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6篇文章
< 1 2 2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肇庆城市旅游竞争力研究——兼论城市旅游竞争力的分析框架 被引量:90
1
作者 周常春 保继刚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78-83,共6页
从城市作为旅游目的地的研究视角,以广东肇庆市为例,使用不同城市的游客抽样调查资料,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使用因素分析法,将城市旅游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划分为绝对因素和相对因素,分析了肇庆市城市旅游竞争力所处的地位及影响因素,提... 从城市作为旅游目的地的研究视角,以广东肇庆市为例,使用不同城市的游客抽样调查资料,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使用因素分析法,将城市旅游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划分为绝对因素和相对因素,分析了肇庆市城市旅游竞争力所处的地位及影响因素,提出了进行城市旅游竞争力研究的一种分析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目的地 旅游竞争力 肇庆市
下载PDF
珠江三角洲城市旅游竞争力空间结构体系初探 被引量:92
2
作者 黄耀丽 李凡 +1 位作者 郑坚强 李飞 《地理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730-740,共11页
区域城市间旅游竞争力空间结构体系是一个由不同等级、不同空间区位、不同旅游发展阶段的城市通过旅游资源、旅游交通等生产力要素以及客流有机耦合而形成的。本文在深入分析旅游竞争力含义及其空间结构的基础上,采用城市旅游竞争力的... 区域城市间旅游竞争力空间结构体系是一个由不同等级、不同空间区位、不同旅游发展阶段的城市通过旅游资源、旅游交通等生产力要素以及客流有机耦合而形成的。本文在深入分析旅游竞争力含义及其空间结构的基础上,采用城市旅游竞争力的多维评价和综合分析的方法,将珠江三角洲城市旅游目的地划分为不同的3个等级,并总结出珠江三角洲城市旅游竞争力具有以广深为轴线的“哑铃”型双极放射状空间形态模式,提出了凭借城市自身比较优势,承担不同层次旅游竞争与合作角色的空间组织模式,旨在通过研究梳理各城市旅游影响要素的优劣差异,认识区域内旅游竞争力的空间结构特征,为进一步探讨形成互利共赢的城市旅游竞争与合作机制奠定基础,促进珠江三角洲城市旅游经济的和谐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珠江三角洲 城市 旅游竞争力 空间结构体系
下载PDF
旅游目的地竞争力问题的一种解释 被引量:54
3
作者 郭舒 曹宁 《南开管理评论》 CSSCI 2004年第2期95-99,共5页
任何旅游目的地都面临着如何提供最好的社会福利并提高居民生活质量的决策。决策的选择要涉及复杂的经济、文化、社会、政治和环境方面的问题。近年来,由于认识到旅游产业潜在的、巨大的经济回报,越来越多的省份、城市将旅游产业作为地... 任何旅游目的地都面临着如何提供最好的社会福利并提高居民生活质量的决策。决策的选择要涉及复杂的经济、文化、社会、政治和环境方面的问题。近年来,由于认识到旅游产业潜在的、巨大的经济回报,越来越多的省份、城市将旅游产业作为地方新的经济增长点。我们注意到,旅游目的地(特别是大尺度的目的地)需要在地方居民生活质量提高和游客旅游体验满足之间找到平衡点。如果处理得当,旅游业可以成为扩大社会目标的巨大动力。许多地方正在为达成这个目标而谋求旅游目的地竞争力的提升。遗憾的是,没有一个完整的研究框架清晰地描述旅游目的地竞争力所涉及的方方面面的问题。在本研究中,作者运用区域竞争的有关理论考察了旅游竞争力与目的地发展之间的关系,分析了影响旅游目的地核心竞争力的六个关键性因素,并构建了描述它们之间关系的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目的地 社会福利 城市竞争力 比较优势 竞争优势 生活质量 旅游经济 旅游环境
下载PDF
城市群旅游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与测度方法探讨 被引量:75
4
作者 董锁成 李雪 +1 位作者 张广海 金贤锋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30-36,共7页
