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废弃核桃壳粉对模拟微污染水中总铁的静态吸附特性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鲁秀国 饶婷 钟璐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66-69,共4页
采用废弃核桃壳粉对总铁质量浓度约为3 mg/L的模拟微污染水进行了静态吸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采用产地为新疆、粒径为1.6~2.5 mm的废弃核桃壳粉1.0 g、水样初始pH为7.0、吸附时间为240 min时,总铁去除率可以达到92.69%。吸附后,水样... 采用废弃核桃壳粉对总铁质量浓度约为3 mg/L的模拟微污染水进行了静态吸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采用产地为新疆、粒径为1.6~2.5 mm的废弃核桃壳粉1.0 g、水样初始pH为7.0、吸附时间为240 min时,总铁去除率可以达到92.69%。吸附后,水样中总铁浓度满足《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规定的要求。随着体系温度的升高,废弃核桃壳粉对总铁吸附量增加。同时,对吸附等温线相关参数拟合后表明,Freundlich吸附等温方程能较好地反映吸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附 废弃核桃壳粉 模拟微污染水 总铁
下载PDF
不同CO_(2)压力下黄铁矿与煤制气耦合机制研究
2
作者 夏大平 廖佳佳 +4 位作者 王心义 李赛赛 顾朋涛 袁筱莹 简阔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01-106,134,共7页
目的为了研究不同CO_(2)压力下黄铁矿与煤制气的耦合机制,方法利用压力为1,3,5 MPa的高压罐进行煤和黄铁矿厌氧发酵产气试验。结果结果表明:(1)压力1 MPa时产气量较好,最终产气量为1.26 mmol/g;压力增加,罐中产气量减少,压力5 MPa时产... 目的为了研究不同CO_(2)压力下黄铁矿与煤制气的耦合机制,方法利用压力为1,3,5 MPa的高压罐进行煤和黄铁矿厌氧发酵产气试验。结果结果表明:(1)压力1 MPa时产气量较好,最终产气量为1.26 mmol/g;压力增加,罐中产气量减少,压力5 MPa时产气量仅0.02 mmol/g。(2)随着压力增加,水溶液中HCO-3质量浓度和氧化还原电位(Eh)逐渐上升,pH逐渐下降,5 MPa试验组反应末期pH最低,为4.02,1 MPa压力罐内总铁有消耗,波动较大;反应前期,3,5 MPa压力罐中总铁质量浓度持续增加,说明反应前期3,5 MPa压力下黄铁矿溶解量增加较多;(3)高压条件下,化学需氧量(chemical oxygen deman,COD)和短链脂肪酸浓度水平的显著减少反映了厌氧发酵程度的减弱和黄铁矿酸化程度的增强;(4)压力增加,功能菌种丰度和多样性降低,硫杆菌属逐渐处于优势地位,厌氧发酵过程基本停滞。结论适宜的CO_(2)压力条件可促进煤储层条件下的微生物生长代谢,同时添加黄铁矿发生氧化产生的铁离子,可促进菌群酶活,使煤生物产气反应顺利进行。研究结果可为原位条件富集营养液注入后的产气机制研究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_(2)压力 煤生物产气 黄铁矿 总铁 酸化程度
下载PDF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测定土壤中总Fe不确定度评定 被引量:5
3
作者 刘鑫业 李雪力 段倩 《中国果菜》 2020年第6期92-96,共5页
铁元素主要集中在叶绿体中,直接或间接参与叶绿体蛋白质的形成,土壤中的铁是其主要来源之一。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ICP-AES)常用于测定土壤中常量及微量元素,具有检测效率高、灵敏度高、精密度好、干扰少、操作方便等优点。为正... 铁元素主要集中在叶绿体中,直接或间接参与叶绿体蛋白质的形成,土壤中的铁是其主要来源之一。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ICP-AES)常用于测定土壤中常量及微量元素,具有检测效率高、灵敏度高、精密度好、干扰少、操作方便等优点。为正确评估土壤中的铁元素含量、预防植物缺铁症状的出现,本文以ICP-AES法测定土壤中总铁为例,对ICP-AES法测定土壤中总铁检测方法的不确定度进行评定,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度与质量控制依据;同时不确定度的评估也是国际检测实验室之间互认和通用准则接轨的基础,在测试条件和设备情况未作变化时,结果可直接应用到实际方法评价工作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 土壤 fe 不确定度评价
