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土壤中总石油烃污染(TPH)的微生物降解与修复研究进展 被引量:40
1
作者 马强 林爱军 +3 位作者 马薇 CHOI Derek SHIM Hojae 朱永官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1期1-8,共8页
微生物降解和修复是处理土壤中总石油烃(TPH)污染最简单、有效的方法之一.论文阐述了土壤TPH污染的产生、危害以及物理、化学、生物等修复方法的各自特点,其中重点介绍了微生物修复方法,论述了土壤中TPH在微生物表面的吸附、转运,在微... 微生物降解和修复是处理土壤中总石油烃(TPH)污染最简单、有效的方法之一.论文阐述了土壤TPH污染的产生、危害以及物理、化学、生物等修复方法的各自特点,其中重点介绍了微生物修复方法,论述了土壤中TPH在微生物表面的吸附、转运,在微生物体内的降解以及相关降解酶及基因;详细介绍了电子受体、温度、pH、营养元素等外界因素对微生物修复TPH污染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对土壤TPH污染的微生物修复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污染 总石油烃(tph) 微生物降解 微生物修复
下载PDF
石油污染土壤水改旱田后污染物组份及微生物群落结构变化 被引量:17
2
作者 任瑞霞 张颖 +3 位作者 李慧 王荣 徐慧 陈冠雄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107-1112,共6页
对沈抚灌区水改旱田不同年限土壤的石油污染物浓度及组分进行了分析,并采用变性梯度凝胶电泳和磷脂脂肪酸分析方法,分析了污染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1)石油污染土壤水改旱田后,年限越长,总多环芳烃在总石油烃中所占的比重... 对沈抚灌区水改旱田不同年限土壤的石油污染物浓度及组分进行了分析,并采用变性梯度凝胶电泳和磷脂脂肪酸分析方法,分析了污染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1)石油污染土壤水改旱田后,年限越长,总多环芳烃在总石油烃中所占的比重越大,高分子量多环芳烃在总多环芳烃中所占比重也越大;2)总磷脂脂肪酸量与总石油烃呈显著正相关,与总多环芳烃相关性不显著;3)两种方法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分析得出的结论一致,石油污染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主要与其相对地理位置有关,当污染物的浓度达到一定程度时,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会发生明显的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水灌溉 微生物多样性 磷脂脂肪酸 变性梯度凝胶电泳 总石油烃 多环芳烃
下载PDF
不同处理条件对石油污染土壤植物修复的影响 被引量:16
3
作者 唐景春 刘文杰 +3 位作者 徐婷婷 朱富珍 李景义 侯涛 《环境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3231-3236,共6页
针对石油烃植物修复过程中的主要影响因素,研究了不同植物种类、不同土壤调理剂和菌剂使用等不同条件对土壤中石油烃植物修复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种类的植物修复可使总石油烃的年降解率达到37.8%~73.98%,其中大豆和碱蓬具有较好... 针对石油烃植物修复过程中的主要影响因素,研究了不同植物种类、不同土壤调理剂和菌剂使用等不同条件对土壤中石油烃植物修复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种类的植物修复可使总石油烃的年降解率达到37.8%~73.98%,其中大豆和碱蓬具有较好的修复效果;3种不同土壤调理剂对石油烃污染土壤修复的效果为商业添加剂>牛粪>蛭石;先微生物修复后种植植物的处理要优于单独的微生物修复及微生物、植物修复同步进行的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总石油烃 土壤 植物修复 调理剂 微生物菌剂
原文传递
河北黄骅近岸石油污染对海洋生物体内石油烃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13
4
作者 崔毅 陈碧鹃 +1 位作者 宋云利 吴彰宽 《黄渤海海洋》 CSCD 2000年第3期66-71,共6页
对河北黄骅沿海 1 995年 2次调查所捕获的鱼、虾、贝类等 1 8种样品的测定结果表明 ,受测海洋生物均检出石油烃 ,双壳类生物体内石油烃含量高于甲壳类和鱼类。该海域海洋生物体内石油烃含量水平远低于国内外污染严重的水域。从分析结果... 对河北黄骅沿海 1 995年 2次调查所捕获的鱼、虾、贝类等 1 8种样品的测定结果表明 ,受测海洋生物均检出石油烃 ,双壳类生物体内石油烃含量高于甲壳类和鱼类。该海域海洋生物体内石油烃含量水平远低于国内外污染严重的水域。从分析结果看 ,该海域目前石油污染特点主要以慢性油污染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污染 石油烃 海洋生物 海洋污染 河北
下载PDF
类芬顿氧化法处理TPH污染土壤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8
5