文章从城市群整体及其内部城市单体两个角度构建了旅游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具体包括旅游业发展动力、旅游业发展水平、旅游影响、旅游经济联系、不同城市区域旅游贡献度等5方面指标,并确定了旅游竞争力状态空间评价方法与系统动力学动... 文章从城市群整体及其内部城市单体两个角度构建了旅游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具体包括旅游业发展动力、旅游业发展水平、旅游影响、旅游经济联系、不同城市区域旅游贡献度等5方面指标,并确定了旅游竞争力状态空间评价方法与系统动力学动态测度方法,以期为城市群旅游竞争力评价及其变化趋势分析提供一定的研究方法与分析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群 旅游竞争力 评价指标体系 系统动力学
下载PDF
省域城市旅游竞争力测度与评价——以湖南省为例 被引量:69
5
作者 刘中艳 罗琼 《经济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86-192,共7页
从显示性指标和分析性指标两个角度构建了适合地级城市的旅游竞争力测度指标体系,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2011—2012年期间湖南省14个地级城市的旅游竞争力进行了测度与评价。研究表明,旅游竞争力在城市间的差异性较为明显且总体上并不理... 从显示性指标和分析性指标两个角度构建了适合地级城市的旅游竞争力测度指标体系,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2011—2012年期间湖南省14个地级城市的旅游竞争力进行了测度与评价。研究表明,旅游竞争力在城市间的差异性较为明显且总体上并不理想;旅游业的发展对旅游资源与区位条件的依赖性比较突出。进一步地,按照一定的评判标准将城市对象分为了4个等级并提出了提升旅游竞争力的相应对策。研究结果可为政府有关部门整合与优化旅游资源、改善城市管理决策提供借鉴与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竞争力 省域城市 灰色关联分析 变异系数法
原文传递
风景名胜区旅游竞争力的构成和来源 被引量:51
6
作者 黄远水 赵黎明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62-66,共5页
本文主要探讨了风景名胜区旅游竞争力的构成和来源。本文认为,风景名胜区的旅游竞争力,主要由风景名胜区的旅游市场占有能力、旅游创造利润能力和旅游可持续发展能力等3个方面的能力构成。风景名胜区旅游竞争力的来源可以从3个层次进行... 本文主要探讨了风景名胜区旅游竞争力的构成和来源。本文认为,风景名胜区的旅游竞争力,主要由风景名胜区的旅游市场占有能力、旅游创造利润能力和旅游可持续发展能力等3个方面的能力构成。风景名胜区旅游竞争力的来源可以从3个层次进行分析,分别是决定因素、支持因素和保障因素,其中决定因素主要由旅游资源、设施、服务、价格、形象、区位6方面因素组成;支持因素主要包括管理、资金、创新、人力资源、营销、技术和行业因素;保障因素主要包括自然环境、政府、区域经济和社区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名胜区 旅游竞争力 构成 来源
下载PDF
环渤海主要滨海城市旅游竞争力定量研究 被引量:57
7
作者 陈晓 李悦铮 《经济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58-162,共5页
环渤海区域滨海城市之间存在旅游竞争与合作的双面效应。定量评价滨海城市间旅游竞争力,比较其间旅游竞争力差异,对研究该区域内旅游竞合关系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文章选取该区6个滨海城市为例,在选取较多量化指标基础上,将指标体系分... 环渤海区域滨海城市之间存在旅游竞争与合作的双面效应。定量评价滨海城市间旅游竞争力,比较其间旅游竞争力差异,对研究该区域内旅游竞合关系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文章选取该区6个滨海城市为例,在选取较多量化指标基础上,将指标体系分解成三类要素。通过SPSS13.0软件进行因子分析,得到各类竞争力得分值,然后通过均方差计算各类方差贡献率作为权重从而得到总体综合评价值,深入比较分析各滨海城市之间旅游差异;同时分析区内旅游竞争演变趋势,据此提出区域旅游应积极采取整合政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渤海 滨海城市 旅游竞争力 定量
