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南海的天然气水合物矿藏 被引量:104
1
作者 姚伯初 《热带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20-28,共9页
讨论了南海的地形地貌特征,以及中新生代的构造运动历程;认识到中中新世之前,这里经历了一系列构造运动,但在中中新世之后,这里无构造运动,只是发生了区域沉降。由此认为南海应有丰富的天然气水合物矿藏,进而估算了南海天然气水... 讨论了南海的地形地貌特征,以及中新生代的构造运动历程;认识到中中新世之前,这里经历了一系列构造运动,但在中中新世之后,这里无构造运动,只是发生了区域沉降。由此认为南海应有丰富的天然气水合物矿藏,进而估算了南海天然气水合物的总资源量达643.5亿──772.2亿t油当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形地貌 构造运动 天然气水合物 资源量 南海
下载PDF
地形地貌对半山区土地利用动态变化影响分析——以天津市蓟县为例 被引量:17
2
作者 国巧真 宁晓平 +1 位作者 王志恒 蒋卫国 《国土资源遥感》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53-159,共7页
以2001年和2011年2期TM图像为数据源,采用分类后比较法提取了10 a间天津市蓟县土地利用动态变化信息;利用空间分析算法生成地形起伏度和坡度2个地形因子,分析了不同地形特征上的土地利用类型分布及变化特征;从类型转换和动态度2个方面... 以2001年和2011年2期TM图像为数据源,采用分类后比较法提取了10 a间天津市蓟县土地利用动态变化信息;利用空间分析算法生成地形起伏度和坡度2个地形因子,分析了不同地形特征上的土地利用类型分布及变化特征;从类型转换和动态度2个方面定量分析土地利用变化情况,并分析土地利用变化与地形起伏度和坡度的相关关系以及土地利用变化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地形地貌对土地利用的动态变化有显著的影响,在微缓起伏地形上,居民地增加最多,其次是水域,而林地减少最多;在低起伏和中起伏地形上,居民地增加最多;在山地起伏地形上,居民地有所增加;在高山起伏地形上,只有林地和未利用地有少量变化。该结果可以为天津市蓟县的生态保护以及半山区县土地利用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动态变化 TM图像 半山区 地形 地貌
下载PDF
琼州海峡跨海工程新Ⅶ线区地质条件及地质灾害因素评价 被引量:13
3
作者 张莉 李文成 沙志彬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7-23,共7页
通过对琼州海峡跨海工程(固定式)新Ⅶ线调查区浅层地质—地球物理特征的研究,揭示了研究区的地形地貌特征及地质条件,并对区内主要地质灾害因素进行了评价研究,认为新Ⅶ线区内海底表面无障碍物,区内也无任何断层,目前在潮流的作用下仍... 通过对琼州海峡跨海工程(固定式)新Ⅶ线调查区浅层地质—地球物理特征的研究,揭示了研究区的地形地貌特征及地质条件,并对区内主要地质灾害因素进行了评价研究,认为新Ⅶ线区内海底表面无障碍物,区内也无任何断层,目前在潮流的作用下仍在移动的沙波和沙垄是其主要的潜在地质灾害因素,而斜坡稳定性和砂土震动液化(海底以下20m范围内砂土层)在120年一遇的极端波浪荷载作用下或在地震基本烈度为Ⅶ度的情况下均不会构成该跨海工程的潜在地质灾害因素。同时还指出,虽然区内地质条件均属于不具活动能力的限制性地质条件,但其对工程设施仍具有不可忽视的潜在危险性,应给予足够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琼州海峡跨海工程 灾害因素 地质条件 评价 地球物理特征 砂土震动液化 斜坡稳定性 潜在危险性 地貌特征 基本烈度 活动能力 工程设施 固定式 研究区 障碍物 砂土层 限制性 海底 地形 断层 沙垄 沙波 潮流 地震 波浪
下载PDF
西沙海槽海域地形地貌特征及成因 被引量:16
4
作者 刘方兰 吴庐山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7-14,共8页
