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动态观察电针对胃溃疡模型大鼠胃黏膜损伤修复的影响,探讨电针治疗胃溃疡的时效关系和分子机制。方法:72只SD大鼠分为空白组、模型组、胃经穴组、对照点组,并按干预时间1、4、7 d分为3个亚组,每个亚组6只。采用乙醇灌胃方法制备胃...目的:动态观察电针对胃溃疡模型大鼠胃黏膜损伤修复的影响,探讨电针治疗胃溃疡的时效关系和分子机制。方法:72只SD大鼠分为空白组、模型组、胃经穴组、对照点组,并按干预时间1、4、7 d分为3个亚组,每个亚组6只。采用乙醇灌胃方法制备胃溃疡大鼠模型,胃经穴组电针"足三里""梁门",对照点组电针"梁门""足三里"外旁开5 mm处,每日1次,每次电针30 min。空白组和模型组用鼠板束缚但不进行电针处理,每日1次,每次30 min。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PR-PCR)法检测胃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P物质(SP)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胃神经降压素(NT)的表达。结果:干预1 d后,模型组溃疡指数显著高于空白组(P<0.01),PCNA、SP、NT表达降低(P<0.01,P<0.05);胃经穴组与模型组、对照点组相比,溃疡指数降低(均P<0.05),上调PCNA m RNA、SP m RNA的表达(均P<0.05)且显著上调NT蛋白表达(均P<0.01)。干预4 d后,模型组溃疡指数降低但仍高于空白组(P<0.05),PCNA m RNA、SP m RNA、NT蛋白的表达上升且高于空白组(均P<0.01);胃经穴组溃疡指数接近空白组(P>0.05),PCNA m RNA、SP m RNA低于模型组(P<0.01,P<0.05),NT蛋白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7 d后,各组以上指标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电针胃经穴能在胃溃疡发展的不同病理状态下对PCNA m RNA、SP m RNA进行双向调节的平衡作用同时促进NT蛋白高表达,进而促进溃疡的修复。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动态观察电针对胃溃疡模型大鼠胃黏膜损伤修复的影响,探讨电针治疗胃溃疡的时效关系和分子机制。方法:72只SD大鼠分为空白组、模型组、胃经穴组、对照点组,并按干预时间1、4、7 d分为3个亚组,每个亚组6只。采用乙醇灌胃方法制备胃溃疡大鼠模型,胃经穴组电针"足三里""梁门",对照点组电针"梁门""足三里"外旁开5 mm处,每日1次,每次电针30 min。空白组和模型组用鼠板束缚但不进行电针处理,每日1次,每次30 min。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PR-PCR)法检测胃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P物质(SP)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胃神经降压素(NT)的表达。结果:干预1 d后,模型组溃疡指数显著高于空白组(P<0.01),PCNA、SP、NT表达降低(P<0.01,P<0.05);胃经穴组与模型组、对照点组相比,溃疡指数降低(均P<0.05),上调PCNA m RNA、SP m RNA的表达(均P<0.05)且显著上调NT蛋白表达(均P<0.01)。干预4 d后,模型组溃疡指数降低但仍高于空白组(P<0.05),PCNA m RNA、SP m RNA、NT蛋白的表达上升且高于空白组(均P<0.01);胃经穴组溃疡指数接近空白组(P>0.05),PCNA m RNA、SP m RNA低于模型组(P<0.01,P<0.05),NT蛋白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7 d后,各组以上指标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电针胃经穴能在胃溃疡发展的不同病理状态下对PCNA m RNA、SP m RNA进行双向调节的平衡作用同时促进NT蛋白高表达,进而促进溃疡的修复。