下载PDF
中国31省市旅游竞争力时空演变分析 被引量:61
8
作者 傅云新 胡兵 王烨 《经济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44-149,共6页
以全国31省市为研究对象,从旅游竞争现实力和旅游竞争潜力两方面构建了一个包括2个子系统、5大要素和21个基本变量的多层次、多指标旅游竞争力综合测评体系,采用因子分析法分析和比较了全国31省市旅游竞争力的竞争态势,并动态分析了旅... 以全国31省市为研究对象,从旅游竞争现实力和旅游竞争潜力两方面构建了一个包括2个子系统、5大要素和21个基本变量的多层次、多指标旅游竞争力综合测评体系,采用因子分析法分析和比较了全国31省市旅游竞争力的竞争态势,并动态分析了旅游竞争力的时空演变特征。研究表明:不同省市旅游竞争力水平存在显著的梯度差异,不同时期各省市旅游竞争力也呈现出变化特征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竞争力 因子分析 时空演变 指标体系
原文传递
中国省域旅游业竞争力综合定量评价 被引量:55
9
作者 王娟 《人文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78-82,共5页
旅游业竞争力是包括现实竞争力、潜在竞争力、支持竞争力在内的综合概念。本文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省域旅游业发展实际,构建出省域旅游业竞争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计算出省域旅游业竞争力分值,进而结合聚类分... 旅游业竞争力是包括现实竞争力、潜在竞争力、支持竞争力在内的综合概念。本文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省域旅游业发展实际,构建出省域旅游业竞争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计算出省域旅游业竞争力分值,进而结合聚类分析,探讨了我国省域旅游业竞争力的类型,客观分析了各省、市、区旅游业竞争优势与劣势,并就提升省域旅游业竞争力进行了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省域 旅游业竞争力 定量综合评价
下载PDF
在区域一体化进程中受益——提升上海都市旅游竞争力的战略思考 被引量:28
10
作者 汪宇明 全伟 +1 位作者 胡燕雯 张朋 《人文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31-33,共3页
20多年来 ,上海都市旅游发展非常迅速。旅游基础设施和配套功能不断增强 ;旅游景点日渐完善 ,新建筑景观不断涌现 ;旅游产业成为上海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面临加入WTO、APEC行动的深入、中国 -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构、西部大开发、以... 20多年来 ,上海都市旅游发展非常迅速。旅游基础设施和配套功能不断增强 ;旅游景点日渐完善 ,新建筑景观不断涌现 ;旅游产业成为上海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面临加入WTO、APEC行动的深入、中国 -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构、西部大开发、以及中国国际地位日益增强的新机遇 ,上海要确保都市旅游的战略高地强势 ,加强与长江三角洲地区的旅游一体化行动 ,主动参与亚太和全球旅游一体化进程 ,在区域一体化进程中受益 ,进一步提升都市旅游竞争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都市旅游 区域一体化 旅游竞争力 上海
下载PDF
环太湖城市旅游竞争力与区域旅游合作研究 被引量:54
11
作者 李松柏 《经济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80-186,共7页