下载PDF
黄河三角洲不同土地利用类型总铁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4
作者 李雪 管博 +5 位作者 王艺霖 于君宝 杨继松 栗云召 张馨 马元庆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2376-2383,共8页
铁元素是植物生长所必需的营养元素之一,对维持湿地生态系统稳定和湿地生态功能发挥具有重要的作用。本研究以黄河三角洲地区8种不同土地利用类型、7种植被群落类型为对象,分析了土壤中总Fe含量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 铁元素是植物生长所必需的营养元素之一,对维持湿地生态系统稳定和湿地生态功能发挥具有重要的作用。本研究以黄河三角洲地区8种不同土地利用类型、7种植被群落类型为对象,分析了土壤中总Fe含量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黄河三角洲土壤总Fe含量均值为24.28 g·kg^(-1),其中,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中,工矿区总Fe含量最高,为27.29 g·kg^(-1),森林湿地和光滩中总Fe含量最低,分别为22.55、22.56 g·kg^(-1);不同植物群落中芦苇覆盖下的土壤总Fe含量最高,为27.30 g·kg^(-1)。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中的总Fe在0~10和10~20 cm深度的差异性显著(P<0.05);同一种土地利用类型在不同深度之间的差异性并不显著(P>0.05)。相关性分析表明,总Fe含量与有机质、总氮、铵态氮、碳酸氢根离子含量在每层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总Fe含量和分布还与成土母质、土壤类型、水文条件、氧化还原条件、人类活动等因素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三角洲 土地利用类型 fe 空间分布 植被类型
原文传递
邻菲啰啉直接光度法测定水中总铁 被引量:4
5
作者 徐立生 蔡裕丰 《干旱环境监测》 2009年第1期6-10,共5页
为了准确快速测定印染企业生产用水中的铁,探讨了Fe3+在水浴和室温25℃时的还原反应试验,发现在这2个条件下Fe3+均能被盐酸烃胺快速还原为Fe3+,进而提出了测定水中总铁的新方法——邻菲哕啉直接光度法。并对该方法的检出限、显色... 为了准确快速测定印染企业生产用水中的铁,探讨了Fe3+在水浴和室温25℃时的还原反应试验,发现在这2个条件下Fe3+均能被盐酸烃胺快速还原为Fe3+,进而提出了测定水中总铁的新方法——邻菲哕啉直接光度法。并对该方法的检出限、显色络合物的稳定性、干扰及消除、盐酸用量、校准曲线、精密度和准确度进行了试验。检出限为0.03mg/L,显色络合物显色15min可稳定6个月,精密度RSD〈4.32%,加标回收率为95.3%~103%。通过地下水、地表水、工业废水和铁标准样品的比对实验表明,邻菲哕啉直接光度法与邻菲啰啉光度法(标准法)的测定结果无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总铁 邻菲啰啉 直接光度法
下载PDF
锌冶炼中间废水中锌铁离子含量测定、去除及机理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刘欣悦 钟溢健 +2 位作者 张萍 解庆林 陈南春 《浙江化工》 CAS 2019年第8期47-51,共5页
由于广西的有色金属冶炼行业较为发达,而在冶炼过程中,中间废水的处理是矿业废水中较为重要的环节。本文针对锌冶炼厂中间生产废水中Zn^2+、Fe^2+和Fe^3+的分散特性,利用化学沉淀法去除该废水中的总铁离子,保留少量Zn2+,达到废水回用目... 由于广西的有色金属冶炼行业较为发达,而在冶炼过程中,中间废水的处理是矿业废水中较为重要的环节。本文针对锌冶炼厂中间生产废水中Zn^2+、Fe^2+和Fe^3+的分散特性,利用化学沉淀法去除该废水中的总铁离子,保留少量Zn2+,达到废水回用目的。实验结果表明,利用EDTA滴定法可以准确测得废水中Zn2+与总铁离子的浓度。通过H2O2充分氧化废水后调节废水混合溶液pH,可以有效去除溶液中Fe^2+和Fe^3+离子,铁离子的去除率达到99.9%,可有效实现锌冶炼生产中间废水的回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DTA滴定法 化学沉淀法 锌离子 总铁
下载PDF
X-射线荧光光谱法测量锰矿中的全锰、全铁、二氧化硅和磷 被引量:2
7
作者 程坚 《南钢科技与管理》 2010年第2期41-42,共2页
用X-射线荧光光谱法(XRF)[2-3]对锰矿中全锰、全铁、二氧化硅和磷元素进行分析,采用溴化锂做脱模剂,考虑到溴元素对锰的干扰,提出用溴元素来校正锰,取得了较好的分析效果。且该方法分析速度快,准确度高。
关键词 X-射线荧光光谱法 锰矿 全锰 全铁 二氧化硅
