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流域地形自动分割研究 被引量:32
1
作者 闾国年 钱亚东 陈钟明 《遥感学报》 EI CSCD 1998年第4期298-304,共7页
本文提供了基于栅格数字高程模型(DEM)提取流域空间结构,进行流域自动分割的技术方法。该方法包括地貌形态结构定义、流域结构定义和算法设计3个部分。基于本文设计的算法,可以从DEM提取完整的汇流网络和分水线网络,两者组... 本文提供了基于栅格数字高程模型(DEM)提取流域空间结构,进行流域自动分割的技术方法。该方法包括地貌形态结构定义、流域结构定义和算法设计3个部分。基于本文设计的算法,可以从DEM提取完整的汇流网络和分水线网络,两者组成的多边形集把流域分割成具有拓扑结构的多个子汇流区,这个子汇流区集作为存贮流域信息的基本地貌单元,是流域信息进入地学数据库的框架,也是进行空间分布式机理──过程流域分析模型的基础。并以山西离石黄土丘陵沟壑区的王家沟流域为试验区,获得了较为满意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高程模型 地貌形态结构 流域 自动分割
下载PDF
基于皮尔逊相关系数的海南省地闪密度与雷击故障关系分析 被引量:33
2
作者 赵海龙 张丹丹 +2 位作者 黄松 莫石 魏浩 《高压电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86-192,共7页
海南省属于热带季风气候,雷雨众多,地闪密度远高于平均值,在研究输电线路防雷时需要特别注意地闪密度对雷击故障的影响。文中依据海南省67条35、110、220 k V输电线路资料参数及海南省输电线路近8年的运行报告、事故报告和雷电定位系统... 海南省属于热带季风气候,雷雨众多,地闪密度远高于平均值,在研究输电线路防雷时需要特别注意地闪密度对雷击故障的影响。文中依据海南省67条35、110、220 k V输电线路资料参数及海南省输电线路近8年的运行报告、事故报告和雷电定位系统的数据绘制了地闪密度图,实际雷击故障分布图,拟合了海南省雷暴日与地闪密度的分布曲线,针对CIGRE经验公式及QGDW 672—2011标准不能准确反映海南省雷电活动的不足,提出了针对海南省地闪密度的分级方法,并基于皮尔逊相关系数分析了CIRGE标准及针对海南省标准下的地闪密度与实际雷击跳闸率的相关性,对海南省的输电线路差异化防雷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闪密度 地形地貌 杆塔结构 皮尔逊相关系数 雷击跳闸率
下载PDF
地形异质性对云南普洱季风常绿阔叶林物种多样性的影响 被引量:18
3
作者 王艳红 李帅锋 +4 位作者 郎学东 黄小波 刘万德 徐崇华 苏建荣 《植物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015-1027,共13页
地形异质性通过调控树木生长所需的养分、水分和光照等而成为亚热带森林结构与物种组成的重要驱动因子。但是,地形异质性对季风常绿阔叶林物种多样性及其分布影响的研究还相对较少。该文基于云南普洱30hm^2森林动态监测样地(大样地) 750... 地形异质性通过调控树木生长所需的养分、水分和光照等而成为亚热带森林结构与物种组成的重要驱动因子。但是,地形异质性对季风常绿阔叶林物种多样性及其分布影响的研究还相对较少。该文基于云南普洱30hm^2森林动态监测样地(大样地) 750个20 m×20 m的样方调查数据,以海拔、坡度、凹凸度和坡向4个地形因子为变量,采用C均值模糊聚类分析大样地的地形类型,进而分析不同地形条件下的群落物种组成及群落物种多样性;采用Torus转换检验法,探讨物种与地形关联性,为季风常绿阔叶林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科学依据。研究结果表明,大样地可分为山脊、陡坡、缓坡、高谷和沟谷等5类地形,地形面积分别是8.00、6.04、7.68、2.76和5.52 hm^2。大样地中胸径(DBH)≥1 cm的木本植物个体153 418株,分属79科179属271种。5类地形中,物种丰富度、不同径级的植株密度和比例明显不同,多样性及优势物种多度分布具有较大差异。种-面积曲线表明,同等面积条件下,随着取样面积增加,山脊的物种丰富度始终最小,高谷次之,沟谷的物种丰富度始终最大。种-个体数累积曲线表明,随着个体数增加,山脊物种丰富度的累积速率最小,种丰富度增加缓慢,高谷次之。在被检验的123个物种中,与地形相关的物种有83个,高达67.5%的物种与至少一类地形存在显著相关关系。山脊和缓坡中与地形具有显著负相关关系的物种数超过显著正相关的物种数;而与陡坡、高谷和沟谷显著正相关的物种数高于显著负相关的物种数。普洱大样地地形异质性对物种多样性维持的贡献率为7.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形异质性 季风常绿阔叶林 物种组成 群落结构 重要值 物种多样性 物种地形关联
原文传递
Spatial distribution pattern of Picea schrenkiana population in the Middle Tianshan Mountains and the relationship with topographic attributes 被引量:12
4
