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5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兰花组织培养中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 被引量:20
1
作者 陈少珍 卜朝阳 +2 位作者 闭志强 周嘉运 蒋慧萍 《广西农业科学》 CSCD 2006年第1期72-74,共3页
对从台湾引进的兰花品种在组培苗生产过程中出现的褐化、黄化、污染、死亡等问题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采用适宜的外植体材料和适宜的无机盐成分、蔗糖浓度和激素水平,适当调节pH、光照和温度,使用适当的外植体消毒剂种类、浓度和处理时... 对从台湾引进的兰花品种在组培苗生产过程中出现的褐化、黄化、污染、死亡等问题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采用适宜的外植体材料和适宜的无机盐成分、蔗糖浓度和激素水平,适当调节pH、光照和温度,使用适当的外植体消毒剂种类、浓度和处理时间,按照获取无菌外植体的基本操作和外植体灭菌操作规程等措施,可有效减少兰花组培苗的褐化、黄化、污染和死亡现象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兰花 组培苗 褐化 黄化 污染 死亡 解决方法
下载PDF
环境因子对甜椒组培生根培养的影响 被引量:18
2
作者 李进 顾绘 许逢美 《辣椒杂志》 2004年第4期36-37,共2页
研究温度、光强、光照时间、PH值等环境因子对甜椒增殖、生根培养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24~28℃,光强1500Lx~2000Lx,光照10h/d以上,PH5.5~6.0有利于甜椒生根培养。
关键词 生根培养 甜椒 组培 环境因子 光照时间 温度 光强 影响
下载PDF
湿地松组培苗驯化移栽技术 被引量:8
3
作者 戴培培 吴小芹 +2 位作者 李玉琴 朱丽华 瞿红叶 《林业科技开发》 2008年第1期27-30,共4页
针对湿地松组培苗出瓶难的问题,探讨了移栽基质、炼苗方式、不定根伸长培养天数和组培苗根系发育状况对湿地松组培苗驯化移栽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定根经过伸长培养30~40d,选择不定根数3条以上且愈伤较少的组培苗,半开瓶炼苗4d后全... 针对湿地松组培苗出瓶难的问题,探讨了移栽基质、炼苗方式、不定根伸长培养天数和组培苗根系发育状况对湿地松组培苗驯化移栽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定根经过伸长培养30~40d,选择不定根数3条以上且愈伤较少的组培苗,半开瓶炼苗4d后全开瓶炼苗3d的处理方式,采用珍珠岩、河沙、圃地土等比例混合的移栽基质,成活率达到9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地松 组培苗 驯化 移栽 成活率
下载PDF
外源激素对‘章姬'草莓茎芽萌发和增殖的影响 被引量:10
4
作者 张玲 岳生梅 +4 位作者 王淑华 徐雪雪 王延秀 段可 高清华 《上海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63-66,共4页
研究了外源激素对‘章姬’草莓茎芽萌发和增殖的影响,结果表明:在MS培养基中添加6-BA0.5mg/L和GA0.2mg/L时,‘章姬’草莓茎尖萌发率为98%;增殖培养时相同外源激素浓度(BA1.5mg/L和IBA0.1mg/L)上连续培养4代后,植株矮化... 研究了外源激素对‘章姬’草莓茎芽萌发和增殖的影响,结果表明:在MS培养基中添加6-BA0.5mg/L和GA0.2mg/L时,‘章姬’草莓茎尖萌发率为98%;增殖培养时相同外源激素浓度(BA1.5mg/L和IBA0.1mg/L)上连续培养4代后,植株矮化簇生,畸形苗、玻璃化苗增多;降低外源激素浓度,组培苗接种至培养基MS添加BA0.5mg/L和IBA0.1mg/L上增殖培养,组培苗生长势良好,增殖系数为2.28~2.6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莓 ‘章姬’ 组培苗 茎芽萌发 外源激素
下载PDF
施肥浓度与周期对杂交兰组培苗叶片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8
5
作者 范晓芬 苏振洪 +2 位作者 朱建军 李秀芬 易水根 《上海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9-13,共5页
为研究杂交兰组培苗炼苗移栽技术,设计了4种施肥浓度和3种施肥周期进行试验,以了解其对杂交兰组培苗叶片生长情况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施肥浓度>3 000倍液时,叶片数、叶长和叶宽等3个指标的增长值随着施肥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到第4个月... 为研究杂交兰组培苗炼苗移栽技术,设计了4种施肥浓度和3种施肥周期进行试验,以了解其对杂交兰组培苗叶片生长情况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施肥浓度>3 000倍液时,叶片数、叶长和叶宽等3个指标的增长值随着施肥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到第4个月时,施用复合肥(20-10-20)1 200倍液,组培苗叶片生长情况最好,与其他处理差异显著;以10 d为间隔的施肥是较为理想的施肥周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兰 组培苗 施肥技术 施肥试验 肥料浓度 施肥周期