作者 江闯 赵宁华 +2 位作者 魏宏斌 陈辉洋 邹平 《中国给水排水》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97-99,共3页
研究了类芬顿氧化法处理总石油烃类(TPH)污染土壤的效果及可行性,考察了双氧水和催化剂投加量、反应时间、双氧水投加方式等对TPH去除效果的影响。结果显示,双氧水分批投加时对TPH的去除效果要优于一次性投加。在双氧水投量为1 mmol/g... 研究了类芬顿氧化法处理总石油烃类(TPH)污染土壤的效果及可行性,考察了双氧水和催化剂投加量、反应时间、双氧水投加方式等对TPH去除效果的影响。结果显示,双氧水分批投加时对TPH的去除效果要优于一次性投加。在双氧水投量为1 mmol/g、双氧水∶硫酸亚铁∶柠檬酸=100∶5∶1(物质的量之比)、反应时间为2 h的最佳条件下,双氧水一次性投加时对TPH的去除率为60.42%;双氧水分4次投加时,对TPH的去除率可达到90.73%。本研究结果表明类芬顿氧化法修复TPH污染土壤可行且高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受污染土壤 总石油烃类 类芬顿氧化法 羟基自由基
原文传递
化学氧化法修复TPH污染土壤的效果比较及工艺研究 被引量:7
6
作者 缪周伟 《环境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65-170,共6页
以TPH污染土壤为研究对象,研究了不同化学氧化体系对TPH污染土壤的修复效果及影响因素。研究表明:Fenton、类Fenton及碱活化过硫酸盐3个体系都对TPH污染土壤有较好的修复效果。柠檬酸的加入改善了Fenton体系的催化作用,类Fenton体系降... 以TPH污染土壤为研究对象,研究了不同化学氧化体系对TPH污染土壤的修复效果及影响因素。研究表明:Fenton、类Fenton及碱活化过硫酸盐3个体系都对TPH污染土壤有较好的修复效果。柠檬酸的加入改善了Fenton体系的催化作用,类Fenton体系降解效果最佳。TPH在类Fenton及碱活化过硫酸盐体系中的降解符合准一级反应动力学,提高H2O2、柠檬酸和过硫酸盐的浓度均有利于TPH的降解。强化混合、分次投加氧化剂及减小土壤粒径均可以提高TPH的降解效率,节约氧化剂用量。类Fenton体系中有效成分主要为·OH,碱活化过硫酸盐体系中除了·OH外,还存在SO4-·或O2-·等的作用,因此氧化剂利用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总石油烃(tph) 土壤修复 氧化 影响因素 机理
原文传递
In situ Remediation of Petroleum Contaminated Groundwater by Permeable Reactive Barrier with Hydrothermal Palygorskite as Medium 被引量:4
7
作者 ZHANG Sheng-yu ZHANG Yu-ling SU Xiao-si ZHANG Ying 《Chemical Research in Chinese Universities》 SCIE CAS CSCD 2013年第1期37-41,共5页
The permeable reactive barrier(PRB) has proven to be a costeffective technique to remediate the petro leum contaminated groundwater at a northeast field site in China. In this study, the geology, hydrogeology and co... The permeable reactive barrier(PRB) has proven to be a costeffective technique to remediate the petro leum contaminated groundwater at a northeast field site in China. In this study, the geology, hydrogeology and con tamination characterization of the field site were investigated and the natural hydrothermal palygorskite was chosen as a reactive medium. Furthermore, the adsorption of the total petroleum hydrocarbons(TPH) in the groundwater onto hydrothermal palygorskite and the adsorption kinetics were investigated.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removal rates of TPH, benzene, naphthalene and phenantharene could all reach up to 90% by hydrothermal palygorskite with a diameter of 0.25-2.00 mm that had been thermally pretreated at 140 ℃. The adsorption of TPH onto hydrothermal palygorskite after pretreatment followed a pseudosecondorder kinetic model and a Langmuir adsorption isotherm, suggesting that the theoretic adsorption capacity