应用多波束测量资料绘制了详细的西沙海槽海域地形图、地貌图,并把研究区划分为3个地貌单元。其中陆坡斜坡位于北部,呈北东向延伸,地形较为简单,斜坡面单一平整,地貌类型单一,主要为堆积型斜坡;西沙海槽位于中部,呈北东东向延伸,地形起... 应用多波束测量资料绘制了详细的西沙海槽海域地形图、地貌图,并把研究区划分为3个地貌单元。其中陆坡斜坡位于北部,呈北东向延伸,地形较为简单,斜坡面单一平整,地貌类型单一,主要为堆积型斜坡;西沙海槽位于中部,呈北东东向延伸,地形起伏较大,主要由槽底平原和槽坡组成,且在槽坡上发育陡坎、冲刷沟谷、阶地等次一级地貌类型;西沙海台位于南部,呈近东西向展布,地形变化复杂,地貌类型众多,表现为海山、海丘、小台地、洼地等相间排列的波状起伏的地貌特征。地貌形成与演化主要受南海新生代两次海底扩张控制。第1次海底扩张期间,西沙海槽可能已开始发生张裂。第2次海底扩张期间,西沙海槽分3个阶段发生张裂断陷,而且其强弱在东西方向上差别巨大,致使形成了现今东深西浅、东窄西宽、槽壁陡峭的近东西向延伸的海槽地貌,奠定了研究区内地貌的基本轮廓。而地质构造、火山活动、海平面变化等内外营力的共同作用则控制次级地貌类型的形成与演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形 地貌 多波束 西沙海槽
下载PDF
区域滑坡灾害地形地貌因子敏感性分析研究 被引量:13
5
作者 曹洪洋 郝东恒 白聚波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3-7,共5页
为分析地形地貌与滑坡敏感性之间的关系,借助地理信息系统(GIS)空间分析技术和滑坡影响因子贡献率的数学方法,研究雅安市雨城区坡度坡向对滑坡的影响程度的大小。通过研究得到了每一区间的坡度和坡向对滑坡的贡献率,定量地分析了坡度、... 为分析地形地貌与滑坡敏感性之间的关系,借助地理信息系统(GIS)空间分析技术和滑坡影响因子贡献率的数学方法,研究雅安市雨城区坡度坡向对滑坡的影响程度的大小。通过研究得到了每一区间的坡度和坡向对滑坡的贡献率,定量地分析了坡度、坡向对研究区域的滑坡发育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坡度20~30°区间的区域为滑坡最敏感的区域,坡向带90~120°区间是滑坡灾害最敏感的区域,但坡向带每一区域的贡献率差别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滑坡灾害 地理信息系统(GIS) 贡献率 地形地貌 敏感性分析
下载PDF
闽江口外潮流沙脊群特征与成因 被引量:11
6
作者 卢惠泉 吴承强 许艳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7-36,共10页
中国沿海很多陆架受潮流水动力的控制,发育了沙脊、沙席和沙波(沙丘)等潮流沉积地貌。闽江河口外首次发现有潮流沙脊群,沙脊群由数条大小不一呈SW—NE向的线状沙脊体组成,局部沙脊连片成为浅滩,相邻沙脊间为侵蚀沟槽,形成脊槽相间排列... 中国沿海很多陆架受潮流水动力的控制,发育了沙脊、沙席和沙波(沙丘)等潮流沉积地貌。闽江河口外首次发现有潮流沙脊群,沙脊群由数条大小不一呈SW—NE向的线状沙脊体组成,局部沙脊连片成为浅滩,相邻沙脊间为侵蚀沟槽,形成脊槽相间排列的地貌形态,沙脊东南翼较西北翼陡,表明沙脊有向东南方向迁移的趋势。通过对沙脊群和闽江口水下三角洲地形地貌、沉积物以及潮流场环境特征的综合分析,认为闽江口外潮流沙脊群是以古闽江口三角洲物质为基础,在全新世海侵过程中,沙脊群区处于近岸河口湾环境下发育,并在现代水动力的作用下形成与潮流方向相吻合的地貌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潮流沙脊 地形地貌 潮流 闽江口外
下载PDF
泉州湾海岸带地形地貌特征及控制因素 被引量:10
7
作者 吴承强 蔡锋 +1 位作者 吴建政 赵广涛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75-81,共7页