首先,从旅游业绩、旅游资源、旅游支撑3个方面选取了28个指标,采用因子分析法,对环太湖4个城市的旅游分项竞争力和旅游综合竞争力进行评价。结果显示,苏州市旅游综合竞争力最强,无锡次之,常州位居第三,湖州居于末位。接着,对环太湖区域... 首先,从旅游业绩、旅游资源、旅游支撑3个方面选取了28个指标,采用因子分析法,对环太湖4个城市的旅游分项竞争力和旅游综合竞争力进行评价。结果显示,苏州市旅游综合竞争力最强,无锡次之,常州位居第三,湖州居于末位。接着,对环太湖区域旅游合作进行SWOT分析,结果表明,环太湖区域旅游合作具有旅游资源、产业基础、经济实力、区位、交通等多方面的优势,并且可以借助国内外旅游市场需求旺盛、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加速的机遇,采取增长型发展战略。研究认为,环太湖各市应加强合作,发挥政府引导作用,加强环境保护,加快旅游产品开发和创新,统一营销,强化环太湖旅游品牌形象,共同开拓国内外旅游市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竞争力 区域旅游合作 环太湖地区
原文传递
滨海城市旅游竞争力评价研究 被引量:47
12
作者 岳川江 吴章文 +1 位作者 郑天翔 易小力 《自然资源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795-801,共7页
文章选取旅游资源综合竞争力、旅游发展竞争力、旅游环境竞争力三大指标体系,采用AHP层次分析法和TOPSIS求逼近理想解方法,对大连、青岛、宁波、厦门、深圳5个副省级城市的城市旅游竞争力进行横向测度研究,以反映它们之间的潜力、活力... 文章选取旅游资源综合竞争力、旅游发展竞争力、旅游环境竞争力三大指标体系,采用AHP层次分析法和TOPSIS求逼近理想解方法,对大连、青岛、宁波、厦门、深圳5个副省级城市的城市旅游竞争力进行横向测度研究,以反映它们之间的潜力、活力和约束力。总体上,深圳的城市旅游总体综合竞争力最强,大连次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滨海城市 旅游竞争力 测度研究
原文传递
省域旅游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及应用 被引量:44
13
作者 刘宇峰 孙虎 +1 位作者 李娜 原志华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93-97,共5页
旅游业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产业,其旅游竞争力受多个因素影响,也包含多个层面。文章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和旅游发展评价指标分析的基础上,从竞争环境支持力、资源产品吸引力和市场影响力三方面构建了一个省域旅游竞争力的综合评价指标体... 旅游业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产业,其旅游竞争力受多个因素影响,也包含多个层面。文章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和旅游发展评价指标分析的基础上,从竞争环境支持力、资源产品吸引力和市场影响力三方面构建了一个省域旅游竞争力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我国大陆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旅游竞争力水平进行了实证研究,客观分析了各地区旅游业竞争的优势和劣势,为各省全面提升旅游竞争力提供了决策参考和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竞争力 指标体系 主成分分析法 省域
下载PDF
中国省区旅游竞争力的测度与评价 被引量:37
14
作者 王凯 韩贵锋 《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EI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06-111,共6页
近年来,我国旅游业在得到迅猛发展的同时,地区之间竞争也日趋激烈.针对当前省际区域旅游竞争力评价研究的不足,从大区域、大旅游的角度出发,建构了区域旅游竞争力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应用现代多元统计方法,对我国各省区的旅游竞争力... 近年来,我国旅游业在得到迅猛发展的同时,地区之间竞争也日趋激烈.针对当前省际区域旅游竞争力评价研究的不足,从大区域、大旅游的角度出发,建构了区域旅游竞争力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应用现代多元统计方法,对我国各省区的旅游竞争力水平及其构成要素进行了测度与评价,揭示出我国旅游竞争力水平的空间分异特点,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区域旅游竞争力培植和提升以及空间差异调控的基本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竞争力 指标体系 省区 空间分异