of hydrothermal palygorskite for adsorbate could be 4.2 g/g. Scan ning electron microscopy(SEM), infrared spectroscopy(IR), Xray diffraction(XRD) and Xray fluorescence spec troscopy(XRF) were carried out to analyze the adsorption mechanism. The results reveal that hydrothermal palygors kite is a fibrous silicate mineral enriched in Mg and A1 with large surface area and porosity. The dense cluster acicular and fibrous crystal of hydrothermal palygorskite, and its effect polar group OH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physical and chemical adsorption processes of it for contaminants. This study has demonstrated hydrothermal paly gorskite is a reliable reactive medium for in situ remediation of petroleum contaminated groundwater at field sit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troleum contaminated groundwater Hydrothermal palygorskite total petroleum hydrocarbontph ADSORPTION
原文传递
利用响应面法对L-2菌株降解石油烃进行优化 被引量:6
8
作者 孙烁 刘其友 +2 位作者 陈水泉 赵朝成 于文赫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5512-5518,共7页
从石油烃污染土壤中分离得到菌株L-2,对石油烃(TPH)的降解进行研究。通过16S rRNA鉴定L-2为肠杆菌属。采用基于Box-Behnken设计(BBD)的响应面方法 (RSM),考察温度、pH和TPH质量浓度3个自变量对TPH降解率的交互效应,建立二次回归方程预... 从石油烃污染土壤中分离得到菌株L-2,对石油烃(TPH)的降解进行研究。通过16S rRNA鉴定L-2为肠杆菌属。采用基于Box-Behnken设计(BBD)的响应面方法 (RSM),考察温度、pH和TPH质量浓度3个自变量对TPH降解率的交互效应,建立二次回归方程预测模型,确定3个实验因素的最佳组合,通过方差分析验证该二次模型的有效性。确定系数R2=0.9943,表明二次模型与实验数据吻合较好。响应面优化得到最佳降解条件:温度为30℃,pH为7.13和TPH质量浓度为3.93g/L,TPH降解率为87.79%。结果表明,温度对TPH降解速率的影响(P<0.0001)较其他两个参数更显著。GC/MS结果表明菌株L-2可降解十六烷(C16)至二十五烷(C25)范围内的TPH组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杆菌属 生物修复 石油烃 优化 气相色谱/质谱
下载PDF
双效工程菌BBb对炼化油泥中总石油烃的降解特性 被引量:5
9
作者 张小梅 孔萌 +3 位作者 邢献杰 姜巧 彭明国 张文艺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2255-2264,共10页
从大庆油田的含油污泥中筛选出一株既分泌表面活性物质又能降解总石油烃(TPH)的菌株(命名为双效工程菌BBb),并将其应用于炼化油泥的降解试验,考察了pH、盐度和接菌量对菌株降解TPH的影响。通过生理生化特性、扫描电镜表征和16S rDNA鉴定... 从大庆油田的含油污泥中筛选出一株既分泌表面活性物质又能降解总石油烃(TPH)的菌株(命名为双效工程菌BBb),并将其应用于炼化油泥的降解试验,考察了pH、盐度和接菌量对菌株降解TPH的影响。通过生理生化特性、扫描电镜表征和16S rDNA鉴定,确认菌株BBb呈卵圆形,为革兰氏阳性菌,属于芽孢杆菌。当pH=5、盐度为1.66%、接菌量为3%时,菌株对TPH的降解效果最佳,TPH含量由193.00 g·kg^(−1)被降解至49.18 g·kg^(−1),降解率为74.52%,降解速率为0.0959 d^(−1);BBb菌降解TPH遵循准一级动力学方程Ct=193e−0.0959t;在BBb菌降解炼化油泥过程中,菌株BBb分泌表面活性物质(LAS)浓度由初始的0 mg·L^(−1)增加至6.86 mg·L^(−1),油泥中的TPH被同步降解了143.82 g·kg^(−1)、降解率提高了67.52%,表明BBb分泌的表面活性物质提升了对炼化油泥的破乳,促进了对TPH的摄取,提高了对TPH的降解。在温度30—35℃、pH=5、盐度1.66%、接菌量3%、发酵15 d的试验条件下,BBb菌对C10—C14、C16—C28、C30—C40的平均降解率分别为38%、66%、27%;初步推测TPH分子被BBb菌摄取、吸收,部分高碳链烷烃被BBb分解为较低碳链烷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效工程菌(BBb) 总石油烃(tph) 16S rDNA 表面活性物质
下载PDF
波浪作用下沉积物中总石油烃的迁移释放规律
10
