引量:2
19
作者 阎忠元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1995年第2期57-60,共4页
在介绍生产系统结构内在要素的基础上,阐述了生产系统的功能,并就生产系统中各要素之间的现在组合和生产系统最佳模式的重建作了论证。
关键词 生产要素 系统功能 生产系统结构 “推动式”生产 “拉动式”生产
下载PDF
辽宁省城镇化内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3
20
作者 卢海燕 《沈阳航空工业学院学报》 2005年第6期56-58,共3页
城镇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必由之路,但目前对城镇化内涵的还没有一个完整统一的认识。城镇化内涵应该包括经济城镇化、产业结构城镇化、人口城镇化、空间城镇化、生活方式城镇化等。从城镇化的内涵入手,对其影响... 城镇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必由之路,但目前对城镇化内涵的还没有一个完整统一的认识。城镇化内涵应该包括经济城镇化、产业结构城镇化、人口城镇化、空间城镇化、生活方式城镇化等。从城镇化的内涵入手,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旨在对辽宁城镇化的进程进行测量,以期进一步推动辽宁城镇化的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宁 城镇化 内涵 影响因紊 社会发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