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史前龟文化研究综论 被引量:7
1
作者 范方芳 张居中 《华夏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69-75,120,共8页
本文主要从史前龟甲器的用途、龟灵崇拜的内涵、龟卜文化三个方面对目前中国龟文化的研究现状进行梳理,在此基础上对中国龟文化今后的研究提出了一些看法。
关键词 龟文化 龟灵崇拜 龟卜 龟甲器
原文传递
从《龟策列传》看汉代的占卜观 被引量:2
2
作者 方坚伟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第4期67-74,共8页
《龟策列传》是《史记》中专门反映先秦两汉数术内容的篇章,体现了汉人对先秦至汉武帝时期占卜观念的理解。从《龟策列传》可以看出,汉人的占卜观念主要表现为延续先秦筮龟占卜方法,但龟卜渐趋衰落,而筮占更为盛行,且占卜思维抽象化和... 《龟策列传》是《史记》中专门反映先秦两汉数术内容的篇章,体现了汉人对先秦至汉武帝时期占卜观念的理解。从《龟策列传》可以看出,汉人的占卜观念主要表现为延续先秦筮龟占卜方法,但龟卜渐趋衰落,而筮占更为盛行,且占卜思维抽象化和象数结合的趋势更明显;此外,出现了龟卜与日占相融合,但相较而言,汉代更重视日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龟策列传》 占卜观 龟卜 筮占 日占
下载PDF
春秋时期龟卜的传播功能 被引量:1
3
作者 张卫中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70-76,共7页
在春秋时期 ,龟卜作为传达神灵意志的媒介被淡化了 ,而在贵族阶级的政治传播、人际交往中却频频发挥作用。在许多时候 ,它实际上是一种服务于人事的政治装饰品 ,与传统“礼”法相通。贵族阶级在信息传通中把它借用来作为文饰的幌子 ,以... 在春秋时期 ,龟卜作为传达神灵意志的媒介被淡化了 ,而在贵族阶级的政治传播、人际交往中却频频发挥作用。在许多时候 ,它实际上是一种服务于人事的政治装饰品 ,与传统“礼”法相通。贵族阶级在信息传通中把它借用来作为文饰的幌子 ,以增强传播的效果。卜官地位的衰落以及对自身职业的否定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秋时期 龟卜 传播 媒介
下载PDF
《易经·颐卦》考释
4
作者 臧守虎 《周易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42-49,共8页
本文在对《颐卦》“口实”、《易传》“养”之义考释和对殷周之人对龟卜的态度进行考察的基础上,对《颐卦》卦爻辞进行解释。认为《颐卦》“口实”当取借口、依据之义,经传“养”当训为“象”、“相”,卦辞“观颐,自求口实”是“观察人... 本文在对《颐卦》“口实”、《易传》“养”之义考释和对殷周之人对龟卜的态度进行考察的基础上,对《颐卦》卦爻辞进行解释。认为《颐卦》“口实”当取借口、依据之义,经传“养”当训为“象”、“相”,卦辞“观颐,自求口实”是“观察人的面部表情动作所传达的意见.为自己的行为寻找借口”之义,爻辞“朵颐”、“颠颐”、“拂经于丘颐”、“拂颐”、“拂经”、“虎视眈眈,其欲逐逐”等都是一些暗示人不同意见的面部表情语言、动作语言。全卦实际上反映了商周之际人们思想的转变以及在人意、龟卜结果之间取舍的矛盾复杂心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实 龟卜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