下载PDF
区域旅游业态理论研究 被引量:41
15
作者 邹再进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00-104,共5页
源于流通产业的业态概念应用于旅游业,是旅游产业竞争加剧的结果。旅游业态是一个复合性、动态性和特色性的概念,它实际上是对旅游行(企)业的组织形式、经营方式、经营特色和经济效率等的一种综合描述,包含业种、业状和业势三大内容。当... 源于流通产业的业态概念应用于旅游业,是旅游产业竞争加剧的结果。旅游业态是一个复合性、动态性和特色性的概念,它实际上是对旅游行(企)业的组织形式、经营方式、经营特色和经济效率等的一种综合描述,包含业种、业状和业势三大内容。当前,业态竞争已成为区域旅游竞争的新领域,旅游区域在运用业态竞争工具的过程中,应采取"创新业态发展思路、优化业态发展结构、提升业态发展素质、打造业态发展品牌、突出业态发展特色、营造业态发展环境和提高业态竞争力"的方针和相应策略,以实现"行业构成多元化,行业结构合理化和高度化;产业素质一流,核心竞争力突出;特色鲜明,品牌效应显著"三大区域旅游业态良性发展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竞争力 旅游业态 区域旅游 流通产业
下载PDF
全球贫困国家旅游竞争力与经济发展的耦合协调度及时空变化 被引量:44
16
作者 刘丹丽 汪侠 +2 位作者 吴小根 何静 段志勇 《地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381-1391,共11页
基于联合国多维贫困指数、世界经济论坛旅游竞争力报告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提供的贫困国家经济数据,构建了旅游竞争力与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通过信息熵值法确定指标权重,再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测度2008-2017年间贫困国家旅游竞争力与经... 基于联合国多维贫困指数、世界经济论坛旅游竞争力报告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提供的贫困国家经济数据,构建了旅游竞争力与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通过信息熵值法确定指标权重,再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测度2008-2017年间贫困国家旅游竞争力与经济发展之间的耦合协调度,研究其时空演变规律及成因机制。研究发现:(1)贫困国家旅游竞争力与经济发展的的耦合协调现状不容乐观,基本都处于失调或接近失调状态,但从时间发展来看,有向协调方向缓慢发展的趋势,且耦合协调度的区域差异正在缓慢缩小;(2)从耦合协调类型上看,大部分贫困国家为经济滞后型,其余为旅游—经济同步型,尚无旅游滞后型;(3)贫困国家旅游竞争力与经济发展的耦合协调度等级分布呈现较明显的空间集聚特征,非洲地区耦合协调度等级相对最低,南美洲及加勒比地区耦合协调状态相对较好,东南亚地区则呈现局部异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竞争力 经济发展 耦合性分析 时空变化 贫困国家
原文传递
环渤海城市旅游竞争力差异及整合 被引量:37
17
作者 陈晓 李悦铮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05-108,共4页
以环渤海区域6个滨海城市为例,将评价指标体系分解为旅游现状、旅游基础环境、旅游潜力3类。运用因子分析法,计算各类竞争力得分值,然后加权各类方差贡献率计算各城市旅游竞争力综合评价值。通过比较各滨海城市旅游竞争力差异,建议从旅... 以环渤海区域6个滨海城市为例,将评价指标体系分解为旅游现状、旅游基础环境、旅游潜力3类。运用因子分析法,计算各类竞争力得分值,然后加权各类方差贡献率计算各城市旅游竞争力综合评价值。通过比较各滨海城市旅游竞争力差异,建议从旅游资源、旅游产品、旅游市场、旅游空间及旅游管理等方面采取整合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滨海城市 旅游竞争力 整合 环渤海
下载PDF
旅游竞争力评价范式:反思与启示 被引量:39
18
作者 龙江智 《旅游科学》 CSSCI 2010年第2期26-39,共14页