作者 卢芳 王卉 +1 位作者 贾永刚 刘文全 《海洋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375-384,共10页
海底石油管线泄漏可能导致海床内部形成高浓度石油污染。在波浪作用下,海床沉积物易发生再悬浮甚至液化失稳现象,进而导致海床内部石油类污染物通过多种途径向水体再次释放并在土体内部发生迁移,造成更大范围的石油扩散。本研究以总石油... 海底石油管线泄漏可能导致海床内部形成高浓度石油污染。在波浪作用下,海床沉积物易发生再悬浮甚至液化失稳现象,进而导致海床内部石油类污染物通过多种途径向水体再次释放并在土体内部发生迁移,造成更大范围的石油扩散。本研究以总石油烃(Total Petroleum Hydrocarbon,TPH)设为代表性污染物,将污染泥浆以椭球状埋设在沉积物内部,采用波浪水槽试验研究不同强度波浪作用下TPH向上覆水体的释放规律及在沉积物内部的迁移规律。结果表明,在沉积物静置固结阶段前期,TPH随孔隙水由沉积物向上覆水体迁移释放,固结阶段前期TPH向上覆水体的释放量高于后期。在波浪作用未引起沉积物液化阶段,波浪促进石油类污染物向水体释放的作用较弱,由于悬浮泥沙对石油类污染物的吸附作用,水体中石油类污染物的浓度略低于静置固结阶段。在波浪作用引起沉积物液化阶段,随着悬浮泥沙浓度升高,TPH向上覆水体释放量加大;TPH在沉积物内部垂向迁移及平面扩散迁移距离加大,平面迁移距离大于垂向迁移距离,垂向扩散深度与液化深度基本一致,污染土体体积占比约为土体未液化时的3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浪 沉积物液化 总石油烃(tph) 迁移释放
下载PDF
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与功能对铬与总石油烃复合污染的响应机制研究
11
作者 王兵 李倩 +7 位作者 李灿 万斯 欧阳坤 陈佳利 邓嫔 游萍 周睿 袁翠玉 《有色金属(矿山部分)》 2023年第4期161-171,共11页
铬与总石油烃的复合污染对土壤微生物生态系统的影响研究鲜有报导。采用HiSeq高通量测序、LEfSe、Tax4Fun、关联网络等方法探究了不同污染程度铬(Cr)与总石油烃(TPH)复合污染土壤中微生物群落结构与功能特征。结果表明,Cr与TPH均会对土... 铬与总石油烃的复合污染对土壤微生物生态系统的影响研究鲜有报导。采用HiSeq高通量测序、LEfSe、Tax4Fun、关联网络等方法探究了不同污染程度铬(Cr)与总石油烃(TPH)复合污染土壤中微生物群落结构与功能特征。结果表明,Cr与TPH均会对土壤菌群结构与功能产生较大影响,二者均降低了菌群alpha多样性。重度Cr与中度TPH复合污染土壤中拟杆菌门和厚壁菌门得以富集,而TPH重度污染提升了群落中变形菌门的含量。重度Cr与中度TPH复合污染土壤中微生物群落功能中更多地富集了核酸损伤修复层面的功能网络,而单独的重度TPH污染更多的是改变土壤菌群的碳源能量的代谢方式。通过关联分析发现Parvibaculum和Rhodoferax可作为TPH污染修复候选菌,Lactobacillus和Sulfurifustis可作为铬污染修复候选菌;暂未发现同时修复Cr与TPH复合污染的修复候选菌。本文从微生态角度为筛选生物修复菌种提供了新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污染土壤 总石油烃(tph) 铬(Cr) 高通量测序 群落结构 群落功能 修复候选菌 微生态
下载PDF
城市加油站场地典型有机污染物空间分布特征 被引量:3
12
作者 郝丽虹 刘桂青 +1 位作者 张世晨 苗宇萍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2175-2184,共10页
为了解城市加油站场地典型有机污染物的空间分布特征,对山西省研究区内面积约3629 m2某加油站土壤、地下水中总石油烃(TPH)、单环芳烃(苯、二甲苯)、酚类添加剂甲基叔丁基醚(MTBE)的浓度分布与迁移规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土壤中总石油... 为了解城市加油站场地典型有机污染物的空间分布特征,对山西省研究区内面积约3629 m2某加油站土壤、地下水中总石油烃(TPH)、单环芳烃(苯、二甲苯)、酚类添加剂甲基叔丁基醚(MTBE)的浓度分布与迁移规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土壤中总石油烃与甲基叔丁基醚多分布于油罐区,在表层0.0—0.5 m深度范围内总石油烃污染物浓度分布情况表现为油罐区>输油管线区>加油岛;苯、二甲苯污染物主要集中在土壤2.0—5.0 m深度范围内,分布表现为输油管线区>油罐区>加油岛;甲基叔丁基醚污染物浓度主要积累在土壤4.0—6.0 m深度范围内,且油罐区>输油管线区;污染物主要来源于油品运输及油罐和加油机油品的跑冒漏滴;加油站土壤总石油烃以小于C16的链状烷烃为主,总石油烃垂向的迁移扩散能力表现为大于C16的长链石油烃<小于C16的链状烷烃。场地地下水中总石油烃、苯、二甲苯、甲基叔丁基醚均普遍超标。该研究创新监测分析手段,可更准确地了解城市加油站场地典型有机污染物的空间分布与迁移规律,从而可为城市加油站场地的选址及周边环境敏感点的影响评价、加油站场地调查评估、修复治理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加油站 有机污染物 总石油烃(tph) 单环芳烃(苯、二甲苯) 甲基叔丁基醚(MTBE) 空间分布特征
下载PDF
一种快速测定土壤中总石油烃的方法 被引量:3
13
作者 许龙 王佳 +4 位作者 柳玲 杨峰 高晓庆 文永 李超翔 《四川环境》 2018年第6期108-111,共4页
