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急倾斜顶底板处顶煤放出规律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武建文 蒋新军 石平五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62-64,共3页
论文对急倾斜水平分段放顶煤顶底板处的顶煤放出进行了试验研究,分析了三角煤损失及煤岩分界线的状态,以底板三角煤采出率的大小为依据,对合理顶煤分段高度的取值及合理放煤支架位置的布置进行了研究;以顶板处放煤后煤岩分界线的状态为... 论文对急倾斜水平分段放顶煤顶底板处的顶煤放出进行了试验研究,分析了三角煤损失及煤岩分界线的状态,以底板三角煤采出率的大小为依据,对合理顶煤分段高度的取值及合理放煤支架位置的布置进行了研究;以顶板处放煤后煤岩分界线的状态为依据,对顶板影响区的顶煤放出提出了放煤时间控制放煤口何时关闭,而非见矸关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倾斜煤层 三角煤损失 合理顶煤分段高度 放煤规律 放煤时间
下载PDF
杭来湾煤矿302盘区厚煤层采煤方法选择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冯超 《陕西煤炭》 2022年第3期27-29,64,共4页
采煤方法选择是矿井开采设计中的最关键问题,直接关系煤炭资源的合理开采和煤矿企业的长远发展和整体效益。通过分析杭来湾煤矿302盘区地质条件、煤层变化特征、资源回收率等因素,对比和分析国内及周边矿井的成功经验,综合分析分层大采... 采煤方法选择是矿井开采设计中的最关键问题,直接关系煤炭资源的合理开采和煤矿企业的长远发展和整体效益。通过分析杭来湾煤矿302盘区地质条件、煤层变化特征、资源回收率等因素,对比和分析国内及周边矿井的成功经验,综合分析分层大采高综合机械化采煤方法、放顶煤综合机械化采煤方法和一次采全高大采高综合机械化采煤方法的优缺点和可行性,认为杭来湾煤矿302盘区3号煤宜采用一次采全高大采高综采或综采放顶煤开采的采煤方法,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煤炭采出率,减小设备投入、降低巷道掘进率和工作面搬家周期,提高矿井整体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杭来湾煤矿 采煤方法 分层大采高 放顶煤开采 一次采全高
下载PDF
基于加速度计的顶煤运移时间测量系统
3
作者 李增林 靳舒凯 +4 位作者 刘安强 张权 员明涛 康俊瑄 杨克虎 《工矿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73-80,共8页
多轮顺序记忆放煤工艺能够改善综采工作面的顶煤采出率和含矸率,但在现场应用中需要对每一轮放煤时间进行精确测定与控制。基于顶煤运移跟踪仪的自动化放煤技术在实际应用中顶煤运移跟踪仪仅作为标志点安置于顶煤中,无法获得更多的顶煤... 多轮顺序记忆放煤工艺能够改善综采工作面的顶煤采出率和含矸率,但在现场应用中需要对每一轮放煤时间进行精确测定与控制。基于顶煤运移跟踪仪的自动化放煤技术在实际应用中顶煤运移跟踪仪仅作为标志点安置于顶煤中,无法获得更多的顶煤运移信息。针对上述问题,基于顶煤运移跟踪仪,设计了一种基于加速度计的顶煤运移时间测量系统,该系统包括标签、采集器及中心计算机3个部分。标签放置于顶煤内部,放煤过程中跟随顶煤运动,通过内置的加速度计实时采集比力值数据,并调用时间测量算法,实现顶煤运移情况监测,进而确定不同放煤阶段,计算得出不同阶段的顶煤运移时间信息;当标签从放煤口放出后,与刮板输送带产生碰撞,通过射频信号将顶煤运移时间信息向外发送给采集器,通过现场总线进一步传输至中心计算机,指导综采工作面现场实现多轮顺序放煤。详细介绍了顶煤运移时间测量标签的软硬件设计,实现了比力值实时采集、无线信号传输、数据存储等功能;搭建了以3D转台为核心,Gauss-Newton方法为标定算法的标定平台,完成了加速度计的标定工作,标定后的加速度计能够准确采集顶煤运移时间测量标签的比力值;根据顶煤在放煤过程中的运移特点,提出了基于阈值的时间测量算法及基于长短期记忆(LSTM)的时间测量算法。基于阈值的时间测量算法通过引入静态阈值、最大阈值实现运动阶段的时间识别;基于LSTM的时间测量算法通过识别时域下比力值矢量和的动态变化,寻找突变点,实现运动阶段的时间识别。通过标签的自由落体实验完成了2种时间测量算法的性能测试,其中时间测量方差分别为0.000 6、0.000 2,时间测量误差分别为13.07%、5.22%,满足现场顶煤运移时间测量需求,基于LSTM的时间测量算法在顶煤运移时间测量具有明显的应用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采工作面 放顶煤开采 多轮顺序记忆放煤 顶煤运移时间 时间测量 加速度计 传感器标定
