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40篇文章
< 1 2 3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旅游目的地的社区化及社区旅游研究 被引量:206
1
作者 唐顺铁 《地理研究》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145-149,共5页
文章探讨了旅游目的地建设的社区化及社区旅游的特点,并从旅游社区中旅游资源的形成机理角度,探讨了旅游社区的分类及进化机制。
关键词 社区化 旅游社区 旅游目的地 社区旅游
下载PDF
旅游目的地形象的认知与推广模式 被引量:168
2
作者 黄震方 李想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65-70,共6页
探讨了旅游目的地形象概念及其认知的多层面性 ,分析了旅游目的地形象形成过程 ,提出了旅游目的地形象推广模式。作者从旅游目的地形象推广组织、旅游目的地形象测量、旅游目的地形象载体与形象推广整合等方面 ,重点阐述了旅游目的地推... 探讨了旅游目的地形象概念及其认知的多层面性 ,分析了旅游目的地形象形成过程 ,提出了旅游目的地形象推广模式。作者从旅游目的地形象推广组织、旅游目的地形象测量、旅游目的地形象载体与形象推广整合等方面 ,重点阐述了旅游目的地推广的有关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目的地 形象认知 形象推广 推广模式 形象测量 形象载体
下载PDF
旅游目的地游客满意理论研究综述 被引量:103
3
作者 符全胜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90-94,共5页
阐述国内外关于旅游目的地游客满意理论的研究进展。国外研究主要包括游客满意的定义、影响因素的鉴别、遗产地游客满意研究、游客满意度测度;国内研究文献少而零散,且中国内地、港澳和台湾的研究在时间、视角和深度上表现不平衡。旅游... 阐述国内外关于旅游目的地游客满意理论的研究进展。国外研究主要包括游客满意的定义、影响因素的鉴别、遗产地游客满意研究、游客满意度测度;国内研究文献少而零散,且中国内地、港澳和台湾的研究在时间、视角和深度上表现不平衡。旅游目的地游客满意研究经历了概念辨析、因素分析和满意度测度模型研究的过程,游客满意理论基本沿用服务管理领域的顾客满意理论。提出游客满意的未来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目的地 游客满意理论 研究综述
下载PDF
交通系统在旅游目的地发展中的作用探析 被引量:88
4
作者 卞显红 王苏洁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3年第6期132-138,共7页
本文对旅游交通的概念、旅游交通系统的构成进行了较为全面的阐述 ,并构建了旅游目的地交通花费模式图 ,阐释了旅游交通系统在旅游目的地发展中的作用及其对旅游者目的地选择与出行方式选择的影响。
关键词 交通系统 旅游目的地 旅游交通花费模式 无锡市
下载PDF
高速铁路与区域旅游新格局构建——以郑西高铁为例 被引量:105
5
作者 殷平 《旅游学刊》 CSSCI 2012年第12期47-53,共7页
随着我国高速铁路的迅速发展,高速铁路对区域旅游产业发展的影响逐步显现。文章从高速铁路提高可达性、降低旅行成本以及促进旅游产业要素流动等三个方面,建立了高速铁路与区域旅游空间重构的理论框架,并以其他国家的高速铁路为例,归纳... 随着我国高速铁路的迅速发展,高速铁路对区域旅游产业发展的影响逐步显现。文章从高速铁路提高可达性、降低旅行成本以及促进旅游产业要素流动等三个方面,建立了高速铁路与区域旅游空间重构的理论框架,并以其他国家的高速铁路为例,归纳总结了高速铁路与旅游空间重构的实践经验。最后,文章以郑西高铁为例,对该区域旅游空间结构的变化结果进行了预测。研究结果显示,郑西高铁沿线区域旅游空间结构变化的结果将是西安、洛阳和郑州进一步发展成为区域商务旅游中心;随着中原城市群轨道交通网络的逐渐完善,洛阳将借助高速铁路和城际轨道交通成为区域旅游集散中心,旅游产业要素将向洛阳集聚;郑州的陕西旅游市场规模将扩大;沿线其他旅游城市在旅游资源特色挖掘和产品错位开发的前提下发展成为旅游站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旅游目的地 郑西高铁 区域旅游格局
下载PDF
旅游地社会文化环境变迁机制试研究 被引量:43
6
