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gA肾病与非肾炎患者慢性扁桃体炎细菌谱及药敏对比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黄红东 彭佑铭 孙蔚明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11年第8期1494-1496,共3页
【目的】检测IgA肾病(IgAN)慢性扁桃体炎与非肾炎慢性扁桃体炎患者细菌谱及药物敏感情况,为临床治疗及分析IgAN发病机制提供依据。【方法】①对45例IgAN病人(A组)及45例非肾炎慢性扁桃体炎病人(B组)实施扁桃体摘除术;②无菌收... 【目的】检测IgA肾病(IgAN)慢性扁桃体炎与非肾炎慢性扁桃体炎患者细菌谱及药物敏感情况,为临床治疗及分析IgAN发病机制提供依据。【方法】①对45例IgAN病人(A组)及45例非肾炎慢性扁桃体炎病人(B组)实施扁桃体摘除术;②无菌收集患者扁桃体,对两组病人扁桃体隐窝内细菌进行分离鉴定及药物敏感试验。【结果】①细菌检出率:两组每份标本均有细菌,细菌检出率均为100%,两组相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②细菌种类:A组分离出各种细菌139株,B组138株,两组均检出链球菌、奈瑟菌、副流感嗜血杆菌、葡萄球菌、变形杆菌、肺炎链球菌,两组患者的细菌种类相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两组患者均有甲型链球菌,且甲型链球菌在分离的细菌中最多。④细菌药敏试验结果:两组对青霉素、氯霉素、大环内酯类、第1代及第2代头孢菌素、第3代及第4代头孢菌素、庆大霉素、丁胺卡那霉素、氟哌酸环丙沙星、利福平、万古霉素的敏感率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结论】两组患者均有甲型链球菌,且甲型链球菌在分离的细菌中最多。两组患者的细菌谱和药敏结果无统计学差异。推测IgAN发病机制可能与扁桃体免疫异常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小球肾炎 IGA/微生物学 扁桃体炎/微生物学 微生物敏感性试验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