利用最新测深资料绘制了泉州湾地形图、地貌图,对海岸带地形地貌特征进行了详细的分析,表明泉州湾水深为0~20m,等深线走向基本平行于海岸线,局部地形变化剧烈,地貌类型可分为潮间带地貌和海底地貌(水下岸坡),且呈滩槽(水道)相间展布的... 利用最新测深资料绘制了泉州湾地形图、地貌图,对海岸带地形地貌特征进行了详细的分析,表明泉州湾水深为0~20m,等深线走向基本平行于海岸线,局部地形变化剧烈,地貌类型可分为潮间带地貌和海底地貌(水下岸坡),且呈滩槽(水道)相间展布的特征;认为地质构造、全新世海侵、现代水动力以及人类活动等内外营力的共同作用,控制了泉州湾海岸地形地貌的形成与演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形 地貌 控制因素 海岸带 泉州湾
下载PDF
几种探测方法在海洋地形测绘中的应用 被引量:6
8
作者 林海文 蚁群川 方杰 《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 2023年第6期188-190,194,共4页
为准确掌握海上地形,需要对海洋地质地貌进行勘察测绘,水深测量和物探方法是海洋调查的主要方法。本文综合利用多波束水深测量、侧扫声呐、浅地层剖面和单道地震4种探测方法,对海上地形进行勘察测绘,通过多波束水深测量获取测区三维地形... 为准确掌握海上地形,需要对海洋地质地貌进行勘察测绘,水深测量和物探方法是海洋调查的主要方法。本文综合利用多波束水深测量、侧扫声呐、浅地层剖面和单道地震4种探测方法,对海上地形进行勘察测绘,通过多波束水深测量获取测区三维地形图,通过侧扫声呐探测查明了海底地貌特征,通过浅地层剖面探测获得了地质构造分布。结果表明,综合利用多波束水深测量、侧扫声呐、浅地层剖面和单道地震四种探测方法,可有效地增强观测数据的互补性,提高成果资料的可靠性。研究内容为相关工程应用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波束水深测量 浅地层剖面探测 侧扫声呐探测 单道地震勘探 地形地貌
下载PDF
山西定襄县地形地貌与地质灾害分布关系分析 被引量:9
9
作者 李智 霍俊杰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S2期189-192,共4页
在深入分析地质灾害发育现状的基础上,研究了山西定襄县地形地貌与地质灾害发育的分布关系。根据定襄县地形地貌特点,结合1:5万地质灾害详细调查数据,从区域上研究了不同地貌类型对不同地质灾害的影响,其中山区相对高差大,崩塌和泥石流... 在深入分析地质灾害发育现状的基础上,研究了山西定襄县地形地貌与地质灾害发育的分布关系。根据定襄县地形地貌特点,结合1:5万地质灾害详细调查数据,从区域上研究了不同地貌类型对不同地质灾害的影响,其中山区相对高差大,崩塌和泥石流灾害分布较多;黄土丘陵区易发生土质崩塌和滑坡;冲洪积平原地势平坦,地质灾害分布较少。并且,地质灾害的孕育与微地貌特征也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形地貌 微地貌 地质灾害
下载PDF
中山市区的地质构造与岩土工程特性分析 被引量:8
10
作者 姚国伟 林本海 刘军 《广州建筑》 2011年第1期17-26,共10页
通过对中山市区的地形地貌、地质构造、岩土工程特征、水文地质条件等资料的详细分析,总结出中山市区的地形地貌总体南高北低,主要以海拔小于10m的平原为主,部分区域为海拔大于10m的丘陵;市区内的构造断裂较多但活动性不明显,相对稳定;... 通过对中山市区的地形地貌、地质构造、岩土工程特征、水文地质条件等资料的详细分析,总结出中山市区的地形地貌总体南高北低,主要以海拔小于10m的平原为主,部分区域为海拔大于10m的丘陵;市区内的构造断裂较多但活动性不明显,相对稳定;地层结构表现为淤泥层和砂层等软土层较厚,岩层埋深较深,且起伏较大;地下水位较浅却具流动性等特点;通过分析将中山市区的区域地质进一步划分为丘陵山地薄覆盖层区(A)、平原谷地厚软土层区(B)和平原谷地薄软土层区(C),分别对三个区域的岩土工程性质进行描述,为工程建设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山市 地形地貌 断裂 场地地质 工程分区 岩土性质
下载PDF
影响深埋长隧道岩爆的主要因素分析 被引量:6
11
作者 张斌 符文熹 +1 位作者 聂德新 任光明 《山地学报》 CSCD 2000年第B02期94-97,共4页
岩爆是深埋长隧道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之一。影响岩石发生岩爆的主要因素有围岩性质、埋深、区域构造应力、地形地貌、活断层和地震等。文中对上述因素对岩爆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并指出精细的地面地质调查是合理评价深埋长隧道岩爆的基础。