作者 YuTao ZHANG JiMei LI +2 位作者 ShunLi CHANG Xiang LI JianJiang LU 《Journal of Arid Land》 SCIE 2012年第4期457-468,共12页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plant populations is an important feature of population structure and it de- termines the population's ecological preferences, 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relationships with environment...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plant populations is an important feature of population structure and it de- termines the population's ecological preferences, 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relationships with environmental factors. The point pattern analysis method was adopted to study the distribution pattern of Picea schrenkiana indi- viduals of different size classes and the correlations between two size classes as well as the impact of topog- raphical attributes on the population distribution. With increasing diameter at breast height, the plant density of the P. schrenkiana population showed a declining trend. Old trees showed a random distribution at a small spatial scale (0-12 m), whereas saplings, small trees and big trees all had an aggregated distribution at all scales. With the increase of tree age, the scales at which maximal aggregation occurred gradually increased and the aggregation strength decreased. At a small scale (0-16 m), all size classes showed a negative correlation and the larger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ree size, the more significant the negative correlation. The number of medium, big and old trees had a significantly positive correlation with elevations, whereas the number of saplings and small trees was not significantly correlated with elevations. The numbers of saplings, small and medium trees showed a significant positive correlation with slope gradient, whereas the number of big trees was not significantly correlated, and the number of old trees was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gradient. With the exception of old trees, saplings, small, me- dium and big trees showed negative correlations with convexity index. The study provides a theoretical basis for the conservation, rehabilitation and sustainable management of forest ecosystems in the Tianshan Mountai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cea schrenkiana coniferous forest population structure spatial correlation age class topographic attribute
下载PDF
基于大比例尺航片的树种结构空间分布分析 被引量:10
5
作者 王艺晴 李凤日 +1 位作者 赵颖慧 贾玮炜 《森林工程》 2013年第2期32-37,共6页
以凉水自然保护区2008年拍摄的198张航空像片和2009年森林资源"二类清查"为数据源,根据光束法区域网平差原理,采用全数字摄影测量工作站VirtuoZo NT系统对航空像片提取生成比例尺为1∶10 000的数字高程模型(DEM)。同时,在GIS... 以凉水自然保护区2008年拍摄的198张航空像片和2009年森林资源"二类清查"为数据源,根据光束法区域网平差原理,采用全数字摄影测量工作站VirtuoZo NT系统对航空像片提取生成比例尺为1∶10 000的数字高程模型(DEM)。同时,在GIS软件的支持下获取坡度、坡向等地形因子信息并根据小班的树种结构,分析树种结构与海拔、坡度和坡向之间的空间分布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比例尺航片 地形因子 树种结构 空间分布
下载PDF