作者 杨俭波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70-74,共5页
本文探讨的重点 ,包括以下方面 :①制约旅游地社会文化环境变迁的动因在于外界旅游流对旅游地的静态平衡系统产生冲击和干扰 ,分析旅游地社会文化环境变迁 ,必须从构成“流”的要素入手 ;②旅游者及其携带而来的物能流与旅游地各主体要... 本文探讨的重点 ,包括以下方面 :①制约旅游地社会文化环境变迁的动因在于外界旅游流对旅游地的静态平衡系统产生冲击和干扰 ,分析旅游地社会文化环境变迁 ,必须从构成“流”的要素入手 ;②旅游者及其携带而来的物能流与旅游地各主体要素 (政府机构、旅游企业、旅游地原生居民等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地 社会文化环境 变迁
下载PDF
论旅游地的旅游环境质量评价 被引量:41
7
作者 王湘 《北京联合大学学报》 CAS 2001年第2期35-38,共4页
世界旅游业迅速发展的事实已经说明 ,旅游与环境的关系极为密切与微妙。尤其对于旅游接待地来讲 ,处于强势的旅游开发经营活动与处于弱势的环境相互作用 ,旅游开发经营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以及环境对旅游持续发展的制约 ,均已十分明显。... 世界旅游业迅速发展的事实已经说明 ,旅游与环境的关系极为密切与微妙。尤其对于旅游接待地来讲 ,处于强势的旅游开发经营活动与处于弱势的环境相互作用 ,旅游开发经营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以及环境对旅游持续发展的制约 ,均已十分明显。因此 ,为促进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提高旅游业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及环境效益 ,重要对策之一是大力优化旅游环境质量 ,其中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地 旅游环境 质量评价
下载PDF
基于网络口碑的旅游目的地形象感知——以厦门市为例 被引量:71
8
作者 朱翠兰 侯志强 《热带地理》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89-495,共7页
依托于计算机技术的网络口碑(IWOM)逐渐成为影响旅游者选择旅游目的地的有效方式之一,越来越多的旅游者以网络口碑的形式获取或者传递旅游信息。本研究通过搜索厦门旅游网络口碑案例,对其进行文本和相关属性分析,并将文本分析内容通过... 依托于计算机技术的网络口碑(IWOM)逐渐成为影响旅游者选择旅游目的地的有效方式之一,越来越多的旅游者以网络口碑的形式获取或者传递旅游信息。本研究通过搜索厦门旅游网络口碑案例,对其进行文本和相关属性分析,并将文本分析内容通过层次分析法(AHP)进行归类整理,得出影响厦门旅游形象感知相关因子的权重和厦门市旅游形象概况。结果显示,整体形象感知因素在网络口碑中感知较为明显,整体满意度、景区满意度和餐饮在旅游目的地形象感知因子中所占比重较高。通过网络口碑实现对旅游目的地形象的构建,其时效性较强、覆盖面较广、信息获取便捷、保存时间较长、影响效应大。网络口碑的旅游形象感知研究可以帮助当地政府和旅游行政管理部门适时调整政策和管理力度,旅游经营者调整经营策略和提高服务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口碑 旅游目的地 形象感知 厦门
下载PDF
背包旅游者的特征及其对中国旅游目的地发展的意义探究 被引量:54
9
作者 朱璇 《旅游科学》 CSSCI 2005年第3期38-43,共6页
与国外已十分深入的背包旅游研究相比,我国对背包旅游的研究远远落后,而且理论研究落后于实践的发展。本文结合背包旅游者的消费行为特征、人口统计特征和社会行为特征,从经济、生态和社会意义三方面阐述了发展背包旅游对中国旅游目的... 与国外已十分深入的背包旅游研究相比,我国对背包旅游的研究远远落后,而且理论研究落后于实践的发展。本文结合背包旅游者的消费行为特征、人口统计特征和社会行为特征,从经济、生态和社会意义三方面阐述了发展背包旅游对中国旅游目的地建设的重大意义,提出背包旅游者是中国现实国情下具有先导作用的旅游者,应当成为中国旅游目的地优先开发的客源市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背包旅游 背包旅游者 中国 旅游目的地
下载PDF
中国旅游目的地房地产开发模式研究 被引量:43
10