下载PDF
放顶煤采场前支承压力分布特征 被引量:72
4
作者 靳钟铭 魏锦平 靳文学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 CAS 2001年第3期216-218,共3页
运用理论分析、相似模型实验和现场实测 ,系统研究了放顶煤采场前支承压力的分布规律及其主要影响因素 ,得出支承压力表达式 ( 3)、( 7)是可信的 ,塑性区宽有利于顶煤压裂 ,峰值低影响硬煤冒放 。
关键词 放顶煤采场 前支承压力 塑性区 一次采厚 煤矿开采
下载PDF
综放面坚硬顶煤和顶板初次垮落控制技术 被引量:10
5
作者 索永录 李得玺 +1 位作者 李振明 冯兵 《西安科技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22-324,共3页
针对红会一矿 1 5 0 1综放面煤体坚硬、节理裂隙不发育、煤层厚度大及顶板也比较坚硬的实际状况 ,提出工作面架后爆破切槽、布置辅助切眼并从其内向顶煤顶板布设深孔爆破 ,强制控制顶煤顶板初次垮落技术 ,以确保初采初放安全并提高初采... 针对红会一矿 1 5 0 1综放面煤体坚硬、节理裂隙不发育、煤层厚度大及顶板也比较坚硬的实际状况 ,提出工作面架后爆破切槽、布置辅助切眼并从其内向顶煤顶板布设深孔爆破 ,强制控制顶煤顶板初次垮落技术 ,以确保初采初放安全并提高初采顶煤回收率。试验表明这种方法安全可行、效果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放面 初次垮落 深孔爆破
下载PDF
特厚煤层综采放顶煤一次采全高技术 被引量:7
6
作者 张利 《煤炭与化工》 CAS 2014年第4期88-89,92,共3页
针对特厚煤层综采放顶煤一次采全高的采煤工艺、巷道支护、端头支护、施工组织、安全管理、区队管理等环节中存在的问题,某矿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创新防止工作面设备下滑技术、端面破碎顶煤的控制技术、工作面压架防治技术和自动清煤技术... 针对特厚煤层综采放顶煤一次采全高的采煤工艺、巷道支护、端头支护、施工组织、安全管理、区队管理等环节中存在的问题,某矿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创新防止工作面设备下滑技术、端面破碎顶煤的控制技术、工作面压架防治技术和自动清煤技术。实践表明,特厚煤层综采放顶煤一次采全高技术经过不断完善取得了成功,月单产达到33.06万t,目前已完成1311、1313两个工作面的开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采放顶煤 一次采全高 单产
下载PDF
多放煤口综放开采起始放煤顶煤时空场耦合分析 被引量:4
7
作者 杜龙飞 解兴智 赵铁林 《煤炭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56-62,共7页
为了改善综放开采顶煤放出效果,提高顶煤放出率、降低含矸率,改进群组架间配合方式、优化放煤工艺参数,采用理论分析和GDEM离散元数值模拟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破碎散体顶煤放出体的发育形态及群组—起始放煤放出体的发育过程、顶煤运... 为了改善综放开采顶煤放出效果,提高顶煤放出率、降低含矸率,改进群组架间配合方式、优化放煤工艺参数,采用理论分析和GDEM离散元数值模拟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破碎散体顶煤放出体的发育形态及群组—起始放煤放出体的发育过程、顶煤运移轨迹、煤矸分界面下沉动态特征、顶煤放出影响范围和顶煤放出时空场的耦合关系。研究结果表明:顶煤放出体发育是由放煤口向煤矸分界面呈近似环状的过程,顶煤也呈近似环状松动放出;顶煤放出体发育体积随放煤口尺寸增大而增大,且经历“竖向椭圆形-类圆形-横向椭圆形”3个阶段,其中放出体发育宽度与同时放煤支架数满足三次函数关系。顶煤是沿着最小阻力路径以近似直线向放煤口移动放出的,且放煤口中心垂线附近顶煤模型颗粒优先到达放煤口,运移轨迹整体关于放煤口中心垂线对称;顶煤放出影响范围及位移随放煤口尺寸的增大而增大。煤矸分界面下沉动态曲线最低点位移和速度与放煤时间呈正相关;下沉动态曲线达到稳定所需时间与同时放煤架数呈负相关;煤矸分界面曲线整体近似为水平翻转的正态分布曲线,并关于放煤口中心垂线对称。研究对放顶煤开采有一定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顶煤 群组-起始放煤 时空场耦合 顶煤放出规律
下载PDF
综放工作面快速推进端头支护技术 被引量:6
8