下载PDF
酸溶法与碱熔法测定铁矿石中全铁含量的试验方法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李凤英 杨志强 《首钢科技》 2009年第3期44-46,共3页
介绍了常规重铬酸钾容量法测定铁矿石中全铁含量的方法,及酸溶法和碱熔法对全铁含量测定结果的影响。
关键词 重铬酸钾 铁矿石 全铁
下载PDF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与1,10-二氮杂菲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总铁的比对试验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刘楚文 《云南冶金》 2007年第5期52-54,共3页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与1,10-二氮杂菲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铁具有精密度高、准确度好的特点。用两种方法测定的已知样为0.8 mg/L和1.0 mg/L,经比较1,10-二氮杂菲分光光度法比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精密度更高、准确度更好。
关键词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分光光度法 测定 总铁
下载PDF
附着微生物黄铁矾回流对不同温度酸性硫酸盐体系亚铁氧化及总铁沉淀的强化效果 被引量:8
10
作者 张莎莎 沈晨 +3 位作者 刘兰兰 崔春红 周立祥 刘奋武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513-520,共8页
氧化亚铁硫杆菌(A.ferrooxidans)生物氧化Fe2+与石灰中和相耦合是一种具有发展潜力的酸性矿山废水处理工艺.在Fe2+生物氧化段提高Fe2+氧化与总Fe沉淀效率是调控此类废水高效处理的关键步骤,且该阶段常伴有黄铁矾等次生铁矿物的合成.本... 氧化亚铁硫杆菌(A.ferrooxidans)生物氧化Fe2+与石灰中和相耦合是一种具有发展潜力的酸性矿山废水处理工艺.在Fe2+生物氧化段提高Fe2+氧化与总Fe沉淀效率是调控此类废水高效处理的关键步骤,且该阶段常伴有黄铁矾等次生铁矿物的合成.本研究通过摇瓶实验,在p H约2.50的K2SO4(8 mmol·L-1)-Fe SO4(160 mmol·L-1)-H2O酸性硫酸盐体系中按约3×105cells·m L-1的浓度接入A.ferrooxidans,在15℃和30℃两个温度水平下,探究附着微生物的黄钾铁矾回流对体系Fe2+生物氧化与总Fe沉淀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15℃条件下培养至144h,体系p H变化至2.40,Fe2+氧化率和总Fe沉淀率分别仅为46.7%和12.2%.当体系接入附着微生物黄钾铁矾10 g·L-1时,体系Fe2+在132h即可完全氧化.144 h时,体系p H降低至2.24,总铁沉淀率为25.3%.30℃条件下体系Fe2+在72 h完全氧化,p H变化至1.89,总Fe沉淀率为34.3%.当体系接入回流的黄钾铁矾10 g·L-1时,体系Fe2+完全氧化时间缩短至60 h,p H降低至1.85,总Fe沉淀率为37.3%.本研究不同处理体系所得次生铁矿物均为黄钾铁矾,附着微生物黄铁矾回流对15℃环境所得黄钾铁矾形貌影响不大,均为粘附紧密、表面光滑的晶体形貌.而30℃环境中,附着微生物黄铁矾回流却使得原本较为分散、晶型棱角明显的黄铁矾晶体结构变得紧密而光滑.本研究结果可为酸性矿山废水处理提供一定的参数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钾铁矾 酸性矿山废水 fe2+氧化率 fe沉淀率 矿物形貌
原文传递
Seven million-year iron geochemistry record from a thick eolian red clay-loess sequence in Chinese Loess Plateau and the implications for paleomonsoon evolution 被引量:9
11
作者 Shiling Yang Zhongli Ding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SCIE EI CAS 2001年第4期337-341,共5页