Vegetation 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and topographic factors in the remnant moist Afromontane forest of Wondo Genet, south central Ethiopia 被引量:7
6
作者 Mamo Kebede Markku Kanninen +1 位作者 Eshetu Yirdaw Mulugeta Lemenih 《Journal of Forestry Research》 SCIE CAS CSCD 2013年第3期419-430,共12页
For forest ecosystem management to be effective, knowledge of the horizontal and vertical structural diversity of a forest is essential. The moist Afromontane highlands of Wondo Genet in south-central Ethiopia present... For forest ecosystem management to be effective, knowledge of the horizontal and vertical structural diversity of a forest is essential. The moist Afromontane highlands of Wondo Genet in south-central Ethiopia present an opportunity to restore and rehabilitate and enhance the ecosystem services to be obtained from this forest sustainably. We focused on the forest 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to better understand the current forest conditions to assist in the sustainable management of this resource. A total of 75 (20 m × 20 m) quadrats were sampled and diame- ter at breast height (DBH) 〉2 cm and stem height 〉2 m were measured. Species identity and abundance, elevation, slope, and aspect were recorded for each plot. 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were computed for each plot. Relationship of topographic factors with vegetation characteristics was conducted using R-Software. A total of 72 woody species was re- corded. Whereas, the overall diameter distribution shows an inverted J-shaped curve, the basal area followed a bell-shaped pattern. Five types of population structures are revealed. The mean tree density and basal area was 397.3 stems.ha-1 and 31.4 m2.ha-1, respectively. Only 2.8% of the tree species have densities of 〉25 stems.ha^-1 and the percentage dis- tribution of trees show 56.2% in the DBH class 2-10 cm, indicating that the forest is dominated by medium-sized trees. Celtis africana (8.81 m2.ha^-1) and Pouteria adolfi-friederieii (5.13 m2.ha^-1) make the highest contribution to the basal area and species importance value index. The families/species with the highest importance value index are Ulmaceae, Fabacea and Sapotaceae. Species abundance (r2 = 0.32, p 〈0.001) and species richness (P =0.50, p 〈0.001) are positively related with tree density. Tree density is negatively related with elevation (~ = -0.36, p 〈0.001), slope (r2 =-0.15, p 〈0.001) and aspect (r2 = -0.07, p 〈0.05). While basal area is negatively related with elevation (r2 =-0.14, p 〈0.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orest structure basal area STRATIFICATION topographic factors Afromontane forest
下载PDF
基于沥青微观形貌与流变性研究SBS改性对其老化的影响 被引量:8
7