关键词 深埋长隧道 岩爆 围岩性质 构造应力 活断层
全文增补中
贵州省三都县滑坡特征及分布规律研究
12
作者 兰中孝 张才兵 +4 位作者 杨雲兵 卢思其 王源 夏江黔 丁金英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30-837,共8页
为提高贵州省三都县地质灾害的防灾减灾能力,通过资料收集、地质灾害调查、数理统计、GIS空间分析等手段,查明了研究区滑坡数量及特征,研究了滑坡与地质构造、工程地质岩组、斜坡结构、坡度、坡形和人类工程活动等孕灾因子的关系,总结... 为提高贵州省三都县地质灾害的防灾减灾能力,通过资料收集、地质灾害调查、数理统计、GIS空间分析等手段,查明了研究区滑坡数量及特征,研究了滑坡与地质构造、工程地质岩组、斜坡结构、坡度、坡形和人类工程活动等孕灾因子的关系,总结该县滑坡发育特征与分布规律。结果表明:研究区共发育滑坡57处,多发育在坡度20°~30°范围内,相对高差主要在20~40 m之间,坡形以凸形坡为主。在地质构造方面,丰乐断层、大河断层、烂土断层影响较大,该区域发育地质灾害共35处。软质岩组、顺向坡结构的斜坡区与河流两侧地质灾害数量也较多。按照地质环境差异和滑坡分布规律进行孕灾地质条件复杂、中等和一般分区,研究成果可为地质环境条件相似的地区在风险防控方面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坡 地形地貌 分布规律 发育特征 孕灾条件 三都县 贵州省
下载PDF
基于TVDI的不同类型岩溶区干旱时空演变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13
作者 卢献健 黎振宝 +2 位作者 晏红波 张焕铃 郭子扬 《遥感技术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69-678,共10页
干旱对岩溶区的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建设的影响不可忽视。研究岩溶区的干旱对科学防旱抗旱、石漠化治理与生态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以分布有典型岩溶地貌的都安县、巧家县和印江县为研究区,计算了该地区的温度植被干旱指数(TVDI),并结合研... 干旱对岩溶区的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建设的影响不可忽视。研究岩溶区的干旱对科学防旱抗旱、石漠化治理与生态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以分布有典型岩溶地貌的都安县、巧家县和印江县为研究区,计算了该地区的温度植被干旱指数(TVDI),并结合研究区岩溶地貌特点对干旱的时空变化及其与气象、地形的关系进行了分析讨论。结果表明,研究区主要遭受轻旱影响,而相对干旱主要分布于岩溶发育较强烈的区域;近20 a来,3个县的干旱趋缓,较干旱年份主要集中在2001~2010年;通过相关分析发现,3个县的TVDI与年平均温度、年降水量仅表现为中度相关或弱相关,与非岩溶区相比,研究区的TVDI与气象因子的相关性偏低。3个县的TVDI和DEM均呈现出负相关关系,其R2分别为0.52、0.58和0.67。TVDI与地形地貌、DEM数据的相关分析表明岩溶发育强烈、岩石裂隙广泛分布的岩溶区较非岩溶区更容易出现干旱,说明岩溶发育带来了更多的干旱胁迫;此外,在不同类型岩溶区,岩溶结构影响干旱发生的程度为岩溶槽谷>岩溶峡谷>峰丛洼地。建议在分析岩溶区干旱时应充分考虑其特有的二元结构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监测 岩溶 TVDI 地形地貌
原文传递
基于地形地貌差异的三峡库区山区土地利用功能演变研究——以重庆市开州区岳溪镇为例 被引量:6
14
作者 黄孟勤 李阳兵 李明珍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51-62,共12页