作者 李卫东 屠洪盛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51-54,共4页
为解决综放工作面端头支架移架困难,影响支护效率等问题,运用理论分析和现场实测的方法,对王庄矿5213综放工作面端头顶板支护参数进行测定,分析巷道表面位移和离层情况,对比分析了排头架、排尾架或单体液压支柱配合铰接顶梁支护和端头支... 为解决综放工作面端头支架移架困难,影响支护效率等问题,运用理论分析和现场实测的方法,对王庄矿5213综放工作面端头顶板支护参数进行测定,分析巷道表面位移和离层情况,对比分析了排头架、排尾架或单体液压支柱配合铰接顶梁支护和端头支架2种支护方式的矿压显现规律和平均移架时间。结果表明,在超前支承压力的影响范围50 m左右,巷道表面变形在300 mm之内,前种支护方式比端头支架支护方式的移架时间缩短了近1/2。因此,在现场操作中,端头顶板在原有5根锚杆的基础上,采用单体液压支柱配合铰接顶梁支护的联合支护更满足实际支护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放开采 端头支护 端头支架 单体液压支柱 矿压规律 移架时间
下载PDF
晋平煤业高瓦斯综放工作面瓦斯抽采技术体系 被引量:3
9
作者 刘锋 《山东煤炭科技》 2021年第10期102-104,110,共4页
以晋平煤业107采区为工程背景,分析了107采区瓦斯赋存规律,建立了高位钻孔抽采技术、顺层钻孔抽采技术以及边掘边抽技术联合的高瓦斯综放工作面瓦斯抽采技术体系。结果表明:107采区3号煤层的瓦斯含量增长梯度为2.56 m^(3)/(t·hm),... 以晋平煤业107采区为工程背景,分析了107采区瓦斯赋存规律,建立了高位钻孔抽采技术、顺层钻孔抽采技术以及边掘边抽技术联合的高瓦斯综放工作面瓦斯抽采技术体系。结果表明:107采区3号煤层的瓦斯含量增长梯度为2.56 m^(3)/(t·hm),瓦斯含量最大为11.59 m^(3)/t;采用联合瓦斯抽采技术体系条件下的回风隅角瓦斯浓度保持在0.48%~0.68%,回采工作面回风流瓦斯浓度稳定在0.25%~0.46%,掘进工作面回风流瓦斯浓度稳定在0.18%~0.3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放工作面 瓦斯抽采 顺层钻孔 高位钻孔 边掘边抽
下载PDF
曹家滩煤矿大采高智能化综放面工艺优化 被引量:3
10
作者 雷亚军 闫少宏 +3 位作者 王锐 申宇鹏 华照来 周小坡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7-12,共6页
基于曹家滩煤矿122107大采高综放工作面工艺参数实测结果,分析了曹家滩煤矿综放工作面各个工序所用时间和工作面系统开机率,提出了曹家滩综放工作面工艺再优化提高的主要途径,即适度加大工作面长度至350m,提高采煤机截深至1.0m,提高采... 基于曹家滩煤矿122107大采高综放工作面工艺参数实测结果,分析了曹家滩煤矿综放工作面各个工序所用时间和工作面系统开机率,提出了曹家滩综放工作面工艺再优化提高的主要途径,即适度加大工作面长度至350m,提高采煤机截深至1.0m,提高采煤机割煤速度至6~8m/min;支架移架时间应为15.5~17.3s,推前刮板输送机时间应为8.2~9.6s,拉后刮板输送机时间应为8.1~10.2s,伸护帮板时间应为8.6~10.2s,收护帮板时间应为17.1~25.7s,放煤方式调整为“两轮顺序成组往返放煤”,这样工作面月产量可以达到162~217万t,年产量可以达到1784~2390万t,开采效率将是现阶段的1.8~2.4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采高综放开采 工作面开机率 片帮冒顶 回采工艺 放煤方式
下载PDF
基于改进双向峰-谷搜索算法的煤矸模型电磁波正演模拟
11
作者 史翔予 司垒 +2 位作者 王忠宾 魏东 顾进恒 《工矿自动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87-95,共9页
实现放顶煤过程煤矸含量自动识别是综采自动化的重要目标,现有煤矸含量自动识别方法存在准确性、实时性较低等问题。放顶煤过程产生的煤矸混合物是由煤、矸石和空气形成的三相介质,各相介质的电性参数不同,在不同组分的混合三相介质中,... 实现放顶煤过程煤矸含量自动识别是综采自动化的重要目标,现有煤矸含量自动识别方法存在准确性、实时性较低等问题。放顶煤过程产生的煤矸混合物是由煤、矸石和空气形成的三相介质,各相介质的电性参数不同,在不同组分的混合三相介质中,电磁波的传播特性也不同。煤和矸石相对介电常数差异明显,通过研究不同含矸率煤矸混合物的电性参数,可为放顶煤工作面含矸率自动识别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为了探究不同含矸率煤矸混合物的电性差异,提出了一种基于分治策略的双向峰-谷搜索算法,基于该算法建立了煤矸多相离散随机介质模型,基于麦克斯韦方程组及其本构关系方程,利用时域有限差分法对所建立的模型进行电磁波正演模拟。