旅游竞争力研究已经成为旅游学术界的一个热点。然而,国内外关于旅游竞争力的评价,基本上是沿用波特的国家竞争力评价范式,相互之间的差异无外乎"指标选择"或"权重配置"两个方面。本文在回顾文献的基础上,从理论和... 旅游竞争力研究已经成为旅游学术界的一个热点。然而,国内外关于旅游竞争力的评价,基本上是沿用波特的国家竞争力评价范式,相互之间的差异无外乎"指标选择"或"权重配置"两个方面。本文在回顾文献的基础上,从理论和实证两个角度对当前的旅游竞争力评价范式进行了反思。从理论分析来看,当前旅游竞争力评价范式的假设前提并不成立,对指标的选取也值得商榷;从实证角度来看,其所建构的模型难以解释诸多旅游地的发展。本文认为旅游竞争力的大小绝不等同于各个竞争要素"绝对数值"的简单求和,而是隐含在由旅游体验所决定的需求结构、竞争要素之间的结构性构造以及不同竞争目的地的"相对地位"之中。简言之,旅游竞争力的大小,从需求来看,取决于需求结构及其变化;从供给上看,取决于竞争要素的相对地位及其结构所决定的旅游地的相对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竞争力 范式 相对优势 需求结构 结构效应
下载PDF
省域旅游竞争力的空间格局与形成机理研究 被引量:40
19
作者 马晓龙 曹杏娟 《旅游科学》 CSSCI 2013年第2期14-23,共10页
本文在系统梳理旅游目的地竞争力研究主要成果的基础上,通过搭建省域旅游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多指标综合评价的主成分分析法,以省域为研究单元,对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旅游竞争力水平进行定量评价。结果显示:规模实效因子、企业活... 本文在系统梳理旅游目的地竞争力研究主要成果的基础上,通过搭建省域旅游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多指标综合评价的主成分分析法,以省域为研究单元,对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旅游竞争力水平进行定量评价。结果显示:规模实效因子、企业活力因子、经营绩效因子和消费支撑因子是影响我国省域旅游竞争力总体水平的主要因子,4项指标对我国省域旅游竞争力的累积贡献值已经超过80%;从空间结构上看,我国各省市自治区之间旅游竞争力总体水平之间存在较大差距,东中西部地区各省份的旅游竞争力之间存在显著的梯度递减格局,东部地区省份的旅游竞争力水平领先于中西部地区,但一些省份也表现出一定的变异特征。从旅游的综合性和系统性角度出发,研究认为区域旅游竞争力的提高是一项系统工程,区域旅游产业的效益更多地来自于全方位和全要素的产业发展,而这些要素既涵盖旅游系统内部的各项要素,又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整体水平密切相关,因此,增强区域旅游竞争力必须强调各项要素的均衡、协调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竞争力 主成分分析 空间格局 形成机理
下载PDF
基于WTTC数据库的旅游竞争力测度与分析 被引量:26
20
作者 史春云 张捷 +2 位作者 朱传耿 周章 杨旸 《经济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326-330,共5页
利用2004年世界旅行与旅游委员会竞争力指示器所提供的207个国家,包括价格、开放性、技术、基础设施、人文旅游、社会、环境和人力资源8项指标的数据,计算各个国家的综合竞争力指数,进一步分析国际旅游竞争力的基本格局,并对我国在国际... 利用2004年世界旅行与旅游委员会竞争力指示器所提供的207个国家,包括价格、开放性、技术、基础设施、人文旅游、社会、环境和人力资源8项指标的数据,计算各个国家的综合竞争力指数,进一步分析国际旅游竞争力的基本格局,并对我国在国际旅游竞争格局中的地位、主要优势与劣势进行深入剖析。运用SPSS统计软件中的主成分分析方法,首先对旅游竞争力进行了定量化的研究,研究揭示社会、人力资源和技术指标对旅游竞争力具有最高的贡献率,同时设施和环境指标的贡献率最低,并通过计算得出各国综合旅游竞争力的排名;然后运用聚类与判别分析方法,将数据完整的全球54个国家分成四类,结果显示第一、二类全部是发展中国家,第三、四类包括了所有的发达国家,经过判别分析有98.1%的国家分类是正确的;通过比较研究发现我国旅游发展中的竞争优势体现在价格竞争力,而人文旅游和设施则是目前最主要的劣势。最后对研究中尚存在的不足和今后的改进方向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竞争力 测度 WTTC数据库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