作者 代震 沈菊男 石鹏程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578-587,共10页
通过考察沥青的纳米微观形貌和流变性变化,探讨了SBS改性剂对沥青老化性能影响的微观机理。用原子力显微镜(AFM)测定SBS改性前后2种沥青的3种老化状态[原状、旋转薄膜烘箱老化(RTFOT)、RTFOT+压力容器老化(PAV)]的微观形貌变化。同时,... 通过考察沥青的纳米微观形貌和流变性变化,探讨了SBS改性剂对沥青老化性能影响的微观机理。用原子力显微镜(AFM)测定SBS改性前后2种沥青的3种老化状态[原状、旋转薄膜烘箱老化(RTFOT)、RTFOT+压力容器老化(PAV)]的微观形貌变化。同时,利用旋转黏度计(RV)和动态剪切流变仪(DSR)测定了2种沥青在上述3种不同老化阶段的135℃旋转黏度、抗车辙因子和疲劳开裂因子。结果表明,加入SBS改性剂,在原状和RTFOT+PAV老化阶段,比相应的基质沥青增加了"蜂状结构"的"崎岖"程度,但在RTFOT老化阶段,"崎岖"程度则减轻;因老化而引起的"蜂状结构"数量的减少,与沥青黏度增加和抗车辙因子指标增大的趋势正相关;表征"蜂状结构"AFM因子中的面积差因子与沥青老化进程中旋转黏度和抗车辙因子指标呈现显著线性相关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AFM形貌图 蜂状结构 沥青老化 流变性
下载PDF
采煤沉陷对生态环境破坏范围的划定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赵明宣 靳月文 《环境科学与管理》 CAS 2021年第4期155-158,共4页
针对中国煤炭资源丰富,大量煤炭资源的开采导致不少矿区产生了采煤沉陷地质灾害给当地的生态环境带来严重破坏,影响到矿区广大人民的生产和生活。根据地质条件开采引起的地面沉陷移动规律已经有了较深入的研究,对一些特殊条件的开采尚... 针对中国煤炭资源丰富,大量煤炭资源的开采导致不少矿区产生了采煤沉陷地质灾害给当地的生态环境带来严重破坏,影响到矿区广大人民的生产和生活。根据地质条件开采引起的地面沉陷移动规律已经有了较深入的研究,对一些特殊条件的开采尚待探索。因此,研究采煤沉陷及其影响范围具有重要意义,文章根据作者工作实践论述了采煤沉陷给矿区带来的生态环境破坏及其勘查的一般方法步骤,并分析了地质构造、古空区、地形等因素对采煤沉陷勘查的影响及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煤沉陷 生态环境 地形因素 导水裂缝 地质构造
下载PDF
神经网络法在桥梁损伤识别中的应用 被引量:3
9
作者 孙家升 祝兵 彭珂 《山西建筑》 2007年第34期312-313,共2页
对神经网络法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并从其工作原理及基本方法等方面着重对这种方法在桥梁结构损伤识别中的应用进行了阐述,为进一步研究神经网络理论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 神经网络 桥梁结构 损伤识别 拓扑结构
下载PDF
GIS理论在校园地形图管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0
作者 葛岱峰 姜体忠 《内蒙古农牧学院学报》 1999年第1期96-100,共5页
本文应用GIS管理技术对校园地形图进行管理,并探讨了对地形图要素进行管理的途径。内容包括:GIS管理目标,系统的实体框架,空间数据的分层组织及内容数据结构,力求使冗余数据得到控制,尽量减小计算机内存,使数据层次清晰,... 本文应用GIS管理技术对校园地形图进行管理,并探讨了对地形图要素进行管理的途径。内容包括:GIS管理目标,系统的实体框架,空间数据的分层组织及内容数据结构,力求使冗余数据得到控制,尽量减小计算机内存,使数据层次清晰,结构合理,以适应空间各种操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信息系统 地形图 数据结构 GIS
原文传递
面向多分辨率DEM的河网相似性测度与分析 被引量:4
11
作者 江岭 高辰 +3 位作者 韩枭 孙亚婕 赵明伟 杨灿灿 《地球信息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576-583,共8页
河网是地形结构的核心要素,能够有效地反映DEM对地表形态的刻画能力。实现不同分辨率条件下DEM河网相似性测度对DEM地形综合、DEM质量评估及DEM不确定性分析等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本文以黄土高原典型样区为研究区,基于5 m高精度DE... 河网是地形结构的核心要素,能够有效地反映DEM对地表形态的刻画能力。实现不同分辨率条件下DEM河网相似性测度对DEM地形综合、DEM质量评估及DEM不确定性分析等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本文以黄土高原典型样区为研究区,基于5 m高精度DEM建立的多分辨率DEM数据集,构建了地形特征自适应的DEM河网自动提取方法,建立了综合拓扑关系、方位关系、距离关系及属性特征四维信息的河网相似性度量模型,并分析了河网相似性变化特征及其与地形参数的相关性。实验结果显示,河网自动提取方法的制图精度和用户精度均在90%以上,总体精度优于Passalacqua等提出的GeoNet方法,能够有效实现不同分辨率下河网较高精度提取;河网相似性度能综合反映河网空间分布特征的差异性,河网相似度与分辨率变化率之间的幂函数关系R2达0.978,且河网相似度与高程、坡度中误差分别表现为幂函数和对数函数关系,后者对数关系显著性优于前者幂函数关系。研究表明,在以河网作为DEM构建重要数据源的背景下,本文的研究成果可为DEM质量及其应用适宜性的定量评价提供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M 相似度 河网 分辨率 地形结构 形态特征 误差 坡度