下载PDF
根瘤菌对厚荚相思组培苗的效应 被引量:6
6
作者 孙成毅 吕成群 +3 位作者 方丽英 杨来安 农韧钢 刘萍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79-83,共5页
采用不同根瘤菌接种到厚荚相思组培苗上,探讨不同根瘤菌对厚荚相思组培苗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根瘤菌对厚荚相思组培苗的高生长、生物量、叶绿素含量和结瘤率均有明显的作用,表现出根瘤菌与植物种存在不同的亲和关系;根据苗木各项指标... 采用不同根瘤菌接种到厚荚相思组培苗上,探讨不同根瘤菌对厚荚相思组培苗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根瘤菌对厚荚相思组培苗的高生长、生物量、叶绿素含量和结瘤率均有明显的作用,表现出根瘤菌与植物种存在不同的亲和关系;根据苗木各项指标的测定结果,筛选出HO6和HA4优良菌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瘤菌 厚荚相思 组培苗
下载PDF
苹果试管苗生根的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马宝焜 高仪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3期7-11,共5页
本试验以苹果砧木M_7和栽培品种长富2、王林的无根试管苗为试材,对影响试管苗生根的一些主要因子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试管苗品种不同,生根效果有很大差异。M_7是一个较易生根的品种。诱导试管苗生根的生长素种类及浓度、生根培养基中... 本试验以苹果砧木M_7和栽培品种长富2、王林的无根试管苗为试材,对影响试管苗生根的一些主要因子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试管苗品种不同,生根效果有很大差异。M_7是一个较易生根的品种。诱导试管苗生根的生长素种类及浓度、生根培养基中糖浓度、培养温度和继代苗质量对试管苗生根率及单株生根条数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果 试管苗 生根
下载PDF
切花月季组织培养试管苗移栽基质及其相关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王子迎 付红梅 《安徽教育学院学报》 2004年第6期64-66,114,共4页
本研究对切花月季组织培养试管苗移栽过程中移栽基质、移栽培养液的选择以及化学方法控制污染等几个因子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关于移栽基质对试管苗移栽后苗情的影响,在12种移栽基质中,以蛭石基质的栽培效果最好,所有含泥碳的基质的栽... 本研究对切花月季组织培养试管苗移栽过程中移栽基质、移栽培养液的选择以及化学方法控制污染等几个因子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关于移栽基质对试管苗移栽后苗情的影响,在12种移栽基质中,以蛭石基质的栽培效果最好,所有含泥碳的基质的栽培效果都不好;关于杀菌剂处理移栽基质控制杂菌污染的试验表明,用杀菌剂持续处理移栽基质控制杂菌污染比基质一次性灭菌的效果好;关于不同移栽培养液及施用方式对移栽后苗情的影响的试验表明,先用自来水培养十天后,再用的12MS培养液培养,是较为理想的培养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月季 试管苗 移栽基质 培养液
下载PDF
施肥浓度与周期对杂交兰组培苗根系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4
9
作者 朱建军 范晓芬 +3 位作者 苏振洪 李秀芬 殷丽青 易水根 《上海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9-12,共4页
在施肥浓度与周期对杂交兰组培苗叶片生长影响的研究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施用复合肥(20-10-20)对杂交兰根系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时间的推移,无论施肥浓度和周期如何变化,根数、根长都呈逐渐增加趋势,而根径与时间的关系不明显;相... 在施肥浓度与周期对杂交兰组培苗叶片生长影响的研究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施用复合肥(20-10-20)对杂交兰根系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时间的推移,无论施肥浓度和周期如何变化,根数、根长都呈逐渐增加趋势,而根径与时间的关系不明显;相对较高的施肥浓度有利于根数、根长和根径的增大,较短的周期有利于根数和根径的增加,但对根长的影响不明显;杂交兰的根数、根长与叶片数间具有显著的相关关系;综合考虑施肥浓度、周期对叶片、根系生长的影响,施肥浓度1 200倍液、周期10d是较为理想的施肥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兰 组培苗 根系 施肥试验 施肥周期 肥料浓度