【目的】基于地形地貌差异研究三峡库区典型平行岭谷区土地利用的功能演变。【方法】以重庆市开州区岳溪镇为研究区,构建了三生功能体系并借助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分析了2008—2018年研究区岭、谷土地利用功能结构和动态转移的差异。【结... 【目的】基于地形地貌差异研究三峡库区典型平行岭谷区土地利用的功能演变。【方法】以重庆市开州区岳溪镇为研究区,构建了三生功能体系并借助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分析了2008—2018年研究区岭、谷土地利用功能结构和动态转移的差异。【结果】2008—2018年,槽谷区土地利用的生产功能和生活功能与岭区相比占有优势,且发展势头良好;陡坡型山岭土地利用以生态功能为主导,土地利用功能格局稳定;缓坡型山岭的生产功能用地较多,但生产功能强度快速下降,正向陡坡型山岭的土地利用功能格局发展。2008—2014年,岭、谷区域土地利用转移皆以农产品生产功能向人工/自然生态功能的转移为主导,2014—2018年,槽谷区的居住功能的提升较明显;陡坡型山岭土地功能转移格局变化甚微;缓坡型山岭土地复垦现象较明显,以人工/自然生态功能向农产品生产功能转移为主导。根据区域不同地形地貌下土地利用功能的演变特征可总结出生产稳定型、生产衰退型、生活发展型、生态稳定型和生态发展型共5种类型。【结论】在社会经济和自然因素共同作用下,研究区岭、谷土地利用功能演变存在耦合变化,呈现出"槽谷趋向性"特征,具有一定的转型趋势,整个区域趋于生态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形 地貌 土地利用功能 山区 三峡库区
原文传递
肃祁路白泉门滑坡稳定性分析及工程建议
15
作者 栾纪昊 刘琪 魏天琦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24年第21期93-96,共4页
G213线肃祁路通过白泉门滑坡前缘,现滑坡变形严重,威胁行车安全,该文对滑坡稳定性进行分析,为公路病害资料提供依据。通过对滑坡地貌特征、裂缝分布情况的研究,将滑坡分为前后两级,根据变形情况分析,滑坡在地震工况下发生失稳滑动的可... G213线肃祁路通过白泉门滑坡前缘,现滑坡变形严重,威胁行车安全,该文对滑坡稳定性进行分析,为公路病害资料提供依据。通过对滑坡地貌特征、裂缝分布情况的研究,将滑坡分为前后两级,根据变形情况分析,滑坡在地震工况下发生失稳滑动的可能性较大。随后基于定性分析,反算滑面力学指标,并根据规范稳定性系数要求,计算需要设防的最大水平推力为2 983.4 kN/m。基于道路指标及走廊现状分析道路治理方案,该处无绕避条件,需对滑坡体进行治理,宜采取抗滑及排水相结合的治理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坡 稳定性分析 肃祁路 地形地貌 地层岩性
下载PDF
广东省地质灾害的空间分布及成因分析 被引量:5
16
作者 张伟 《绿色科技》 2012年第7期221-223,共3页
对近年来广东省大量地质灾害进行了统计分析,从地形地貌、岩土类型、地质构造、地震、降雨以及人类工程活动与地质灾害的关系入手,系统地研究了广东省地质灾害的空分布规律,为广东省防灾减灾战略和经济建设规划提供了地质依据。
关键词 地质灾害 空间分布规律 地形地貌 降雨 人类工程活动
下载PDF
北京延庆平原区工程地质分区 被引量:5
17
作者 马秉务 李军 张学阳 《城市勘测》 2020年第2期187-193,共7页
基于规划建设需要,通过对区域地质背景、地形地貌、工程地质条件、水文地质条件及不良地质作用等的研究,对延庆平原区进行工程地质分区,将其总体上分为良好、较好、一般及差4个工程地质分区,并进行各分区场地整体稳定性和工程建设适宜... 基于规划建设需要,通过对区域地质背景、地形地貌、工程地质条件、水文地质条件及不良地质作用等的研究,对延庆平原区进行工程地质分区,将其总体上分为良好、较好、一般及差4个工程地质分区,并进行各分区场地整体稳定性和工程建设适宜性评价,为区内的科学规划建设提供地质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庆平原区 地形地貌 工程地质条件 工程地质分区 分区评价
下载PDF
厦门同安湾滩槽演变趋势的遥感分析 被引量:5
18
作者 林桂兰 方建勇 陈峰 《国土资源遥感》 CSCD 2004年第4期63-67,共5页