作者 胡浩 汪宇明 《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4年第4期5-9,共5页
旅游房地产是指以旅游为目的的房地产开发、营销模式,开发项目全部或部分实现了旅游的功能。房地产业和旅游业均是中国国民经济的新增长点,旅游业迅猛发展,对房地产业带来强烈关联效应。目前中国旅游房地产开发大致有四种模式:一是娱乐... 旅游房地产是指以旅游为目的的房地产开发、营销模式,开发项目全部或部分实现了旅游的功能。房地产业和旅游业均是中国国民经济的新增长点,旅游业迅猛发展,对房地产业带来强烈关联效应。目前中国旅游房地产开发大致有四种模式:一是娱乐类旅游房地产开发;二是观光类旅游房地产开发;三是接待类旅游房地产开发;四是景观型住宅区开发,其相应的区位具有明显的空间分异特征。区域旅游业发展所推动的旅游房地产开发呈现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如项目缺乏规划;景区城市化带来的生态环境破坏等。规范旅游房地产开发,是维系旅游景区的自然属性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旅游目的地 旅游房地产 房地产开发模式 主题公园
下载PDF
旅游地生态安全评价研究——以五大连池风景名胜区为例 被引量:49
11
作者 董雪旺 《哈尔滨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CAS 2003年第6期100-105,共6页
本文以生态安全理论为基础 ,阐述了旅游地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安全理论 ,探讨了旅游地生态安全评价的理论与方法 ,建立了旅游地生态安全评价的理论框架结构 ,根据这一理论体系和工作方法 ,以五大连池风景名胜区为例 ,进行了实证研究 ,并在... 本文以生态安全理论为基础 ,阐述了旅游地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安全理论 ,探讨了旅游地生态安全评价的理论与方法 ,建立了旅游地生态安全评价的理论框架结构 ,根据这一理论体系和工作方法 ,以五大连池风景名胜区为例 ,进行了实证研究 ,并在定量评价的基础上 ,进行定性分析 ,得出了若干基本结论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地 生态安全评价 五大连池风景名胜区 可持续发展 生态安全意识 旅游业 管理体制
下载PDF
网络口碑对游客旅游目的地选择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63
12
作者 赖胜强 唐雪梅 朱敏 《管理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68-75,共8页
本文从网络口碑的视角研究社区留言对游客旅游目的地选择的影响,以浙江省2007年的各大旅游景区全年接待人数的数据和国内两个旅游网站上的网络口碑信息为样本,运用多元回归法研究了网络口碑数量、口碑态度和口碑质量与旅游景区接待数量... 本文从网络口碑的视角研究社区留言对游客旅游目的地选择的影响,以浙江省2007年的各大旅游景区全年接待人数的数据和国内两个旅游网站上的网络口碑信息为样本,运用多元回归法研究了网络口碑数量、口碑态度和口碑质量与旅游景区接待数量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网络评论、旅游博客的数量以及图片数量等与景区接待量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而评论评分和评论的质量等与景区接待量的正向关系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目的地 网络口碑 旅游行为 口碑
原文传递
基于百度指数的旅游目的地网络关注度时空特征与影响因素研究——以厦门市为例 被引量:60
13
作者 丁鑫 汪京强 李勇泉 《资源开发与市场》 CAS CSSCI 2018年第5期709-714,共6页