下载PDF
抗松材线虫病赤松组培苗菌根化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王张丽 叶建仁 +2 位作者 朱丽华 吴小芹 孙婷玉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27-32,共6页
为提高抗病赤松组培苗的生根率及生根质量,以抗松材线虫病赤松瓶内组培苗为试验材料,比较了菌根真菌发酵液接种、菌块接种及发酵液浸根3种方式对组培苗生根率及移栽成活率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接菌方式对赤松生根率均无显著影响,而对移... 为提高抗病赤松组培苗的生根率及生根质量,以抗松材线虫病赤松瓶内组培苗为试验材料,比较了菌根真菌发酵液接种、菌块接种及发酵液浸根3种方式对组培苗生根率及移栽成活率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接菌方式对赤松生根率均无显著影响,而对移栽成活率有显著影响。对赤松组培苗接种美味牛肝菌(Be)、黄色须腹菌(Rl)和彩色豆马勃(Pt2)3种菌根真菌,发现3种菌根真菌均能与组培苗形成菌根,但菌根化程度及菌根的形态表现出一定差异,Pt2与赤松组培苗形成的菌根状态最好,且移栽成活率较高,是适合赤松组培苗菌根化的优良菌根真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松 松材线虫病 组培苗 移栽 菌根真菌
下载PDF
低温锻炼对白掌组培苗抗寒性的影响 被引量:3
11
作者 王占锋 唐敏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720-1724,共5页
【目的】分析低温锻炼对白掌组培苗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为探索白掌抗寒性生理生化机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测定低温锻炼前后白掌组培苗叶片抗氧化酶活性及可溶性蛋白质(SP)、游离脯氨酸(Pro)、可溶性糖(SS)和丙二醛(MDA)含量,对比分... 【目的】分析低温锻炼对白掌组培苗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为探索白掌抗寒性生理生化机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测定低温锻炼前后白掌组培苗叶片抗氧化酶活性及可溶性蛋白质(SP)、游离脯氨酸(Pro)、可溶性糖(SS)和丙二醛(MDA)含量,对比分析白掌组培苗的抗寒性能。【结果】白掌组培苗经3℃低温锻炼后抗寒性明显增强,表现为低温处理72 h后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分别提高43.0%、47.0%、33.0%和61.0%;叶片SP、Pro及SS等渗透调节物质含量分别增加了2.0倍、5.0倍和70.0%。同时,低温锻炼对白掌组培苗叶片细胞膜造成了一定程度的伤害,表现为MDA含量增加。脱锻炼1 d后抗氧化酶活性和SP、Pro及SS含量略有下降,但仍高于未经低温锻炼的组培苗。【结论】生产上可通过低温锻炼白掌组培苗来提高其抗寒性和移栽成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掌 组培苗 低温锻炼 抗寒性 抗氧化酶 丙二醛(MDA)
下载PDF
不同N、P、Mg、K配比对“雅荷”百合生长及子球培育的影响 被引量:2
12
作者 王辉 齐泽民 +3 位作者 顿浩阳 张蕴 郑思乡 刘飞虎 《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600-606,共7页
以"雅荷"百合组培苗为材料,采用N、P、Mg、K四因素三水平L9(34)正交试验设计方法,研究不同肥料配比对无土箱培百合的生长和地下子球鲜重、周径的影响.旨在揭示组培苗栽培当年的需肥规律,为缩短组培苗到商品种球的生长周期,降低生产... 以"雅荷"百合组培苗为材料,采用N、P、Mg、K四因素三水平L9(34)正交试验设计方法,研究不同肥料配比对无土箱培百合的生长和地下子球鲜重、周径的影响.旨在揭示组培苗栽培当年的需肥规律,为缩短组培苗到商品种球的生长周期,降低生产成本提供依据.结果表明,生长前期(栽后第3-10周)以叶片增长量和子球鲜重为考量标准时,组培苗对养分的最佳需求量为N 80 mg/L,P 30 mg/L,Mg 24 mg/L,K 40 mg/L(ρ(N)∶ρ(P)∶ρ(Mg)∶ρ(K)=8∶3∶2.4∶4).生长中期(栽后第11-22周)以鲜重为考量标准时,理论最佳施肥量是N 200 mg/L,P 60 mg/L,Mg 48 mg/L,K 200 mg/L(ρ(N)∶ρ(P)∶ρ(Mg)∶ρ(K)=10∶3∶2.4∶10),试验最佳结果是N 200 mg/L,P 60 mg/L,Mg 96 mg/L,K 200 mg/L.生长后期(栽后第23-34周)以鲜重为考量标准时,理论最优施肥量为P 60 mg/L,K 400 mg/L;试验最优施肥量是P 60 mg/L,K 200 mg/L.筛选了适宜"雅荷"百合组培苗生长的最佳N、P、Mg、K施用配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合 组培苗 配方施肥 正交试验 子球培育