分析表明,基于分治策略改进双向峰-谷搜索算法后,煤矸多相离散随机介质模型中的煤、矸石、空气三相之间不仅存在明显的相界面,且各相离散程度更大,不存在聚集现象,因此局部介质也能体现整体的电性参数,能够满足电磁波正演的介质模型需求。正演模拟结果表明:(1)激励信号的频率会影响透射波的幅值,在12 GHz范围内,激励信号频率越高,透射波幅值越大;频率过低会降低信号的鲁棒性,激励频率应高于2 GHz。(2)煤矸混合物的含矸率与介质整体的等效介电常数呈正相关。含矸率越高,电磁波信号的传播损耗越多,接收平面接收到的信号幅值越小,电磁波信号穿透介质所用的时间越长。不同含矸率之间呈现明显的差异性,可以用作综采放顶煤含矸率识别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顶煤工作面 煤矸识别 含矸率 电磁波正演 分治策略 双向峰-谷搜索算法 多相离散随机介质模型 时域有限差分法
下载PDF
锚网索互补协同支护的二次互补支护时间研究
12
作者 刘轶 《同煤科技》 2015年第3期58-59,62,共3页
二次互补支护最佳时间的确定是应用锚网索互补协同支护技术成功的关键之一。通过对大同煤矿集团轩岗煤电公司梨园煤矿2号煤层22110综放回采巷道掘进施工过程中的锚网索耦合支护时空问题的数值模拟研究,探索了二次互补支护时间的确定方... 二次互补支护最佳时间的确定是应用锚网索互补协同支护技术成功的关键之一。通过对大同煤矿集团轩岗煤电公司梨园煤矿2号煤层22110综放回采巷道掘进施工过程中的锚网索耦合支护时空问题的数值模拟研究,探索了二次互补支护时间的确定方法。现场效果表明,本文介绍的二次互补支护时间的确定方法有一定的工程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采放顶煤 回采巷道 锚网索互补协同支护 二次互补支护时间
下载PDF
厚松散层矿区综放开采地表沉降规律研究 被引量:7
13
作者 苏静 姬祥 李文璐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04-107,共4页
为了研究厚松散层矿区特厚煤层综放开采对地表沉陷规律的影响,以坡西煤矿P1501综放工作面地表观测站观测数据为基础,研究了综放开采对厚松散层矿区地表移动变形预计参数及动态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相较于一般采矿地质条件,在厚松散层下... 为了研究厚松散层矿区特厚煤层综放开采对地表沉陷规律的影响,以坡西煤矿P1501综放工作面地表观测站观测数据为基础,研究了综放开采对厚松散层矿区地表移动变形预计参数及动态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相较于一般采矿地质条件,在厚松散层下特厚煤层综放开采引起的地表下沉系数与水平移动系数偏大,分别为0.88和0.69,而主要影响角正切、开采影响传播角及拐点偏移距偏小,分别为1.71°、54.2°及-0.03H_0~0.11H_0;地表移动初始期较短,其所占地表总移动时间的比值仅为9.6%,而活跃期较长,其所占总移动时间的比值为50.6%,同时阶段下沉量占总下沉量的比值接近97.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厚煤层 综放开采 移动变形预计参数 地表移动时间
下载PDF
综采放顶煤工艺技术虚拟仿真实验教学 被引量:6
14
作者 侯运炳 杨大鹏 +3 位作者 张勇 姜喜迪 孙振明 潘卫东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51-155,共5页
该实验教学项目通过沉浸式显示和交互式操作实验平台引导学生完成综采放顶煤工艺技术实验。应用实时光影技术构建高度沉浸感的虚拟实验环境。通过构建综采放顶煤工作面生产系统,模拟工作面采煤机的割煤、推刮板输送机、移架、液压支架... 该实验教学项目通过沉浸式显示和交互式操作实验平台引导学生完成综采放顶煤工艺技术实验。应用实时光影技术构建高度沉浸感的虚拟实验环境。通过构建综采放顶煤工作面生产系统,模拟工作面采煤机的割煤、推刮板输送机、移架、液压支架放煤的整个作业过程,引导学生在对综采放顶煤理论知识掌握和对采煤设备结构、工作原理及操作方法了解基础上,按照作业规程和工艺参数,操作采煤设备进行割煤、放煤作业,模拟综采放顶煤工艺流程和工艺循环过程,从而系统掌握综采放顶煤工艺技术知识,提高实践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仿真 综采放顶煤 采煤工艺 实时光影技术 实验教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