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8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海上风电场经VSC-HVDC并网的次同步振荡与抑制 被引量:33
1
作者 边晓燕 丁炀 +3 位作者 买坤 周歧斌 赵耀 唐陇军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7期25-33,共9页
基于电压源换流器的柔性直流(VSC-HVDC)输电技术已经成为远距离海上风电场接入系统的理想解决方案,由于海上风电机组采用大型风力涡轮机,导致轴系各质块的弹性系数相比传统内陆风电机组有所增大,当海上风电场经VSC-HVDC并网时,将引发两... 基于电压源换流器的柔性直流(VSC-HVDC)输电技术已经成为远距离海上风电场接入系统的理想解决方案,由于海上风电机组采用大型风力涡轮机,导致轴系各质块的弹性系数相比传统内陆风电机组有所增大,当海上风电场经VSC-HVDC并网时,将引发两种次同步振荡:风电机组轴系扭振、风电机组与VSC-HVDC换流器控制装置之间相互作用引发的次同步振荡。针对此问题,文中建立海上双馈风电场经VSC-HVDC并网的小信号模型,利用参与因子辨识出轴系扭振和装置间相互作用两种振荡模式以及与之相对应的强相关状态变量;在此基础上,通过特征值分析法绘制根轨迹曲线,进一步分析强相关状态变量参数变化对系统电气阻尼特性的影响;基于信号测试法提出了一种附加阻尼控制的双馈风电机组附加励磁阻尼控制器与柔性直流输电系统次同步阻尼控制器协同抑制措施,并通过DIgSILENT/PowerFactory仿真验证了协同抑制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直流输电 海上风电场 轴系扭振 参与因子 附加阻尼控制
下载PDF
曲轴扭转振动导致的内燃机噪声 被引量:12
2
作者 薛冬新 宋希庚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5期576-580,共5页
为了进一步探讨内燃机噪声与曲轴扭转振动的关系,在对活塞、曲柄、连杆机构的动力学分析和试验研究的基础上,探讨了曲轴扭转振动共振时,将导致部件的相互作用加剧,增大结构的噪声;还指出,当曲轴有扭转共振时,扭振减振器可有效地... 为了进一步探讨内燃机噪声与曲轴扭转振动的关系,在对活塞、曲柄、连杆机构的动力学分析和试验研究的基础上,探讨了曲轴扭转振动共振时,将导致部件的相互作用加剧,增大结构的噪声;还指出,当曲轴有扭转共振时,扭振减振器可有效地降低噪声;通过对发动机机体的动态设计,使机体有合理的振型和固有频率,以及优化活塞与缸套的配合是降低曲轴振动与机体辐射噪声的重要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燃机 扭转振动 噪声控制 曲轴
下载PDF
内燃机轴系扭振主动控制系统研究 被引量:9
3
作者 郝志勇 曾子平 舒歌群 《振动工程学报》 EI CSCD 1994年第3期209-216,共8页
本文从理论上探讨了轴系扭振主动控制的多种形式,构造了以内燃机转速为参考输入的频域状态观测器,导出了满足控制目标最优的必要条件及相应的控制律,提出了一种新的主动控制扭振减振器的结构设计和工作原理,并在实际内燃机曲轴轴系... 本文从理论上探讨了轴系扭振主动控制的多种形式,构造了以内燃机转速为参考输入的频域状态观测器,导出了满足控制目标最优的必要条件及相应的控制律,提出了一种新的主动控制扭振减振器的结构设计和工作原理,并在实际内燃机曲轴轴系上进行了实验,取得了优良的减振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曲轴 扭振 振动主动控制 减振 内燃机
下载PDF
汽轮发电机组轴系扭振主动控制模拟实验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郝志勇 高文志 《动力工程》 CSCD 1999年第5期338-341,共4页
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国产200MW 汽轮发电机转子轴系扭振主动控制模拟试验台,并在该试验台上进行了阻尼减振和主动控制减振等多项实验研究,结果表明主动控制可以有效地抑制汽轮发电机组轴系的扭振。图12
关键词 汽轮发电机组 轴系 扭振 主动控制 模拟