原文传递
地形图与海图数据结构对照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黄忠刚 魏金桃 +2 位作者 纪宏宇 陈京京 宁方辉 《海洋测绘》 2009年第3期58-60,64,共4页
分析国家基础地理信息地形图和我国现行数字海图数据结构特点,研究两者的分层结构、属性结构及要素相互关系,探讨地形图到海图要素及属性对照技术,并提出地形图到海图数据转换方法。
关键词 地形图 海图 数据结构 要素 属性
下载PDF
河南宜阳县地下水赋存规律与开发利用建议 被引量:3
13
作者 高维征 杨家林 《矿产勘查》 2020年第7期1442-1449,共8页
文章通过对宜阳县地质环境条件的调查研究,从地形地貌、地质构造、地层岩性与含水岩组及地下水分布之间的关系入手,结合当地地下水开发利用的现状,分析了地质环境对地下水的赋存和对含水岩组富水性的影响,阐述了研究区地下水的富集规律... 文章通过对宜阳县地质环境条件的调查研究,从地形地貌、地质构造、地层岩性与含水岩组及地下水分布之间的关系入手,结合当地地下水开发利用的现状,分析了地质环境对地下水的赋存和对含水岩组富水性的影响,阐述了研究区地下水的富集规律,进而对含水岩组的富水性进行了分区,以期有助于当地合理开发利用地下水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 地形地貌 地质构造 含水岩组 宜阳 河南
下载PDF
建筑形态设计中对地形结构的思考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玉函 华峰 《山西建筑》 2007年第1期21-22,共2页
论述了探求建筑地域性问题的必要性,探讨了创造富有地域特色建筑的发展及成就,阐述了地形结构与建筑形态之间的互动关系,以期能对以地形结构为切入点进行建筑设计有所帮助。
关键词 建筑形态 地形结构 地域特色
下载PDF
奇等分微带功分器的仿真设计 被引量:3
15
作者 赵晨星 《电讯技术》 2008年第7期77-79,共3页
介绍了一种奇等分功分器的新颖设计思路,并使用Ansoft公司的微波仿真软件Designer 2.1设计了10 GHz一分三功分器对该方法给予验证,得到了理想的结果,证明了此方法的正确性。
关键词 微波器件 奇等分微带功分器 拓扑结构 仿真设计
下载PDF
北京市西山地区地质背景对土地资源利用的影响 被引量:2
16
作者 毛率垒 梁壮 +3 位作者 石莹 闫妍 付野 王数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10,共10页
为从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地貌和地球化学4个方面阐明北京市西山地区的地质背景对土地资源利用的影响,通过查阅文献、实地调查和采样测试,获得西山地区的地质背景及土地资源利用的相关资料,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说明:1)西山地区特有的... 为从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地貌和地球化学4个方面阐明北京市西山地区的地质背景对土地资源利用的影响,通过查阅文献、实地调查和采样测试,获得西山地区的地质背景及土地资源利用的相关资料,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说明:1)西山地区特有的岩石资源既导致相应工矿用地的出现,又是构成旅游资源重要的物质基础;2)构造运动抬升使西山地区以林地为主,同时在风景区出现了相应的旅游用地和建设用地;3)十渡风景区和石花洞作为典型的岩溶地貌,已成为享誉全国的旅游资源,随之出现了疗养院、培训基地和度假别墅等建设用地;而河漫滩和河流阶地上则形成了肥沃的耕地;4)门头沟区妙峰山和房山区特定区域母岩发育的土壤,造就了妙峰山优质玫瑰园地和房山区磨盘柿园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背景 地形地貌 地质构造 土地资源利用 北京市西山地区
原文传递
An aerial ammunition ad hoc network collaborative localization algorithm based on relative ranging and velocity measurement in a highly-dynamic topographic structure 被引量:1
17
作者 Hao Wu Peng-fei Wu +2 位作者 Zhang-song Shi Shi-yan Sun Zhong-hong Wu 《Defence Technology(防务技术)》 SCIE EI CAS CSCD 2023年第7期231-248,共18页
In the internet of battlefield things, ammunition is becoming networked and intelligent, which depends on location information. Therefore,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self-organized network collaborative localization of... In the internet of battlefield things, ammunition is becoming networked and intelligent, which depends on location information. Therefore,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self-organized network collaborative localization of munitions with an aerial