利用多时相遥感图像判释厦门同安湾入海河流分布、海岸类型及浅海滩槽地貌,并根据海水表层流场特征和浑水带(悬浮泥沙)分布扩散特征及不同时期的海图,对同安湾泥沙供应现状和运移规律以及浅海滩槽冲淤变化、演变趋势进行了分析研究。结... 利用多时相遥感图像判释厦门同安湾入海河流分布、海岸类型及浅海滩槽地貌,并根据海水表层流场特征和浑水带(悬浮泥沙)分布扩散特征及不同时期的海图,对同安湾泥沙供应现状和运移规律以及浅海滩槽冲淤变化、演变趋势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厦门同安湾海岸类型已由类型较齐全的天然海岸演变成单一的人工海岸,泥沙运移走向在平面上展示了逆时针泥沙水平环流特征,潮汐通道和局部海域出现了冲淤变化,部分潮滩处于缓慢淤积状态中。演变的动力因素主要是潮流,其次是径流,人工海岸形成后,陆源泥沙对海域基本不产生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海港湾 滩槽地貌 演变趋势 遥感分析 厦门同安湾
下载PDF
南黄海地形地貌特征及其成因探讨 被引量:3
19
作者 孔祥淮 陆凯 +3 位作者 徐晓达 杨慧良 张勇 尚鲁宁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21-31,共11页
利用多年来大量的实际调查资料并结合以往的研究成果,对南黄海海底地形进行了分区研究,经过地貌分析、地貌单元识别,划分了地貌类型,并探讨了地形地貌的成因。结果表明,南黄海海底地形可以划分为6个地形单元,西部自北向南分别为山东半... 利用多年来大量的实际调查资料并结合以往的研究成果,对南黄海海底地形进行了分区研究,经过地貌分析、地貌单元识别,划分了地貌类型,并探讨了地形地貌的成因。结果表明,南黄海海底地形可以划分为6个地形单元,西部自北向南分别为山东半岛东部水下泥楔地形区、海州湾缓倾斜地形区和苏北岸外舌状地形区;中部纵列的两个地形区分别为平坦的浅海平原地形区和低洼的黄海槽地形区;东部为坡度较大的斜坡-沟槽地形区。海底总体地势由西、北、东三面向中部和东南方向缓慢倾斜,西部坡度比较平缓,东部相对较陡。地貌类型中规模较大的三级地貌有11种,黄海槽谷中心线以西以堆积、侵蚀-堆积地貌为主,以东以构造-堆积地貌为主;南黄海现代海底地形地貌的发育,主要受区域构造、海平面升降变化、海洋水动力和物源等因素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形 地貌 潮流沙脊 黄海槽 南黄海
下载PDF
钦州湾外湾水下地形地貌特征及沉积物来源 被引量:4
20
作者 曹超 吴承强 +5 位作者 蔡锋 郑蔚恒 卢惠泉 鲍晶晶 郑勇玲 涂武林 《应用海洋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78-388,共11页
人类对海岸带的开发利用活动改造了岸线形态,严重改变海洋区域性流场、水下地形形态及沉积物分布。利用单波束测深、沉积物采样分析等手段,查明研究区海底地形地貌和沉积物分布特征,探讨其沉积物来源。结果显示:①钦州湾水下地形复杂多... 人类对海岸带的开发利用活动改造了岸线形态,严重改变海洋区域性流场、水下地形形态及沉积物分布。利用单波束测深、沉积物采样分析等手段,查明研究区海底地形地貌和沉积物分布特征,探讨其沉积物来源。结果显示:①钦州湾水下地形复杂多变,水深为0~20 m,分为中部钦州湾外湾水下地形区、东部三娘湾水下地形区、西部防城港东侧水下地形区及南部湾外水下地形区等4个区域;②地貌分为潮控三角洲、潮流沙脊群、潮流冲刷槽和水下岸坡4个主要海底地貌单元以及潮滩、海蚀平台等潮间带地貌单元;③钦州湾砂质沉积分布广泛,占70%,自茅尾海口门向外海沉积物粒径逐渐变粗,由砂质泥变为泥质砂,再过渡为细砂和中粗砂。沉积物碎屑矿物主要由石英、长石、岩屑、钛铁矿、白钛石和电气石组成,粘土矿物以高岭石为主,其次为伊利石、蒙脱石,沉积物来源为近源河流的陆源输入为主。随着围填海和堤坝建设,钦州湾外湾海岸形态变化巨大,伴随着落潮流速大于涨潮流速的峡道效应,水下地形呈现出槽脊规模和高差加剧,近岸淤积加重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地质学 地形地貌 底质类型 物源特征 人类活动 钦州湾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