下载PDF
环形调液阻尼器(CTLCD)对结构平移-扭转耦联振动控制的参数研究 被引量:9
5
作者 霍林生 李宏男 《工程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24-131,共8页
研究在地震激励下,环形调液阻尼器(CTLCD)对结构扭转反应的振动控制作用。首先建立起环形调液阻尼器在地震作用下的运动方程,采用随机振动理论,导出了在地震作用下环形调液阻尼器振动控制的最优参数。对结构纯扭转的振动问题进行研究,... 研究在地震激励下,环形调液阻尼器(CTLCD)对结构扭转反应的振动控制作用。首先建立起环形调液阻尼器在地震作用下的运动方程,采用随机振动理论,导出了在地震作用下环形调液阻尼器振动控制的最优参数。对结构纯扭转的振动问题进行研究,分析了控制系统各参数对控制后结构等效阻尼比的影响。对结构扭转耦联的振动问题进行研究,分析了控制系统各参数对结构平移等效阻尼比和扭转等效阻尼比的影响。结果表明,环形调液阻尼器是一种有效的扭转振动控制装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形调液阻尼器 振动控制 地震反应 偏心结构 扭转耦联振动
下载PDF
电力系统扰动对汽轮发电机组轴系扭振的影响及其主动控制 被引量:7
6
作者 高文志 刘建国 郝志勇 《动力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69-173,共5页
采用线性定常二次型全局最优控制理论对电力系统扰动下大型汽轮发电机组轴系产生的扭振进行主动控制,较详细地阐述了三相短路和两相短路的故障原因,讨论了两种故障对最大电磁转矩的影响,计算了发电机组轴系产生的冲击转矩和扭振响应,并... 采用线性定常二次型全局最优控制理论对电力系统扰动下大型汽轮发电机组轴系产生的扭振进行主动控制,较详细地阐述了三相短路和两相短路的故障原因,讨论了两种故障对最大电磁转矩的影响,计算了发电机组轴系产生的冲击转矩和扭振响应,并利用线性定常二次型全局最优控制理论对这两种故障进行扭振主动控制仿真计算。计算结果证明:采用扭振主动控制技术能有效抑制由于电力系统扰动而引起的大型汽轮发电机组轴系扭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力机械工程 汽轮发电机 扭振 主动控制 扰动
下载PDF
非对称结构扭转振动多重调谐质量阻尼器(MTMD)控制的最优位置 被引量:5
7
作者 李春祥 韩传峰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149-155,共7页
研究了非对称结构扭转振动多重调谐质量阻尼器(MTMD)控制的最优位置。本文采用的MT MD具有相同的刚度、阻尼,但质量不同。基于导出的设置MTMD时非对称结构扭转角位移传递函数,建立了扭转角位移动力放大系数解析式。MTMD最优参数的评价... 研究了非对称结构扭转振动多重调谐质量阻尼器(MTMD)控制的最优位置。本文采用的MT MD具有相同的刚度、阻尼,但质量不同。基于导出的设置MTMD时非对称结构扭转角位移传递函数,建立了扭转角位移动力放大系数解析式。MTMD最优参数的评价准则定义为:非对称结构最大扭转角位移动力放大系数的最小值的最小化。MTMD的有效性评价准则定义为:非对称结构最大扭转角位移动力放大系数的最小值的最小化与未设置MTMD时非对称结构最大扭转角位移动力放大系数的比值。基于定义的评价准则,研究了非对称结构的标准化偏心系数(NER)和扭转对侧向频率比(TTFR)对不同位置MTMD最优参数和有效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对称结构 多重调谐质量阻尼器 扭转振动控制 最优位置
下载PDF
纯电动Tip-In/Out工况的前馈校正与主动阻尼防抖控制 被引量:9
8
作者 赵治国 王晨 +1 位作者 张彤 李蒙娜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9-27,75,共10页