three-dimensional(3D) highly-dynamic topographic structure under a satellite denied environment. As for aerial networked munitions, the measurement of munitions is objectively incomplete due to the degenerated and interrupted link of munitions. For this reason, a cluster-oriented collaborative localization method is put forward in this paper. Multidimensional scaling(MDS) was first integrated with a trilateration localization method(TLM) to construct a relative localization algorithm for determining the relative location of a mobile cluster network. The information related to relative velocity was then combined into a collaborative localization framework to devise a TLM-vMDS algorithm. Finally, an iterative refinement algorithm based on scaling by majorizing a complicated function(SMACOF) was employed to effectively eliminate the influence of incomplete link observation on localization accuracy. Compared with the currently available advanced algorithms, the proposed TLM-vMDS algorithm achieves higher localization accuracy and faster convergence for a cluster of extensively networked munitions, and also offers better numerical stability and robustness for highspeed motion model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ghly-dynamic topographic structure MDS Relative ranging Aerial ammunition ad hoc network
下载PDF
边坡稳定性的野外判定 被引量:1
18
作者 崔彦东 王治民 《山西建筑》 2006年第17期99-100,共2页
结合多年工作经验,从地形地貌特征、地层岩性、地质构造等方面对边坡稳定性的野外判定进行详细阐述,供从事野外勘察的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关键词 边坡稳定性 地形地貌 地层岩性 地质构造
下载PDF
珠江河口地形致动力结构研究——以崖门为例 被引量:1
19
作者 刘欢 吴加学 武亚菊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29-36,共8页
局部地形对于河口动量和能量平衡有重要作用,影响了潮波性质和物质输运特性。选取珠江河口崖门这一典型的地貌单元,通过水尺和座底式支架的观测,对其特殊地形边界影响下的动力结构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1)过水面积的缩窄导致崖门口处... 局部地形对于河口动量和能量平衡有重要作用,影响了潮波性质和物质输运特性。选取珠江河口崖门这一典型的地貌单元,通过水尺和座底式支架的观测,对其特殊地形边界影响下的动力结构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1)过水面积的缩窄导致崖门口处形成局部高水位区,来流方向水位壅高,去流方向水位梯度增大;(2)忽略斜压作用的情况下,由水位梯度所产生的正压项是主要的动力项。沿河道方向的二维垂向平均动量平衡中,急流时刻主要是正压项和对流加速度项平衡,憩流时刻主要是正压项和局地加速度项平衡;(3)地形变化所产生的形态阻力比床面粗糙所产生的肤面阻力要大数倍到一个数量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形边界 动力结构 动量平衡 珠江河口
下载PDF
《远山淡影》中创伤叙事的空间维度
20
作者 朱永玲 《宿州学院学报》 2021年第7期45-48,63,共5页
石黑一雄的处女作《远山淡影》以一位寡居英国的日本女人悦子的回忆为主线,在不同时空中跳跃,呈现战争给日本社会造成的巨大创伤。同时小说也通过悦子母女的流散经历,书写移民在西方文化霸权下体验的身份焦虑和心灵创伤。创伤叙事在小... 石黑一雄的处女作《远山淡影》以一位寡居英国的日本女人悦子的回忆为主线,在不同时空中跳跃,呈现战争给日本社会造成的巨大创伤。同时小说也通过悦子母女的流散经历,书写移民在西方文化霸权下体验的身份焦虑和心灵创伤。创伤叙事在小说中表现出明显的空间特征。空间在小说创伤叙事方面的作用体现在地志空间、时空体和文本三个层次。小说中地志空间隐喻人物创伤经历,时空体空间演示人物创伤疗愈过程,文本空间使读者对战后日本形象和流散群体的认知更为深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远山淡影》 地志空间 时空体空间 文本空间 创伤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