以土壤中总石油烃为研究对象,建立了基于Agilent Intuvo 9000气相色谱仪测定土壤中总石油烃的分析方法。实验条件下通过标准曲线线性,方法检出限、精密度、准确度及实际土壤样品的测定结果评价本方法的分析效果。结果表明:使用Agilent I... 以土壤中总石油烃为研究对象,建立了基于Agilent Intuvo 9000气相色谱仪测定土壤中总石油烃的分析方法。实验条件下通过标准曲线线性,方法检出限、精密度、准确度及实际土壤样品的测定结果评价本方法的分析效果。结果表明:使用Agilent Intuvo 9000气相色谱仪测定土壤中总石油烃时,标准曲线线性良好,相关系数为0. 999 9、方法检出限为2. 70 mg/kg、相对标准偏差为1. 4%~3. 1%、标准土壤样品的测定结果合格、实际样品加标回收效果良好,加标回收率为71%~138%。与传统气相色谱仪相比,利用Agilent Intuvo 9000气相色谱仪测定土壤中总石油烃的方法是一种效率高、稳定性好、抗污染能力强的新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总石油烃 土壤 气相色谱
下载PDF
吴淞口近岸沉积物中油类污染物分布特征 被引量:3
14
作者 刘晓艳 钟成林 +6 位作者 王珍珍 张新颖 王君 蔡倩 陈艳 朱树超 余兴露 《上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592-596,共5页
吴淞口附近码头众多,溢油导致岸边沉积物遭受污染.从平面和纵向上研究吴淞口近岸沉积物中油类污染物的含量、组成及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吴淞口近岸沉积物中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油类污染,总石油烃(total petroleumhydrocarbon,TPH)质量比为8... 吴淞口附近码头众多,溢油导致岸边沉积物遭受污染.从平面和纵向上研究吴淞口近岸沉积物中油类污染物的含量、组成及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吴淞口近岸沉积物中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油类污染,总石油烃(total petroleumhydrocarbon,TPH)质量比为8~1166 mg/kg;沉积物中油类污染物的链烃碳数为C_(16)~C_(33),且主要分布在C_(25)~C_(32)范围内,其中主峰碳数为C_(31),链烃污染物具有明显的奇偶优势特征.研究显示,吴淞口近岸沉积物油类污染严重,且非均质性强,溢油来源主要为陆相石油及其制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吴淞口 沉积物 总石油烃
下载PDF
石油开采土壤石油烃与有机碳关系模型的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李鱼 杜显元 +2 位作者 邹乔 李晓丽 李兴春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2年第6期3308-3309,3323,共3页
[目的]研究某石油开采场地土壤石油烃(TPH)浓度和总有机碳(TOC)含量的相互关系。[方法]比较不同的回归模型,建立可以用于模拟土壤TPH浓度和TOC含量的线性拟合模型和对数拟合模型。[结果]线性拟合模型和对数拟合模型的决定系数(R2)分别为... [目的]研究某石油开采场地土壤石油烃(TPH)浓度和总有机碳(TOC)含量的相互关系。[方法]比较不同的回归模型,建立可以用于模拟土壤TPH浓度和TOC含量的线性拟合模型和对数拟合模型。[结果]线性拟合模型和对数拟合模型的决定系数(R2)分别为0.715和0.874;14组验证数据的预测值相对平均偏差分别为9.2%和3.3%,预测模拟Nash-Suttcliffe效率系数(NSC)分别为0.957和0.959。[结论]该模拟研究可以为光谱技术、遥感技术在土壤石油烃含量监测方面的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开采 土壤 石油烃 总有机碳 模型
下载PDF
溢油污染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体内总石油烃含量及风险动态 被引量:2
16
作者 吴健 谭娟 +4 位作者 黄沈发 吴建强 沙晨燕 唐浩 王敏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381-387,共7页
以溢油污染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无齿螳臂相手蟹为对象,研究其体内TPH含量分布及动态变化,并开展健康风险评估,判断污染区域生态系统修复与恢复措施的有效性,从而为类似溢油事故的处理处置提供参考.分别在采取应急处置后、应急处置1 a后... 以溢油污染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无齿螳臂相手蟹为对象,研究其体内TPH含量分布及动态变化,并开展健康风险评估,判断污染区域生态系统修复与恢复措施的有效性,从而为类似溢油事故的处理处置提供参考.分别在采取应急处置后、应急处置1 a后和二次修复1 a后采集了沉积物和相关生物体样品,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和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得TPH含量.