因电机转矩频繁、大幅值变化以及行星排的间隙和摩擦,复合功率分流式混合动力汽车纯电动行驶时易发生传动系扭转振动,影响整车驾驶平顺性。为提升驾乘品质,本文中提出了前馈校正和主动阻尼防抖两种控制策略。首先,考虑扭转减振器、传动... 因电机转矩频繁、大幅值变化以及行星排的间隙和摩擦,复合功率分流式混合动力汽车纯电动行驶时易发生传动系扭转振动,影响整车驾驶平顺性。为提升驾乘品质,本文中提出了前馈校正和主动阻尼防抖两种控制策略。首先,考虑扭转减振器、传动轴和轮胎的弹性,对复合功率分流混合动力系统进行动态建模,并将其简化为一双质量块模型,推导了系统传递函数矩阵并对传动系扭转振动特性进行了分析。其次,基于简化模型设计了前馈校正器,对系统零极点进行重新配置,优化系统固有振动频率。然后,基于简化模型设计了轮速观测器和主动阻尼控制策略,探讨了观测器的极点配置方法。最后,通过仿真和试验对上述两种防抖策略进行验证。仿真和试验结果表明:前馈校正和主动阻尼策略均能有效抑制系统纯电动工况下齿圈转速波动,降低整车冲击度,提升驾驶平顺性。其中,前馈校正策略的抖动抑制效果优于主动阻尼策略,但主动阻尼策略的整车动力性优于前馈校正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动力汽车 驾驶平顺性 传动系扭转振动 前馈校正 主动阻尼控制
下载PDF
时滞动力吸振器抑制扭转系统的振动 被引量:8
9
作者 赵艳影 李昌爱 《动力学与控制学报》 2013年第1期36-41,共6页
本文研究了采用时滞动力吸振器抑制扭转振动系统的振动问题.采用稳定性切换方法分析了时滞动力吸振器及其扭转振动系统的稳定性问题,分别得到了时滞动力吸振器和扭转振动系统的时滞稳定和不稳定区域.结果表明,当时滞调节到动力吸振器的... 本文研究了采用时滞动力吸振器抑制扭转振动系统的振动问题.采用稳定性切换方法分析了时滞动力吸振器及其扭转振动系统的稳定性问题,分别得到了时滞动力吸振器和扭转振动系统的时滞稳定和不稳定区域.结果表明,当时滞调节到动力吸振器的临界稳定值时,主振动系统的振动可以完全消除.当时滞在小于时滞动力吸振器的临界稳定范围进行调节时,可以将主振动系统的振动部分消除;并且时滞越大时滞动力吸振器的减振能力越强.当时滞调节超过扭转振动系统的临界稳定值时,系统处于不稳定状态,将导致结构破坏.数值模拟也证实了解析结果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扭转振动 时滞动力吸振器 稳定性切换 反馈控制
下载PDF
未知扰动下冷轧机扭振自适应预定性能控制 被引量:8
10
作者 华长春 陈佳强 +1 位作者 陈健楠 陈树宗 《机械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202-209,共8页
轧机振动一直是板带材轧制生产中普遍存在并难于解决的问题。针对冷轧机主传动系统由于外界不确定性扰动导致的扭振问题,提出一种自适应预定性能控制策略,有效抑制了轧机主传动系统的扭转振动。基于拉格朗日动力学方程,考虑刚度、摩擦... 轧机振动一直是板带材轧制生产中普遍存在并难于解决的问题。针对冷轧机主传动系统由于外界不确定性扰动导致的扭振问题,提出一种自适应预定性能控制策略,有效抑制了轧机主传动系统的扭转振动。基于拉格朗日动力学方程,考虑刚度、摩擦及电动机死区等非线性特性和外界不确定性扰动对轧机主传动系统的影响,建立具有下三角结构的轧机主传动系统模型。针对该不确定性非线性模型设计一种自适应预定性能控制器(Adaptive prescribed performance controller,APPC),并利用Lyapunov稳定性理论对所设计的控制器进行严格的理论证明,得出系统的有界稳定性。针对某厂2030 mm冷连轧机主传动系统进行Matlab数值仿真分析,试验结果表明轧辊转速跟踪误差被严格地限制在预定域内,有效避免了扭振现象的产生。通过性能函数的引入,为轧机的扭转振动问题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控制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轧机 扭振 自适应控制 预定性能控制 死区
原文传递
内燃机轴系扭转振动控制技术研究与发展 被引量:1
11
作者 周炎 姜小荧 +1 位作者 韩霄 伍勇 《柴油机》 2024年第1期1-7,共7页
基于系统的调研与分析,总结内燃机轴系扭转振动控制技术的研究与发展情况。对内燃机轴系扭转振动控制技术的计算分析、测试与校准、衡准、控制方法以及扭振减振器优化设计、扭振监测诊断与智能控制、新型扭振减振与传动装置等研究及进... 基于系统的调研与分析,总结内燃机轴系扭转振动控制技术的研究与发展情况。对内燃机轴系扭转振动控制技术的计算分析、测试与校准、衡准、控制方法以及扭振减振器优化设计、扭振监测诊断与智能控制、新型扭振减振与传动装置等研究及进展进行分类介绍与总结,可为全面概括性地了解该领域的技术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燃机 传动装置 扭转振动 减振器 智能控制