以厦门市为例,采用季节性集中指数、周内分布偏度指数和地理集中指数等指标研究厦门市旅游网络关注度的时空分布特征。研究发现:(1)厦门市旅游网络关注度年内分布相对集中,集中分布在夏季;周内呈现"工作日高、双休日低"的特... 以厦门市为例,采用季节性集中指数、周内分布偏度指数和地理集中指数等指标研究厦门市旅游网络关注度的时空分布特征。研究发现:(1)厦门市旅游网络关注度年内分布相对集中,集中分布在夏季;周内呈现"工作日高、双休日低"的特点。分析节假日特征发现,网络关注度呈现"山峰"状,在节前持续上升,假期初期达到最高值,节后回落到稳定状态。(2)厦门市旅游网络关注度空间分布相对集中,主要集中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尤其是福建省及周边省市,同时发现空间分布的集中程度趋于缓和。(3)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网络发达程度、社会人口统计特征、两地间经济联系、两地间距离等是影响厦门市旅游网络关注度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度指数 旅游目的地 网络关注度 时空特征 影响因素
下载PDF
云南旅游目的地空间结构研究 被引量:27
14
作者 王筱春 赵世林 《地理学与国土研究》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99-102,共4页
该文阐述旅游目的地空间结构的形成规律。包括 :1)昆明市是云南省最大的游客集散地 ,游客集散地处于变动状态 ,旅游资源地域差异性大、景区 (点 )分布不合理 ;2 )游客集散地的变化受制于游客市场的变化 ,旅游产品的变化及产品的级别、... 该文阐述旅游目的地空间结构的形成规律。包括 :1)昆明市是云南省最大的游客集散地 ,游客集散地处于变动状态 ,旅游资源地域差异性大、景区 (点 )分布不合理 ;2 )游客集散地的变化受制于游客市场的变化 ,旅游产品的变化及产品的级别、数量、景区 (点 )的分布和行政隶属关系。提出淘汰过时的旅游产品 ,从市场需求出发新增和重建景区 (点 ) ,增加游客集散地的数量 ,建立立体旅游网络系统 ,增强旅游网络系统的稳定性 ,重构云南旅游目的地的空间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 旅游目的地 空间结构 旅游资源 游客市场
下载PDF
试论延长旅游地生命周期的模式 被引量:40
15
作者 杨振之 《人文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44-47,43,共5页
Butler的旅游地生命周期模式主要是一种旅游地生命周期的自然生长模式。但随着旅游业的深入发展 ,一个旅游地的生命周期是可以进行人为的控制和调整的 ,以亲身参与的两个案例进行了比较。对如何评估旅游地所处的生命周期的阶段 ,提出了... Butler的旅游地生命周期模式主要是一种旅游地生命周期的自然生长模式。但随着旅游业的深入发展 ,一个旅游地的生命周期是可以进行人为的控制和调整的 ,以亲身参与的两个案例进行了比较。对如何评估旅游地所处的生命周期的阶段 ,提出了相应的参考指标 ,为开发者及早发现旅游地存在的问题 ,研究对策 ,提供了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地 生命周期 模武
下载PDF
旅游目的地系统及空间演变模式研究——以长江三峡旅游目的地为例 被引量:29
16
作者 张立明 赵黎明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1期78-83,共6页
 旅游目的地是具有独特的市场形象、具备诱发旅游者产生旅游动机的能力、激发旅游者做出出游决策、满足旅游者获取个性化的旅游体验的需要和具有完善的区域管理与协调机构的综合地域单元。其系统构成要素包括部门构成、经营环境以及系...  旅游目的地是具有独特的市场形象、具备诱发旅游者产生旅游动机的能力、激发旅游者做出出游决策、满足旅游者获取个性化的旅游体验的需要和具有完善的区域管理与协调机构的综合地域单元。其系统构成要素包括部门构成、经营环境以及系统输入输出。旅游目的地可划分为城市型、胜地型、乡村型和综合型四种基本类型,他们都遵循"点—轴—网"的空间发展规律。只有出现网状模式时,区域旅游目的地格局才最终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目的地 旅游者 空间演变 旅游动机 城市型 市场形象 部门 综合型 模式研究 网状模式
下载PDF
旅游目的地定位研究中的几个理论问题 被引量:47
17
作者 李天元 《旅游科学》 CSSCI 2007年第4期1-7,共7页
基于对目前我国很多地区在旅游目的地营销方面存在问题的观察,本文探讨了与旅游目的地定位相关的几个理论问题,旨在分析和澄清定位与品牌化的关系、旅游目的地的定位目的、品牌定位与品牌形象的关系、目的地形象的形成原理以及旅游目的... 基于对目前我国很多地区在旅游目的地营销方面存在问题的观察,本文探讨了与旅游目的地定位相关的几个理论问题,旨在分析和澄清定位与品牌化的关系、旅游目的地的定位目的、品牌定位与品牌形象的关系、目的地形象的形成原理以及旅游目的地定位的原则,并就个别术语的使用问题提出个人见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目的地 定位 品牌化 品牌形象
