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调节滞后与儿童近视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37
1
作者 李瑾 施明光 董枫 《眼视光学杂志》 2000年第3期148-150,共3页
目的 :观察并评价调节滞后与儿童近视关系 ,探讨儿童近视发病机理。方法 :使用分光镜动态检影法测定 38名年龄 6~ 14岁在学儿童 (平均年龄 10 .1岁 )的张力性调节值与调节滞后值。其中 19名为正视 ,19名为近视。通过注视昏暗照明下置... 目的 :观察并评价调节滞后与儿童近视关系 ,探讨儿童近视发病机理。方法 :使用分光镜动态检影法测定 38名年龄 6~ 14岁在学儿童 (平均年龄 10 .1岁 )的张力性调节值与调节滞后值。其中 19名为正视 ,19名为近视。通过注视昏暗照明下置于眼前 40厘米的DOG视标 (0 .2cpd)打开调节环 ,于持续聚焦于一 3D目标5分钟之前及之后立即测定张力性调节值 ,取前后差值作为调节滞后值。统计分析采用组间样本t检验方法。结果 :本研究中近视儿童的调节滞后值为 0 .11± 0 .33D ,正视儿童该值为 0 .30± 0 .45D ,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结论 :环境因素如近距离工作在早发性近视发展中起较小作用。早发性近视与迟发性近视具有不同的发病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视 病因学 儿童 张力性调节 调节滞后
下载PDF
早发性近视和迟发性近视张力性调节的比较 被引量:6
2
作者 李乐平 陈洁 陶育华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6年第4期821-822,共2页
目的:通过一种测量张力性调节的方法,了解迟发性近视、早发性近视和正视眼的张力性调节表现。探讨张力性调节与近视的相互关系。方法:志愿参加本实验者54例,正视组18例,屈光度(-0.25~+0.50)D之间,早发性近视组18例,平均为(-6.50±2... 目的:通过一种测量张力性调节的方法,了解迟发性近视、早发性近视和正视眼的张力性调节表现。探讨张力性调节与近视的相互关系。方法:志愿参加本实验者54例,正视组18例,屈光度(-0.25~+0.50)D之间,早发性近视组18例,平均为(-6.50±2.40)D,迟发性近视组18例,平均为(-3.00±1.75)D。在完全黑暗的环境下,用偏振光游标式调节检测仪对受试者进行张力性调节的测量,比较迟发性近视、早发性近视和正视眼的张力性调节的差异。结果:在缺乏任何视觉刺激的状态下,调节处于一定的静息状态,所有受试者张力性调节的平均值为(0.90±0.76)D。其中正视组的张力性调节平均为(0.80±0.64)D,早发性近视组的张力性调节为(1.32±0.80)D,迟发性近视组的张力性调节平均为(0.62±0.46)D。早发性近视的张力性调节高于正视组和迟发性近视组的张力性调节,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01);正视组和迟发性近视组的张力性调节,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早发性近视者有较强睫状肌的基础张力水平,易导致牵拉眼球而使近视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力性调节 早发性近视 迟发性近视
下载PDF
早发性近视和迟发性近视的张力性调节分析 被引量:5
3
作者 徐丹 瞿佳 +1 位作者 吕帆 姜俭 《眼视光学杂志》 2005年第2期102-104,共3页
目的分析早发性近视组和迟发性近视组的张力性调节及其之间的差异,探讨调节神经机制在张力性调节与近视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50名志愿者参加本实验,正视组16位,屈光度在(-0.25~+0.75)D之间,近视组34位,其中早发性近视组12位[平均为... 目的分析早发性近视组和迟发性近视组的张力性调节及其之间的差异,探讨调节神经机制在张力性调节与近视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50名志愿者参加本实验,正视组16位,屈光度在(-0.25~+0.75)D之间,近视组34位,其中早发性近视组12位[平均为(-6.25±2.30)D],迟发性近视组22位[平均为(-3.41±2.05)D]。在完全黑暗的环境下,用精工SeikoWV500开放视野式自动验光仪对受试者进行张力性调节的测量,比较不同近视组间张力性调节的差异。结果在缺乏任何视觉刺激的状态下,调节处于一定的静息状态,所有受试者的张力性调节的平均值为(0.63±0.67)D。其中正视组的张力性调节平均为(0.55±0.50)D,早发性近视组的张力性调节为(1.22±0.71)D,迟发性近视组的张力性调节平均为(0.37±0.59)D。屈光度和张力性调节之间的相关性较弱(r=0.2388)。早发性近视的张力性调节高于正视组和迟发性近视组的张力性调节,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01)。结论与正视及迟发性近视比较,早发性近视者有较强的副交感神经支配,较强的副交感神经支配导致较强的睫状肌张力,从而导致眼球的牵拉和近视化的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力性调节 近视 早发性 近视 迟发性 睫状肌 副交感神经支配
下载PDF
Characteristics of pupillo-accommodative functions according to time of onset,gender and age in tonic pupil
4
作者 Kyung-Min Koh Ungsoo Samuel Kim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phthalmology(English edition)》 SCIE CAS 2013年第5期659-661,共3页
AIMTo evaluat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pupillo-accommodative functions in patients with idiopathic tonic pupil according to the time of onset, gender, and age.