下载PDF
地震作用下不规则建筑AMTMD控制的动力特性-Ⅱ:扭转振动控制 被引量:6
12
作者 李春祥 张丽卿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50-54,共5页
用于不规则建筑扭转振动控制AMTMD最优参数准则定义为:设置AMTMD不规则建筑的最大扭转角位移动力放大系数最小值的最小化。AMTMD有效性准则定义为:设置AMTMD不规则建筑最大扭转角位移动力放大系数最小值的最小化与未设置AMTMD不规则建... 用于不规则建筑扭转振动控制AMTMD最优参数准则定义为:设置AMTMD不规则建筑的最大扭转角位移动力放大系数最小值的最小化。AMTMD有效性准则定义为:设置AMTMD不规则建筑最大扭转角位移动力放大系数最小值的最小化与未设置AMTMD不规则建筑最大扭转角位移动力放大系数之比。使用定义的准则,研究了不规则建筑NER和TTFR对AMTMD控制不规则建筑扭转角位移的最优参数和有效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多重调谐质量阻尼器 扭转振动控制 不规则建筑 地震 动力特性
下载PDF
风力发电机组传动系统轴系扭振测量与抑制 被引量:6
13
作者 李建科 何国华 +1 位作者 兰涌森 胡海波 《船舶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S1期252-255,共4页
随着风力发电机组功率等级的增大,传动系统的维护性更差,可靠性要求愈高,尤其是海上风电机组对于传动系统可靠性要求更高。风力发电机组传动系统在特定工况下可能会出现轴系扭振,齿轮箱左右两侧呈现周期性振动现象,容易导致齿轮箱弹性... 随着风力发电机组功率等级的增大,传动系统的维护性更差,可靠性要求愈高,尤其是海上风电机组对于传动系统可靠性要求更高。风力发电机组传动系统在特定工况下可能会出现轴系扭振,齿轮箱左右两侧呈现周期性振动现象,容易导致齿轮箱弹性支撑和联轴器损坏,影响齿轮箱和发电机正常工作,进而影响机组的可靠性、发电量和维护成本。以风场实际弹性支撑和联轴器损坏为出发点,根据现场实际测量传动系统轴系扭振数据,在转矩控制中加入阻尼控制,有效抑制轴系扭振,并通过现场试验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力发电机组 扭振 振动测试 阻尼控制
原文传递
机电复合传动主谐次扰动相位自适应补偿方法
14
作者 张伟 刘辉 +2 位作者 刘金刚 严鹏飞 傅兵 《机械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3期354-365,共12页
机电复合传动系统因具有功率密度大、调速范围广的特点得以在重型特种车辆上应用。然而,作为主要动力源的发动机,其曲轴扭矩剧烈波动引发系统扭振,影响行驶平稳性和使用寿命,传统机械减振装置减振特性无法实时调整,减振效果受限。研究... 机电复合传动系统因具有功率密度大、调速范围广的特点得以在重型特种车辆上应用。然而,作为主要动力源的发动机,其曲轴扭矩剧烈波动引发系统扭振,影响行驶平稳性和使用寿命,传统机械减振装置减振特性无法实时调整,减振效果受限。研究了一种基于电机转矩自适应补偿的车用机电复合传动系统扭振减振方法,该方法通过重构扰动信号解决了发动机主谐次扰动前馈补偿信号的时滞问题。首先,建立了考虑轴弹性的机电复合传动系统动力学模型和发动机瞬态扭矩模型,分析了机电复合传动系统的扭振特性;其次,利用复矢量分析方法确定了双电机前馈调控方案中发动机主谐次扭振响应最优补偿条件,并通过灵敏度分析揭示了扭振主动控制力矩补偿误差的机理,然后,针对前馈控制信号相位偏差,提出了一种基于PI调节器的自适应时滞相位修正方法,该方法通过重构发动机主谐次激振信号实现时滞相位补偿。最后,进行了数值仿真和HIL测试研究。结果表明,前馈控制系统中时滞相位误差是控制效能劣化的主要因素,采用自适应PI调节器可以有效消除时滞相位误差,进而降低驱动系统转矩波动幅值,确保动力系统的平稳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电复合传动 混合动力 扭振补偿 振动抑制 自适应控制