Recently, the Tertiary red clay sequence underlying Pleistocene loess has attracted much attention. The remarkable progress is the recognition that the Tertiary red clay sequence is also wind-blown in origin, thus pro... Recently, the Tertiary red clay sequence underlying Pleistocene loess has attracted much attention. The remarkable progress is the recognition that the Tertiary red clay sequence is also wind-blown in origin, thus providing a good opportunity to reconstruct long-term monsoon changes. In contrast to the loess deposits, the magnetic susceptibility and the pedogenic characteristics are almost independent of each other in the red clay, thus challenging the validity of the readily measurable magnetic susceptibility in describing the monsoon history recorded by the red clay. With the objective to address the long-term East Asia summer monsoon evolution, the free to total Fe2O3 ratios were calculated in a continuous eolian red clay-loess sequence at Lingtai, the Chinese Loess Plateau, which has a thickness of 305 m and a basal age of 7.0 Ma. The seven million-year Fe2O3 ratio record from the red clay-loess sequence indicates that (i) variations of the free to total Fe2O3 ratios of the loess can correlat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ed clay-loess SEQUENCE free to total fe2O3 ratios paleo-monsoon.
原文传递
碱度和全铁含量对新双渣法转炉炼钢脱磷渣物相的影响 被引量:6
12
作者 杨之俊 张润灏 +3 位作者 杨健 杨文魁 孙晗 高福彬 《炼钢》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5-21,共7页
新双渣法转炉炼钢工艺脱磷阶段的关键在于脱磷渣的控制。为了研究脱磷渣的碱度与全铁含量对渣中物相组成与占比的影响,进行了新双渣法转炉炼钢工业试验。通过控制辅料加入量得到碱度与全铁含量不同的4种脱磷渣样,并对其进行了物相检测... 新双渣法转炉炼钢工艺脱磷阶段的关键在于脱磷渣的控制。为了研究脱磷渣的碱度与全铁含量对渣中物相组成与占比的影响,进行了新双渣法转炉炼钢工业试验。通过控制辅料加入量得到碱度与全铁含量不同的4种脱磷渣样,并对其进行了物相检测与微观观察。结果表明,脱磷渣由富磷相与基质相组成,当渣中全铁含量较高时还存在富铁相。其中富磷相的P元素含量最高,富铁相中P含量最少。随着碱度的升高,富磷相在渣中的占比先增加后减少,渣中全铁含量越高渣中Fe_(t)O富铁相占比也越高。当富磷相占比为40%~50%,基质相占比为13%~35%,富铁相占比为23%~35%时,对于新双渣法转炉炼钢脱磷阶段的脱磷有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双渣法转炉炼钢 脱磷 渣物相 碱度 全铁含量
原文传递
邻菲啰啉分光光度法测定总铁方法的改进 被引量:3
13
作者 王春艳 万继红 +1 位作者 郭惠敏 张芳 《黑龙江环境通报》 2002年第1期73-74,共2页
本文对《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第3版 (下称第3版)中邻菲罗啉分光光度法测定总铁的方法提出两点改进意见。一是通过系列对比实验 ,确定缓冲溶液的加入量 。
关键词 邻菲Luo啉分光光度法 分光光度法 水质监测 水样浑浊 前处理 总铁测定
下载PDF
剑江干支流受煤矿矿坑水污染状况分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刘以礼 王开富 +2 位作者 胡长春 雷宇 石光明 《环保科技》 2012年第4期10-12,共3页
剑江及其几条支流受煤矿矿坑水污染已经持续多年,最主要的污染物是总铁。通过2001年与2012年2个年度同期河水中总铁含量监测结果对比,表明剑江干支流总体污染状况加重了,必须采取适宜且有实效的措施,例如自然曝气沉淀方法等进行治理。
关键词 煤矿矿坑水 污染 剑江干支流 变化 总铁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