结果表明,二次修复1 a后生物体内脏和肌肉组织中TPH含量较应急处置1 a后呈显著下降趋势(p<0.05),分别下降了64.28%~83.81%和27.44%~48.02%,生物体内脏组织中TPH含量明显高于肌肉组织,且二者呈现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二次修复1 a后生物体内脏和肌肉组织中TPH含量与应急处置后沉积物中TPH含量呈明显的线性关系(y=0.001x+4.3831,R2=0.9089;y=0.0004x+1.7744,R2=0.8705),表明溢油事故造成的沉积物污染是影响生物体内TPH累积的一个重要因素.同时,人体健康风险评估结果显示,应急处置1 a后和二次修复1 a后生物体体内的TPH暴露风险指数均处于可接受水平,采取二次修复后,暴露风险指数有明显下降趋势,较应急处置后下降了62.81%~82.31%.研究结果表明应急和修复措施均取得了一定效果,可为今后类似事故处理处置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溢油 大型底栖动物 总石油烃 动态 健康风险
原文传递
火山渣净化石油类污染地下水过程中与水化学因子的响应关系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钱红 张玉玲 +3 位作者 刘金宇 刘明遥 高侃 李乐萌 《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060-1064,共5页
采用生态安全型火山渣净化石油类污染地下水,考察该过程中与水化学因子(Fe^2+,Fe^3+,Mn^2+,SO4^2-,NH4^+,Ca^2+,Mg^2+,NO3^-,NO2^-等)间的响应关系.结果表明:在火山渣吸附水体总石油烃(TPH)过程中,与Mn^2+,SO4^2-,Ca^2+,N... 采用生态安全型火山渣净化石油类污染地下水,考察该过程中与水化学因子(Fe^2+,Fe^3+,Mn^2+,SO4^2-,NH4^+,Ca^2+,Mg^2+,NO3^-,NO2^-等)间的响应关系.结果表明:在火山渣吸附水体总石油烃(TPH)过程中,与Mn^2+,SO4^2-,Ca^2+,NH4^+的质量浓度无关,与Fe^2+,Fe^3+,Mg^2+,NO2^-的质量浓度呈负相关,与NO3^-的质量浓度呈正相关;对Ca^2+的去除率为42%-56%,对SO4^2-,Mg^2+,NH4^+的去除率为60%-80%,对Fe^2+,NO3^-的去除率大于80%,对Fe^3+,Mn^2+,NO2^-的去除率均大于9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 火山渣 总石油烃 化学因子 变化规律
下载PDF
长江下游江段石油烃污染的风险评估
18
作者 宋超 裘丽萍 +4 位作者 张聪 范立民 孟顺龙 胡庚东 陈家长 《中国农学通报》 2017年第19期74-79,共6页
为了对长江下游江段石油烃污染进行风险评估,笔者从长江下游江段5个采样点采集的15个水样和25个鱼样的检测数据表明,水体石油烃暴露水平范围是0.02~0.21 mg/L,平均值是0.08 mg/L。基于物种敏感度曲线分布方法(species sensitivity distr... 为了对长江下游江段石油烃污染进行风险评估,笔者从长江下游江段5个采样点采集的15个水样和25个鱼样的检测数据表明,水体石油烃暴露水平范围是0.02~0.21 mg/L,平均值是0.08 mg/L。基于物种敏感度曲线分布方法(species sensitivity distribution,SSD)的风险评估显示,5%的鱼类受到急性毒性影响的几率是0.72%,风险较低。捕获的鱼类内石油烃呈现不同程度的残留,范围是ND-30.07 mg/kg,均值为9.09 mg/kg。鱼体中石油烃残留量大部分没有超标,餐条的超标率为67%,食用长江下游江段捕获鱼类对人体健康风险较小。本研究风险评估可为保护长江渔业资源生态及水产品质量安全评估提供基础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下游 石油烃 水环境 鱼类 风险评估
下载PDF
一株产表面活性剂的高效烃降解菌的筛选 被引量:3
19
作者 马飞 潘科 +2 位作者 陶文 马莉莎 郭峰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学报》 2012年第1期22-25,共4页
以大庆油田污染土壤为对象,通过血平板、油平板、摇瓶发酵筛选出了1株高效烃降解菌M。原油摇瓶发酵实验表明原油的降解率为57%。该菌株能够产生大量的活性物质,经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表明其产生的生物活性物质为脂肽类化合物,该脂肽类生... 以大庆油田污染土壤为对象,通过血平板、油平板、摇瓶发酵筛选出了1株高效烃降解菌M。原油摇瓶发酵实验表明原油的降解率为57%。该菌株能够产生大量的活性物质,经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表明其产生的生物活性物质为脂肽类化合物,该脂肽类生物表面活性剂理化性质显示它能使发酵液的表面张力从56.1 mN/m(CK)降低为32.3mN/m。排油实验、油水乳化稳定性测定表明该菌产生的表面活性剂能具有较强的乳化原油的能力,展现了较大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烃降解菌 生物修复 烃降解率 生物表面活性剂
下载PDF
Effects of 5-Aminolevulinic Acid (ALA) on Zinnia hybrida Growth and Phytoremediation Effects in Oil-Contaminated Soil
20
作者 Takamitsu Kai Hiromi Ikeura +1 位作者 Ariaki Ayanokoji Masahiko Tamaki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Chemistry and Environment》 2020年第3期97-106,共10页