原文传递
混合动力汽车发动机启停工况扭振自适应模糊控制
15
作者 陈龙 陶磊 《重庆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4-114,共11页
混合动力汽车(hybrid electric vehicle,HEV)发动机启停过程伴随的转矩脉动,易诱发车辆传动系扭振,导致车辆动力不平顺。为解决上述问题,提出并验证基于电磁阻尼自适应模糊控制的传动系扭振主动控制方法。建立行星混联式混合动力汽车发... 混合动力汽车(hybrid electric vehicle,HEV)发动机启停过程伴随的转矩脉动,易诱发车辆传动系扭振,导致车辆动力不平顺。为解决上述问题,提出并验证基于电磁阻尼自适应模糊控制的传动系扭振主动控制方法。建立行星混联式混合动力汽车发动机启停工况动力学仿真模型和发动机启停控制逻辑,提出发动机启停扭振自适应模糊控制策略,开展2种运行状态下发动机启停工况仿真,对比分析无控制和自适应模糊控制下传动系扭转振动响应曲线。结果表明,自适应模糊控制相比无控制状态:定置停车时发动机启动和停机工况扭振平均衰减率分别为23.8%和30.1%,车辆行进间发动机启动和停机工况扭振平均衰减率分别为12.1%和23.6%。该方法可有效衰减发动机启停工况传动系扭转振动,提升混合动力汽车发动机启停工况NVH(noise,vibration,and harshness)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星混联传动系 启停工况 扭转振动 主动控制 自适应模糊控制
下载PDF
计及频率响应安全性的双馈风电机组轴系阻尼控制策略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孟明 杨靖 +2 位作者 彭琰 马骏超 王晨旭 《浙江电力》 2023年第2期43-49,共7页
由于大规模风电场集中接入电网导致系统频率调节能力下降,风电机组参与系统频率响应的控制策略受到广泛关注。然而,现有研究中缺少频率响应控制对风电机组传动链轴系扭振影响的研究,无法保证频率响应过程中风电机组的安全。为此,提出了... 由于大规模风电场集中接入电网导致系统频率调节能力下降,风电机组参与系统频率响应的控制策略受到广泛关注。然而,现有研究中缺少频率响应控制对风电机组传动链轴系扭振影响的研究,无法保证频率响应过程中风电机组的安全。为此,提出了一种在频率响应过程中对轴系扭振进行抑制的策略。利用状态观测器对传动链扭转角速度进行估计,通过附加转矩的方式实现频率响应过程中的动态阻尼控制。通过仿真分析和样机实测的方式对本策略与已有的无阻尼控制策略进行了对比,验证了本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机组 电网频率响应 状态观测器 阻尼 扭振控制
下载PDF
基于MIMU的输电线路振动分析 被引量:6
17
作者 杨金显 杨闯 +2 位作者 李双磊 蒋志涛 王鹏飞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230-236,共7页
为了对输电线路振动进行有效阻尼控制,提出了一种惯性测量参数的时间序列分段模式的输电线路振动分析方法。首先设计一种MIMU测量节点,采用一定长度的弹性杆进行信号物理放大和防磁干扰,并对采集的输电线路振动信息进行AR-Kalman滤波处... 为了对输电线路振动进行有效阻尼控制,提出了一种惯性测量参数的时间序列分段模式的输电线路振动分析方法。首先设计一种MIMU测量节点,采用一定长度的弹性杆进行信号物理放大和防磁干扰,并对采集的输电线路振动信息进行AR-Kalman滤波处理;然后把处理过的数据分为不同数据段,静止时数据作为基准段,把后采集的数据段与基准段进行变异分析,计算变异度,预测输电线路振动幅度;对相邻两段数据进行相似度量,计算相似度,预测输电线路振动频率,分析振动趋势;最后设计了振动台、转台和输电线路模拟实验,采集不同振动幅度及频率的MIMU信号,通过幅度、频率及趋势的综合分析,获取本地区输电线路振动特性,实验结果表明,处理数据结果能够反映输电线路振动变化规律,说明输电线路振动分析方法是有效的,可为输电线路的振动阻尼控制器设计提供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电线路 平动和扭转 振动阻尼控制 变异度分析 相似性度量
下载PDF
纯电动车辆传动系统扭振模糊PID主动抑制仿真 被引量:6
18