下载PDF
旅游地形象感知偏差测评模型研究 被引量:48
18
作者 姚长宏 陈田 刘家明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29-32,共4页
旅游地形象是旅游地开发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形象塑造是提高其市场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的重要基础;因缺乏全真信息支撑,市场对旅游地形象的感知普遍存在偏差。本文根据形象主体及感知内容系统构建感知偏差测评层次模型,包含3个层次9个指... 旅游地形象是旅游地开发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形象塑造是提高其市场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的重要基础;因缺乏全真信息支撑,市场对旅游地形象的感知普遍存在偏差。本文根据形象主体及感知内容系统构建感知偏差测评层次模型,包含3个层次9个指标,其中模型权重由专家打分确定,基础数据源于市场调查结果,主要采用离差和法分析不同主体对不同感知内容的偏差程度。通过十堰旅游目的地验证,最终偏差指数测评结果为0.626,偏差较大,其中主体对自然环境感知偏差最小,对社会环境感知偏差最大;旅游介体对十堰形象感知偏差最小,本地居民感知偏差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目的地 旅游形象 感知偏差 层次分析法
下载PDF
国外旅游目的地研究综述——基于Tourism Management近10年文章 被引量:35
19
作者 钟行明 喻学才 《旅游科学》 CSSCI 2005年第3期1-9,共9页
为了对国外旅游目的地研究的成果和最新动态有一个清晰的了解,笔者检索了TourismManagement(《旅游管理》)近10年来的相关文献(不包括会议记录和书评)共32篇,对不同年份发表的论文数量及作者的国别作了统计,并分析了这些文献研究的主要... 为了对国外旅游目的地研究的成果和最新动态有一个清晰的了解,笔者检索了TourismManagement(《旅游管理》)近10年来的相关文献(不包括会议记录和书评)共32篇,对不同年份发表的论文数量及作者的国别作了统计,并分析了这些文献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旅游目的地的概念、旅游目的地形象、旅游目的地的管理与发展、旅游目的地与居民的关系及旅游者与旅游目的地的关系等,最后展望旅游目的地研究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目的地 TOURISM MANAGEMENT 国外旅游研究
下载PDF
旅游地空间关系的生态学解释——以山西省旅游业发展为例 被引量:31
20
作者 董雪旺 《经济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10-114,共5页
将生态学的种群间关系理论引入到旅游研究中,总结出旅游地空间关系的基本类型,即竞争、互利共生、偏利共生和寄生。在深入分析各种类型基本特征的基础上,得出了若干有实践意义的基本结论:一是旅游地之间的竞争是福祸相倚的,应当采取各... 将生态学的种群间关系理论引入到旅游研究中,总结出旅游地空间关系的基本类型,即竞争、互利共生、偏利共生和寄生。在深入分析各种类型基本特征的基础上,得出了若干有实践意义的基本结论:一是旅游地之间的竞争是福祸相倚的,应当采取各种规划和管理手段限制过度的和恶性的竞争,而鼓励适度的和良性的竞争;二是旅游地空间关系的各种基本类型是可以相互转化的,这种特性为区域旅游开发提供了新的思路;三是在进行旅游资源评价和制定旅游发展战略时,应该综合考虑本地与其它旅游地的相互关系,从而做到准确定位,并进一步趋利避害或化害为利。最后,运用这一理论对山西省旅游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剖析,并提出了具体的对策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西 旅游业 生态学 旅游地 种群间关系 旅游资源 旅游规划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