原文传递
山豆根组培苗的质量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韦坤华 李林轩 +2 位作者 王美英 张占江 缪剑华 《北方园艺》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3期185-187,共3页
以山豆根组培生根苗为试材,采用TLC法鉴别其是否存在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并使用HPLC法测定其组培苗移栽前后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的含量。结果表明:山豆根组培生根苗含有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且与氧化苦参碱和苦参碱对照品色谱相同的位置上... 以山豆根组培生根苗为试材,采用TLC法鉴别其是否存在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并使用HPLC法测定其组培苗移栽前后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的含量。结果表明:山豆根组培生根苗含有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且与氧化苦参碱和苦参碱对照品色谱相同的位置上,显示相同的橙红色斑点;HPLC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山豆根组培苗移栽田间4个月含有的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均低于田间生长6个月的山豆根实生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豆根 苦参碱 氧化苦参碱 组培苗
下载PDF
除草剂对东方百合组培苗鳞茎后熟的初步影响
14
作者 蔡宣梅 郭文杰 +1 位作者 张洁 方少忠 《东南园艺》 2016年第3期14-17,共4页
试验采用3种除草剂的不同浓度对东方百合索蚌组培苗进行浸泡处理与喷雾处理以探讨除草剂对试管鳞茎后熟的初步影响。结果表明,喷雾处理优于浸泡处理;对百合组培苗喷雾百草枯、盖草能、使它隆3种除草剂,随着浓度从高到低,鳞茎干物质含量... 试验采用3种除草剂的不同浓度对东方百合索蚌组培苗进行浸泡处理与喷雾处理以探讨除草剂对试管鳞茎后熟的初步影响。结果表明,喷雾处理优于浸泡处理;对百合组培苗喷雾百草枯、盖草能、使它隆3种除草剂,随着浓度从高到低,鳞茎干物质含量增加,含水量降低;喷施浓度为0.1~0.2 ml·L^(-1)的盖草能最有利于鳞茎干物质的累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方百合 组培苗 除草剂 试管鳞茎 后熟
下载PDF
有机基质对大蒜组培苗驯化的影响
15
作者 赵永强 樊继德 +3 位作者 刘灿玉 张碧薇 陆信娟 杨峰 《广西农学报》 2020年第4期13-16,共4页
【目的】研究有机基质对大蒜组培苗驯化的影响,提高大蒜组培苗驯化成活率。【方法】试验采用有机基质不同比例替换20 cm表层土壤,并对驯化成活率、地上部生长性状和繁殖系数等进行比较。【结果】20 cm深度表层土壤部分或完全替换为有机... 【目的】研究有机基质对大蒜组培苗驯化的影响,提高大蒜组培苗驯化成活率。【方法】试验采用有机基质不同比例替换20 cm表层土壤,并对驯化成活率、地上部生长性状和繁殖系数等进行比较。【结果】20 cm深度表层土壤部分或完全替换为有机基质可以提高大蒜组培苗的驯化成活率,以100%、75%和50%有机基质比例的驯化成活率较显著;有机基质可以促进大蒜驯化苗生长,以50%有机基质比例处理各项生长最高;有机基质驯化大蒜组培苗可以提高繁殖系数,其中50%有机基质比例处理繁殖系数最高。【结论】20 cm表层土壤部分掺混或者完全使用有机基质有利于大蒜脱毒组培苗的驯化,以表层土壤掺混50%有机基质的比例在大蒜组培苗驯化中的应用效果最好,具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蒜 组培苗 有机基质 驯化
下载PDF
不同激素配比对辣木组培苗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8
16
作者 武新琴 智顺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2年第5期387-390,共4页
以辣木嫩梢茎段为外植体,在25种不同激素配比的培养基上进行培养,探讨不同激素配比对辣木组培苗生长的影响,并在6种不同生根培养基上进行生根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MS+6-BA0.02~0.5mg.L-1+NAA0.02mg.L-1+蔗糖3%的培养基上辣木组培苗生... 以辣木嫩梢茎段为外植体,在25种不同激素配比的培养基上进行培养,探讨不同激素配比对辣木组培苗生长的影响,并在6种不同生根培养基上进行生根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MS+6-BA0.02~0.5mg.L-1+NAA0.02mg.L-1+蔗糖3%的培养基上辣木组培苗生长良好,增殖倍数达5.6~8.1。在1/2MS+NAA0.2mg.L-1+蔗糖2%的培养基上生根率最高达79%。用形态学上端朝上与朝下两种方式接种到生根培养基上均能在形态学下端生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木 激素 组培苗生长 形态学上端朝下