作者 刘辉 陈胤奇 +1 位作者 马越 张勋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3-9,共7页
基于纯电动汽车传动系统集中质量-弹性轴动力学模型,分析了输入转矩突变工况下传动系统的冲击振动。将传动系统扭振响应转化为车辆加速度,以抑制车辆加速度波动为控制目标,采用PID控制器对传动系统扭转振动进行主动抑制。为提高扭振控... 基于纯电动汽车传动系统集中质量-弹性轴动力学模型,分析了输入转矩突变工况下传动系统的冲击振动。将传动系统扭振响应转化为车辆加速度,以抑制车辆加速度波动为控制目标,采用PID控制器对传动系统扭转振动进行主动抑制。为提高扭振控制器对模型参数变化和建模误差的鲁棒性,采用模糊控制对PID控制器参数进行了实时整定。设计低通滤波器对车辆加速度进行滤波,以得到了车辆加速度的跟踪目标,并通过理论分析给出了该低通滤波器的解析表达式。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法能够抑制电动车辆传动系统冲击振动,对传动系统中主要非线性因素和参数变化有较好的鲁棒性,且能消除电机高频转矩波动对车辆性能的影响,为纯电动车辆扭振控制器设计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车辆 扭振 弹性轴 模糊控制 主动抑制
下载PDF
机器人柔性臂的扭转振动主动控制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魏燕定 吕永桂 +2 位作者 吕存养 文耀华 陈子辰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1761-1764,1810,共5页
针对具有两连杆结构的空间机器人,设计了一种压电驱动器来抑制空间机器人柔性臂的扭转振动.采用拉格朗日方程和假设模态法对此机器人系统进行了理论建模,并建立了考虑随机干扰的状态空间表达式,基于随机最优控制理论设计了线性二次型高... 针对具有两连杆结构的空间机器人,设计了一种压电驱动器来抑制空间机器人柔性臂的扭转振动.采用拉格朗日方程和假设模态法对此机器人系统进行了理论建模,并建立了考虑随机干扰的状态空间表达式,基于随机最优控制理论设计了线性二次型高斯(LQG)状态反馈控制器.仿真结果表明,该主动控制策略能够有效衰减机器人柔性臂的扭转振动,从而提高了末端执行器的定位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人柔性臂 扭转振动 压电扭转驱动器 主动控制 线性二次型高斯控制
下载PDF
机电复合传动系统扭转振动主从控制方法 被引量:5
20
作者 张伟 刘辉 +3 位作者 张勋 张万年 王珍 严鹏飞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402-1410,1417,共10页
针对车用大功率机电复合传动系统(EMT)在负载波动和发动机力矩脉动等复杂激励作用下易产生冲击振动等问题,提出了机电复合传动系统扭振主从控制方法。该方法利用主从控制策略使两台驱动电机之间建立起耦合约束,通过优化虚拟杠杆系数改善... 针对车用大功率机电复合传动系统(EMT)在负载波动和发动机力矩脉动等复杂激励作用下易产生冲击振动等问题,提出了机电复合传动系统扭振主从控制方法。该方法利用主从控制策略使两台驱动电机之间建立起耦合约束,通过优化虚拟杠杆系数改善EMT系统特性,实现低频扭振“削峰”。首先建立了混联式机电复合传动系统多自由度集中参数动力学模型,分析了系统固有振动特性。然后设计了HEV驱动控制和扭振主动抑制的串级控制架构。其次基于主从控制算法设计了EMT扭振主动控制算法(M-SAC),分析了杠杆系数对系统振动特性的影响,在MATLAB中进行仿真并与最优模态控制算法(IMSOC)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主从控制器参数与系统力学参数具有耦合关系,主从控制参数会改变系统共振频率点的位置,进而显著改变系统振动响应幅值。选择合适的控制参数可以实现EMT扭转共振幅值削峰,对提升系统的NVH性能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电复合传动系统 动力学分析 扭振特性 振动主动控制 主从控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