关键词 tonic pupil accommodation cholinergic supersensitivity
下载PDF
张力性调节和正视、近视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姜俭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8年第8期1618-1619,共2页
目的:研究张力性调节(tonic accommodation)与正视、近视的相关性。方法:利用日本精工wv-500红外全自动电脑验光仪测量正视、近视屈光度数,在此基础上进行标准的主觉验光,结果以等效球镜表示。在完全黑暗的暗室中适应10min后,以日本精工... 目的:研究张力性调节(tonic accommodation)与正视、近视的相关性。方法:利用日本精工wv-500红外全自动电脑验光仪测量正视、近视屈光度数,在此基础上进行标准的主觉验光,结果以等效球镜表示。在完全黑暗的暗室中适应10min后,以日本精工wv-500红外全自动电脑验光仪测量张力性调节,结果以等效球镜表示。张力性调节和屈光度数均仅测量右眼。利用SPSS11.0软件包进行统计描述以及相关性分析。结果:大学学生47名,年龄19~23(平均20.9±0.76)岁。主觉验光屈光度数-7.50^+0.25(均值-2.78±1.82)D;张力性调节-0.08~3.16(均值0.61±0.61)D。右眼屈光度数与张力性调节之间的pearson相关系数仅为0.107,无明显的相关性。建立直线回归方程:张力性调节=0.71+0.035×屈光不正度数。结论:张力性调节和正视、近视度数存在有一定相关性,但是相关性不明显。随着近视度数的增加,张力性调节有降低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力性调节 正视 近视 相关性
下载PDF
调节反应的主观测量方法的确立和探讨 被引量:1
6
作者 徐丹 徐菁菁 +3 位作者 龙克利 姜俭 吕帆 蒋百川 《眼视光学杂志》 2004年第1期33-34,共2页
目的 :利用Badal系统和Scheiner原理确立一种调节反应和张力性调节的主观测量方法。方法 :研制调节反应的主观测量仪器 ,并在临床上对该仪器的稳定性进行研究和探讨。结果 :主观调节测量仪在调节反应和张力性调节测量中重复性高 ,不会... 目的 :利用Badal系统和Scheiner原理确立一种调节反应和张力性调节的主观测量方法。方法 :研制调节反应的主观测量仪器 ,并在临床上对该仪器的稳定性进行研究和探讨。结果 :主观调节测量仪在调节反应和张力性调节测量中重复性高 ,不会引起眼睛的调节。结论 :该主观调节测量仪的研制对近视眼实验室调节参数的测量具有重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节反应 主观测量方法 Scheiner原理 Badal系统 张力性调节
下载PDF
眼张力性调节主观测量装置的建立和探讨
7
作者 徐丹 吕帆 +1 位作者 瞿佳 蒋百川 《中国医疗器械杂志》 CAS 2005年第1期11-12,共2页
利用Badal系统和Scheiner原理建立一种眼张力性调节的主观测量装置,与客观的眼张力性调节测量仪器进行测量结果的比较,结果表明两种方法对眼张力性调节的测量结果无显著性差别。该眼主观测量装置的建立对近视眼实验室调节参数的测量具... 利用Badal系统和Scheiner原理建立一种眼张力性调节的主观测量装置,与客观的眼张力性调节测量仪器进行测量结果的比较,结果表明两种方法对眼张力性调节的测量结果无显著性差别。该眼主观测量装置的建立对近视眼实验室调节参数的测量具有重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cheiner原理 Badal系统 眼张力性调节
下载PDF
持续近距离工作引起张力性调节的适应 被引量:3
8
作者 徐丹 吕帆 +1 位作者 瞿佳 姜俭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20-22,共3页
目的 研究正视者、早发性近视者和迟发性近视者在近距离工作后的张力性调节的适应现象。比较不同屈光度组的的位移现象差异[1] 。方法 SEIKO -WV5 0 0检测受试者在近距离工作前和近距离工作 10分钟后的张力性调节 ,并持续测量工作后... 目的 研究正视者、早发性近视者和迟发性近视者在近距离工作后的张力性调节的适应现象。比较不同屈光度组的的位移现象差异[1] 。方法 SEIKO -WV5 0 0检测受试者在近距离工作前和近距离工作 10分钟后的张力性调节 ,并持续测量工作后的张力性调节 90秒。结果 大多数个体在近距离工作后的瞬间 ,张力性调节有上升趋势 ,迟发性近视组的张力性调节位移量高于早发性近视组和正视组。张力性调节的适应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向基线水平恢复 ,大部分个体在 6 0秒内恢复至基线水平。结论 迟发性近视在近距离工作后张力性调节有较大的正位移 ,迟发性近视组的张力性调节的回退可能是副交感运动的衰减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距离工作 张力性调节 迟发性 近视 早发 适应 受试者 象差 位移量 衰减
原文传递
偏振光游标式调节检测仪的研制 被引量:1
9
作者 陈洁 吕帆 +1 位作者 瞿佳 李乐平 《中国医疗器械杂志》 CAS 2002年第1期26-29,共4页
介绍一种根据Scheiner氏盘原理研制的偏振光游标式调节检测仪 ,专用于人眼张力性调节、调节反应和远、近点的测量。通过临床检测 ,该仪器参数稳定 ,重复性好 ,反应灵敏 ,为与眼动参数有关的近视眼研究领域提供了可靠的实验方法和设备。
关键词 偏振光 张力性调节 游标式调节检测仪 研制 眼动系统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