In this study, we compared plant height, weight, soil TPH concentration, and soil DHA level after 18 weeks of </span><i><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Zennia</span></i><s... In this study, we compared plant height, weight, soil TPH concentration, and soil DHA level after 18 weeks of </span><i><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Zennia</span></i><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 <i>hybrida</i> </span><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cultivation with four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of 5-Aminolevulinic acid (ALA)-based liquid fertilizer: 1500-fold, 5000-fold, and 8000-fold dilutions, along with a non-treatment control of diluted ALA. The plants of ALA-treated were significantly taller than the non-treatment control. The plants of ALA-treated plants were higher in shoot fresh weight, shoot dry weight, and root dry weight than the non-treatment control. The plot of ALA-based liquid fertilizer with the 5000-fold dilution was significantly highest in shoot fresh weight, shoot dry weight, and root dry weight. ALA-treated plants were lower in the soil Total Petroleum </span></span><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Hydrocarbon </span><span style="font-family:""><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TPH) concentration than the non-treatment control. The plot of ALA-based liquid fertilizer with the 5000-fold was significantly lowest in the TPH concentration. In addition, ALA-treated plants were </span><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higher in the soil dehydrogenase activity (DHA) than the non-treatment control. The plot of ALA-based liquid fertilizer with the 5000-fold was signifi</span><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cantly highest in the TPH concentration. This study indicated that ALA-applied zinnia-grown oil-contaminated soil is more effective than not. The remediation in oil-contaminated soil with ALA-based liquid fertilizer is more effective than the non-treatment control</span></span><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span><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furthermore, ALA application with 5000-fold dilution was most suitable in oil-contaminated soil among other plo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HYTOREMEDIATION ZINNIA 5-Aminolevulinic Acid Soil total petroleum hydrocarbon (tph) Concentration Soil Dehydrogenase Activity (DHA)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