下载PDF
中华芦荟组培苗与正常苗某些理化特性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由继红 《植物学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623-626,共4页
对中华芦荟 (AloeveraL .var.chinensis)组培苗与正常苗的干重、含水量、可溶性糖含量、叶绿素及类胡萝卜素含量、蛋白质含量及蛋白质电泳、光合速率、呼吸速率、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等理化指标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 ,中华芦荟组培... 对中华芦荟 (AloeveraL .var.chinensis)组培苗与正常苗的干重、含水量、可溶性糖含量、叶绿素及类胡萝卜素含量、蛋白质含量及蛋白质电泳、光合速率、呼吸速率、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等理化指标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 ,中华芦荟组培苗与正常苗的上述各项指标均差异不显著。证明植物组织培养方法是中华芦荟快繁的一条有效途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芦荟 理化指标 显著性检验 组培苗
下载PDF
半夏组培苗丛枝菌根侵染过程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沈雪莲 郭巧生 +2 位作者 刘作易 朱国胜 刘永翔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93-96,共4页
目的:探索半夏组培苗丛枝菌根菌侵染过程与特点。方法:将摩西球囊霉接种于半夏无菌组培苗,于不同时间取样,通过染色镜检法观察丛枝菌根形成过程。结果与结论:接种10 d时菌丝开始侵入半夏根表皮;15 d时大量胞内菌丝形成,也出现少量的胞... 目的:探索半夏组培苗丛枝菌根菌侵染过程与特点。方法:将摩西球囊霉接种于半夏无菌组培苗,于不同时间取样,通过染色镜检法观察丛枝菌根形成过程。结果与结论:接种10 d时菌丝开始侵入半夏根表皮;15 d时大量胞内菌丝形成,也出现少量的胞间菌丝;20 d后菌丝开始形成丛枝,并出现少量根上菌丝;接种25 d后大量菌丝分叉为丛枝,以Arum型丛枝为主;30 d时一些丛枝开始消解,有泡囊的产生;35 d后半夏根部出现大量根外孢子;接种后40 d,串生泡囊形成,且部分泡囊开始收缩衰老。半夏切片结果表明,AM真菌菌丝逐渐生长在根部细胞间隙生长,然后在皮层细胞内进行分叉发育,最终形成丛枝充满整个细胞腔。整个实验表明半夏能迅速与丛枝菌根相互识别,形成共生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夏 组培苗 摩西球囊霉 侵染 丛枝菌根形成
原文传递
桉树组培苗低温寡照条件下移栽试验
19
作者 刘德杰 唐雾 《农业研究与应用》 2013年第3期16-19,共4页
在低温寡照气候条件下,采用正交试验设计研究移栽场地(A)、增光措施(B)、增温措施(C)对桉树组培生根小苗移栽成活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该气候条件下,移栽成活率最高的育苗措施为:网室移栽(A1)+育苗场地周围用白色透明薄膜覆盖2层,... 在低温寡照气候条件下,采用正交试验设计研究移栽场地(A)、增光措施(B)、增温措施(C)对桉树组培生根小苗移栽成活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该气候条件下,移栽成活率最高的育苗措施为:网室移栽(A1)+育苗场地周围用白色透明薄膜覆盖2层,形成挡风墙(B1)+2层95%遮阳网白天打开,晚上覆盖(C1)组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寡照 桉树组培苗 成活率
下载PDF
猕猴桃试管苗移栽条件研究 被引量:9
20
作者 张小红 康冰 +2 位作者 曹宁 郭卫东 齐兰兰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3期83-86,90,共5页
在普通塑料大棚内 ,对影响猕猴桃试管苗移栽成活的因素进行研究 ,结果表明 ,空气湿度、温度、移栽季节是影响试管苗成活的关键因子 ,同时充分的炼苗也是获得高成活率的必要条件。在移栽 1~ 1 5 d内 ,空气湿度保持在 90 %以上 ,能获得... 在普通塑料大棚内 ,对影响猕猴桃试管苗移栽成活的因素进行研究 ,结果表明 ,空气湿度、温度、移栽季节是影响试管苗成活的关键因子 ,同时充分的炼苗也是获得高成活率的必要条件。在移栽 1~ 1 5 d内 ,空气湿度保持在 90 %以上 ,能获得较高的成活率。适宜的移栽温度为 8~ 2 2℃较适宜。移栽基质为沙∶土∶粪 =2∶ 1∶ 1的复合土 ;除夏季高温时期成活率低外 ,其余季节均可进行移栽 ,而以冬季移栽成活率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猕猴桃 试管苗 移栽条件 空气湿度 温度 移栽季节 炼苗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